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1-11-06 发布

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 11我的叔叔于勒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 科 语文 课 题 ‎11、我的叔叔于勒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 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圈点勾画,小组辩论等形式来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 情感 态度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题、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名言:‎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 ‎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师:如果在你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上亲情,一端放上金钱,会向哪一边倾斜呢?今天我们来欣赏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 1、 学生交流作家的有关信息.‎ 多媒体展示 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羊脂球》、《俊友》(补充)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美,欧亨利;俄国,栔诃夫。)这三位作家惯用幽默讽刺的手法,作品读来让人深思,让人惊醒。‎ ‎2. 扫清文字障碍注音释义:‎ 栈(zhàn)桥、 牡蛎(lì)、 煞(shà)白、 撬(qiào)开 诧(chà)异 褴(lán)褛(lǚ) 拮(jié)据(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福音书:文中借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 阅读名言,理解名言内容,思考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交流有关作家作品的相关信息,积累文学作品知识 自读速记 理解词语意思 学 生 活 动 名言引入,经典而简洁,直接切入小说的主题,使得学习目的非常明确.‎ ‎1.扩展学生阅读的视野,使学生理解对于作品的阅读应该在相关的背景之下进行初读课文 ‎3.让同学读正确字音、辨清字形扫清阅读障碍 设 计 意 图 ‎3. 速读全文,分组叙述于勒的生活经历:‎ 多媒体展示:‎ 以菲利普的口吻来复述——哎,我的弟弟于勒 以于勒的口吻来复述——这些年都做了啥 以老船长的口吻来复述——于勒的遭遇 三.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1.小组辩论:既然小说的题目就是以于勒命题,于勒又贯穿小说始末,那么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 多媒体展示:‎ 判定作品中的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看这一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都是紧紧地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的,但是,于勒只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作者设置他是为了组织材料,结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并不是靠他来揭示主题。‎ 师:可见小说通过谁来揭示主题思想,谁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来走近小说中的人物.‎ ‎2.菲利普夫妇.‎ ‎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文章中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勾画能够体现他们性格特征的语句,思考人物性格特点.‎ ‎⑵分组探究 ‎ ‎⑶集体交流 多媒体展示:‎ 菲利普: 虚伪、自私、贪婪、冷酷、惟利是图 ‎ 克拉里丝:冷酷、自私、势利、吝啬、泼辣 我(若瑟夫):天真善良 ‎3.想像作文 多媒体展示:‎ ‎(1)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那么,将会发生一幕怎样的相遇场景呢?‎ ‎(2)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 ‎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来变去,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 当于勒在家行为不正时他的亲人就称他为坏蛋、流氓、无赖,最后打发他走;当于勒出外发财后就称他为正直、有良心的人盼望他的归来;当于勒最后穷困潦倒时就称他为小子、家伙、贼、流氓,唯恐避之不及。灾星也罢福星也罢,变是为钱,不变的也是钱.所以这篇小说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小说的主题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体现的,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菲利普夫妇。‎ ‎4探究“我”在小说中的形象和作用.‎ 速读课文 小组探究 集体交流 小组辩论 理解小说判断 主人公的标准 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书中勾画出不同的表现.集体交流.‎ 分组探究 集体交流 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口头作文 思考交流 重点理解 以于勒为线索概括小说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辩论的形式引出小说中的人物,进而让学生理解小说主人公的判定方法,从而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不同的称呼入手,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理解人物性格。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体现学生的主题作用.‎ 通过对比更深入的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⑴从文中找出“我”对于勒叔叔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地方 ‎⑵思考交流:“我”的形象和作用 教师小结:‎ 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多媒体展示:‎ 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 四、比较阅读赏析艺术特点 ‎1.这篇小说和《故乡》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点?‎ ‎2.这篇小说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教师总结:‎ ‎1.两篇小说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对照的写法,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再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效果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2.曲折多变情节安排、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 五、拓展延伸 ‎1.面对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你们有没有新的见解?‎ ‎2. 左拉评价莫泊桑的作品说“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3.学生发言 六.课堂总结 师:‎ 在金钱与物质的世界里,于勒这些人被推入了人生悲剧的深渊.也扭曲了菲利普夫妇这些人的精神,使他们这些人淡漠了对人的爱和亲情。亲情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亲情的天平就有可能发生倾斜。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老师希望你们在多年后仍然爱心不变.‎ 浏览勾画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阅读教师出示的资料,理解文中“我”的形象和作用 比较思考 总结特色 学习方法 知道写作 发表自己的见解 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理解“我”在小说中的形象和作用,进一步明确谁是小说的主人公,给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知道自己的写作.‎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客观认识事物的方法.‎ 作业设计 班级分两组,去生活中发现:‎ ‎1.寻找人间真情,回来完成写作.‎ ‎2.观察人情淡薄,回来完成写作.‎ ‎3.阅读莫泊桑的作品,如:《项链》、《羊脂球》.‎ 板 书 设 计 ‎ 亲 情 ‎ ‎ ‎ 福 星 有 ‎ 灾 星 无 ‎ ‎ ‎ ‎ 教 学 反 思 相 关 链 接 ‎ ‎ 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 ‎  莫泊桑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8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及《西蒙的爸爸》、《珠宝》、《小步舞》、《珍珠小姐》等在内的一大批脍炙人口、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 ‎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