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 M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唐代有这样一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
挫,内心忧国忧民,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多首诗。
这些诗就像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
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杜甫(712-770),字子美,有
“诗圣”之美誉,曾住在杜陵附近的少
陵,故世称杜少陵,诗中自称少陵野老。
祖籍襄阳,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
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
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
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
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对下层人
民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同情。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
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
社会现实意义,后人誉其诗为“诗史”。
二十岁后,杜甫的生活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望岳》(涉世未深)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
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
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标志着他
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批评时政、
讽刺权贵,忧国忧民)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
到长安。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他写成
《月夜》、《春望》、 “三吏”、“三别”等诗。(现实主义创作
达到高峰)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
民逃难到了成都,后再度飘泊,病死在湘江上。作品:《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量名作。(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杜
甫
诗
三
首
春
望
杜
甫
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
地的大事——“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
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
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
使许多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
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
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
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
样的生活。第二年春天,诗人来到长安的街头,
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
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明确感情基调)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欣赏视频朗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都,指长安。
破:陷落。
jiàn
诗 歌 解
读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
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
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这里借指战事。
sāo
相当,值。
抓,挠。
稀疏。
简直。 一种别住发髻的长
条状首饰。
zān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
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
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1.(1)本诗的题目为“春望”,那么在第一二
句中,作者都望到了些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
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
•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
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
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
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
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国之破。
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
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
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
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写出了
长安城的荒凉景象,道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反衬: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
2(1)“国破”到什么程度?
(用原诗句回答)
程度: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感时:是对国事的忧虑
恨别:是对家人的思念
借助景物寄托感慨
(内心的沉郁之情)。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
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
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
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乐。
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
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
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
两者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
后者移情于物,都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
种翻译的版本,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
这一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烽火:借代 (战争)
抵万金:夸张(突出家书的珍贵)
家书为何会抵万金?(用原诗句回答)
烽火连三月(即战事长久,音讯隔绝,战乱时
难以收到亲人的平安消息)
“烽火连三月”说明什么?
说明战争时间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
受战争之苦。
这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期待家人消息的焦急心情(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3、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
白头:
苍老(因愁而老)
搔:
因愁而搔
搔的后果:
更短
短的程度:
浑欲不胜簪
4、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
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
是“感时”,“恨别”所致。
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
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
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
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
心情沉郁痛苦。
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
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
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
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Ø (1)诗人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
位面对春城败象,
心念国家兴衰,思
家恋亲,老泪纵横,
白发萧疏,忧心如
焚的诗人形象;是
感时恨别的形象,
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Ø (2)试概述本诗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述了长安城春天的
败象,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
悲己的思想感情。
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
血液!
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
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
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
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
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
景仰,来一起朗读《春望》。
u试以“望”为切入点比较《望岳》和《春望》。
望岳 春望
“望”的对
象不同
“望”的视
角不同
远望: 近看:
近看: 远望:
“望”中所
感不同
“望”中所
寓之情不同
高大连绵的泰山,它神
奇秀丽、巍峨高大
国都沦陷后的残破城
池和遍地荒草
一脉青色横亘于
齐鲁之间,无尽无了
泰山雄伟壮大,令人心
神激荡,豪情满怀
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
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
满城破败,凄凉荒
芜,使人黯然神伤
抒发了在战火中对亲
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
忧虑,深沉抑郁
山南山北分昏晓,细
看峰峦层云,决眦目送归鸟
城池残破,
花鸟仿佛也在感伤
满城荒草丛
生,荒凉一片
Ø 这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
从写作背景来说:
从写作题材来说:
从思想感情来说:
《望岳》写于社会繁荣的开元盛世,诗人生活优越,是一
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笔端自然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春望》写于战乱之中,诗人颠沛流离,字里行间既有对国
家命运的担忧,又有对家人的牵挂,所以是沉重的。
《望岳》以五岳之首泰山为写作对象,它巍峨、高大、秀
丽、神奇给人以振奋与昂扬;
《春望》着眼于沦陷后的国都,荒凉破败的城池、杂乱森
郁的草木,让人内心忧戚愁苦。
《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的是不怕困
难、敢于攀登绝顶的气概;
《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因为烽火遍
地、家信不通,所以离乱伤痛。
五、总 结
《春望》写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它集中地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
离情。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
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由弱而强,步步推
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
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十三年后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不得不继续漂
泊。770年,他在一叶小舟中悄然离世。
他的生命是那样坎坷脆弱,而他的精神却那样
不朽永恒。
他的厚重与伟大,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能完全理
解的,因为杜甫是一首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杜甫
是一曲要用灵魂来倾听的歌!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曲五首 山坡2021-10-2610页
- (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2021-10-2611页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2021-10-2640页
- 2020春广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2021-10-2627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陋室2021-10-2621页
-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壶口瀑布》 2021-10-2633页
-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说、散文知识点2021-10-2613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纪念伏尔泰逝世一2021-10-2626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周总理你在哪里2021-10-2619页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八2021-10-2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