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 M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难点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钟表、手表、停表。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参加过或观看过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田径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请同学们思考:
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2.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可采用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呢?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哪些?(出示一些测量工具)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出示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思考:零刻度线磨损了看不清楚怎么办?)
②(出示视频)学生实际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讨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③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A.刻度尺要贴紧被测物体;B.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平行;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组织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活动:如何较准确地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80
2.时间的测量
(1)(出示视频)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鼓励学生说出多种工具和方法。
认识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2)学生活动:
①(出示视频)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归零、停止;如何读数。
②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
【知识拓展】计时工具和计时方法有很多,建立一个统一的精确的计时标准就很有必要了。“秒”最初定义为一年的。由于季节变化和潮汛等影响,地球自转并不完全均匀,这使得天文方法所得到的时间精度受到限制。在1967年的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铯原子振动9 192 631 770次所需的时间为1 s。铯原子钟的精确度非常高,每3 000年只有1 s的误差。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提问】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教师讲解】由于测量工具不可能制作得绝对准确,测量环境和测量者的不同等因素对结果都有影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提问】错误和误差有什么不同?
【教师讲解】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总结】两者区别:错误可以消除,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
三、课堂小结
1.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比秒大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的换算关系:1 h=60 min=3 600 s。
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停表来计时,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类钟表,古代还利用日晷和沙漏来计时。
2.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1 km=1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001 m=10-6 m
1 nm=0.000000001 m=10-9 m
3.刻度尺的使用
(1)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多大、分度值是多少;
(3)正确摆放刻度尺:平行紧贴被测物体;
(4)正确读数:①视线和尺面垂直;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80
有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出,需借助特殊测量方法,如测地图上两站之间的铁路线长度可用“化曲为直法”,测硬币的直径可用“等量替代法”,测一页纸的厚度可用“累积法”等。
5.误差与错误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尽量地减小误差。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等引起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消除的。
四、检测反馈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该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该同学读数时的方法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正确读数结果应是________。
答案 1 mm 错误 3.49 cm
2.同一尺度的四次测量记录分别是25.1 mm,25.2 mm、27.2 mm、25.3 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个物体的长度记作________。
答案 27.2 mm 1 mm 25.2 mm
3.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
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答案 B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
2.长度的测量
二、时间的测量、误差
1.时间测量
2.误差
80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认识运动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印制达标检测反馈题。
一、新课导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 000 m高空飞行,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样东西和飞机在一起飞翔,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随手抓过来一看,原来不是昆虫,而是德军发射的一颗子弹!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呢?
二、新课教学
1.机械运动
(1)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教师总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提问】飞奔的猎豹、夜空的流星是在运动,那么静止在地面上的房屋、桥梁、树木也是在运动吗?
(2)学生的讨论: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一辆汽车停在路边与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归纳总结】这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学生实验】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思考问题】(1)选取课桌为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2)选择课本为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3)选择尺子为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80
归纳总结:
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描述】你认为课本图1.2-4拖拉机的运动情况怎样?
(1)选取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
(2)选取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静止的。
【教师总结】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讨论】描述课本图1.2-5的各种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不能把被研究物体本身选为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
3.我们研究某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四、检测反馈
1.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飞机正在为飞行的一架战斗机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飞机是________的,在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加油飞机是________的,这种差异是因为他们选取了不同的________。
答案 运动 静止 参照物
2.以下有关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行走时看到月亮也在走,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B.航天飞机跟空间站对接时,说航天飞机在运动是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的
C.静止物体可以选作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被选作参照物
D.同一个物体,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得出运动的结论,也可能得出静止的结论。
答案 D
3.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
答案 C
4.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上升,则直升机相对地面来讲是( )
A.下降 B.静止 C.上升 D.都有可能
答案 D
5.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长沙更是美丽壮观。位于长沙中心处的通程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长沙市区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答案 C
80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多媒体图象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重点
建立速度的概念
难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制作“龟兔赛跑”的电脑动画。
一、新课导入
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最后的冠军是乌龟而不是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平时形容某人跑得快,不是说他跑得比兔子还快吗?没听说过比乌龟还快的呀!赛跑时谁得冠军,就是看运动的快慢,究竟怎么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乌龟真的比兔子跑得快吗?想解开这些疑问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新课教学
1.速度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运动会上运动员赛跑时的情形作分析后,作出简要概括: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他的运动就越快;在相同的路程上,物体所花的时间越短,他的运动就越快。
(2)【教师提问】(出示视频)运动员们正在进行百米赛跑比赛,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员快。
【归纳总结】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教师提问】小华步行,爸爸骑自行车,他们俩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80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归纳总结】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教师提问】在运动时间、运动路程都不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用时短的运动得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教师归纳】计算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
(3)教师由比较快慢引出速度的概念及意义。
速度
【教师强调】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
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会单位换算,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式。
【学生阅读】
课本上的”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学生练习】20 m/s=________km/h 54 km/h=________m/s
2.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图1.3-3,让学生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提问】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引出变速运动的概念,拓展学习平均速度的计算。
(1)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
(2)平均速度:v=,这样算出的速度是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注意:s和t的确定。
【教师总结】物体的运动速度一般来说都在改变,最常见的运动是变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三、课堂小结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的公式
v=,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m/s),常用的单位是千米/时(km/h)。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m/s=3.6 km/h,1 km/h= m/s。
4.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无关。
5.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总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即v=。
四、检测反馈
1.捷克斯洛伐克WPT-TOPAS抢救车主要供装备TOPAS装甲车的部队使用,
80
波兰陆军称它为技术保障车,德国称它为抢救、保养和修理车。该车具有两栖能力,公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0 km/h,约合________m/s,水上的最大行驶速度为10.8 km/h,合________m/s。
答案 16.7 3
2.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的四个物体的闪光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
答案 D
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 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 m处 B.甲在乙前面1.2 m处
C.乙在甲前面0.6 m处 D.乙在甲前面1.2 m处
答案 A
4.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小戴跑步经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m
0
10
20
30
40
时间/s
0
3.2
5.3
6.8
9.2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小戴跑步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分析表中的数据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你可以发现小戴跑步有什么规律?
解析 小戴从起点到10 m处的平均速度为v1==≈3.1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4.3 m/s.分析表中的数据和计算所得的数据,小戴先是做加速运动,后来做减速运动。
答案 (1)3.1 m/s (2)4.3 m/s (3)小戴先是做加速运动,后来做减速运动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计算公式:v=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80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运动
3.平均速度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创设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例子,学生容易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也能猜想出物体速度是怎样变化的。但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必须进行速度测量。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要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下滑的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巩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同时让学生巩固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分析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或不同的路程段中其大小会不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组视频或图片: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从房檐下落的水滴,从斜坡自动滑下的自行车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速度是否变化?怎样知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80
学校即将召开秋季运动会,初二(3)班的李老师和本班四位参加4×100 m接力赛跑的同学到运动场进行赛前训练。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甲、乙两同学都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慢;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准确,他感觉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李老师看到同学们争论起来,笑了笑说:“同学们,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需要收集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慢,还是越来越快的呢”?
如图1,让小车从斜面滚下,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是否改变?怎样测量小车的速度?
欣赏,阅读,并思考。学生容易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也能猜想出物体速度是怎样变化的。但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必须进行速度测量。
学生思考:只要测量出丁同学跑步的速度就容易判断了。
从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起学习的兴趣。
结合具体例子提出物理问题,便于学生思考回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实验的内容,要求学生明确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各个器材的作用和用法。
交流总结:
实验目的是练
80
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需要测量的是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主要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
停表的作用是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使用停表前应观察停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
使用停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金属片的作用:便于测量路程和时间。
1.实验前的准备
指导学生将斜面调整好坡度,坡度既不能太陡,这样会使小车下滑的时间太短;也不能太小,由于摩擦,小车可能无法自行下滑。还要调整好小车的运动方向,不要使它从斜面上中途滑下。做好小组内人员的分工,哪一个操作小车,哪一个操作停表,哪一个记录数据,要分工明确,并协调好。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先将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操作小车的同学释放小车,负责计时的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
80
并报出数值。应让学生练习几次,熟练以后会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些。
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快。要测量小车速度需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t,由v=公式可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学生阅读思考并通过交流讨论进行回答。
学生按要求操作。
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本领。
为后面的分组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2.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按图2组装器材,注意调节斜坡坡度,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计时,测量的误差越小。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
80
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
数据展示: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投影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
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注意对应关系。
思考: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的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3)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时,
80
必须要指明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3.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同学们填写完整实验报告的内容。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
(1)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2)可以根据公式 v3=进行计算。
(3)因为不同时间或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机械运动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 测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v=
3.实验过程
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80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
难点
1.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2.设计探究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教具 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
音叉、用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小闹钟、带抽气机的玻璃罩和底座;
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
学具 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能发声的物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
欣赏音乐,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实例,提出一系列与声现象有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加深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声音的产生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7页上面图片,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播放与插图描述的声现象所对应的声音。
让学生归纳出图的共同点。以此为基础,
观察插图、聆听相关的声音。
归纳出:都有物体在发声。
明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三人一组做实验,
图音并茂,加深学生的感悟。
培养归纳能力。
学生初次进行探究,需要加强指导。
80
引出探究的课题:声是怎样产生的。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提问检查学生探究的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演示:音叉实验
反馈练习(一)
引导学生分析图2.1-1、2.1-2描述的几种声现象各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28页第二段,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结果。
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28页第三段:机械唱片的原理,要学生找出生活中有类似原理的物品。
二、声音的传播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29页第二段,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并指导学生按教材要求进行固体传声的实验,让学生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
反馈练习(二)
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让学生作出“空气是传声介质”的假设,并让学生设计出检验假设的实验。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假设是否正确。
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声波传入人耳;让学生探讨声音在液体内能否传播。
并归纳出实验结果: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评估。
观察、思考。
讨论、作答。
举手发言。
学生热烈讨论,相互交流。
自学教材,并列举实例。
自学并积极思考,进行分组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作出判断。
讨论、作答。
作出假设,完成实验的初步设计。
观察、思考、作出判断。
观看录像,自学教材。
分组讨论、交流,举手汇报讨论结果。
培养评估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
强化学生对“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认识,体会放大微小振动的实验方法。
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
检查学生平时搜集资料的情况。
触类旁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初步感悟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
初步培养探究能力。
深层次体会“声是一种波”。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液体传声实验
让学生综合前面的几个实验结果,归纳出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从实例着手引入声速概念,介绍声速单位。指导学生阅读30页小资料。
要求学生分组设想出测量声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测量并检查。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综合、归纳,举手发言。
阅读、思考,举手答题。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实质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及时小结,让知识系统化。
启发学生从阅读中找出规律。
因测量声速需要较大的空间,无法在教室内完成,故只在课内交流设想,课后再完成测量。
测评与小结
①课堂小测试。
②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讲评。
③请学生小结。
做测试题。
检测学习效果。
从知识、方法两个角度小结。
布置作业
及时复习巩固。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
3.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动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80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2.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重点
1.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
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
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馈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复习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敲击“水瓶琴”发出音调不同和响度不同的声音,由此引出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举手回答
加深对声音的不同性质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到声音的性质特点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音调的高低会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做出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的方案和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回想所听到过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及发声体相应的振动情况。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明确实验目的,两人一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讨论、再验证、评估。
举手发言。
学生交流猜想。
自学并积极思考,相互交流,
尝试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结果提出猜想。
尝试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法,选择所需的器材。体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整理信息。
培养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用学生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教育学生观察生活、服务生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
80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探究结果,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提出问题: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可为什么我们听得见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呢?
给出蝴蝶和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能够正确解答上述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教材第33页还能了解到什么?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了解了多少?
二、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分析前阶段的探究实验中,是否也发现了能说明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一些现象和事实?交流实验现象和判断结果。
对学生实验认真、观察仔细的科学态度给予赞赏。
讨论、作答。
积极举手回答,汇报自学成果。展现自己的科学素养。
学生分组讨论、再实验,并举手作答,其他学生评估。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检查学生平时搜集资料、对技术应用的关注情况。
及时给予鼓励,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教材2.2-3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归纳探究结果。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三、音色
组织学生做游戏。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夸学生辨别的准确)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辨别不同的发声体的?
教师归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用示波器分别显示音叉发出的不同音调、不同响度的声音信号波形以及不同乐器用相同的音量都发C调的”1“的声音信号波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特征。
用示波器观察学生(男女各一)说”我喜欢物理“的声音信号波形。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积极举手作答。
积极参与游戏,判断每次发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集体回答。
举手回答。
分组讨论,踊跃举手作答。
观察比较不同声音的波形,集体回答判断结果。
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比较波形的不同。
培养学生从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利于形象深刻地理解声波。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归纳小结
①学生小结。
②课堂练习反馈。
③组织学生演奏、欣赏乐曲《欢乐颂》。
能增强学生对乐音特性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音调
声音的
高低
发生体振动
的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 Hz~20 000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80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响度
声音的
大小
发生体振动
的振幅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
声音的
特色
发声体本身的
材料、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第3节 声的利用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
1.了解通过声音可以获得信息,利用声波获得的信息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中的应用;
2.认识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许多方面。
难点
回声定位原理的理解,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认识。
教师: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的设备,实物投影。
学生:碗或盆,气球,一端扎有橡皮膜另一端开口的可乐瓶,蜡烛,火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在上课前播放火山喷发的片段。
欣赏自然景观,陶冶情操,培养情趣。
情景教学。
新课导入
自然界声现象丰富多彩,隐约地提出一、两个利用声现象的事例,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
受事例的激发,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声现象的感性认识,诱发好学的兴趣。
新课教学
①引入竞赛方式,探索学习声的利用,宣布竞赛的规则和赛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
各参赛队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列举声的利用事例。
分别举手举例,其他学生评估。
情景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不允许看教材。
教师用简洁的文字在黑板上板书。
80
经接触过许多利用声的事例,从他们的口中说出一些实例不是难事。教师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这种完全自由的情境下,学生提出的哪怕是很不成熟的观点也可能激发他人的思维,产生一系列新的想法。
②宣布竞赛成绩,归纳声利用的事例,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待学生分类完,然后启发学生问,以上分类是不是唯一的?如果不是,还有没有更科学的分类?
③实验探究:请同学们从工具盒里拿出事先准备的器材(一端开口,另一端扎有橡皮膜的可乐瓶、蜡烛、火柴、铁皮碗或盆、气球各一个),再一次启发学生,看看用它们能做些什么?
按照声音在日常生活、工业、医疗、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
有可能答不上来。
学生初次进行分类,需要加强指导。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④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是:水槽装水,一片树叶漂在水中,木棍,实物投影仪。演示时,用木棍掇一下水面,会看见树叶也随水波起伏,将此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
⑤引导学生分析上述两个现象。类比水波,说明声波也是一种波动。
归纳并板书:声也是一种波,声能够传递能量。
⑥创设情景,播放声的利用录像片段。这里面还有一些关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例子。让学生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声在传播信息、传递能量方面的一些重要应用。
⑦继续引导学生再次对声的利用的上述事例进行分类。用电脑打出板书内容并投影出来。
⑧深入学习声在传播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回声的知识及应用。
a.回声的形成。
b.回声的应用——“B超”“A超”及脑彩超。
c.回声定位——蝙蝠在夜间活动、觅食的原理(仿生原理)。
d.回声定位的应用——声呐。
⑨总结:让学生归纳这一节所学习的知识,再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对声的利用的认识,同时思考能否对声利用进行更好的分类。
两人一组合作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作出判断。
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
把探究实验与演示实验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找出它们所包含的规律。
一边观看,一边动脑分析,判断出各自包含声利用的哪些方面的事例。
讨论、交流意见后,按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两方面进行分类。
学生阅读与理解。
组织学生讨论本节所学的知识及回顾学习本节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感性认识。
不局限探究的形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利用情境,再一次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悟出些道理。
强化学生对声的利用的认识,体会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关系。
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巩固和小结
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及学习本节知识的方法。
在欢乐、优美的《蓝色多瑙河》中下课了。
80
第3节 声的利用
1.声波是一种波动
2.声与信息——声能够传递信息。
3.声与能量——声是一种波动,能够传递能量。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的资料、物理套餐。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物理套餐、网上查找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有哪些特性?
思考、回答。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
新课导入
今日说法:由一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
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乐音,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板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让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学生说法。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生活现象往往会促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
教学新课
观察、理解。
通过演示,
80
一、噪声的来源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2.4-1噪声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小资料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三、噪声控制
学生实验:教材上没有的实验,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或将闹钟置于空纸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
讨论5 min,举手发言,讲述噪声的来源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讨论2min,举手发言。
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5 min)
使学生对噪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思维发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去发现噪声控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图2.4-3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实例。
举例: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
四、环境保护的教育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
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测评与小结
1.课堂小测试。
2.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3.请学生小结
(1)噪声的来源。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噪声控制。
(4)环境保护。
做5 min测试。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通过练习,检测学习效果,反馈,共同矫正。
最后的归纳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布置作业
对本节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等级——分贝(dB)
三、噪声危害
四、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80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请学生观察本章首图雾凇,提问学生希望了解哪些有关雾凇的知识,由此导入新课。
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千姿百态变化的探究欲望。
新课教学
一、温度的概念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归纳出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同。
二、温度的单位
让一位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个温度值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其结果进行评估,使学生了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规定。
让学生观察小资料“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空白填上。
布置课外探究题。
三、温度的测量
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让学生做插图47页最上面两图实验,引入温度计。
提出问题:能否自己设计一个温度计?给出实验器材:一个装有红色水的水瓶,上面插有一支玻璃管。
举例:
归纳:不同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
举手回答,上台板演,其他同学评估。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实验,并得出结果:凭感觉判断温度不可靠。
学生思考。
学生实验、讨论。
得出结果:小瓶能比较出温度高低的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评估。
讨论结果:刻上刻度就可以。
培养归纳能力。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而不是从“概念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的了解,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的常见温度值。
让学生能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
激起学生的设计热情。
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
80
引导学生将小瓶由冷水烧杯放入热水烧杯,观察。说明小瓶是怎样比较出温度高低的。
进一步提出新的设计要求:怎样用小瓶测出温度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介绍量程和分度值。
进一步提出新的设计要求:怎样将小瓶改装,使它测量温度更方便,更实用?
让学生比较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真实温度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四、温度计的使用
让学生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哪些事项。
五、温度计拓展部分
用多媒体展示热电偶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评估,补充直至接近真实温度计。
学生比较。
学生实验、讨论,举手发言,演示,其他同学评估、补充。
学生观察。
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让学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同时发现自己设计上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归纳分析能力。
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布置作业
第1节 温度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
原理
结构
使用
80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
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教师:光碟、软盘。
学生: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如教材图3.2-1所示)每组两套,其中一套中试管已装有小颗粒状的海波,另一只试管已装有熔凝后的石蜡(温度计的玻璃泡已没入其中),火柴、钟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欣赏自然景观,感受自然界中水的状态变化。
创设情境。增强对物态变化的直观感受。
80
多媒体展示迷雾笼罩的山峰、连绵不断的春雨、大雪纷飞的北国。
新课导入
由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列举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并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烧开水、钢铁厂钢水出炉等场景。
列举物态变化的实例。
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探究的愿望。
进行新课
一、物态变化
通过以上的多媒体展示及学生的自然常识知识,让学生回答物质的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肯定学生发言,并说明本节课将学习固态与液态之间的转化。
二、熔化和凝固
三、引导学生探究熔化规律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进行简要记录。
对学生设计实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简要说明。
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多媒体展示:
①怎样用平滑的曲线表示一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以此为例要求学生把观察记录的数据也描绘成图象。
学生针对以上的实例说明它们是在哪些状态之间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和主题。
提高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设计能力。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观察状态者操作搅拌器更容易把对硬度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对应起来。
培养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通过数据和图象分析、比较和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进行新课
②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巡视并指导学生实验。
请一个组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
引导学生分析图象的物理含义。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出熔点、晶体与非晶体等概念。
板书学生归纳的结论。
指导学生读教材“小资料”中的数据表并通过多媒体提问:
(1)-50 ℃以下酒精温度计还能使用吗?
(2)白炽灯发光时温度在2 500 ℃以上,选什么材料做灯丝?
四、指导学生根据熔化图象反推凝固图象
指明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并板书。作为课后作业在课外探究活动中验证这些结论。
五、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熔化图象导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板书学生归纳的结论。
提问:列举生活实例说明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分组实验:
三人一小组,报时并记录一人,观察报温度一人,观察状态变化并负责搅拌一人。
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记录转抄到自己的表格中,独立地描点,作熔化图线,并分析熔化特点。
小组成员交流,评估,小组之间交流、评估。
分析、归纳。
查表并针对思考题分析、判断、讨论、表达。
根据实验联系生活经验分析、推理、表达。
讨论、表达。
思考、讨论、表达。
培养评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以及及时放弃自己错误观点的品质。
学习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分类。
培养查询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课外探究、提高兴趣。
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认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会总结与反思。
反馈、自评。
复习巩固,拓展学习空间。
师生共同小结
布置作业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固态液态
海波熔化与凝固图象:
80
石蜡熔化与凝固图象:
结论:1.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一、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80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 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 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象,得出沸点的定义。
(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80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与发现
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
b.湿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
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e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d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
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
(3)学生分小组完成“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制冷。
(4)请学生解释图3.3-5。
(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2.液化。
(1)请学生讨论a、c、d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冷、温度低。
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
生:降低温度。
(2)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
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
2.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与臭氧层”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3.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
4.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80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
重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难点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师:碘的升华演示实验器材一套;用久的灯泡;电教平台,八年级物理录像。
学生:学生练习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题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发生这些物态变化的条件是什么?想一想,然后填写下列空白。
熔化(吸)______( )
固体→液体→气体
________( )________( )
思考。
动手练习。
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且可以“温故知新”。
新课导入
你们认为除了以上四个物态变化,还有没有其他物态变化?
下面大家来看个实验。
演示实验:碘的升华
大家看到什么现象?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产生?
讨论:还有其他物态变化吗?
观察
思考,分析。
回答。
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联系和探究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新课教学
一、升华
由观察可见:物体不需要经过熔化过程,直接可由固态变成气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升华”。刚才的实验用的是碘,所以我们叫这实验为“
思考,回答。
思考,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80
碘的升华实验”。由实验过程可以看出:升华过程要什么条件?即是要放热还是要吸热?
想一想: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升华现象。
(若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例如提问:在北方冰冻的衣服也可以变干,这是为什么?是什么现象?)
二、凝华
再观察刚才实验的碘,看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可见:物体也可以不经过液化过程,直接由气体变成固体。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凝华”。想一想:凝华要什么条件呢?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凝华现象?
让学生观看有关升华和凝华的录像。
提问:在北方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什么现象?你认为它是怎样形成的?
问:灯泡用久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三、应用:
利用蒸发吸热可以给物体降温,那么,能不能利用物体升华吸热来降温?例: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我们可以让水果保鲜或人工降雨。
知识拓展
①阅读“科学世界”中《大漠里的故事》。
②观看录像《水的故事》。
举例回答: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等都是升华现象。
思考,分析,讨论。
回答。
观察,分析,思考。
回答。
逆向思维。
回答。
思考,讨论。
观看,感受,思考,分析。
思考,分析,讨论。
回答。
讨论分析,综合应用。
培养学生的联系对比思维。
通过录像让学生能感受北方的一些自然现象的美丽和神奇。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看录像可以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测试与小结
①课堂测试。
②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③请学生对照板书进行小结。
测试(5min)
反馈、共同矫正。
思考,总结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谈谈学生学习的感受。
检测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⑴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⑵条件:吸热。
⑶现象:
2.凝华:
⑴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⑵条件:放热。
⑶现象:
3.应用:
利用升华吸热可以降温。
利用凝华放热可以保温。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
80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多媒体资料
1.美丽的城市夜景光碟。
2.八年级物理配套光碟(上)。
实验器材
大烧杯、蚊香、火柴、玻璃水槽(装水)、玻璃砖、激光小电筒若干套、三棱镜、小平面镜。
学习资料
测光速的方法的资料文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放一段美丽的城市夜景画图。
感受美丽的光,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列举光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或应用,由此导入新课。
展示自我对光的了解,加深对光的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通过感知光的美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光源
指导学生阅读69页第一二三自然段,让学生归纳出光的共同点。问:还有没有能够发光的物体呢?板书在黑板上,引出“光源”并进行分类。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与声的传播比较,引出“光的传播特点”的探究课题:
1.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2.光是怎样传播的?指导学生探究。
光的直线传播在我们的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或它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1-4.
三、光的传播速度
从生活实例着手,引导学生体会光速非常大。
引导学生看“光的传播速度”一段和图4.1-7.
小结:光的传播特点(与声的传播作比较)。
80
引导学生看“科学世界”。
归纳出共同点:发光。发挥想像,找出各种可以发光的物体(举手发言),并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回答声音传播的特点。
回答,并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明了实验目的和方法,三人一组做实验,并总结归纳出光的传播是沿直线进行的。
讨论作答。举手发言。
积极思考,举手发言
回答光速的一些问题。
自己总结得出:①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②光沿直线传播③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最快为c=3.0×108m/s).
培养归纳能力,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
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才能得出规律性的知识。
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现象,体会它的应用。
加深对光速的感性认识。
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体会光速很大。
可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理顺思路,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体会光知识的重要,拓展视野,感知宇宙之大。
课后作业
80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传播的特点:
⑴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⑵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结后填上)
第2节 光的反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漫反射。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激光笔、刻度尺、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玻璃片、平面镜、投影片、手电筒(玻璃上有1 mm~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一、新课导入
我们都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80
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学习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的光斑,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教师讲解: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探究活动:光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M点,观察从镜面反射光线的方向并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一遍,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反射光线。
(4)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逆着反射光线照射,反射光线怎样?
3.分析和论证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分组讨论后进行归纳,得出来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补充说明:
(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80
老师板演如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或者反射光线。
学生练习: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演示实验3: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演示实验4: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学生观察比较两次实验效果的异同,阅读教材第75
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总结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三、小结
四、作业
第2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释现象:黑板“反光”时看不清字。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0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思考、回答
导入新课
用我国古代应用平面镜的事例引入,请几个同学上前来悄悄地照镜子,进行心理暗示,激发学习兴趣。
获得心理满足,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镜司空见惯,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兴趣。本课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受到精神鼓励。
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实验】 准备:在纸上的黑白交界线处画一直线,把平板玻璃竖立在交界线上。
1.实验步骤(投影)
a.在白纸一方任意位置放一粒跳棋子(成像棋子),用笔记下棋子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
b.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棋子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纸上是否有像;
c.拿另一个棋子(寻像棋子)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记
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
讨论2 min,举手发言,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理解虚像的概念。
在学生做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找准像的位置: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寻像的棋子都好像与成像棋子的像在同一位置上,二者完全重合为止。
此时,寻像棋子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采用了纸条模拟光束的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此种方法既直观、形象、快捷、准确又充分运用了直觉思维。
80
下此棋子的位置;
d.改变棋子的位置,重做实验;
e.取下实验用的纸,沿交界线对折,研究棋子与像的关系。(巡视、启发、指导,5秒钟)
2.归纳实验结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虚像、等大、垂直、等距。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纸条模拟演示:突破难点——虚像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三、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1.成像;2.改变光路
问题讨论:请们同学上来,让视线与讲台齐平,你能看到讲台下放的什么东西吗?如下图所示,提供一面镜子,能帮这位同学看到吗?
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的作用:发散光线。
演示实验:用J2501型光具盘演示。
2.凹面镜的作用:会聚光线。
演示实验:将手电筒里的凹面镜取下,让学生观察小灯泡发光的特点,然后将凹面镜装上,调节使光会聚成平行光。
讨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发言:举各种例子,越多越好。
思维发散,学以致用。
检测学习效果,反馈、矫正。
在“科学世界”部分,主要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凸、凹面镜的作用。其成像特点和各类用途主要通过课后的探究和资料搜集去了解。
测评与小结
1.课堂5 min测评。
2.测评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讨论归纳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80
3.请学生小结。
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虚像是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c.利用平面镜既可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也可以成像。
d.凸面镜、凹面镜的作用。
布置作业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⑴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⑵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平面镜的应用
⑴成像。
⑵改变光路。
4.“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
⑴凸面镜使平行光发散。
⑵凹面镜使平行光会聚。
第4节 光的折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
重点
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
难点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光的反射
1.课前练习
学生举手。
80
2.课前提问
个别成绩中等学生板演。
借助光的反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
新课导入
活动1:“刺鱼”活动(学生):
各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如图1)通过10 cm左右的细线绑在石块上(小鱼容易从细线上拉落),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
(学生)各小组挑选一名代表,用细铁丝作鱼叉,快速向“鱼”刺去,把鱼刺出水面为成功,只准刺两次,看哪个小组能够成功。
教师问失败的同学,是否对准了“鱼”,学生点头。学生问:为什么刺不到“鱼”?
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出课题。
学生感到新奇、兴奋,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提起。
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极想了解。
让一到两位同学协作完成演示实验。
制造悬念,创造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获取折射的直观现象和“偏折”的感性经验。
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概念
演示实验:(如图2)取塑料桶,把电筒安装在铁架台上,打开电筒,让光斜射入水中,从桶的侧面可以观察到一个光亮的点B,加入热水,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思考、分析。
观察、作图、分析。
模仿光的反射规律,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通过简单实验,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同学之间交流、评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学生观察到光亮的点不再在原来的B点,而是下移到另一点B',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学生交流、合作,补充。
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举手发言。
补充特殊情况,让学生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
80
二、光的折射规律
小组实验1
学生:安装器材,再把刻度盘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下,盘的顶部略高出桶的边缘,加入热水,使水与水平方向的直径相平,用铁夹夹住电筒,使电筒通路,让电筒的光平行并贴近于刻度盘面,并使入射点在圆心(竖直方向的直径表示法线),(通过热水的水蒸气在水面液化的水雾)观察入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教师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红色的粉笔画在白纸上。标上相应的字母。请一位同学把它画在黑板上。大致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三条线以及位置关系。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有困难学生做好实验)
小组实验2:
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
三、光路可逆
模仿光的反射现象。
四、课堂练习
(甲、乙、丙三位同学板演)
五、光的折射应用以及活动
1.解释”刺鱼“失败原因。
a.让个别学生往更深的位置刺”鱼“。
b.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动画,
巩固对光的折射的理解,为光的折射应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动手绘画。
学生画在白纸上,展示。
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交流,进行思考,思维达到最活跃的境界。
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让学生理解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情况。
体验光的折射的错觉。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享受学习的快乐。
80
得出”鱼“的位置变浅了的结论。
2.水池变浅。
3.硬币再现。
布置作业
第4节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
条件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结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条件b:光垂直射入水中。
结论:传播方向不变。
三、光的折射应用
a.鱼、水池变浅。
b.硬币再现。
第5节 光的色散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4.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难点
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规律。
教师:多媒体课件、三棱镜、档光板、白光屏。
学生:玻璃板、白纸板、盛水的碗、光碟、三棱镜、手电。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新课引入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
80
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2.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
提出问题: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光的色散。引导学生观察白屏及彩色光带上颜色的排列顺序。
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或两次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可能向尖端也可能另一端);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彩色的光。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
2、色光的混合
启发学生思考彩色光带再经过三棱镜后,又将怎样?
教师演示(或通过课件演示)七色光的混合。引导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讨论归纳实验结论: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光的色散和光的混合。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用挂图或多媒体投影电视机画面,简单说明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3.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生: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生: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生: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 Hz~5×1014 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
80
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
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4.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紫外线能杀菌。
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
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 Hz~5×1016 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5节 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色光的混合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紫外线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
①医用消毒。
②防伪措施。
80
③生理作用。
第五章 第1节 透镜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鼓励学生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障碍、艰辛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
重点
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探究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具:投影机、投影片、盛满水的酒瓶。
学具: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盛满水的烧杯、废灯泡的玻璃罩(若干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
3.请同学们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的大致光路。
思考后回答。
一人上黑板作图,其余在作业本上做。
让学生明白本节知识与前一章知识的关系,以及光通过玻璃仪器时总向厚的一边偏折。
新课教学
讨论2分钟,举手发言,举出各种各样的镜,越多
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80
调动学生将自己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镜都写出来,并引导他们对这些镜进行分类。
越好。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气氛活跃。
同时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进行新课
一、透镜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自由提出与“透镜”有关的问题,并进行猜想。
【学生实验】
1.鉴别出桌上的两块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识别出桌上的两副眼镜,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生实验】
3.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将教材中的图5.1-4游戏设计为学生随堂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正对太阳光”最小、最亮的光斑“等词,并要求学生还要将光斑形状画在学案上(或笔记本上)。
(巡视、启发、指导)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得出实验结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简洁的图形表示出来。
三、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用复合投影片模拟再现“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全景。
小组讨论后将问题和猜想写在学案(或笔记本)上,同时查阅书中的相关段落。
两人一组,动手实验,讨论后得出结论,举手回答。
带上桌上的凸透镜、凹透镜、老花镜、笔、学案(或笔记本)。到室外有阳光的平台上,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记录、分析。(5分钟)
小组讨论后举手发言。
学生将简图绘制在“学案”或笔记本上。
学生讨论、思考、观察。
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用好教材,淡化概念教学。
让学生体验知识,将知识活化。
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用实验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逐步学会从真实而又复杂的物理实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不是仅仅将视野和思维停留在一大堆材料和数据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测评与小结
1.课堂自评。
2.课堂小测。
(用投影将题打出)。
3.请学生小结:
a.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b.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方法是什么?
c.在本节课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你体验到了什么样的疑惑、紧张、兴奋或喜悦?你又是怎样处理这些情感的?
完成“学案”上每一项的自评得分,并算出自评总分。
80
学生在5 min内笔试完成。(只写答案)
对“知识与技能”的小结。
对“过程与方法”的小结。
组内讨论后举手回答。
组间讨论、交流后举手回答。
每三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进行讨论、交流,再推荐出典型的情感体验在全班交流。
突破本节难点: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这是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检测。让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量化自评,便于学生学会自己同自己比,学会认识自己,逐步战胜自己,并最终超越自己。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小结。
布置作业
第1节 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例如“老花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例如“近视眼镜”。
2.透镜都有主光轴和光心。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
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80
大幅照相机挂图(或用多媒体室投影仪投影照相机实物)、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多套【焦距为5~10 cm的放大镜(直径为3~5 cm)、两块约为20 cm×20 cm的硬纸片、半透明塑料薄膜、粘胶纸】、投影仪、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幻灯片、放大镜、一杯水、几个滴水管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悬挂大幅照相机挂图(或投影照相机实物)。
提问: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悬挂教材插图5.2-1的照相机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
讲述:照相机拍照原理。
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观察照相机所成的像。
①学生出示一个照相机模型。
②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
③指导学生观察所成的像。
组织讨论:
①像比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②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③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让学生观察教室的投影仪(或挂图)。
提问: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投影片(或一支笔)放到载物台上,记住箭头的方向。
组织讨论:像的大小、正倒及像距与物距的大小比较。
悬挂教材插图5.2-3的投影仪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
讲述: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指导探究:
①让学生两个人一组用凸透镜观察教材中的文字;
②水滴能把字放大吗?
组织讨论: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
组织讨论:综合比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与测评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回答问题。
80
学生探究活动(两人一组)。
制作照相机模型并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探究活动并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叉评估。
让学生对照相机的构造有感性认识。
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产生兴趣。
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并观察窗外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使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并直接感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让学生对投影仪的构造有感性认识。
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有感性认识。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有感性认识。
80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知识的应用、巩固与拓展。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征:
镜头的作用
像与物体比较
像距与物距比较
照相机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像缩小、倒立
像距小于物距
投影仪
凸透镜
像放大、倒立
像距大于物距
放大镜
凸透镜
像放大、正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和方法。
难点
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
投影设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一、新课引入
1.回顾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的内容。
80
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知识回答: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等。
2.问题:你们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什么情况下能用光屏接收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同侧?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大家想一想、大胆的猜一猜。
2.猜想与假设: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分组讨论、猜测,并互相指出一些猜想的不可行性或不合理性。教师将有价值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便于分析整理。
3.设计实验
说明猜想的正确与否必须用实验来证明,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而实验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实验成功的前提。
组织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们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举手回答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选用的器材和器材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其他小组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估,选出最优的一到两种方案。
教师根据学生所选方案来进行补充说明实验注意事项。
4.进行实验
⑴课件展示实验指导:
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该如何放置?三者的高度有何要求?
②实验时,先固定透镜,然后使物距为一数值,固定好蜡烛,再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③改变物距,重复以上过程。
⑵记录数据:
①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时,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值;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f=
u1=
v1=
f=
u2=
v2=
f=
u3=
v3=
分析数据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u>2f f<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②当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时,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值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f=
u1=
v1=
f=
u2=
v2=
f=
u3=
v3=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f<u<2f,v>2f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让学生在光屏上寻找像,找不到说明什么?那能否成虚像呢?怎样观察?
分析得出结论:u<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④观察物体在u=2f时像是怎样的呢?
80
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⑤当物体放在焦点处,会有什么现象呢?
⑶规律重现:
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过程。
物距u
像的特点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像距v
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f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u=f
不成像
⑷得出结论:课件展示。
⑸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兴路图。
⑹讨论:
①讨论像虚实的分界点;
②讨论像大小的分界点;
③前面所学的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条规律?
三、归纳与小结
教师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布置作业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3.创设思考和回答、交流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释或联想某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通过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0
1.使学生具有眼保健、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与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点
眼睛的构造及视力矫正。
难点
1.近视眼及其矫正。
2.远视眼及其矫正。
教师:眼球模型、能伸缩镜头的调焦照相机、充气气球、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含眼球模型图、教材中图5.4-2,3,4的动画形式、问题讨论题目、眼保健操乐曲)。
学生: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5 cm,10 cm,15 cm),用透明薄塑料袋做的水透镜(或用无色透明的软胶瓶装满清水,学生事先准备好)等。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视力检查引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黑板上出示视力表,请几个同学辨认视力表,同时引导学生就人的眼睛看物体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后提问,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观察、思考,并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探究报告》上。
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明白物理与人体紧密相关,激发学生自己去弄明白自己身体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猜想。
教师对问题和猜想进行归纳和汇总。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的发言,并及时将问题和猜想板书在黑板上,接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提出该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人眼如何看到物体?人眼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等等。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其余倾听、思考。
通过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既是集中思维,又为后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明确该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人眼如何看到物体?
出示眼球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联想凸透镜成像,体会眼睛看物体的原理,即类似于照相机成像原理,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
观察、思考、回忆、联想、体会。
实验研究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
首先要让学生对人眼看物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才能讲其他的问题。
80
实验一: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并将眼睛看物体与该实验进行类比: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凸透镜放在光具座80 cm处,以下每次实验凸透镜位置都不变。)
人眼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请全班学生都看视力表上某个大家都看得清楚的”E“字,教师也可请一位同学分别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眼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类比、理解、记录。
观察、思考,讨论、争辩。
该实验上一节做过,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类比。
为学生理解近、远视眼作铺垫。
实验二:改变物体的远近,研究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位置是改变的。
小组复习、实验、记录。
该实验上一节做过,目的是引入思考。
进而提问:在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距离透镜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都在光屏上,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只有改变凸透镜的焦距才行。)由此引入眼睛晶状体的焦距调节问题。
思考,讨论、争辩。
不断创设信息交流的机会,进行思维的碰撞,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才能显现出真理来。
实验三:利用所给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研究透镜焦距与透镜扁凸的关系(手摸与观察):透镜扁平,焦距长,折光能力弱;透镜突凸,焦距短,折光能力强。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
加深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四:利用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的变形与调焦,以帮助学生理解。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
感受、经历调焦。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图5.4-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统一认识,使学生明白: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厚,焦距变小;观察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平薄,焦距变大。这是晶状体和睫状体共同所起的调节作用形成的。
归纳、认识、分析、发言。
统一认识。
实验五:利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验证眼睛调焦问题:当f=10 cm,u=21 cm时,调节光屏,烛焰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在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f=15 cm,调节u(大约70 cm),仍能成像在光屏上。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
实验验证、认同。
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在明白了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配以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加深学生理解。
自学、思考、理解、体会。
培养自学能力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多让学生自学。
实验六:近视眼矫正的实验验证:
当f=10 cm(当作正常眼),u=70 cm时,调节光屏,烛焰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换上f=5 cm的凸透镜(当作近视眼),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插上凹透镜(或学生的近视眼镜),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
实验验证、感受。
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采用学生自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配以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并与近视眼进行类比,加深学生理解。
80
实验七:远视眼矫正的实验验证。
当f=10 cm(当作正常眼),u=25 cm时 ,调节光屏,烛焰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换上f=15 cm的凸透镜(当作远视眼),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再插上一凸透镜(f=5 cm),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自学、思考、理解、体会。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
培养自学能力。
实验验证、感受。
根据教学情况具体考虑,若时间不够,该实验可不做。
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讨论:
教师事先将这些问题输在电脑里,到时放映出来。
①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他俩眼睛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他们要矫正视力,戴的近视眼镜有什么不同?眼镜度数谁高?度数高说明什么?
②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近视?
③学了本节后,你认为做眼保健操是如何起到预防作用的?
④学生开始上课时提出的其他问题。诸如:同一物体远近不同在眼中成像的大小问题等等。
⑤人类有许多东西是仿照动植物的一些特性而制造出来的(即仿生学)。据了解,利用眼睛的调焦特性,人们制造出调焦照相机和摄像机,请你谈谈它们的优点。
⑥现在医学上可以采取激光的方法医治近视眼,你猜猜这种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是做什么?你觉得还有没有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⑦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有些地方要求学生用的书籍、资料、练习本不再用白色纸张,而是用特定的淡黄色纸张,请你谈谈你的感觉,并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弄清其中的道理。
小组交流讨论,举手发言。
小组交流讨论,不给定论,留下思维的空间。
可根据课堂时间情况具体安排讨论的问题,讨论不完的留到课后完成。
80
给予充分的机会让学生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思维,联想创新。
了解社会,关注自己。
学生做操:
用录音机播放眼保健操音乐曲,指导学生做眼保健操。
学生做操,同时回顾与思考该节知识。
主要针对学生平时做操不认真,让他们真正感受一下。
布置作业:
见课后作业,将课堂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缺乏文字表达题的训练,故加强练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一、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猜想
二、实验研究:
1.人眼看物体的原理:
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2.人眼看远处物体的原理:
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3.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戴凹透镜。
4.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戴凸透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学会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80
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
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教师:显微镜、望远镜各两个(其中一个是剖开的)。
学生:三人一小组、几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片树叶、每组显微镜和望远镜各一个(暂放在实验台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怎样的?
与老师一起回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一方面加深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本节讲授两镜原理作铺垫。
新课导入
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要想看清楚遥远其他星球上的物体,可以怎样做?
学生会回答可用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生从生活中的经历可以回答,但学生是只知其然,可能还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从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教学
一、影响视角的因素:
①编一个与视角有关的、富有童趣的、能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故事。
②请问同学们,老鹰真会变大吗?那为什么会有这些错觉呢?是什么东西在作怪?
③原因是视角在作怪。视角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成的角,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归纳:要想看清物体可从两方面入手。
二、显微镜
引入:
①想看清蚂蚁的脚,怎么办?
②想看清树叶的细胞,怎么办?
分析:
可从增大视角的方面去考虑。
引导学生探究:
80
一个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但要放大更细小的物体,可否将镜组合呢?
学生听故事,讨论这一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又有一些物理知识的问题。
学生回答(并由学生打分)。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想法:怎么样才能增大视角?
学生拿放大镜观察物体。
学生拿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能否将物体放得更大。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一些看似简单而又包含丰富物理知识的问题,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目的三个:
1.告诉他老师很在意他,使他心中感到爱。
2.使他有成功感,激起学习的兴趣。
3.使他感到在同学中已得到认可。
教师看情况引导。例如:人们看小物体时,常常会怎样?如果看更细小的物体又该怎样?
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些难得的现象,只要学生认真思考,是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物理知识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80
将组合得较好的学生的透镜向大家展示。
学生自己实验:
启发学生分析两次成像的原理,让学生慢慢思考,自己分析出显微镜的原理。
分析与反思:
①分析显微镜的原理。
②讲解显微镜的结构。
学生用真正的显微镜观察物体。
三、望远镜
想看清操场的小朋友玩什么,怎么办?
给学生提示:
根据显微镜的原理与它们观察物体的不同,如何组合两镜呢?
两次进行组合。
比较两镜增大视角的不同之处。
学生重新组合放大镜,体会两次成像的过程。
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是不难思考其原理的。
学生用显微境观察到了细小的物体,很兴奋。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结合显微镜的原理,再次组合两镜。
学生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学生将几种简单的仪器组合,得到更新奇的工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两镜简单的组合,真的可以看到更细小的物体,并且与真正的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一致的,学生有较大的成功感,也消除了对显微镜的神秘感。
有了显微镜的原理,知道了两镜观察物体的不同目的,学生是不难组合出望远镜的成像原理的。
布置作业
80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能否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在“视角”的大小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三、显微镜:
1.原理: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
2.结构: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是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
四、望远镜:
1.原理:利用一个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另一镜放大,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2.结构: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
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制作关于托盘天平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多媒体课件。
2.托盘天平(带法码)(根据班级人数确定需准备的天平数量)、烧杯等。
一、新课导入
如果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这两个物体,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铁的含量却不大相同。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如果想知道它们到底含有多少铁,
80
该怎样精确地测量呢?
二、新课教学
1.质量
【教师举例】一盆水与一杯水、一个铁钉与一个铁锤。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然后简要概括: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质量的单位?
【总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
【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吗?
教师讲述单位进率关系:1 t=103 kg=106 g=109 mg。
2.质量的测量
【教师提问】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
【总结】实验室里,通常使用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测量质量,生活中常用电子秤、杆秤测量质量。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认识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的主要结构。
(2)使用天秤应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②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提问】天平应水平放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讲解】天平应放在水平台面上,学生天平还应调节底座螺钉,使底座水平。
【提问】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如何调节呢?
【总结】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
【提问】在使用天平称物体,为什么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呢?
【讲解】这是因为天平游码标尺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往右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加砝码。
【提问】放好物体后,如何使天平再次平衡,称出物体的质量呢?
【总结】①可以通过向右盘加入砝码和移动游码的方法使横梁再次平衡,这时,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所表示的质量之和即物体的质量②在此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③根据游码所在的位置在标尺上读数时,应以游码左侧刻度线为准。
(4)学生练习使用天平测量橡皮、铅笔的质量,测量半烧杯水的质量。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提问】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利用天平、塑料瓶、剪刀、液态蜡等实验器材演示物体形状变化、状态变化时质量不变,并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总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发生变化而变化。
三、课堂小结
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kg),除千克外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
换算关系:1 t=103 kg 1 kg=103 g 1 g=103 mg
3.天平的使用
80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⑵将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保持平衡;
⑶将物体放在左盘内,砝码放在右盘内,加减砝码用镊子,轻拿轻放;
⑷调节游码,直至天平的横梁平衡,将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⑸读数完毕及时取下物体,收取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对应的位置。
四、检测反馈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________。如图所示的各种物体,不管它们的形状、状态、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________的。
答案 质量 不变
2.下列物体中,质量是最接近50 g的是( )
A.一瓶矿泉水 B.一个鸡蛋
C.一张课桌 D.一头大象
答案 B
3.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答案 D
4.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调节横梁使其平衡,称量时,物体放在_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_盘。
在某次称量中,若所放砝码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称物体质量是________
答案 左 右 18.4 g
5.一个铅球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铅球熔化
B.用机器把铅球压扁
C.用火箭把它发送到太空中
D.用锉把铅球锉掉一块
答案 D
6.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用镊子夹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然后读出质量
D.不用天平测质量过大、超过天平称量范围的物体
答案 C
80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重点
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难点
1.密度概念的引入和建立。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80
1.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木块、体积不同的铁块(木块、铝块、铁块均为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天平。
2.制作坐标纸。
一、新课导入
如果有人问你:棉花和铁相比,哪一个重?你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铁重!如果再问你:一只铁钉会比一大篮棉花重吗?你怎么回答?可见你原来的回答不正确!也许你还会有疑问,别急!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以后,你就会明白你错在哪里。
二、合作探究
1.密度
(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的质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总结】不同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比不同。
(2)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提问】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吗?
【学生分组实验】用体积不同的铁块、木块进行实验,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列出表格,记录它们的质量、体积的数据。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提问】观察你所作的图象,互相讨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讲解】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不同。在物理学里,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②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写出来就是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③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g/cm3)。换算关系:1 g/cm3=1 000 kg/m3。
【教师强调】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忽略状态、温度的影响)有关,无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体积多少,它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公式ρ=是密度的定义式,公式反映了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间的定量关系,但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学生】观察课本的密度表,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密度的应用
(1)公式ρ=有哪些应用呢?
【提问】如何利用公式ρ=计算密度、质量和体积呢?
【教师总结】公式ρ=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物质的密度,将公式变形为m=ρV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运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教师强调】解答物理计算题时,要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且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
(3)密度知识有什么用?
【教师讲解】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密度,就可以知道物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做的。
80
三、课堂小结
1.密度定义。
2.密度公式ρ=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g/cm3=1×103 kg/m3。
4.密度的应用
(1)测密度:ρ=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
四、检测反馈
1.能装0.5 kg水的瓶子,最多能装密度为0.8×103 kg/m3的媒油________kg。
答案 0.4
2.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小兵同学的体重为48 kg,则他身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m3。
答案 4.8×10-2
3.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这瓶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调和油的密度为________。
答案 4.6 0.92×103 kg/m3
4.在你答卷的过程中,对笔中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答案 C
5.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400 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350 g,则该空瓶的质量是________g,容积是________。(ρ酒精=0.8×103 kg/m3)
答案 150 250 cm3
第2节 密度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80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小石块、石蜡块等,天平及砝码(根据学生数和分组情况确定数量)。
一、新课导入
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1.量筒的使用
(1)由公式ρ=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2)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呢?
教师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教师强调】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提问】使用量筒时应如何读数呢?
【教师归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的顶部相平。
【教师提问】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那么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教师总结】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可采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2.测液体的密度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盐水的密度。
【教师提问】测盐水的密度,为什么要先测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且采用剩余法?引导学生讨论,并形成共识。
80
【教师点拨】测盐水密度时,如果先测盐水体积,量筒中盐水倒入小烧杯后,总有一部分残留在量筒中,质量偏小。同样,如果先测小烧杯的质量,再将盐水倒入小烧杯测出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最后将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总有一部分盐水残留在小烧杯中,使盐水体积偏小。
3.测固体的密度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石块的密度。
【教师提问】测石块密度时,为什么不先测石块的体积?
【教师总结】若先测石块体积,石块沾水,测出的质量会偏大。
【教师提问】如何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固体(如塑料块)的体积呢?
【教师总结】可采用“悬垂法”。具体的做法是:先测出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中时液体对应的体积,然后将物体与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物体的体积。还可采用“针压法”,具体的做法是:先读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再用针将物体压没于水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物体的体积。
三、课堂小结
1.量筒的使用
2.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一部分的盐水倒入量筒,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计算盐水密度:ρ=
3.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其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的示数V2;
(4)计算石块的密度:ρ=
四、检测反馈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答案 左 3.675
2.实验室现有如下四种规格的量筒,应用密度知识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 g酒精,那么可以选用的量筒是( )
A.测量范围是0~100 mL、分度值为1 mL的量筒
80
B.测量范围是0~200 mL、分度值为10 mL的量筒
C.测量范围是0~250 mL、分度值为5 mL的量筒
D.测量范围是0~400 mL、分度值为10 mL的量筒
答案 C
3.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B.(2)或(4)
C.(3) D.都不能省去
答案 B
4.小明为测量“花花牛”牌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
B.将适量的牛奶倒入杯中
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E.计算牛奶的密度ρ=
(1)你认为这个方案有什么缺点?
(2)请你提出改进实验的办法。
(3)如下图所示为用天平测玻璃杯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情况,则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不应先测空玻璃杯质量。(2)先测牛奶和玻璃杯总质量m1,倒入一部分牛奶到量筒内,再测出剩下牛奶和玻璃杯总质量m2。(3)33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2.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1.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倒入量筒部分盐水,读出量筒的示数V
3.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4.计算密度ρ=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将量筒中加入适量水,记下示数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沉没入量筒的水中,记下示数V2
80
4.计算密度: ρ=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知识与技能
1.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2.了解物质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
3.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重点
物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
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影像资料:风车王国——荷兰风光片断(含有风车工作的场景);龙卷风的发生片断。
一、新课导入
播放风车王国——荷兰风光片断和龙卷风发生的片断,组织学生认真观看风车工作场景和龙卷风的危害。风车为什么能转动?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课教学
1.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学生思考】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
【教师点拨】①人们利用风力区分饱满的种子与瘪粒,就是利用了密度的知识。②在生产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飞机以及航天器时,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
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采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制造不同的器物。
④鉴别物质的种类以及其纯度或浓度,也经常利用密度的知识。
【教师总结】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风的形成
【学生观察】挂图龙卷风。
【学生思考】风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点拨】空
80
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因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风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能源之一。
(2)水的反常膨胀
(3)水结冰体积变化
【学生思考】水结冰后,它的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教师提示】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学生回答】1 kg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体积变为原来的倍。
【教师举例】用水做冷却液的汽车,在寒冷的冬天,要把散热器中的水放掉,防止水结冰而冻坏机器。北方的冬天,露在外面的自来水管要用东西包起来,否则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教师举例】在严寒的冬天,河面结冰封冻了,但较深河底的水却保持4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
【学生讨论】水的密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系,大部分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有些物质则遵从“热缩冷胀”的规律。水在4 ℃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3.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师提问】两块外形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学生回答】(1)把它们锯开看看,就知道是什么材料了。
(2)测出它们的密度,可以判断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3)请科学家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
【教师总结】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测出它们的密度,根据密度来鉴别是哪种物质制成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例题,掌握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及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格式。
【教师提问】如果知道了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能不能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学生回答】(1)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与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该种物质的密度,就空心的,如果两个密度相等,就是实心的。
(2)可以假设物体是实心的,计算出实心物体的这种物质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也可得出结论。
(3)可以假设物体是实心的,计算出已知质量的这些物质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教师总结】(1)判断物体空心还是实心的方法有三种:比较密度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质量法。
(2)进行计算时必须像例题那样,先写出公式,再代入数据,在数据后写明单位,必须有必要的文字叙述。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四、检测反馈
1.体积为100 cm3的水凝固成冰后,冰的体积( )
A.大于100 cm3 B.小于100 cm3
C.仍是100 cm3 D.无法判断
答案 A
2.现有几堆稻谷,
80
要比较它们的质量好坏(这里所谓“质量好”指稻谷中空瘪的种子粒数较少,饱满的种子较多),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
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
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
D.比较颗粒的大小
答案 D
3.两个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的铁球和铝球,下列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
A.铁球是空心的 B.铝球是空心的
C.两球均是空心的 D.两球均不是空心的
答案 D
4.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本来是东海中的一根“定海神针”。书中写道“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细,有13 500斤”。其体积用国际单位表示大约是0.86 m3。(1斤=0.5 kg)
(1)计算一下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是多大;可能是用地球上的什么金属制成的?
(2)这根金箍棒的大小可以随意变化,当孙悟空用来除妖魔时,它的体积只有原来的1/20,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密度是22.5×103 kg/m3,地球上能找到做成此时的金箍棒的物质吗?
答案 (1)金箍棒的质量m=13 500斤=6 750 kg,
金箍棒的密度ρ===7.85×103 kg/m3,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2)此时金箍棒的体积V'=V=0.043 m3,质量不变,此时金箍棒的密度ρ===157×103 kg/m3,因157×103 kg/m3>22.5×103 kg/m3,故地球上没有此种物质。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