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50 KB
  • 2021-11-01 发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单元教学教案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消息二则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3.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机会。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是怎样打响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 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有的还加上如何(How),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做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明确: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4.思考:如果你要把本文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要比较完整地告知,你会怎么说?如果要具体地告知?你又会如何说呢?‎ 明确:(1)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2)完整地告知:大约三十万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已于二十一日胜利渡过长江;(3)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目标导学三: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1.揣摩下面句子,体会其内涵和表达的情感。‎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明确:“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作者的自豪之情。“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得充分,按理说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当,敌军不堪一击。‎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明确:“风平浪静”“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表现了我军稳操胜券的状态。这可以说是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悦目,传达出作者的兴奋与喜悦。‎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明确:“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当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2.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的朗读基调应该是怎样的。(抽生朗读,大家评议)‎ 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 ‎3.试着用播音员播音的方式,把这则消息读给全班同学听。‎ 三、板书设计 我三十万 大军胜利 南渡长江标题 三十万(兵力)胜利南渡(结果)‎ 导语 英勇 渡过(自豪)‎ 主体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 ‎ 占领(英勇无畏)‎ 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 ‎ 溃退(不堪一击)‎ 结语 英雄式 坚决地执行(赞扬)‎ 第2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2日2时,新华社发布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把握全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明确: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个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兵力 渡江 人数 中路军(安庆—芜湖)‎ 二十日夜—二十一日夜 三十 万 三十万 西路军(九江—安庆)‎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 五万 三分 之二 东路军(南京—江阴)‎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 五万 大部 ‎3.从新闻要素把握文章内容。‎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深层探究 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中路于二十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二十一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写。次写西路,详写。最后写东路,详写。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战略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已经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毫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势已十分明显。‎ 目标导学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 ‎1.新闻的语言具有准确性,请从文中选例分析。‎ ‎(1)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明确:“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宽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我军渡江神速的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2)例句: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明确: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打垮”;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线”用“切断”,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2.本文语言也具有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请从文中选例分析。‎ 明确:(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2)“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 三、板书设计 人民解 放军百 万大军 横渡长江标题 百万(兵力)横渡(锐不可当)‎ 导语 渡江概况冲破(排山倒海)‎ 横渡(一往无前)‎ 主体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写)‎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背景 一方面……另一方面……‎ 结语 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展渡江胜况 扬将士神威 可取之处 课堂中,从新闻文体特征入手,明确了新闻要素与新闻基本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对文章进行解读,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对渡江战役的详细探索,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培养民族自豪感。‎ 不足之处 由于课时限制,只能初步教学相关的新闻知识,新闻素材的拓展阅读及消息写作训练方面需增加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一、导入新课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你对诺贝尔奖了解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从新闻《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消息导语和主体部分,思考:导语部分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目标导学二:熟读课文,探究新闻内容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2.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中一一列举了此次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4.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突出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更有利于读者认识和了解诺贝尔奖,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目标导学三:探究“倒金字塔结构”‎ 探究:有人说,本文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典型范文,请你做简要分析。‎ 概念释义:“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即按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来写。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明确:本文主要目的既然是报道诺贝尔奖首次颁发,那么获奖者信息自然是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导语简介颁发地点、时间后,获奖者信息应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说完谁获奖,按照读者关注的,自然是再写颁奖机构、何时何地颁奖,这些内容不太重要,但是又不可舍去,所以放在主体次要部分。最后再交代新闻背景。这则新闻俨然按照重要到次要的顺序依次排列,是一篇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范文。‎ 可取之处 课上从新闻结构出发对文本进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把握新闻阅读技巧。并对本文的“‎ 倒金字塔结构”进行探究,深化了学生对新闻的认识。‎ 不足之处 新闻阅读读来单调,学生兴趣不高,宜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其他新闻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对新闻的阅读能力。‎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的运动之美。‎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1982年11月24日,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感受吕伟那“飞天”之美。‎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内容 ‎1.初读文章,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它是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细致刻画的?‎ 明确: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是着重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吕伟跳水过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还记叙了哪些内容?‎ 明确:是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来记叙的。本文作者首先记叙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描绘出一幅静态画面;再写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其中包括“准备”“起跳”“腾空”“入水”四个部分;最后写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写作技巧 ‎1.作者写吕伟的准备工作时,为什么要写白云与飞鸟呢?这是闲缀的一笔,还是另有深意?‎ 明确:描写白云和飞鸟,是想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静。这里的动既写出了吕伟“沉静自若”的特点,也为后文跳水动作的“动”蓄势铺垫。‎ ‎2.跳水的动作是极快的,然而,在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吕伟跳水的全部瞬间,也能真实地获得“快”的感受,作者是如何用文字进行表现的呢?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在描写起跳的瞬间时,描绘了一个瞬间停滞的画面,将那一瞬间定格下来并喻为“飞天”壁画,这就给读者形成了一个慢镜头印象;忽然,连续描写腾空的动作,“一周半”“三周”让读者在脑中生成细节动作,同时,又以“疾如流星”“潇洒自如”等形容词写出了动作之连贯、动作之快。最后入水的一个“哧”字将动作的“快”导向极致,又以水面的细节之静为之烘托。由此达到了既描写了吕伟的全部动作,又表现了吕伟动作之快的效果。‎ ‎3.作者不仅写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快,还写出了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提示:可从选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品析感受。‎ 示例:①“轻舒”“举起”“一蹬”“飞去”四个动词,‎ 把吕伟起跳的轻巧灵动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②“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腾空的状态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形体的优美,动作的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③“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这里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写出了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赏。这样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4.结合最后一段,分析这篇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最后一段选用一个印度观众的赞美,则意味着这赞美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赞美,更上升到国家层面,作者借此表达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饱含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了解新闻特写 多媒体显示:‎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1.分析上面一篇新闻报道,结合课文说说新闻特写与新闻报道之间有何区别。‎ 明确:(1)上述新闻报道满足一切新闻要素,但课文对“何人”“何地”等新闻要素一笔带过,而将笔力集中在一个瞬间,以表现“如何”为主。(2)新闻报道强调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宜过多加入作者的主观情感,但新闻特写则允许用语有一定的文学性,如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文学性描写来描绘精彩的跳水瞬间,十分具有表现力。此外,课文的情感表现得十分突出。‎ ‎2.与这篇新闻报道相比,你认为新闻特写有哪些独特的传播价值?‎ 明确:一般说来,消息是要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并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事实。新闻特写则描写最典型的、最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片段,将其拉长、放大、定格,从而形成一个焦点,将整个新闻事件折射出来,这样的写法细致入微且现场感强,为消息(甚至通讯)所不及。同时,由于新闻特写呈现的事实是真切细致的,而越真切细致的事实往往越能打动读者,因此,新闻特写往往能赋予新闻事实温度,使读者深受感染。‎ 从新闻受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对一些重大的或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了解“发生了什么”,还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想现场目击“具体情况如何”。在文字新闻中,新闻特写是最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它能与消息、通讯互相配合,使新闻报道更有层次,更加丰满、立体。‎ 三、板书设计 ‎“飞天”‎ 凌空表演前吕伟: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 环境:白云飘浮 飞鸟掠过 观众:翘首而望 屏息敛声 表演时起跳:酷似翔舞的“飞天”‎ 腾空:动作疾如流星 入水:像箭插进碧波 表演后记者:跳起来赞妙 观众:掌声、欢呼声 裁判:亮出了高分“飞天”之美 爱国之情 可取之处 ‎1.注重赏析文本,把握新闻特定的文学性特征。‎ ‎2.利用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及传播价值。‎ ‎3.在解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不足之处 仅从课文研读来说,学生并未对新闻特写产生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想要学生真正认识到新闻特写的意义,需安排写作实践并予以指导。而新闻特写的撰写又有相当的难度,如何有效地指导新闻特写写作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 ‎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一、导入新课 ‎(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明确: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着舰前检查准备、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成功着舰、欢呼庆祝等环节,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2.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写作特色,体味爱国主义情感 ‎1.读罢文章,我们能清晰明白地了解整个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这都得益于作者对整个着舰过程精彩的描写。请你从文本的“描写角度”入手分析,‎ 说说本文是如何将整个着舰过程写得明确生动的。‎ 明确:(1)正面描写。作者正面描写了舰载机起飞的准备工作,舰载机下降过程中的姿态调整,成功着舰的详细过程。正是因为这个完整的正面描写,我们才能如此清晰,如亲临现场看见舰载机起飞并成功着舰的始末。(2)侧面描写。全文有许多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如写环境,“海风呼啸,海浪澎湃”,环境描写不仅起着烘托紧张气氛的重要作用,同时侧面突出了舰载机着舰的艰难;又如背景介绍,“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无疑将此次飞行的困难提升到了最大化,让读者不仅能在正面描写中感知到全过程,更能感知到该过程中的困难与紧张;再如以人物神态、语言描写作映衬,“许多人落泪了”“太让人激动了”等,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着舰成功的喜悦。‎ ‎2.为了表现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气势,表现出舰载机成功着舰后国人的喜悦,作者在语言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请你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明确:(1)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着舰场面。“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2)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舰载机着舰的情形。如“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舰载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舰载机着舰时的震撼场面。“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的特写镜头,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也表现了作者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喜悦和自豪。‎ ‎3.请你说说,为什么在舰载机着舰之后大家如此欢乐,并且“许多人落泪了”。并结合全文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明确:因为“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强军路上迈出的重大一步,也是我们自主研究成果的重要证明,‎ 它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与不懈奋斗,它是国之骄傲,这是大家如此激动并感动的原因。阅读完全文,我认识到祖国正在走向强大,走向繁荣,我为祖国军事上的重大突破感到自豪。同时,我也能感受到祖国发展的不易,作为新一代新生力量,我们应该在看到国家富强的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而今的努力,就是对未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好贡献。‎ 导学目标三:认识新闻通讯 探究:阅读完文章,我们不禁要问,这篇文章能算作一篇消息吗?如果不是,它应该属于哪类文体呢?它与消息有何异同?请分小组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明确:(1)不能算作一篇消息,但它具有消息的某些特征。如,我们能清晰地从文中捕捉到一篇消息所具备的某些要素——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等。(2)课文属于新闻通讯;它围绕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新闻材料组织语言,对此事件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该事件的深刻含义,十分具有感染力。(3)它与消息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能综合运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的呈现十分具有文学性。‎ ‎【教学提示】‎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三、板书设计 一着惊海天正面描写检查准备 调整姿态 成功着舰 侧面描写环境烘托 背景介绍 人物映衬强军梦想 民族复兴 可取之处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写通讯不是最主要的,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欣赏和情感体悟上,有利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不足之处 ‎1.通讯类素材拓展不够,学生对此类文本特点的了解不太深入。‎ ‎2.没有对本单元的几则新闻体裁进行了比较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明晰。‎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了解历史史实,把握本文观点。‎ ‎2.掌握新闻评论这一文学体裁的基础知识,理解其价值。‎ ‎3.坚定信念和立场,爱好和平与正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黑暗的一页。‎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们要牢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勿忘国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史实 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你知道多少?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 ‎(教师适当补充相关音、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史实;播放公祭视频,奠定情感基础)‎ 目标导学二:梳理内容,明确观点 ‎1.日军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其目的是什么呢?请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阐述。‎ 明确:文章开篇简要揭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明确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难同胞,让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二段主要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表明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 第三段主要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丑态,与上文正义之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教学建议】‎ 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全世界正义之士用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音、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正义与邪恶的区别,进而明确思想立场。对日本右翼分子和日本民众可稍作解读,以免学生将二者混为一谈。‎ ‎3.结合第四自然段内容,说说人们对于日本顽固的右翼分子持怎样的态度,对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明确:日本右翼分子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警惕,人们不仅对日本右翼分子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还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平与正义。‎ ‎4.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变迁: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变迁的意义:①有利于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珍爱和平、开创未来;②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③证明和平的珍贵,彰显中国保卫人民和平生活、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教学建议】‎ 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最后两个自然段提炼观点,明确南京命运变迁的意义,培养学生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品格,感受中国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目标导学三:掌握新闻评论知识,理解其价值 本文的体裁也属于新闻,与本单元已学的几篇新闻相比,本文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知识链接: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 明确: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新闻评论发表意见信息;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新闻报道的主要作用是告知信息、传播信息,新闻评论则旨在针砭时弊、引导舆论。新闻评论具有引导、监督、表态、深化的作用。‎ 本文观点鲜明、议论精当、论证严谨,表明了中国对日本右翼分子强烈的批判态度,‎ 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维护人民和平生活及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言辞透彻、稳重而蕴含磅礴的气势与力量,十分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 ‎【教学建议】‎ 学生初次接触新闻评论体裁,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本文议论性强,导向性强的特点。再进行知识链接,让学生对新闻评论的特点有更全面的认知。‎ 目标导学四:扩展延伸,针砭时弊 通过这篇新闻评论,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思考,对和平与正义有了更多的热爱。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关注新闻时事,养成思考的习惯,拥有正确的思想立场。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当前的某一个时事新闻及相关评论进行分享交流,再说说你对该事件的看法。‎ ‎【教学建议】‎ 教师需要适当引入当前时事,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及相关评论,形成自己的思考。在此过程中也更能体会新闻评论的特点,提升新闻阅读的能力。‎ 三、板书设计 揭示史实  表明公祭目的 正义之士  日本右翼  (对比)‎ 南京命运变迁的意义   (表态)‎ ‎     ‎ 铭记历史  维护和平与正义 可取之处 ‎1.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史实,培养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品格。‎ ‎2.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  由于教师关于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学生也较少关注新闻时事,因此学生对新闻评论的特点体会不深,对新闻时事的思考也不够深刻。‎ ‎6 藤野先生 ‎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经历,去拜访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鲁迅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鲁迅到日本后,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他转赴仙台,进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他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此文以怀念藤野先生。‎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明确:回顾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3.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明确:东京——仙台——离开仙台 ‎4.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3),写东京所见所感;第二部分(4-35),写仙台学医生活(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第三部分(36-38),写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目标导学三:研读东京所见所感 精读第1-3段,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相呼应。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了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教学提示】‎ 教学中注重品读作者语言,抓住“标致”“精通时事”等反语以及描绘留学生形象、生活细节的语言,体会其中强烈的讽刺意味,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 目标导学四:研读去仙台学医途中的见闻感受 ‎1.作者去仙台途中,为什么会特别提到“日暮里”和“水户”这个地名,反映了什么?‎ 明确:“日暮里”这两个地名引起了作者对“日暮乡关何处是”(唐·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的联想,当时清政府的时局就像“日落”(暮即落日),反映的是对清政府无能的失望之情。作者正是为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到日本、到仙台的,所以20年后还记得这个触发自己忧国之思的地名;记得“水户”,是由于这里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反抗满清,百折不挠……鲁迅一向崇拜他的人格”(许寿裳语)。沿途只记得这两个地方,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2.说说你对“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一段话的理解。‎ 明确: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从作者看来,他感受到的不全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提示】‎ 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联系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幽默自嘲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了解了作者离开东京的缘由,也从作者的所见所感中,体会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接下来咱们一起跟着作者见一见文章的主人公藤野先生,再想一想,上节课的内容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读重要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1.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明确:耳闻藤野先生是“穿衣太模胡”“会忘记带领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默读第11-23段,说说这部分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个典型事件,并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明确:①添改讲义——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②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严谨求实的精神。‎ ‎3.“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件中,哪个最触动你?‎ 明确:示例:添改讲义事件最触动“我”。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检查学生的讲义已属不易,而能发现血管的细小挪位,不仅表现了藤野先生的观察仔细,也体现出先生的治学严谨与纯善之心。就教学而言是对学问以及学生负责,就医道而言更是对生命的负责。‎ ‎4.作者是如何评价藤野先生的?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看法。‎ 明确:第37段主要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示例: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正是因为藤野先生具有如此高贵的品质,以公正之心对待作者,关心作者,给作者以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作者,因而在作者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目标导学二:探究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把握文章脉络 ‎1.藤野先生有这么多优秀品质,对“我”如此关心,按理“我”应该留在仙台继续学医,可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呢?‎ 明确:当看到日本学生的狂妄傲慢(匿名信事件),尤其看到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的时候(看电影事件),“我”的思想受到了严重挫伤。医术再高,只能医病,不能医治人心。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而文学可以做到这一点。于是决定弃医从文,改变志向。‎ 材料链接: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教学建议】‎ 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事件中的细节,深入体会其带给作者的思想冲击。并能够重点解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们疑惑”“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呜呼,无法可想!”等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进而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刻内涵。‎ ‎2.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明确: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他后来弃医从文的思想起点。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陪衬。写匿名信事件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并决心不学医学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3.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这一句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正人君子”: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表现了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的情感。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教学建议】‎ 本文有两条线索,叙事明线是“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我”爱国思想情感的变化,两条线索都对文章起着支撑作用,各不相悖。教师宜在教学总结时点明,让学生对文章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板书设计 藤 野 先 生一、见藤野之前在东京(1-3段)‎ ‎      相识 二、与藤野 相处 ‎    离别(1)往仙台、初到仙台(4-5段)‎ ‎(2)相识(6-10段)‎ ‎ 相处 ‎(11-23段)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图 了解裹脚 ‎(3) 弃医从文 ‎(24-31段)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4) 离别 ‎(32-35段)赠照片 题字惜别叮嘱 三、对藤野的怀念(36-38段)装订收藏讲义 悬挂生生照片 多写文章 可取之处 ‎1.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教学思路清晰,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 ‎2.注重联系背景知识,细致解读文章词句,体会深刻内涵。‎ 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有限,内容要点较多,对本文文体特点及写作风格的扩展不够。‎ ‎2.由于时代的限制,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不够深刻。‎ ‎7 回忆我的母亲 ‎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把握文章主题,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夹叙夹议手法,感受该手法运用的效果。‎ ‎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灵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是“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朱德同志的回忆性文章来了解一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佃农(diàn)    祖籍(jí)    妯娌(zhóu li)‎ 勉强(miǎn qiǎng) 慰勉(wèi miǎn) 溺死(nì)‎ 衙门(yá) 私塾(sī shú) 调料(tiáo)‎ 血溅(jiàn) 瞒着(mán zhe)‎ ‎2.积累词语 ‎①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③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⑤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节,减省;缩,缩减。‎ ‎⑥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⑦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略;叙,谈。‎ 目标导学二:划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课文,说说朱德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朱德母亲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 ‎2.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划分结构,并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3段),叙述母亲及家庭情况,是对“很多事情”的具体回忆,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7段),概述家庭情况,叙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母亲承担着做母亲和农妇的双重负担。第二层(第8—13段),突破家庭范围,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表现出母亲的平凡与伟大。‎ 第三部分(第14—17段),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目标导学三:解读文章,把握母亲形象及高贵品格 ‎1.阅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在开头写了哪些内容?它与全文是怎样一种关系?‎ 明确:开头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勤劳”二字正是总领全文的核心,后文诸多回忆事例,都紧紧围绕着“勤劳”二字展开。‎ ‎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词,如“悲痛”“爱”“勤劳”“回忆”,总结以上词语可见,正是由于作者对母亲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对母亲的回忆,对母亲逝去的悲痛,对母亲高贵品格的追赞,因此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表现了对母亲的深爱之情。‎ ‎3.作者在第二部分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件?这些事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形象?请做简要概括,并说说哪个事件最让你感动。‎ 明确:‎ 事件 形象及性格 家境贫寒,儿女多,不得已只得留下八个孩子 悲苦 终日忙碌,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等,是个好劳动 勤劳、辛苦 给孩子做有“滋味”的饭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 聪明能干 在家务农任劳任怨,协调一家和谐相处,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性格和蔼,并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作者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民 生活困苦,却节衣缩食送作者读书 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的作者许多劝慰 深明大义 作者将母亲接出来,但母亲劳动惯了,回家继续劳动 劳动者本质 母亲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不论联系与否,都在家过着辛勤劳作的生活 深明大义与辛勤劳作 ‎  我最感动的事件是母亲并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也不懂高深的革命理论,但她知道儿子是在做伟大的事业,在做有利于人民的事业,因此,即便对儿子思念再深,‎ 也不去打扰儿子,并予以鼓励与支持,而自己呢,甘于做着那个平凡的劳动大众,过完一生。‎ ‎4.上述事件看似零散,却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请你找到其中的规律,说说作者是如何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的。‎ 明确:上述事件虽然零散,但是它们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第一自然段中所说的“勤劳一生”。此外,诸多事件之间有一根时间线,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一生的。因此,作者能将这些事件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教学提示】‎ 回忆性散文往往都会涉及记事,找出相关事件,发现事件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是学习回忆性散文的基本要求。教师宜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回忆性散文这一特点。‎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的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分析了朱德的母亲的形象。此前我们也提到,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有“我”的存在,那么,这篇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的呢?“我”在文中表露出了何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味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1.请结合全文思考,“我”在写母亲勤劳善良一生的同时,抒写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教育与影响。‎ 明确: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2.母亲对“我”影响颇多,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作者在文中写了多则事例来表现母亲的勤劳与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亲深恩。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作者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目标导学二:品味语言,把握文本特色 探究一:本文记事回忆,无处不渗透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请分小组探究讨论,说说本文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的原因。‎ 明确:文本善用朴素的语言,而将深情寄寓其中,十分具有感染力。‎ ‎【教学提示】‎ 语言有质朴,有瑰丽,但它们表情达意的程度并无高下之别,教师宜在此引导学生关注朴实用语是如何表现情感的,来引导学生体会朴素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请你在文中选择触动你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赏析:这一句承接上文,“整日”是对上文母亲劳作现象的概括,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心疼的。‎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赏析:“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奢华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3)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赏析:“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没有,突出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更表现出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两个限定词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出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探究二: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明确: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如:“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话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这句话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 目标导学三:拓展阅读,知文识类 请阅读其他两篇写母亲的作品(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并进行比较阅读,说说该类回忆性散文都具备哪些共同特点。‎ 三、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忆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整日劳碌 节衣缩食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反抗 压迫 支持 革命遭受更多的困难 被迫分两处住下 支持“我”外出读书 给“我”许多慰勉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爱母亲 爱党,爱人民 交融,升华  ‎ 可取之处 课上注重从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着手,既关注本文作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即关注叙事事件与“我”的存在),也关注文本写作风格,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同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认识。‎ 不足之处 由于作者母亲的时代背景有其特殊性,当代学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中很难体会到老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对“勤劳一生”以及“苦难中的母子情深”难以有深刻的理解,因此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强化对主题的理解。‎ ‎8 列夫·托尔斯泰 ‎1.把握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赏析精彩语句,品味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吗?‎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多部著作。大家能否想象,这样一位杰出的大作家,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脑中勾画想象传主形象,为进入正文教学做准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 本文是一篇写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文,文中主要写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什么?前后对他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明确:文中主要描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前文(第1-5段)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整体肖像,后文(第6-9段)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阅读第1-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表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哪些特征?‎ 明确:第1段突出托翁(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尤其突出他脸的多毛特征;第2段用各种修辞形象地描写托翁面部的各个部位,表达托翁面部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第3段重点写面容表情,突出托翁丑陋的一面;第4段作者从多个方面、各个角度来写托翁的相貌普通和平常;第5段借托翁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来表现托翁的外貌平凡甚至丑陋。‎ ‎2.分析至此,托翁的形象是否与你想象中的有区别呢?请你将课文所描述的托翁形象简笔描画出来。‎ ‎【教学提示】‎ 本文的外貌描写十分突出,特征把握十分到位,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出托翁形象,更深入地把握托翁的外貌特征。‎ ‎3.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花大笔墨描写托翁外貌特征的平庸呢?如此描写是否另有深意,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明确:(1)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是他外貌的真实特征,是他作为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的特征,因此值得大笔墨刻画。‎ ‎(2)作者在文中大量用到“平凡、平庸、丑陋”等词汇描绘托翁的外貌,其实是为后文突出他的精神境界做准备。如第4段中“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已然超出外貌描写,渐抓托翁的精神境界,而反复出现的“天才的灵魂”一句也预示着前文的外貌描写是为后文做铺垫的。‎ ‎【教学提示】‎ 教学过程中可联系课文批注进行教学。‎ ‎4.阅读第6-9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托翁的眼睛的。‎ 明确:作者首先描写托翁的眼睛深刻、有准确的洞察力,然后写托翁眼睛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再写托翁眼睛的威力,托翁用它来观察社会人生,并对一切不合理现象进行批判。‎ 总结:作者在前文大幅度描写托翁的外貌,并以贬低托翁外貌为代价来突出后文对托翁精神世界的赞美,这样的写作手法叫欲扬先抑。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此手法写作的过程中,“抑”的部分不可一味求“抑”,同时要为“扬”的内容提供基本的暗示,如本文中反复提到托翁是“俄国普通民众的一员”这一句意蕴深刻的话,就是为后文的“扬”做准备。‎ 目标导学三:揣摩语言,体味修辞之美 ‎1.本文在进行外貌描写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修辞手法的使用有何表达效果呢?请同学们先将第一自然段改写为不用修辞手法表现的白描语段,‎ 并在此基础上与原文作比较,体会修辞手法在描写语段中的表达效果。‎ 改写:他有一张多毛的脸庞,髯很长,眉毛很粗且倒竖着,呈灰白色的鬈发堆在额头上,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见他茂密的须发。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源于他的白色大胡子。‎ 体会:不使用修辞手法,虽然也能体现出托翁的外貌特征,但读来干瘪,没有生气。而本文中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改变了这一点,须发如“热带森林”,胡子如“白浪”,这些比喻让描写变得形象生动,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2.请你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示例:(1)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2)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赏析:(1)“低矮的陋屋”是普通民众才会居住的屋子,作者以此作比,不仅奇特形象,并与前文反复提到的托翁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相呼应。‎ ‎(2)将眼神比喻为利刃,使眼神的效果夸张化,作者运用两种修辞共同突出托翁洞察社会的深刻与细致。‎ 目标导学四:深度解读,把握文章深刻内涵 探究一: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强调托翁是“俄国普通大众的脸”?这样写有何深意?‎ 明确: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抨击,他的精神已然与俄国普通劳动大众站在了一起,因此强调托翁有“俄国普通大众的脸”。‎ 探究二:“……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这句话有何深刻意蕴?‎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探究三:请你谈谈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为什么说列夫·托尔斯泰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 明确:“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但“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客死途中。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便是对文中最后一段的诠释。‎ 三、板书设计 ‎   列夫·托尔斯泰 外貌    眼睛    灵魂 丑陋 犀利 高贵 普通 丰富 伟大 矮小 威力 深邃 ‎(丑) (美) 崇敬赞美 ‎(形) (神) 欲扬先抑 可取之处 教学中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中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同时又通过对外貌描写的分析令学生意识到修辞在描写语段中所呈现的表达效果,各种文法技法成一整体,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 由于课时限制,学生对托翁生平及其时代背景缺乏详尽的认识,因此对人物精神品质的认识易浮于表面,与作者的情感态度也难以产生强烈共鸣。‎ ‎9 美丽的颜色 ‎1.了解居里夫人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一、导入新课 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她是谁?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请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明确:第1-6段记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工作,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2.详细记述居里夫妇工作状态的是哪几段?请你说说他们提炼镭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第8-19段;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当发现分工工作效率更高之后,居里夫人做“男子的职务”,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日复一日地做着提炼工作。‎ ‎3.当居里夫人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当镭被提炼出来后,这对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工作者却十分平静,他们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请你细读文章,找到表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句段,探究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明确:(1)对科学事业诚挚的热爱。“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其中的“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2)无惧一切困难,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3)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目标导学三:探究本文写作艺术,了解传记文学基本特征 ‎1.文中作者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的话,请你说说这些引用的话有怎样的作用,它体现出传记文学的什么基本特点。‎ 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这种写法,表现了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征。‎ ‎2.这篇文章只是客观地记录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吗?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不仅仅是客观地记录镭的发现过程。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自己的母亲。这就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也能令人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比如,她对居里夫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绘,显得极为真切动人。在描述棚屋的简陋、条件的恶劣时,作者都是用一种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写下雨“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写“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令人感受到夫妇俩在研究工作中的相互支持,精神上的愉悦超越了客观条件的艰辛。“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一句,尽显敬仰、爱戴之情,也隐含着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在写对镭的期盼时,作者描述居里夫人此时的神情,“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写到居里夫妇的散步,就像慢镜头般渐渐拉长……这些细节中流露出温柔的爱意,也只有关系极为密切的人,方能在笔端自然表现出来。‎ 三、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工作环境简陋棚屋 夏天燥热 冬天寒冷 工作情况辛苦劳累 经年累月 不知疲倦 工作成果颜色美丽 自动发光热爱科学 不畏艰难 持之以恒 可取之处 ‎1.从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传记文。‎ ‎2.注重对居里夫人品质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 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有限,没有及时拓展相关资料,学生对文本内容体会不深。‎ ‎2.文本语言中蕴含的情味没有充分解读,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