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9.73 KB
  • 2021-10-27 发布

期末冲刺AB卷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北京A卷含解析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期末冲刺AB卷】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北京A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4分每小题2分)‎ ‎1.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所述的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 B.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 C.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 D.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答案】D ‎【解析】A、熊猫对杠铃有一个向上的力,但杠铃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女孩给石头一个向上的力,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对水桶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而水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以,人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给物体一个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此过程人做了功,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在科学实践课上,老师将一只模型鸟的尖嘴支在矿泉水瓶盖上,模型鸟的整个身体就能悬空保持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4‎ A.模型鸟的重心在它的尾部 ‎ B.模型鸟的重心在它的中部 ‎ C.模型鸟的重心在它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线上 ‎ D.模型鸟所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C ‎【解析】模型鸟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一个物体上,故模型鸟的重心在它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线上,作用点在模型鸟的尖嘴上,重心在尖嘴上,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如图为中国科技馆“球吸”展项。不吹风时,两球静止;当风自下而上吹向两球中间时,两球会相互靠拢,出现“球吸”现象。下图所示实例中,与“球吸”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扇的扇叶上会吸附许多灰尘 ‎ B.运动员起跳后被地球吸引落回地面 ‎ C.在B管一端吹气,水从A管上端喷出 ‎ 34‎ D.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 ‎【答案】C ‎【解析】气流从两只空心球中间的缝隙通过,由于中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两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所以会发现两只小球向中间靠拢,其原理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扇的扇叶上会落有许多灰尘,因为散热风扇转动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使扇叶带上了电荷,带电体的性质是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扇叶就把灰尘吸附在表面上了;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A不合题意;‎ B、运动员起跳后被地球吸引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B不合题意;‎ C、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时,A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而A管下端的大气压较大,从而形成了向上的压强差,所以水从A管上端喷出,其原理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D不合题意。故选:C。‎ ‎4.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 ‎ B.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 C.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 D.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 ‎【答案】B ‎【解析】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运动方向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 B、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由于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B符合题意;‎ C、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大小时刻在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不符合题意;‎ D、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34‎ ‎【答案】A ‎【解析】“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在压力大小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故选:A。‎ ‎6.下列工具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温度计 B.测力计 C.订书机 D.抽水机 ‎【答案】D ‎【解析】A、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误;‎ B、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误;‎ C、订书机用到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多的,如:①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②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③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等等;但都不是大气压进行工作的,故C错误;‎ D、抽水机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故D正确。故选:D。‎ ‎7.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答案】C ‎【解析】AB、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使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故AB错误;‎ 34‎ CD、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8.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 B.汽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 C.拔河比赛时队员用力抓紧绳子 ‎ D.足球守门员的手套上粘有橡胶 ‎【答案】A ‎【解析】A、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同时在接触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分离,可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B、汽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拔河比赛时队员用力抓紧绳子,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足球守门员的手套上粘有橡胶,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 ‎9.如图所示四幅图,能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B. ‎ C. D.‎ ‎【答案】B ‎【解析】A、液体压强计是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两张纸在两侧大气压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是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该现象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值。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下列简单机械中,一定不省力的是(  )‎ 34‎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杠杆 ‎【答案】B ‎【解析】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不符合题意;‎ B、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符合题意;‎ 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符合题意;‎ D、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使用杠杆省力,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g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本题g=9.8N/kg)‎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 ‎ B.小球的质量不会等于100g ‎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 ‎ 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98N ‎【答案】D ‎【解析】A、大烧杯内盛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水溢出,但水深h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不变,故A错;‎ 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0.1kg×9.8N/kg=0.98N,故D正确,‎ 如果小球漂浮在水面上,F浮=G球,则G排=G球,‎ 小球的质量m球=m排=100g,故B错;‎ 排开水的体积:‎ V排===100cm3,‎ V球>V排=100cm3;‎ 如果小球悬浮在水中,F浮=G球,则G排=G球,‎ 小球的质量m球=m排=100g,‎ 排开水的体积:‎ V排===100cm3,‎ V球=V排=100cm3,故C错;故选:D。‎ ‎12.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4‎ A.起子 B.道钉撬 ‎ C.筷子 D.钢丝钳 ‎【答案】C ‎【解析】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C。‎ ‎13.如图所示,女子锣鼓队正在隆重表演,其中的一环节是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此时鼓声就立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 A.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B.手吸收了声音的传播 ‎ C.手使鼓面的振动停止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答案】C ‎【解析】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发声停止,声音消失,故C正确、BCD错误。故选:C。‎ ‎14.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上,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匀速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对此有下列几种说法①木块所受的重力做了功②木块所受的拉力做了功③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做了功④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做了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答案】A 34‎ ‎【解析】①由题知,木块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所受的重力做了功;‎ ‎②该过程中,木块受到拉力的作用,且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所受的拉力做了功;‎ ‎③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所受的支持力不做功;‎ ‎④斜面粗糙,则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在摩擦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做了功。‎ 综上分析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A。‎ ‎15.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上表面比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 ‎ B.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这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 C.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大 ‎ D.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正方体浸没在水中,由于它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 而且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大,由此可知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比上表面大,‎ 这就是正方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所以选项A、B、D错误。故选:C。‎ ‎16.潜艇在正常航行时,有时突然遭遇海水密度变化,可能会引发潜艇“掉深”,即突然快速向海底沉降。造成潜艇沉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水密度变大,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增大 ‎ B.海水密度变大,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增大 ‎ C.海水密度变小,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 ‎ D.海水密度变小,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减小 ‎【答案】C ‎【解析】由于海水中不同深度下海水的密度是变化的,所以潜艇突遇“断崖”险情是因为遇到海水的密度突然变小,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海水gV排可知浮力会突然变小,潜水艇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变引发潜艇“掉深”,“掉深”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由此分析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7.如图所示,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都能保持静止,下列关于该长方体处于这两种情形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34‎ A.上、下表面压强差相等,浮力相等 ‎ B.上、下表面压力差相等,浮力不相等 ‎ C.上、下表面压力差不等,浮力不相等 ‎ D.上、下表面压强差不相等,浮力相等 ‎【答案】D ‎【解析】长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说明受到水的浮力不变,而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所以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不变;‎ 而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p=,竖直放置比水平放置上下表面积小,所以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不相等。‎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8.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等于4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12F1=F2 ‎ C.3P1=P2,6F1=F2 D.P1>P2,F1=4F2‎ ‎【答案】B ‎【解析】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1=ρ1gh,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2=ρ2gh,‎ 又因为ρ2>ρ1,所以P2>P1。‎ 根据公式 F浮=ρ2g=GB=ρBVg 可知ρ2=2ρB,‎ 34‎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1=P1S甲=ρ1ghS甲=ρAghS甲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F2=P2S乙=ρ2ghS乙=2ρBghS乙,‎ 所以===,即12F1=F2。故选:B。‎ ‎19.如图,同一个正方体先后放入a、b、c三种液体中静止。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F浮c=G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力Fa=Fb=Fc ‎ B.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不等 ‎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a>pb=pc ‎ D.液体的密度ρa<ρb<ρc ‎【答案】ACD ‎【解析】(1)因为物体在a中悬浮,在b、c中漂浮,所以所受浮力相等,而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故A正确,B错误;‎ ‎(2)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在b、c中,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0,因浮力相同,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同,又因为受力面积相同,所以在b、c中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即pb=pc;在a中,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浮力还和bc中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在a中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强就要比b、c中的大,由此可知:pa>pb=pc,故C正确;‎ ‎(3)由图中可以看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的是在a中;其次是b、c;因为所受浮力相等,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这种液体的密度越小;所以液体密度最小的是a;其次是b、c,即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ρa<ρb<ρc,故D正确。故选:ACD。‎ ‎20.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34‎ A.物体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FC浮 ‎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 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A>FB=FC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A悬浮,B、C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由于长方体A、B、C完全相同,故F浮A=F浮B=F浮C,故A错误;‎ B、由于A悬浮,故ρ=ρ物;B漂浮,故ρ乙>ρ物;C漂浮,故ρ丙>ρ物;所以甲中液体密度最小;由图可知:VB排>VC排,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ρ丙>ρ乙,故三种液体密度关系:ρ甲<ρ乙<ρ丙;‎ 由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p甲<p乙<p丙,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丙液体最多,质量最大,且A、B、C三个物体相同,所以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甲,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故C错误;‎ D、因为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因此甲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A=F浮A+F压;则FA>F浮A;乙丙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零,因此乙丙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B=F浮B,FC=F浮C,由于F浮A=F浮B=F浮C,所以,FA>FB=FC;故D正确。故选:D。‎ ‎21.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小红将一物体用细线挂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甲所示;然后她将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水未溢出且物体始终不与烧杯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34‎ A.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所受到压力的合力为F2 ‎ B.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等于F1 ‎ C.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量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 ‎ D.物体浸没在水中时与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烧杯底的压力不变 ‎【答案】C ‎【解析】A、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所受到压力的合力为空气中称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即F1﹣F2,故A错误;‎ B、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等于G﹣F浮,而G=F1,F浮=F1﹣F2,所以绳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等于F2,故B错误;‎ C、由AB的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量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故C正确;‎ D、物体浸没在水中时,需要排开与物体等体积的水,而水未溢出,这部分水对烧杯底部会产生与其重力相等的压力,所以与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烧杯底的压力变大。故D错误。故选:C。‎ ‎22.如图所示,物体m在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不计滑轮和绳子重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则(  )‎ A.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3N ‎ B.5s内拉力F做的功是3J ‎ C.拉力F的功率是0.6W ‎ D.重力对物体m不做功 ‎【答案】D ‎【解析】A、水平拉力F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则拉力F=3N.动滑轮省一半力,拉力F是摩擦力的一半,摩擦力f=2F=2×3N=6N.故A错误;‎ 34‎ B、由v=,可得物体m的路程:‎ sm=vt=0.2m/s×5s=1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sm=2×1m=2m,‎ 拉力做的功W=Fs=3N×2m=6J;故B错误;‎ C、拉力F的功率P===Fv′=3N×2×0.2m/s=1.2W,故C错误;‎ D、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0,故D正确。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22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23.如图所示,小雨在轻质杠杆的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1,使其水平平衡。已知小雨的重力为G1、双脚的触地面积为S,OA:OB=l1:l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M的重力为G2、体积为V,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M的密度是ρ物= ‎ B.小雨对地面的压强为p= ‎ C.液体的密度ρ液的求解思路是ρ液=→F浮=G2﹣F2→F2=F1→V排=V ‎ D.若物体M的体积不变、重力G2变大→F2↑=G2﹣F浮→F1↑=F2→小雨拉力增大才能保持杠杆平衡 ‎【答案】ACD 34‎ ‎【解析】A、由密度计算公式和重力计算公式可知,物体M的密度为ρ物==;故A正确;‎ B、小雨对地面的压力F=G1﹣F1,对地面的压强为p==;故B错误;‎ C、要求液体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需知道物体M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已知),还需知道物体M受到的浮力;‎ 物体M浸没水中对杠杆的拉力为G2﹣F浮,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 F1×L1=(G2﹣F浮)×L2,‎ 解得,F浮=(已知),‎ 最后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故C正确;‎ D、若物体M的体积不变、重力G2变大,因对杠杆B点的拉力F2=G2﹣F浮,故对杠杆的拉力增大,因此为保持杠杆平衡,杠杆A点的拉力F1应增大,即小雨拉力增大才能保持杠杆平衡;故D正确。故选:ACD。‎ ‎24.如图所示,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的是(  )‎ A.青蛙向后蹬腿而在水中前进 ‎ B.乌贼向后喷水 ‎ C.鸟展开双翅 ‎ D.壁虎靠脚上的“吸盘”‎ ‎【答案】AB ‎【解析】A、青蛙向后蹬腿而在水中前进,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故A符合题意;‎ 34‎ B、乌贼向后喷水而前行,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故B符合题意;‎ C、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行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升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壁虎靠脚上的“吸盘”在玻璃墙上爬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从而使脚与玻璃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 ‎25.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吸盘式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 D.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了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答案】ACD ‎【解析】A、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是利用的大气压,故A正确;‎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B错误;‎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故C正确;‎ D、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选:ACD。‎ ‎26.厨房中涉及到很多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冻肉,由于温度很低,所以没有内能 ‎ B.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利用气压越大沸点越高的原理 ‎ C.排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 D.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答案】BD ‎【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冻肉,虽然温度低,所以仍有内能,故A错误;‎ B、高压锅易把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故B正确;‎ C、排油烟机是利用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来工作的。故C错误;‎ D、菜刀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正确;故选:‎ 34‎ BD。‎ ‎27.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 C. D.‎ ‎【答案】ACD ‎【解析】A、虹吸现象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吸抽液体;虹吸管里先灌满水,排出内部的空气,来水端的水位高,出水口的水位低,打开出水口后,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水不断流出;公道杯是虹吸现象的巧妙运用;故A正确;‎ B、体积巨大的热气球在空气中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热气球会向上运动,利用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不是连通器的原理,故B错误;‎ C、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所以现象是纸向中间靠拢;汽车的尾翼(即“气流偏导器”),能使其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下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从 34‎ 而使尾翼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能产生较大的抓地力;故利用的原理是相同的,故C正确;‎ D、小朋友用力推墙,给了墙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墙也给了小朋友一个反作用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小朋友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静止变为运动,即小朋友向后运动;船桨向后划水,船桨对水施加力的同时,水对船桨也有力的作用,龙舟在水的作用力下快速前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利用的原理是相同的,故D正确。故选:ACD。‎ ‎28.(双选)如图所示,2019年7月21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伦敦站第二个比赛日,我国选手谢震业在男子200米决赛中以19秒88的成绩一举夺魁,并创造了全新的亚洲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求出谢震业全程的平均速度 ‎ B.谢震业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最短 ‎ C.裁判通过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 D.裁判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答案】BD ‎【解析】A、已知谢震业全程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所用可以算出谢震业全程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谢震业在男子200米决赛中运动最快,所用时间最短,故B正确;‎ CD、在200米赛跑中,裁判是利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29.如图所示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和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34‎ A. B. ‎ C. D.‎ ‎【答案】AC ‎【解析】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根据此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故A正确;‎ B、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是连通器,故B错误;‎ C、托盘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故C正确;‎ D、吸盘式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不是利用液体压强,故D错误。故选:AC。‎ ‎30.小佳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刻度处。他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金属块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再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  )‎ 34‎ A.小佳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 ‎ B.金属块A的质量为78.4g ‎ C.金属块A的体积为60cm3 ‎ D.金属块A的密度为7.8g/cm3‎ ‎【答案】AD ‎【解析】A.由甲图可知,指针向右偏转,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左调,故A正确;‎ B.由乙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m=50g+20g+5g+3g=78g,故B错误;‎ C.由图丁可知,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60ml,则金属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3,故C错误;‎ D.金属块的密度ρ===7.8g/cm3,故D正确。故选:AD。‎ ‎31.小军利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高度h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竖直拉动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若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表述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B.提升重物所做的总功为2Fh ‎ C.动滑轮所受重力为3F﹣G ‎ D.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总功率为2Fv ‎【答案】ABC ‎【解析】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如下图所示:‎ 34‎ 或 由题意可知,此过程的有用功为W有用=Gh;‎ ‎(1)若使用左图时,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2h=2F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提升重物时所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2Fh﹣Gh=(2F﹣G)h;‎ 因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 已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总功率:P总===Fv;‎ ‎(2)若使用右图时,n=3,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3h,‎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3h=3F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提升重物时所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3Fh﹣Gh=(3F﹣G)h;‎ 因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3F﹣G;‎ 总功率:P总===Fv;‎ 可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或,提升重物所做的总功可能为2Fh或3Fh,动 34‎ 滑轮所受重力为2F﹣G或3F﹣G;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总功率不等于2Fv,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 ‎32.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杆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均相等,钩码质量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发现杠杆静止时左端高于右端,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 B.将挂在A、B两处的钩码各去掉一个,则杠杆左端将下沉 ‎ C.将挂在A、B两处的钩码向支点O移近1格,则杠杆右端下沉 ‎ D.将B处的钩码去掉,在C处改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只有竖直向上拉才能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案】BC ‎【解析】A、挂钩码前,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发现杠杆静止时左端高于右端。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故A错误;‎ B、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如果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 杠杆的左端:3G×3L=9GL,‎ 杠杆的右端:2G×4L=8GL,‎ 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故B正确;‎ C、将图甲中挂在A、B两处的钩码向靠近支点O移近1格,‎ 杠杆的左端:4G×2L=8GL,‎ 杠杆的右端:3G×3L=9GL,‎ 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右端下沉。故C正确;‎ D、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不在竖直向上方向拉也能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故D错误。故选:BC。‎ 34‎ ‎3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绳子的拉力为4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 B.做的有用功是600J ‎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 D.拉力F的功率为80W ‎【答案】BD ‎【解析】A、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1m=2m,故A错;‎ B、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00N×1m=600J,故B正确;‎ C、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00N×2m=8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75%,故C错;‎ D、拉力做功的功率:‎ P===80W,故D正确。故选:BD。‎ 三、实验解答题(共43分)‎ ‎34.(3分)李雷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34‎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选填“a”、“b”、“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一直做___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 ‎(5)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从二力平衡的条件来看,你作出这样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 ‎【答案】(1)b;(2)远;(3)匀速直线;(4)速度相同;(5)不是;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图示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则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 ‎(3)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4)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5)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并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相同,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 ‎35.(3分)某中学“生活物理实验室”的成员小红和小丽利用压强计等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操作:‎ 34‎ ‎(1)小红在使用压强计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不齐平,如图1甲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接下来小红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图。‎ ‎(3)如图1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4)小丽改装了液体压强计,将U型管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如图2所示。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的液面是齐平的。小丽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的甲、乙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U形管的液体位置如图2所示,则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了使得U形管液面再次齐平,小丽将甲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减小;当U形管再次齐平后,一旁的小红测出了此时两个探头在甲乙两容器所处的深度h甲和h乙,则ρ甲=________(用ρ乙、h甲和h乙表示)。‎ ‎【答案】(1)大于;(2)丙;丁;(3)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大于;×ρ乙。‎ ‎【解析】(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由于U形管左右两管上方的气压相同,都等于大气压,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相平;现在没有压力作用在U形管的橡皮膜上U形管左支管的液面却低于U形管右支管的液面,这是由于U形管液面上方的气压不同造成,且气压越大管中的液面就会越低,因此出现图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1的丙丁符合题意;‎ ‎(3)如图1乙、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液面的高度差不同,且深度越深,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故可以得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4‎ ‎(4)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的液面是齐平的。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的甲、乙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U形管的液体位置如图2所示,即右管中液面高,故甲中液体压强大,根据p=ρgh,因深度相同,则ρ甲大于ρ乙;‎ 当U形管再次齐平后,此时两个探头在甲乙两容器所处的深度h甲和h乙,因ρ甲gh甲=ρ乙gh乙,则ρ甲=×ρ乙。‎ ‎36.(1.5分)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小阳用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作为探头)与U型管(作为压强计)相连通进行实验。‎ ‎(1)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是重压还是轻压)橡皮膜时,发现U型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则说明该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不漏气”)。‎ ‎(2)装置调整好后,若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的A、B两处,实验现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可以判断出A、B两处的压强pA________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有关。‎ ‎【答案】(1)漏气(2)小于;深度;‎ ‎【解析】(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手按压几下橡皮膜,发现U型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则说明该装置漏气;‎ ‎(2)压强计放在甲烧杯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小;压强计放在乙烧杯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大,所以pA<pB;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37.(1.5分)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的关系。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A.如图甲,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 B.如图乙,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C.如图丙,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小石块排开的水 D.如图丁测出小桶和小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34‎ ‎(1)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分析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为了得出普遍结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___。‎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8‎ ‎0.4‎ ‎1.3‎ ‎0.9‎ ‎(2)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答案】(1)0.5;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2)体积。‎ ‎【解析】(1)由实验步骤A、C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A﹣FC=1.8N﹣1.3N=0.5N;‎ 由实验步骤B、D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G排=GD﹣GB=0.9N﹣0.4N=0.5N;‎ 因F浮=G排,故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由于只测了一组实验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所以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做完一次实验后,需要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2)要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保证了液体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比较浮力的大小。‎ ‎38.(3.5分)小明和小华通过实验测量一个实心小石球的密度。‎ ‎(1)图甲是小明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是 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未归零 。‎ 34‎ ‎(2)纠正错误后,小明在测量石球质量时在右盘中依次添加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正确操作应是________。‎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20g砝码,换上5g砝码 C.取下10g砝码,换上5g砝码 D.再往右盘加5g砝码 ‎(3)完成上一步骤后,小明将游码移至图丙位置,使天平平衡;再把石球浸没在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图丁所示位置,则测得石球密度为________g/cm3.由于石球吸入部分水,所测得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球的真实密度。‎ ‎(4)实验中小华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一时找不到新的量筒,于是老师又给小华一个烧杯,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测出石球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球的质量为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 ‎③将石球轻放入烧杯内,记下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④取出石球,加水到标记处,称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3;‎ ‎⑤由此得石球体积表达式为________,石球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实验时将石球拿出水时,表面带有少量水,则对实验结果 无 (选填“有”或“无”)影响。‎ ‎【答案】(1)调平时游码未归零;(2)C;(3)3.3;大于;(4);;无。‎ ‎【解析】(1)天平调节平衡时需首先将游码调至零刻度线处,再将螺母向天平上翘的一端移动直到天平平衡,由图可以看出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游码没有归零;‎ ‎(2)在称量时,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指针偏右,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则应取下1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故C正确;‎ 34‎ ‎(3)由图3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1.4g,小球的质量为20g+5g+1.4g=26.4g;‎ 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小球和水的总体积为38mL,则小球的体积为38mL﹣30mL=8mL=8cm3;‎ 小球的密度:‎ ρ===3.3g/cm3。‎ 由于石球吸入部分水,所以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根据ρ=知,密度偏大;‎ ‎(4)小明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用天平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量出矿石的密度:‎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m2;‎ ‎③将矿石球放入烧杯内,标记下此时水面位置;‎ ‎④将石球取出后,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⑤则排开水的质量为m水=m3﹣m2,‎ 由ρ=得排开水的体积:‎ V排==,‎ 石球的体积V=V排=;‎ 石球的密度:‎ ρ石球===。‎ 若此实验中将小石球拿出后带了一部分水,后来又加水到标记处,排开水的质量仍为m3﹣m2,故该过程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9.(2.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34‎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杄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乙所示,A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 ‎(3)如图丙所示的杠杆此时处于水平平衡,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3N的弹簧测力计,若干个50g的钩码,钩码挂在C点处,现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________个,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为________。‎ ‎【答案】(1)达到;右;(2)3;(3)9;竖直向上。‎ ‎【解析】(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则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杠杆左端下沉,杠杆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质量为m=50g,乙图,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2mg×3L=nmg×2L,所以n=3(个),‎ 所以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3个钩码。‎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有:nG×4L=F×LF,F最大为9N,当F作用在杠杆的最左端,且方向竖直向上时LF最大,C处挂钩码个数最多,‎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 nG×4L=F×6L,nmg×4L=F×6L,‎ 代入数据:n×0.05kg×10N/kg×4L=3N×6L,‎ 解得,n=9。‎ ‎40.(3.5分)小字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1)如图(a)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 34‎ 木块做________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__N。‎ ‎(2)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后,重复(1)中的操作,如图(b)所示。实验时,发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__F2(选填“<”、“>”或“=”)。进行(a)、(b)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如图(c)所示,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后,再次进行实验时,小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在不增加或更换器材的情况下,请你想个办法,帮小宇顺利完成实验。你的办法是: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再与________(选填“F1”或“F2”)进行比较,这样就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答案】(1)匀速直线; 3.8;‎ ‎(2)<;压力大小;‎ ‎(3)取下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F1;接触面粗糙程度。‎ ‎【解析】(1)实验过程中,应使弹簧测力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由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它的示数是3.8N;‎ ‎(2)由(a)、(b)两次实验可知,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图(b)中的压力大,滑动摩擦力大,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b)的拉力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3)图(b)(c)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说明摩擦力较大,测力计的量程不够,可使(c)图与(a)图的压力相同进行探究,所以可以将(c)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再和(a)图的F1进行比较,这样就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了。‎ ‎41.(2分)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相等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块,另有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桌面对木块和铁块的摩擦力是否一样大。‎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地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 34‎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地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 ‎(3)若F1>F2,则木块的摩擦力大;‎ 若F1<F2,铁块的摩擦力大;‎ 若F1=F2,则木块和铁块的摩擦力相同。‎ 五、计算题(共16分,42题5分,43题5分,44题6分)‎ ‎42.(5分)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我国正在服役的先进核潜艇,其水上排水量为8000吨,水下排水量为9000吨。‎ ‎(1)当该潜艇发射一枚鱼雷后,应在水仓中________(选填“充水”或“排水”)。‎ ‎(2)此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少?(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3)当该潜艇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答案】(1)充水;‎ ‎(2)此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为9×107N;‎ ‎(3)当该潜艇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000m3。‎ ‎【解析】(1)当该潜艇发射一枚鱼雷后,自重减小;由于潜艇的体积不变、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其受到的浮力不变;应在水仓中充水增大潜艇的自重,使得浮力等于自重,才能继续在水下航行;‎ ‎(2)此时(水下)潜艇受到的浮力:‎ F浮=G排水下=m排水下g=9000×103kg×10N/kg=9×107N;‎ ‎(3)由F浮=ρ水V排g可得潜艇的体积:‎ V=V排===9000m3,‎ 当该潜艇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水上=m排水上g=8000×103kg×10N/kg=8×107N,‎ 由F浮=ρ水V排g可得潜艇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34‎ V排′===8000m3,‎ 则当该潜艇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V露=V﹣V排′=9000m3﹣8000m3=1000m3。‎ ‎43.(5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重500N、边长为1m的均匀正方体木块。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g=10N/Kg)‎ 求:‎ ‎(1)物体在0~1内的运动状态;‎ ‎(2)物体在3~5内的运动状态;‎ ‎(3)推力F在3~5秒对物体所做的功。‎ ‎【答案】(1)物体在0~1内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状态;‎ ‎(2)物体在3~5内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推力F在3~5秒对物体所做的功为400J。‎ ‎【解析】(1)由图丙知,在0~1s内物体运动速度为0,没有移动,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丙可知,在3~5s内的运动速度v=1.0m/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由图乙可知,推力F=200N,由v=可得在3﹣5s内移动的距离为:‎ s=vt=1m/s×2s=2m,‎ 推力做功:‎ W=Fs=200N×2m=400J。‎ ‎44.(6分)如图甲所示是某船厂设计的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可以将实际打捞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在一次打捞沉船的作业中,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0.4m3;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 34‎ 了1m3.沉船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面后卷扬机对钢丝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与F2之比为3:7.钢丝绳的重、轴的摩擦及水对沉船的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沉船的重力;‎ ‎(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 ‎(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沉船的重力为104N;‎ ‎(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为:6×103N;‎ ‎(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为95.2%。‎ ‎【解析】(1)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1m3,‎ 则打捞平台增大的浮力:‎ F浮=ρgV排=1×103kg/m3×10N/kg×1m3=104N,即沉船的重力为G=104N;‎ ‎(2)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0.4m3;‎ 则打捞平台增大的浮力:F浮1=ρgV排1=1×103kg/m3×10N/kg×0.4m3=4×103N;‎ 所以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2=G﹣F浮1=104N﹣4×103N=6×103N;‎ ‎(3)根据受力分析可得,‎ 沉船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F1=(F拉1+G动),‎ 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F2=(F拉2+G动),‎ 因为F1:F2=3:7,‎ 34‎ 解得:G动=500N,‎ 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 η====×100%≈95.2%。‎ 3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