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2.50 KB
  • 2021-10-27 发布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精练+期末复习专题1—7,精品课件

  • 10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近代史 旧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侵华史 探索史 落后就要挨打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国民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日战争时期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侵华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1842) (1856-1860 ) (1894-1895) (1900-1901) 《南京条约》 《瑷珲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落后就要挨打 探索史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 洋务运动 ( 19世纪60-90年代 ) 戊戌变法 ( 1898年 ) 义和团运动( 1898-1900 ) 辛亥革命 ( 1911年 ) 新文化运动 ( 1915年 ) 五四运动 ( 1919年 )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激进民主主义者 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土地革命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八年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第一次国共合作 十年内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年内战 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今)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 1921 1935 1949 1978 1997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当家作主 伟大转折 洗雪国耻 2008 1、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1) 中共“一大” 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2) 中共“二大” 确立了党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进行国民大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4) 南昌起义 、 秋收起义后 , 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的 正确革命道路。 (5)中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领导人民取得了 抗日战争 和 解放战争 的胜利。 专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1840 — 1953) 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 列强侵华手段包括 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一)军事侵略 —— 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事变 1、发动战争 (1)鸦片战争(1840 — 1842)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 (3)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9世纪60 — 80年代) (4)中法战争(1883 — 1885) (5)甲午中日战争(1894 — 1895)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7)日本侵华战争(1931.9.18 — 1945.8.15) (8)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 — 1953) 2、制造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二)政治侵略 —— 强签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 1、强签不平等条约             (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 ①割地类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 中俄《瑷珲条约》 、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改定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日《马关条约》。其中俄国占有我国领土最多。 ②赔款类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额呈上升趋势。《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③开埠通商类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趋势是由南而北,由沿海到内地。 ④侵犯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的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补充: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 南京条约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 瑷珲条约 》:割地最多。 《 马关条约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 辛丑条约 》: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二十一条 》:灭亡中国的条约。 2、侵犯中国主权 (1)割占领土 : 英国割占香港 , 俄国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 (2)控制关税 : 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 3、干涉中国内政 (1)扶植代理人 ①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 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辛丑条约》签订后 ,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 ②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 :辛亥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看中了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 ,把他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大搞复辟活动。袁世凯死后, 扶植各派军阀 “分而治之”. ③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 蒋介石 作为代理人,蒋介石对内实行一党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④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 (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 从1860年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绞杀 太平天国运动 ②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 镇压 义和团运动 ③ 1911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 破坏 辛亥革命 ④支持蒋介石 背叛革命 和 发动内战 ⑤对新中国实行 干涉和封锁 (3)制造血案: ①1894年旅顺大屠杀  ②1937年南京大屠杀 (三)经济侵略 ——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掠夺原料和资源 1、商品输出 ( 甲午中日战争前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1)勒索赔款:主要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 (2)倾销商品:主要是鸦片和工业品 (3)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 2、资本输出 (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1)政治贷款:开设银行和强迫贷款          (2)直接投资:投资铁路和开矿设厂 3、掠夺原料和资源 :主要掠夺中国的农土特产品、劳动力、矿藏和土地等,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四)文化侵略 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 (五)中国历届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与其实质 1. 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经历了由“ 闭关自守” —— 对抗 —— 暂时和好 —— 再对抗 —— 完全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2. 北洋军阀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北洋军阀利用列强支持,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袁世凯利用日本支持复辟帝制;帝国主义利用军阀达到侵华的目的,采用“分而治之”政策,中国出现军阀混战。 3. 南京国民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英美帝国主义为靠山,疯狂掠夺人民。30年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蒋介石集团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抗战全国爆发后,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迫抗战。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百年巨变的启示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近代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 (一)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1839年 林则徐 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中 关天培 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3、甲午中日战争中 邓世昌 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1、 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 失败原因:  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 义和团运动(1898 — 1900) (1)口号:“ 扶清灭洋 ”(具有爱国性质,但却有致命的弱点:笼统排外的性质与对清政府的警惕性不足) (2)意义:是中国近代一次以农民为主的 反帝爱国运动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强调:※ 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 1、鸦片战争时期,以 林则徐 、 魏源 为代表的地主阶级 抵抗派 开始面向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洋务派掀起 洋务运动 (19世纪60 — 90年代) (1)代表人物: (2)根本目的、(3)主要内容、①前期、②后期、(4)影响: (四)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1、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6、11 — 9、21) (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 (1)代表人物:孙中山     (2)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3、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主要内容:①前期 …… ②后期 —— 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成就最高) (五)无产阶级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1、意义: 2、基本经验(胜利原因)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阶段 ① 1919年5月至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②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掀起了近代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高潮。 ③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④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时期。 ⑤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总决战 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一、阶段特征 1、含义:中国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 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包含 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 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 ) 2、任务: 一是民族、国家独立; 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一)近代化的起步 ——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近代化的探索 )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 近代化主要在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政治的民主化)开始于维新运动,因此有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维新运动。 近代化精神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是: 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 1、地主阶级 —— 洋务派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道路。 2、资产阶级 (1) 资产阶级维新派 —— 维新运动 —— 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救亡图存) ——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 资产阶级革命派 —— 辛亥革命 —— 三民主义(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或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 资产阶级激进派 —— 新文化运动 —— “民主”、“科学” —— 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对近(现)代化的探索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1) 中共“一大 ”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2) 中共“二大” 确立了党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进行国民大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4) 南昌起义 、 秋收起义 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5)中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领导人民取得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的胜利。 2、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1953 — 1956 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3 — 1957年进行一五计划。 (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但在探索中出现了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5)中共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6)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许多赶上和超过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衰 1、 洋务运动到清末 :民族工业的萌芽 2、 一战期间 :黄金时代(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3、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4、进行改造( 消亡) :1953-1956年 意义: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近现代思想的发展 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 三民主义 (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代表人物: 孙中山 3、新文化运动 :前期:主张 民主与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等。后期: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4、毛泽东思想 :以 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出 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这是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邓小平理论 :开辟了 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十五大 ”把 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写入党章。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首要任务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是推动近代化的 首要条件。 (3)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4)实行 对外开放,放眼世界 ,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5)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键;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科学决策。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八十七年历程 (一)创建过程 一、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2.内容: 3.意义:(看课本明确) 二、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 中共“一大” (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 中共“二大” (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3. 中共“三大” (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 —— 1937) 4. 八七会议 (1927、8、7,汉口):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 遵义会议 (1935):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 —— 1945) 6. 中共“七大” (1945,延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 (1945 —— 1949)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9,北平) 五.新中国成立后(1949 —— )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中共“八大 ”(1956):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4. 中共“十二大” (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 中共“十三大” (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 中共“十四大” (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7. 中共“十五大” (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8. 中共“十六大” (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 中共“十七大” :(2007) (三)武装斗争 一.重要革命战争 1. 北伐战争 :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共与国民党实行政治合作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 3. 解放战争 :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发扬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二.军队建设 1. 北伐战争 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 叶挺独立团 为第四军赢得了“ 铁军 ”的称号。 2.1927年“八一” 南昌起义 ,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4.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组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5. 抗战开始后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 八路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 新四军 。 6. 解放战争至今 ,改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 。 7. 抗美援朝期间 , 中国人民志愿军 人朝作战。 8. 新中国成立后 ,组建人民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 1.2007年是建军80周年,为庆祝建军80周年,九(1)班同学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请你加入.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具有时代特点的名称: 土地革命时期(1927 — 1937) 中国工农革命军或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 — 1945) 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1945 — 1949)   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时期(1950 — 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   (2)请你列举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代表性战役各一例 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任意一个);上甘岭战役。. (四)探    索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1) 中共“一大 ”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2) 中共“二大” 确立了党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进行国民大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4) 南昌起义 、 秋收起义 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5)中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领导人民取得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的胜利。 2.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 1. 中共“八大 ”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2. 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又轻率地发动了 大跃进运动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 ”使探索误入歧途。 3.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 中共“十三大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 中共“十四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中共“十五大 ”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 中共“十六大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中共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 。中共认识 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 。 2. 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秋收起义失败后 ,毛泽东把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 遵义会议 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4. 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 ”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961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 5. 1966--1976年的“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逐步纠正自身的错误走向成熟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后,认识到中国人民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单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必须走联合的道路,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大革命失败后,认识到革命要想成功,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革命武装,开展独立的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利后,认识到俄国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留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那些严重的错误?这些错误是在哪次会议上得到全面纠正的?有何意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 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在纠正上述错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树立起一面新旗帜。这面旗帜是什么?在这一旗帜指引下,祖国统一大业有何突破性进展? 邓小平理论;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4)20世纪末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的挫折,为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历史教训,这一“严重挫折”指什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 摘自胡锦涛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1)50多年的时间,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港澳回归等。 (2)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我们党将怎样努力才能交出优异答卷? 政治上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文化上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体育、文化、卫生事业。 (3)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你有何启示? 中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及伟大成就。 我们要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在中共领导下,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五)党的建设 一、思想建设 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1)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给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2) 1935年遵义会议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 1992年十四大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 (3) 1997年十五大 把 邓小平理论 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 。 (4) 2002年十六大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 。 专题五:“三农”问题 三农指 农业、农民、农村 。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加以今年温家宝总理提出 减免农业税 ,又 替农民工追讨工资 ,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和政府将“三农”问题列为头等大事,故对此专题应格外关注。 一、要点扫描: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1.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农村)政策 2. 建国初期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3、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 5、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相同主旨:立足国情,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二、新中国农业虽有曲折但总体迅速发展,简要说明我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 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 ,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 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 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进程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侵华活动,中国的农村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落后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村日益贫困、破败。 (3)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对此,孙中山、毛泽东分别提出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孙中山 提出“ 三民主义 ”,采用“ 平均地权 ”的办法,但未落实; 毛泽东领导农民开展 土地革命 (改革),实行 农民土地所有制 ,使农民得到了土地。 (4)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如何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地中国农村改革? 在全国农村实行以 家庭联产承包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使 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 (5)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实行上述政策的相同主旨是什么? 立足国情,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4、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工业支持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等。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民主管理;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 6、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 三、世界史农业问题 1、 俄国 1861年改革时废除了农奴制 ,农奴获得解放并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因此它的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 2、 日本 1868年明治维新 时,规定 允许土地买卖 ,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3、美国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 宅地法 》,满足了人民对于西部土地的需要,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1933年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 ,主要是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由政府补偿。 4、苏联(苏俄) 十月革命时期 ,苏俄颁布《 土地法令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开展 农业集体化 ,引导农民参加集体农庄。 专题六:国共两党关系 一、国共关系的演变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 1927年大革命时期) 1. 合作原因 ——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        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2. 标志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 影响 :北伐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 破裂 ①原因: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矛盾上升。 ②表现:1927年4月12日,蒋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 • 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 • 一五”反革命政变 。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7 — 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 1.国共的对峙 (1)表现 ① 政权的对峙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② 屠杀与反屠杀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 ③“ 围剿”与反“围剿 ”: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4.10~1936.10) 。 (2) 影响 : 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 1. 原因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 形成 : ①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②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同时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3. 合作的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 4. 作用 :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决战 1.根源 : ①阶级利益的差别,阶级矛盾的上升。 ②美国的干涉。 2.标志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五)国共两党的长期对立(1949 — 1979年) 1.原因 :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2.影响 :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 (六)国共关系的缓和(1979年以后) 1、 原因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 表现 :(1)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2) 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 1980年 以后 ,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8下66页) (4)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来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参观访问。国共两党从1949年内战以后,隔绝了56年。这次连战到大陆来,给两岸关系的改善带来积极的影响。连战大陆之行将揭开两党合作新的篇章。让人们看到了两岸关系出现的新曙光 二、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 1.中共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5~1927.7) (1)对策: 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依据 :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帝国主义采取了“以华治华”政策,北洋军阀实行黑暗统治,因此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北洋军阀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作用: 北伐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1)对策 :武装反蒋→抗日反蒋→逼蒋抗日。 (2)依据 :随着法西斯上台与扩张,蒋介石推行屠杀共产党,“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等政策,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逐渐转化为民族矛盾。 (3)作用 :中共获得了人民拥护并开辟了新道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对策 :联蒋抗日。 (2)依据 :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作用 :国共两党基本上能并肩战斗,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第三次同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8~1949.10) (1)对策 :自卫反蒋。 (2)依据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以及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中共领导的广大民众与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3)作用 :中共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12) (1)对策 ;彻底倒蒋。 (2)依据 :由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对新中国采取扼杀政策,国民党又垂死挣扎,因此,中共领导的广大民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作用 :中共通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不但彻底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而且使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 三、分析认识 1.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 (1)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2)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3) 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2.国共关系的认识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 合作 — 分裂 — 再合作 — 再分裂 ”的曲折发展历程。 “分则两伤” :国共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①十年内战时期,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但是,我们应看到:国民党是挑起分裂的罪魁。 “合则两利” :民族的独立统一高于一切,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就没有各阶级、各党派的前途和利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 ①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② 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为此,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正因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都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3)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5)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6)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专题七: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由 邓小平 同志提出的,它最初是为 解决台湾问题 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运用,而后运用它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运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后, 台湾和香港、澳门的区别在于 : 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香港问题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1860年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 (3)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2、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标志着香港回归了祖国的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 3、香港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现实意义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必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4、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落后,使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澳门问题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据澳门;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台湾问题 一、列举台湾历史上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史实和抗击外国势力侵略台湾的事件。 1.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台湾)。 3.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 4.1661 —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进一步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6. 1895年 ,日本通过《 马关条约 》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台湾人民坚决反对,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反日斗争. 7. 1945 年, 台湾 回到 祖国怀抱 。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1.1949年,从祖国大陆败退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盘据台湾。 2.1950年,为了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至今。 三、台湾问题现状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70年代末80年代初 , 邓小平 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尊重台湾现状,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构想。这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赞同,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了条件。 2.1988年,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去世, 李登辉 上台。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 一中一台 ”,“ 两国论 ”。并发表无耻谰言,宣称祖国大陆和台湾事实上就是两个国家,并要与祖国大陆建立所谓“国与国关系”。此言论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3.1999年,素有“台独”思想的 陈水扁 上台,变本加厉宣扬“两国论”,严重损害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也遭到国际上的一致反对。 4.为了将所谓的“两国论”合法化,陈水扁又导演了所谓的“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 2004年3月20日,在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的导演下,公投开始。但遭到了绝大多数有良知的台湾人的抵制。所谓的“3 • 20公投”,遭到可耻的下场。这再次表明台独势力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得人心。 “一国两制”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 5.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 反分裂国家法》。再次向全世界人民重申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干涉的决心。同时告诫那些妄图分裂中国、分裂中华民族的人,其图谋是不能得逞的。 6.2005年4 — 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 连战 、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 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的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7、 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手紧紧握到一起 。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 60年 的首次握手, 是两党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连战访问意义 :连战的访问开启了两岸对话的大门,推动了两岸关系的缓和。期待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四、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破坏干涉。 五、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是中国的内政。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 六、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是什么?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武力解放台湾,其理由是什么? 答:(1)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主权范围内的事情,我国有权采取一切手段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不放弃武力,主要是针对台独势力和外国干涉而言。 七、结合美国统一的历史谈谈我国不放弃使用武力的理由. 答:美国南北战争中通过使用武力打败南方奴隶主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说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采用政治手段或军事手段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八、美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及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国内市场的统一和扩大、西部的开发)。 九.美国的统一对我国实现统一有何启示? 答: 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等. 十、中国的完全统一能够实现吗? 中国的完全统一必将实现。原因如下: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等相同; (2)“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3)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4)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统一方针和政策,如“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本原则确保完全统一; (5)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统一并以统一为历史主流的伟大民族,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渴望祖国完全统一,岛内分裂势力不得人心; (6)港澳顺利回归,繁荣稳定,成为“一国两制”的范例。 中国近代史练习题 (1839-1949) 1.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及最早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 2.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是—— 3.割占中国香港岛的国家是—— 4.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 5.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洋枪队的头目华尔是—— 7.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和法国 俄国 美国人 日本 8.最早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国家—— 9 .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国家—— 10. 1945年8月,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的国家是—— 11、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出兵中国东北日军的 国家是—— 12、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国家是—— 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标志是--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____周年。 日本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美国 苏联 美国 中共 “ 一大 ” 的召开 86 1、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军用、民用工业有: ① 安庆内军械所 ② 江南制造总局 ③ 轮船招商局 ④ 福州船政局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马列主义 B 三民主义 C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B B 4.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公”指的是 黄海大战 中的: A 左宗棠 B 邓世昌 C 徐骧 D 关天培 5、《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最深的内容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6、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C B 7、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A 1919 年 B 1921 年 C 1912 年 D 1927 年 8、中共一大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 确定党的名称 B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C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9、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 A 江西 B 广东 C 上海 D 湖南、湖北 10、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左右江起义 D 武昌起义 B D D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黄埔条约》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 “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 雨果所谴责的两个强盗是 A、 英、法 B、 英、德 C、 法、美 D、 英、俄 中共 “ 一大 ”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领导工人运动   B 领导农民运动   C 领导学生运动   D 领导商人运动 A A “ 大将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此诗反映的是 A、 清政府镇压噶尔丹叛乱 B、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 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 五四爱国运动   B 中共 “ 一大 ”  C 中共 “ 二大 ”  D 中共 “ 三大 ” 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 “ 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 ” 这种 “ 好处 ” 主要是指 A、 获得巨额赔款 B、 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 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 在华办厂合法化 1862年,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 “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 中的 “ 红头军 ” 是指 A、 红军 B、 义和团 C、 太平军 D、 清军 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是(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取消 “ 二十一条 ”   C 还我青岛   D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柳条湖事件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 A、1945 年9月9 日 B、1945 年8月15日 C、1945 年9月2日 D、1945 年10月25日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的会议是( )。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9、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事件是( )。 A、 一二· 九运动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C、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1938年,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指挥官是( )。 A、 彭德怀 B、 佟麟阁 C、 叶挺 D、 李宗仁 下列诗句,描写渡江战役的是( )。 A、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跨台的历史事件是( )。 A、 解放南京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15、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 重庆谈判 B、 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 C 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尽开颜”的时间是( )。 A、1936 年10月 B、1935 年10月 C、1934 年10月 D、1937 年10月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 A、 辛亥革命后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同文馆 B、 上海出版署 C、 上海教育出版社 D、 商务印书馆 25、身为状元,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是( )。 A、 康有为 B、 张骞 C、 张謇 D、 荣氏兄弟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 京张铁路 B、 京汉铁路 C、 川汉铁路 D、 津浦铁路 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掀起洋务运动,其实,他们的做法早就有人主张过,其代表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詹天佑 D、 严复 时间与事件 ① 1936年12月12日② 1937年12月 ③ 1945年4月 ④ 1945年10月25日 其中,南京大屠杀在 —— 中共七大的召开—— 西安事变 —— 被日寇占领半个世纪的台湾回归祖国—— ② 1937年12月 ③ 1945年4月 ① 1936年12月12日 ④ 1945年10月25日 、事件与影响: ① 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 ② 三大战役—— ③ 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 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国民政府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 D “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 对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是 (    ) A. 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 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 C. 竹枪比火炮有较大危害         D. 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李鸿章       D. 林则徐 .对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洋务运动目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 求富 ” ,后期的口号是 “ 自强 ” C.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D.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甲说: “ 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 ;乙说: “ 我参加过义和团 ” ;丙说: “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 ;丁说: “ 我目睹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 ” 。这四人中,肯定在说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列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     ) A.《 中外纪闻》     B.《 民报》     C.《 万国公报》 D.《 新青年》 “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陆章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 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 A. 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 湖南、湖北    B. 江西、江苏    C. 福建、浙江    D. 广东、广西 请将跟下列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填在括号里 周恩来(     )   李鸿章 (     )     孙中山(    )    李大钊(     )    曾国藩(   ) A   创建黄埔军校    B   南昌起义     C《 马关条约》   D《 每周评论》     E   安庆内军械所   1884 年 , 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 在新疆设立了( )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新疆行省 D. 伊犁将军 B C A D E C 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A 、《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 洋务运动时期 C 、《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 美国提出 “ 门户开放 ” 、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 23 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34 年 B.1936 年 C.1938 年 D.1939 年 今年( 2006 年)是辛亥革命 95 周年,小红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 A . 上海 B . 广州 C . 武昌 D . 海南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主张,这里的 “ 长技 ” 是指( ) A. 西方的先进技术   B. 西方的政治制度 C. 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 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右图反映的是李鸿章与外国侵略者 签订(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 这首歌反映的是( )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D. 红军长征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卒于 1902 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以下人物中,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的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依据是( ) A、 取消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权 B、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C、 选举毛泽东为最高负责人 D、 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指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是(    ) A. 秋收起义    B. 广州起义    C. 武昌起义    D. 南昌起义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万木草堂 B 南京大学 C 京师大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 、 京张铁路 B 、 京汉铁路 C 、 川汉铁路 D 、 津浦铁路 “ 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 歌词中 “ 那个悲惨的时候 ” 指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945年,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是: A、 东北三省 B、 台湾 C、 香港 D、 澳门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不包括: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A. 东北人民解放军 B、 中原人民解放军 C、 西北人民解放军 D、 华东人民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平津战役后,北京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A. 张学良 B、 李宗仁 C、 傅作义 D、 杨虎城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A. 挺进大别山 B 渡江战役 C 三大战役 D 解放华东 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 国民党政权统治大陆的时间是( ) A、20 年   B、22 年   C、23 年   D、24 年 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