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0.81 KB
  • 2021-10-26 发布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专题培优(附答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专题培优 姓名 班级 学号 基础巩固 1.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 = AC,P,Q 分别为 AC,AB 上的点,且 AP = PQ = QB = BC,则∠PCQ 的度数为( ). A.30° B.36° C.45° D.37.5° 2.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 AB = 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 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如图,在△ABC 中,AB = AC,AD = DE,∠BAD = 20°,∠EDC = 10°,则 ∠DAE 等于( ). A.30° B.40° C.60° D.80° 4.在△ABC 中,CA = CB,∠ACB = 120°,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尺 PMN(∠M = 90°,∠MPN = 30°)按如图放置,顶点 P 在线段 AB 上滑动,三角尺的直角边 PM 始终经过点 C,并且与 CB 的夹角∠PCB = α,斜边 PN 交 AC 于点 D,在点 P 的滑动过程中,若△PCD 是等腰三角形,则夹角α的大小是 _________ . 5.如图,AF 平分∠BAC,BC⊥AF,垂足为点 E,点 D 与点 A 关于点 E 对称,PB 分 别与线段 CF,AF 相交于点 P,M. (1)求证:AB = CD. (2)若∠BAC = 2∠MPC,请你判断∠F 与∠M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6.如图 1,在△ABC 中.AB = AC,点 P 为底边 BC 上一点,PE⊥AB,PF⊥AC, CH⊥AB,垂足分别为点 E,F,H.易证 PE + PF = CH.证明过程如下:如图 1,连 结 AP.∵PE⊥AB,PF⊥AC,CH⊥AB, ∴S△ABP= 1 2 AB·PE,S△ACP= 1 2 AC·PF,S△ABC = 1 2 AB·CH. 又∵S△ABP+ S△ACP= S△ABC,∴ 1 2 AB·PE + 1 2 AC·PF = 1 2 AB·CH. ∵AB = AC,∴PE + PF = CH. (1)如图 2,当点 P 为 BC 延长线上的点时,其他条件不变,PE,PF,CH 又有怎 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2)若∠A = 30°,△ABC 的面积为 49,点 P 在直线 BC 上,且点 P 到直线 AC 的 距离为 PF,当 PF = 3 时,则 AB 边上的高 CH = _________ .点 P 到 AB 边的距离 PE = _________ . 7.如图,在△ABC 中,∠ABC = ∠ACB,点 D 在 BC 所在的直线上,点 E 在射线 AC 上,且 AD = AE,连结 DE. (1)如图 1,若∠B = ∠C = 35°,∠BAD = 80°,求∠CDE 的度数. (2)如图 2,若∠ABC = ∠ACB = 75°,∠CDE = 18°,求∠BAD 的度数. (3)当点 D 在直线 BC 上(不与点 B,C 重合)运动时,试探究∠BAD 与∠C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拓展提优 1.若实数 m,n 满足等式|m - 2| + 4n = 0,且 m,n 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ABC 的两 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是( ). A.12 B.10 C.8 D.6 2.如图,AD,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 AB = AC,∠CAD = 20°,则 ∠ACE 的度数是( ). A.20° B.35° C.40° D.70° 3.如图,在 Rt△ABC 中,∠C = 90°,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 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 为( ). A.4 B.5 C.6 D.7 4.我们规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值叫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 记作 k.若 k = 1 2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_________ 度. 5.如图,∠BOC = 9°,点 A 在 OB 上,且 OA = 1,按下列要求画图:以 A 为圆心,1 为半径向右画弧交 OC 于点 A1,得第 1 条线段 AA1;再以 A1 为圆心,1 为半径向右画 弧交 OB 于点 A2,得第 2 条线段 A1A2;再以 A2 为圆心,1 为半径向右画弧交 OC 于点 A3,得第 3 条线段 A2A3…这样画下去,直到得第 n 条线段,之后就不能再画出符合 要求的线段了,则 n = _________ . 6.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 例 1: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 = 110°,求∠B 的度数.(答案:35°) 例 2: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 = 40°,求∠B 的度数.(答案:40°或 70°或 100°)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 变式: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 = 80°,求∠B 的度数. (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 (2)解答(1)后,小敏发现,∠A 的度数不同,得到∠B 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 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设∠A = x°,当∠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 索 x 的取值范围. 7.在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E,且 AC⊥BD,作 BF⊥CD,垂 足为点 F,BF 与 AC 交于点 G,∠BGE = ∠ADE. (1)如图 1,求证:AD = CD. (2)如图 2,BH 是△ABE 的中线,若 AE = 2DE,DE = EG,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 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 2 中的四个三角形,使写出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 △ADE 面积的 2 倍. 冲刺重高 1.如图,在△ABC 中,∠BAC 与∠BC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I,若∠B = 35°,BC = AI + AC,则∠BAC 的度数为( ). A.60° B.70° C.80° D.90° 2.如图,在△ABC 中,AB = AC,点 P,Q 分别在 AC,AB 上,且 AP = PQ = QC = BC,则∠A 的大小是 _________ . 3.如图,在△ABC 中,AC = BC > AB,点 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 P 与 △ABC 的任意两个顶点构成的△PAB,△PBC,△PAC 均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 上述条件的所有点 P 的个数为 _________ . 4.如图,在△ABC 中,∠BAC = 60°,∠C = 40°,点 P,Q 分别在 BC,CA 上, AP,BQ 分别是∠BAC,∠ABC 的平分线.求证:BQ + AQ = AB + BP. 5.如图,在等腰△ABC 中,CH 是底边上的高线,点 P 是线段 CH 上不与端点重合的 任意一点,连结 AP 并延长交 BC 于点 E,连结 BP 并延长交 AC 于点 F. (1)求证:∠CAE = ∠CBF. (2)求证:AE = BF. (3)以线段 AE,BF 和 AB 为边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ABG(点 E 与点 F 重合于点 G),记△ABC 和△ABG 的面积分别为 S△ABC 和 S△ABG,如果存在点 P,能使得 S△ABC= S△ABG,求∠ACB 的取值范围. 2 3 4 5 6 7 冲刺重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