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4 MB
  • 2021-10-27 发布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探索积累课件5 大自然的语言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语文下册 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 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思考探究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 物候。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 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 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 来的? 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 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 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 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作者采用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 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 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 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而且,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提示词,使这一部分 层次更清楚。 依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 文。事理说明文是说明一个道理或一种现象,说明对象比 较抽象。事物说明文则是说明一个人或一个东西,包括一 种景观等等,说明的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说明顺序 命 题 点 一、说明文的分类 1.写好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其次最重要 的是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2.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 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及事物规律的顺序。 二、说明顺序的概念 1.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文 章内容,在说明文等叙述性较强的文体中,说明顺序更是 必不可少的。 2.说明顺序是多种多样的。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取决 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 三、说明顺序的作用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 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 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 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四、说明顺序的种类 原因到结果 现象到本质 概括到具体 主要到次要 整体到局部 个别到一般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介绍说明。 ①文章属于______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②文章运用了__________说明顺序,试分析它在表达上有 什么作用。 ③选文运用了不同的逻辑顺序,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五、考查形式 文章属于 说明文,采用 说明顺序,说明了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六、答题模式 (中考真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二十四节 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 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 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 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 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 真题演练 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 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 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 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 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热了。农谚又云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 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 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 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 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 逐渐上涨。 逻辑顺序。作者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以下内容: 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小满时小麦的生长特点;小满 时的气候特点;小满时农事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 用等。试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说明方法 例 句 作 用 举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 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 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 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 的重要性 作比较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 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 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 现象的重要因素 说明方法 例 句 作 用 列数字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 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 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 现象的重要因素 引用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 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 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 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 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四、比较下列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和准确性。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 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第1段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 自然的语言”来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引用农谚,语 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地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形 象地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积累拓展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 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 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 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可见, 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先指出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用农谚、神话故事;运用 打比方、摹状貌等,都使语言变得生动。运用程度副词 “很”“十分”“非常”“更”“最”等,使语言比较准确。 2.具体分析不同语言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生动的语言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准确的语言符 合客观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方法拓展 考查形式 1.找出文中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2.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的 特点。试分析。 答题模式 1.加点一词是……意思,它说明……,若删去,意思就变了, 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2.句中运用 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中考真题)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 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 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 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 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 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 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 真题演练 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 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 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 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 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 悦的一种方式。 “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 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 性、科学性。 【参考答案】 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 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 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 指导点拨: 所列例证能说明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差异是影响物 候的因素即可,其他决定因素,能说出自己的依据即可。 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高下差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