• 63.00 KB
  • 2021-10-26 发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寓言常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或其它生物,将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寄寓于故事中的特点。本文就是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讲述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到来的道理。它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而且作为自读课处理,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设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上,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用法,疏通课文意思。‎ ‎2、体会文章用对话描写和对比、侧面烘托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3、理解寓言的含义,感受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重点】‎ ‎  1、体会文章刻画人物的手法,感受人物形象。‎ ‎  2、理解寓言深刻的寓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寓言结尾借助神的力量的用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动漫《愚公移山》视频导入 ‎(形象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文章内容)‎ ‎2、作者作品简介 板书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闯关之一:疏通文意,趣味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质疑 让学生把课前预习中不懂的字、词、句当堂提出,会的同学可直接站起来为其解答,老师从中适当点评或引导。‎ ‎2.老师强化巩固理解。(投影)‎ ‎①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河曲智叟无以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吾与汝毕力平险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投诸渤海之尾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虽我之死    而山不加增    河曲智叟无以应 ‎②翻译重要句子:‎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其如土石何?‎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利用这一环节可以强化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把学生发现不了、解决不了的字词,教师巧妙地解决掉。同时对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予以强调,注重对学生文言文字词学法的指导。)‎ ‎3、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课文故事 ‎(教师可点拨:将课文分成几个片段,如:家庭会议上、运石途中、愚公与智叟对话等,利用这一环节,加强学生对人物的初步理解。)‎ ‎4、分角色朗读,师参与其中扮演智叟。要求尽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读后师生共同评价。‎ ‎5、师问:在这一故事情节中,最精彩的内容是哪里? (第3段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对话中有两个人的语言很相似却又很值得揣摩,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 ‎(二)闯关之二:揣摩对话,自编自演。‎ ‎(这一环节是本文的一个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准确理解愚公之妻和智叟二人对愚公“移山”的不同态度,并感受愚公和智叟二人的性格特点,从而为准确理解故事寓意作准备)‎ ‎1、投影两段对话:‎ A、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师问:这两句话很相似,但他们说话的目的一样吗?(让生自由说)‎ ‎(此问主要让学生准确理解二人的目的:前者从“献疑”角度,提醒愚公正视移山的困难和解决移山中实质性的问题,是支持其移山的具体表现;而后者则是嘲笑、讽刺、说风凉话,是反对移山的。师就此指导学生读书时应准确读出二人不同的语气和心理,并让生试读。)‎ ‎3、理解了智叟的心态,指导学生自编自演: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对智叟与愚公的对话自编一个短剧片断,进行表演,分组完成。‎ 明确要求:①既忠于原文,又灵活创新;②表演自然到位;③用现代语言表达。‎ ‎4、学生分组编剧,准备表演。‎ ‎5、让两组学生分别表演,鼓励学生自主评价,体会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 三、合作探究 ‎(投影)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学生可作讨论。教师归纳: (1)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的抱负。) (2)鲜明对比——智叟(愚公与智叟的对话。认识:愚公深明查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3)侧面烘托——山高、路远,操蛇之神惧、帝感其诚(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学生概括愚公形象的特点。‎ ‎(投影)怎样理解课文的结尾?‎ 学生小声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借助寓言故事的特点说说看 ‎(投影)夸父逐日 愚公和夸父,一个目标是移山,一个是逐日,都有远大的目标,都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但前者最终成功了,而后者却失败了,进而归纳明确:坚持不一定成功,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愚公移山成功正是由于坚持的精神感动了天神,那么天神帮忙有什么用意呢,就自然的引出神话结尾的作用。‎ 揭示主题: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四、本课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五、布置作业:‎ 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