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0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阶段复习必备),异构精品 2 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保障书
P2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P4 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P4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5 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
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 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
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
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 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
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
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
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 维护宪法权威 治国安邦总章程
P11 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3.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
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P12 4.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
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
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
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P13. 5.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
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
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
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
主集中制。
P13 6.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
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
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
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
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
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P16 7.为什么要依法规范权力运行?只有依法规范权利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
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P18-19 1.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熟悉)
P19 2.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P20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
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
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
必须予以追究。
P20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具体要求 怎么做?)(重点)
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
P22 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重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
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
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
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
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
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加强宪法监督
P24 1.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重点)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 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重点)
为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
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www-
3.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
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P25 4.如何全面依法治国?(重点)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
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P25 2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 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
行为。
P27-28 (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
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P3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与第一课 P2 重复 重点)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P33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
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重点)【版(权(所有:21 教育】
(1)由宪法规定。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P34 (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
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
理社会的基础。(重点)
3.我国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哪些规定? 我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
利的人除外。
P34 4.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重点)
(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
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
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1*cnjy*com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
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34-35 5.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宪法是对人身自
由权作出怎样的规定?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
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1)-(3)重点)
(4)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
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它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
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P36(5)(重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
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P36(6)对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的规定。 (理解掌握)
P36-39 4.除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共同特点是
什么?
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公民基本权利:①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②文化教育权
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P38-39) ③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
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P39)
(2)权利的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
P37-39 (3)宪法的相关规定。(理解掌握)
P38 5.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重点)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
么?
(1)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
的未来。
(2)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
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
教育。
第三课 公民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P41-42 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重点) (行使权利有界限 维护权利守程
序)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
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
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
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P42 2.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
益。
第四课 公民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 依法履行义务
P46-52 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及地位依据课本理解掌握)
基本义务有: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依
法纳税。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
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
务等。
P46 2.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重点)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
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P46 3.遵守宪法要怎么做?(重点) 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P47 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P52 5.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坚持二者的统一?(重点)
(1)二者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
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
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公
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2)坚持二者统一做法: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
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
的义务。
P54 6.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要求或做法:(重点)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如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纳税、
遵守公共秩序、保护野生动物、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爱护公共财产等。②法律禁止
做的坚决不做。【
P55 7.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理解掌握)
(1)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
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
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P61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重点)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现阶段:是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61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
分。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 作用。
P61 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理解掌握)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
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P62 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理解掌握)
(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
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P62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重点掌握)
(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P1-63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是怎样的?这两种经济的地位如
何?
(1)公有制经济:P61 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P62 ②对于集体
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P63 (2)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P63 (3)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重点)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
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
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理解掌握)
P65 8.我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或职责是什么?(理解掌握)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极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
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
案。
P65 9.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
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P66 10.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熟读 理
解掌握)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
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
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
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
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
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P68 1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
(1)政党制度: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P68 1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
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
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
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P69 13.我国的民主党派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
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
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P70 14.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重点)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P70 15.中国人民政协的地位、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理解掌握)
(1)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P70 1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
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
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1·世纪*教育网
P71 17.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
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
居的特点。
P71 18.我国的民族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重点)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P72 1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理解掌握)
(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
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
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P73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是什么?(重点掌握)
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
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
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簇地区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P74 20.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什么?(熟练 理解掌握)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
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P74 21.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及与居民(村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
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2)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
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P77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P78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
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P78 (1)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
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
立法权。
P79 (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
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P80 (4)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
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P81 4.什么是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
(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的国家机关。
(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P82 5.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
决议和决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P82 6.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1·
P83 7.如何理解行政机关的职权?
(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
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P83 8.如何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重点掌握)
(1)从行政机关自身来讲,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
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
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从外部来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
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
追究,侵权要赔偿。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国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
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
值追求,体现法治的基本精神。
P91-92 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 (无法治不自由)
P92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
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1cnjy.com
P91 (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
会的进步与繁荣。
P91 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重点掌握)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
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
是法律之内的自由。www.21-cn-jy.com
P92 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
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
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
守底线才能享自由。2·1·c·n·j·y
P93 4.平等的意义是什么? (重点掌握)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
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来源:21cnj*y.co*
P93 5.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
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P94-95 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重点掌握)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1 教育名师原创(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
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P96 7.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重点掌握)
⑴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P97 8.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理解掌握)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
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P98 9.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重点掌握)
(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P97-99 10.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重点掌握)
P97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
律约束的特权。
P98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
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
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P99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
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公正正义是法制社会的核心价
值。
P101 1.什么叫公平?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是怎样的?(重点掌握)
P101 (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
方式。
P102 (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P102 (3)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
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P102 2.公平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重点掌握)
⑴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⑵ 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P103 3.什么是正义的行为?(重点掌握)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P103-105 4.追求正义有重要性(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价值或力量?)国家或政府应该
怎样维护正义?
⑴重要性、价值或力量: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
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2)国家或政府维护正义要做到: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
受到惩罚。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
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③制定正义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
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④出台体现正义原则的法律法规,使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⑤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
P105 5.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哪里?(重点掌握)正义往往被当作社会制度的评
价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法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P105 6.正义对促进社会和谐有什么作用?它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
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
不竭的动力。
P107 7.如何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作为公民,我们如何坚守公平?点⑴⑵)(重
点掌握)
(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
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
事。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
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
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3)制度保障公平。 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
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
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P108-110 8.作为公民,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P108-110 9.如何守护正义?(作为公民,我们如何守护正义?点⑴⑵) (重点掌握)
(1)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2)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
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
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
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
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
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
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
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
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
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
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
主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
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1.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
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
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
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
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12.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3.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
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
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
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
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1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
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
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
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
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
健康发展。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
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6.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7.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
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www-2-1-cnjy-com
18.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
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19.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
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
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
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
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
和自由有什么意义?【版权所有:21 教育】
(1)由宪法规定。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
(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
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
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21*cnjy*com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
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
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除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公民基本权利:①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②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有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③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
的权利。
(2)权利的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
5.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
(1)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6.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
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
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
维护权利。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7.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第四课 公民义务
8.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基本义务有: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依法纳税。⑤我
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21*cnjy*com
9.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坚持二者的统一?
(1)二者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
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
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
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
务。
(2)坚持二者统一做法: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10.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如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保
护野生动物、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爱护公共财产等。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出处:21 教育名师】
11.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
(1)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
法定义务的行为。
(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
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
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是怎样的?这两种经济的地位如何?
(1)公有制经济: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②对于集体经济,国家保护城乡
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
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
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
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8.我国人大和人大代表各自的权利或职责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
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9.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
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0.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
排。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
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
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1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
(1)政党制度: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
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1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
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我国的民主党派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
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
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14.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5.中国人民政协的地位、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1)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
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
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
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1·世纪*教育网
17.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
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8.我国的民族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1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
(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
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
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20.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什么?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
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21.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产生及与居民(村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
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2)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
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2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
于最高地位。
2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1)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
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
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4)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
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26.什么是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
(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27.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
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8.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
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1·cn·jy·com
29.如何理解行政机关的职权?
(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
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
30.如何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1)从行政机关自身来讲,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
决克服懒政、怠政。
(2)从外部来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
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
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1cnjy.com
(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
荣。
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
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
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www.21-cn-jy.com
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
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
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2·1·c·n·j·y
4.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
特殊关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来源:21cnj*y.co*m】
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1
教育名师原创(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
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
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8.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
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9.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
(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10.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1)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
法权益。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11.什么叫公平?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是怎样的?
(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3)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
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12.公平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
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
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推动社会持续发展。21 教育网
13.怎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14.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价值或力量?国家或政府应该怎样维护正义?
(1)价值或力量:①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②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③正义是社
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它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
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2)国家或政府维护正义要做到:①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
地生存。③制定正义的制度,使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④出台体现正
义原则的法律法规,使之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⑤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
15.如何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
(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
公平,捍卫公平。
(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这样才
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
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
环境。
(3)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
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
益。
16.如何守护正义?
(1)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
义的大厦。
(2)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
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
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正义,
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
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
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 I 卷 选择题(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017 年 10 月 18 日到 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将 写入党章。
A.马列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017 年 11 月 13 日,在美国华盛顿评选的超级计算机榜单中,中国的 第四次斩获桂冠。
A. 神威·太湖之光 B.天河二号
C 代恩特峰. D. 泰坦
3.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 10 月 2 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
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两国领导人将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A.11 月 8 日至 10 日 B.11 月 9 日至 11 日 C.12 月 8 日至 10 日 D.12 月 9 日至 10 日
4.右边漫画,“世界再大,也要回家”,是因为()
①家是一个充满亲情和温暖的地方 ②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③世界太大,回家太难了 ④家中有父母和亲
人的牵挂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5.这几天小剑老嫌妈妈唠叨,与妈妈一句话都不说。并且妈妈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妈妈说穿这件衣服
好,他偏穿那件……妈妈感到很奇怪。对此错误的认识有
A.小剑产生了逆反心理
B.逆反心理的危害往往是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父母
C.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坚决据理力争,让父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D。逆反心理的产生与父母和孩子都有关系
6.“ 俭则约, 约则百善俱兴; 侈则肆, 肆则百恶俱纵。”一个民族只有大兴勤俭之风,才能生生不
息,蓬勃发展。这告诉我们()
①勤劳节俭不仅是对于家庭,对于一个国家都是重要的值得发扬的美德 ②勤劳节俭能够促进国家兴旺发
达,人民生活富足 ③我们要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④勤劳节俭有利于
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在公交车上,经常有满身泥土的农民工不敢坐椅子,他们小心翼翼地或站、或蹲、或坐在台阶上。近日,
一位女公交车司机的举动让网友们纷纷点赞。她热情地对乘车的农民工说:“您坐吧,凳子脏了我回去擦。”
对这位女司机评价错误的是( )
A.她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乘客 B.她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
C.她待人友善是为了能得到赞誉 D.她对人态度亲和,非常有礼貌
8. 阿里巴巴公司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从注册资金 50 万元发展到市值超过 100 亿美金。它的创始人
马云坦言,这应归功于团队合作。以下对合作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
②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合作有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17 年 l 1 月,新疆草湖牧场村组织开展了“同吃一锅饭,同跳一支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活动中,
牧场村干部同自己的少数民族“亲戚”一同品尝香喷喷的抓饭,大家像一家人那样边吃边聊,最后大家一
起跳起维吾尔族传统舞蹈麦西来甫。这种活动( )
①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同化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③提高了群众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④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大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
往时要( )
A.事事迁就他人 B.真诚待人 C.平等待人 D.诚实守信
11.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某专家就说话之道给出建议: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这启示我们( )
①说话要和气 ②谈吐要文雅 ③态度要圆滑 ④言语要真诚,任何时候不说假话
A.①③ B.①② C. ③④ D.②④
12.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人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这句话说明( )
A.善于倾听是文明交往的一种艺术 B.体现了沉默是金
C.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D.少说多听可以让我们不得罪人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益友当亲,损友当绝”等古语,都在告诫人们( )
A.友谊,是心灵的需要 B.不要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
C.交朋友要讲原则,有所选择 D.真挚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
14.“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2016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薇演唱的《六尺巷》
歌曲,背景为在安徽广为流传的六尺巷传说。六尺巷的传说( )
①彰显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谦逊礼让
③邻里关系决定着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④遇到邻里纠纷应保持冷静,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失信者通常被成为“老赖”,下面最符合漫画寓意的标题是( )
A.“ 老赖”不得旅行 B.禁止“老赖”乘飞机
C.“老赖”的车辆上不了高速 D.一旦失信,寸步难行
16.生命健康是“1”,名誉、金钱、爱情、友谊、地位都是“1”后面的 0,失去了“1”,后面再多的“0”,
也毫无价值。这表明()
A.除了生命健康,其他权利毫无友谊 B.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C.没有其他权利,生命也就失去了友谊 D.青少年必须要珍惜自己的名誉权
17.下列做法中,遵守了《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的是( )
A.某个体户因人手不够招收了一名小学刚毕业的女孩来帮工
B.小玲的家里非常困难,但她的父母仍然让她读到初中毕业
C.小东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读完初二后就到广东打工去了
D.小梅的母亲让小梅读完初一就辍学回家,让弟弟继续上学
18. 有一对同胞姐弟,其父母去世后,弟弟以农村中出嫁的女儿不能继承遗产的习俗为由,将父母遗产独
自占有。于是,姐姐诉诸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姐弟俩共同继承父母的遗产。法院的判决说明( )
A.第二顺序继承人可以同第一顺序继承人同样继承遗产
B.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C.只要有法定继承人存在,其他人就不能继承遗产
D.在遗产分配时,男女要平等
19.曹先生在某商店以 360 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双名牌球鞋,但没想到刚穿两天鞋底就开裂了。后经有关部
门鉴定,这双鞋是冒牌产品。该商店的行为侵犯了曹先生的()
①自主选择权 ②知悉真实情况权 ③公平交易权 ④依法求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②③
20.2015 年至 2017 年全国有 15 个省份共计 131 家辣条生产企业的 195 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
在通报的 180 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 68 起,甜蜜素超标占 30
起。面对此类问题,消费者要( )
①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②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可以借助舆
论监督的力量曝光侵权行为 ④提高我们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
A.①② 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第Ⅱ 卷 选择题(60 分)
二、材料分析题(60 分)
21.材料一:被网友称为“清华学霸”的马冬晗、马冬昕姐妹在《我们的青春如何走过》一文中指出:同
学之间既是一种竞争关系,更是一种相互鼓励、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的伙伴关系;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不应
该相互攀比,相互嫉妒,而应更加注重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超越。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主线是经
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重点是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的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
的原则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思路精神。“一带一路”建设将改变我们的生
活,比如:在留学方面,通过开展合作办学,我们可以去沿线国家交流学习,增长见识;在文化交往方面,
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我们能有更多机会欣赏到外国艺术家的演出等。
(1)、结合材料一,谈谈竞争对个人的积极作用。(6 分)
(2)、材料二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什么需要与他人合作?(8 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浅谈在生活中如何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6 分)
22.学校原本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快乐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2016 年 11 月 23 日下
午,微信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名女中学生被两名同学掌掴。在短短的 6 分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 38
次掌掴;2016 年 12 月 19 日,湖南省攸县某学校的学生贺某以受害人黄某在社交网络上谩骂其朋友为由,
聚集多名同学到受害人黄某宿舍找其麻烦,对其扇耳光并用脚踢;2017 年 11 月 22 日,有朝阳区红黄蓝新
天地幼儿园幼儿家长报警称,怀疑其孩子在幼儿园内受到教师侵害。接警后,朝阳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成
立专案组,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依法展开调查取证工作。11 月 25 日,涉事幼儿园教师刘某某(女,22 岁,
河北省人)因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工作中。这些事件极大地伤害
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感觉到学校不再安全,不仅令家长忧心忡忡,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1)、题目中列举的事件,侵害了我们的哪一项人身权利?(2 分)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这一权利给予特殊保护?(9 分)
(3)、结合上述案例浅谈,作为中学生,当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9 分)
23. 材料一:2017 年 4 月 16 日,山东某县乡中学出现了数十余名学生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校方
调查,原因是学生购买并喝了小卖部出售的无生产日期的饮料。
材料二:中学生小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料,有时屏幕上会突然出现一些不健康的网页,
让小娟面红耳赤;在 QQ 和微信上,一些网友索要手机号码,进而提出见面的要求。还有一次,小娟在一
淘宝网站“秒杀”到一条 180 元的短裤,但是一个星期以后,她却收到了标价为 120 元的一条儿童裙子。
(1)、材料一、二中商家侵害了消费者哪些权利。(2 分)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假如你遇到这类事情,你应该如何炼就一双“慧眼”?(8 分))
(3)、结合材料一、二,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哪些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10 分)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2×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A A B C D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A C A D B B D D D
第 II 卷:材料分析题(60 分)
21、
(1)(6 分)
①竞争可以激发我们的进取心,让我们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促使自己奋力前行。
②在与对手的竞争中,通过相互比较,更容易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弥补不足,促使自己更快进步和全
面发展
(2)(8 分)
①合作是一种力量。
②学会合作,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③学会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④学会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3)(6 分)
①我们在生活中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敢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合作共享的合作观念。
②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竞争合作求双赢。
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竞争合作求双赢的真谛。
22、
(1)(2 分)生命健康权
(2)(9 分)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②未成年人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较容易受到侵害。
③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9 分)
①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协商、调解、请求公安机关处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
依法维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②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让侵害者逍遥法外。
③我们也不能非法报复,以牙还牙,以恶制恶。
23.
(1)(2 分)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2)(8 分)
①练就“慧眼”,要求我们掌握一个现代消费者应具备的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会行驶消费者权利,才能做到明明白白消费,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②在消费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绿色消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盲目跟风消费等,也有助于我
们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3)(10 分)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⑥可寻求新闻媒体帮助,借舆论监督的力量,促使问题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