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79 KB
  • 2021-10-27 发布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测试卷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小红问妈妈:“谁是您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妈妈说:“你猜猜吧,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的先行者,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下列有关这个人物的事迹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B.提出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 C.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下列刊物中,反映 20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3.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 ) A.同盟会成立后才出现革命风暴 B.同盟会成立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C.同盟会是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的 D.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4.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称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这是因为革命火种早就被孙中山种下。以下属于孙中山播种的“火种”的是( ) A.领导二次革命 B.建立中华民国 C.提出三民主义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 “庚子(1900 年)和辛丑(1901 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 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下列选项中能够 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6.有人说:“辛亥革命……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 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他所说的这个 “句号”是指(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 畅销不衰。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共和的报刊大量创办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2 8.“不把皇帝拉下马,历史就不能前进,目前的问题是:皇帝下了马,历史依旧徘徊不前。” “历史徘徊不前”体现在(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实际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D.结束了封建统治秩序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 究主题是( )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B.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20 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1.《申报》在某一时期报道了一篇关于“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的新闻。由此判断,该时 期是( ) A.晚清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2.下列史实与袁世凯有关的是( ) ①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加强北洋军队的实力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 1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 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1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A.都是武装斗争 B.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都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D.矛头都指向北洋政府 15.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 贫”,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 ) A.贪官横行 B.割地赔款 C.徭役繁多 D.军阀混战 二、非选择题(16 题 15 分,17 题 20 分,18 题 20 分,共 55 分) 16.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表格“显”事迹】 时间 史实 1894 年 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________,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 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1 月,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__,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 合众政府” (1)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将孙中山大事记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 【图书“现”思想】 (2)图一、图二著作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3 分)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 【史实“析”结果】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 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3)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5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 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 4 材料二 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 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实力,与日本订了民国四年的条约,最 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等到他于民国五年六月六日死的时候,他没有做一件于国有益、 于己有光的事情。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斗争是什么。(2 分)说出该斗争 的性质以及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的地位。(6 分)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2 分)“民国四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3 分)“条约” 又指的是什么?(3 分) (3)材料二中的“他”理应被视为材料一中的后一种“疯子”,这进一步印证了孙中山领导的 打倒皇帝的斗争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 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满清入关以来,待遇汉族不平等,人民积怨已深,迄乎近世,吴樾、徐锡麟、熊成基、 汪兆铭、胡瑛等,皆牺牲一己,与满族为仇,以(因为)时机未至,事皆不成。铁路国有之政策定, 人心愈愤激,武昌义旗一举,全国响应。清廷知战争久延,必启瓜分,遣使与民军议和。时孙文 自海外归,被举为临时大总统,组织临时政府于南京。磋议两月,议定优待皇室条件,于是清帝 逊位。孙文亦辞职,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南北统一,遂为亚洲第一 共和国。 ——摘自 1912 年 10 月版《小学历史教科书》 (1)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来源于材料的在括号里画“√”,与材料无关的在括号里 画“×”。(6 分)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②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③铁路国有政策的实行。( ) (2)据材料,叙述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历程。(6 分,不得照抄材料) (3)据材料,说明当时的编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存在什么缺陷。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评价辛 亥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 分) 5 附:参考答案 一、1.A 点拨: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相关史实。从“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可以看出 妈妈所说的人物是孙中山。他于 1905 年在日本领导成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 会;1911 年领导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在南京上任。他提出的三民主义 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因此 B、C、D 的说法都不正确。 2.D3.B 4.C 点拨:领导二次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发生在辛亥革命 以后,因此不符合题意,而“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C 6.A 点拨:依据材料,其强调辛亥革命“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句号”,结合所学应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A 正确。C、D 说法错误,B 不符合“句号”的含义。 7.B 点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 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题干中“《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 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正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8.D9.A10.B11.C12.A13.D14.D15.D 二、16.(1)李鸿章 兴中会 (2)《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它们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3)不对。 因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只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不包括打倒帝国主义,取消帝 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他的民权主义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他 建立的共和国却空有民主共和国之名,而无民主共和国之实。 17.(1)辛亥革命。 性质: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地位:孙中山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袁世凯。 1915 年。 “二十一条”。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8.(1)①×②×③√ (2)历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南北议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 统;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台。 (3)缺陷:只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功绩,没有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 方法: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方法)。 说明:辛亥革命的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 命的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