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 MB
  • 2021-11-01 发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清全套(附答案)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检测内容:第一章 第 1~3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共 51 分。1~9 题为单选题,每题 5 分;10 题为多选题,6 分) 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 cm B.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 28 cm C.普通教室的门高约为 5 m D.一位初中生跑 1 000 m 所用的时间约为 50 s 2.(赤峰中考)根据如图所给信息,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 是(C) A.1 cm B.0.2 m C.1.7 m D.4.5 m 3.如图所示是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B) 4.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D) A.香山红叶从树上飘落 B.日出日落 C.地球绕太阳转 D.菊花长高了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 000 m 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 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B)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到地上了 2 D.飞行员的手有劲 6.(南通中考)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 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B) A.垂直起飞 B.垂直降落 C.定速巡航 D.空中悬停 7.(株洲中考)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 200 m 金牌。以每 50 m 为一个赛段,他 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A) 赛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A.一 B.二 C.三 D.四 8.(株洲中考)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 这个区间的时间 (C) A.不应超过 10 min B.不应超过 6 min C.不应短于 10 min D.不应短于 6 min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9.(益阳中考)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 动情况是(A) A.在第一个 10 s 内以 10 m/s 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 10 s 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 10 s 内前进了 300 m D.在前 30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5 m/s 10.(多选)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 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可能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 11.小亮用停表记录下了自己绕操场跑 1 000 m 所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请你帮他读出 所用的时间为__337.5__s;他又用自己的刻度尺测量了所用橡皮的长度(如图乙所示)等于 __2.43__cm。 3 12.(恩施州中考)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__人__。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_运动__(填“运动”或“静止”) 的。 13.(恩施州中考)如图所示,圆锥体的高 h 为__3.25__cm。 14.歌曲《烟雨唱扬州》中有两句歌词很好听“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云动”和“船移”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天__和__岸__。 15.小刚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使用刻度尺之前,他要观察分度值、零刻度 线及__量程__。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1__mm,该物体的长度为__2.25__cm;小 红同学对同一物体四次测量结果记录为:25.1 mm、25.2 mm、27.2 mm、25.3 mm,其中记录 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27.2_mm__,其他几次结果的尾数也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__误差 __(填“误差”或“错误”)。 16.(威海中考)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马(或自己)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 阳路程约为 360 km,乘坐动车约需 2 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若骑马的平均速度 为 5 m/s,则大约需要__20__小时。 第 16 题图 第 17 题图 17.(咸宁中考)如图所示是咸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 出,隧道长__0.585__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 60 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 60 km/h =__1__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__35.1__s 通过隧道。 三、实验探究题(6 分) 18.(贺州中考)器材:一把量程为 0~20 cm、分度值是 1 mm 的刻度尺,一条足够长且 不可伸长的细绳,红、蓝双色标记笔。利用细绳快速制作能准确测量长度为 96.5 cm 的物体 的简易尺,并结合给出的刻度尺设计测量方案。 (1)制作方法:__在细绳一端用标记笔标出 0 刻度线,用量程为 0~20_cm、分度值是 1_mm 的刻度尺在细线上依次标五个大格,第五个格用刻度尺读数__(合理即可)。 (2)测量方案:__使用时,将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用刻度尺读数__(合理 即可)。 四、计算题(9 分) 19.(抚顺期中)汽车在公路上以 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 4 况,经过 0.5 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即刹车),又经过 4.5 s 滑行 45.9 m 车停下。求: (1)汽车在司机反应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根据 v=s t 得,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1=vt1=20 m/s×0.5 s= 10 m。 (2)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通过的路程:s=s1+s2=10 m+45.9 m=55.9 m。 (3)汽车滑行时的平均速度:v=s2 t2 =45.9 m 4.5 s =10.2 m/s。 检测内容:第二章 第 1~3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科技馆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把耳 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 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改变了声音的(B)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介质 3.(绵阳中考)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 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D)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4.(成都中考)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 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A)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5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5.如图所示是童谣《小蜜蜂》的歌词与乐谱,在小萍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的期 间,声波的音调逐渐升高。这主要是因为下列何种变化(D) A.声波的振幅逐渐增加 B.声波的频率逐渐变低 C.小萍声带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D.小萍声带每秒来回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 6.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乙、丁的响度和音色相同 B.甲、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7.(郴州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8.(河南中考)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D)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9.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振动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说明__液体(水)能传声__。 鱼听到声音的条件跟人一样,即不仅要有__声源__和传播声音的__介质__,还要有正常的__ 听觉器官__。 10.研究表明,大多数蝙蝠肺中的气体呼出经过声带时,就会产生超声波,它在空气中 遇到任何目标时都会反射回来。蝙蝠的大脑能对返回的超声波进行处理以确定目标离自己有 多远。与人类女高音相比,蝙蝠发出的声波频率__更高__(填“更高”或“更低”)。科学家 受此启发发明了用于测量距离的__声呐__系统。 6 11.弹钢琴时,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__响度__不同;用大小相同 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__音调__不同;用不同的乐器弹奏同首曲目,它们发出的声 音的__音色__一定不同。 12.小明听到校园里的广播有节奏地发出响声,就知道上课了,这表明声可以传递__ 信息__;医生用超声波洁牙、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会晃动,这些事实说明声可以传递 __能量__。 13.如图所示,当老师在教室里敲击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兵乓球__ 弹起__,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动__产生的,同时还说明__空气可以传播声音__。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使劲敲桌子,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可显示桌面的 振动__。 三、实验探究题(20 分) 14.(8 分)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 “四弦琴”,如图所示。制作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__粗细__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 系。是否合理?__不合理__,原因是__没有控制琴弦粗细相同__。 (3)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__长度__,奏出委 婉如歌的曲调。 15.(12 分)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 操作: (1)用细线栓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的作用是__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便于观察__。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 并接触小球(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较小__(填“较大”或“较小”) 的角度。 (3)用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 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较大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振幅__有关。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_距离发声体的远近__ 有关,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能__(填“能”或“不能”)被弹开。 四、计算题(10 分) 7 16.一列动车长 200 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 800 m 处鸣 笛,司机在鸣笛 4 s 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求: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 820 m 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 为多少? 解:(1)根据 v=s t 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 声=v 声 t=340 m/s×4 s=1 360 m; 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 s=s 声-s0=1 360 m-800 m=560 m。 (2)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s 车=s0-s=800 m-560 m=240 m; 动车的速度:v 车=s 车 t 车 =240 m 4 s =60 m/s=216 km/h。 (3)动车匀速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L 车+L 隧道=200 m+820 m=1 020 m, 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 t′=s′ v 车 =1 020 m 60 m/s =17 s。 检测内容:第三章 第 1~3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41 分。1~7 题为单选题,每题 5 分;8 题为多选题,6 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 ℃的是(A)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郑州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2.要给温度计消毒,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 A.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 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用自来水冲洗 D.在沸水中煮两分钟 3.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 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 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8 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熔化形成的 4.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 0 ℃的水,现将温度为-10 ℃的少量冰投入 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A.水减少,冰增加 B.水和冰多少都不变 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D.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 要是用来降温的是(B) A.洒水降尘 B.景区喷雾 C.人造雪景 D.撒盐融雪 6.下列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C) A.蜡熔化成蜡油 B.早晨大雾渐渐散去 C.冰熔化成水 D.游泳后刚上岸身体感觉特别冷 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 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B.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左移动 C.若液柱向右移动,则说明温度降低了 D.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将弯管做细一点的方法 8.(多选)对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C) A.这种固态物质可能是冰 9 B.BC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DE 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DE 段可能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3 分) 9.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_热胀冷缩_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 的读数是__37.8__℃。 10.(无锡中考)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 料上,涂上液态氮它会迅速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__吸收__(填“吸收” 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11.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将相同的两件衣服分别晾晒在图中的 两个位置,一段时间后,他发现__太阳下__(填“树荫下”或“太阳下”)的衣服干得快;实 验结果表明__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__。 12.寒冷的冬天,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 过了油污的__熔点__,使油污__熔化__的缘故。 13.干湿泡湿度计是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 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 数较__低__(填“高”或“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 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高__(填“高”或 “低”)。 三、实验探究题(26 分) 14.(16 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小明在生活中发现:随着气温升高,放在口袋中的巧 克力变软了,以上现象引发了他的猜想:巧克力可能是非晶体。于是他采用图甲的装置进行 了以下探究: 10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是为了使巧克力受热__均匀__, 而且巧克力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慢__,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停表或电子手表__。 (3)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巧克力的状态变化,并每隔 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 计的示数。 (4)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32__℃。这个温度值__不能__(填 “能”或“不能”)在体温计上显示。 (5)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小明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巧克力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6)若猜想正确,则他所画的图象与图丙中__B__相符。 15.(10 分)(临沂中考改编)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__铁圈__(填“铁 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98__℃;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 数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为了 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在烧杯上方加盖子、将水倒出一部分__(写出两种)。 检测内容:第四章 第 1~3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41 分。1~7 题为单选题,每题 5 分;8 题为多选题,6 分) 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C) A.凿壁借光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2.(湘西州中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 A.反射角是 60° B.入射角是 30° 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60° 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3.一个初冬的上午,阳光明媚,平直的马路上,洒水车刚洒过水,这时我们骑车迎着 阳光向前方有水的路面望去,会有耀眼、刺目的光芒射来。而向没洒到水的路面望去,并无 此现象。这是由于(A) A.光在有水的路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光在无水的路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C.光在有水的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D.光在有水和无水的路面上都发生了漫反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光只有在真空或空气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km/s C.强烈的光照到巨大的玻璃幕墙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 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 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 4 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 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B) 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B.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等大的虚像 C.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平面镜更远 D.物体静止不动,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像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 动 8.(多选)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块大平面镜,当老 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AB) 12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9.夏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 在空气中沿__直线__传播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太阳倒立的__实__(填“实”或“虚”) 像。一张不透光的纸开一个极小的“△”形孔,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那么这个小孔在 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__圆形的__。 10.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上,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 壳被水环绕。这个“倒影”实际是景物经水面反射所成的一个__虚__(填“虚”或“实”) 像,像和物的大小__相等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1.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30°角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这束光线 与镜面的夹角是__15°或 75°__。 12.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 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阴”的形成 说明了__光是沿直线传播的__;而“楼台倒影”则是__光的反射__现象,所成的像是__正__ 立的__虚__像。 13. 有一个东西走向的水平暗洞,在它的东洞口放置一个可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若 在正午,太阳光竖直向下,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必须成__45°__,才能使反射光水平照亮暗洞; 若阳光渐渐偏西,为保证阳光始终水平照亮暗洞,平面镜必须相应地绕水平轴 O 做__逆时针 __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三、作图题(11 分) 14.(5 分)(泰安中考)如图所示,从光源 S 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 射后射向墙上的 P 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答图: 15.(6 分)(十堰中考)如图所示,AB、CD 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M 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 S 和像点 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答图: 四、实验探究题(24 分) 16.(8 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 13 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量角器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C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 O 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 O 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 测量 ON 两侧的∠i 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FO 方向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 OE 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 现象中,__光路可逆__。 17.(16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小刚用平板薄玻璃、两个棋子 A 和 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理由是_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__;为方便观察,实验时 玻璃板应该__竖直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中选择的两个棋子 A、B,大小和形状应该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同”), 目的是可以验证像和物的__大小关系__。 (3)如果发现棋子 A 的像较暗,可以用手电筒正对__棋子__(填“棋子”或“棋子的像”) 照射,这样就可以增加像的亮度。 (4)在实验中,应该如何去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一特点,请说明你的做法:__ 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看是否能成像在光屏上__。 (5)现有 3 mm 和 2 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_2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 选用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会出现距离不同的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__。 14 检测内容:第四章 第 4、5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41 分。1~7 题为单选题,每题 5 分;8 题为多选题,6 分) 1.(鄂州中考)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 鱼儿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如图所示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B) A B C 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雨后彩虹的形成 是光的色散现象 B.遥控器利用红色激光 实现对电器的控制 C.紫外线消毒灯工 作时发出的紫外 线是蓝紫色的 D.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 是由红、黄、蓝三种色 条合成的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白光是单色光 B.凹面镜聚光,应用了光的折射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红外线烤箱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5.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若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 15 观察范围将(B)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中,不 正确的是(A) A.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C.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将随之增大 D.若光线垂直入射,折射角和入射角均为 0° 7.如图,三条光线 a、b、c 交于 P 点,在交点 P 前放置一块平面镜,有关三条反射光 线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会相交 B.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会发散 C.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P 点 D.三条反射光线是否相交由镜面角度决定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8.(多选)如图所示为日晕的景象,在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 晶后,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CD)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B.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C.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9.如图所示,天空出现“三个太阳”和“倒挂的笑脸彩虹”的奇景。专家解释说,形 成奇景的原因是太阳光射到高空半透明云层里柱状的冰晶时,太阳光发生__折__射,形成太 阳的__虚__(填“实”或“虚”)像。 10.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浅__,这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的__折射__造成 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虚__像。如果垂直看水中的池底__不会__(填“会”或“不会”) 变浅。 11.小明同学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如图所示,他看到的“虾”并不是真正 的虾,其实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E__(填“C”“D”“E”或 “F”)点,他用激光笔从 A 点向__B__(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 16 把虾照亮。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1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 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折射__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乙__(填“甲”或“乙”)的位置。 13.“手一伸水自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__红外线__进行自 动控制的。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__温度__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__高__,人体 辐射的__红外线__比其他的物体__强__(填“强”或“弱”)的原理制成的。 三、作图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4.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 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 E 处看到路灯的 像为 S′。 (1)请画出水下 E 处的人看到路灯 S 的入射光线。 (2)作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 S 通过水面所成的像 A。 答图: 15.(宜宾中考)如图所示,空气中一束光经过 S 点斜射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经平面镜 反射后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上表面,并穿过玻璃砖从下表面射出,请在图中画出该光路图(不 考虑玻璃砖的反射)。 答图: 四、实验探究题(17 分) 16.下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光在这几种介质 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介质 光速/(m·s-1) 介质 光速/(m·s-1) 真空 3×108 空气 2.99×108 水 2.25×108 玻璃 2×108 17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__。 (2)分析表中的数据和甲、乙、丙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 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__。 (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小于__(填“大于”或“小 于”)入射角。 丁 (4)现代医学中常用激光手术刀给患者做手术,这种激光手术刀可以不伤及其他组织, 由电脑控制,直接穿透人体肌肉,到达患处进行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几乎没有痛苦 的特点。如图丁所示,若激光发生器在 A 处,患者体内患处在 B 处,则手术时,激光进入人 体的入射点应在 O 点的__右__(填“左”或“右”)边。 检测内容:第五章 第 1~3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共 31 分,1~5 题为单选题,每题 5 分;第 6 题为多选题,6 分) 1.(徐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 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D) A.是放大的 B.是缩小的 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烟台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次实验 操作情景,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 15 cm 处,调节光屏, 在光屏上可得到(C) 18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 C.投影仪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 4.(河北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 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 35 cm 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的像 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5.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合理的是(A) 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B.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一倍焦距 D.轿车内的行车记录仪,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内 6.(多选)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D)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 cm B.当 u=12 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 u=20 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 cm 处移动到 24 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27 分) 7.(宜宾中考)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 20 cm 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 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 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小于__(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20 cm。 19 8.(连云港中考改编)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 距凸透镜 15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15__ cm;若将一个 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40 cm 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缩小__(填“放 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9.家中防盗门上的“猫眼”能让我们较清晰地看清门外的人或物,“猫眼”由凹透镜 和凸透镜组成,如图所示。从室内观察室外的物体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所 成的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推测凹透镜所成的像是__正立 __(填“倒立”或“正立”)、__缩小__(填“放大”或“缩小”)的。你的推测理由是__物体 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__。 10.(宁波中考改编)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 镜凸度大小。光屏、蜡烛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 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倒立、__缩小__(填“放大”“等大”或 “缩小”)的实像。 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抽水 __(填“注水”或“抽水”)。 三、作图题(10 分) 1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答图: 四、实验探究题(32 分) 12. (14 分)(云南中考)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20 (1)为使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 在__同一高度__上;该实验在光线较__暗__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 (2)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A′、B′、C′分别是烛焰 A、B、 C 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此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 个像与图乙中烛焰__A__(填“A”“B”或“C”)的成像原理相同。当把蜡烛移动到 M 点时, 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__成虚像__(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 像”)。 (3)分析图乙中信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__倒__(填“正”或“倒”)立的。蜡烛远 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像__靠近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照,拍 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景物的方向调一 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13.(18 分)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 12 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__放大__的清晰的实像,具 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__观察光屏上的像__,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 中__投影仪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上__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 处: ①__火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__; ②__蜡烛会越烧越短__。 21 检测内容:第五章 第 4、5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41 分。1~7 为单选题,每题 5 分;第 8 题为多选题,6 分) 1.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D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2.如图所示,观察物体,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C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3.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D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显微镜是把近处微小的物体放大 B.望远镜是把远处较大的物体放大 C.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能形成一个比被观察物大得多的像 D.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目的是增大视角 5.(大连期末)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 用的透镜分别是( B ) A.近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6.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视野中( B ) 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22 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7.关于眼睛及视力的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景物在眼中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用来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8.(多选)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 ) A.A 镜是物镜,B 镜是目镜 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 A 镜成的是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D.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9.人眼看物体时,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体会改变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 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__薄__(填“厚”或“薄”)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当 晶状体变得最__厚__(填“厚”或“薄”)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 10.如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_远视__(填“近视”或“远视”) 眼。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 1.7 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_小于__(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1.7 mm。戴上这种眼镜后,相当于眼镜和晶状体组成了一个焦距 __变小__(填“变小”或“变大”)的凸透镜。 11.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 __实__(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 u 与焦距 f 的关系是__f<u <2f__。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__虚__(填“实”或“虚”)像。 12.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__缩小__的实 像,落在目镜__一倍焦距内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你 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远视__(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镜片来代替。 23 三、简答题(8 分) 1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来了解遥远的太空,有这样一种说法, 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月全食,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说法错误。使用望远镜时物体的光经物镜成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目镜放大后 被人眼看到。而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上没有光射向望远镜,所以不能经物镜和目镜成像,人 眼通过望远镜观察不到月全食。 四、实验探究题(29 分) 14.(15 分)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的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 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 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 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大于 10 cm 的是图__丙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乙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其中像距较小的是__乙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 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边缘厚度只有 0.05 mm,则此镜片的中间厚度__小于__(填“小 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发散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5.(14 分)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 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等。 (1)小水滴可看成一个焦距很小的__凸透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物__镜, 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 10~15 mm,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 放大的箭头,若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厚__(填“厚”或“薄”),直至看到 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 12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 焦距范围是___6~12_mm__。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处于__同一竖直直线上__,并 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倒立__(填“正立”或“倒立”)的; 24 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上__(填“上”或“下”)移动。 检测内容:第六章 第 1、2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 1.(枣庄中考)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 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D)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2.(湘潭中考)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 置,这时应该(B) A.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将游码向右移动 3.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分别放体积相同的 3 个甲球和 2 个乙球,天平恰好 平衡,则一个甲球与一个乙球的质量比为(A) A.2∶3 B.3∶2 C.1∶1 D.无法确定 4.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C)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25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5.分别由不同物质 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 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c 物质的密度是 a 的两倍 C.b 物质的密度是 1×103 kg/m3 D.a、b、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6.(宜昌中考)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A)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7.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 子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硫酸=1.8×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ρ水=1×103 kg/m3)(A)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8.将 16 g 酒精(ρ酒精=0.8×103 kg/m3)和 30 g 水混合,假设混合后体积不变,则混合 物的密度为(C) A.0.8×103 kg/m3 B.0.9×103 kg/m3 C.0.92×103 kg/m3 D.1.0×103 kg/m3 9.已知酒精的密度为 0.8×103 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能装下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相同质量的酒精 B.能装下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 4∶5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 2∶5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10.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45__kg__。 26 (2)一个铁钉的质量约为 10__g__。 (3)水的密度是 1.0×103__kg/m3__=__1.0__g/cm3。 11.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__密度__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 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__质量__比小孩大。 12.(黑龙江中考)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 度之比为__3∶2__。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3∶2__。 13.已知砖的密度为 1.5×103 kg/m3,用长 25 cm、宽 12 cm、厚 6 cm 的砖块砌房子的 墙,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 720 m2,墙的厚度为 25 cm,则修建此房约需砖__5×104__ 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载 4 吨,则最少要拉__34__次才能将这些砖拉来。 14.一只质量为 68 g 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 184 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一个 37.3 g 的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 218 g,则此金属片的密度为__11.3×103___kg/m3(保 留一位小数)。 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A、B 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 为 128 g、60 g,体积分别为 16 cm3、12 cm3。实心球是__A__球,它的密度是__8×103__kg/m3。 16.小华去超市买了一包方便面,想用天平验证其标注的面饼质量是否准确。他将天平 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__游码未调至零刻 度线__;纠正错误后,测得面饼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__83.4__ g。将该面饼压碎,其质量 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13 分) 1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 10 cm3、20 cm3、 30 cm3 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 1(体积为 10 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 作中的错误是__用手拿砝码__。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 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 2 和铝块 3 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__27__ 10 2 54 20 3 84 30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 3 的数据与铝块 1 和铝块 2 反映的规律不相符, 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 3 的质量数据改为 81,并 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 mV 图象,请你在图丙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 27 答图: (3)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__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__。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__分析原因,重新实验__。 四、计算题(10 分) 18.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 1 cm、2 cm、3 cm,质量分别 为 3 g、24 g、54 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 解:正方体的体积 V=a3,a 是正方体的边长,各正方体的密度:ρ1=m1 V1 = 3 g (1 cm)3 = 3 g/cm3,ρ2=m2 V2 = 24 g (2 cm)3 =3 g/cm3,ρ3=m3 V3 = 54 g (3 cm)3 =2 g/cm3,因为边长为 3 cm 的正方体密度最小,所以,边长为 3 cm 的正方体是空心的。 检测内容:第六章 第 3、4 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共 31 分。1~5 题为单选题,每题 5 分;6 题为多选题,6 分) 1.某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 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则每小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 为(B) A.m 3 、 ρ 3 B.m 3 、ρ C.m、ρ D.m、ρ 3 2.实验室里为测定一木块的密度,将一个体积为 10 cm3 的铁块挂在木块下端,使木块 28 完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由没有放物体时的 50 mL 上升到 90 mL,已知木块的质量为 21 g,则木块的密度为(B) A.3.1×103 kg/m3 B.0.7×103 kg/m3 C.0.53×103 kg/m3 D.0.23×103 kg/m3 3.(武汉中考)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C)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4.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 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D)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5.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 认为能够完成的是(C)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 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多选)下面是某同学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步骤是(AB) ①用天平称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的总质量 m1 ③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装满菜油后的总质量 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装菜油的体积 V ⑤计算菜油的密度 A.①或④ B.②或④ C.②或③ D.都不能省去 二、填空题(每空 4 分,共 24 分) 7.在海产品批发市场上,经营者将冰块盖在海鲜上面来保鲜,这是因为冰块使周围空 气的温度__降低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体积__变小__,空气密度__变大__ 会下沉,使保鲜效果更好。(后两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小冉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 10 cm2 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 图甲所示,则木块高为__2.00__ 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 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的密度为__0.7×103__ kg/m3。 29 9.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 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 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 质量是 250 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 26 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 200 mL。则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__符合__(填“符合”或“不符合”) 纯牛奶 标准。 三、实验探究题(30 分) 10.(15 分)(临沂中考)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 1.15 g/cm3 的盐水,为检 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 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V;④利用ρ =m2-m1 V 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烧 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偏小,密度偏大__。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 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左__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59.8__ 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15 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1.12__ 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加盐__(填“加盐”或“加水”)。 11.(15 分)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 (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 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__43.2__ g。 (2)如图乙将壶盖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如图丙所示,为__20__ cm3,壶盖密度是__2.16×103__ kg/m3。 (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丽接着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30 ①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 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 使横梁平衡__。 ②她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戊图中 A 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 A 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 图线应是__C__(填“B”“C”或“D”)。 四、计算题(15 分) 12.(15 分)种植软籽石榴是淅川扶贫的项目。今年小明家种植软籽石榴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知道软籽石榴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软籽石榴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 来测量软籽石榴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软籽石榴的质量是 400 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 的总质量是 460 g;然后将软籽石榴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软籽石榴, 接着测得水杯的总质量是 140 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软籽石榴的体积是多大? (3)这个软籽石榴的密度是多大? 解:(1)石榴排开水的质量: m 水=460 g-140 g=320 g。 (2)石榴的体积:V=V 水=m 水 ρ水 = 320 g 1 g/cm3 =320 cm3。 (3)石榴的质量: m=400 g, 石榴的密度:ρ=m V = 400 g 320 cm3 =1.25 g/cm3=1.25×103 kg/m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