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 MB
  • 2021-10-27 发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精练[课件]+期末考试复习课件人教版

  • 6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近代史练习题 (1839-1949) 1.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及最早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 2.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是—— 3.割占中国香港岛的国家是—— 4.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 5.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洋枪队的头目华尔是—— 7.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和法国 俄国 美国人 日本 8.最早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国家—— 9 .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国家—— 10. 1945年8月,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的国家是—— 11、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出兵中国东北日军的 国家是—— 12、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国家是—— 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标志是--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____周年。 日本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美国 苏联 美国 中共 “ 一大 ” 的召开 86 1、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军用、民用工业有: ① 安庆内军械所 ② 江南制造总局 ③ 轮船招商局 ④ 福州船政局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马列主义 B 三民主义 C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B B 4.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公”指的是 黄海大战 中的: A 左宗棠 B 邓世昌 C 徐骧 D 关天培 5、《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最深的内容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6、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C B 7、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A 1919 年 B 1921 年 C 1912 年 D 1927 年 8、中共一大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 确定党的名称 B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C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9、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 A 江西 B 广东 C 上海 D 湖南、湖北 10、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左右江起义 D 武昌起义 B D D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黄埔条约》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 “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 雨果所谴责的两个强盗是 A、 英、法 B、 英、德 C、 法、美 D、 英、俄 中共 “ 一大 ”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领导工人运动   B 领导农民运动   C 领导学生运动   D 领导商人运动 A A “ 大将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此诗反映的是 A、 清政府镇压噶尔丹叛乱 B、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 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 五四爱国运动   B 中共 “ 一大 ”  C 中共 “ 二大 ”  D 中共 “ 三大 ” 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 “ 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 ” 这种 “ 好处 ” 主要是指 A、 获得巨额赔款 B、 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 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 在华办厂合法化 1862 年,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 “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 中的 “ 红头军 ” 是指 A、 红军 B、 义和团 C、 太平军 D、 清军 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是(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取消 “ 二十一条 ”   C 还我青岛   D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柳条湖事件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 A、1945 年9月9 日 B、1945 年8月15日 C、1945 年9月2日 D、1945 年10月25日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的会议是( )。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9、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事件是( )。 A、 一二· 九运动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C、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1938年,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指挥官是( )。 A、 彭德怀 B、 佟麟阁 C、 叶挺 D、 李宗仁 下列诗句,描写渡江战役的是( )。 A、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跨台的历史事件是( )。 A、 解放南京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15、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 重庆谈判 B、 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 C 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尽开颜”的时间是( )。 A、1936 年10月 B、1935 年10月 C、1934 年10月 D、1937 年10月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 A、 辛亥革命后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同文馆 B、 上海出版署 C、 上海教育出版社 D、 商务印书馆 25、身为状元,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是( )。 A、 康有为 B、 张骞 C、 张謇 D、 荣氏兄弟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 京张铁路 B、 京汉铁路 C、 川汉铁路 D、 津浦铁路 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掀起洋务运动,其实,他们的做法早就有人主张过,其代表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詹天佑 D、 严复 时间与事件 ① 1936年12月12日② 1937年12月 ③ 1945年4月 ④ 1945年10月25日 其中,南京大屠杀在 —— 中共七大的召开—— 西安事变 —— 被日寇占领半个世纪的台湾回归祖国—— ② 1937年12月 ③ 1945年4月 ① 1936年12月12日 ④ 1945年10月25日 、事件与影响: ① 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 ② 三大战役—— ③ 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 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国民政府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 D “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 对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是 (    ) A. 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 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 C. 竹枪比火炮有较大危害         D. 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李鸿章       D. 林则徐 .对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洋务运动目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 求富 ” ,后期的口号是 “ 自强 ” C.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D.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甲说: “ 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 ;乙说: “ 我参加过义和团 ” ;丙说: “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 ;丁说: “ 我目睹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 ” 。这四人中,肯定在说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列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     ) A.《 中外纪闻》     B.《 民报》     C.《 万国公报》 D.《 新青年》 “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陆章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 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 A. 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 湖南、湖北    B. 江西、江苏    C. 福建、浙江    D. 广东、广西 请将跟下列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填在括号里 周恩来(     )   李鸿章 (     )     孙中山(    )    李大钊(     )    曾国藩(   ) A   创建黄埔军校    B   南昌起义     C《 马关条约》   D《 每周评论》     E   安庆内军械所   1884 年 , 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 在新疆设立了( )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新疆行省 D. 伊犁将军 B C A D E C 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A 、《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 洋务运动时期 C 、《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 美国提出 “ 门户开放 ” 、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 23 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34 年 B.1936 年 C.1938 年 D.1939 年 今年( 2006 年)是辛亥革命 95 周年,小红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 A . 上海 B . 广州 C . 武昌 D . 海南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主张,这里的 “ 长技 ” 是指( ) A. 西方的先进技术   B. 西方的政治制度 C. 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 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右图反映的是李鸿章与外国侵略者 签订(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 这首歌反映的是( )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D. 红军长征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卒于 1902 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以下人物中,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的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依据是( ) A 、 取消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权 B 、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C 、 选举毛泽东为最高负责人 D 、 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指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是(    ) A. 秋收起义    B. 广州起义    C. 武昌起义    D. 南昌起义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万木草堂 B 南京大学 C 京师大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 、 京张铁路 B 、 京汉铁路 C 、 川汉铁路 D 、 津浦铁路 “ 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 歌词中 “ 那个悲惨的时候 ” 指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945年,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是: A、 东北三省 B、 台湾 C、 香港 D、 澳门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不包括: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A. 东北人民解放军 B、 中原人民解放军 C、 西北人民解放军 D、 华东人民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平津战役后,北京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A. 张学良 B、 李宗仁 C、 傅作义 D、 杨虎城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A. 挺进大别山 B 渡江战役 C 三大战役 D 解放华东 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 国民党政权统治大陆的时间是( ) A、20 年   B、22 年   C、23 年   D、24 年 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中 国 近 代 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 年 1919 年 1949 年 鸦 片 战 争 五 四 运 动 新 中 国 成 立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近代史分期 1949 19 1 9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共成立 ) 国民革命时期( 1924— 1927 、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 ) 十年内战时期 (1927— 1937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 1949 、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 10 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 11 课 北伐战争 第 12 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 12 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时间: 1927 年 8 月 1 日 ( 后来定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地点: 江西南昌 时间: 1927 年 9 月 地点: 湘赣边界 领导人: 毛泽东 部队: 工农革命军 时间: 1928 年 4 月 领导人: 毛泽东与朱德、陈毅 意义: 意义: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建成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 )。壮大了红军力量,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推动了其他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红四军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经过 长征的意义: 时间: 1934 年 10 月 意义: 1935 年 1 月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冲出重围: 出发地: 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 陕北吴起镇会师 内容: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开始: 初期受挫: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过半,改道贵州,攻克遵义。 历史转折: 时间: 进入甘肃 胜利会师: 甘肃会宁会师 粉碎了 . . . 企图,保存了 . . . 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 1935 年 10 月 1936 年 10 月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 、敌人的围追堵截 2 、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 、缺少粮食给养。 4 、内部矛盾斗争。 知识结构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合作破裂 武装斗争 建根据地 反围剿失败 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胜利 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14 课 难忘九一八 第 15 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 16 课 血肉筑长城 第 14 课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时间: 1931 年 地点: 沈阳柳条湖 蒋介石 __ 在半年内沦亡, 抗战开始。 不抵抗 局部 (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发动者: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蒋抗日 中共出发点: 为了全民族利益,争取一切力量抗日 中共代表: 周恩来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 形成 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 东北三省 背景: 日本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时间: 结果: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 第 15 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血染卢沟桥( 事变、也称 事变) 南京大屠杀 时间: 1937 年 7 月 7 日 卢沟桥 七七 殉国将领: 佟麟阁、赵登禹 影响: 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日本 全面侵华的开始)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红军改编成 和 ) 八路军 新四军 背景: 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攻占上海、南京 时间: 1937 年 12 月到 1938 年初,长达 6 周 屠杀对象: 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居民 屠杀人数: 30 万人以上 主要内容: 战 役名 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或部队名称 主要战绩 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 捷 1937 年 9 月 山西平型关(太原会战) 八 路 军 115 师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 役 1938 年 台儿庄(徐州会战) 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 团大 战 1940 年 8 月 华 北 彭德怀 破坏交通线 2000 多公里,拔掉据点近 3000 个,毙伤俘日伪军 4 万多人。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第 16 课 血肉筑长城 中共七大: 时间: 大会听取了毛泽东 《 论联合政府 》 的报告;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 地点: 延安 意义: 为争取 和实现中国的 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光明前途 抗战的胜利: 年 月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胜, 也回到祖国怀抱。 1945 8 15 台湾 内容: 1945 年 4 月 单元小结: 九一八事变 标志 局部抗战阶段 七七事变 标志 全面抗战阶段 西安事变 标志 统一战线形成 抗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四精神: 长征精神: 抗日民族精神: 是五四运动中体现出的崇尚民主、科学,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是“一不怕苦,二不怕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各阶层各党派团结合作,众志成城;以弱对强,不畏强暴。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17 课 内战烽火 第 18 课 战略大决战 第 17 课 内战烽火 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时间: 1945 年 8—— 10 月 蒋介石的目的: 中共中央对策: 争取准备内战时间,欺骗全国人民 尽量争取国内和平,戳穿内战阴谋 背景: 蒋介石在 年 月对 解放区发动进攻, 挑起内战,接着大举进攻 解放区 1946 6 中原 陕甘宁 结果: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 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指挥者: 刘伯承、邓小平 结果: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南京和武汉 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成果: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 原因 时间: 1945 年 8 月 国民党 共产党 主要原因:争取准备内战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 真实意图:推卸内战责任 ① 响应 (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 呼声 ② 努力 制止内战 ,争取和平民主 ③ 表明 和平 诚意 ④ 用事实 揭露 美蒋假和平的 阴谋 ⑤ 团结 广大人民群众, 争取 中间 力量 重庆谈判 结果:国共签署 《 双十协定 》 意义:表明了诚意,扩大了影响,迫蒋被动。 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基本方针 召开政协会议的建议; 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过程:中共毛泽东、周恩来等飞抵重庆谈判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6 年 6 月 — 1947 年 2 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1946 年 6 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政治上: 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孤立国民党反动派; 军事上: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蒋介石收缩战线,转入重点进攻( 山东、 陕北 ) 过程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经过 1947 年夏, 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陈庚率晋冀鲁豫太岳兵团挺进豫西 (孟良崮战役) 陈、粟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军豫皖苏地区 影响: 三军“品”字进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宁、汉;形成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形势。 第 18 课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 时间 战役名称 参战部队 意义 共同意义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解放军 东北、华北解放军 1948.9 ↓ 1949.1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歼敌 150 多万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时间: 1949 年 4 月 意义: 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 人民支持、官兵勇敢、指挥正确、敌军失势 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抗战后 和平民主的历史趋势,是非正义的 ; 共产党:进行的解放战争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战 争,顺应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趋势,是正义的。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搜 刮、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失去民心 ; 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 国民党:指挥失当; 共产党:采用正确的作战方针,并抓住有利 战机,及时展开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 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士气低落; 共产党:军队人数上升,士气高昂。 1 、从战争性质看 2 、从民心向背看 3 、从指挥决策看 4 、从军队士气看 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诞生,其间经历了艰难曲折,最终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对此你有何感悟和启示? 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3 、中国革命的胜利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4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6—1949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分裂、对抗) (第二次合作) (分裂、对抗) 成果 危害 成果 危害 (第一次合作) 国共内战,给日本经一步侵华以可乘之机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祖国至今尚未统一 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1 、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是国共之间矛盾斗争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 3 、国际政治力量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2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 世纪 30 年代 ;抗战胜利后 。 启示与感悟: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抗战胜利后,中共为和平、民主而斗争 国民党 共产党 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 争和平、两手准备 假和平、真内战 ① 战略防御( 1947.3 转战陕北) 全面进攻重点进攻 ② 战略进攻( 1947.6 挺进大别山) 士气低落主力被灭 1948.9—1949.1 三大战役 中心被捣政权垮台 1949.4.21—1949.4.23 渡江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重庆谈判 1945.8—10 内战爆发 1946.6 战略相持 ③ 战略决战 ④ 战略大反攻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 19 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 20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 19 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主张: 实业救国(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贡献: 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还兴办许多文化教育机构 结局: 许多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吞并 三个阶段: 洋务运动到清末:萌芽 → 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黄金时代 →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再度受挫 原因: 特点: ( 4 )在 、 和 三 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具有半殖半封的性质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 1 )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 2 )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沿江地区( 3 )整体水平落后 第 20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文化生活的变迁 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第一艘自己建造的轮船: 第一部自己拍摄的电影: 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淞沪铁路 黄鹄号轮船 京剧舞台片 《 定军山 》 《 渔光曲 》 《 申报 》 商务印书馆 装束变化: 礼节变化: 称谓变化: 剪 、易 、废止 ; 辫 服 缠足 用 、 礼代替 礼; 鞠躬 握手 跪拜 取消“老爷、大人”代以平等的“ 、 ” 。 先生 君 领域 内容 影响 变化原因 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传入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1 、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 2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文明成果传入 3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结果 通讯工具 电报传入 是远距离的联系变得便捷,有利于商人传达生意信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百姓间的联使 文化生活 电影、照相传入 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 报纸的出现 有利于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 印刷出版机构出现 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社会习俗 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改变了不好的社会习俗 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变礼仪) 平等的“先生”“君”取代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改称呼)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 21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 22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刻苦研制纯碱成功,撰写 一书,打破了欧洲人对碱业的垄断,继续探索出制碱新工艺,降低成本 。 第 21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姓名 历史事件 作品 目的(主张) 魏源 严复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 海国图志 》 译著 《 天演论 》 “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改革,救亡图存 铁路名称: 京张铁路 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 通车时间: 1909 年 “ 人”字形路轨 创新设计: 重要路段: 居庸关、八达岭 主要成就: 《 制碱 》 40% 第 22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新式学堂的开办: 洋务运动时期 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 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时期)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 《 奏定学堂章程 》 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1905 年 人物 作品 鲁 迅 徐悲鸿 聂 耳 冼星海 郭沫若 赵树理 《 狂人日记 》 、 《 孔乙己 》 《 愚公移山 》 《 义勇军进行曲 》 《 黄河大合唱 》 《 屈原 》 《 小二黑结婚 》 、 《 李有才板话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