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1、教学对象:初二年级;
2、授课课题:秦岭—淮河线;
3、课型:新课;
4、课时安排:1课时;
5、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概况;
② 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③ 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
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如:讨论、填表等,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以及四大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通过淮河成为害河的学习和联系金宝圩沟湖塘水资源的保护,使学生意识到淮河水质日趋恶化的趋势,树立防止当地金宝圩沟湖塘水资源污染的环境观。
6、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7、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
8、教学准备:
① 书中相关的图表;
② 教师自制Powerpoint幻灯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9、教学过程:
6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观看教师出示的flash及图片
(详见投影)
☆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
☆学生回答:秦岭。
淮河
导语: 用当前网络流行一个flash——《猪都笑了》引入,这个flash说明了什么呢?各个省级行政区在地理历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再展示图片说明:每当初夏时节,南方水稻油绿,华北田野已麦浪如金。这体现了同样的物质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地区的差异性。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跨5500余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板书: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树木冬季落叶,山南树木大多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山南人们以大米为主食。
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中的淮指的是我国的哪条河流?
出示:“秦岭—淮河线示意图”。
让学生意识到第四章的教学内容在《中国地理》中的重要地位:承上启下。
整体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复习回忆第一章省级行政区位置及简称的掌握情况,同时落实秦岭、淮河的空间位置。
改变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阅读来了解秦岭的一些重要概况。
6
一、
秦
岭
与
淮
河
1.
秦
岭
2.
淮
河
☆学生讨论回答:
1.东西向;
2.甘、陕、豫、皖、苏;
3.选①③⑥;
☆学生阅读P76材料 “淮河”
☆学生思考作答
(旱涝灾害频繁)
☆学生讨论回答
(污染严重)
提问:1.找出秦岭、淮河,看一看秦岭山脉走向和淮河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是:①湖北 ②山东 ③江西 ④山西 ⑤河北 ⑥浙江
提问:淮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提问:“害”之一?
教师引导
提供材料:淮河流域名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大力治淮”。
提问:“害”之二?
(教师归纳)
质疑:探究式学习淮河的“害”。
感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倾听教师承转语
了解了秦岭——淮河的位置及概况后,我们来分析其南北两侧的差异。
衔接、顺承
6
1.
地
理
区
域
和
地
理
界
线
学生读图予以理解下列问题:
☆地理区域体现区域内部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投影显示:秦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教师简要介绍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强调指出:地理区域体现区域内部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明确重要地理界线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使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教师承转
学生倾听教师承转语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南北两侧有显著差异。
衔接、顺承
2.
秦
岭
︱
淮
河
线
南
北
两
侧
的
地
理
差
☆ 观察
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对以上知识点进行巩固与学习
A、我国一月份哪条等温线经过了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等温线两侧的气温的情况又如何?我们这里呢?
B、我国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了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等降水量线两侧的降水量情况又如何?我们这里呢?
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温度带中什么带和什么带的分界线?这条线以北和以南分别有哪些温度带?这条线是哪两种作物熟制的分界线?
1.屏幕展示“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温度带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观察所示分界线
说明其地理意义,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2.听学生解释,教师点评。
3.教师利用多媒体,小结。
通过回忆和联系,以及在学生迅速阅读的基础上,以便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秦淮线的地理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比较中获取秦淮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的感性认识。
6
异
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干湿地区中什么地区和什么地区的分界线?这条线以北和以南分别有哪些干湿地区?
秦岭淮河线
①我国的1月均温0℃等温线。
②我国的800mm等降水量线。
③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引导学生阅读P77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由学生竞猜右侧表格内容
☆(知识拓展)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投影显示)空白填充表格
(教师订正)
知识拓展是由浅入深,目的是对学生个体发展分层优先。
学
以
致
用
1.南船北马(交通工具);
2.南米北面(主食);
3.南繁北齐(地方方言);
4.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传统民居);
5.南涝北旱(气候灾害)。
(投影显示)
通过对上述表格的学习,启发学生尝试解释一系列现象。
(教师订正)
小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堂总结
回顾整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着投影板书纲要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总结
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
课后追忆
1.“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
——结合本课的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板
书
设
计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2、淮河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重点)
1、地理区域与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难点)
6
相关文档
- 2020年惠安初中地理质检(一)参考答案2021-11-011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2021-11-0152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1-014页
- 最新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1-0141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1-0145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32021-11-0117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2021-11-0127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92021-11-0120页
-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12021-11-0139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1-0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