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00 KB
  • 2021-10-27 发布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8•崇明区模拟)人的眼睛相当于下列哪个光学仪器?(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2.(2017秋•临西县期末)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3.(2018•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人们带来了许多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4.(2018•广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 ‎5.(2018•龙岩二模)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  )‎ A. B. C. D.‎ ‎6.(2018•海安县一模)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7.(2018•呼伦贝尔模拟)由于手机的普遍使用,青少年中眼睛有未老先衰的疾病,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是什么眼病,带什么镜校正(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8.(2018•琼中县一模)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正确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9.(2018•洪雅县模拟)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经视力正常人眼睛的“凸透镜”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眼睛的“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6‎ ‎10.(2018•平邑县模拟)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11.(2018春•沭阳县校级月考)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2018•雨花区模拟)‎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 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前伸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2017秋•淮安区期末)望远镜能使    的物体在近处成像,显微镜能将   放大;两者的共同点是通过    (选填“增大”或“缩小”)被观察物体的视角,帮助人们用肉眼看清物体。‎ ‎14.(2018•攀枝花)眼球的结构类似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   镜进行矫正。‎ ‎15.(2018•桦甸市校级三模)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   (近视、远视)眼。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区看书,通过   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16.(2018•高邮市校级一模)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   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选填“前”或“后”)移。‎ ‎17.(2018•临沂模拟)望远镜、显微镜都至少有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的乘积。‎ ‎ ‎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8.(2017秋•高安市校级月考)请你在由图中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17秋•惠山区校级期末)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6‎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此透镜它的折光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三幅图中模拟远视眼晶状体的是图   。‎ ‎(2)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20.(2017春•杭州期中)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与眼睛有关的光学问题:‎ ‎(1)如图甲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的系统 C.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D.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   (选填“乙”或“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 ‎ 6‎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大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 故选:A。‎ ‎ ‎ ‎2.解: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B。‎ ‎ ‎ ‎3.解:由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乙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丙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丙图表示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丁图是远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故选:A。‎ ‎ ‎ ‎4.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由图可知,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他是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选:D。‎ ‎ ‎ ‎5.解:图中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同学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D。‎ ‎ ‎ ‎6.解: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延迟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故选:A。‎ ‎ ‎ ‎7.解: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 故选:C。‎ ‎ ‎ ‎8.解: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为③④图。‎ 故选:C。‎ ‎ ‎ ‎9.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故选:A。‎ 6‎ ‎ ‎ ‎10.解: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故选:C。‎ ‎ ‎ ‎11.解: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物体经物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选:D。‎ ‎ ‎ ‎12.解:AC、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故A错误,C正确;‎ B、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故B错误;‎ D、“红月亮”距离地球的距离很远,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物距增大,则像距需减小,像变小,因此应将镜头后缩,故D错误。‎ 故选:C。‎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解: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相当于拉近物体到眼睛的距离,从而增大了视角,再通过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 显微镜中物镜的作用是将物体放大倍数,增加视角,使人眼能够看清微小物体。‎ 故答案为:远处;物体;增大。‎ ‎ ‎ ‎14.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照相机;倒立;凹透。‎ ‎ ‎ ‎15.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B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B区看书,通过A区看同学。‎ 故答案为:远视;B;A。‎ ‎ ‎ ‎16.解: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根据题干中图可知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故答案为:凸透;倒立;凸;前。‎ ‎ ‎ ‎17.解: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形成的,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物镜、目镜)成像,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乘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乘积小放大倍数就小。‎ 故答案为:目镜;物镜 ‎ ‎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8.解:由图可知,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如图所示:‎ 6‎ ‎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解:(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乙图凸得比甲还明显,所以它的折光能力就越强;‎ 大于‎10cm的是图丙;因为丙的焦距比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减弱,因此丙模拟的是远视眼。‎ ‎(2)矫正近视眼须配戴凹透镜,中间比周围薄,由题可知,超薄镜片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因此其边缘厚度大于‎0.05mm;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1)乙;强;丙;(2)大于;发散。‎ ‎ ‎ ‎20.解:(1)AB、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故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故A错误,B正确;‎ C、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都是正常看就行,但对于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通过眯眼的方式让晶状体在一定程度上变薄,有利于看清远处的物体,故C错误。‎ D、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故D错误;‎ 故选:B。‎ ‎(2)图丙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1)B;(2)丙;凹透镜。‎ ‎ ‎ 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