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 M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8年级 辅导科目:物理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 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期中考试复习、分子动理论和热传递
教学内容
1. 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和典型题目分析与训练
2. 分子动理论和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教法指导:教师要注意重点讲解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滑轮的特点、机械功和功率的概念和公式、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等。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学法指导:杠杆不一定是一根直棒,它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
(2)杠杆的实例:
用扳手开瓶盖 钓鱼竿 人的前臂
图1
天平
铡刀
筷子
图2
火钳
镊子
火钳
镊子
图3
2、杠杆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统称为杠杆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学法指导:在实际确定动力时,要看我们使用杠杆工作时为了达到预期目的,需要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能使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不论是哪个物体施加的力,就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和确定动力时的方法相同,由力的转动效果来决定,阻碍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就是阻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学法指导:动力作用线就是通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动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所画的垂线长,也就是几何学中的点到线的距离,而决不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教法指导:请学生思考:请分析上述图1、图2、图3中各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或者杠杆匀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就是:F1·l1=F2·l2 或写成比例式:=
学法指导:
1、该比例式说明:杠杆平衡时,动力与阻力之比和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2、当力的作用线过支点时,该力对杠杆没有转动效果。
3、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反。
4、杠杆的分类
(1)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动滑轮
(1)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2)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重复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当杠杆平衡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学法指导: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大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对杠杆施加的作用力必须是竖直方向的,否则无法直接测量力臂。为了得出实验结论,需要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的大小(增减钩码个数)和方向(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和作用点,测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钩码重力)、阻力臂。实验时必须尊重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应符合杠杆平衡条件。
6.滑轮
教法指导:注意多举例来让学生判断与分析滑轮的类型,最好能结合杠杆的五要素进行分析。
(1)定滑轮
A. 拉动绳子时,滑轮转动但是轴心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B.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如升旗的时候,旗手站在地上就能把旗升起来,旗手向下用力,旗就可以向上升起。
C. 定滑轮可以看成是以轴为支点的变形杠杆,是一种等臂杠杆。
D. 使用时,绳子自由端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拉动绳子。
(2)动滑轮
A. 拉动绳子时,滑轮的轴心也在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B. 可以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要费2倍距离。
C. 实质:可以看成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D. 使用时要注意:若在竖直方向使用应该让绳子在竖直方向拉动,若在水平方向使用则要注意让绳子在水平方向拉动,即让滑轮两侧的绳子平行。
7. 机械功
(1)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 功的两要素: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公式:W=F·s ;
(4) 功的单位:焦耳,符号J。1焦耳=1牛·米(N·m)。
注意:通常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所以特别要明确哪个力在对物体做功,做了多少功。为了防止把力和距离的对应关系搞错,最好能画出做功的那个力和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所通过的距离的示意图。
估测: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8. 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公式:P=W/t ;引申公式:p=FV
(3)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单位:瓦特,简称瓦(W),1瓦特=1焦/秒。
注意: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它跟功有关系,又与功不同。功率的单位较多,计算时要注意功和功率的单位的同一。
估测:人体上楼的功率(大约300W):P=mgh/t;人体跳绳的功率(大约50W)
(5)比较功率大小方法 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
9、动能
教法指导:要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分析其运动特点与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和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动能和势能等相关的概念。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
10、势能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2)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
2.弹性势能
(1)定义: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11、机械能
1.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称。
2.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2. 温度 温标
(1) 温度:是指物体的 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 温度计 。
(2) 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
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 1 ℃。
(1) 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2)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 ℃至 42 ℃,每一小格是 0.1 ℃。
(6)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 和 最小分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浸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 凹液面 相平。
13.分子动理论
(1)理解并识记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观点:
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
3. 分子的直径约10-10m=1埃。
(3)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我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2. 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之间均可以发生扩散。
a. 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物质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的,而是彼此之间存在间隙。
b. 扩散现象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烧杯中装半杯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发现热水变色快,冷水变色慢。说明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1) 分子间的作用力
A.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B. 当两个分子处于某一特定距离(r0)时,引力和斥力平衡,对外表现为不受力;
C. 当将分子间的距离缩小,此时斥力大于引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当将分子间的距离拉大,此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E.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大于10r0),此时引力和斥力都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14.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1)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内部、两个不同固体、固液之间、固气之间、液气之间。
(2)对流:主要发生在液体内部、气体内部。
(3)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
二.题型分类:
教法指导: 对各个重点题型,教师应做详细的解题思路分析,对学生掌握不好的题型,就需要给学生做变式练习,对学生掌握的较好的类型,则不必进行变式练习。
【一、根据力画出力臂、或根据力臂画出力。】
教法指导:对作图的规范要求要给学生讲清楚,并严格要求,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练习。
【例1】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l、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画出已知力Fl和F2的力臂L1和L2。
【解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答案】略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l、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
【答案】略
【二、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
教法指导: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原因要做分析,注意学生对力臂的理解非常重要,要讲解到位。
【例2】如图9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支点,杠杆上刻度均匀,在距支点10厘米的B处挂有600牛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需要在A处至少加 牛的力,且方向为 。
图9
【解析】当杠杆平衡,阻力、阻力臂一定时,根据F1L1=F2L2可知,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
【答案】200;竖直向下。
【变式练习】 如图,物体重为8 N,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应施加的最小力为_______N,力的方向______.
【答案】4,竖直向上
【三、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教法指导:动态平衡是很有难度的,学生一般很难自己做出,教师在讲解时最好能作图,在图上标出力和力臂,并注意分析两个位置时的情况。
【例3】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左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由水平位置OA缓慢拉至OB,则在这个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所以动力臂不变,物体重力不变,所以阻力不变,物体升高以后,物体到支点的垂直距离变小,也就是阻力臂减小,动力臂保持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就减小,所以力F变小
【答案】变小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答案】30,不变
【四、滑轮的使用】
教法指导:很多学生对于动滑轮上的力与距离的理解会不太到位,需要老师给与细致的分析与讲解,注意要讲清它与定滑轮的区别。
【例4】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 ______m,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N.
【解析】注意动滑轮的自由端上的拉力与挂钩上的力的倍数关系和距离关系。
【答案】250;4;500
变式练习 如右图,滑轮A上挂一重10牛的物体B,C为固定点(地面),当滑轮A在力F的作用下向上匀速上升时,滑轮A的速度为重物B上升时速度的_______倍,力F应为______牛( 滑轮A和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答案】0.5;20
【五、杠杆图片归纳题】
教法指导:杠杆的图片一般都需要分析杠杆的五要素,注意其中的变量和不变量,注意表达的完整性。
【例5】某小组同学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们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测力计、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1)由(a)、(b)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知:在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与动力、阻力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关系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第二问是难点,但题目有暗示语言,提到了“转动效果”,所以归纳结论时必须注意。
【答案】(1)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2)动力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反,杠杆能平衡;动力与阻力的转动效果相同,杠杆不能平衡。
变式练习 某同学在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时,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重物A;然后在带有均匀刻度的轻质杠杆上挂重物A,他先后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静止,研究过程如图8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b) (c) (d)
A
O
A
O
A
O
A
图8
(1)比较图8中(a)、(b)[或(a)、(c)或(a)、(d)],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8中(b)、(c)、(d)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可以省力。
(2) 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提相同重物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越省力。
【六、滑轮图片归纳题】
教法指导:注意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尤其对于动滑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严密性。
【例6 】小亮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研究过程如图7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根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①由图7的研究过程可知:小亮正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 ______ 与 ______ 的关系。
②由图7的研究过程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________ 。
图7
(a) (b) (c)
【解析】注意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
【答案】(1)拉力的大小;(2)拉力的方向。(3)使用定滑轮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沿各个方向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变式练习】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15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动滑轮的重为0.2牛。
(1)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
(a) (b) (c) (d)
F1=2牛 F2=1.1牛 F3=1.5牛 F4=2牛
【答案】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拉力越大。
【七、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教法指导:注意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和距离都是影响做功的因素。
【例7 】足球运动员用200牛的力把重为4.7牛足球踢出,球在草地上运动了30米后停下,则运动员所做的功是( )
(A) 6000焦耳 (B) 60焦耳 (C) 6141焦耳 (D)无法计算
【解析】其实脚对足球是做功的,但是做功的距离很短,无法测量,所以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答案】D
【变式练习】下列正在运动的物体中,没有力对其做功的是 ( )
A、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B、从高处下落的雨滴
C、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滑动的物体
D、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答案】C
【八、功和功率数据表格题】
教法指导:教师注意讲解每一问的答题规范,注意“进一步分析”的答题要求,注意语言的严密性。
【例8 】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第一组
表二 第二组
表三 第三组
实验序号
做功
(焦)
做功时间(秒)
实验序号
做功
(焦)
做功时间(秒)
实验序号
做功
(焦)
做功时间(秒)
1
5
2.5
4
5
4.0
7
4
4.0
2
10
5.0
5
10
8.0
8
8
8.0
3
15
7.5
6
15
12.0
9
12
1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电动机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
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影响物体做功快慢的因素是做功多少与做功时间,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和公式来解题。
【答案】(1)1、4 或2、5或3、6
(2)做功相同时,电动机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3)(a )当电动机做的功和做功用的时间的比值相同时,做功快慢相同。
(b) 当电动机做的功和做功用的时间的比值越大时,做功越快。
【变式练习】为了研究拉力做功的快慢,某同学把不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不同的高度,同时测出相应是所用时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表一所示实验拉力做功最快,表二其次,表三所示实验拉力做功最慢。每一表格所示实验做功快慢相同。
(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__ ________,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时间相同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5、9(或2、6或4、8),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4、7.
(2)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3)(a)拉力做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相同,拉力做功快慢相同.
(b)拉力做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越大,拉力做功越快.
【九、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教法指导:注意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注意分析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
【例9 】一辆汽车匀速驶上斜坡的过程中,汽车的( )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
【解析】汽车匀速上坡说明速度不变,且质量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上坡时汽车所处的高度在升高,且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D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滚摆在下降的过程中越转越快,它在下降过程中( )
A.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B.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C.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答案】B
【十、动能和势能图片归纳题】
教法指导: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注意研究目标和影响因素,注意控制变量。
【例10 】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分别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不同高度处滚下(mA=mB<mC;hA=hC>hB),分别推动同一木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已知小球所处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
(1)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 球的动能最大,理由是三球中它的 _________本领最强。
(2)分析比较(a)、(b)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
。
(2)分析比较(a)、(c)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
。
图7
【解析】木盒被撞击的距离可以反映撞击小球的动能,能量大说明做功本领强。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答案】(1)c,做功;(2)质量相同的小球,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
)速度相同的小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变式练习】某同学为了“探究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利用质量不同的实心铜块A和B、刻度尺、相同的小桌和沙面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小桌陷入沙面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如图8(a)和(b)所示,他先将小桌放在沙面上,然后让铜块A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到小桌的桌面上。接着他按图7(c)、(d)所示,重新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下落的铜块与小桌陷入沙面的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A
A
A
B
B
(a) (b) (c) (d)
图8
(1)比较图8中的(a)、(b)和(c)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图8中的(a)、(c)和(d)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体质量相同时,所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不同质量的物体,所处高度相同时,质量大的重力势能大。
【十一、温度计的使用】
教法指导:注意讲解温度计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步骤,不能颠倒。
【例11 】以下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步骤已被打乱,请你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
A.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B.选择测量范围适当的温度计
C.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D.取出温度计
E.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先要对被测物体的温度进行估值,而不能直接把温度计放入物体测量。
【答案】CBAED
【变式练习】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 温度计的玻璃泡有部分浸入液体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
C. 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后再读数
D.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答案】D
【十二、功和功率计算】
教法指导:注意功和功率公式的选择和运用,注意结合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和速度、重力等公式。
【例12 】已知桑塔拉2000轿车的质量是1.6t,它以54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
(1)通过的路程;
(2)发动机的牵引力;
(3)发动机的功率 。
【解析】(1)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通过的路程;
(2)汽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
(3)根据公式P=FV可求发动机的功率。
【答案】解:(1)通过的路程S=Vt=15m/s×2×60s=1800m;
(2)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
牵引力F=0.1G=0.1×1.6×103kg×10N/kg=1600N;
(3)功率P=FV=1600N×15m/s=2.4×104W;
【变式练习】在如图中的装置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10Kg,在拉 力F=10N的力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匀速运动。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在10s内拉力F做了多少功?
(3)拉力F的功率多大?
【答案】f=5N、W=20J、P=2W
【十三、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
【例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B. 物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零度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D. 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而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但是分子运动与温度无关。
【答案】C
【变式练习】下面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B. 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C. 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 擦黑板时粉尘飘扬属于扩散现象
【答案】B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教法指导: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A组或B组,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
【A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单位中,不是功率单位的是……………………………………………………… ( )
A、瓦 B、焦 C、焦/秒 D、千瓦
2、一位同学将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不小心碰到的了地上,他将课本捡起来又放到了课桌上。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了解,请你估算一下这位同学捡起课本的过程中,对课本做的功是( )
A、 0.015焦 B、0.15焦 C、1.5焦 D、15焦
3、在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上再加上一个力,杠杆仍处平衡状态,则………………………( )
A、 这个力在动力的一边。 B、这个力在阻力的一边。
C、 这个力通过支点。 D、题设条件不可能存在。
4、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省距离的是…………………………………………( )
A、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才有惯性。
C、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一切物体无论什么运动状态,都具有惯性。
6、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F1
O
F2
G
A、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B、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D、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7、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1的
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2的
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F1<F2=G B、F1=F2 C、F1>F2 D、F2>F1>G
8、航天工作者在发射火箭,当火箭加速腾空的过程中,它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的时间的关系图象,
由图可以知道,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大小关系是 ………… (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减小为4牛,则物体将( )
A、仍然向右运动,但速度越来越慢
B、仍然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先向右运动,再向左运动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 物体处于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称物体处于平衡状体。一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这两个力平衡,这时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_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称为__ ______ ,这种力的大小与_________ ____和_______ _____两个因素有关。
3、自行车在行驶时,若遇到情况需要刹车,则此时刹车橡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___摩擦。用力捏闸,是用_____ ____的方法,从而____ ___ 摩擦。
4、在一列匀速向右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悬挂着的小球突然由A位置摆动到B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该现象说明,火车正处在_________运动。(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5、小明在江边玩耍,看到江中停着一艘轮船,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突然减小一半,那么这艘轮船的质量____________,轮船的重力____________,轮船的惯性_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6、给车辆装上车轮、机器的转动部分装上滚动轴承,这样摩擦力会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定滑轮实际上可看作一个 杠杆,使用它可以改变 ,但不能 。
8、一台机器,功率为0.8千瓦,它表示 。
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OA的长1.0米,OB的长1.4米,在B处挂一重100牛的物体G。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加一个竖直向上 牛的动力,这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0、体重为600牛的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该同学做功 焦(每层楼高为3米)。如果耗时20秒,功率为 瓦;如果耗时40秒,所做功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2米,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牛(不考虑动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________牛;F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12、汽车沿斜坡匀速滑下,重力势能_________,动能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2牛的钩码,拉动钩码作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同时显示了钩码在各种运动情况下受到的拉力。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10(a)、(b)、(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0(d)和(e)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静止
匀速向上运动
匀速向下运动
加速向上运动
加速向下运动
图4
三、作图题
1、如图1所示是用杠杆提升重物的装置,分别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A
F
O
图2
图1
2、如图2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3、许多居民楼墙外用铁三角架搁放空调主机,如图3所示,要使铁架较为牢固、安全。应把主机放在 处(填“A”或“B”),请你在选择的主机上画出它的重力对O点的力臂。
图4
图3
4、如图4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做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图9
四、计算题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取得很好成绩。如图所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用0.5秒的时间将100kg 的杠铃举高2m ,请你算一算(l)杠铃所受的重力为多少?
(2)该运动员这一次举起杠铃的过程中至少对杠铃做功为多少?
(3)该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功率是多少?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60厘米, AB=20厘米,G=60牛的物体,B点用细绳竖直向上拉着,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求:(1)细绳上的拉力F多大?(2)若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逐渐向O点靠近10厘米, 杠杆仍平衡,则物体重力将要减少多少牛才能使杠杆平衡?
五、实验题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
(2)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平衡。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3)如图所示杠杆的a处已挂着2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 处,挂上4个0.5N的钩码;
(4)实验中某同学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三组数据中肯定序号为________的一组有错误。如果他的操作没有错,钩码的重力及力臂值也没有错,那么产生此组数据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米)
1
1
0.08
2
0.04
2
2
0.20
1
0.10
3
4
0.10
2
0.20
2、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
(1)已提供的器材是秒表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
同学
实验次数
做功时间(秒)
做功(焦)
甲
1
30
6000
甲
2
60
120007
乙
3
30
4000
乙
4
50
6000
(3)比较实验次数1和3可得到:当_ 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做功越快;
(4)比较实验次数________可知:当两位同学做功多少相同时,_____________,做功越快;
(5)当他们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均不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功越快。因此,为了比较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应该在表格最后一列增加一栏项目,这个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为此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________。
【答案】一、选择题
1、B 2、 C 3、C 4、 C 5、 D 6、 C 7、 D 8、 A 9、A 10、A
二、填空题
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零牛(0牛); 2、滑动摩擦力;压力的大小;接触面材料的粗糙程度;
3、滑动;增大压力;增大; 4、减速; 5、不变;变小;不变;
6、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7、等臂;用力的方向;省力;
8、这台机器1秒钟做功为0.8千瓦(800瓦); 9、140;费力; 10、7200;360;不变;
11、16;32; 12、变小;不变;变小; 13、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三、作图题 答案略
四、计算题
1、(1)G=mg=100千克×9.8牛∕千克=980牛
(2) W=FS=GH=980牛×2米=1960焦
(3) P=W∕t=1960焦∕0.5秒=3920瓦
2、(1)∵F×OB=G×OA (代人略) ∴F=90牛
(2) ∵F×OB’=G’×OA (代人略) ∴G’=45牛
△G=G-G’=60牛-45牛=15牛
五、实验题
1、(1)平衡螺母;水平;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大小);
(2)左;左;不能(不可);
(3)b;
(4)2;动力、阻力(或动力臂、阻力臂)记录的数据填写颠倒;当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公式表达也可)
2、(1)体重秤;
(3)做功时间;做功越多;
(4)1和4;做功时间越少;
(5)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或做功与时间的比值越大);功∕时间(焦∕秒);功率;
【B组】
一、选择题
1、将初二年级下的物理课本举高1米,做功约为( )
(A) 0.15焦耳 (B) 1.5焦耳 (C) 150焦耳 (D)1500焦耳
2、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内,一乘客的头顶有一滴水滴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水滴下落的位置在( )
(A) 这个乘客的头顶 (B) 前面乘客的头顶
(C) 后面乘客的头顶 (D) 旁边乘客的头顶
3、如图(1)所示,在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图(1)
4、如图(2)所示木条长L,当支点在中点时木条刚好平衡。如果把左端长L/4的部分锯下,并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则木条( )
(A) 仍保持平衡 (B)左端向下倾斜
图(2)
(C) 右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5、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C) 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做相同的功,花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6、一本字典放在课桌上,则字典受到的重力和( )
(A)课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课桌对字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字典对课桌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球对字典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7、图(3)中的(甲)、(乙)、(丙)和(丁)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频闪照相装置拍摄的物体运动照片的四幅示意图(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能说明物体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图片是( )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丁)图
图(3)
8、自行车的零件结构中和保养措施中,有利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 车轮做成圆形 (B) 轮胎制成凹凸的花纹
(C) 车轮的轴装滚珠轴承 (D) 车轴上经常加润滑油
9、如图(4)所示为等刻度轻质杠杆,A处挂一个5牛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B处施加的力( )
(A)可能为2牛 (B)可能为5牛
图(4)
(C)一定为2.5牛 (D)一定为4牛
10、如图(5)所示是脚踩式垃圾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两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
图(5)
(D)DEF是省力杠杆
11、足球运动员用200牛的力把重为4.7牛足球踢出,球在草地上运动了30米后停下,则运动员所做的功是( )
(A) 6000焦耳 (B) 60焦耳 (C) 6141焦耳 (D)无法计算
12、下列哪些情况下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到外力的作用( )
(A)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以2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速度逐渐变慢,最后静止下来;
(C)小车速度由2米/秒变为3米/秒;
(D)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以2米/秒的速度沿一个圆周运动。
13、甲乙丙三台机器,甲每秒做功15焦耳,乙每小时做功3600焦耳,丙每分钟做功7200焦耳。则这三台机器做功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二、填空题
14、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物体不受到阻力时,物体的速度将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5、做功有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二是物体_____________。图(6)中没有做功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a)
(b)
(c)
(d)
图(10)
图6
16、一台机器,功率是1千瓦,它表示该机器在1秒钟内做了 焦的功。
17、作用在轻质杠杆上的两个力分别为2牛和8牛,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的力臂之比为_______,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不同(填“一定”或“不一定”)
18、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抛出的铅球,由于________,铅球离开手以后能向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铅球受到________的作用,铅球最后落向地面。
19、在冰雪的道路上质量较大的汽车应减速慢行,这是因为质量较大的 汽车惯性较________(填“大”或“小”),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在地面上铺上草垫是用 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20、沿水平地面匀速推动质量是10千克的桌子向左运动,需要19.6牛顿的水平推力,这时被推动的桌子所受的摩擦力是 牛顿,摩擦力方向是 。
21、如图(7)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____杠杆(填“省力”
或“费力”),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图(8)
图(7)
22、如图(8)所示,物体A和B受到的重力都为200牛,滑轮重10牛。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A和B时,力 为________牛,力为________牛。
23、起重机吊着1000牛顿的货物静止在空中,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是 牛顿,货物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是 牛顿,如果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1000N,货物上升的速度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当货物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是 牛顿。
24、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块进行探究,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拉动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其探究过程如图(9)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 比较(a)和(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a)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9)
三、作图题
25、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0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26、在图(11)中,画出力和力臂。
图(11)
图(10)
27、如图(12)所示,在杠杆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图(12)
四、计算题
28、质量为10吨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卡车行驶时,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29、一根长为1.8米轻质杠杆,左端挂60牛的物体,右端挂30牛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该放在距离杠杆左端多远处?如果左端物体的重量减少20牛,右端物体的重量该减小或者增加多少,才能使杠杆继续保持平衡?
30、在10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重400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20米,用时10s,则重力和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多少?
图(13)
31、如图(13)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5千克。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3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不计摩擦,则(1)拉力F为多少牛;(2)在10秒钟内拉力做功多少(3)拉力的功率是多少瓦。
图(14)
五、实验题
32、使用测力计前,首先应将指针调至______的位置上,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______,否则会损坏测力计。如图(14)所示,测力计上的每一小格称为______,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每一小格为______牛。
3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试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进行研究。图(15)中(a)、(b)所示的实验过程中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_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________。
图(15)
图(a) 图(b) 图(c)
34、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15)所示。小黄同学想要通过调节杠杠左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调节时应使左端的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图(16)
(2)实验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3)如果采用图16的方法实验,当弹簧测力计由图甲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图乙的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明同学做了二次试验,得到当杠杆平衡时如表二中记录的数据:
表二
实验序号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1
2
12
6
4
2
4
16
2
8
这两组数据中,可以肯定序号__________
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如果他的操作正确,钩码的重量和力臂的值也没有错,那么此组数据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A
D
C
A
B
A
B
B
D
D
A
C
二、填空题
14. 伽利略 , 不变
15.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 d
16. 1000
17. 4:1 , 不一定
18. 惯性 , 重力
19. 大 , 变小 ,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0. 19.6 , 水平向右
21. 省力 , B
22. 105 , 200
23. 1000, , 1000 , 变大 , 1000
24. (1)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9. (7分)
1)==(1分) =0.6米 =1.2米(1分) 距离左端0.6米(1分)
2)=40N(1分) == (1分) =20N(1分)=10N(1分)
30. (8分)
=0J(2分) = =0W (2分) 公式1分,过程、结果1分
=2000J(2分) = =200W(2分) 公式1分,过程、结果1分
31. (8分)
F=2=20牛(2分) s=vt=3米(2分) ==1.5米(2分)
W=FS=30J(2分) P==3w(2分)公式1分,过程、结果1分
五、实验题
32. 零刻度 , 量程 , 最小分度值 , 0~5N , 0.2N
33. 静止 , 匀速转动 , 同一直线 , 同一物体
34. 1)右 , 2)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的值 ,
3)变大, 4)2 , 动力和阻力数据位置填错(或动力臂和阻力臂数据位置填错)
四、计算题
28.(4分)
G=mg=98000N(2分) 公式1分,过程、结果1分
f=0.02G=1960N(2分) 公式1分,过程、结果1分
分子动理论和热传递练习A组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久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
3.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 )
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 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
C.水的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因为( )。 [1.0]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
C.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
6.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食盐在水中溶化,水变咸了
B.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上升
C.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D.扫地时灰尘飞扬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B.在楼下,能闻到楼上人家的饭菜香味
C.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很小
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10.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是( )
A.铁棒折断后不能自然对接在一起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气体容易被压缩 D.磁铁与磁铁之间有时相互排斥
分子动理论和热传递练习B组
1.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2.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3.将红墨水滴人清水中,会使整杯清水变红,这是由于( )
A.水流动的结果 B.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C.分子间有引力的结果 D.分子间有斥力的结果
4.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5.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就不存在作用力
B.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
7.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
8.一根纱线容易拉断,—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 )
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
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
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9.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
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 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10.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而将一块打破的玻璃细心地按原样拼凑,且施加一定的压力,结果并不能合成一块,其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对接处玻璃分子间距离较大,引力很小
C.玻璃一旦破了就相互排斥 D.玻璃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答案】
A组1.C 2.D 3. D 4.C 5.C 6.A 7.D 8.B 9.D 10.A
B组1.D 2.C 3.B 4.C 5.D 6.A 7.D 8.B 9.B 10. B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
1.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滑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滑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功和功率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动能的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温度计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子动理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法指导:.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注意答题的准确率与规范性。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A. 撬棒 B. 镊子 C. 铡刀 D. 开瓶器
图1
1.在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2.在图2中,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若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
F1
A
(a) (b) (c)
F3
A
F2
A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1<F2<F3
图2
3.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
A. 扛着物体上楼 B. 将铅球推出
C. 手提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D. 推着小车上坡
4. 甲机器的功率为100瓦特,乙机器的功率为200瓦特,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机器做功一定多 B. 乙机器做功一定多
C. 甲机器做功一定快 D. 乙机器做功一定快
5. 如图3所示,杂技表演者在离板后的上升过程中,她的 ( )
A.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6. 如图4所示为等刻度的轻质杠杆,A处挂一个重为2牛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B处施加的力为 ( )
A. 可能为0.5牛。 B. 可能为2牛。
C. 一定为1牛。 D. 一定为4牛。
图3 图4
7. 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_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为了纪念他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物理量________的单位。
8.物理知识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5所示,高速公路两旁有“保持车距”
的安全警示语,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以免刹车时发生追尾危险;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更方便,实际上它是一个________杠杆。
(a) (b) (c)
图5
9.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的是 ;只具有势能的是 ;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飞向篮筐的篮球; B.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绷紧的橡皮筋;
D.安装在墙上的空调; E.发射升空的火箭。
10. 如图6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一重为120牛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AB保持水平,棒长AB=1.2米,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0.8米,那么此人用手作用在棒的A端时要挑起重物所用的最小的力为________牛,力的方向应该________。
F
A
图7
图6
11. 如图7所示的滑轮是 滑轮,使用它的好处是 。若利用此滑轮匀速提起重为50牛的物体A(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 的大小为_________牛。
1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 移动的距离。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为200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3. 拉兔子灯是元宵节的风俗。如图8所示,小兰用5牛水平拉力F匀速拉动兔子灯,2秒内通过路程为1.2米,兔子灯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牛,拉力做功为 焦,功率为 瓦。
图8
图9
14. 如图9所示,在水平方向力F作用下,使重40牛的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5米,弹簧秤1示数为10牛,则弹簧秤2示数为 _牛,A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拉力F做的功是 焦。(弹簧测力计及滑轮重摩擦不计)
15. 请按要求将以下四项分类:(1)沙发脚上装上小轮,沙发更易被推动;(2)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3)静止的汽车突然启动,车上乘客的身体会后仰;(4)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其中, 为物理现象, 为物理规律。(均填序号)
16. 某同学为了“探究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利用质量不同的实心铜块A和B.刻度尺.相同的小桌和沙面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小桌陷入沙面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如图10(a)和(b)所示,他先将小桌放在沙面上,然后让铜块A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到小桌的桌面上。接着他按图10(c)、(d)所示,重新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下落的铜块与小桌陷入沙面的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A
A
A
B
B
图10
(a) (b) (c) (d)
(1)比较图10中的(a)、(b)和(c)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10中的(a)、(c)和(d)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作图题
17. 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1所示。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18. 如图12所示,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2为F2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F1的力臂L1及力F2。
19. 如图13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现把一只重为1牛的钩码挂上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把钩码画在图中适当的位置。
2牛
f=8牛
图11 图12 图13
四、计算题
20. 在图14所示的装置中,某人将重为200牛的货物匀速提升3米。求:
图14
(1)绳对重物的拉力F;
(2)绳拉重物所做的功W。
21.如图15所示轻质杠杆OB,O为支点,OB长30厘米,AB长10厘米,B端所挂重物重为60牛,求:在A处竖直方向上用多少牛的力可使杠杆达到水平平衡。
图15
TAXI
车票发票
车号
沪EQ8002
日期
2013-04-05
上车
8:15
下车
8:25
单价
2.40元
里程
10.0千米
金额
**元
22. 李老师乘坐大众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出租车发动机功率80千瓦,乘车到达目的地时发票如图16所示,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3)出租车的牵引力。
图16
A
C
B
五、实验题
23.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_________或_________状态进行研究。图17为某同学实验过程中的某个情景,这是在探究当物体________只受两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选填“A”、“B”或“C”),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的关系(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当物体最终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__上。
24.图18为小亮同学在“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实验过程中的情景,此时他是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 与 的关系。图19为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在此实验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作
运动,这样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以方便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a) (b) (c)
图19
A
图18
图17
25.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所用的器材有:带有刻度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线(弹
簧夹)和 等。
(2)在调节杠杆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如图20所示,
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 (填“左”或“右”)移动使杠
图20
杆在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 。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的数据为F1=0.5牛, L1=20厘
米, F2=2牛, L2=5厘米。该同学根据这些实验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26. 某班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引体向上”活动,三位同学为了比较谁做功快,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测出各自的身高,连续做5次“引体向上”的时间,身体拉高的距离。然后将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序号
学生
学生的重力(牛)
学生的身高(米)
引体向上的距离(米)
完成5次做的功(焦)
完成5次所用的时间(秒)
1
甲
500
1.72
0.48
1200
5.4
2
乙
480
1.65
0.45
1080
5.4
3
丙
600
1.70
0.40
1200
6.5
(1)上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中,不必要的是哪一项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的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中的数据,若要比较乙、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应在表格中添加的栏目是 ,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物理学中引入了物理量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答案
B
B
C
D
A
B
二、填空题
7.牛顿;外力;力。 8.惯性;摩擦(力);省力。
9. B;C、D;A、E。 10.240牛;竖直向下。 11.动;省(一半)力;25。
12.力;沿力的方向;做功快慢;1秒钟内该机器做功是200焦。
13.5牛;6焦;3瓦。 14.20牛;20牛;100焦。 15.(1)、(3);(2)、(4)。
16. (1)质量相同(同一)的物体,所处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2分)
(2)同一高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2分)
三、作图题
17.作用点、大小、方向各1分。
18.力臂L1正确得1分,力F2的作用点及所在的作用线正确得1分,力F2方向正确得1分。
19.略
四、计算题
20.(1)F=G=200牛
(2)W=FS =200牛×3米=600焦
21. L1=OB-AB=30厘米-10厘米=20厘米;F2=G=60牛
F1L1=F2L2
F1×20厘米 = 60牛×30厘米
F1=90牛
22.(1)t=8:25-8:15=10分钟=600秒
(2)W=Pt=80000瓦×600秒=4.8×107焦
(3)F=W/S=4.8×107焦/1×104米=4800牛
五、实验题
23.静止;匀速直线运动;C;作用线; 相等;同一直线。
24.用力大小;用力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
25.(1)钩码;(2)右;水平;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3)不能;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出普遍的结论。
26.(1)学生的身高; (2)1与2; (3)当做功相同时,所用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4)功/时间(焦/秒) 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