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8 KB
  • 2021-11-01 发布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为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三、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立法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执法保障: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监察保障: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保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守法保障: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四、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五、怎样规范权力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六、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七、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宪法的地位(在法律体系中)?‎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加强宪法监督∣‎ 八、为什么要监督权力行使/为什么权力行使要接受监督?‎ ‎1.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九、如何监督权力行使?/怎样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1.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监督权力实施的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① 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②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③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十、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 ‎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十一、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1. 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2. 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3. 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十二、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1. 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 2. 有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 3.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更好地认知宪法。‎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十二、公民的监督权(理解)‎ 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三、公民的人身自由(理解)‎ 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 十二、 公民的受教育权(理解)‎ 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依法行使权利∣‎ 十四、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维护权利守程序。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十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行使权利要注意什么?‎ 1.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力。‎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按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第四课 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 十五、公民应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 ‎1.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2.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3.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依法履行义务∣‎ ‎ 十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 4.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十七、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1.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十八、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 1.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 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十九、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十、国有经济的地位和含义 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二十一、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态度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根本政治制度∣‎ 二十三、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十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2. 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二十五、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做主。‎ 3.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基本政治制度∣‎ 二十六、基本政治制度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十七、为什么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3. 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二十八、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理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十九、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理解)‎ 性质: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三十、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三十一、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十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理解)‎ 1.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 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 实行区域民族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十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三十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什么?‎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十五、国家主席的地位?(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三十六、主席的产生和条件?(理解)‎ 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条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国家行政机关∣‎ 三十七、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2.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十八、行政机关的职责是什么/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十九、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职权?‎ ‎1.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国家监察机关∣‎ 四十、监察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1.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2.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国家司法机关∣‎ 四十一、人民法院应该如何行使职权?‎ 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四十二、人民检察院应该如何行使职权?‎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四十三、自由为什么受法律的限制?‎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 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四十四、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四十五、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自由平等的追求∣‎ 四十六、怎样珍视自由?‎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四十七、如何践行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价值∣‎ 四十八、如何理解公平? ‎ 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四十九、公平的重要性是什么/公平的价值/怎样维护公平?‎ 1. 对个人的价值: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个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 对社会的价值: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五十、为什么要维护正义?‎ 1.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1.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有利于恰当的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公平正义的守护∣‎ 五十一、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公平?‎ 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五十二、我们如何坚守公平?‎ 1. 个人角度: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2. 制度角度: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五十三、怎样守护正义?‎ 1. 个人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 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