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1.37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 核舟记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2.找出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三、作家介绍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其
父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陷下狱,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
想营救父亲,但其父终被害于狱中。他扶柩归乡,因父亲蒙奇冤,晨
夕号泣,不久也悲愤而死。明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他一生
没有做过官,但敏而好学,善为文,有《茅檐集》。
四、资料助读
“大苏泛赤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
陷,入狱半年。次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
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
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著名作品,寄托他谪居
时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雕刻者雕刻的核舟虽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
这件事的限制。如大苏泛赤壁确有其事,但当时并没有黄庭坚和佛
印陪同。
1.课文开头、结尾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
么不同?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
什么特点?
点拨首段是总述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尾段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
容的概括说明。作者写作此文紧紧围绕的中心是雕刻技艺的奇巧、
灵怪。
2.描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是将
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点拨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
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写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
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
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