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3.50 KB
  • 2021-10-27 发布

(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课件新人教版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1 2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飞鸟相与还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感时花溅泪 (4)学诗谩有惊人句  (5)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6)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7)常 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1)昆虫记 法布尔 (2)指蝗虫处境为难,心神慌乱 (3)螳螂的这个精心设 计的作战计划难道不是完全成功的吗 (4)①对于螳螂奇怪的姿态,蝗虫过 于害怕,甚至往前移动到螳螂可以攻击到它的范围,螳螂就毫不客气地用自 己的“掌”击打蝗虫,再用两条锯子用力把它压住。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 战术”制服敌人。例如: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 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 (1)C (2)示例一:女子行拱手礼时,右手掌微屈,盖住左手,左手握拳在 右手内侧。示例二:男子行拱手礼时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3)①在 “礼仪之邦”后面加上“之称”或“的称呼” ②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 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 ③但是(但) 3 4 5 6 (1)外城 (2)放弃 (3)同“叛”,背叛 (4)告诉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 不能靠山河的险要。(2)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 了。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7 示例: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孟子施行“仁政”(或“仁爱”“人和”等)的政 治主张。甲文运用对比、排比等手法,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 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列举 “城”“池”“兵革”“米粟”的情况,形成排比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乙文运用比喻来说理,把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比作“水之就下”,以 此来阐述“仁政”的主张。 8 9 10 (1)真正,确实 (2)行冠礼 (3)准则,标准 (4)这 (1)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 道路。(2)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就会意志坚定,不会胆小畏缩。 以顺为正 不骄不淫 11 【甲】只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真正的 大丈夫(1分)。【乙】人应该遵循礼节,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别人好(1分)。 12 13 (1)选拔、任用 (2)财资缺乏 (3)违背 (4)同“现”,表现,显露 (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筋骨劳累。(2)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却轻易用尽了他的 军队的锐气。 14 共同点:出身卑微,历经苦难磨炼,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2分)。 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人才是艰苦的环境选就的)(1分)。 15 环境 忍耐 16 17 (1)将近 (2)尽、全 (3)没有 (4)安放,放置 (5)于是,就 (1)你也太不聪明了!(2)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 好担心的呢? 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 愿。 18 19 示例:愚公抱负远大,信念坚定,不畏艰难(2分);鲁公缺乏主见,优柔寡 断,畏首畏尾(2分)。 1.默写。(10分) (1)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5)《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反映其旷达胸 襟的诗句是: , 。 (6)《雁门太守行》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 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 。 (7)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 忘了归路的句子是: , 。 飞鸟相与还 东风不与周郎便 感时花溅泪 学诗谩有惊人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 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把它当成 什么凶猛的怪物了。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 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 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 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长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 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 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 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 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 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恐慌,甚至到了自己要去送死 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2)加点词语“不知所措”在文中的意思是 。 (2分)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 句: ?(2分) (4)你知道“螳螂的这个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请写下来, 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螳螂的习性。(6分) 昆虫记 法布尔 指处境为难,心神慌乱 螳螂的这个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难道不是完全成功的吗 ①对于螳螂奇怪的姿态,蝗虫过于害怕,甚至往前移动到螳螂可以 攻击到它的范围,螳螂就毫不客气地用自己的“掌”击打蝗虫,再 用两条锯子用力把它压住。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例如: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 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 3.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 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3分) (1)下面是王同学在不同场合使用的礼貌用语,其中不恰当的一项 是( )(3分) A.王同学初次见到德高望重的李教授,他说:“久仰您的大名, 幸会幸会!” B.好朋友考上理想的高中,王同学祝贺他说:“恭喜你金榜题 名!” C.王同学对帮助过他的周老师说:“感谢您的愚见,才让我有今 天的成绩!” D.王同学想知道邻居孙大爷的年龄,他说:“请问您今年高寿 了?” C (2)拱手礼在中国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 手礼不仅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 一种交往礼仪。下图为男子和女子在一般场合行拱手礼的手势图, 请你根据图画对拱手礼的行礼方式进行文字解说。(任选一种即可, 不超50字)(4分)       女子拱手礼   男子拱手礼 示例一:女子行拱手礼时,右手掌微屈,盖住左手,左手握拳在右 手内侧。示例二:男子行拱手礼时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 (3)下面是某同学在活动中写的一段感言,请你帮助修改。(6分) 【甲】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礼仪文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 广泛深远的影响。______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 宝贵的精神财富。【乙】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礼仪养成教育对社会、 学校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 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成分残缺的问题,修改意见 为: 。(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修改 为: . . 。(2分) ③语段中横线处可填入的关联词是“ ”。(2分) 在“礼仪之邦”后面加上“之称”或“的称呼”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 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 但是(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5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 不见所畏焉。卒然①问曰:‘天下恶乎②定?’吾对曰:‘定于一 ③。’‘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④ 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 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 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 能御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卒然:同“猝”,突然。②恶(wū)乎:怎样,如何。 ③一:统一。④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⑤浡(bó)然:此处 形容禾苗蓬勃生长的样子。⑥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⑦ 由:同“犹”。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七里之郭        (2)委而去之 (3)亲戚畔之 (4)语人曰 外城 放弃 同“叛”,背叛 告诉 . . . . 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线断开。(限断两处)(2分) 天 油 然 作 云 沛 然 下 雨 则 苗 浡 然 兴 之 矣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 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 / / 7.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请结合两段文字内 容分别做简要分析。(5分) 示例: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孟子施行“仁政”(或“仁爱”“人和” 等)的政治主张。甲文运用对比、排比等手法,通过对“天时”“地 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 性作用;通过列举“城”“池”“兵革”“米粟”的情况,形成排 比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乙文运用比喻来说理,把天下之民归 附不嗜杀人者,比作“水之就下”,以此来阐述“仁政”的主张。 (5分,政治主张1分;分析4分,每点2分) 【乙译文】孟子觐见梁襄王,出来后,告诉人说:“(梁襄王) 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 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 ‘要统一才会安定。’‘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又答:‘不喜欢杀 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有谁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 我又答:‘天下的人没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生长的情 况吗?当七八月间天旱的时候,禾苗就干枯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 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这样的情况,谁能 够阻挡得住呢?如今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 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 他来解救了。如果真的像这样,老百姓归服他,就像雨水往低处奔 流一样,这哗啦哗啦汹涌的势头,谁能阻挡得住呢?’” [二](12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 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丈夫之冠 (3)以顺为正者 (4)是故圣人作 真正,确实 行冠礼 准则,标准 这 . . . .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10.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填空。(2分) 甲文孟子讥讽公孙衍和张仪能成为“大丈夫”的原因 是 ;乙文作者认为对于“富贵者”来说,“好礼”带来 的影响是 。 以顺为正 不骄不淫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 己的道路。 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就会意志坚定,不会胆小畏缩。 11.结合甲、乙两文,分别概括两文的观点。(2分) 【甲】只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 真正的大丈夫(1分)。【乙】人应该遵循礼节,别人对你好,你也要 对别人好(1分)。 【乙译文】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 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上古时,人们崇尚“德”, 后来讲求施报。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 别人施恩惠给自己,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人们有了礼的规范, 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覆,所以说:“礼,不能不学 啊!”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 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 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就 会意志坚定,不会胆小畏缩。 [三](13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节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观夫高祖之所以①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 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③用其锋④;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⑤,此子房⑥教之也。当淮阴⑦破齐而 欲自王⑧,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 非子房其谁全之⑨?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注】①所以:……的原因。②项籍:指项羽。③轻:轻易。 ④锋:军队的锐气。⑤弊:疲困。⑥子房:张良。⑦淮阴:指韩信。 ⑧王:称王。⑨非子房其谁全之: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1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百里奚举于市 (2)空乏其身 (3)行拂乱其所为 (4)见于词色 选拔、任用 财资缺乏 违背 同“现”,表现,显露 . . . . 13.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 苦,筋骨劳累。 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却轻易用尽了他的军队的 锐气。 14.甲文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 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15.甲文通过列举几位古代贤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 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和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就大业 者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是 。(每空限填2字)(2分) 共同点:出身卑微,历经苦难磨炼,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 (2分)。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人才是艰苦的环境选就 的)(1分)。 环境 忍耐 【乙译文】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 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 是百战百胜,却轻易用尽了他的军队的锐气。汉高祖能忍耐,保持 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困,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 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 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 成全他? [四](15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 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 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 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其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其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 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 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 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犹 豫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年且九十 (2)毕力平险 (3)河曲智叟亡以应 (4)无地置土 (5)公遂止 将近 尽、全 没有 安放,放置 于是,就 . . . . .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甚矣,汝之不惠! (2)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18.甲文中写山的险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对塑造愚公的形 象有什么作用?(2分) 你也太不聪明了! 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 孙的宏愿。 19.请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4分) 示例:愚公抱负远大,信念坚定,不畏艰难(2分);鲁公缺乏主见, 优柔寡断,畏首畏尾(2分)。 【乙译文】鲁公修建了一个园子,想要凿出一个池子。他的父 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 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 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孩子被绊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 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 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 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 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 下来了。 20.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 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 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 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李森祥《台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 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