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0 KB
  • 2021-11-01 发布

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年级 八年级上 拟授课学校 科目 生物 拟授课班级 主备人 ‎ ‎ 拟授课教师 ‎ ‎ 拟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课时)‎ 教案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2.概述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对比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的区别,培养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纠正对微生物的片面认识,建立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细菌、真菌及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2.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 板书设计 细菌 真菌 病毒 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单细胞:酵母菌 多细胞:霉菌、蘑菇 球形、杆形、蝌蚪形 结构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荚膜鞭毛等 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无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核酸)‎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复制增殖 营养方式 自养、寄生、腐生 寄生、腐生 寄生 三.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腐生微生物——分解者 如:一些细菌和真菌 ‎2.寄生微生物——消费者 如:一些细菌、真菌、所有的病毒 ‎3.自养——生产者 如:一些细菌、蓝藻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个性思考栏 4‎ 引入 出示图片,判断哪些属于微生物。微生物这么小,结构又如此简单,它们如何维持生存?在生物圈中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 出示细菌形态示意图,结合实例归纳细菌的三种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出示细菌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细菌有哪些结构组成,细菌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哪些结构不是所有细菌都具备的?归纳细菌的结构特点。‎ 给出细菌繁殖数据,引导学生思考细菌怎样产生后代?回忆细胞的增值方式,归纳细菌通过分裂方式产生后代,速度快。‎ 真菌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我们上节课还观察了酵母菌和霉菌,它们的特点和细菌一样吗?出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图片,对比细菌进行讲解、归纳。酵母菌和霉菌是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动植物类似。‎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霉菌是多细胞的真菌,还有一类大型真菌——蘑菇类。‎ 视频——真菌的繁殖,与细菌对比,酵母菌用出芽生殖产生后代,霉菌、蘑菇等真菌通过孢子生殖产生后代,同样具有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病毒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展示病毒不同形态的图片 展示病毒、细菌、细胞大小关系的图片 展示病毒结构图片 归纳病毒形态结构特点。病毒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结构非常简单,通常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两部分。(可以补充朊病毒、类病毒的例子)‎ 病毒连细胞都没有怎么产生后代? ‎ 出示大肠杆菌噬菌体增殖示意图,介绍病毒的繁殖。‎ 我们已经认识了细菌、真菌、病毒,知道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那么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呢? ‎ 提示:绿色植物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来合成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动物则是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那微生物如何获得营养物质呢?‎ 提出思考:1、根据微生物获取营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为什么分几种类型?2、不同类型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学生观察判断 学生观察归纳 学生对比、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观察 听老师介绍 学生思考 4‎ 请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结合图片、视频,进行总结归纳。明确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多样,重点介绍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其在生物圈充当分解者的作用。对比大多数动物,简介充当消费者的微生物,特别提示病毒这类微生物,全部过着寄生生活,充当消费者。对比绿色植物,简介充可以自行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生产者。‎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类主要的微生物,并且知道了它们在自然界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那么:1、为什么微生物数量极多,分布极广?代谢速度快?(提示:它们都很小,初一学过细胞为什么那么小)‎ ‎2、能否用简单图表示出生物圈中,微生物,绿色植物、动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 请同学们回去讨论 学生思考、自学、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 课后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