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教案3 3页

  • 283.00 KB
  • 2021-10-27 发布

图形的旋转教案3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3.1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 1、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 通过具体实例的认识旋转,研究、发现旋转的性质并会其基本应用。‎ 3、 能够作出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旋转图形的定义以及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性质的过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导式 PPT 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感受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旋转。归纳旋转的定义。‎ 从整体上看,图形旋转前后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二、探索活动,学习新知 ‎1、升华概念 如图,将Rt△ABC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请说出:‎ 旋转中心是点____;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A的对应角是_______;点A的旋转角是∠_______,点B的旋转角是∠_______。‎ ‎2、探索性质 旋转的性质:线、角 ‎3、画图操作 ‎(1)点的旋转(2)“线”的旋转(3)“形”的旋转 反思:如何作图?思路、关键是什么? 设计旋转图案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1,E是BA延长线上的点,连接AC。现将△ADE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MN的位置(M在AC上)。‎ 3‎ ‎ ‎ ‎(1)旋转了多少度? (2)求CM的长度。‎ 四、课堂总结,回顾新知 定义、性质、作图 五、作业布置,课后思考 六、板书设计:‎ 七、设计说明:‎ 本课是江苏科技出版社《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平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变换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会更完整,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中心对称”作好铺垫。‎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案首)。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发现旋转图形的定义以及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难点是:探索旋转性质的过程。‎ 本课的教法之我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3‎ ‎ ‎ 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爱动手、好动脑,富有积极探究热情的特点,整堂课我的教学流程安排如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观察抽象,感知概念;结合图形,认知概念;动画演示,探究性质;动手操作,设计图案;变式训练,形成能力;反思交流,归纳内化;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图片——归纳概念——升华概念——探索性质——动手操作——变式训练——回顾总结等过程,使本节课思路清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