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8.59 KB
  • 2021-10-27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分)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曰”,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2.(2分)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分)《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一条款的实施(  )‎ A.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 ‎ B.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 ‎ C.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4.(2分)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 ‎ C.太平天国抗击洋枪 D.义和团火烧教堂 ‎5.(2分)恩格斯说过,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沙俄 D.法国 第29页(共29页)‎ ‎6.(2分)“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7.(2分)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自称天王 ‎ C.永安建制封王 D.定都天京 ‎8.(2分)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 ‎9.(2分)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10.(2分)“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第29页(共29页)‎ A.李鸿章、张之洞 B.李大钊、胡适 ‎ C.康有为、梁启超 D.曾国藩、奕 ‎12.(2分)1900年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抢劫北京的财物 ‎ C.灭亡和瓜分中国 D.镇压义和团运动 ‎13.(2分)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4.(2分)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新青年》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民报》‎ ‎15.(2分)他临死前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在安庆发动起义“拟杀恩铭”的是(  )‎ A.秋瑾 B.徐锡麟 ‎ C.黎元洪 D.黃兴 第29页(共29页)‎ ‎16.(2分)“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办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材料中的“斯役”是指(  )‎ A.萍浏醴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7.(2分)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18.(2分)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19.(2分)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 B.出国留学的青年 ‎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20.(2分)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21.(2分)“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第29页(共29页)‎ A.胡适 B.梁启超 C.李大钊 D.陈独秀 ‎22.(2分)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如图)反映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3.(2分)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民主”,“科学”‎ ‎24.(2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25.(2分)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 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三位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中国近代史的特征。‎ ‎27.(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中国甲午战败,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所说的“办了一辈子的事”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遇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2)把材料二的反思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政治运动的背景。‎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29页(共29页)‎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之大经,治国之大本……试观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傳相李鸿章书》(1894年6月)‎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的一次演讲 ‎(1)从材料一的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转变?‎ 材料二: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1912年1月1日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指出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代化概论》中指出:“……(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你同意梁启超的观点吗?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29页(共29页)‎ 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的重要作品 序号 时间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 ‎1915年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②‎ ‎1917年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倡导使用白话文 ‎③‎ ‎1918年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 第29页(共29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分)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曰”,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领导人这一知识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虎门销烟相关历史问题。‎ ‎【解答】从题干中的“国际禁烟日”“国际禁毒日”,看出虎门销烟在当时及以后都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虎门销烟的国际影响非常深远,它是人类禁烟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作为领导该斗争的林则徐也不愧为“全球禁毒第一人”,而关天培是鸦片战争期间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是洋务运动领导人之一,邓世昌牺牲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要注意熟练掌握、区分四位人物的主要事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学习林则徐国家利益至上、无畏无惧的精神品质。‎ ‎2.(2分)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以“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外市场。英国借口虎门销烟于1840年发动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 故选:A。‎ ‎【点评】本题以“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鸦片战争的时间、影响。‎ ‎3.(2分)《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一条款的实施(  )‎ A.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 ‎ B.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 ‎ C.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分析】本题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一条款的实施,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鸦片战争的有关内容。‎ ‎4.(2分)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第29页(共29页)‎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 ‎ C.太平天国抗击洋枪 D.义和团火烧教堂 ‎【分析】本题以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为切入点,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可知,后半句应为圆明园惨遭洗劫。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北京西郊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5.(2分)恩格斯说过,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沙俄 D.法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俄国中国近代史上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解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6.(2分)“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第29页(共29页)‎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对“兄弟”、“一 秤分”、“天国”的分析。‎ ‎【解答】从材料中的“兄弟”、“一秤分”、“天国”等信息可知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7.(2分)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自称天王 ‎ C.永安建制封王 D.定都天京 ‎【分析】本题以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答】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故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是定都天京。‎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8.(2分)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第29页(共29页)‎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原因及影响。为摆脱困境,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解答】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朝内外交困。为摆脱困境,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及影响。重点分析表格内容。‎ ‎9.(2分)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分析】考查了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点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0.(2分)“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马关条约》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赤间关马关港(今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下关港一带)签署的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所以题干描述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马关条约》内容的相关知识点。‎ ‎11.(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张之洞 B.李大钊、胡适 ‎ C.康有为、梁启超 D.曾国藩、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知道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依据题干信息“维新派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期,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熟记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12.(2分)1900年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抢劫北京的财物 ‎ C.灭亡和瓜分中国 D.镇压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解答】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北京城烧杀抢掠,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至西安。最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1900年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故选:D。‎ ‎【点评】需要准确识记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关系。‎ ‎13.(2分)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知道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解答】在兴中会、华兴会的基础上,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故陈嘉庚加入的是同盟会。‎ 故选:B。‎ 第29页(共29页)‎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4.(2分)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新青年》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民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答】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指改革土地制度。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15.(2分)他临死前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在安庆发动起义“拟杀恩铭”的是(  )‎ A.秋瑾 B.徐锡麟 ‎ 第29页(共29页)‎ C.黎元洪 D.黃兴 ‎【分析】本题以历史人物图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安庆起义。‎ ‎【解答】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6.(2分)“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办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材料中的“斯役”是指(  )‎ A.萍浏醴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相关知识。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无论如何,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解答】据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色,草木为之含悲…”可知,此材料是孙中山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虽然失败了,但其伟大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的。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并且推动了亚洲的民主革命运动。‎ 故选:C。‎ 第29页(共29页)‎ ‎【点评】本题掌握辛亥革命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 ‎17.(2分)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 ‎【解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 故选:B。‎ ‎【点评】掌握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知识。‎ ‎18.(2分)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分析】本题以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的知识点。‎ ‎【解答】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被杀于上海火车站,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未能组阁,因而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直接原因是宋教仁遇刺身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 ‎19.(2分)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 第29页(共29页)‎ B.出国留学的青年 ‎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青年杂志》。‎ ‎【解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最符合当时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新文化运动与《青年杂志》。‎ ‎20.(2分)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学技术到学政治,再到学思想文化,呈现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在向西方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要的运动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所以近代前期中国的不同阶级都在向西方学习不同的东西,企图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解答】据所学可知,近代前期中国的不同阶级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都向西方学习,企图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所以这一系列的学习共同目的是救亡图存。‎ 故选:A。‎ 第29页(共29页)‎ ‎【点评】本题要熟练掌握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几个阶段,据它们目的共同点上作答 ‎21.(2分)“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胡适 B.梁启超 C.李大钊 D.陈独秀 ‎【分析】本题考查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 ‎【解答】题干材料中给出了“文学改良”和不避俗语这两个关键信息,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故选:A。‎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及其发表的重要文章。‎ ‎22.(2分)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如图)反映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口号、结果和意义。‎ ‎【解答】《工商学打倒曹、陆、章》图中的拳头上写着“劳动”“学”“商”的字样,左侧三人写有“章”“陆”“曹”的字样,描绘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情形。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故选:C。‎ 第29页(共29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23.(2分)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民主”,“科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解答】“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时代诉求;“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不同事件的口号和主张。‎ ‎24.(2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解答】题干中“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可知是五四传单,所以此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的呐喊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民主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五四运动相关知识。‎ ‎25.(2分)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 第29页(共29页)‎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 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消息传回国内,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解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给时间可知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日本,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1919年5月4日,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的发动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故选:B。‎ ‎【点评】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了解五四精神及其对当代青年的激励意义。‎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 材料二:‎ 第29页(共29页)‎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三位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中国近代史的特征。‎ ‎【分析】本题以文字和图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史实。‎ ‎【解答】(1)由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可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有签订《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等。‎ ‎(2)据所学知,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图二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图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敌,壮烈殉国。‎ ‎(3)综合以上材料可知,19世纪后半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故答案为:‎ ‎(1)签订《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等。(回答四例即可)‎ ‎(2)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图二: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图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敌,壮烈殉国。‎ ‎(3)特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识记近代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史实。‎ ‎27.(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中国甲午战败,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所说的“办了一辈子的事”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二: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遇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2)把材料二的反思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政治运动的背景。‎ ‎【分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据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所说的“办了一辈子的事”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60﹣90年代,以恭亲王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一场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即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据材料“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遇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材料二的反思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政治运动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強”以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故答案为:‎ ‎(1)事件: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或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29页(共29页)‎ ‎(2)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影响。‎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之大经,治国之大本……试观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傳相李鸿章书》(1894年6月)‎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的一次演讲 ‎(1)从材料一的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转变?‎ 材料二: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1912年1月1日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指出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第29页(共29页)‎ ‎(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代化概论》中指出:“……(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你同意梁启超的观点吗?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经历的思想转变、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答】(1)据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之大经,治国之大本……试观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成效已大有可观……”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可知,从材料一的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经历了由向清政府上书被拒到推翻清政府或由改革(良)到革命。‎ ‎(2)据材料二“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1912年1月1日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29页(共29页)‎ ‎(3)辛亥革命所希望的没有落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所希望的落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北洋政府的统治黑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故答案为:‎ ‎(1)转变:由向清政府上书被拒到推翻清政府或由改革(良)到革命。‎ ‎(2)历史事件: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3)答案一:没有落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答案二:落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北洋政府的统治黑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回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经历的思想转变、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的重要作品 序号 时间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 ‎1915年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②‎ ‎1917年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倡导使用白话文 ‎③‎ ‎1918年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据材料二可知,五四运动前期,运动的中心是北京,运动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中心是上海,运动的主力是工人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是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故答案为:‎ ‎(1)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变化:中心由北京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到工人;关系: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19 7:40:52;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9页(共29页)‎ 第29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