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 MB
  • 2021-11-01 发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期中测试题精品

  • 18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期中测试题精品 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第 11 章 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 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0 的基础上,进 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 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 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 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www. 1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2、了解三角形的 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 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 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 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 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 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 等于 1800 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 难点。 课时分配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 2 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 2 课时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 2 课时 本章小结 ………………………………………………………… 2 课时 11.1.1 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 2 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 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 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是重点;用三角 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 [投影 1-6]如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交通 标志,等等,处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呢? 二、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 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 ABC 的顶点 C 所对的边 AB 可用 c 表示,顶点 B 所对的边 AC 可用 b 表示,顶点 A 所对的边 BC 可用 a 表示. 三、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 探究:[投影 7]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 B 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 C, 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 有两条路线:(1)从 B→C,(2)从 B→A→C;不一样, AB+AC>BC ①;因为两点之间 a b c (1) C B A 线段最短。 同样地有 AC+BC>AB ② AB+BC>AC ③ 由式子①②③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三角形的分类 我们知道,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我们把锐角三 角形、钝角三角形统称为斜三角形。 按角分类: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那么三角形按边如何进行分类呢?请你按“有几条边相等”将三角形分类。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显然,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按边分类: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五、例题 例 用一条长为 18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 2 倍,那么 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 4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分析:(1)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是多少?若设底边长为 x ㎝,则腰长是多少?(2)“边 长为 4 ㎝”是什么意思? 解:(1)设底边长为 x ㎝,则腰长 2 x ㎝。 x+2x+2x=18 解得 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 3.6 ㎝,7.2 ㎝,7.2 ㎝. (2)如果长为 4 ㎝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 x ㎝,则 4+2x=18 解得 x=7 如果长为 4 ㎝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 x ㎝,则 2×4+x=18 解得 x=10 因为 4+4<10,出现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不能围成腰长是 4 ㎝的等腰 三角形。 由以上讨论可知,可以围成底边长是 4 ㎝的等腰三角形。 五、课堂练习 课本 4 頁练习 1、2 题。 六、课堂小结 1、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            腰 腰 底边 顶角 底角 底角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及应用。 作业: 课本 8 頁 1、2、6; 教学反思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 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画图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 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 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是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 区别,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也学过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主要线段除高外,还有中 线和角平分线值得我们研究。 二、三角形的高 请你在图中画出△ABC 的一条高并说说你画法。 从△ABC 的顶点 A 向它所对的边 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 D,所得线段 AD 叫做 △ABC 的边 BC 上的高,表示为 AD⊥BC 于点 D。 注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请你再画出这个三角形 AB 、AC 边上的高,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D C B A D C B A 现在我们来画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如图。 显然,上面的结论成立。 请你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再画出它三边上的高。 上面的结论还成立。 三、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我们把连结△ABC 的顶点 A 和它的对边 BC 的中点 D,所得线段 AD 叫做△ABC 的边 BC 上的中线,表示为 BD=DC 或 BD=DC=1/2BC 或 2BD=2DC=BC. 请你在图中画出△ABC 的另两条边上的中线,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画图回答。 上面的结论还成立。 四、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画∠A 的平分线 AD,交∠A 所对的边 BC 于点 D,所得线段 AD 叫做△ABC 的角 平分线,表示为∠BAD=∠CAD 或∠BAD=∠CAD=1/2∠BAC 或 2∠BAD=2∠CAD=∠BAC。 思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是一样的吗?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射线,是不一样的。 请你在图中再画出另两个角的平分线,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画图回答。 上面的结论还成立。 想一想: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什么不同?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 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 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五、课堂练习 课本 5 頁练习 1、2 题。 六、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画法。 2、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及交点的位置规律。 七作业: 课本 8 頁 3、4; 八、教学反思 A B C O D E F 2 1 D C B A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 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 三角形稳定性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 做呢?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实验〕1、把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不会改变。 2、把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会改变。 3、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 状会改变吗? 不会改变。 从上面的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三、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的应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固然好,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也未必不好,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 有广泛的应用。如: 钢架桥、屋顶钢架和起重机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活动挂架则是利用四边形的不 稳定性。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直角三角形 D 平行四边形 2、要使下列木架稳定各至少需要多少根木棍? 3、课本 7 頁练习。 五作业:8 頁 5;9 頁 10 题。 六、教学反思 ( 2 ) 11.2.1 三角形的内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 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就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0,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这个命题是 不是真命题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呢? 二、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 回顾我们小学做过的实验,你是怎样操作的? 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用量角器量出 ∠BCD 的度数,可得到∠A+∠B+∠ACB=1800。[投影 1] 图 1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拼? ①剪下∠A,按图(2)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图 2 ②把 B 和 C 剪下按图(3)拼在一起,可得到∠A+∠B+∠ACB=1800。 如果把上面移动的角在图上进行转移,由图 1 你能想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0 的 方法吗? 已知△ABC,求证:∠A+∠B+∠C=1800。 证明一 过点 C 作 CM∥AB,则∠A=∠ACM,∠B=∠DCM, 又∠ACB+∠ACM+∠DCM=1800 ∴∠A+∠B+∠ACB=1800。 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0。 由图 2、图 3 你又能想到什么证明方法?请说说证明过程。 三、例题 例 如图,C 岛在 A 岛的北偏东 500 方向,B 岛在 A 岛的北偏东 800 方向,C 岛在 B 岛 的北偏西 400 方向,从 C 岛看 A、B 两岛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 分析:怎样能求出∠ACB 的度数?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只需求出∠CAB 和∠CBA 的度数即可。 ∠CAB 等于多少度?怎样求∠CBA 的度数? 解:∠CBA=∠BAD-∠CAD=800-500=300 ∵AD∥BE ∴∠BAD+∠ABE=1800 ∴∠ABE=1800-∠BAD=1800-800=1000 ∴∠ABC=∠ABE-∠EBC=1000-400=600 ∴∠ACB=1800-∠ABC-∠CAB=1800-600-300=900 答:从 C 岛看 AB 两岛的视角∠ACB=1800 是 900。 四、课堂练习 课本 13 頁 1、2 题。 五作业: 16 頁 1、3、4; 六、教学反思 11.2.2 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角形的外角;2、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 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 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外角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 1〕如图,△ABC 的三个内角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是∠A、∠B、∠C,它们的和是 1800。 若延长 BC 至 D,则∠ACD 是什么角?这个角与△ABC 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二、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ACD 叫做△ABC 的外角。也就是,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 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想一想,三角形的外角共有几个? 共有六个。 注意: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研究与 三角形外角有关的问题时,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 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容易知道,三角形的外角∠ACD 与相邻的内角∠ACB 是邻补角,那与另外 两个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投影 2〕如图,这是我们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画的辅助线,你能就 此图说明∠ACD 与∠A、 ∠B 的关系吗? ∵CE∥AB, ∴∠A=∠1,∠B=∠2 又∠ACD=∠1+∠2 ∴∠ACD=∠A+∠B 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个结论吗?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由加数与和的关系你还能知道什么?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即 AACD  , BACD  。 四、例题 〔投影 3〕例 如图,∠1、∠2、∠3 是三角形 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分析:∠1 与∠BAC、∠2 与∠ABC、∠3 与∠ACB 有什么关系?∠BAC、ABC、∠ACB 有 什么关系? 解:∵∠1+∠BAC=1800,∠2+∠ABC=1800,∠3+∠ACB=1800, ∴∠1+∠BAC+∠2+∠ABC+∠3+∠ACB=5400 又∠BAC+∠ABC+∠ACB=1800 ∴∠1+∠2+∠3==3600。 你能用语言叙述本例的结论吗? 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 3600。 五、课堂练习 课本 15 頁练习; 六、课堂小结 1、什么是三角形外角? 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 七、作业: 课本 12 頁 5、6; 八、教学反思 11.3.1 多边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多边形及有关概念,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2、区别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 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 多边形及有关概念、正多边形的概念是重点;区别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是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投 影 1] 看 下 面 的 图 片 , 你 能 从 中 找 出 由 一 些 线 段 围 成 的 图 形 吗 ? 二、多边形及有关概念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由几条线段组成;它们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 这种在平面内,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按组成它的线段的条数分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n 边形。这就是说, 一个多边形由几条线段组成,就叫做几边形,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与三角形类似地,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如图中的∠A、∠B、 ∠C、∠D、∠E。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如图中的∠ 1 是五边形 ABCDE 的一个外角。[投影 2] 连接多边形的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四边形有几条对角线?五边形有几条对角线?画图看看。 你能猜想 n 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吗?说说你的想法。 n 边形有 1/2n(n-3)条对角线。因为从 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 n-3 条对角线,n 个顶点共引 n(n-3)条对角线,又由于连接任意两个顶点的两条对角线是相同的,所以, n 边形有 1/2n(n-3)条对角线。 三、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 [投影 3]如图,下面的两个多边形有什么不同?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 ABCD 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 同一侧,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凸四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而图(2)就不满足上 述凸多边形的特征,因为我们画 BD 所在直线,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我们 称它为凹多边形。 注意:今后我们讨论的多边形指的都是凸多边形. 四、正多边形的概念 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像这样各个角都相等, 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投影 4]下面是正多边形的一些例子。 五、课堂练习 课本 21 頁练习 1、2。 3、有五个人在告别的时候相互各握了一次手,他们共握了多少次手?你能找到一个几 何模型来说明吗? 六、课堂小结 1、多边形及有关概念。 2、区别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 3、正多边形的概念。 4、n 边形对角线有 1/2n(n-3)条。 七、作业: 课本 24 頁 1。 八、教学反思 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外角等概念; 2、 2、能通过不同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并会应用它们进行有关计 算.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 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是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导 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在小学我们用量角器量过四边形的内角的度 数,知道四边形内角的和为 360°,现在你能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吗? 二、多边形的内角和 〔投影 1〕如图,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们将四边形分成几个 三角形?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可以引一条对角线;它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四边形的内角和=△ABD 的内 角和+△BDC 的内角和=2×180°=360°。 类似地,你能知道五边形、六边形…… n 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投影 2〕观察下面的图形,填空: 五边形 六边形 从五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成 三角形,五边形的内 角和等于 ; 从六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成 三角形,六边形的内 角和等于 ; 〔投影 3〕从 n 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对角线,它们将 n 边形分成 三角形,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一 2)·180°.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求 n 边形的内角和可以将 n 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来求。现 在以五边形为例,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分法一 〔投影 3〕如图 1,在五边形 ABCDE 内任取一点 O,连结 OA、OB、OC、OD、OE, A B C D A B C D 则得五个三角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为 5×180°一 2×180°=(5—2)×180°=540°。 1 2 3 45 A B C D EO 1 2 3 4 A B C D E O 图 1 图 2 分法二 〔投影 4〕如图 2,在边 AB 上取一点 O,连 OE、OD、OC,则可以(5-1)个 三角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180°一 180°=(5—2)×180° 如果把五边形换成 n 边形,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 n 边形内角和=(n 一 2)×180°. 三、例题 〔投影 6〕例 1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C=180°,求∠B 与∠D 的关系. 分析:∠A、∠B、∠C、∠D 有什么关系? 解:∵∠A+∠B+∠C+∠D=(4-2)×180°=360° 又∠A+∠C=180° ∴∠B+∠D= 360°-(∠A+∠C)=180° 这就是说,如果四边形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 〔投影 7〕例 2 如图,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 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如图,已知∠1,∠2,∠3,∠4,∠5,∠6 分别为六边形 ABCDEF 的外角,求∠1+∠2+ ∠3+∠4+∠5+∠6 的值. 分析: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同与它相邻的内角有什么关系?六边形 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1 2 3 4 A B C D E F 5 6 解:∵∠1+∠BAF=180° ∠2+∠ABC=180° ∠3+∠BAD=180° ∠4+∠CDE=180° ∠5+∠DEF=180° ∠6+∠EFA=180° ∴∠1+∠BAF+∠2+∠ABC+∠3+∠BAD+∠4+∠CDE+∠5+∠DEF+∠6+∠EFA=6×180° 又∠1+∠2+∠3+∠4+∠5+∠6=4×180° ∴∠BAF+∠ABC+∠BAD+∠CDE+∠DEF+∠EFA=6×180°-4×180°=360° 这就是说,六边形形的外角和为 360°。 如果把六边形换成 n 边形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n 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投影 8〕如图,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 A 出发,沿多边 形各边走过各顶点,再回到 A 点,然后转向出发时的方向,在行程中所转的各个角的和就是 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走了一周,所得的各个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 于 360°. 四、课堂练习 课本 24 頁 1、2、3 题。 五、课堂小结 n 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n 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 六、作业: 课本 24 頁 2、3; 七、教学反思 本章小结 一、知识结构 二、回顾与思考 1、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多边形?什么是正多边形? 三角形是不是多边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什么是对角线? 三角形有对角线吗?n 边形的的对角线有多少条? 3、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各有什么特点? 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n 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你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说明 n 边形的内角和吗? 5、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n 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 三角形 与三角形有 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 高 中线 角平分线 多边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 你能说明为什么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吗? 6、怎样才算是平面镶嵌?平面镶嵌的条件是什么?能单独进行平面镶嵌的多边形有哪 些? 你能举一个几个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的例子吗? 三、例题导引 例 1 如图,在△ABC 中,∠A︰∠B︰∠C=3︰4︰5,BD、CE 分别是边 AC、AB 上的高, BD、CE 相交于点 H,求∠BHC 的度数。 例 2 如图,把△ABC 沿 DE 折叠,当点 A 落在四边形 BCDE 内部时, 探索∠A 与∠1+∠2 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 3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的内角平分线与外角平分线交于点 P,试说明∠P= 1/2∠A. (2) P C B A 四、巩固练习 课本 28—29 頁复习题 7(第 3 题可不做). 五、教学反思 1 2 A B C D E A B CD EH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探索判定三角形全等的 方法,并学会怎样应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本章划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学习三角形全等 的概念、性质;第二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判定方法;第三 节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教材分析 教材力求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活动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 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内容呈现上,把研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重点放在第一个条 件上,通过“边边边”条件探索什么是三角形的判定,如何判定,怎样进行推理论证,怎样 正确地表达证明过程.学生开始学习三角形判定定理时的困难在于定理的证明,而这些推理 证明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为了突出判定方法这条主渠道,教材都作为基本事实提出来,在画 图、实验中让学生知道它们的正确性就可以了.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节中的两个互逆 定理,只要求学生了解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必介绍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等内容,这 将在“勾股定理”中介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中,提高认知水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掌握两个三角形全 等的判定并应用于实际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能力,感悟几何学的内涵.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关键:突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条主线,淡化对定理的证明. 教学建议 1.注意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过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观 察、操作、推理,运用多种方式探索三角形有关性质. 2.注重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体现三角形的广泛应用. 3.注意直观操作与说理的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课时划分 本单元共分成 9 课时. 12.1 全等三角形 1 课时 12.2 三角形全等的性质 5 课时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 课时 复习与交流 1 课时 12.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 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 是对应角. 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 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 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 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 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 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 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 11.1─2△ABC 和△DBC 全等,点 A 和点 D,点 B 和点 B,点 C 和点 C 是对应顶点,记作△ ABC≌△DBC. 【问题提出】课本图 11.1─1 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37 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 1 所示,△ACF≌△DBE,∠E=∠F,若 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 AB 的 长吗?与同伴交流.(AB=6) 2.如图 2 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 各内角的度数. (∠AEC=30°,∠EAC=65°,∠ECA=85°)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43 习题 12.1 第 1,2,3,4 题. 五、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 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 疑难解析 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 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 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 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 角) 六、教学反思 12.2.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3.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 1 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1) (2) 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教学过程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 2 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 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 1的玻璃碎片放在 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 2,剪下模板就可去 割玻璃了.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 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 AB=A′B′,BC=B′C′,CA=C′ 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 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 信不信?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 A′B′=AB,B′C′=BC,C′A′=CA.把 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 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 【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 11.2-2 所示) 画一个△A′B′C′,使 A′B′=AB′,A′C′=AC,B′C′=BC: 1.画线段取 B′C′=BC; 2.分别以 B′、C′为圆心,线段 AB、AC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A′; 3.连接线段 A′B′、A′C′.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 规律?” 【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 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 1】如课本图 11.2─3 所示,△ABC 是一个钢架,AB=AC,AD 是连接点 A 与 BC 中 点 D 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 【教师活动】分析例 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 对应相等. 证明:∵D 是 BC 的中点, ∴BD=CD 在△ABD 和△ACD 中 , , . AB AC BD CD AD AD      ∴△ABD≌△ACD(SSS). 【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从例 1 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 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 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 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 【问题思考】 已知 AC=FE,BC=DE,点 A、D、B、F 在直线上,AD=FB(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 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 AC=FE,BC=DE 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 个条件?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 AB=FD,只要 AD=FB 两边都加上 DB 即 可得到 AB=FD.” 【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37 练习. 【探研时空】 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 与 EF 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 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 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 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 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 P15 习题 11.2 第 1,2 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 板书练习. 八、教学反思 12.2.2 三角形全等判定(SAS)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简单的推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难点:应用结合法的格式表达问题. 3.关键:在实践、观察中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直尺、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操作分析 【动手画图】 【投影】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学生活动】动手用直尺、圆规画图. 已知:∠AOB. 求作:∠A1O1B1,使∠A1O1B1=∠AOB. 【作法】(1)作射线 O1A1;(2)以点 O 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 OA于点 C, 交 OB 于点 D;(3)以点 O1 为圆心,以 OC 长为半径画弧,交 O1A1 于点 C1;(4)以点 C1 为圆心,以 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 D1;(5)过点 D1 作射线 O1B1,∠A1O1B1 就 是所求的角. 【导入课题】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连接 CD、C1D1,回忆作图过程,分析△COD 和△C1O1D1中相等的 条件. 【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发现下面的相等量: OD=O1D1,OC=O1C1,∠COD=∠C1O1D1,△COD≌△C1O1D1. 归纳出规律: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评析】通过让学生回忆基本作图,在作图过程中体会相等的条件,在直观的操作过程 中发现问题,获得新知,使学生的知识承上启下,开拓思维,发展探究新知的能力.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作法. 【教学形式】操作感知,互动交流,形成共识. 二、范例点击,应用新知 【例 2】如课本图 11.2-6 所示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侧 A、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 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 和 B 的点,连接 AC 并延长到 D,使 CD=CA,连接 BC 并延长到 E,使 CE=CB,连接 DE,那么量出 DE 的长就是 A、B 的距离,为什么?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例 2,分析:如果能够证明△ABC≌△DEC,就可以得出 AB=DE.在△ABC 和△DEC 中,CA=CD,CB=CE,如果能得出∠1=∠2,△ABC 和△DEC就全等 了. 证明:在△ABC 和△DEC 中 1 2 CA CD CB CE       ∴△ABC≌△DEC(SAS) ∴AB=DE 想一想:∠1=∠2 的依据是什么?(对顶角相等)AB=DE 的依据是什么?(全等三角形 对应边相等)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的讲例之中,领悟“边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学会分析 推理和规范书写.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例 2. 【教学形式】教师讲例,学生接受式学习但要积极参与. 【评析】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 角形全等来解决. 三、辨析理解,正确掌握 【问题探究】(投影显示) 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拿出教具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本质. 操作教具: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铰合在一起,使长木棍的另一端与射 线 BC 的端点 B 重合,适当调整好长木棍与射线 BC 所成的角后,固定住长木棍,把短木棍摆 起来(课本图 11.2-7),出现一个现象:△ABC 与△ABD 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相等的条 件,但△ABC 与△ABD 不全等.这说明,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 一定全等.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操作教具、发现问题、辨析理解,动手用直尺和圆规实验一次, 做法如下:(如图 1 所示) (1)画∠ABT;(2)以 A 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 BT 于 C、C′;(3)连 线 AC,AC′,△ABC 与△ABC′不全等. 【形成共识】“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形式】观察、操作、感知,互动交流.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39 练习第 1、2 题. 【探研时空】 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如图 2 所示) 在一次战役中,我军阵地与敌军碉堡隔河相望.为了炸掉这个碉堡,需要知道碉堡与我 军阵地的距离.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一个战士想出来这样一个办 法,他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 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态,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 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间的距离.(如图 3 所示) (1)按这个战士的方法,找出教室或操场上与你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并通过测量加以 验证. (2)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思路点拨】情境中使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是一种估测,但用到的原理都是三角 形全等(SAS);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室里或操场上亲自做一做,实际体验.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请你叙述“边角边”定理. 2.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是:首先分析条件,观察已经具备了什么条件;然后以 已具备的条件为基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来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边或角对应相等, 再设法证明这些边和角相等.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 P43 习题 12.2 第 3、4 题. 七、 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右边部分板书“边角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 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题. 八、教学反思 12.2.3 三角形全等判定(ASA)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过程,能运用已学三角形判定法解决 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几何推理意识,发展思维,感悟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应用“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2.难点:学会综合法解决几何推理问题. 3.关键:把握综合分析法的思想,寻找问题的切入点.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直尺、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教学法”在情境问题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巩固学习 【知识回顾】(投影显示) 情境思考: 1.小菁做了一个如图 1 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ED=FD,将上述条件注在图中, 小明不用测量就能知道 EH=FH 吗?与同伴交流. (1) (2) [答案:能,因为根据“SAS”,可以得到△EDH≌△FDH,从而 EH=FH] 2.如图 2,AB=AD,AC=AE,能添上一个条件证明出△ABC≌△ADE 吗?[答案:BC=DE (SSS)或∠BAC=∠DAE(SAS)]. 3.如果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一定会全等吗?试举例说明.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和提问. 【学生活动】通过情境思考,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学会正确选择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 法,小组交流,踊跃发言. 【教学形式】用问题牵引,辨析、巩固已学知识,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激发求知欲. 二、实践操作,导入课题 【动手动脑】(投影显示) 问题探究: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 A′B′=AB,∠A′=∠A, ∠B′=∠B(即使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把画出的△A′B′C′剪下,放到△ABC 上, 它们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感知问题的规律,画图如下: 画一个△A′B′C′,使 A′B′=AB, ∠A′=∠A,∠B′=∠B: D C B A E 1. 画 A′B′=AB; 2. 在 A′B′的同旁画∠DA′B′=∠A, ∠EBA′=∠B,A′D,B′E 交于点 C′。 探究规律: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知识铺垫】课本图 11.2─8 中,∠A′=∠A,∠B′=∠B,那么∠C=∠A′C′B′吗? 为什么? 【学生回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180°-∠A′-∠B′,∠C=180°-∠A-∠B, 由于∠A=∠A′,∠B=∠B′,∴∠C=∠C′. 【教师提问】在△ABC 和△DEF 中,∠A=∠D,∠B=∠E,BC=EF(课本图 11.2─9),△ ABC 与△DEF 全等吗? 【学生活动】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ASA”很快证出△ABC≌△EFD,并且归纳 如下: 归纳规律: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 AAS). 三、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 3】如课本图 11.2─10,D 在 AB 上,E 在 AC 上,AB=AC,∠B=∠C,求证:AD=AE.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例 3.关键是寻找到和已知条件有关的△ACD和△ABE, 再证它们全等,从而得出 AD=AE. 证明:在△ACD 与△ABE 中, ( )A A AC AB C B         公共角 ∴△ACD≌△ABE(ASA) ∴AD=AE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分析,领会推理方法.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例 3.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得到有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会全等,拿出三角 板进行说明,如图 3,下面这块三角形的内外边形成的△ABC 和△A′B′C′中,∠A=∠A′, ∠B=∠B′,∠C=∠C′,但是它们不全等.(形状相同,大小不等).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3 练习第 1,2 题. 【探研时空】 1.如图 4,小红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她是否可以只带其中一块碎片到 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应带含有两个角的那一块,由“角边角”可知,利用 这块能配出一个与原来全等的三角形模具. 2.小颖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小兰和她开个玩笑,将墨迹污染到这块三角形的图 形上(如图 5),急得小颖直叫,要小兰画出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小兰该怎么 办呢?你能帮她吗? 【思路点拨】观察图形,可知未被墨水污染的有两条边及其夹角,根据“SAS”可以作 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几种方法?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 2.全等三角形性质可以用来证明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3.你在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有什么感想?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 P44 习题 12.2 第 5,6,9,10 题. 七、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三部分,左边部分板书“角边角”、“角角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 画图,右边部分板书练习. 八、教学反思 12.2.5 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比较中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过程,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几何推理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感悟几何思维的内涵.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利用“斜边、直角边”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难点:培养有条理的思考能力,正确使用“综合法”表达. 3.关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具有一对角相等的条件, 只需找到另外两个条件即可.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直尺、圆规.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领会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迁移拓展 【问题探究】 图 1 是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 形才能全等?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由三角形全等条件可知,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 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或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问题探究”. 【教学形式】分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情境导入】如图 2 所示. 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 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 (1)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2)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工作人员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 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他的结论吗? 【思路点拨】(1)学生可以回答去量斜边和一个锐角,或直角边和一个锐角,但对问 题(2)学生难以回答.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工作人员提出的办法及结论进行思考, 并验证它们的方法,从而展开对直角三角形特殊条件的探索.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验证.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探究原理. 做一做如课本图 11.2─11:任意画出一个 Rt△ABC,使∠C=90°,再画一个 Rt△A′ B′C′,使 B′C′=BC,A′B′=AB,把画好的 Rt△A′B′C′剪下,放到 Rt△ABC 上,它 们全等吗? 【学生活动】画图分析,寻找规律.如下: 规律: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 “HL”). 画一个 Rt△A′B′C′,使 B′C′=BC,AB=AB; 1. 画∠MC′N=90°。 2. 在射线 C′M 上取 B′C′BC。 3. 以 B′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 C′N 于点 A′。 4. 连接 A′B′。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 4】如课本图 11.2─12,AC⊥BC,BD⊥AD,AC=BD,求证 BC=AD. 【思路点拨】欲证 BC=AD,首先应寻找和这两条线段有关的三角形,这里有△ABD 和△BAC,△ADO 和△BCO,O 为 DB、AC 的交点,经过条件的分析,△ABD 和△BAC具备全等 的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分析例 4. 证明:∵AC⊥BC,BD⊥BD, ∴∠C 与∠D 都是直角. 在 Rt△ABC 和 Rt△BAD 中, , , AB BA AC BD    ∴Rt△ABC≌Rt△BAD(HL). ∴BC=AD.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评析】在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要防止学生使用“SSA”来证明.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例 4.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43 第练习 1、2 题. 【探研时空】 如图 3,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 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面的长度 DF 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 和∠DE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三个同学的思考过程,你能明白他们的意思吗?(如图 4 所示) , 90 BC EF AC DF CAB FDE        →△ABC≌△DEF→∠ABC→∠DEF→∠ABC+∠DEF=90°. 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所以△ABC 与△DEF 全等.这样∠ABC=∠DEF,也就是∠ ABC+∠DEF=90°. 在 Rt△ABC 和 Rt△DEF 中,BC=EF,AC=DF,因此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这样∠ABC= ∠DEF,所以∠ABC 与∠DEF 是互余的. 【教学形式】这个问题涉及的推理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但不需要每个学生自己独立说明理由,只要求学生能看懂三位同学的思考过程就可以了.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比较中共同发现问题,培养直观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反思中发现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对前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求, 可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有五种方法.(教师让学生讨论归纳)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 P44 习题 12.2 第 7,8 题。 六、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谈学习收获 七、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三份,重复使用,左边部分板书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等有关概念,中间部分 板书“探究”,右边部分板书例题. 八、教学反思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教学内容 本节课首先介绍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方法,然后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 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作图直观地理解角平分线的两个互逆定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领会其应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几何思维,启迪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几何的真正魅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领会角的平分线的两个互逆定理. 2.难点:两个互逆定理的实际应用. 3.关键:可通过学生折纸活动得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利 用全等来证明它的逆定理. 教具准备 投影仪、制作如课本图 11.3─1 的教具.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领会定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探究】(投影显示) 如课本图 11.3─1,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 AB=AD,BC=DC,将点 A 放在角的顶点, AB 和 AD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 AC 画一条射线 AE,AE 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教师活动】首先将“问题提出”,然后运用教具(如课本图 11.3─1)直观地进行 讲述,提出探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边边边”课本图 11.3─1 判定 法,可以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下面的作图问题. 操作观察: 已知:∠AOB. 求法:∠AOB 的平分线. 作法:(1)以 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 OA 于 M,交 OB 于 N.(2)分别以 M、N 为圆心,大于 1 2 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点 C.(3)作射线 OC,射线 OC即为所求(课本图 11.3─2). 【学生活动】动手制图(尺规),边画图边领会,认识角平分线的定义;同时在实践操 作中感知.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学生的“画图”.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交流.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9 练习.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从中得到:直线 CD 与直线 AB 是互相垂直的. 【探研时空】(投影显示) 如课本图 12.3─3,将∠AOB 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 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提问学生. 【学生活动】实践感知,互动交流,得出结论,“从实践中可以看出,第一条折痕是∠ AOB 的平分线 OC,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 PD、PE 是角的平分线上一点到∠AOB 两边的 距离,这两个距离相等.” 论证如下: 已知: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 P 在 OC 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 D、E(课本 图 11.3─4) 求证:PD=PE. 证明:∵PD⊥OA,PE⊥OB, ∴∠PDO=∠PEO=90° 在△PDO 和△PEO 中, , , , PDO PEO AOC BOC OP OP         ∴△PDO≌△PEO(AAS) ∴PD=PE 【归纳如下】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 三、情境合一,优化思维 【问题思索】(投影显示) 如课本图 11.3─5,要在 S 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的距离相等,离公 路与铁路交叉处 500 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 1:20 000)?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究,获得问题结论.从实践中可知:角平 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将条件和结论互换: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也在角的 平分线. 证明如下: 已知:PD⊥OA,PE⊥OB,垂足分别是 D、E,PD=PE. 求证: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证明:经过点 P 作射线 OC. ∵PD⊥OA,PE⊥OB ∴∠PDO=∠PEO=90° 在 Rt△PDO 和 Rt△PEO 中, , , OP OP PD PE    ∴Rt△PDO≌Rt△PEO(HL) ∴∠AOC=∠BOC, ∴OC 是∠AOB 的平分线.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帮助“学困生”. 【归纳】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教学形式】自主、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上述两个结论,弄清其条件和 结论,加深认识. 四、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 如课本图 12.3─6,△ABC 的角平分线 BM,CN 相交于点 P,求证:点 P到三边 AB,BC,CA 的距离相等. 【思路点拨】因为已知、求证中都没有具体说明哪些线段是距离,而证明它们相等必须 标出它们.所以这一段话要在证明中写出,同辅助线一样处理.如果已知中写明点 P 到三边 的距离是哪些线段,那么图中画实线,在证明中就可以不写.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例子,分析例子,引导学生参与. 证明:过点 P 作 PD、PE、PF 分别垂直于 AB、BC、CA,垂足为 D、E、F. ∴BM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 P 在 BM 上. ∴PD=PE 同理 PE=PF ∴PD=PE=PF 即点 P 到边 AB、BC、CA 的距离相等. 【评析】在几何里,如果证明的过程完全一样,只是字母不同,可以用“同理”二字概 括,省略详细证明过程.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分析,主动探究学习. 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22 练习. 六、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学生自行小结角平分线性质及其逆定理,和它们的区别. 2.说明本节例子实际上是证明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的问题,说明这一点是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为以后学习设伏). 七、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 P22 习题 11.3 第 1、2、3 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八、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三部分,左边部分板书概念、定理等,中间部分板书探究,右边部分板书例 题,重复使用时,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板书练习题. 九、教学反思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展开讨论,让学生熟练地应用它们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角的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过程,领会几何分析的内涵,掌握综合法的表达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比较中获取知识,使学生感悟几何的简练思维.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应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 2.难点:应用“综合法”进行表达. 3.关键: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来感悟定理的内涵,抓住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推理.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直尺、圆规. 教学方法 一、回顾交流,练中反思 【概念复习】 【教学提问】同学们能否从集合的观点来说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学生活动】在教师对“集合”的思想做初步讲解后,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得出:角的平 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分层练习】(投影显示) 1.已知:如图 1,△ABC 中,AD 是角的平分线,BD=CD,DE、DF 分别垂直于 AB、AC,E、 F 是垂足,求证:EB=FC. 【思路点拨】只要证明 EB 和 FC 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EBD≌△FCD).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启发引导,适时提问.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寻求解题思路,踊跃上台演示自己的证明. 证明:∵AD 是角的平分线,DE⊥AB,DF⊥AC, ∴DE=DF 在△EBD 和△FCD 中, 90 , , . BED CFD BD CD DE DF          ∴△EBD≌△FCD(HL) ∴EB=FC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分层练习 1”和学生的练习.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4 人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以练促思. 2.已知:如图 2,河的南区有一个工厂,在公路西侧,到公路的距离与到河岸的距离 相等,并且与河上公路桥的距离为 300 米,在图上标出工厂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画图略,根据角的平分线性质,工厂应在河流与公路交角的平分线上.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参与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积极地讨论,得出结论,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分层练习 2”. 【教学形式】合作学习,生生互动交流. 二、操作观察,辨析理解 【操作思考】(投影显示) 首先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角(角的边不要画得太短)∠AOB. (2)剪下所画的角. (3)折叠所画的角,使角的两边 OA 与 OB 重合,设折痕为 Ox,如图 3. (4)在折叠形成的两层纸之间放入复写纸. (5)在 Ox 上取一点 P,并且过点 P 画 OA 的垂线. (6)拿出复写纸,并且把折叠的纸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图形,并进行思考,上面的操作 反映了哪条规律?是课本上一节课中的那个概念吗?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启发.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从操作中感悟知识和规律,得到结论:反映规律是: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操作思考”. 【教学形式】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动脑,互动交流. 三、课堂演练,系统跃进 1.已知:如图 4,AB=CD,DE⊥AC,BF⊥AC,E、F 是垂足,DE=BF.求证:(1)AE=CF; (2)AB∥CD. [提示]应用 HL 证 Rt△ABC≌Rt△CED 2.已知:如图 5,BD 是∠ABC 的平分线,AB=BC,点 P 在 BD 上,PM⊥AD,PN⊥CD,垂 足分别是 M、N,求证 PM=PN. D C B A N P M [提示]∵∠ABD=∠CBD,AB=CB,BD=BD,∴△ABD≌△CBD,∴∠ADB=∠CDB,又 PM⊥AD, PN⊥CD,∴PM=PN.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学习反思,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 P51 习题 12.3 第 4、5 题. 六、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右两份,左边板书概念和例题,右边板书学生的练习,重复使用. 七、教学反思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与交流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进行系统的复习,让学生建构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以及角的平分线性质,会应用在实际的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全等三角形有关性质和判定等概念,掌握几何的分析思想,能应用“综合法” 表达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合情推理能力,体会几何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应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思路的形成. 3.关键:明确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思想,养成说理有据的意识.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方法 采用“精讲─精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构筑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系统跃进 【交流讨论】 教学形式:分四人小组,回顾小结.然后,教师请三位同学谈谈他是怎么总结的. 【知识结构图】见课本,用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 1.举一些全等形的实例,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一些生活中的全等图形,配合学生的认知. 【教师提问】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从中任选三个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哪 些是能够判定的?哪些是不能够判定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 形成共识:(1)边边边;(2)边角边;(3)角边角;(4)角角边;(5)斜边、直角边(证 Rt△)等能够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1)SSA,(2)AAA,是不能够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教师提问】 1.你对角的平分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能用全等三角形证明角的平分线性质吗? 2.你能结合本章的有关问题,说一说证明一个结论的过程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二、课堂演练,巩固学习 【演练题 1】如图 1,△ABC≌△ADE,BC 的延长线交 DA 于 F,∠ACB=∠AED=105°,∠ CAD=10°,∠B=∠D=25°,求∠DFB 和∠DGB 的度数.(85°,60°) (1) (2) (3) 【演练题 2】如图 2,点 A,B,C,D 在一条直线上,△ACE≌△BDF. 求证:(1)AE∥BF;(2)AB=CD. [(1)∵△ACE≌△BDF,∴∠A=∠DBF,∴AE∥BF; (2)∵△ACE≌△BDF,∴AC=BD,∴AB=CD] 【演练题 3】若△ABC≌△A′B′C′,∠A=∠A°,∠B=∠B′,且∠C=50°,∠B′=75°, AC=4cm;求∠A,∠B 的度数及 A′C′的长.(∠A=55°,∠B=75°,A′C′=4cm)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关注学生的思维,请三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活动】书面练习,与同伴交流,踊跃上台演示.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演练题”,和学生的练习(实物投影). 【教学形式】自主、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和学生一起总结,认识,提高. 【评析】上述演练题主要是复习全等三角形性质. 【演练题 4】已知如图 3,AD 与 CB 交于 O,AO=OD,CO=OB,EF 过 O 与 AB、CD分别交于 E、F,求证:∠AEO=∠DFO. 【思路点拨】观察图形,分析已知条件和结论,欲证∠AEO=∠BFO,只需证 AB∥DC, 由已知条件易知△AOB≌△DOC,必有∠A=∠D,这样就可解得 AB∥CD,从而证明∠AEO=∠ DFO.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26 复习题第 4、7、10 题.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 P55--56 复习题第 2,3,5,6,9,11 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两份,左边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学习练习题,重复使用 六、 疑难解析 如图 4,在△ABC 中,∠1=∠2,∠3=∠4,∠A=60°,求证:CD+BE=BC. 证明:在 BC 上截取 BF=BE,连接 IF. ∵BI=BI,∠1=∠2,BF=BE, ∴△BFI≌△BEI,∴∠5=∠6. ∵∠1=∠2.∠3=∠4,∠A=60°, ∴∠BIC=120°,∴∠5=60°. ∴∠7=∠5=60°,∠6=∠5=60°,∠8=120°-60°=60°,∴∠7=∠8. ∵∠3=∠4,CI=CI,∠7=∠8,∴△IDC≌△IFC,∴CD=CF. ∴CD+BE=CF+BF,即 CD+BE=BC. 从上述例子可以归纳:证明 m=b+c 时,常用两种方法,(1)截长法,即在 m上截取一 段等于 b(或 c),证明剩下一段等于 c(或 b);(2)补短法:延长 b(或 c),证明它们的 和等于 a,上述例子由于∠1=∠2,因此,在 BC 上截取 BF=BE,连接 HTY3IF 是较为常用的方 法. 七、教学反思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1.1 轴对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 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 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 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举实例说明对称的重要性和生活充满着对称。 2. 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 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3.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 二.导入新课 1.观察: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强调: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 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 练习:从学生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 2.观察: 如图 12.1.2,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 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4.动手操作: 取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的中央随意 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你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案了吗? 归纳小结:由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 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5.练习: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分小组讨论. 思考:大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得出:.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 叫做对称点. 三.随堂练习 1、课本 60 练习 1、 2。 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有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轴对 称的特点,区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五.课后作业 习题 13.1. 1、2、6 题. 六.教学反思 13.1.1 轴对称(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 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 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轴对称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 1.轴对称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2.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从图形中能得到结论? 二.导入新课 1.如下图,△ABC 和△A′B′C′关于直线 MN 对称, 点 A′、B′、C′分别是点 A、B、C 对称点,线段 AA′、BB′、CC′与直线 MN 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做小范围讨论) 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我们把经过线段中 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找出两对称点,看一下对称轴和两对称点连线的关系. 3.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归纳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 下面我们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探究 1]如下图.木条 L 与 AB 钉在一起,L 垂直平分 AB,P1,P2,P3,…是 L 上的点,分别量一量点 P1,P2,P3,…到 A 与 B 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证法一: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下图,在△APC 和△BPC 中, PC PC PC A PC B Rt AC BC          △APC≌△BPC  PA=PB. 证法二:利用轴对称性质. 由于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将线段 AB 沿直线 L 对折, 线段 PA 与 PB 是重合的,因此它们也是相等的. 带着探究 1 的结论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探究 2] 如下图.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匀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的“弓”,“箭”通过木棒中 央的孔射出去,怎么才能保持出箭的方向与木棒垂直呢?为什么? 探究结论: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上述两个探究问题的结果就给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它的垂直 平分线上.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是与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随堂练习 课本 P34 练习 1.如下图,AD⊥BC,BD=DC,点 C 在 AE 的垂直平分线 上,AB、AC、CE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AB+BD 与 DE 有什么关 系? 2.如下图,AB=AC,MB=MC.直线 AM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吗? 四.课 时小结: 这节课通过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性的过程,了解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同 学们应灵活运用这些性质来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课本习题 13.1 、3、4、9 题. 六.教学反思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探索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掌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 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 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教学难点: 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比较准备地作 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 2.轴对称图形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 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结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 轴了. 4.问题:如何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二.导入新课 1.要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公理,那么必须找到两个到线段两 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样才能确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如图(1),点 A 和点 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已知:线段 AB[如图(1)]. 求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如图(2) (1).分别以点 A、B 为圆心,以大于 1 2 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C 和 D 两点; (2).作直线 CD. 直线 CD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2.[例]图中的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作出这些对称轴. 作法: 1.找出五角星的一对对应点 A 和 A′, 连结 AA′. 2.作出线段 AA′的垂直平分线 L. 则 L 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出五条对称轴,所以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三.随堂练习 (一)课本 35 练习 1、2、3 如图,与图形 A 成轴对称的是哪个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答案:与 A 成轴对称的是图形 D(或 B).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尺规作图,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据此得到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一条对称轴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结这对对应点,作出连线的垂 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五.课后作业 课本 P36-37 习题 12.1 5、10、11、12 题. 课题:§12.2.1 画轴对称图形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做轴对称变换. 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从实践中体会轴 对称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初步认识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换的定义.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变换的概念,知道了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可以得到 它的轴对称图形,那么具体过程如何操作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下面同学们来 仔细观察一个图案.(小黑板展示) 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的另一半: [生甲]这个图案(1)左右两边应该完全相同,画出的整个图案的形状应该是个脸. [生乙]图案(2)画出另一半后应该是一座小房子. [师]大家能把这两个图案的另一半画出来吗? [师]我们利用方格纸来试着画一画. …… [师]画好了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Ⅱ.导入新课 [师]如何作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呢?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图形都是由点组成 的.因为我们来作一个点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点.由已经学过的知识知道:对应点的连线 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所以,已知对称轴 L 和一个点 A,要画出点 A 关于 L的对应点 A′,可 采取如下方法: (1)过点 A 作对称轴 L 的垂线,垂足为 B; (2)在垂线上截取 BA′,使 BA′=AB. 点 A′就是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应点. 好,大家来动手画一点 A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对应点,教师口述,大家来画图,要注意作 图的准确性. …… [师]画好了没有? [生]画好了. [师]好,现在我们会画一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那么一个图形呢? [例 1]如图(1),已知△ABC 和直线 L,作出与△ABC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 …… [生甲]可以在已知图形上找一些点,然后作出这些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应点,再按图形 上点的顺序连结这些点.这样就可以作出这个图形关于直线 L 的对称图形了. [师]说说看,找几个什么样的点就行呢? [生乙]△ABC 可以由三个顶点的位置确定,只要找 A、B、C 三点就可以了. [师]好,下面大家一起动手做. 作法:如图(2). (1)过点 A 作直线 L 的垂线,垂足为点 O,在垂线上截取 OA′=OA,点 A′就是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2)类似地,作出点 B、C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B′、C′; (3)连结 A′B′、B′C′、C′A′,得到△A′B′C′即为所求. [师]大家做完后,我们共同来归纳一下如何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归纳: 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我们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连结 这些对应点,就可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 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应点,连结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 形的轴对称图形. [师]看来在作一个平面图形关于直线轴对称的图形,找一些特殊点是关键.下图中,要 作出图形的另一半,哪些点可以作为特殊点?并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师]大家作个简单讨论,共同来完成这个题. [生]在图形(1)上找三个点,在图形(2)中找一个点就可以,如下图: [师]现在我们来做练习.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 P41 练习 1、2. 1.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提示:找特殊点. 答案:图(略) 2.用纸片剪一个三角形,分别沿它一边的中线、高、角平分线对折,看看哪些部分能 够重合,哪些部分不能重合. 答案:本题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尽可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将自己剪出的三角形的情况 进行表述. (二)阅读课本 P127~P130,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如何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在按要求作图时要 注意作图的准确性. 求作一个几何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点关于这条 直线的对称点.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 线段的端点)的对称点,连结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 P45 习题 12.2 的 1、5、8、9 题. (二)预习内容 P42~P44. Ⅵ.活动与探究 [探究 1] 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 L 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 A、B 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 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你可以在 L 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过程:把管道 L 近似地看成一条直线如图(2),设 B′是 B 的对称点,将问题转化为 在 L 上找一点 C 使 AC 与 CB′的和最小,由于在连结 AB′的线中,线段 AB′最短.因此, 线结 AB′与直线 L 的交点 C 的位置即为所求. 结果:作 B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B′,连结 AB′,交直线 L 于点 C,C 为所求. [探究 2] 为什么在点 C 的位置修建泵站,就能使所用的输管道最短? 过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该问题就是证明 AC+CB 最小. 结果: 如上图,在直线 L 上取不同于点 C 的任意一点 C′.由于 B′点是 B 点关于 L 的对称点, 所以 BC′=B′C′,故 AC′+BC′=AC′+B′C′,在△A′B′C′中 AC′+BC′>AB′,而 AB′=AC+CB′=AC+CB,则有 AC+CBn). 文字叙述:同底数的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规定 a≠0?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 1】计算: (1)x9÷x3; (2)m7÷m; (3)(xy)7÷(xy)2; (4)(m-n)8÷(m-n)4. 【特殊性质】探究课本 P160“探究”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并观察结果的规律: (1)72÷72=( ); (2)1005÷1005=( ) (3)an÷an=( )(a≠0) 【课堂活动】在学生完成上面的填空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结论:(1)72÷72=72-2=70; (2)1005÷1005=1005-5=1000; (3)an÷an=an-n=a0(a≠0) 规定 a0=1(a≠0),文字叙述如下: 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都等于 1. 【法则拓展】一般,我们有 am÷an=am-n (a≠0,m,n 都是正整数,并且 m≥n),即文字叙述为: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04 练习第 1、2、3 题. 【探研时空】 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1)(-xy)6÷(-xy)2=-x4y4; (2)62m+1÷6m=63=216; (3)x10÷x2÷x=x10÷x=1010.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教师提问式总结: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a0=1(a≠0)意义? 3.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幂的运算法则?谈谈它们的异同 点.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112 第 1 题. 板书设计 14.3.1 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例: am÷an=am-n 练习: (a≠0,m,n 都是正整数,m>n) 教学反思 14.3.2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 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整式乘法的逆运算或约分的思想推理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的运算法则的过程,掌握整式除法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的勇气和信念,增强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2.难点:理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应用其法则计算. 3.关键:运用类比数的运算方法切入到整式乘法的单项式乘以 单项式运算法则的理解之中. 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激趣引入】 问题提出:林宁今年刚刚 3 岁,是幼儿园里最聪明的孩子,李 老师教他做算术,告诉他 5×6=30 后,他马就知道 30÷5=6,你说他 是怎样计算的呢?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问题:林宁利用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得 出的结果. 【教师活动】提出话题:我们前几天学习了整式的乘法,现在, 不用老师讲解,你们能开始解决整式的除法运算吗?谁可以告诉我单 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法则?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把它们的系数先相除,然后再把相同字 母的幂相除,其他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商的因式. 【教师活动】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运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计算下列几道题目. 【课堂演练】计算: (1)(x5y)÷x3; (2)(16m2n2)÷(2m2n); (3)(x4y2z)÷(3x2y) 【学生活动】开始计算,然后总结归纳,上台演示,引入课题. 【归纳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 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计算: (1)63x7y3÷7x3y2; (2)-25a6b4c÷10a4b.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09 练习第 1、2 题. 【探研时空】 已知 10m=5,10n=4,求 102m-3n 的值.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时,要注意: 1.系数相除与同底数的幂相除的区别:后者运算时是将指数相 减,然而前者是有理数的除法. 2.对于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仅仅考虑整除的情况.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112 习题 14.3 第 2、4、7 题. 板书设计 14.3.2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例: 练习: 教学反思 在独立解题和同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法则, 掌握法则,印象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主动 参与学习的习惯. 14.3.3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并且理解除法运算 的算理,发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整式除法的逆运算或者约分的方法推理出多项式除以单项 式的运算法则,掌握整式除法的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 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获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推导,以及法则的正 确使用. 2.难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熟练应用. 3.关键:从逆运算入手,利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除法法则 和分配律总结、归纳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激趣导学 【课堂演练】 1.(-4a2b)2÷(2ab2) 2.-16(x3y4)3÷(- 1 2 x4y5)2; 3.(2xy)2·(- 1 5 x5y3z2)÷(-2x3y2z)4; 4.18xy2÷(-3xy)-4x2y÷(-2xy). 【教师提问】 “(6xy+8y)÷(2y)”如何计算?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大多数学生没有找到计算思路. 【教师活动】铺垫一道题目:计算(ad+bd)÷d, 计算: (1)(x3y2+4xy)÷x (2)(xy3-2xy)÷(xy)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完成并讨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可以用分配律将它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 再利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法则进行计算. 【师生共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 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计算: (1)(18x4-4x2-2x)÷2x (2)(36x4y3-14x3y2-7x2y2)÷(-7x2y) (3)[(m-n)2-n(2m+n)-8m]÷2m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09 练习题. 【探研时空】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怎样改正? (1)-4ab2÷2ab=2b (2)(14a3-2a2+a)÷a=14a2-2a.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时应注意运算中的问题:一是所除的商要写成 省略括号的代数和,二是除式与被除式不能交换,还要注意运算顺序, 应灵活地运用有关运算公式.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114 第 3、5、6、8 题. 板书设计 14.3.3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例: 练习: 教学反思 要求学生说出式子每一步变形的根据,并要求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 惯,利用乘除互为逆运算,检验商式的正确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 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训练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14.4.1 因式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 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 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 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 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 解.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 2 个问题: 问题 1:720 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 问题 2:当 a=102,b=98 时,求 a2-b2 的值. 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 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ma+mb+mc=( )( ); 2.x2-4=( )( ); 3.x2-2xy+y2=( )2.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 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 【问题牵引】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②a2-1+b2=(a+1)(a-1)+b2;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①9x2(______)+y2=(3x+y)(_______); ②x2-4xy+(_______)=(x-_______)2.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练习. 【探研时空】计算:993-99 能被 100 整除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选用补充作业. 板书设计 15.4.1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例: 练习: 教学反思 在刚学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能否正确理解因式分 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2)判断多项式是否为因式分解,需要 注意:①因式分解不是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而是把 多项式由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②一个多项式的变形是不是因式 分解,关键要看变形后的多项式是否为几个整式的乘积.整式可以是 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3)因式分解是一种恒等变形,因式分 解与整式乘法是互为相反的一种恒等变形,检验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 正确,可以利用整式乘法运算看是否与原多项式相等,相同因式之积 应写成幂的形式. 14.4.2 提公因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 式.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 法进行因式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2.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3.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 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 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1 t (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 mn+mb 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 4x2-x 和 xy2-yz-y 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 项式的公因式,如在 mn+mb 中的公因式是 m,在 4x2-x 中的公因式是 x,在 xy2-yz-y 中的公因式是 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 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 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 多项式 4x2-8x6,16a3b2-4a3b2-8ab4 各项的公因 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 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 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 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 1】把-4x2yz-12xy2z+4xyz 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 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思路点拨】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 或(x- 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 和(x-y)2=(y-x) 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 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 [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 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 [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 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全例 3 之后,指出例 3 是因式分解在计算 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 1,例 2,例 3 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15 练习第 1、2、3 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 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 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 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119 习题 14.4 第 1、4(1)、6 题. 板书设计 14.4.2 提公因式法 1、提公因式法 例: 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对公因式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所谓公因 式通俗地说就是多项式的各项中共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应从 数、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个数(即最低次数)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这个“东西”有时还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14.4.3 公式法(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 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 成灵活的应用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 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 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问题牵引】 1.分解因式: (1)-9x2+4y2; (2)(x+3y)2-(x-3y)2; (3) 9 49 x2-0.01y2. 【知识迁移】 2.计算下列各式: (1)(m-4n)2; (2)(m+4n)2; (3)(a+b)2; (4)(a-b)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两道题,并运用数学“互逆”的 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3.分解因式: (1)m2-8mn+16n2 (2)m2+8mn+16n2; (3)a2+2ab+b2; (4)a2-2ab+b2.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解:(1)m2-8mn+16n2=(m-4n)2; (2)m2+8mn+16n2=(m+4n) 2; (3)a2+2ab+b2=(a+b)2; (4)a2-2ab+b2=(a-b)2. 【归纳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a2b+12ab2-9b3; (2)8a-4a2-4; (3)(x+y)2-14(x+y)+49; (4) 2 2 32 9 3 m n mn +n4. 【例 2】如果 x2+axy+16y2 是完全平方,求 a 的值. 【思路点拨】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解此题时应分两种情况, 即两数和的平方或者两数差的平方,由此相应求出 a 的值,即可求出 a3.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70 练习第 1、2 题. 【探研时空】 1.已知 x+y=7,xy=10,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y2; (2)(x-y)2 2.已知 x+ 1 x =-3,求 x4+ 4 1 x 的值.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于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因此把整式乘法公 式反过来写,就得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公式,主要的有以下三个: a2-b2=(a+b)(a-b); a2±ab+b2=(a±b)2. 在运用公式因式分解时,要注意: (1)每个公式的形式与特点,通过对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的 总体分析来确定,是否可以用公式分解以及用哪个公式分解,通常是, 当多项式是二项式时,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当多项式是三项时, 应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2)在有些情况下,多项式不一定能 直接用公式,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变形、代换后,再使用公式法分 解;(3)当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时,应该首先考虑提公因式,然后 再运用公式分解.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171 习题 15.4 第 3、5、7、8 题. 板书设计 14.4.3 公式法(二) 1、完全平方公式: 例: a2±2ab+b2=(a±b)2 练习: 教学反思 14.4.3 公式法(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 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 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 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 己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 (2)(4m+3n)(4m-3n). 【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1)(a+5)(a-5)=a2-52=a2-25; (2)(4m+3n)(4m-3n)=(4m)2-(3n)2=16m2-9n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 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2-25; 2.分解因式 16m2-9n.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1)a2-25=a2-52=(a+5)(a-5). (2)16m2-9n2=(4m)2-(3n)2=(4m+3n)(4m-3n).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 a2-b2=(a+b)(a-b)的同时,导 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 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 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 (1)x2-9y2; (2)16x4-y4; (3)12a2x2-27b2y2; (4)(x+2y)2-(x-3y)2; (5)m2(16x-y)+n2(y-16x).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 1~5 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 5 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解:(1)x2-9y2=(x+3y)(x-3y); (2)16x4-y4=(4x2+y2)(4x2-y2)=(4x2+y2)(2x+y)(2x-y); (3)12a2x2-27b2y2=3(4a2x2-9b2y2)=3(2ax+3by)(2ax-3by); (4)(x+2y)2-(x-3y)2=[(x+2y)+(x-3y)][(x+2y)- (x-3y)] =5y(2x-y); (5)m2(16x-y)+n2(y-16x) =(16x-y)(m2-n2)=(16x-y)(m+n)(m-n).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 P168 练习第 1、2 题. 【探研时空】 1.求证:当 n 是正整数时,n3-n 的值一定是 6 的倍数. 2.试证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连续偶数的 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 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 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 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 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171 习题 15.4 第 2、4(2)、11 题. 板书设计 14.4.3 公式法(一) 1、平方差公式: 例: a2-b2=(a+b)(a-b) 练习: 教学反思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熟练掌握整式的概念、运算性质和因式分解的概念、分解方法, 逐步形成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形的变化,从直观认识的角度领会整式运算及因式分解的 知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推理思维,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强自信心.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熟练掌握整式,因式分解的解题方法. 2.难点:灵活地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运算或因式分解. 3.关键:系统把握知识点,从互逆的思想弄清整式运算与因式 分解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取对知识系统“演绎”、“提升”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数形结合,直观演绎 【解释与比较】 观察下列图形,写出相关的整式乘法公式: (1)如图 1 所示. (2)如图 2 所示. (3)如图 3 所示. (4)如下图在宽为 a 的正方形空 地上修两条互相垂直宽度为 b 的水泥 路,其余的部分种植草坪,你能计算出 草坪的面积吗? 【教师提问】a2-2ab+b2=(a-b)2,请你用图形反映 (a-b)2 的结果,由图 5可得等式(a+b)2=(a-b)2+______. 【辨析与理解】 (1)(x-y)2=x2-y2; (2)(x+y)(y-x)=x2-y2; (3)(x+3y)(x-3y)=x2-3y2; (4)(x-3y)2=x2-3xy-3y2. (5)分解因式:x2-4=(x-2)2; (6)分解因式:a2±2ab+b2=(a±b)(ab) 【运算与方法】 1 . 把 图 6 左 框 里 的 等 式 分 别 乘 以 (x+3y),所得的积分别写在右框相应的位 置上. 2.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1)102 (2)301×299 (3)(m+n)2(m-n)2 3.已知:(x+a)(x+b)=x2+(a+b)x+ab,利用这个等式计算: (x-3)(x+7)=_______. (x+5)(x+9)=_______. 【运用与探究】 1.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 3cm,则它的体积为多少?表面积为多 少? 2.一块长方形花坛的面积为 2a2x-4ax3m2,长为 2axm,求它的 宽. 3.长方形花坛的宽为 m 米,长比宽多 4 米,若将长和宽分别增 加 3 米,则增加后长方形的面积为多少?如果已知增加后面积增加了 15 平方米,请计算出原来的长和宽来. 4.有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正整数,现将它的边长逐次增加 (每次增加 1),考察其面积的增加量,记录如下.(如图 7 所 示) 原边长 1 2 3 4 … 原面积 1 4 9 16 … 增加后的边长 2 3 4 5 … 增加后的面积 4 9 16 25 … 面积的增加量 3 5 7 9 … 探索面积的增加量,有怎样的规律?请你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你的 发现. 5.设 a 表示一个两位数,b 表示一个三位数,把 a 放在 b 的左 边,组成一个五位数 m,把 b 放在 a 左边组成一个五位数 n,试问 m -n 能被 9 整除吗?试说明理由. 二、逆向思维,合作学习 做一做: 1.说出下列各式由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a2-81=(a+9)(a-9);( ) (2)x2-9+14x=(x+3)(x-3)+14x;( ) (3)a+a2b=a2( 1 a +b);( ) (4)p(m-n)=pm-pn;( ) (5)m2+2mn+4=(m+2)2;( ) (6)a2+4ab+a=a(a+4b).( ) 【课堂演练】 演练题 1:把 49(m+n)2-(3m-n)2 分解因式. 演练题 2:分解因式:a3x4-12a3x2y+36a3y2. 三、随堂练习,系统跃进 课本 P175 复习题 15 第 1(4)、2(3)、4(4)、11 题. 【探研时空】 无论 x、y 取何值,多项式 x2+y2-4x+6y+13 的值都是非负数,你 相信吗?请你谈谈其中的原因.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 P176 复习题第 1(3)(5)、2(4)(6)、3.4(3)、5(3)(4)、 6、7、12 题.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复习 知识点 例: 练习: 教学反思 第十五章分式 15.1.1 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 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填写[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7 10 , a s , 33 200 , s v . 2.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 20 千米/时,它沿江 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 100 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设江水的流速为 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 100 千米所用的时间为 v20 100 小时,逆流航行 60 千米 所用时间 v20 60 小时,所以 v20 100 = v20 60 . 3. 以上的式子 v20 100 , v20 60 , a s ,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发现,这些式子都像分数一样都是 (即 A÷B)的形式.分 数的分子 A 与分母 B 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 A、B 都是整式,并 且 B 中都含有字母. [思考]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才有意义? 由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 零.注意只有满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分式才有意义. 即当 B≠0 时,分式 B A 才有意义. 3、例题讲解 P5 例 1. 当 x 为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 23 12   x x 解 出字母 x 的取值范围. (补充)例 2. 当 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 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 0 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 分母不能 为零;○2 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 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 目的解. 4、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x 7 , 20 9 y , 5 4m , 2 38 y y  , 9 1 x 2. 当 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3. 当 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 0? (1) (2) (3) 5、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6、布置作业 7、板书设计 15.1.1 从分数到分式 1、分式概念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例: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练习: 四、教学反思: 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研究分式往往要类比分数,学生总 体掌握得不错。 1m m 3 2   m m 1 12   m m 4 52 2   x x x x 23 5   2 3 x x x 5 7 x x 321 7  xx x   2 2 1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约分。 3.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掌握约分。 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约分。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 与 相等吗? 与 相等吗?为什 么? 2.说出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 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 式,使分式的值不变.可用式子表示为: B A = CB CA   B A = CB CA   (C ≠0) 第二步:例题讲解 例 2.填空:(1) ca b  1 =   cnan  (2)  2 22 yx yx   =   yx  4 3 20 15 24 9 8 3 4 3 20 15 24 9 8 3 例 3.约分: (1) 5 32 16 4 xyz yzx (2) xy yx   3)(2 第三步:随堂练习 1.填空: (1) xx x 3 2 2 2  =   3x (2) 3 23 8 6 b ba =   33a 2.约分: (1) cab ba 2 2 6 3 (2) 2 2 2 8 mn nm 第四步: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第五步:布置作业 第六步:板书设计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一) 1、分式的基本性质 例: 2、约分 练习: 四、教学反思: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通分。 3.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掌握通分。 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引入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 cb ca   = b a (2) 22 yx yx   = yx  1 (3) nm nm   =0 2.通分 和 、 和 第二步:例题讲解 4 3 6 5 12 1 8 3 3 2 例 4.通分:(1) 22 3 ab c 和 28bc a (2) 1 1 y 和 1 1 y [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第三步:随堂练习 1.通分: (1) 32 1 ab 和 cba 225 2 (2) xy a 2 和 23x b 第四步: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第五步: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 2、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3.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1.出示 P13 本节的引入的问题 1 求容积的高 n m ab v  ,问题 2 求大拖 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      n b m a 倍.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 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 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 P14[观察]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2.[提问] P14[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 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2、例题讲解 P14 例 1. (1) 3 22 5 4 2 n m m n  (2)      xx y 2 7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 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 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 P15 例 2. (1) 44 1 12 4 2 2 2 2     aa a aa a (2) )3(2 962 yy yy   [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 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 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 P15 例.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 产量最高?先分别求出“丰收 1 号”、“丰收 2 号”小麦试验田的面积, 再分别求出“丰收 1 号”、“丰收 2 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 分别是 1 500 2 a 、  21 500 a ,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 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 a>1,因此(a-1)2=a2-2a+1y2 成立的 x 值中最大整数是( ). A.-2 B.-2 C.-1 D.0 2.如图 1 所示,已知 OA=OB,OC=OD,AD,BC 相交于 E,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D A C E B O ③ ② ① D B A C (1) (2) (3) 3.如图 2 所示,某同学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 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②去 4.已知点(-2,y1),(-1,y2),(1,y3)都在直线 y=- 1 3 x+b 上,则 y1,y2,y3 的值的大小 关系是( ). A.y1>y2>y3 B.y1y1>y2 D.y3>y1>y2 5.函数 y=kx+b 的图像与函数 y=- 1 2 x+3 的图像平行,且与 y 轴的交点为 M(0,2),则其 函数表达式为( ). A.y= 1 2 x+3 B.y= 1 2 x+2 C.y=- 1 2 x+3 D.y=- 1 2 x+2 6.如图 3,△ABC≌△BAD,A 和 B,C 和 D 是对应顶点,如果 AB=6cm,BD=5cm,AD=4cm, 那么 BC 的长是( ). A.4cm B.5cm C.6cm D.无法确定 7.已知一次函数 y1=(m2-2)x+1-m 与 y2=(m2-4)x+2m+3 的图像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互为 相反数,则 m 的值为( ). A.-2 B.2 C.-3 D.-4 8.若直线 y=2x+3 与 y=3x-2b 相交于 x 轴上,则 b 的值是( ). A.b=-3 B.b=- 3 2 C.b=- 9 4 D.b=6 二、填空题 1.已知 y-2 与 x 成正比例,当 x=3 时,y=1,那么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 36°,则该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是 ______. 3.已知△ABC≌△A′B′C′,A 与 A′,B 与 B′是对应顶点,△ABC 的周长为 12cm, AB=3cm,BC=4cm,则 A′B′=______cm,B′C′=______cm,A′C′=_____cm. 4.如图 4 所示,∠B=∠D=90°,要证明△ABC与△ADC全等,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________. D B A C 2 3 1 E D B A C y x 2 -3 0 (4) (5) (6) 5.如果点 A(m,4)在连结点 B(0,8)和点 C(-4,0)的线段上,则 m=________. 6.若一次函数 y=3x+b 经过点 A(1,7),则 b-2=_______,该函数图像经过点 B(4,______) 和点 C(_____,0). 7.如图 5 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_____. 8.函数 y=kx+b 的图像如图 6 所示,则当 y<0 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某车间有 20 名工人,每人每天加工甲种零件 5 个或乙种零件 4 个,在这 20 名工人中, 派 x 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人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 16 元,每 加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 24 元. (1)写出此车间每天所获利润 y(元)与 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使车间每天获利不低于 1800 元,问至少应派多少人加工乙种零件. 2.某校七年(1)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图如图所示. (1)该班共有多少人参加? (2)哪小组的人最多?哪小组的人最少? (3)根据上面的数据做统计表. (4)由统计表做扇形统计图. 3.如图,已知 AC=AB,AE=AD,∠EAB=∠DAC,问 BD 与 EC 相等吗?说明理由. E D B A C 4.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仙接到热线电话记录为:奇闻轶事 5%,道路交通 20%,环境 保护 35%,房产纠纷 15%,建议与表扬 10%,投诉 15%. (1)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简明地表达上面的信息; (2)请你再分别将其设计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3)请你结合图表,通过比较说明你从中得到的观点. 5.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 10 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 0 甲击靶的环数 9 5 7 8 7 6 8 6 7 7 乙击靶的环数 2 4 6 8 7 7 8 9 9 1 0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 B 卷 1.(探究题)如图所示,∠ACB=∠ADB=90°,AC=AD,E 在 AB 上,试说明:(1)点 A在∠ CBD 的平分线上.(2)CD=DE. D A C B E 2.(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应用题)如图所示,O 为码头,A,B 两个灯塔与码头的距离相等, OA,OB 为海岸线,一轮船离开码头,计划沿∠AOB 的平分线航行,在航行途中,测得 轮船与灯塔 A 和灯塔 B 的距离相等,试问轮船航行时是否偏离预定航线,请说明理由. B A 0 3.(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应用题)下面两个统计图(如图所示)反映的是某市甲、乙两所中学 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图(1)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2)通过对图(2)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3)2003 年甲、乙两所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 乙校 甲校 625 600 1000 1000 2000 年 人数 2003 2000 1997 500 1000 1500 2000 4.(图表题)宿豫区黄中对初二年级女生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将数据整理 后,画出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第六小组的频率依次是 0.10,0.15,0.20,0.30,0.05,第五小组的频数是 36,根据所给 的图填空: (1)第五小组的频率是_______,请补全这个频数分布图. (2)参加这次测试的女生人数是______;若次数在 24(含 24 次)以上为达标(此标 准为中考体育标准),则该校初二年级女生的达标率为________. (3)请你用统计知识,以中考体育标准对宿豫区 22 所中学初二学生仰卧起坐成绩的达 标率作一个估计. 次数 频树/人数 41.5 35.5 29.5 23.5 17.5 11.5 5.5 答案 A 卷 一、1.B 解析:当 y1>y2 时,x-5>4x-1,解得 x<- 4 3 . ∵小于- 4 3 的最大整数为-2,∴应选 B. 2.C 解析:因 OA=OB,OC=OD,∠AOB=∠AOB,可确定△OAD≌△OBC, 进而会得到相等的角、相等的边, 进而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确定△OCE≌△ODE,△ACE≌△BDE,△AOE≌△BOE. 3.C 解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带③去便能保证所配的玻璃与原来一模一样. 4.A 解析:对于 y=- 1 3 x+b 来说,k=- 1 3 <0,∴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2<-1<1,∴y1>y2>y3. 5.D 解析:∵直线 y=kx+b 与直线 y=- 1 2 x+3 平行,∴k=- 1 2 . ∵其与 y 轴的交点为(0,2),∴b=2, ∴其表达式为 y=- 1 2 x+2.故应选 D. 6.A 解析:∵△ABC≌△BAD, ∴BC=AD=4cm. 提示:本题关键要确定对应边. 7.D 解析:根据题意得 2 2 (1 ) (2 3) 0, 2 0, 4 0, m m m m           由①得 m=-4,且能满足②,③, ∴m 的值为-4. 8.C 解析:在 y=2x+3 中,当 y>0 时, 2x+3=0,x=- 3 2 , ∴交点坐标为(- 3 2 ,0). 将 x=- 3 2 ,y=0 代入 y=3x-2b 得- 9 2 -2b=0,b=- 9 4 . 二、1.解析:设 y-2=kx,把 x=3,y=1 代入,得 1-2=3k,k=- 1 3 . ∴y-2=- 1 3 x, 即 y=- 1 3 x+2. 答案:y=- 1 3 x+2. 2.解析: 36 360   = 1 6 . 答案: 1 6 3.解析:∵△ABC≌△A′B′C′, ∴A′B′=AB=3cm, B′C′=BC=4cm, A′C′=AC=12-(3+4)=5(cm). 答案:3 4 5 4.AB=AD,或 BC=CD,或∠BAC=∠DAC,或∠BCA=∠DCA ① ② ③ 5.解析:设线段 BC 所在的直线为 y=kx+b,根据题意得 8, 4 0, b k b     解得 2, 8. k b    ∴y=2x+8,当 y=4 时, 4=2x+8,x=-2,即 m=-2. 答案:-2 6.解析:∵直线 y=3x+b 经过点 A(1,7), ∴3+b=7,b=4. ∴y=3x+4,∴b-2=4-2=2. 当 x=4 时,y=3×4+4=16. ∴B(4,16). 当 y=0 时,0=3x+4,x=- 4 3 , ∴C(- 4 3 ,0). 答案:2 16 - 4 3 7.55° 8.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当 y<0(即 x 轴下方的部分)时,对应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x<-3. 答案:x<-3 提示:此题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求出函数解析式,然后再借助不等式,求出 x 的范 围. 三、1.解析:(1)根据题意得 y=16×5x+24×4(20-x),化简得 y=-16x+1920. (2)当 y≥1800 时,-16x+1920≥1800,-16x≥-120,x≥15 2 . ∴最多派 7 人加工甲种零件. 故最少应派 13 人加工乙种零件. 2.解析:(1)6+14+12+18+10=60(人). ∴该班共有 60 人参加兴趣小组; (2)计算机小组里有 18 人,人数最多,小提琴小组里有 6 人,人数最少; (3)作统计表如下: 组别 小提琴 围棋 书法 计算机 绘画 人数/人 6 14 12 18 10 (4)小提琴组部分圆心角为 360°× 6 60 =36°; 围棋组部分圆心角为 360°× 14 60 =84°; 书法组部分圆心角为 360°× 12 60 =72°; 计算机组部分圆心角为 360°× 18 60 =108°; 绘画组部分圆心角为 360°× 10 60 =60°; 做扇形统计图答图. 10% 16.7% 小提琴组 绘画组 计算机组 书法组 围棋组 20% 23.3% 30% 3.解析:BD 与 EC 相等. 理由:∵∠EAB=∠DAC, ∴∠EAB+∠BAC=∠DAC+∠BAC, 即∠EAC=∠DAB. 在△ABD 和△ACE 中, AB=AC,∠EAC=∠DAB,AE=AD, ∴△ABD≌△ACE(SAS), ∴BD=EC. 4.解析:(1)根据所给数据可设计表格为: 电话 奇闻轶事 道路交通 环境保护 房产纠纷 建议与表扬 投诉 比率 5% 20% 35% 15% 10% 15% (2)①条形统计图,如答图所示. ②扇形统计图,如答图所示. (3)从统计表以及统计图可知:百姓积极关注“环保、道路交通”等热点问题,其中 关心环保的人数为最多,说明百姓环保意识强. 5.解析:如答图所示. 提示:本题可选用折线统计图,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仔细描点、连线,并且甲、 乙两人成绩的变化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进行描述. B 卷 1.证明:(1)在 Rt△ABC 和 Rt△ABD 中, AC=AD,AB=AB, ∴Rt△ABC≌Rt△ABH(HL) ∴∠1=∠2,∴点 A 在∠CBD 的平分线上. (2)∵Rt△ABC≌Rt△ABD, ∴BC=BD. 在△BEC 和△BED 中, BC=BD,∠1=∠2,BE=BE, ∴△BEC≌△BED(SAS), ∴CE=DE. 2.解析:如答图所示,轮船没有偏离预定航行. 理由:假设轮船在点 P 处,由题意可知 PA=PB,连结 OP. 在△AOP 和△BOP 中, OA=OB,PA=PB,OP=OP, ∴△AOP≌△BOP, ∴∠1=∠2, ∴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故没有偏离预定航线. 提示:先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应用有关数学知识来加以说明,这是解 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 3.解析:(1)“1997~2003 年甲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比乙校增长得快”等. (2)“甲校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比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多”等. (3)2000×38%+1000×60%=1360(人). 所以 2003 年两所中学的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总人数是 1360 人. 4.解析:(1)第五小组的频率为: 1-0.10-0.15-0.20-0.30-0.05=0.20. 补图如答图所示. (2)参加这次测试的女生人数为 36÷0.20=180(人). 该校初二年级女生的达标率为 (1-0.10-0.15-0.20)×100%=55%. (3)以宿豫区黄中初二女生的仰卧起坐成绩作为一个样本,可以估计宿豫区 22 所中学 初二女生的仰卧起坐成绩达标率约为 55%. 答案:(1)0.20 补图如图所示. (2)180 人 55% (3)约 55% 提示:根据频率的关系来补图,长方形的高与频率成正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