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 MB
  • 2021-10-27 发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归整全全集+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上册

  • 9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一、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1 、根本原因 : 。 2 、导火线 : 。 3 、主要经过 : ,英国挑起战争。 ,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 。 4 、中英 《 南京条约 》 的主要内容: ★ 5 、影响: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 年 6 月 1842 年 《 南京条约 》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 万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年) 1 、根本原因: 2 、参战国家: 3 、主要经过 : 英、法发动, 1860 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 。 ★ 4 、影响: 5 、洪秀全发动 ,占领南京,改名 ,定为都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 ,镇压农民起义; 1862 年,太平军在 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 。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俄 《 瑷珲条约 》 、中俄 《 北京条约 》 、中俄 《 堪分西北界约记 》 、中俄 《 改订条约 》 等,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1856 年 10 月 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天京 " 洋枪队 " 慈溪 华尔 俄国 150 多万平方公里 三、收复新疆 19 世纪 60 至 70 年代, 妄图控制新疆,先后扶植 傀儡政权,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 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 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英国与俄国 阿古柏 左宗棠 "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 伊犁地区 1884 年 四、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年) 1 、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 、经过: ,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 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1895 年初,日军攻占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 4 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 ,战争结束。 3 、 《 马关条约 》 的主要内容 : ★ 4 、影响: 1894 年 邓世昌 威海卫 《 马关条约 》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 2 亿两白银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 马关条约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 1 、起因: 。 2 、经过: 由 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1901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 3 、 《 辛丑条约 》 的主要内容 : ★ 4 、影响: 《 辛丑条约 》 给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镇压义和团爱国运动 1900 年 西摩尔 《 辛丑条约 》 ①经济:赔款白银 4.5 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 探索 六、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 ——90 年代) 1 、目的: 2 、主张: 3 、代表人物 : 。 4 、主要内容:( 1 )前期 —— 以 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 。( 2 )后期 —— 以 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 后来还筹建了 三支海军,兴办了 等一批新式学堂。 5 、结果: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6 、性质: 7 、评价: 维护清朝统治 师夷长技以制夷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 自强 " 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 求富 "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南洋、北洋、福建 京师同文馆 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进行的自救运动。 ( 1 )(消极)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 2 )(积极)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七、戊戌变法( 1895 年 ——1898 年) 1 、背景: 《 马关条约 》 签订, 空前严重 5 、主要经过:( 1 )序幕 ——1895 年, 发起 ( 2 )发展 —— 康、梁创办 《 万国公报 》 ,后更名为 ,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3 )高潮 ——1898 年, 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 103 天, 史称 (又叫戊戌变法);( 4 )结束 ——1898 年 9 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 被杀害,变法失败。 6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 7 、性质: 8 、失败原因 民族危机 康有为、梁启超 " 公车上书 " 《 中外纪闻 》 光绪帝 " 百日维新 " 谭 嗣同等 政治上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上 ——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军事上 —— 训练新式军队 。 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③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 八、辛亥革命( 1894 年 ——1912 年) 1 、孙中山革命指导思想: 2 、机关刊物: 7 、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 ; 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 立了中国 ,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各国,革土地制度。② 武昌起义。③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在 成立, 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结束 —— 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8 、历史意义: 三民主义 (民族 —— 推翻清王朝、民权 —— 推翻君主专制、民生 —— 改革土地制度) 《 民报 》 兴中会 同盟会 1911 年 10 月 10 日 南京 孙中山 袁世凯 ( 1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九、新文化运动( 1915 年 ——20 世纪 20 年代) 1 、兴起时间: 代表人物 : 2 、旗帜(口号): 3 、宣传阵地: 4 、主要内容:( 1 )前期 ——" 四提倡 " 、 " 四反对 " ( 2 )后期 —— 宣传 , 1918 年,李大钊发表 《 庶民的胜利 》 和 《 布尔会维主义的胜利 》 ,颂扬十月革命,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 。 5 、评价:性质 : 意义: 局限性: 1915 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 民主 " 和 " 科学 " 《 新青年 》 杂志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马克思主义 《 每周评论 》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三单元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十、五四爱国运动( 1919 年 5 月 4 日 ——6 月初) 1 、导火线 : 2 、斗争口号: 4 、经过:① -6 月初,斗争中心在 ,主力是 ,以罢课为主要斗争方式。 ② 1919 年 6 月初以后,斗争中心转移到 ,主力是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主要斗争方式。 5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 )。 6 、性质和意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 学生 上海 工人 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 " 和约 " 上签字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时间: 2 、地点: 3 、代表: 等 13 人 4 、内容: 5 、意义: 1921 年 7 月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①通过了党的纲领 ——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 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 十一、北伐战争 1 、黄埔军校的创建:(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时间: 1924 年 5 月,广州黄埔 领导人: 总理: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意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 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2 、北伐胜利进军 出发时间: 1926 年 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主战场: 湖南 湖北 英雄部队 :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3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背景: 1927 年 , 蒋介石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性质: 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利益 十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 、南昌起义 时间 : 1927 年 8 月 1 日 ( 后来定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 地点 : 江西南昌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 、秋收起义 时间 1927 年 9 月 地点: 湘赣边界 领导人: 毛泽东 意义: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 、井冈山会师 时间: 1928 年 4 月 领导人: 毛泽东与朱德、陈毅 意义: 建成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 “工农红军第四军 ” 十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 1 、长征的开始 时间: 1934 年 10 月 出发地: 瑞金 原因: 中央革命根据地未能粉粹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 2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 年 1 月 内容: 解决了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长征的胜利 渡过的江河: 湘江→乌江 →赤水河→金沙江 → 大渡河 险恶的自然环境: 翻越雪山、走过草地 两次会师: 1935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 吴起镇 会师 1936 年 10 月三大主力红军在 甘肃会宁 会师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十四、难忘九一八 1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 年 9 月 18 日 地点:柳条湖 蒋介石态度 :不抵抗政策 结果 东北三省全面沦陷 意义局部抗战开始 2 、西安事变 时间: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发动者: 张学良 杨虎城 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中共出发点: 为了全民族利益,争取一切力量抗日 中共代表: 周恩来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五、“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卢沟桥事变 ( 卢沟桥 事变、也称 七七 事变) 时间: 1937 年 7 月 7 日 殉国将领: 佟麟阁 赵登禹 标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红军改编成 八路军 和 新四军 ) 南京大屠杀 背景: 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攻占上海、南京 时间: 1937 年底到 1938 年初,长达 6 周 屠杀对象: 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居民 屠杀人数: 30 万人以上 十六、血肉筑长城 1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 年 9 月意义: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 、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 年春 指挥长官:李宗仁 意义: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 、百团大战 时间: 1940 年 8 月 指挥者:彭德怀 意义: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 、中共七大 时间: 1945 年 4 月地点:延安 内容: 作 《 论联合政府 》 的政治报告,大会明 确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 为争取 抗日战争的胜利 和实现中国的 光明前途 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日本无条件投降 年 月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胜, 也回到祖国怀抱。 5 、抗战的胜利 1945 8 15 台湾 意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 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 由衰败倒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十七、内战烽火 1 、重庆谈判 时间: 1945 年 8——10 月 蒋介石的目的: 争取准备内战时间,欺骗全国人民 中共中央对策: 尽量争取国内和平,戳穿内战阴谋 2 、转战陕北 背景: 蒋介石在 1946 年 6 月对 中原 解放区发动进攻, 挑起内战,接着大举进攻 陕甘宁 解放区 结果: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 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 、挺进大别山 时间: 1947 年 8 月 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 目的: 插入敌人兵力空虚地区,威胁南京和武汉 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标志着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十八、战略大决战 1 、三大战役 2 、百万雄师过大江 时间: 1949 年 4 月 意义: 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长达 22 年的统治 3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1948.9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东北全境 意义 ↓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东北全境 歼敌 150 多万 大大加速了 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胜利 1949.1 淮海战役 奠定 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十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主张 : 实业救国 (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贡献 : 创办企业,还兴办许多文化教育机构 大生纱厂 特点: 1 、 状元实业家 —— 张謇 ( ji ǎ n ) 淡泊名利,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 精神: 民族工业发 展 历 程 时期 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从 洋务运动 到清朝末年 萌芽并缓慢发展 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辛亥革命 至 一战期间 黄金时代 ①内部: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外部: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尤其是日本的侵略加剧。 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②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③整体水平落后 二十、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 通信 ①出现了轮船、火车 影响: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②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影响: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 文 化 生 活 照相、电影传入中国 —— 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 ——《 申报 》 1872 年 上海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 商务印书馆 社 会 习 俗 剪发辫 变礼仪 易服饰 废缠足 改称呼 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 中国逐步迈向近代社会 原因: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②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 评价: 变化是有限的, 但代表了进步的方向 二十一、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代表作 主要成就或思想 共同品质 科学技术 詹天佑 清末民初 ———— 1909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通车。 都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都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文化。 侯德榜 清末民初 《 制碱 》 发明“侯氏制碱法”,打破欧美垄断 思想文化 魏源 鸦片战争时期 《 海国图志 》 学习西方的科技抵御外国的侵略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 戊戌变法时期 《 天演论 》 (译著) 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二十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学堂的开办: 洋务运动时期( 京师同文馆 1862 第一所新式学堂) 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 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时期)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 《 奏定学堂章程 》 2 、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1905 年 (正式建立于隋炀帝时) 1 、新式教育的开端 代表人 代表作 文 学 鲁迅 《 狂人日记 》《 孔乙己 》 郭沫若 《 屈原 》 赵树理 《 小二黑结婚 》《 李有才板话 》 丁玲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艺术 美术 徐悲鸿 《 愚公移山 》 音乐 聂耳 《 义勇军进行曲 》 (曲作者) 冼星海 《 黄河大合唱 》 期末总复习 八年级历史 复习第 8 到 19 课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 : 1851 — 1864 领袖 :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 金田村 都城 :天京(南京) 结果 :在中外联合镇压下失败 主要事迹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主要战役 :青浦战役、慈溪战役( 慈溪 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 华尔 ) 第 8 课 辛亥革命 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简表 名称 时间 创建人 口号或纲领 性 质 兴中会 1894 孙中山 振兴中华 中国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 1905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满洲贵族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革命高峰 : 革命结果 : 革命意义 : 性质 : 失败原因 : 武昌起义( 1911.10.10 )后建立中华民国( 1912.1.1 ) 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没有完成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指导思想 :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第 9 课 新文化运动 领导阶层 : 中国进步知识分子 斗争目标 : 尊孔复古的封建文化 领导人物 :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等 运动口号 :民主、科学(指导思想) 主要阵地 : 《 新青年 》 运动性质 :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内容 :⑴ 前期内容 : P41( 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      ⑵ 后期内容 :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    时间: 1917 年以后 人物:李大钊   发表文章: 《 庶民的胜利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 1918 年发表于 《 新青年 》 )     创办刊物 : 《 每周评论 》 (北京) 影响 : P42     第 12 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要事件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意义 南昌 起义 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等 南昌 秋收 起义 1927 年 9 月 毛泽东 湘赣 边界 井冈山 会师 1928 年 4 月 毛泽东、朱德 井冈山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 第一枪 开辟了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支 坚强的队伍 第 16 课 血肉筑长城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意 义 平型关 大捷 1937 年 抗战以来 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 战役 1938 年   李宗仁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 年   彭德怀   中国军队 主动出击 日军的一次 最大规模 战役 三次著名战役( 79 —— 83 页 )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制定的政治路线: 意义: 中共七大: 1945 年 4 月 延安 讨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 、 1945 年 8 月 美国 向日本 广岛、长崎 投掷两枚原子弹。 2 、 苏联 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3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895《 马关条约 》 割台湾给日本 ) 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 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2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成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和觉醒。 ( 4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 5 )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 18 课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1948 年 11 月到 1949 年 1 月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林彪、 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先攻占 锦州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 华东解放军 以徐州 为中心 东北解放军和 华北解放军 傅作义 投诚 三大战役的意义 辽沈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 时间: 1949 、 4 指挥:毛泽东、朱德 结果: 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 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927 、 4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第 20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1 、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 黄鹄”号轮船 2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淞沪铁路 3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定军山 》 4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商务印书馆 5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歌女红牡丹 》 6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 渔光曲 》 7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 申报 》 8 、习俗: 剪辫、易服、停止缠足、废跪拜礼、改称呼 第 21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 1.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京张铁路 2.20 世纪上半期,在制碱工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侯德榜 3.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魏源 4. 严复翻译的著作是: 《 天演论 》 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详尽的介绍西方的著作是: 《 海国图志 》 人 物 成 就 著作(思想主张) 评 价 詹天佑 侯德榜 魏 源 严 复 设计修建京张铁路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撰写 《 制碱 》 发明 “ 侯氏制碱法 ” 著名的化学家 编写《海国图志》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 近代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位思想家 翻译 《 天演论 》 主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 戊戌变法时期 启蒙思想家 第 22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与科举制度的废除 ( 1 )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的开办:① 时间 :戊戌变法时期( 1898 年 )唯一的变法成果② 地位 :这是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 2 ) 科举制的废除 :清政府于 1905 年 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 3 ) 《 奏定学堂章程 》 :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重点课目复习 第 1 课 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白银外流 , 银价上涨 , 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官员吸食鸦片 , 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 官兵吸食鸦片 , 削弱军队战斗力 经济上 : 政治上 : 军事上 : 生活上 : 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战争爆发: 1840.6 中英 《 南京条约 》 影响 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经过 原因 英军占领香港岛:1841年初 清朝战败:184 2.8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割地 赔款 通商 议税 香港岛 2100 万元 五口 协定关税 破坏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加重负担 激化矛盾 便利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破坏关税主权,便利倾销 南京条约 经济落后、政治落后、科技落后、军事落后、指挥失当 …………… 落后就要挨打! 清政府为何战败? 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1 、原因: 日本为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 一、甲午中日战争: 2 、时间: 1894-1895 年 3 、重要战役: 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 旅顺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 、结果: 中国惨败,签订 《 马关条约 》 二、 《 马关条约 》 : 1 、时间: 1895 年 2 、双方代表: 李鸿章(中)、 伊藤博文(日) 3 、内容及危害: 4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项目 《 南京条约 》 《 马关条约 》 危害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元 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其他 协定关税 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 增辟通商口岸(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 瓜分 中国的野心 加重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内地 《 马关条约 》 是继 《 南京条约 》 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 6 课 洋务运动 61 洋务派 :主张“师夷长技”的官员 洋务运动 : 时间 人物 目的 事件 洋务派 为了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维护封建统治 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 洋务派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封建统治,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2 恭亲王奕 (中央)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2 、洋务运动的内容 : 1.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2. ( 70 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3.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4. ( 60 年代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 64 时间 口号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前期 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 (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 曾国藩 江南制造局 ( 是 当时规模 最大的 近代军事 工业 ) 曾国藩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 远东第一大船厂 ) 左宗棠 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具体内容 65 时间 口号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后期 求富 轮船招商局 (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 汉阳铁厂 (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 湖北织布局 李鸿章 张之洞 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具体内容 66 洋务运动创办的三支近代海军: 南洋、北洋、福建 目的:为了抵抗外侮,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秩序 67 创办新式学堂 培养新式人才 京师同文馆 ( 1862 年) 68 洋务运动 结果 :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评价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建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不变革封建制度 7 、评价 失败原因: 局限性 :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意义 : 培养了一批军事、科技、外交人才 第 10 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1 、爆发的原因 原因 帝国主义(日、美)对中国加紧侵略 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列强对内掠夺人民 基本 原因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人民作了思想动员 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直接 原因 ( 导火线 ) 2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1 )时间: ( 2 )地点: ( 3 )参加者: ( 4 )斗争口号: ( 5 )领导者: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 北京大学等校学生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陈独秀、李大钊 3 、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 斗争 中心 由 北京转移到上海 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三个卖国贼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 、五四运动的结果 5 、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A. 是一次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 B. 是中国 新民主 主义革命 的开始。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 新 ” 在哪里?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失 败 农民、地主、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 无产阶级 (领导阶级) 马克思主义 ( 指导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成立的条件 ( 1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 3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 2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A. 时间: B. 地点: C. 出席人员: D. 主要议程: 1921 年 7 月 上海(先)嘉兴南湖(后)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时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3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新 ”在哪里? 新的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新的 奋斗目标 : 实现共产主义 新的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 、红军长征的 原因 是什么? 2 、红军是什么 时间 开始长征的? 3 、红军长征的 出发地 点是哪儿? 4 、 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5 、红军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的时间、地点、 部队各是什么? 6 、红军长征 胜利的标志 、 历史意义 是什么? 长征精神 生生不息 长征精神 :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第 14 课 难忘九一八 列举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之前 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 1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 》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 》 3 、“一战”时强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4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9 月 18 日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二、西安事变 1 、历史背景 ( 1 ) 华北危急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 2 )中共提出了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3 ) 张学良 和 杨虎城 接受了中共主张,多次劝谏仍坚持内战政策的 蒋介石 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1 ) 标志 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 初步形成 3 )预示着团结抗日 新 局面的到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 15 课 “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 简述: 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起因: 1937 年 7 月 7 日夜 10 时 北平西南卢沟桥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 七七 ” 事变后的抗战: “ 九一八 ” 事变后的抗战: 全国性 的抗日战争爆发 中国军民进行 局部 抗日战争 第 19 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实业家 张謇 ( 1 ) 人物 :清末状元张謇(江苏南通人)在 《 马关条约 》 签订后,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 2 ) 口号 :“实业救国” ( 3 ) 代表企业 :江苏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时间 发展情况 原因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民族工业的萌芽,发展缓慢 受封建制度的阻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黄金时代 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 再度受挫,陷入困境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 1 )总体上比较落后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 2 )发展上不平衡 从行业上 从地区上 集中于轻工业 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侵略战争名称及起止时间 侵略国家 根本 原因 条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南京 条约 》 英国 甲午中日战争 打开中 国市场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英法 俄美 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 日 称霸世界 《 马关 条约 》 八国 《 辛丑 条约 》 抗争史实 关天培 虎门抗英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邓世昌 黄海激战 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 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影响 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各国谋取在华更多利益 近代化的探索 技术层面 洋务运动 制度层面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层面 新文化运动 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 向西方学习 经历了三个层次: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进步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