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0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4.12民族团结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
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2、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3、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原因:
(1)中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
(2)各民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2、内容:在__________________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况:全国建立了_____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4、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长期以来,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2、发展情况(代表):
西藏地区:20世纪60年代初期废除__________________,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已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__________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_______________。
3、结果:
3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数民族人民的_____
___________有很大提高。
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
为了达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孔繁森在工作期间做出了哪些贡献?除了课本上的,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迹?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共同繁荣 D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 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 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 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4、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培养民族干部
C.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D.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 )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6、全国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 )
A.2个 B. 3个 C.5个 D. 7个
7、我国实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政策。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杰出代表有
3
A.焦裕禄 B.孔繁森 C.袁隆平 D.雷锋
8、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
A.小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歌曲《爱我中华》
请回答:
1、 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国共产党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策?实行此 政策有什么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