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八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1讲 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内容
1、掌握人物描写的手法,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的作用。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步骤:一、“煮酒论英雄”经典片段分角色朗读,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内容与问题思考;二、组织学生分享讨论
【分角色朗读】
煮酒论英雄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² 思考:
1、 选文中人物描写的手法有哪几种?
2、文中大量运用语言描写,曹操和刘备的语言分别表明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背景介绍】刘备兵败暂时依附曹操,他怕曹操发现他有宏图大志,便以种菜浇园的方式来韬光养晦、遮人耳目。曹操请他入相府,看似闲聊,但却处处暗藏杀机。曹操借“聚雨将至,天外有龙挂”而说到了龙,他表面描述龙的变化,其实是谈他自己的志向、抱负。然后他把龙比作世之英雄,让刘备说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担心曹操把他当作英雄——对手,所以他谨小慎微,假装糊涂,以试探性的口吻回答说“某某可为英雄?”曹操则用十分傲气和霸气的语言一一否定,最后单刀直入地说只有他们二人是英雄。刘备因此大为吃惊,原来自己的那点韬光养晦的小计谋,早就被曹操看出来了,吓得把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最后急中生智,巧借雷声加以掩饰,避免了曹操的怀疑。《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和刘备的对话恰当地表现了两个人当时各自的心理和身份、地位。作者运用语言描写把咄咄逼人、飞扬高蹈的曹操和大巧若拙、应对机警的刘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教法指导:分三块知识进行讲解,可采用以下方式:回顾式、提问式、例题重现式、以教代学式等等,重点突出人物描写手法的作用,并通过典型实例的讲解进行强化,加粗题为重点讲解题。
【知识梳理】
一、 人物描写手法
【热身演练】
请指出下列名著中人物描写的手法。
1、那鼻子之大,衬得全身都小了。据说实在是大得出奇,鼻梁是拱起的,鼻上全是疙瘩,颜色青紫,像茄子那样,鼻尖盖过嘴巴两三指宽。这样一个颜色青紫、疙疙瘩瘩的拱梁大鼻,使他那张脸奇丑不堪。——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吴敬梓《儒林外史》
3、“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嗽着,动了动眉毛。“不错。……这是谁家的狗?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出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祸的人看看!现在也该管管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们了!等到罚了款,他,这个混蛋,才会明白把狗和别的畜生放出来有什么下场!我要给他点厉害瞧瞧……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你去调查清楚这是谁家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得打死才成。不许拖延!这多半是条疯狗。……我问你们:这是谁家的狗?”——契诃夫《变色龙》
4、“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
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海明威《老人与海》
【知识详解】
1、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2、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
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那牛王硬着头,使角来触。——《火焰山宝扇灭火焰》
思考:作者对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打斗场面的描写,突出了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抽”“躬”字,把孙悟空的勇猛形象刻画得微妙微肖,充分表现了孙悟空机智的性格特征。
3、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1)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3)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4)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4、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心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思考:这里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由鸽子叫联想到侵略者的罪恶 ,从而表达了孩子们对侵略者的强烈憎恶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一、 人物描写手法的作用
【题型示例】
例1: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拔下钥匙》)
答案:心理描写,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的高贵品质。
例2: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20厘米高的木台。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是为他特制的。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随着他的眼神改变,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变:一股紧张弥漫开来。(选自周大新《大医仁心》)
答案:神态描写:“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吴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擞、自信沉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技法归纳
外貌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起烘托作用。
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
格式:描写方法+表达效果(品质/心理/感情)
三、分析人物形象
【题型示例】
例1:阅读第⑦自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妇人的形象,说说作者对她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⑦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
答案:年老,贫寒;历经沧桑;扫烛油时动作虔诚;心态安然。作者对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对她有一种精神上的敬仰。
例2:联系文章内容,简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
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过,水波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父亲上了船,划远了。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
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河边的行人和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比如“母亲”简洁的话语:“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这句话表达出她对丈夫举动不理解和反对的态度。她生气了,“觉得羞辱”。但是“母亲”在物质方面却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方便“我”把食物带给“父亲”。
技法归纳
1、 抓住关键词句梳理情节;
2、 具体概括故事情节;
3、 写出和故事情节对应的人物性格特征。
格式:品质特征+具体依据
【典型例题】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①那天下午,是两节语文课。
②留下作文题目后,学生们一改往日的慵懒,双眉紧锁,很快进入构思状态,班里静悄悄的——快要中考了,他们似乎一下子懂得了时间的珍贵。
③窗外,冬天已经过去。垂柳虽在枯黄的枝柯间爆出了星点的绿,但风依旧格外大,春寒料峭,让人难以抵挡。教室正对着的,是学校阅览室。我见阅览室的管理员胖胖的人影一晃,将一块小黑板立在了学校的公示栏前。黑板上写着什么呢?我信步走出教室,去看个究竟。
④原来是一个批评通告,寥寥数语,大意是说一个同学昨天把一本杂志私自“拿”出阅览室,被当场“抓”住,希望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不要再做出这种令人不齿的事。而被批评的,竟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我心头一热,几乎想都没想,径直走进了阅览室。
⑤管理员正低头整理报纸,头顶上,一圈新长出的白发,在周边染过的黑发簇拥下,显得格外醒目。他见我神情异样,问我有什么事。我直( )了当向他说明了来意。A我说,被通报的学生是我班上的,希望您赶在学生下课之前,把黑板撤了。现在想来,我当时的语气一定很生硬,生硬得像一个居高临下的命令。管理员的脸腾一下红了,他生气了,说,这是我的职责,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那一刻,两个人剑拔弩张,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⑥那时候,我刚毕业没多久。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和胆量,敢顶撞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教师。片刻的沉默之后,我的语气缓和了下来。B我说,老师,是这样的,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中考了,如果学生们看到这个通告,一定会议论纷纷,这样的话,那个挨批评的同学压力肯定会非常大。我怕,我怕会影响他的中考……
⑦C可是,如果不批评,不给学生们一个警醒,我这里的杂志就要被学生偷完了。我管理阅览室,就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管理员似乎还在生气,但语气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⑧是的,我知道。可是,这个学生,这个学生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发现自己语塞,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接下来,我的语气近乎央求了。D他沉默了半晌,说,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我把黑板撤了,但你必须保证,你回去一定要批评你的学生。是,我会的,我会的。我一边答应,一边飞也似的跑到公示栏前,把那块黑板取了回来,并当着管理员的面擦掉了那个通告,就好像擦掉自己的一个错误。擦完之后,我站起身,如( )重负。
⑨是的,这是我接手的第一个毕业班,我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出什么岔子,尽管我的学生的确做错了。
⑩之后,我曾经想把这件事情委婉地告诉那个犯错误的学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没有说。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⑾
中考前的最后一次班会,我讲了很多,学生们也听得聚精会神。末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因此得到过这样那样的教训。然而,你们是否知道,有一些错误,你们犯过了,以为像一粒盐,永久地溶在岁月中,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计较。其实,这粒盐并没有溶化掉,只是有人怕硌疼你们,悄悄地为你们收藏了起来。而我这里,就收藏着这样一粒盐。
⑿学生们一下子显出惊异的目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重新把目光投到我身上。我扫视了班里一圈,笑了笑说,是的,我这里的确有一粒。但是,我不想告诉你们,这粒盐是属于谁的。我愿意把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
⒀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在学生们的掌声中,我结束了那次班会。
⒁我始终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我的那位学生,他学毕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的很优秀。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次班会上的掌声,彷佛仍旧回响在我的耳畔,温暖着我,让我不能忘怀。
18、 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完成下列成语。(2分)
直( )了当 如( )重负
19、本文题目“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其中“一粒盐”指的是 ,
“收藏”的含义是 。(4分)
20、第5-8段中划线句都运用 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A、B两句表现了“我”的 思想性格;
C、D两句表现了管理员的 思想性格。(4分)
21、根据上下文,第12段末尾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该是 。(3分)
22、“我”在最后既没有批评那个学生,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只是在一次班会上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话,作者说“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请针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8分)
答案:
18、截 释
19、(1)此指难以预料的坏事情。(2)喻指错误被忽视或遗忘。
20、语言 “我”:责任心强,关爱学生,注意维护学生自尊,有些年轻气盛。
“管理员”:工作认真负责,但教育方法有些简单,不过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
21、我想用我的永久收藏,来换得这位同学的一辈子不去犯错误的心。
22、赞成“我”的做法:可以保护犯错者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通过暗示激发犯错者自省,使其真正改正错误。
不赞成“我”的做法:既让犯错者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便改正,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犯错者的自尊心。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问题抢答),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
上海2011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被尊重的快乐
儿子这些天特别开心,他告诉我们,他有新朋友了。他的新朋友,是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
儿子性格内向,很少和陌生人说话,他怎么会和小区的保安混熟的?
儿子说,有一天,他一个人从外面回家,门口站岗的保安突然说了声:“你好”。儿子吓了一跳,回头看看,也没别人呀。原来保安是问候他。这让儿子非常意外,因为激动,儿子的小脸憋得通红,他也仓促地向他问候,“你也好!”保安笑了。
儿子说,从来没有大人那么礼貌地问候过他。他很开心,也很害羞。他记住了那个保安的笑容,他脸晒得很黑,牙齿好白。
此后,每次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儿子都会留意是不是那名保安值班,如果是他,他一定会向儿子问好,而儿子也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问候,离大门远远的,儿子的脸上,就隐约露出期待的笑容。
就这么简单,儿子和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成了朋友。而他们的友谊,仅仅是儿子从大门口进出时,两人互致的问候。
只有他和我打招呼,我喜欢他。儿子骄傲的说。
我摸摸儿子的头。
其实,每次从小区大门口进出时,值班的保安都会向我致以职业性问候。我会礼节性地笑笑,或者点点头。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中正在想着事情,或者赶时间,就匆匆走过去了。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
从来没有留意过,这种职业性的问候。
去饭店吃饭,迎宾小姐会列队欢迎,“先生,中午好!”“先生,晚上好!”声音甜润。进去的食客,一个个昂着头,tiǎn着肚皮,目不斜视,对迎宾小姐的问候,也是充耳不闻,仿佛你推开门,门轴就会发出声音一样。迎宾小姐们似乎也早习惯了这一切,即使你视而不见,她们的脸上还是会堆着职业化的笑容,嘴里发出职业化的问候。问候的和被问候的,都了无趣味。
很多公共场合,你能听到这样职业化的标准问候,而被问候的人,常常无动于衷,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依稀觉得,小区门口的保安,好像现在也不问候了。当有人从大门口进出时,他们只是笔直地站立,目不斜视,冷若冰霜。这不能怪他们,谁能忍受自己的问候,像哈出的一口气一样,无声无息啊。
有一次,和儿子一起经过小区门口,那名值班的保安问候儿子和我:“你们好!”儿子看看我,又看看他,自豪地问候他:“你好!”
儿子一脸灿烂,我注意到那个保安的脸上,也红光满面。我想,我的儿子和他的保安朋友,都是因为受到尊重,而无比快乐吧。
1、根据拼音写汉字: tiǎn着肚皮 (2分)
2、请概括“儿子”和“保安”的友谊表现在哪里。(3分)
3、文中划双直线的句子“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4分)
4、划线句对人物主要运用了 描写,有怎样的作用?(3分)
5、被人尊重是快乐而幸福的。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请用不少于80字的文字写出。(6分)
答案:1、腆(2分)
2、儿子从大门进出时,两人互致问候。(3分)
3、比喻,形象的写出了我对保安的问候毫不在意的样子,体现出我们之间的冷漠。(4分)
4、肖像(神态),揭示了食客们冷漠高傲、自以为是的神态和心理。(3分)
5、叙述完整,有恰当的描写和感悟。(6分)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一、人物描写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何作用?
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起烘托作用。
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
格式:描写方法+表达效果(品质/心理/感情)
二、分析人物形象有何技巧?
1、抓住关键词句梳理情节;
2、具体概括故事情节;
3、写出和故事情节对应的人物性格特征。
格式:品质特征+具体依据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一、 巩固练习
让我看着你
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4分)
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 (2分)
结果: (2分)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3分)
3、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3分)
4、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
5、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分)
参考答案:
1、经过: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结果: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2、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她想说服我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3、受到我的母亲的影响 突出我的母亲的形象
4、捐献眼角膜
5、(1)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怕我为难而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2)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3)豁达:说起身后事,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4)追求完美:母亲唠叨身后事时,惦记还少了一条裙子 (5)善良:不愿我为她耽误工作;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二、预习思考
1、下节课主题:《记叙文之环境描写分析》
2、预习作业: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预习题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思考: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