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11-01 发布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一)三维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锻炼实验动手能力。‎ ‎(二)教学用具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光的折射演示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 ‎ 难点:光的折射光路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分析、‎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本节课文图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后让学生画出不同入射角的折射光线(如图1)。‎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即方向不改变。(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补充讲述,如果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水晶等一些透明介质中时,情况和上述相同。‎ ‎②再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和垂直射入空气时的折射情况。先让学生小结,然后教师再给出结论,并板书。‎ 比较①、②的情况。教师指出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在图6-1中用反向箭头标出光路。‎ 2‎ 师生共同小结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本节课文方框中“光的折射”一段。‎ ‎3.举例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教师解释池底变浅的原因。强调:人看到池底是因为池底射出的光经过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射来的。所以池底好像抬高了,也就是变浅了。需要指出:人们看到池底的A′点是A点的虚像。‎ 回顾本课开始同学们观察到的第一个现象:碗底加水后变浅。其道理和上述一样。‎ 三、小结本课内容。讨论实例。完成课文中的练习 ‎1.本课主要内容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应用它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2.让学生课内完成课文后的练习。请学生自己回答、订正。‎ ‎3.回顾本课开始学生观察的第二个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小结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 四、作业 ‎1.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海市蜃楼”。‎ ‎2.节后练习第1、2、3题。第3题要先做实验后回答。‎ 五、教学后记:‎ 通过对比实验,总结规律,让学生明白规律的普遍性和如何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