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 题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上册知识结合地图和课文,分析我国东西部、南方与北方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2).知道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能结合教材所提供的列表,比较该线两侧的诸多差异你,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3).了解划分区域的依据,指导依据不同,划分的区域也不相同。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能合作探究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中国的地理差异并探究其成因,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本的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各地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并探究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2.能讨论并分析得出课本列表比较其南北两侧在气温、降水、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不同。
教学难点
1.利用图表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地理差异的主导因素。体会这种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了解区域差异的成因。
教学准备
教材笔记、地理图册、中国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秦岭——淮河一线的资料。
教学手段
展示地图或利用学生手中的地图册进行读图分析,将学生分成个别小组进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探究解决方案等。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图表法、小组合作探究等。
学法
适时运用地图,结合地图、资料等信息,自主学习,交流学习成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课型
新课
5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 注
新课导入: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差异非常显著。那么这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形成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如何了解这些差异所形成的特殊区域,及区分这些区域的分界线是哪些?依据又是什么?并实际运用这些差异来丰富我们的认知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进行新课:
一、地理差异显著
(一)、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形成原因。
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2人或4人为一个小组并选代表回答)
(1)、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
(2)、形成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表现在纬度由低到高而温度却由高到低,海陆位置上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地势上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温低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有限,发展较为缓慢,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靠海温暖湿润经济发达。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纬度、海陆、地势、气候等。
承转:在上述地理差异中围绕一条自然界线的地理差异就非常显著了,那就是秦岭_____淮河一线。
(二)、秦淮一线
2、还是以小组为单位以课本第5页的活动题为依据,依次完成表格和填空。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表一):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5
一月平均气温
(高于或低于00C)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干湿地区
温度带
河流流量
典型植被类型
南方与北方的人文差异(表二):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农耕
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______________为主
_______________为主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陆地运输(马车、汽车)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_______
墙体___________
屋顶坡度_______
墙体___________
其他不同
学生展示答案:
(表一)、(表二)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一月平均气温
(高于或低于00C)
低于
高于
年降水量
400-800mm
800mm以上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
平原、丘陵、高原
干湿地区
半湿润为主
湿润地区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亚热带为主
河流流量
小
大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5
农耕
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___旱地______为主
_______水田____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棉花、大豆、甜菜、玉米、花生
水稻、油菜、甘蔗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地运输(马车、汽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___小____
墙体_____厚___
屋顶坡度__大_____
墙体___薄___
其他不同
小结:秦淮一线对我国的气候、植被、文化、地形、农业生产和生活等都有重要意义。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区域。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1)、区域名称
请同学们阅读第5页课文找出我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四大区域分界线
先请同学们标出A、B、C三条界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第6页活动题。(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界线A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它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界线B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它大致与1月00C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界线 C是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大致与昆仑山______祁连山_______横断山相吻合。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首先从气温、降水和地形等自然方面和农业、人口、城市等人文方面认识了我国的地理差异,重点学习了秦淮一线两侧的地理差异;然后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提出了区域的概念,我们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结合小组讨论汇总的形式分析了,四大地理区划分的界线和主导因素。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将更具体地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
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____淮河一线:
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
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差异的表现
形成原因
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
名称
分界线
划分依据
作业设计: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2---4页,第1题—第3题。
教学后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