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口
主备人
检查人
教者
使用课时
1
课题
1.2人口
教
学
目
标
1、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与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重点难点
人口政策、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 引入新课
通过观看我国在旅游区、地铁、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图片,让学生总结发现我国人口的的整体特点。引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同时,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二、.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949年和1978年后两个人口增长特点,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从而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4
教学过程
个性复备
过渡:通过图表发现,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下降,但为什么我国现在的人口形势依然不乐观?
随后,通过观看图表,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而叙利亚阿曼等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我国,但为什么人口增长数量却远小于我国?---引导学生总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快。
三、 承上启下,深入探讨
过渡: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通过图表、图片,和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人口过带来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 2.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3.住房紧张 4 .交通拥挤
5.环境污染 6.就业压力
同时总结出我国人口多的优势有哪些?引导学生树立
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我国在存在人口基数大的人口问题外,还存在怎样的人口问题,有哪些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2)人口基数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就业困难,社会秩序絮乱
(3)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
(4)男女比例失调问题,男性比例增高
针对以上的人口问题,引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人口东多西少】
仍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先让学生复习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导学生计算中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与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人口密度相比较,说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展示“我国人口密度图”,并让学生带问题来观看地图:例如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等
4
同时,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黑河和腾冲,分析“黑河-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再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仅限于自然条件的好坏,要启发学生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等方面去思考。用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矿地区的事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
东部
西部
自然原因
气候:温暖湿润
地形地势: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气候:干旱,多风沙
地形地势:地势崎岖
土壤:贫瘠
人文原因
交通:发达
经济:水平高
开发历史:开发较早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
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晚
三、 巩固提高
1.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各地没有多大差别 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带 D.人口的分布西北多、东南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 区人口密度小
④黑河—腾冲线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四、 板书设计
4
六、教学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