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4.87 KB
  • 2021-10-27 发布

(河南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课件新人教版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5 诗词五首 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简陋的房屋 (2)如此,这样 (3)傍晚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3)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2 《饮酒》(其五) 3 元亮 潜 靖节 东晋 田园 4 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景色 里,飞鸟一群群结伴而还。人生理想:归隐田园,返璞归真。 5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 自得、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 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自然之景的美好;田园生活的恬淡悠闲;内心世界的宁静 淡泊。 6 《春望》 1 (1)国都,指长安 (2)茂盛 (3)时局 (4)简直 2 (1)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2)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 簪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3 “城春草木深”写作者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渲染了残破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 交融,极富表现力。 4 示例:放眼望去,长安城满目萧然,盛开的鲜花、宛转 的鸟鸣与残破的城池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深感触目惊 心。看到这样的景象,杜甫的泪滴落下来,沾湿了花朵, 他的内心也在备受煎熬。 5 用“深”好。“城春草木深”写出了春天到来草木疯长, 荒草萋萋,掩住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让人更觉荒芜。 而“生”字虽然能表现春天的生机,但与诗的意境不符。 (意思相近即可) 6 D(应是伤感、悲愁,并未体现怀有希望) 7 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春 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 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 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 像花儿流下的泪珠;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8 两首诗的颈联都抒发了诗人遭逢乱世而思家念亲之情。 甲诗颈联侧重于直接抒情,乙诗颈联侧重于借景抒情。 《雁门太守行》 1 (1)荆轲 (2)燕昭王 (3)雷焕 2 (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报君黄金台上 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 夜紫 3 李白 诗鬼 4 表现了守边将士誓死报国、英勇赴敌的精神。 5 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 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 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 英雄气概。(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 理均可) 6 用典,运用燕昭王易水筑台放金揽贤的典故,歌颂了守边 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写出将士们报 效朝廷的决心;忠君报国的心愿。) 《赤壁》 1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 牧之 樊川居士 小杜 李商隐 3 赤壁之战 周瑜 曹操 4 A(诗中的“前朝”指东吴破曹赤壁之战的时代) 5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 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 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6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是间接地通 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 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 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 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 出心裁。(答出“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 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可) 《渔家傲》 1 (1)银河 (2)情意恳切 (3)叹息,慨叹 (4)同 “漫”,空、徒然 2 (1)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2)我报路 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3)九万里风鹏正举 (1)易安居士 宋 婉约 (2)语不惊人死不休 庄 子·逍遥游 3 4 D(“惊人句”化用杜甫诗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弃,对自由、幸福生 活的向往与执着追求。(意思对即可) 5 6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 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 《饮酒》(其五)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 (2)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 (3)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 (1)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描写沿途之景,隐含漂泊之情;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然风光中人物的 活动,表达闲适之情;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描写环境清幽,流露自得之意。 ·· · · 简陋的房屋 如此,这样 傍晚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雾气缭绕南山, 飞鸟结伴而还的景致,并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哲理。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 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字_______,又名_______,私谥“_______”, _____(朝代)人,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诗人,被称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元亮 潜 靖节 东晋 田园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感受到诗 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5.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6.根据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中“真意”含义的理解。 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景色 里,飞鸟一群群结伴而还。人生理想:归隐田园,返璞归真。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 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 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自然之景的美好;田园生活的恬淡悠闲;内心世界的宁静淡泊。 《春望》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 (2)城春草木深________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 (4)浑欲不胜簪________ 国都,指长安 · 茂盛 · · · 时局 简直 2.根据提示默写。 (1)《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望中之所见, 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春望》中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忧国思家者的形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达感叹时事,触目伤怀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一) 3.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城春草木深”写作者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渲染了残破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 交融,极富表现力。 4.“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下面的背景材料,展开合理 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呈现给你的景象。 【背景材料】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 六月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继位, 即为唐肃宗。杜甫闻讯,将家属安顿在鄜(fū)州,只身一人 投奔肃宗朝廷,不料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 官职卑微,未被囚禁。杜甫目睹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 写下了《春望》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示例:放眼望去,长安城满目萧然,盛开的鲜花、宛 转的鸟鸣与残破的城池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深感触 目惊心。看到这样的景象,杜甫的泪滴落下来,沾湿 了花朵,他的内心也在备受煎熬。 5.有人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中的“深”换 成“生”字更妙,你认为呢?为什么? 用“深”好。“城春草木深”写出了春天到来草木 疯长,荒草萋萋,掩住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让人 更觉荒芜。而“生”字虽然能表现春天的生机,但 与诗的意境不符。(意思相近即可) (二) 【甲】《春望》 【乙】长安春望 卢 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②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③,独将衰鬓客秦关④。 【注】①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 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 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 不得重用。②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③逢世难: 遭逢乱世。④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春日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 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 其沉痛。 B.甲诗尾联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 搔首的诗人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 诗人的内心世界。 C.乙诗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 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D.乙诗尾联正如清人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 点出”,点明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应是伤感、悲愁,并未体现怀有希望 D 7.请你发挥想象,描述甲诗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示的情景。 8.两首诗的颈联都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有什 么不同? 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 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 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 的泪珠;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两首诗的颈联都抒发了诗人遭逢乱世而思家念亲之情。甲 诗颈联侧重于直接抒情,乙诗颈联侧重于借景抒情。 《雁门太守行》 1.写出下列诗句用的典故中的人物名称。 (1)半卷红旗临易水( ) (2)报君黄金台上意( ) (3)提携玉龙为君死( ) 2.根据提示默写。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 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 燕昭王 雷焕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了古人“士为知己者死”的志 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战地气氛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与_______、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是唐代 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后人称为“_______”。其诗想象丰富 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白 诗鬼 4.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 自选一个角度,对它加以赏析。 表现了守边将士誓死报国、英勇赴敌的精神。 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 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 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 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 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6.最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运用燕昭王易水筑台放金揽贤的典故,歌颂了守边将 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写出将士们报效朝 廷的决心;忠君报国的心愿。) 《赤壁》 1.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 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杜牧,字______,号__________,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 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 称“____”,以别于杜甫——“大杜”。与_______并称 “小李杜”。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牧之 樊川居士 小杜 李商隐 3.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描写 的战役是__________,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周瑜定计火 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赤壁之战 周瑜 曹操 4.下列有关《赤壁》的鉴赏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 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 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 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 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中的“前朝” 指东吴破曹赤壁 之战的时代 A 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 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 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是间接地通 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 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 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小 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 裁。(答出“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 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可) 《渔家傲》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星河欲转千帆舞____________ (2)殷勤问我归何处______________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 (4)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 银河 ·· ·· · · 情意恳切 叹息,慨叹 同“漫”,空、徒然 2.根据提示默写。 (1)李清照的《渔家傲》中用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 笔调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不满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举办诗歌创作大赛,小宋得了一等奖。老师夸奖小宋说: “好样的,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小宋被激发出 满怀豪情,引李清照《渔家傲》中的句子对答道:“谢谢您的鼓 励,我们现在是‘________________’,立志要展翅高飞啊!”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3.文学常识填空。 (1)李清照,号________,____代女词人,______词派杰出代表。 (2)“学诗谩有惊人句”化用了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出自《______________》的句子“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易安居士 宋 婉约 语不惊人死不休 庄子·逍遥游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作者抓住“天”“云”“雾”“星河”“千帆” 等景象,又嵌入了“接”“连”两个动词,形成一种浑茫无际 的境界。 B.一个“归”字,好像作者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 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殷勤问我归何处”写出了天帝 态度温和以及对作者的关心。 C.“我报路长嗟日暮”,作者借用典故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 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D.“谩”是“空,徒然”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惊人句”化用李白的典故,表现作者卓越的诗才。 “惊人句”化用杜甫诗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D 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6.下片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弃,对自由、幸福 生活的向往与执着追求。(意思对即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 年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 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