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M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包括气温、降水、地势等的差异。
1.)气温自南往北逐渐降低,(原因是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大兴安岭以北长冬无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因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
3.)地势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人类活动的差异
农业分布特点: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特点:东密西疏。饮食(南方:大米;北方:面食)
交通方式(南方:水运;北方:陆运)、交通工具(汽车;船)
民居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北方: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 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年降水量 800mm 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 秦岭—淮河一线与一月份 0°等温线大体一致
(3) 秦岭—淮河一线与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大体一致
(4) 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5) 秦岭—淮河一线与亚热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大体一致
(6) 秦岭—淮河一线与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的分界线 大体一致
(7) 秦岭—淮河一线与中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大体一致
(8) 秦岭—淮河一线与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大体一致
(9) 秦岭—淮河一线与河流结冰、不结冰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10) 秦岭—淮河一线与旱地、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大体一致
4、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
A: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划分依据:400mm 等降水量线,季风非季风分界线(夏季风的影响) 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划分依据:秦岭——淮河一线(气温和降水)
C: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划分依据: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受地形,海拔高低的影响)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的景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国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位置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跨我国的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期,越往北越长。
5、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三、农业(旱地)发展及问题
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边片。
2、不利条件是: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易发生旱涝灾害,华北平原主要是
春旱;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
长远看,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华北平原(也称作黄、淮、海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
①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蒸发量大。②华北平原春季降水量少。③ 华北平原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大。
华北平原春季的土壤中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会发生严重的“春旱”。
3、主要农产品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油料作物:花生;
糖料作物:甜菜;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主要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及亚寒带针叶林(东北山区)
4、生态环境及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
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主要措施: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
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 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通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指代东北三省包括黑、吉、辽。
1、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东部、西部、北部的山脉排列的形状像一个“马蹄形”。东北平原的东部是长白山,长白山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 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东北平原的北部是小兴安岭。东北平原的西部是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4、东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经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5、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地广人稀,余粮较多,④消费市场广阔,⑤交通便利⑥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6、东北平原北部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现在变成了“北大仓”。
7、东北平原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8、三江平原淡水湿地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湿地主要是沼泽湿地。三江指的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蓄防旱、调节气候、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很多工业基地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有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重工业。
4、面临的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应措施:资源的多样化利用;更新设备和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振新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对黄土高原的印象:黄土高原覆盖着厚厚地黄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2、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成内蒙古高原(大致以
长城为界),南抵秦岭。黄土高原上奔流着黄河(母亲河)
3、黄土高原上的“黄土风情”: ①窑洞 ②信天游。
窑洞是黄土高原物有的传统民居。信天游是富有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4、黄土高原的特性: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黄土
比较干燥,容易开挖。所以适易开凿窑洞。
(二)黄土高原的成因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形成了四种主要的黄土地貌景观及其顺序是①黄土塬——②黄土梁
——③黄土峁——④黄土川。其中农业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川。3、黄土高原的黄土怎么来的?
观点之一是“风成说”。即认为黄土是由风从中亚、蒙古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戈壁和荒漠吹过来堆积而成的。
4、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由风吹来的证据。即“风成说”的证据有三(了解):
①黄土厚度覆盖均匀。说明黄土是由风吹来的,而不是由水冲来的。
②黄土高原上的黄土颗粒自西北向东南越来越细。说明黄土来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③黄土的成分与下面的基岩成分不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的。
(三)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
等活动破坏了地表。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带走了肥沃的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②使河流含沙量剧增。③加剧了自然灾害。造成旱涝灾害频繁。④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黄土高原治理环境的措施(或水土保持的措施):
①一方面是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陡坡)等。工程措施如建梯田(缓坡)、修挡土坝(坡脚)等。
②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5、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措施。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1、位置和范围: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北京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到渤海。
4、北京河流:河流属海河水系。共有三大河流:永定河(北京的西南)、温榆河(北京的东北)、潮白河(北京的东北)。
5、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
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
国的最高权利机构)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
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体育场馆、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文艺团体等;(包括德、智、体、美、劳)
③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
6、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旧城呈现“凸字形”的格局。
7、北京的名胜古迹很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六处: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传统民居有四合院等。
8、北京中央商务区位于朝阳区内,是首都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称为是中国的“硅谷”。9、北京的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干线
连接起来,放射状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10、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11、北京的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平原、低山和丘陵。(西部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沿江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在 800mm 以上,属于湿润区。植被代表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南方土壤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土壤紫色,被称为“紫色盆地”。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形成石林、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形。
5、(课本 48 页活动题)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原因是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秦岭、大巴山等挡住了北方的寒冷气流,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有高大山脉。
6、西双版纳地区和广州纬度相近,但西双版纳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原因是西双版纳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等挡住了北方的寒冷气流,而广州北部只是低山,挡不住北方的寒流的侵袭。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
7、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8、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有:甘蔗、油菜、棉花等,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 也盛产茶、竹、柑橘、橡胶、香蕉、菠萝、椰子等。
9、南方地区的农作物(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10、云贵高原梯田重重,种植水稻。椰子、竹笋、莲藕是南方地区常见的三种食材。海南岛盛产椰子。东南丘陵盛产竹笋。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莲藕。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水运发达。有京杭运河、长江等。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杨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
3、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多,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渤
京津唐地区
海
黄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东海
珠江三角洲地区 南
海
5、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处。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可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还可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各大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6、若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是“箭头”。
7、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路交通、水产品等。
8、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
9、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利: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弊:水量不稳定,容易形
成旱涝灾害。
10、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都江堰有效控制了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为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11、长江上游的河流主要提供灌溉水源,且水能资源丰富,被成为“水能宝库”。长江下游的河流,河流主要提供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区域之间的联系,被称为“黄金水道”
12、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古都:南京、杭州。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在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1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
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14、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15、长江三角洲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作为世界遗产的苏州园林和杭州西
湖。苏州园林的拙政园是园林建筑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杭州西湖的“苏堤”比较有名。江苏的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浙江的乌镇、西塘也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16、长江三角洲的水乡风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 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地处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 分别位于珠江入海口的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2、香港和澳门被誉为“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组成,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区旗为红底白色洋紫荆花五星旗。
4、 由于香港地狭人稠,所以“上天”(建筑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 成为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5、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 dang 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区旗为绿底白
色莲花五星旗。(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6、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为港澳提供淡水、
食品、原料和燃料等;港澳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经验等。
7、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安排(实施 0 关税)——CEPA
8、(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厂” 。香港在前,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后,扮演“厂”的角色。
(2)目前,香港重点发展服务业,广东重点发展制造业,形成了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
大的岛屿。
2、台湾省主要民族为汉族(来自于福建和广东),少数民族为高山族。古称夷洲,明称台湾。清设建制。台湾和福建共同尊奉妈祖。
3、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 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4、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
夏秋多台风和暴雨,岛上河流短
急,水量丰富。
5、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 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为玉峰,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域
6、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盛产大米)、东方甜岛(盛产甘蔗)、水果之乡(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兰花之乡(兰花种类多,数量大)、植物王国(植物种类多,数量大)美誉。
台湾(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7、20 世纪 60 年代,台湾经济类型为“ 进口——加工——出口”型,属外向型的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90 年代,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养的劳动力;2.海岛多港口
3.吸收外国资本
8、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玉山为我国东部最高峰。
9、台湾地势中东部高,西部低。人口和大城市及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森林主要在东部的台湾山脉。
10、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大。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西北地区的自我特征与农业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1 )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
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2) 气候: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 湿润气流难以到过。因此,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 400mm 以下(干旱和半干旱区),气候干旱。
(3) 河流:西北地区河流很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3、植被景观: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所以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的特点。
4、牧区:西北地区有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贺兰山以东地区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代表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骆驼、宁夏滩羊、三河马、
三河牛(内蒙古)等。
5、民居:西北地区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是内蒙古牧区牧民的传统民居。
6、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发展形成了灌溉农业。
粮棉瓜果之乡——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发展农业。
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均利用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7、由于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稳定的灌溉水源。
所以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8、新疆特有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它的地下暗渠可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流失。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
周高山环抱,气候极端干旱,戈壁、沙漠广布。盆地中有我国面
—塔克拉玛干沙漠,该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
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塔镇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上塔里木盆地的边缘。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主要是为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源。
木倾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大,约占全国量的 1/4 左右。这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的东部地区。
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
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
工程主干线于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二线工程线路经过了湖北襄阳(枣阳)。
东输工程的意义:
的盆地,四 积最
大的沙漠—
2、在塔里
里木
盆地的城
,呈
环状分布 了开
发利用塔
3、塔里
陆地
天然气储
气运
送到我国
4、西气
(1)一
(2)二线
到广
州。其中
5、西气
(1) 对西部地区的意义:西气东输能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可以增加西部地区的收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并加大了西部地区治理环境的投入。
(2) 对东部地区的意义: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还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喜马拉雅山)。
2、青藏地区
(1) 地形: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是
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2) 气候: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
(3) 资源:青藏地区洁净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4) 源头:青藏高原是长江(唐古拉山)、黄河(巴颜喀拉山)、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3、服饰: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
4、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
5、畜牧业: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包括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代表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其中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6、农业:青藏地区的农业属河谷农业,主要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西藏)、东部的湟水谷地(青海省)。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7、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由于青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有礼物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8、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等。牧民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
帐篷。而农区和城镇多居住在石块建成的碉房。(原则:就地取材) 9、青藏地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5%) 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3、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固体水库)
4、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的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5、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
6、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7、问题: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源区水源枯竭,长江、黄河中下游就会出现断流,或出现干旱灾害。(全球变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8、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使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剧,或断流时间加长,旱情加重。
9、措施:为保护三江源地区额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可以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1、1978 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落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多; 制造业水平低。
(2)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4、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表现在:
(1) 我国三占世界不到 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的人口。
(2) 我国坚定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如积极维护国际秩序、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5、2005 年 9 月,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是植根于“和合”思想之上。
相关文档
-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第42021-10-2641页
- 最新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8贵州省2021-10-2617页
-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2021-10-262页
- 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八上第四章中国2021-10-267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2021-10-2614页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课件2021-10-2669页
-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地理试卷2021-10-266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2021-10-2623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0-2610页
-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第12021-10-26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