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8.19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上册期中模拟试卷,精品10套,高分必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而望(qiào) B. 瞬间(shùn) 酷似(kù) 屏息敛声(píng)
C. 沸腾(fèi) 一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 D. 旋风(xuàn) 赢得(yíng) 惊讶不已(yà)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 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她轻盈的舞步、优美的姿势,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 小明成功偷取了办公室的模拟试卷,大家表达了由衷的赞赏。
C.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久久回荡在体育场的上空。 D. 他作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秀 , 承担了大量的教科研任务。
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 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5.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综合性学习中,班级将就“手机的使用’’开展探究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并根据探究主题阐明探究目的。
(2)请你用排比句就正确利用手机向同学发出倡议。
二.古诗文赏析(共3题;共32分)
6.《三峡》原文填空。
①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
②文章表现三峡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③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
④描写三峡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7.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8.《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
(2)翻译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
①晓雾将歇________ ②水皆缥碧________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 ④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
(3)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
B.山川之美 若脱笼之鹄
C.清流见底 以其境过清
D.沉鳞竞跃 鳞浪层层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
(6)(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________”即可看出。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50分)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
贾平凹
①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的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③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④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湿热得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⑤三周年的忌日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摘自《读者》)
(1)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2)本文回忆母亲,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选取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请概括一下作者写了母亲生前的哪几件小事。(至少写出三件)
(3)“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一句中“啰啰嗦嗦”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
(6)“尽孝应趁早”,这句话常常被人提起。作者在结尾说“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应如何尽孝呢?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0.阅读理解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儿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儿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嗉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 “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儿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儿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唉!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儿的全身,此刻小男孩儿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 “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n’’小男孩儿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 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儿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儿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儿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儿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儿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儿,竞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⑪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⑫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从第①段小男孩儿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儿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儿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儿“面带歉意地笑笑”?
(3)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4)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儿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15分)
11.名著阅读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象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1)选段中的“他”是谁?
(2)阅读选段内容,你觉得“他”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五.写作题(共1题;共1分)
12.岁月匆匆而行,若没有好好感受、珍惜,又如何知道一切经历,都是那么地难能可贵。亲情相伴、良师同行、挚友相随,方知真情真心之难得;真诚宽容、自尊自爱,方知真性真我之可贵;积极乐观、坚定果敢,方知求真谛、追真理之不易……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________难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D
【考点】常用字字音,“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解析】【分析】A改为:翘首而望(qiáo)。
B改为:屏息敛声(bǐng)。
C改为:悄然不惊(qiǎo)。
故答案为:D
【点评】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2.【答案】D
【考点】搭配不当,藤野先生
【解析】【分析】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凡是表达意思不能做到简明、连贯、流畅的句子,就叫病句。A项中搭配不当,去掉否;B项也是搭配不当,提高的是能力不能是修养;C搭配不当:信息化怎么成为任务了呢?应把“任务”改为“标准”。故选D
【点评】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在许多地区都有所考查。
3.【答案】B
【考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解析】【分析】由衷,是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强调自发,不是假装的。是个褒义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答案】“文化部门查禁四款电脑游戏”或“文化部要求查禁四款非法电脑游戏”。
【考点】新闻概括,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解析】【分析】阅读短文,了解中心事件,抓住关键信息的词语“文化部门”“查禁”“电脑游戏”来概括。
【点评】概括内容,是语文阅读必备能力之一,平时学习中要多加强训练。
5.【答案】(1)主题:手机与健康
目的:了解手机对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
(2)为了让你的眼睛更明亮,为让你的身躯更挺拔,为让你的个性更阳光,同学,请合理利用手机!
【考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1)本题是一道实践题。根据活动的内容来确定活动的主题,并由活动的主题确定活动的目的即可。因为探究活动的范围是“班级”,所以探究的对象应是“初中生”,主题必须是对初中生有关手机使用方面的探究,这样便可确定探究主题及探究目的。
(2)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必须有称呼,明确要针对的倡议对象;其次是表明正确使用手机的做法及意义;最后注意语言表述中要运用排比修辞。
二.古诗文赏析
6.【答案】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考点】三峡/郦道元
【解析】
【分析】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原文中的句子填空,比如①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②文章表现三峡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象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③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描写三峡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填写时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文言文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蔽、涧、猿、绝、陵、疾、湍。
【点评】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原文中的句子填空,关键在于对文言文的理解,再联系所给信息选择恰当的句子。
7.【答案】(1)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2)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考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使至塞上
【解析】【分析】(1)作者通过边塞地区特有的景物描写了一幅塞外风光图。(2)把握诗歌内容,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抓住关键词进行赏析。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诗的阅读分析。(2)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
8.【答案】(1)C
(2)消尽;全,都;欣赏;停止
(3)B
(4)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②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山水自然(祖国大好河山);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考点】一词多义,文言文断句,一般常用实词,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解析】【分析】(1)C中应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与”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此处是“欣赏”的意思。
(3)B中二者都是“结构助词,的”;A:季节/时候;C:清澈/凄清;D:鱼/像鱼鳞一样。
(4)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5)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6)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三.现代文阅读
9.【答案】(1)交代写作缘由,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2)①“我”每打喷嚏,母亲总是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②母亲坐在床头上看“我”伏案写作,劝“我”休息。③母亲经常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④“我”出远门,母亲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
(3)“啰啰嗦嗦”指说话繁复,不利索。这里指母亲对“我”出远门不放心,反复叮咛,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4)作者在太湿太热的夏天,每晚梦里想着给母亲换个新空调,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母亲在乡下的新住处是清凉的,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但在作者心目中母亲仍然活着,不管做什么事,依然想着母亲。
(5)本文以最平实的语言回忆了母亲的点滴,在泪光闪闪中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6)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尽孝就是:少让父母操心,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考点】体会作者情感,寻找文章的线索,词语妙用,回忆我的母亲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首段的作用。交代写作缘由,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2)此题考查对事件的概括能力。文中记事是概括叙事,因此要注意抓住表明时间的词来找出事件,抓主要要素来概括。①“我”每打喷嚏,母亲总是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②母亲坐在床头上看“我”伏案写作,劝“我”休息。③母亲经常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④“我”出远门,母亲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3)此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首先解释“啰啰嗦嗦”的本义,然后联系上下文解释该词的语境义以及表现的人物的情感。“啰啰嗦嗦”指说话繁复,不利索。这里指母亲对“我”出远门不放心,反复叮咛,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4)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从作者的行动和心理上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太湿太热的夏天,每晚梦里想着给母亲换个新空调,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母亲在乡下的新住处是清凉的,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但在作者心目中母亲仍然活着,不管做什么事,依然想着母亲。(5)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概括。可套用“本文记叙了……,表达了……的情感”的格式。(6)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尽孝就是:少让父母操心,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点评】(1)此题考查首段的作用。(2)此题考查对事件的概括能力。文中记事是概括叙事,因此要注意抓住表明时间的词来找出事件,抓主要要素来概括。(3)此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首先解释“啰啰嗦嗦”的本义,然后联系上下文解释该词的语境义以及表现的人物的情感。(4)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从作者的行动和心理上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5)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概括。可套用“本文记叙了……,表达了……的情感”的格式。本文以最平实的语言回忆了母亲的点滴,在泪光闪闪中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6)开放性试题,结合实际谈感想。
10.【答案】(1)①怕别人发现他来找秦老师;②怕因分数低被老师批评;③怕加分的要求被老师拒绝;④怕因提出加分的要求而遭到老师批评。
(2)小男孩儿当时的表现,使秦老师对他有了一些同情和理解,所以秦老师因不能满足他加分的要求而心怀歉意。
(3)小男孩儿当时的表现,使秦老师对他有了一些同情和理解,所以秦老师因不能满足他加分的要求而心怀歉意。
(4)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儿的那一分,对小男孩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小男孩儿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心怀感恩的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仅事业达到了高峰,人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心理描写及作用,藤野先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1)从第①段小男孩儿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①怕别人发现他来找秦老师;②怕因分数低被老师批评;③怕加分的要求被老师拒绝;④怕因提出加分的要求而遭到老师批评。(2)小男孩儿当时的表现,使秦老师对他有了一些同情和理解,所以秦老师因不能满足他加分的要求而心怀歉意。(3)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小男孩儿当时的表现,使秦老师对他有了一些同情和理解,所以秦老师因不能满足他加分的要求而心怀歉意。(4)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儿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是因为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儿的那一分,对小男孩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小男孩儿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心怀感恩的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仅事业达到了高峰,人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四.名著导读
11.【答案】(1)祥子
(2)吃苦耐劳、坚忍、有梦想……
(3)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考点】近代文学,小说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2)要从情节和对人物的描写来分析性格。如“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这些语言可看出祥子的吃苦耐劳和坚忍的品格。
(3)此题比较容易。因为可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来答,难在如何用一句话谈对这部作品的感受。这不仅考查考生对这部作品主题、写作特点、语言的理解,还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一句话的概括能力。比如: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故答案为:(1)祥子;(2)吃苦耐劳、坚忍、有梦想……;(3)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五.写作题
12.【答案】 挫折难得
人生中有很多财富,例如:友谊、知识、信誉、健康…这些财富都很宝贵.在我看来,挫折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是一次体育考试,要考的是技巧动作.按照规定完成一套动作,那里面有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等动作.看着老师为我们做的示范.这些动作也太简单了吧,简直是小菜一碟,我心中窃喜.可是…欣喜却变成了嘲讽,当我在做后滚翻的时候,手没有使上力,把我的脖子扭了,生硬的疼痛让我咬紧了牙关,我受伤了此时我的心如同电闪雷鸣般的疼痛.
不久我的伤好了,可以继续练习了,可当我迈着脚步走到垫子前,我却停住了脚步,眼前的一切让我不由得想起那天脖子上生硬的疼痛,我胆怯了.周围一片寂静,静得让人心慌,所有的人都注视着我,我的心怦怦的跳,再加上那心理作用的疼痛让我不得不放弃了.
回到家,我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我的脖子已经不痛了,可我为什么还要胆怯,难道就因为疼痛让我受到挫折就放弃了?难道因为一点儿挫折就让我懦弱了?简直就是开 玩笑.我才不会胆怯呢,那些动作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成长,才能让人变得更勇敢,对于我来说,挫折是一种财富.
于是,我每天都坚持练习,尽管受到挫折,我也会觉得很快乐,那对我来说是一种财富.终于到了考试那天,一个个熟络而又标准的动作映入大家的眼帘,那是经过挫折后的我成功了,你可知那是我有多快乐,因为我又获得一种财富.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了挫折,才会成长,让人变得更勇敢.我的成功让我又获得一种财富,那就是挫折.也是挫折,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考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言,我们能依据材料来打开思路,但是这一个题目要想写出新意,需要好好构思一下,本作文写作难度稍大。
【审题立意】从本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最,另一个是难得。写作时,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语确定写作思路都可以.这个题目的含义是:谈一下我认为最难得的东西,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
【思路点拨】可以按照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写别人的感受,只要围绕标题来写即可。
【误区指南】写这种命题的作文,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
【文体选择】写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写的文体即可。
【例文点评】本文的选材较好.选取了典型的事例,表现自己遇到的挫折后的想法、做法.开篇自然、简洁,毫不拖泥带水,中间的叙事具体,抓住了心理活动和动作来描写,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的抒情真挚。全文思路清晰,过程条理,中心突出。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要塞(sài) 气氛(fē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颁发(bān) 翘首(qiáo) 诘责(jié) 悄无声息(qiǎo)
C.溃退(kuì) 教诲(huǐ)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
D.轩昂(xuān) 解剖(pōu) 炽热(chì) 黯然失色(à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教诲 托辞 为富不仁 翻来复去
B.溺水 禁固 正襟危坐 藏污纳垢
C.琐事 匿名 颔首低眉 抑扬顿挫
D.辍学 慰勉 油光可鉴 暗然失色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成都草堂是四川人民心中的文化圣殿,这是无可置疑的。
B.枣儿的父母三年前走出大山,前往广东,除了节假日偶尔和枣儿打通电话,至今杳无音信。
C.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书来声音清脆,声调抑扬顿挫,我们都为之着迷。
D.假冒伪劣产品一度肆虐,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B.6月7日早上,伊朗德黑兰国家议会大楼和伊朗开国领袖霍梅尼陵墓发生枪击和自杀爆炸事件,造成至少约12人死亡,42人受伤。
C.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各地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藤野先生》一文赞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B.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 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也指居里夫妇对于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
C.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包含着对母亲的深情。
D.都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它纷纷扬扬,比春天一树树的梨花还要美。这时,北风变得柔和了,吹着它,上下翻飞,轻轻地降落,使人能看清那六角的菱形,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
①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②不知它是想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③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④
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⑤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
A.③②④⑤① B.①②④③⑤ C.⑤②④③① D.②④③⑤①
7.模仿例句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
写两组句子。(4分)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8.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野望》中于恬静的景色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云漂浮不定,幻化成形,是诗人的歌咏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用“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云生海市蜃楼之景;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湖水白云相连的景象。
9.综合性学习。(8分)
2015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发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拧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1)【提信息】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20字以内)。(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2)【谈理解】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3分)
材料四: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3)【言心声】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3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古文阅读(15分)
【甲】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沉鳞竞跃( ) (2) 相与步于中庭( )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4)念无与为乐者(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盖/竹柏影也 D.念/无与为乐者
13.面对美景,两篇文章的作者各发出怎样的感慨? (4分)
(二)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第14~17题。(15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4.“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句话中的“他们”指什么?“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这句话中的“他们”指什么?(4分)
15.“这一声”指的是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16.“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何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4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8~24题。(25分)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
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九岁初入大学的那年。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经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几件事。(3分)
19.第②段中画横线句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20. “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父亲那时的心里活动,组织好语言,写在下面。(3分)
21.父亲说“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22.“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23.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4分)
24、一篇美文,需要我们用心阅读感悟,平时老师也要求同学们养成做摘录写点评的习惯。阅读本文,你最想摘录的句子是什么?简述摘录理由(不少于30字)。(5分)
三、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55分)
要求:①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或虚拟名称代替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hào hàn( )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 yīn huì( ),一只小鸟的guōzào( ),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 )与无边。
2.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B.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
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苦心,创造了世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 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5.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7.名著阅读。(3分)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阅读探究(35分) (一)(11分)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7.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1)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
(2)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18. 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19.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20.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话。(2分)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6.(1)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1.浩瀚 huì 阴晦guō聒噪 袤
2.C 点拨:A项“从流漂荡”应为“从流飘荡”,B项“其间一千二百里”应为“其间千二百里”,D项“水中荇、藻交横”应为“水中藻、荇交横”。
3.A 点拨:“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D 点拨:A项句式杂糅,将“作为目的”改为“的宗旨”;B项成分残缺,可在“抽样检测”后加“的力度”;C项搭配不当,“描写……感悟”
搭配不当,把“以及”改为“,抒写了”。
5.示例: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7.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 周恩来
10.(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1.D 点拨:文中没有写到水。
17.(1)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母亲离世,“我们”内心无比沉重。
点拨:结合下句可知,“我”觉得母亲的灵魂“重”是因为“我”内心感到无比沉重,另外母亲双肩所承受的担子重,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很多。
(2)解脱操劳,放下一切;母亲可以快乐、轻松地离开。 点拨:“轻”既有“我”内心觉得“轻松”之意,觉得母亲终于可以解脱操劳放下一切,又有对母亲的祝福祈祷之意,希望母亲离世能轻松快乐。
18.①养育子女,付出所有;②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③为家庭操劳,任劳任怨;④辛劳一生,轻松离去。
19.示例:手法上:运用比喻或象征,把母亲的灵魂比作天边一抹云,把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寄托在一抹云上;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照应;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心中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安慰的过程。
20.示例:母亲是儿女心灵的港湾,倾尽爱护,最后变成一阵清风 母亲是父亲得力的臂膀,竭尽全力,最后幻为一团雾霭
期中综合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7分)
美是什么?美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pánɡ bó气势,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美是体育健儿凌飞时在空中划出的优美曲线,从容不迫,xiāo sǎ
优雅;美是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热情诚恳的心怀,求真求实,坦荡无私的心胸;美是托尔斯泰明亮犀利的眼眸,意趣盎然,直戳要害;美是郦道元笔下三峡绚丽多姿的画卷,重岩叠嶂,素湍绿潭;美是 , ,
。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所向披靡(mǐ) 意趣盎然(ànɡ)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pánɡ bó(磅礴) xiāo sǎ(潇洒)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再写一句话。(要求内容出自本册课文)(3分)
答案:(示例一)母亲的善良仁慈、宽容、大度的性格
忍辱负重 任劳任怨
(示例二)居里夫人实验室里淡蓝色的火苗 明亮安静 美丽动人
2.下面语段的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4分)
①当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为,我们有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中国青年。②曾经,中国人的勤奋改变了自身的境遇,改善了家庭的生活,也拥有了国家发展的奇迹。我们相信,今天的中国青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必将在人类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答案:①句在“伟大复兴”之后加上“的目标”;②句将“拥有”改为“创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B )
发射时间定在凌晨。 。火箭 ,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
,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③喷射的火焰
④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导析:B 叙述火箭发射时的情景,应当按照时空顺序排序。
4.按要求默写。(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5.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7分)
(1)下面是刘明为本次活动写的一篇消息,可是他不会设计标题,请你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
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校图书馆、校办公室、校宣传部联合举办,目的是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引领学生远离屏幕,亲近书本。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调查年份
所占比例
调查内容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3分)
答案:(1)(示例)学校开展“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活动
(2)(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
(3)(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5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2分)
征 蓬 出 汉 塞,归 雁 入 胡 天。
答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3分)
答案:(示例)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烽烟笔直向上,黄河边上的落日,此时正圆。此诗句写出了大漠奇特壮丽的风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5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 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
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8.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2)余告之故(缘故,原因)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D )
A.过岐亭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B.适见焉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D.余谪居于黄 求石兽于水中 (《河中石兽》)
导析:D A项,经过/过错;B项,遇见/了解;C项,神情/企图;D项,在。
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
出门。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译文: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呀,为什么在这里?
1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答案: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12.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答案:人生际遇: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排遣方式: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
参考译文:【乙】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侠士都敬重他。年龄稍大些,他改变了志趣,发奋读书,想凭借读书显扬于当代,但是始终不得志。于是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住的地方叫岐亭。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呀,为什么在这里?”方山子也惊讶地瞧着我,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他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神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
冬日香山
梁 衡
①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②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香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只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柏树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凛冽寒风中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却无人光顾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柏的骄傲。他们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依然尽情地展现着盎然的绿意,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⑤
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qù)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略有改动)
13.文章第②~④段描写了冬日香山的主要景物特征及其给人的感觉,仔细阅读文章,补全下面图表的内容。(2分)
总体感觉:空落落,清静
草木山石特征:(1)草木去而山石显
松柏的特征:(2)绿意盎然,生机蓬勃
作者的心境:澄静安闲
14.文章第③段在写冬日香山时也写了香山其他季节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案:通过对比,突出冬日香山的“清、静”“草木去而山石显”的特点,表现作者对香山冬日虚空境界的热爱之情,也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15.仔细阅读第⑤段,在作者的笔下,冬日香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春夏秋的香山又给人什么样的美感?(4分)
冬日香山: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春夏秋的香山:妩媚、丰腴、绰约的美感。
16.文章第⑤段“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3分)
答案:(示例)人要有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褪尽繁华,坚守正义,不畏艰难,不怕磨难,只有这样,才能立于天地之间,才能拥有更加完美的人生。(意思对即可)
(四)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3分)
回家吃顿娘做的饭
厉彦林
①每逢节假日,我们一家三口总有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赶快回老家,一家老少团聚,吃几顿合口味的庄户饭,尽情享受其乐融融的家庭幸福,欣赏山乡没受任何污染的至真、至善、至美的自然景色,感悟宁静淡泊、淳朴温厚、慈善平和的心境。
②我在外工作近30年,每次回老家,爹总是早早跑到集市上,买回各种各样还沾着泥土、露水的蔬菜、水果等,娘总会做上满满一桌子饭菜,还反复地劝说:“外边的饭不如家里的香,多吃点,多吃点!”岁月沧桑,地老天荒。一年年走过来,我和几个妹妹都长大了,爹娘也被岁月催老了。我深深地感到,只要献给爹娘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甜美的微笑,冷清的院子会立刻温暖起来,平淡的日子会顿感五彩缤纷。
③当下,人们常谈论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
回家吃顿娘做的饱含母爱、热气腾腾的饭就是一种幸福。这些年,春节放长假,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回家过年。守着年迈的爹娘,仔细聆听母亲的唠叨,欣赏父亲下地耕作、打理菜园,放心地品尝、慢慢地咀嚼、尽情地回味娘做的饭。在家的日子,娘总会把积攒了一年的好东西纷纷拿出来,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顿顿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像招待远方尊贵的客人。吃饱了,娘还逼着再多吃几口,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塞进我们的肚子里。娘看着我们吃得打饱嗝或者满头大汗,便会开心地笑了。说实话, 我这些年在外工作,也吃过一些山珍海味,有些娘肯定没见过、没听说过,更没吃过。可娘还是执拗地为我做她认为世上最好吃、我应该最爱吃的东西。多少次,我凝望着娘满头的银丝、满脸的坎坷与风霜,泪水相伴着感激与感动在眼眶里打转。情真意切的母爱刻骨铭心、魂牵梦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我更加牵挂和依赖亲人,更加珍惜与爹娘团聚的日子。
④记得那年大年初三,全家大鱼大肉吃腻了,我就自告奋勇要炖萝卜吃。响应最快的是娘,其实娘也不相信我做的菜会好吃。自家过冬的大萝卜又大又脆,我洗净切成块状和排骨混在一起,用小火慢慢地炖,临出锅前放上些许辣椒、香菜和味精,趁热盛出来,口感确实不错。娘尝了几口,自豪地说:“好吃,儿子做的白水煮萝卜也好吃!”言语中透出一种幸福和满足。年幼时体会不到在那贫寒的岁月,娘在烟熏火燎中忙碌着做饭的无奈与辛苦,当自己为人父母之后,对父母的恩情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多少次劝告、提醒自己:一定用心孝敬父母,但连偶尔为爹娘做顿饭这样简单的事都做不到,心中常怀愧意和歉疚。
⑤节假日,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是一次幸福而快乐的旅行。
(选自《人民日报》)
17.文中第③段的画线句:“其实幸福很简单”。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简单”?(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回家吃顿娘做的饱含母爱、热气腾腾的饭就是一种幸福。
18.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爹娘”运用了哪些描写?试举一例。(3分)
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示例)语言描写:外边的饭不如家里的香,多吃点,多吃点!
19.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2分)
答案:题目用具体的事情诠释了亲情,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思想的启迪。
20.面对“我”的“白水煮萝卜”,娘的表现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答案:自豪、幸福和满足。(示例)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很少,只要儿女能时常回家,他们就会很幸福。
21.“只要献给爹娘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甜美的微笑,冷清的院子会立刻温暖起来,平淡的日子会顿感五彩缤纷。”你一定有过温馨的问候或者是甜美的微笑……请用你的笔把它描述下来吧。(3分)
答案:略(提示:一定要写出具体的问候、微笑,或者具体的其他细节,语言要通顺,有真情实感。)
三、写作(50分)
22.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当明艳的鲜花映入眼帘,当鸟儿鸣叫在枝头,当溪流奔向海洋……你对大自然赋予的这一切有着怎样的感悟?你不觉得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灵性和美好吗?它们陪伴着你、哺育着你、启发着你、引领着你……
请你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500字以上;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初二年级月考测试卷(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题,共1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诘责(jié) 溺水(nì) 黝黑(yōu) 沥青(lì)
B.教诲(huǐ) 私塾(shú) 崎岖(qí) 骤雨(zhòu)
C.绯红(fěi) 不辍(chuò) 平庸(yōng) 窒息(zhì)
D.溃退(kuì) 颁发(bān) 翘首(qiáo) 娴熟(xiá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咆哮 一丝不苟 泄气 杳无消息 B.周济 诚皇诚恐 躁热 正襟危坐
C.畸形 深恶痛嫉 匿名 为富不人 D.慰勉 抑扬顿锉 荧光 和颜乐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力攻击下,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C.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D.他工作扎实能干,任劳任怨,此次授予他“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也算是实至名归。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第一单元的深入学习,使同学们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有了深刻的认识。
B.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物,对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
C.春天来了,一切都充满生机,天空中又一次飘满了风筝和鸟鸣。
D.为了防止灾后有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甚至连吃住都在灾后现场。
5.将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精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盖,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6.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标题中不得出现标点符号,不超过10字。(3分)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02-16 来源: 羊城地铁报
昨日,记者在东濠涌看到,遭受大雨和污水侵袭的东濠涌已经恢复清澈见底,亲水平台一带的瀑布底下还有上千条锦鲤在嬉戏。据悉,自上游关掉水闸后,东濠涌景观便恢复原貌。
据了解,东濠涌从北到南全长约3000米,整治范围目前只是在下游,上游尚未进行截污处理。为了挡住上游污水流入,只好使用大闸门将上下游隔开。遇到暴雨来袭时,则会采用此次作法,开闸放水。泄洪的时候由于水的冲力太大,将上游包括涌边的垃圾等一并冲向下游,水退后,留下了发臭的污泥和垃圾。
二、古诗文积累(2小题,13分)
7.古诗文积累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B.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C.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D.攀条折其荣,将以为所思。
E.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F.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5分,每空1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
② ,云生结海楼。
③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8.根据课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每空1分)
(1)属引凄异 《三峡》 (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 )
(3)晓雾将歇 《答谢中书书》 ( )
(4)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诗夜游》 ( )
(5)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4分)
三、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4小题,共13分)
(一)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甲】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三峡 郦道元(北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
B.猿则百叫无绝 念无与为乐者
C.天下独绝 绝巘多生怪柏
D.横柯上蔽 苔痕上阶绿
10.把“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写泉水激石声、鸟儿鸣叫应和声、蝉叫和猿啼,交织成嘈杂的山林交响乐。
B.乙文语言凝练,“清荣峻茂”四字再现了三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特点。
C.甲文写江底细石,历历在目;游动的鱼儿,清清楚楚,两者映衬展现出富春江的水清澈明净。
D.乙文描绘三峡的景物时,既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二)诗词鉴赏,完成12题。(1小题,共5分)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2.(1) 诗句中的“薄暮”和“落晖”是什么意思?请分别解释。(2分)
(2)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四、名著阅读(2小题,共10分)
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一切皆像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只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翠翠因为日里哭倦了,睡得正好,他就不去惊动她。
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得真有趣!”
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老船夫一到了晚间就故意从别样事情上催促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两人吃完饭坐在屋里,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嗡嗡的叫着,翠翠便把蒿艾束成的烟包点燃,向屋中角隅各处晃着驱逐蚊子。晃了一阵,估计全屋子里已为蒿艾烟气熏透了,才搁到床前地上去,再坐在小板凳上来听祖父说话。从一些故事上慢慢地谈到了唱歌,祖父话说得很妙。
祖父到后发问道:“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①,你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
翠翠便也当笑话答道:“有人唱歌我就听下去,他唱多久我也听多久!”
“唱三年六个月呢?”
“唱得好听,我听三年六个月。”
“这不公平吧。”
“怎么不公平?为我唱歌的人,不是极愿意我长远听他的歌吗?”
“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
“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吗?”
“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
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的捶着,且笑着:“翠翠,你人乖,爷爷笨得很,话也不说得温柔,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你应当当笑话听。河街天保大老走车路,请保山来提亲,我告给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②,为你来唱歌,向你求婚,你将怎么说?”
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因为她不明白这笑话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诌的。
祖父说:“你告诉我,愿意哪一个?”
翠翠便微笑着轻轻地带点儿恳求的神气说:
“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翠翠站起身了。
“我说的若是真话呢?”
“爷爷你真是个……”翠翠说着走出去了。
祖父说:“我说的是笑话,你生我的气吗?”
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走近门限边时,就把话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站了一忽儿,祖父也从屋中出到外边来了。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翠翠还记着先前祖父说的笑话。耳朵又不聋,祖父的话说得极分明,一个兄弟走马路,唱歌来打发这样的晚上,算是怎么回事?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翠翠忽然说:“爷爷,你唱个歌给我听,好不好?”
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祖父所唱的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
注:①在对溪的山上唱歌,是一种求爱的方式。
② “走车路”:请媒人提亲;“走马路”:用山歌打动情人。
(选自《边城》 有删改)
13.小说一开始就写翠翠梦到去摘“虎耳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翠翠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11分)
族谱·乡魂 牧之
⑴
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改革了富裕了,乡梓的几位父辈和兄长让我回去一下,说要商量重修家谱。记得爷爷曾夸耀说我们的家谱编修得如何好,如何源远流长,记述着先祖的起源、支系和营生,有五百多年历史了。但爷爷又说,1940年,家谱让日本人给烧了。后来见到爷爷时,在长长的叹息之后,老人家磕去铜烟锅里的烟灰缓缓地说:“要重修家谱啊,把这个恨也写上……”说罢沉沉地凝视着远方。最终,老人家是带着遗憾离世的。
⑵故乡在内长城的脚下,依山傍水,倚坡而居。顺着山势是明代修造的内长城,沿山岭起伏蜿蜒而去。造型各异的碉楼雄浑壮观,几百年风雨侵蚀,依旧武士般伫立凝视远方。
⑶我上大学前,父亲给我讲述了家谱被毁之事和日本人制造的一起血案。那是一个十年九不遇特别寒冷的冬天,南山沟里的八路军夜袭捣毁了日本人的一个炮楼,还把沙邑河的桥也烧了,听说是为了阻止日军向南增援。指挥这次行动的是我的一位同宗伯父。这位伯父家境殷实,是当地数得上的大户人家。少年时即考取省城学府,之后留在师专任教。在当地是为数不多的文化人。日本人来的那年这位伯父就没有音讯了,之后影影绰绰地听说他通了“红”。
⑷日本人进行了血腥的报复。那天凌晨日军突然包围了村子,先是挨家挨户大搜捕,抓了二十多人,之后把这些人赶到老爷庙五花大绑了起来,既不拷问也不审讯,连踢带打把一行人押到了沙邑河。看来鬼子这次来就是杀人的。维持会长磕头捣蒜般向鬼子求情,非但无济于事还被打掉两颗门牙。被绑的人中就有那位伯父的父亲。他已经被打得浑身是伤,一条臂膀被打断耷拉着淌着血。老人家雪白的胡子硬扎扎地挺着,眼睛瞪得有铜铃大。他是当地出了名的硬茬汉子。早年间闹拳会杀“洋毛”,是令县衙和村公所头疼的人。但他从不欺凌乡人,成年之后主要是往当地人叫大圈子的蒙古以及更遥远的俄罗斯贩运茶叶和皮货,所以家里骡马成群还养着骆驼队。那几年他一直暗地里和日本人叫板,不久他儿子的事也被日本人侦悉。看来此次是在劫难逃了。他似乎也看出来了,牙根咬得比这冰土地还硬。
⑸鬼子把这二十多人一字排开踢跪在河堤上,抡起了东洋刀……据事后被驱赶去观刑的几个老人说,寒光闪过就是一道道直喷冲天的血柱。日军一口气连砍了十六个人。直至他们离去一个时辰人们才醒过神来,哭天抢地扑向亲人。另一旁还躺着几个没有被杀的人,是拉去陪绑的,其中就有我的父亲。“当时您怕吗?”多少年之后我问父亲。父亲生性敦厚,半晌才说:“怕……拷起来的时候我就迷糊了。”这就是那个时代中国的写照,国力孱弱,民如草芥,任人宰割。
⑹日军觉得还不解气,走的时候把祠堂给烧了。据说我们这一族也是迁徙之族,所以祠堂修建得很是气派,大火整整烧了一天一夜。供奉在祠堂中几百年的族谱也被付之一炬……
⑺重修族谱的嘱托,因为这一段国恨家仇,更显沉甸甸的。
⑻那年夏天我请了几天假,驱车返回故乡。早在我回去之前,几位兄长已经整理出族谱的框架和脉系。族人是在一片空白之上,凭藉着回忆和追根问底的精神一直追叙到了明朝的嘉靖年,而且是有支有脉,上吻下合。
⑼基本框架和主脉几经完善,初稿基本成形。这时我更多考虑的是爷爷当年的嘱托,怎么把这一段国恨家仇告诉下一辈。
⑽我族非显赫人家,也不便张张扬扬地列家传。经与几位兄长和族人商议,大家达成共识,在前言部分讲述重修家谱的缘由时,把这段血史写入。几位老人极为赞同,说这样可让娃娃后生们永远记着。特别一提的是那位宗亲伯父,是在抗战胜利前夕殉难的,令人至为惋惜。当时晋绥边区围歼前所镇的一个日军中队,该镇在清代即驻有一支绿营兵,是我们这一带著名的商贸集镇,日本人来了之后重点驻防。当时日本人已是穷途末路,这在我们家乡的区域应是最后一战了。我们村的民兵都参加了战斗,连父亲也赶去运送弹药。抱着为乡亲父辈复仇的心情,这位伯父率战士冲在前面,不幸中弹牺牲。之后人们把他残缺不全的肢体连同衣帽一并葬在其父墓旁。当时边区为他举行了公祭。前言对此事浓墨重彩地进行了记述,虽非列传,但似族魂般刻在人们心中。
⑾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又推敲加补了一个后记,把修家谱的根本旨意写出来,把精神和底蕴写出来。这份差事自然落在我身上,我欣然应允。足足忙了一阵,族谱的三校稿已完成。看着案头整整齐齐几大本已装订好的样稿,我和几位族兄长长舒了一口气。
⑿星光与山村的灯火交织,塞外的夜空美如画卷。在一位兄长家庭院的葡萄架下,土夯的院墙上爬满豆蔓瓜藤,点点繁星透过葡萄枝叶洒在席间,与灯光和杯盏交相辉映。在省城读大二的侄子为大家朗读后记:
⒀“为记述我家族之根之源之本,以弘扬我族厚德上善循规蹈矩之德,故重修家谱。此乃一。其二,公元1940年东洋倭人杀我族胞、毁我宗庙、焚我族谱,狼子野心妄断我根祖之系。故族人矢志重修家谱,昭昭然示诫后人勿忘家仇国恨……”。
⒁沉甸甸的乡魂,有着长城般脊骨的乡人,赢得我由衷的敬意!
(选自2015年05月23日《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5.围绕“修族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理清文章主要内容。(2分)
(1)① 。
(2)爷爷嘱托重修族谱。
(3)② 。
(4)读大学的侄子朗读族谱后记。
16.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画线句省略号的作用。(2分)
17.简要分析第12段中画线语句的作用。(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中“乡魂”一词的理解。(4分)
第三部分 写作(40分)
六、作文(1小题,共4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抓住细节描写(含景物),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táng(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yǐ( )。情yù( )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 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 右手倚一衡木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主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②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4、古诗文默写(10分)
(1) ,猎马带禽归。乡泪客中尽, 。
(2)崔颢的《黄鹤楼》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 。
(3)《望岳》一诗中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的诗句是
______ ,________ 。
(4)《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莲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被人们看做是“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象征。
5、阅读下列一则新闻,完成题目。
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新华网布鲁塞尔10月4日电 (记者冯坚 刘江 赵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进行了交谈。温家宝重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温家宝指出,维护和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同意,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和政府间沟通,适时实现中日高层会晤。
6.这个单元是有关“战争”主题的课文,你能写一句有关战争的诗句和一个有关战争的成语吗?请试一试。(2分)
7、仿照下面前后句子的写法,在中间写出一句话。(2分)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色彩;给别人 ,你也会 ;给别人一点快乐,你也会感觉到快乐的美好与充实。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做8-11题(13分)
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展示标题为“齐鲁青未了”,该标题由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写。表达“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山东馆的展馆外形设计和展区设计富有特色,亮点很多。
展馆占地600平方米,最高处约9米,以蓝色为主色调,突破了以往展馆四墙合围的方正常规,外观将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为一体,流畅的曲线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表达出“
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之中,五岳之尊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了“齐鲁青未了”,表达了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情怀。
山东展馆具体展示内容分为3个板块:“过去——— 文明礼仪的齐鲁”、“现在——— 科学发展的山东”、“未来——— 和谐美好的家园”。在定位的把握上,历史文化部分重在文化,现代城市部分重在城市,未来发展部分重在家园;在展馆设计的空间布局上设置“一廊”、“一厅”、“一家园”。
第一板块为“智慧长廊”,承担展馆的序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山东古代城市文明,展示山东人对城市文明进步所贡献的智慧。观众进入该区域,将感受“文化山东”。
第二板块为“城市窗口”,承担展馆的主展厅功能,将给观众展现一个继承了传统的齐风鲁韵,开放进取、科学发展的山东。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当代山东城市发展的成果,展现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该区域将给观众留下“魅力山东”的印象。
第三板块为“齐鲁家园”,承担展馆的尾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和对未来生活、未来家庭的追求。该区域主要以互动方式使观众切身体验“好客山东”。
展区设计上亮点颇多。特别是正门口一个以现代光电技术制作的巨大“鲁班锁”夺人眼球。“鲁班锁”是山东馆的一大特色,“鲁班锁”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制卯榫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将其作为城市营造智慧的典型符号,颇具齐鲁风味,同时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主展厅,120度弧幕上循环播映以“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影片,重点展示山东城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尾厅“城市畅想”则大量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此外,展馆还对太阳能、心脏支架、离子膜、集成电路等山东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
山东展馆以最有代表性的山东元素,展示了古代圣贤智慧的金色之光、当代城市发展的绿色之道和未来美好家园的蓝色愿景,把山东的历史与现实对接、与未来沟通,以现代技术和艺术手段,给参观者留下道德方正、智慧圆融、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文化感受。
8.从文中介绍看,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在外形设计和展区布设上各有什么特色?(4分)
外形设计:
展区布设:
9. “鲁班锁”之所以成为山东展馆设计上的一大“亮点”,其原因究竟有哪些?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10.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做。(3分)
①本文最突出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
②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答:【 】
A.山东展馆主题“齐鲁青未了”既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也表达了“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
B.山东展馆在空间布局上设置的“一走廊”“一窗口”“一家园”分别指的是“智慧长廊”“城市窗口”“齐鲁家园”三个具体的展示板块。
C.对太阳能、心脏支架等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也是上海世博会山东展馆设计上的一个亮点。
D.山东展馆从外形设计,展区布设到具体展示内容,全面体现了上海世博会“科技世博”“生态世博
”“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
(二)阅读《秃的梧桐》,完成12-17题(17分)
(1)——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2)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3)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4)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5)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6)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7)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8)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9)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10)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 cuì(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g 1óng(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4)——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16)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选自苏雪林《绿天》)
12.请根据拼音写出第(11)段中应填入的词语。(4分)
qiáo cuì ( ) cōng lóng ( )
13.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 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4.本文是以 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
15.文中第(11)(12)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3分)
答:
16、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7.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1.[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8.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 选贤与( )能 (2)货恶( )其弃于地也
(3) 故(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5)屋舍俨然 ( ) (6)悉如外人(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四、作文 (30分)
21、题目: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实事、抒真情;
③、600字以上;
④、作文中不允许出现真实姓名、地名、班名。
标题行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现出较高的科技含量;②体现出较高的城市营造智慧;③具有“齐鲁风味”,体现山东特色;④能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每答对其中一个要点得1分,答对其中三点得3分) 10. ①空间顺序(1分)按展区布设的空间顺序逐一介绍了各展示板块所承担的功能和主要展示内容(2分)[或: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1分)先总的介绍山东展馆所包括的三个展示板块,再逐一介绍各板块所承担的功能和主要展示内容②分类别(1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山东馆展示板块的功能和相关展示内容。 11.D 12、憔悴 葱茏 13、 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
14、本文是以秃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答“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或“以秃梧桐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给1分)
18.(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5)整齐的样子(6)全、都 19.(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并自得其乐。
20. 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21、建议作文基准分为22分,一类卷26—30分,二类卷21—25分,三类卷15—20分,四类卷0—14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 书写题(4分):用正楷字将下面这首诗抄写在方框内,要求抄写准确,注意排版, 字迹工整,卷面干净,不得使用涂改工具。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找出加点字字音全对的一项( )
A. 凹凼(dàng) 寒噤(jìn) 侮辱(wú) 文绉绉(zōu)
B. 憎恶(zēng) 倔强(jué jiàng) 吊唁(yàn) 颓唐(tuí)
C. 粗拙(zhuò) 奔丧(sāng) 骷髅(lòu) 晕厥(què)
D. 疮疤(cāng) 伎俩(jì liǎng) 嫉妒(jì) 妥帖(tuǒ tiē)
2、找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惊骇 蜿蜒 跋涉 情有可原
B. 屹立 狼籍 塌败 人头挤挤
C. 荒谬 掳掠 号啕 不可名状
D. 烦躁 愧怍 蹒跚 绘声绘色
3、找出加点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 )
A. 蹿跳(向上或向前跳) 锐不可当(锋利)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B. 仄歪(倾斜)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典质(质量)
C. 张皇失措(惊慌) 触目伤怀(心) 勾留(长时间停留)
D. 绥靖(安抚) 赋闲(有闲情雅致) 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4、找出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之前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
B. 《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都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C.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简明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D. 《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文的文体名称。
5、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不在于他花了多少时间,关键是学习效率高。
B. 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C. 今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D. 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6、找出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这种甘愿为其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B. 有的人玩游戏上瘾,手机一不在身边就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C. 小城依山傍水,既有山的险峻,也有水的柔情,真是别具匠心啊!
D. 不管是不是情有可原,你没发挥好,失去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已成事实。
三.默写题(每空1分,共14分,见错不给分)
(1).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3).《早寒江上有怀》中实写早寒景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既有用典又有隐喻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黄鹤楼》描写登楼所见之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鸡犬相闻。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望岳》的颈联: , 。
四、文言文考查(10分)阅读《核舟记》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解释加点词(2分)
(1)八分有奇( ) (2)矫首昂视( )
(3)佛印绝类弥勒( ) (4)石青糁之( )
9.解释下列句子(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0.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一件令人赞叹的手工艺品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并从选文部分找出可以佐证的内容。至少说出两点(4分)
(1) ,入选文中提到的 ;
(2) ,入选文中提到的 ;
五、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0分)
(一)落叶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1、本文以作者对落叶的抑扬起伏的感情为线索,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这一感情在文中的具体表现(3分)
12、请你谈谈第五段中加点词“悠悠”和“寂寂”的表达效果(3分)
13、作者为什么认为“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且十分幼稚”呢?(2分)
(二)长衫老者
冯骥才
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14、分析第一段中加点词“扎”的含义和作用(2分)
15、在长衫老者之前“扎”进胡同的人,出来之后有哪几种表现?(2分)
16、品味第④⑤两段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点,选择其中一句分析。(3分)
17、本文突出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找出一处并谈谈其作用(2分)
18、本文标题是长衫老者,但写长衫老者的文字并不多,反而更多的着墨于胡同,似乎改为《胡同的命运》更为贴切。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呢?为什么?(3分)
六、作文(40分)
19、有人收藏亲情,有人收藏友情,有人收藏时光,有人收藏礼品,有人收藏祖国的荣誉,有人收藏家园的美景,有人收藏他人的眼泪,有人收藏自己的心情……
请以“我的收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身份的人名地名校名班名
3、不得使用涂改工具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侥幸(jiǎo) 皱眉(zòu) 飒飒(sà) 消耗殆尽(dài)
B.醒豁(huò) 绯红(fěi) 怜悯(mǐn) 汗流浃背(jiā)
C.雾霭(ǎi) 干瘪(bǐ) 凛冽(lín) 喋喋不休(dié)
D.抖擞(sǒu) 逃遁(dùn) 炮制(páo) 怡然自乐(yí)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妨碍 纯脆 斑驳陆离 回光反照
B.轮廓 惨淡 仓皇而逃 分道扬镳
C.妨碍 恶运 正襟危坐 仓桑岁月
D.流览 陷阱 欺世盗名 暗然失色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胄:铠甲 消耗殆尽:危险
B.诞语:有预见性的话语 无餍:满足
C.纳罕(诧异、惊奇) 明眸善睐: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D.了无痕迹:一点也没有 不啻:无异于、如同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 。
(2)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 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3)落日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 ,不愿离去。
(4)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一篇小学生千篇一律的命题为“春游某某”的习作的 ,一位满脑袋陈腔滥调的诗人的灵感的来源。
A.视角 变化 贪恋 体裁 B.视角 变幻 贪婪 题材
C.视觉 变化 贪婪 体裁 D.视觉 变幻 贪恋 题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五个高新区的发展,我省的西安、杨凌两个高新区均在其中。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6.名句默写。(6分)
(1)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水》一诗中,因想像奇特而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________ _ ,__________ __。
(3)《小石潭记》中揭示全文的主旨,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的语句是: , 。
7.2008 年是中国不平常的一年.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以后,某门户网站首页上贴上一段话,编辑写了这段话的前半部分。请在这话后面的方框内续写两句话。要求:
衔接自然、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5 字以内。( 4 分)
2008 年,我们热切期待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然而,
, 。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9.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9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3 分)
A.委而去之 (到… …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11.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 4 分)
12.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8分)
①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②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在长沙路思治里12号那个顶层上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铁盒子般的海鸥牌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 A (①遭遇 ②经受 ③面临)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 B (①仍然 ②赫然 ③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了我个人生命史中 甲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的珍藏了。
③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 乙 (指人所做的事),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改变的。
④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关系。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 丙 (形容失去光彩)。过后想起来,好似 丁 (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变得厚重、智慧和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的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 C (①描绘 ②刻画 ③塑造)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的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⑤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 D (①印到 ②刻进 ③嵌入)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
⑥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精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⑦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始时那个问题: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13.在选文甲、乙、丙、丁四处,根据后面的解释,各填上一个成语。(4分)
甲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
14.结合选文语境,在A、B、C、D从后面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2分)
A_________ B___________C__________D ___________
14.选文第②段详细记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以“日历”为题,而后面为什么又着重写“记忆”?请用选文中的原句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认为作者“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作者说“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也思考“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充实这空间。联系实际想想,在生活中你已经或者打算拿什么把自己的日子填满?请写一段话表述出来。(不超过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记叙文《你在伞里吗》,完成文后题目。(13分)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
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读品》2008.1)
19.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2分)
2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是这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4.两题任选一题。篇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一) 命题作文
题目:真情源自你我他
(二)话题作文
我们航行在人生的海洋上,开的是小船,但要进行的却是壮丽的航程。要达到成功和幸福的彼岸,你会经历各种“气候环境”:或激情澎湃,或消沉沮丧,或道德考验,或物质诱惑。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
请以“掌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
期中达标检测卷
1.D 2.B 3.D 4.D 5.C
6.(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示例:( l )中国没有低头抱怨,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2 )灾难我不怕,兴邦我承担。
8.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9.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0.A
1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
13.甲. 刻骨铭心 乙. 所作所为 丙.黯淡无光 丁.空洞无物
14.A ① B ③ C ② D ③
15.是我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一天;我由此懂得了日历的意义;懂得了生活中需要努力
16.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
17.日历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忆。(言之有理即可)
1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19.一对母女在风雨中打着伞骑车回家。(意思相近即可,但答案中必须有“母亲”或“妈妈和女儿”“回家”。)
20.第一个空:关心女儿(疼爱女儿、关爱女儿、爱护女儿),细心体贴(周到细致)
第二个空:体贴妈妈(关心妈妈、孝顺妈妈),乖巧懂事(善解人意、聪明善良)
21.不好。因为“砸”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猛,与“嘭嘭直响”相呼应,换成“落”就没有这种效果
22.不能删。因为本段是插叙,交代了拮据的经济背景,解释了我的心“一阵阵颤栗”的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展开情节,描写人物。
23.答案要点:①我为女儿对我的理解(或“关爱”“孝顺”“体贴”)所感动。②有感于小小的女儿便受我所累(或:为委屈孩子而愧疚)。③有感于我为了梦想,生活的艰辛。④我被女儿的自信而感动。⑤我为女儿的优秀所感动。
24.略。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满分120分,含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8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28分)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zhuì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ù立在面前。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故弄玄虚 据礼力争 壁磊森严 千锤百炼 围追堵劫 循循善诱
莫名奇妙 无言以对 失魂落魄 感慨良深 灰飞烟灭 辗转反侧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2008年11月,在读者见面会上,携新童话而来东台的郑渊洁又掀起一阵汹涌的“童话热”,令我市小朋友触目伤怀,激动不已。
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2009年10月25日,刘翔以13秒34的成绩获得了第11届全运会110米栏的冠军,此刻他站在领奖台上,
精神矍铄,神采飞扬。
D、在学校举行的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绘画比赛中,李华同学信手涂鸦,很快就完成了作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高昂的教育费用已成为有适龄子女居民家庭中一项沉重的负担。
C、长江大学党委日前作出决定,开除徐彬程等12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
D、10月30日,参加第11届全运会的江苏代表队获得49枚金牌载誉凯旋而归。
5、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2分)
(1)在学代会上,代表们把同学们的呼声 给了学校领导。
(2)他的作品语言幽默风趣,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
(3)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 ,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A.反应 崇敬 设身处地 B.反映 崇敬 身临其境
C.反映 推崇 身临其境 D.反应 推崇 设身处地
6、下列作家作品知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B、《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C、《泊秦淮》——杜牧——唐朝 D、《枣核》——萧乾——现代
7、名句积累。(8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
(5)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7)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近年来关于长城被人为或自然毁坏的报道很多,由此引发 了“应不应该重修长城” 的争论,那么你觉得到底应不应该重修长城呢?试着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4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2分)
二、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2题。(16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文中缺漏了一句话,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10、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 )(4分)
B
A.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齐之习辞者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 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
D
C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曰,何坐
使与台齐,定目细视(《幼时记趣》) 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E
何以也
以实奇(《于园》)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3分)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分)
12、晏子在反击楚王时,为什么要使用“得无”“耶”等带有疑问语气的词语?(2分)
三、阅读《老山界》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3-17题。(11分)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节选自《老山界》)
13.选文第①⑦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分)
第①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14.“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3分)
15.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分)
16.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2分)
17.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5分)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8.文章写了母亲给“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9.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0.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此句的深刻含义。(3分)
2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2.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吗?请写两个来。(2分)
第三部分:写作训练(50分)
作文题目:想做你的朋友
提示:①这里的“你”,可以是亲近的、仰慕的人,可以是大自然的一景一物,还可以是内心深处的理解、尊重、快乐……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 考场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期中考试答题纸
第一部分(28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4分)(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
2、(4分)
错别字
改正
请把选择题第3-6题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题号
3(2分)
4(2分)
5(2分)
6(2分)
答案
7、(8分)
(1) (2)
(3) (4)
(5) (6)
(7) (8)
8、(4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2分)
二、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2题。(16分)
9、(4分)
10、(4分)
11、(1)(3分)译文:
(2)(3分) 译文:
12、(2分)
三、阅读《老山界》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3-17题。(11分)
13、(2分)第①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14、(3分)
15、(2分)
16、(2分)
17、(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5分)
18、(4分)
19、(3分)
20、(3分)
21、(3分)
22、(2分)
第三部分 写作训练(50分)
想做你的朋友
600
答案
1、chàn quán 坠 矗
2、礼(理) 磊(垒) 劫(截) 奇(其)
3.B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触目,视线接触到。伤怀,引起伤感的情绪。
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信手涂鸦,字面义是指信手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4.B
5. C
6. C
7、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泊秦淮近酒家
恨别鸟惊心
乌蒙磅礴走泥丸
会当凌绝顶
浑欲不胜簪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
8、言之成理即可。
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0、AC
11、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12、使语气变得更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的关系。
13.第①自然段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
第⑦自然段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
14.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15.喊声笑声传达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16.如: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17.如“横着心躺下去”,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苦的态度。
18.下雪时,母亲送我去上学;找不到工作时,母亲给我以鼓励。
19.环境描写 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20.比喻 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21.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2.孟母三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要讲信用。
……
23.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门槛(kǎn) 举箸(zh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āng)
B. 要塞(sài) 瞥见(piě) 惊骇 (hài) 惟妙惟肖(xiào)
C.俨然(yǎn) 箱箧(qiè) 镂空(lóu) 谬以千里(miào )
D.阡陌(qiān) 伧俗(cāng) 寒噤(jìn) 选贤与能 (jǔ)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走投无路 糟踏
B 锐不可挡 振聋发聩 情寓于中 烦躁
C.情由可原 众志成城 穷愁潦倒 赃物
D.杯盘狼藉 得意洋洋 锲而不舍 逃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遇迩。
4、(2010年,福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福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
B.“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闽都福州城市。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D.福州市的许多中小学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的重建。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老王》一文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6、(2010年,安顺)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5 字以内,不含标点)(3 分)
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 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8 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 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050 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 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填充下列各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春望》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2) 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环境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道之行也》中概括描绘大同社会主要特征的主旨句是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6)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 (国家)
(作者)的小说, (作品)主人公是
8、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3分)
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别晒坏了!
9、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1分)
(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1分)
1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用“√”和“×”表示(4分)
(1)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言论也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莲说》就是一篇托物言志的“说”体议论文。( )
(2)“铭”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本文81字,是铭词中最短小的了。( )
(3)魏学洢所写 的《核舟记》是一篇实物说明文,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 )
(4)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是他中年时期的作品。( )
二、阅读与探究(52分)
(一)阿长与〈山海经〉(17分)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1、仔细品味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2、简要说说第①段和第②段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13、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3分)
1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3分)
15、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分)
16、“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⑴、陶后鲜有闻( ) ⑵、濯清涟而不妖( )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⑷、亭亭净植( ) ⑸、宜乎众矣( ) ⑹、花之君子者也( )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10年,重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21—25题。(20分)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亲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④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⑤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
⑥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⑦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⑧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
。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⑨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选自文章阅读网,有删改。)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23.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请你从第①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4分)
答:我选( )处:
24.第⑧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4分)
25.第⑨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那份震撼”。(4分)
26、“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4分)
(四) (16分)
淡 竹
苏沧桑
(1)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2)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
(3)A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4)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志。
(5)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
(6)松树很满足,即使干瘪的果子永远得不到更饱满的收获。
(7)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据说气味能抵挡蛇对游人的侵袭。
(8)被践踏 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
(9)B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 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10)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11)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一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12)真是空的吗?不. 那一节节空里, 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颗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 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13)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14)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15)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 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16)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 成萌, 美化环境;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 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蓝.
(17)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18)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19)他是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20)他是苏轼,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
(21)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22)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 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23)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散文2009精选集》有删节)
27.第(12)段说淡竹其实不空,淡竹“不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8.作者说淡竹就是李白,请阅读第(11)段,概括出淡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品质的内容。(4分)
29.文题《淡竹》,文章前部分却用了大量文字写其它植物,有何作用?(4分)
30.本文语言优美,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面三刀处中,任选一处,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三、创新写作(50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期中检测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 (A当dāng ;B瞥piē;Clòu)
2.D (A.头-投 B.挡-当 该-赅 C.嵩嵩-祟祟 意-异)
3.C(“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当以“梦寐以求”之类的成语陈述)
4.D(A无主语;B句子成分残缺,句后加“发展历程“;C语序颠倒,应先“培养”,后“增强”。)
5. B (“八国联军“应为”英法联军“)
6. 示例:中国积极推进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历史进程。
7.(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或者填:天下为公)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苏联(前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保尔.柯察金)
8、讽刺了生活中长辈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
9. (1) 暴露老板急于获取更多利益的心态。(1分) (2) 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10、√ × √ √
二、(一)
11.表现了“我”接到《山海经》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12、前后照应。①段写阿长过问《山海经》,“我”不以为然;⑤
段写阿长为我买到《山海经》,“我”对她产生敬意。
13.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4.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
15.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16.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二)
17.(1)、少 (2)、洗涤 (3)、亲近而不庄重
(4)、立 (5)、应当 (6)、品德高尚的人
18、(1)、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9、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0、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21、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重庆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重庆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重庆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三)
22.文章叙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母亲讨饭(米)供儿子读书的故事(2分),表现了母爱无疆的主题。
23. (1)“轻轻地、细细地”表现对儿子的呵护,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深厚的母爱。
(2)斑驳陆离:形容土墙已经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了。噌噌:形容长得很快。本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家虽然十分贫穷,但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
24、三袋米,凝聚着母亲的汗水和心血,是母爱的结晶,母爱是无价的,金钱买得到粮食,但买不到母爱。
25.示例:天啊!那位靠乞讨大米供儿子上学的母亲竟是我的娘。娘啊!您拖着残疾的身躯乞讨供我读书,那漫长的乞讨路上却印下了您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和殷切希望。儿子不知怎样才能回报您的恩情。
26.示例一:每天早晨桌上的早餐,每次出门前那声亲切的叮咛,获得成功时给我肯定,遭遇失败时给我鼓励……我愿永远停靠母爱的港湾。
示例二:爸爸总是那么严厉,生活中让我独立、学习上让我自主,每次遇到风险总不让我退缩。其实,在他那威严的面孔下藏着一颗慈爱的心。
(四)
27.豁达智慧;懂得感恩;懂得爱;与朋友和谐相处;不慕名利(笑忘功名利禄)
28.评分一:不弯腰(正直)(1分);不费心机。评分二:或答:不虚伪地赞美(不逢迎);不妥协(不讲和);厌恶污浊的世风;不委曲求全。(答齐以上四个要点满分)
29.为下文写淡竹作铺垫、蓄势,使文章波澜起伏,衬托了淡竹的形象,突出了淡竹的高贵品质。
30. A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地描写了淡竹的形象,突出了淡竹清瘦而且憔悴的特点。
三、写作(略)
相关文档
- (新人教版)广东省廉江市八年级语文上2021-10-273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五首 己亥杂诗2021-10-2711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2021-10-273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13 花儿为什么这2021-10-2717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最后一次演讲 (9)2021-10-271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云南的歌会 (13)_2021-10-2721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五首 己亥杂诗2021-10-275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记承2021-10-277页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共132021-10-27131页
- 八年级上语文一课一练20 湖心亭看2021-10-27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