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50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一课时
导入课:同学们,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下面先观看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
刚才播放的这段视频,和农业有关,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农业。那今天的你又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演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农业,并指出农业分为哪些类型.
2.说明农业在我国的重要性.
3.指出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这种分布形成的原因.
4.说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二.自学指导:
自读课本107—110页,三分钟后各小组共同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要求:
1.各小组组长负责.
2.讨论的问题答案可以用铅笔记下来或者在课本上划出来.
共同探讨问题:
1.什么是农业?农业分为哪些类型?
2.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总结农业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东西部两大组,西部同学完成3─5题,东部同学完成6─7)
3.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东西部地区它们的界限在哪里?
4. 西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类型?
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
6.东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类型?
7.①在东部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②林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③渔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8.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重点:农业在我国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课堂导学:
大家看一组图片就会了解农业的概念以及农业的种类.
问题1:多媒体播放图片 A.学生回答 B.教师总结
过渡: 农业的种类很多,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
问题2:结合108页图4.12完成活动1.2题 A.教师明确我们的吃、穿、用都来自农业。B.学生说出几种农产品的名称.(如:棉花 小麦等)
过渡:由于受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着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问题3─5由西部同学来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11
东部同学读图分析6─7题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阅读109页材料并结合地图册34页看看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师小结:
在我国领土上,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和西部。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农区小而分散,大部分地区是以放牧为主。
四.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农业的劳动对象是
A.土地 B.农产品 C.土壤 D.动植物
2.我国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部门是
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
3.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中下游
4.下列地区,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的是
A.洞庭湖平原 B.海南岛 C.成都平原 D.东北平原
二.非选择题
课本110页活动1.2题
教师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业是我们的衣食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要热爱农业,要更热爱从事农业的人们,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知道,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差异很大,不同的作物适宜不同的地区生长,因此要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
第二课时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序号
总序号
课题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明确农业包括的部门;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分布上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会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用图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地观;2、增强环保意识;3、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情的习惯;4、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难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11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文本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符合农村实际的重大决策。提问:“三农”指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农村、农业、农民
讲授新课 滚动展示农业的四业:种植、林、牧、渔图片 提问: 农业由哪几个部门组成?。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农、林、牧、渔。
教师:1. 每人开列一日三餐的食物清单,并进行分类,看看都是哪些农业部门提供的?
2. 看看自己的着装,都是由哪些农业部门提供的?
3 .想一想,哪些生活用品与农业有关?比比看,谁写出的最多?
4.农业可以为哪些工业生产厂家提供原料?从生产和消费的环节看,农村的8亿农民,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蔬菜、米、面由种植业提供;肉、奶由畜牧业提供;鱼、虾由渔业提供;茶叶、水果由林业提供等。棉布、丝绸由种植业提供;毛制品、皮制品由畜牧业提供等。竹、木家具、装饰布艺、竹篮木筷、某些药品、香水、化妆品,也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制成的。
思考并做出回答:木材加工厂、酿酒厂、食品加工厂、毛纺厂、棉纺厂、面粉厂、饮料厂等等。
提问:上述四个活动,你将如何总结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所以我们说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思考、回答:人们的吃、穿、用都离不开农业;某些工业也需要农业提供生产原料;同时又为工业产品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
教师: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呈现“中国农业地区分布图”
提问:指导学生按下列步骤读图分析:
1. 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
2. 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界线一致?
3. 东西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农业类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地区种植业应分布在哪?
学生:分小组进行共同研究,写出发言提纲,并派出学生到讲台指图讲解。
教师:播放有关食用油的广告录像一则
提问:广告中的食用油以什么为原料?超市有哪些品牌的食用油?什么原料榨取的?
大豆、油菜、花生叫做油料作物。
提问:你能举出一些粮食作物的例子吗?
11
提问:你能解释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提出:农业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错综复杂。农业地区分布明显,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的东部也有明显的南北差异。
要求:看图完成表格。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旱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指出:如何概括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思考,回答: “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大豆、油菜、花生、葵花籽等。
淮河以南以北自然环境不同所致。回答“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
农业发展因地制宜
教师:呈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提出并提问:农作物的生长受到热量条件、水分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北小麦南水稻”“北甜菜南甘蔗”的格局。
那么图中反映出什么条件也影响农业的分布?为什么会影响农业的分布?看这幅图你能联想一个什么成语?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提出“因地制宜”不仅仅是发展农业必须遵从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都应遵循的规律。试想图中如果在河湖区“围湖造田”,在牧草区“毁草开荒”会导致什么后果。
指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自己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涵。
学生:看图、回答:“地形”;“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从而影响农业的分布”;“因地制宜”。
倾听、讨论、发言。
板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三、 农业发展因地制宜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导入新课]
1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和探讨我国的农业。
(板书)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讲授新课]
(资料分析)用电脑打出我国农业产量的数据及农业的变化资料,让学生感性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成就。
(资料1)2001年全国畜禽增长量:肉6334万吨、蛋2337万吨、奶1123万吨、水产4382万吨。
人均占有肉、蛋、奶量:
改革开放初期:肉10公斤、蛋2公斤、奶1公斤。
现在:肉51公斤、蛋19公斤、奶9公斤。
增长倍数:肉增长了4倍,蛋增长了9倍,奶增长了8倍。
(资料2)1999年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
产品
谷物
肉类
棉花
大豆
花生
油菜籽
甘蔗
水果
位次
1
1
1
3
1
1
3
1
(资料3)芸豆出口前景良好
据2003年4月1日光明日报报载 我国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主要芸豆生产、贸易国。2001年我国芸豆出口数量达43万吨,创汇1.5亿美元,占全国粮食出口总额的10.45%。2002年,我国芸豆出口量再创新高,达47万吨。
(资料4)2002年农业机械化水平
全国农机总动力5.77亿千瓦,比上年增5%;大中型拖拉机90万台,增8.5%;小型拖拉机保有量1375万台,增4%;联合收割机30.6万台,增8%;全国机耕面积6200万公顷,机耕水平48%;机播4139万公顷,增2%,机播水平27%;机收面积2786万公顷,增5%,机收水平19%,水稻机收600万公顷,机收水平20%,跨区机收联合收割机18万台。
(资料5)百姓感言
11
河南省曲周县四疃乡四疃村农民王广仁说:近几年,曲周县种绿色甜玉米品种可发了家了。甜玉米是中国农大教授开发的新产品,每亩种4000株,每穗可卖0.2~0.25元,每亩能收800多元,比一般玉米增收300多元。我是曲周第一个甜玉米种植大户,去年在农大教授的指导下,承包了300多亩地种植玉米,当年收入超过24万元。要说我的体会,一是得益于甜玉米新品种,农大曲周实验站在我家门口,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专家的帮助下,按绿色食品标准做,保证了产品的品质。二是得益于全省重点龙头企业曲周金日甜玉米加工公司,他们与我们县的农民每年签订保护价收购甜玉米协议3000多份。今年,他们又与我签订了收购协议,我一下把种植发展到500亩。
(提出问题)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农业上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发展成就如何?
(讨论问题)结合以上资料,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农业发展变化分析。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转变,提高了劳动效率,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不可磨灭的事实。这些事例都充分证明了我国的农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就。
(板书)一、农业发展成就
(资料分析)用电脑打出以下几组资料,让同学们感性认识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的问题。
(资料6)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3强,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千米。
(资料7)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
总量
第4位
第6位
第6位
人均
第67位
第121位
第88位
(资料8)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表
年份
1949
1966
1982
1994
2000
人口(亿)
5.4
7.4
10.3
11.8
12.6
人均耕地(亩)
2.7
2.02
1.50
1.2
1.12
11
(资料9)一些国家资源比较
项 目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巴西
人均具备生产能力土地面积(公顷)
1.39
2.5
0.21
1.47
森林总面积(亿公顷)
7.54
2.47
1.33
5.56
(资料10)据报载,由于多年来在长江干支流上建闸筑坎,围湖造田,水质污染,滥捕滥捞,以及电毒炸鱼的日渐猖獗,长江水生生物目前处境岌岌可危。
(资料11)吉林面临农田虫害的威胁
据报道:根据吉林省区域病虫检测站(点)提供的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今年吉林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将呈中等偏重状态,病虫害发病面积8000万公顷,其中,玉米螟、草地螟、大豆食心虫和稻瘟病中等偏重发生;大豆蚜虫和地下害虫将中等发生。
(提出问题)以上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都由哪些原因造成?我国农业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
(讨论分析)结合资料,让学生分析提出的问题,并补充说明还存在哪些问题?当地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在讨论过程中用电脑打出每个资料所反映的问题)
(教师总结)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尽管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却远远落在了后面,而且人均资源量还在减少。因此,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仍很严重。一些地区人为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毁林毁草开垦,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没增加粮食产量,还导致森林、草地面积减小,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流失加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农业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再加上农业生产过程施加化肥量增多,工业三废、建筑工程废物排放,使土壤遭到污染,有时,农业生产还会遭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这些都是一直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
(板书)二、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启思提问)哪位同学结合以上农业成就和问题,总体概述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一方面还得面对人类不合理利用及自然灾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农业生产仍面临严重挑战)
11
(启思提问)面对这一系列农业问题,请大家出谋划策,讨论一些解决方法,分组进行,写成卡片,看哪组的计策最多最好。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给各组以表演、鼓励。最后评出计策最多最好的一组。
(板书)三、农业发展对策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分析
(提问引导)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如何解决粮食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呢?(学生回答:提高粮食收入,控制人口数量)我们现在一般家庭的饮食结构如何呢?(粮、肉、蛋、奶、菜等)一些地方为增加粮食收入,“一刀切”全用来发展农业(耕作业),能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呢?(不能)那么应该怎样发展农业生产呢?(学生答: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
(板书)1.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启思)为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对目前不合理利用产生的一些环境问题,该怎样补救呢?(学生答: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控制滥砍滥伐滥捕行为,畜牧业也应注意草地的承载量,同时注意对农业生态的保护,使农、林、牧、副、渔能协调持续发展,以达到农业结构合理化)
(事例巩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引起我国人民高度重视,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环境恶化,我们看云南省为保护林业所取得的成就。
(资料12)云南省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加之是长江、珠江、澜沧江——湄公河等国内国际河流六大水系的上游和源头,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开始对森林的大面积采伐,到了70年代的过量开采,致使森林赤字迅增,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初的47%一度降到24.9%。进入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开始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特别是从1989年至1997年在全省开展造林、封山育林,森林面积逐年增长,199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64%,目前已达到44.9%。
(学生活动)基塘农业是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型例子,请同学们对照活动2,分析基塘生产有什么好处?这种“生态农业”的成功之处在哪?把桑基鱼塘或蔗基鱼塘的生产流程图画出来。(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并让分析得好的学生介绍给大家)
11
(教师总结)边分析边画出流程图,让学生通过对两个流域图的比较,得出该农业的好处: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废物,都对环境没有损害。流程图如下:
(过渡转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业经营,这一措施会使耕地面积减少,那么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呢?
(阅读资料)通过P105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并不矛盾,还会增进对耕地的保护。
(提问启思)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扩大土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现在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粮食产量,应该怎么办?(增强土地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教师讲述)在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业的同时,我国为保证粮食生产,已在一些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板书)2.建立商品粮基地
(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图,引导分析:这些地方成为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什么?(气候条件优越:都为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地形平坦:都为河流中下游平原或三角洲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平坦的地形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便于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效率)在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保证了国家对粮食的需求。
(观看录像)播放有关商品粮基地生产录像,加深学生对商品粮基地的认识。
(提问启思)华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为什么没有成为商品粮基地呢?(当地人口稠密,消耗量较大)
11
(提问思考)重放出资料5,提问:河南农民王广仁靠玉米致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靠科技,采用优良品种)
(承转过渡)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依靠科技兴农才能大大推动农业发展的步伐。
(板书)3.科技兴农
(教师讲述)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成绩。
(播放录像)播放有关本地依赖科技而发展起来的农业录像,让学生体会科技兴农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并观看科技兴农的照片资料。
(教师讲述)现在我国加入了WTO,与国际市场接轨,我们的目标已不能单单局限于填满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还要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因此,我们还必须依赖科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承转过渡)由于我国的各地在自然、人文和经济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各地农业发展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学生活动)对照活动3,让学生分析讨论我国东中西三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差别及原因。从而加深对因地制宜的理解。(同时用电脑打出我国交通图、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便于学生对照分析)
(归纳总结)学生边分析,教师边引导学生总结:“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农业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农业的发展必须要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11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现状
发展成就
举目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
面临挑战
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发展方向与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2.建立商品粮基地
3.科技兴农
●活动与探究
1.根据课后活动1提供的1952年与1998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柱状图或饼图等。既能直观表示出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又能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
2.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利用科技发展的“大棚蔬菜”或“花卉”,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11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1-10-2711页
- 2020年广东省潮州市中考地理试卷2021-10-2710页
- 最新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2021-10-2723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2021-10-2726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0-2718页
- 湘教版地理八下《东北地区的人口与2021-10-274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2021-10-2722页
- 2019-2020学年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2021-10-2711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2021-10-2721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92021-10-27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