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6 MB
  • 2021-10-27 发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教学课件人教版

  • 6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学课件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RJ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 人民纷纷起义,中央无力征讨起义军,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袁绍盘踞哪里?曹操又盘踞哪里? 曹 操 袁 绍 乌 巢 不足一万人 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以少胜多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许攸 ) 重视贤才 (如出迎许攸) 以诚待人、能宽容人 袁绍: 自恃兵多粮足 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不听别人意见(如许攸) 指挥失当 曹 操 的 壮 心 是 什 么 ? 曹 刘 孙 孙、刘 联军 赤壁 之战 曹军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 刘 联 军 二、 赤 壁 之 战 荆 州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 众我寡,难于持久。 然观操军方连船舰, 首尾相接,可烧而 走也 -----《三国志》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 了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阅读教材p75 曹操— 孙权—— 刘备— 赤 壁 之 战 后 三方都不具备 统一全国的条 件 惨败平定北方 但无力南下 巩固东南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小诸葛”分析天下 三、三国鼎立 政权 名称 魏 蜀 吴 建国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220年 221年 222 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东汉灭亡 孙吴开发江南 造船业先进发达,通夷洲 (今台湾) 曹魏重视农耕 修水利 广屯田 诸葛亮治蜀 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 三国生产的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 对三国鼎立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从统一与分裂 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 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大 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因 为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 的局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四、西晋的兴亡 西晋建立时间: 西晋建立者: 西晋统一全国时间: 西晋灭亡时间: 266年 司马炎 (司马昭之子) 316年(惠帝) 280年(灭吴)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 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 晋朝,定都建康,史称 “东晋”。 晋元帝司马睿 一、东晋南朝政局 1、东晋建立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思考:材料一中可以知道士族处在怎样的地位? 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2、士族把持朝政 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 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 秦政权。 前秦皇帝苻坚重视人才,励 精图治,基本统一了北方地 区。 3、前秦政权 4、淝水之战(383年) 时间: 交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使江南地区免遭摧 残,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相对安定的环境。 383年 前秦─东晋 前秦大败 以少胜多 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 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相关成语: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前秦战败原因 ①民族矛盾严重,军心离散。 ②前秦符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③战线过长。 (东晋方面) ①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 气高昂。 ②将领智足多谋,指挥得当。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东晋结束。此 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都城都在建康,史称南朝。 5、南朝政权 南朝 (建康) 420-589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东晋 317-420 南朝时期统治阶层地位的变化: 南朝后期,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1、结合资料,分析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资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的江南“地广人 稀”,老百姓以鱼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放火烧荒,耕 种水田,百姓“无积聚而多贫”。 资料二:成书于6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的江南”地广野丰 “,繁荣昌盛,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大郡获大丰收,就可 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这一地区“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江南经济水平低,发展落后 江南富饶,经济得到发展。 2、说一说: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农业繁荣 手工业发展 二、江南经济的开发 资料一:中国在魏晋之际正处于一个寒冷时期,气候变冷、过度开垦和战争 的破坏,使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相比之下,江南气候酷热的状 况有所缓解,尚待开发的资源及其丰富。 资料二: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导致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从自然环境、历史原因、政治因素等角度分析) 北民南迁 据史书记载,西晋后期北民 南迁人口近百万。 为什么当时这么多北方人离 开自己家乡,到原本并不富 裕的江南地区去了? 躲避战乱。 这对开发江南有什么作用? 北民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①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最主要原因 ⑤统治者的重视 探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因素有那些呢? 农业方面: 南 方 牛 耕 水 磨 模 型 水 碓 阅读课文,找一找相关成果表现。 荆 江 大 堤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利用水力舂米的 器械。 手工业方面: 东晋织成履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青瓷楼阁 飞鸟坛罐 南朝·青釉刻 花单柄壶南朝·青釉灯 南朝莲花尊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 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 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找一找南方经济发展 的重点区域: 影响: 1.长江中下游一带迅 速发展;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2.福建、广东和广西一 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 开发。 (太湖流域、鄱阳湖 流域和洞庭湖流域) 经济重心 东汉 隋朝 西晋 魏 蜀 吴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1、全国政局特点: (1)六朝古都: 都城都在今南京 (2)南方特点: 江南地区相对安定、 经济得到开发发展。 2、南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宋、齐、梁、陈 ——民族迁移与杂居 二.融合的表现 三.融合的高潮 一.融合的前提 ——日常生活习俗的渗透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迁徙 思考:曾经作为西汉都城的长安,其所在关中地 区出现民族杂居的状况,说明了什么? 鲜卑 匈奴 羌(qiāng) 氐(dī) 羯(jié) 鲜卑 晋西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 《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 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 验,成为农业居民。 融合的表现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 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 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 烙饼砖画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方凳胡床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方黄河流域的重 新统一和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 1.北魏建立与统一黄河流域 时间 都城 民族 统一黄河流域时间: 融合的 高潮 促进了民族融合 影响: 4世纪后期 平城 鲜卑族 439年 结束了十六国长期纷乱割据的局面 鲜卑族和汉族的对比 面对以上差距,如果你是孝文帝,该怎么做?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化 汉族 农耕为主 定居 封建社会 北方少数 民族 游牧为主 游牧 奴隶社会 先进 相对落后 北魏孝 文帝改 革的内 容 ③改用汉姓 ④改穿汉服 ①迁都洛阳 ⑤与汉族通婚 ②学说汉语 促 进 民 族 融 合 目的: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⑥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汉族的礼法 汉 化 措 施 孝 文 帝 内容:1)孝文帝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2.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 ①客观原因:气候干燥; 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②根本原因:位置偏北, 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汉化措施 穿汉服说汉语 改汉姓 通汉婚 窄衣小袖 宽袍大袖 说明鲜卑族在生活习俗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 融合。 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治理国家 学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①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大大加快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②使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 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 汉 隋 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短暂 统一 政权分立统一 统一 东晋 南 朝 北 朝 南北朝后期,南北交往趋于正常,为隋朝统一创造了条件。 祖冲之和圆周率 我国南朝古代杰出的数 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 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 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 的第七位数。即 3.1415926~3.1415927之 间,这个成就领先了欧洲 一千年。 数学: 圆 周 率 《缀 术》 天文:《大明历》测 算一年时间差50秒。 机械:水 碓 磨 千 里 船 主要成就: 请你说说《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主要内容是 什么?历史地位怎样? 《齐民要术》书影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古代中国的百科 全书”——达尔文 学科: 内容: 地位: 农学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我国现存第一步完整的弄熟,也是世界农学 史上的优秀著作。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 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 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行、草。世 人称其为“书圣”。 天下第一行书 《女史箴图》 《 洛 神 赋 图 》 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1.绘画题材:佛教故事、历史故事、 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擅长人物画。 2.绘画特点:主张人物要“以形写 神”,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 神,富有个性。 3.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是将我国传统雕刻与绘画艺术相结合,依山势开凿而成 的一种大型石雕艺术。 北朝时期,为了宣传佛教,统治者令人大规模开凿石窟。无数工 匠精心创作,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和外来的佛教艺术完美地结合 在一起,形成了辉煌的石窟艺术,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的 最高体现。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 石窟。 石窟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辉煌的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 53窟,佛像5万余尊。 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 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 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 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 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 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 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龙门石 窟 位于今河 南洛阳市 南的龙门 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 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从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风格思考: 南北朝佛教石窟兴起原因? ①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 仰佛教。 ②统治者也大力扶持,佛教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