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33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RJ·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二 词语(成语)
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2
3
4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
就。此处大词小用,应改为“成绩”)
√
√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是褒义词,不
能用来形容“假酒销售团伙”,此处褒词贬用)
5
6
7
×(“摧枯拉朽”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不能用来
形容“老树”,此处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
×(“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是一种心理感受,不能用来形容因雾霾带来的视觉受阻现
象)
√
√8
9
10
×(“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
更生,艰苦创业。与句中“父辈积攒下的人脉和资金”的语
境不符)
√
×(“诘责”指用盘问、追问或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用
在此处程度过重)
×(“周济”指给予帮助、救援,一般只用于个人对个人,
此处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
√
11
12
13
14
15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用来
形容“情节”]
√
×(“诚惶诚恐”形容拘谨的样子,与“取得了好成
绩”“特别激动”的语境不符)
×(“杳无消息”指没有一点儿音信。强调的是“音信”,
此处对象误用)
√
16
17
18
19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符)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
得很突出。不能用来形容性格,此处与语境不符)
√
√
√
×[“遏制”指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
活动。对象常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
敌人或某种力量。此处对象误用]
21
22
23
20
24
√
×(“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
之不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
√
√
√
25
27
28
29
26
30
×(“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是一个动词,
此处用作了名词)
√
√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与语
境不符)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
能用来形容栏目,对象误用)
31
33
34
35
32
√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
断。不能用来形容眼泪,对象误用)
√
×(“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
法。对象误用)
×(“摩肩接踵”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对象是“很多的人”,与句中“我和同桌”的语境不符)
36
38
39
40
37
41
根据释义,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与否。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第一单元
1.这次考试他取得了很好的建树。( )×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此处大词小用,应改为“成绩”。
• •
2.以共和国的名义,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首次颁发“共和国
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3.比赛开始后,小骑士们一个个娴熟地驾驭着小车前进,上演了
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
4.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
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
5.这棵摧枯拉朽的老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
×
×
√
√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是褒义词,不能用
来形容“假酒销售团伙”,此处褒词贬用。
“摧枯拉朽”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不能用来形容
“老树”,此处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
• •
• • • •
• • • •
6.面对经常性的雾霾天气,司机们常常眼花缭乱,只好减速慢行。
( )
7.机构改革后,种植业管理处合并了之前种植业处、经作处等处
室的多项职能,新牵头人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懈怠。( )
8.“英雄机长”刘传健说:“飞行不能有半点的含糊,只有你一
丝不苟地把每一个动作做好,才能保证安全。”( )
√
×
√
“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是一
种心理感受,不能用来形容因雾霾带来的视觉受阻现象。
• • • •
• • •
•
9.硕士毕业后他凭借父辈积攒下的人脉和资金,白手起家创办了
这家科技公司。( )
10.《开讲啦》节目上,“八一勋章”获得者韦昌进走到台前,
讲述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感动了无数观众。( )√
×
“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与句中“父辈积攒下的人脉和资金”的语境不符。
• • • •
第二单元
11.他破坏了学校公物,受到老师的严厉诘责。( )
12.洪灾过后,政府想方设法周济灾民。( )
13.母亲是与我们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我对任何不尊重母亲的
言行都深恶痛疾。( )
×
“诘责”指用盘问、追问或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用在此
处程度过重。
×
“周济”指给予帮助、救援,一般只用于个人对个人,此处
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
√
• •
• •
• • • •
14.电影《中国机长》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
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
15.张校长工作一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务空名,因此深受
大家敬重。( )
16.小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他特别激动,诚惶诚恐地
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 )
×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用来形容
“情节”。
√
×
“诚惶诚恐”形容拘谨的样子,与“取得了好成绩”“特别
激动”的语境不符。
• • • •
• • • •
• • • •
17.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
躲得杳无消息。( )
18.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
优雅俊美。( )
19.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
尺远。( )×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符。
√
×
“杳无消息”指没有一点儿音信。强调的是“音信”,此处
对象误用。
• • • •
• • • •
• • • •
20.他这个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
觉。( )
21.无论对待什么人,他总是和颜悦色,诊疾问病,总是仔细认
真、一丝不苟。( )
22.公安机关要依法查处网络违规行为,确保网络空间不是法外
之地,也不是藏污纳垢之处。( )
√
√
×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
突出。不能用来形容性格,此处与语境不符。
• • • •
• • • •
• • • •
第四单元
23.海啸过后当地房屋被水淹没,而街上也满布被洪水冲翻的汽
车,可谓一片狼藉。( )
24.近年来,我国近视患病率持续上升,专家呼吁:“预防大于
治疗”,尽可能早治,遏制近视患病高发。( )
25.如今,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
绝活濒临消亡。( )
×
“遏制”指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
对象常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
种力量。此处对象误用。
√
√
• •
• •
• •
26.他比同龄人显得成熟稳重多了,周围再吵闹,人们再喧嚷,
他也无动于衷。( )
27.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至于吹毛求疵、
嚼文嚼字什么的,毫无意义。( )
28.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是通衢大道,坦荡如砥,可真实的
人生既有平路坦途,也有崎岖小路。( )
×
“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
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
√
• • • •
• • • •
• • • •
29.走过圆明园遗址,多少景致惹人触目伤怀,步履沉重。( )
30.他在战斗中表现出的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爱国
热情值得我们永远赞颂。( )
31.用评书方式讲述岳飞故事,人们也会在潜滋暗长中受到爱国
主义的精神熏陶。( )
√
√
×
“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是一个动词,此处
用作了名词。
• • • •
• • • •
• • • •
第五单元
32.我们要推崇并致敬“孤岛村医”余家军那种一心为百姓的情
怀和精神。( )
33.经反复斟酌后,该博物馆碑记终于定稿,并由著名书法家亲
笔挥毫。( )
34.早晨起来,我总是习惯性地到公园里去徘徊,呼吸一下新鲜
空气。( )
√
√
×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与语境不符。
• •
• •
• •
35.《经典咏流传》这个栏目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 )
36.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
( )
37.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
38.她的眼泪如串线珠子一般,络绎不绝地落下来。( )
×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用来
形容栏目,对象误用。
√
√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不
能用来形容眼泪,对象误用。
• • • •
• • • •
• • • •
• • • •
39.近日,市图书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前来办证、借书的读
者络绎不绝。( )
40.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
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
41.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两个仍然
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
√
×
“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对
象误用。
×
“摩肩接踵”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对象是
“很多的人”,与句中“我和同桌”的语境不符。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