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 MB
  • 2021-11-06 发布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共113页)

  • 1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沁园春·雪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大声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2.品味凝练准确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人,领会其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 ‎1.领悟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难点 掌握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诗歌情感相吻合的浓厚氛围。‎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情感。‎ ‎1.毛泽东的生平简介。‎ ‎2.北方的雪景图片。‎ ‎2课时 毛泽东是一个站在传统的根基上胸怀大志、谈论理想的人,一个为中华民族卧薪尝胆、奋发有为的人,一个虽历经沉沦却仍能傲世独立、纵横捭阖的人,一个在戎马生涯中不断写就传世佳作、文武兼备的人,一个虽有这种或那种缺点,却仍有无限魅力的人。当外寇入侵、民族危亡压倒一切的时候,他在最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发起深远博大的爱国情怀和力量的时候,站在了西北高原茫茫的黄土地上,写出了这传世杰作。这就是毛泽东。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位文武兼备的开国领袖的词作《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势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伟大革命家的情怀。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111‎ ‎1.听读课文,初谈感受。‎ 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从听读入手,来领会全诗。播放朗读录音,同学们认真听,标出需注音的字词,并说说听读后的感受。‎ ‎(1)字词积累。‎ A.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分外(fèn) 莽莽(mǎnɡ) 妖娆(ráo) 折腰(zhé)‎ 成吉思汗(hán) 稍逊风骚(xùn)‎ B.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词中取第②义。‎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①弯腰行礼。②表示“敬慕、倾倒”的意思。词中取第②义。‎ 风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2)交流反馈听读感受。提示:豪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 ‎2.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对华侵略。‎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3句和诗题有什么联系?“千里”“万里”反映了什么?‎ 这3句开篇点题,突出了“冰封”“雪飘”。“千里”“万里”是互文,是说“千里万里冰封雪飘”。它描写了祖国幅员的广大,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这3句总写祖国北方的雪景:一望无垠的大地,坚冰封冻;茫茫无际的长空,大雪飘飞。“北国风光”是多么壮观!‎ ‎2.“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 ‎(1)一个“望”字,写登高纵目远看。这个“望”字贯穿到哪一句,或者说,诗人“望”到哪些景物?‎ 贯穿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最后一句虽然主要是想象,但这想象还是“山”“原”与天相接的景象而引起的。一个“望”字,领起下文,这7句,都由“望”字所贯串,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 ‎(2)“惟余莽莽”的“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惟”就是“只”“仅仅”。“惟余莽莽”就是“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这个“惟”字,准确地表达出广阔的天地间只有白雪,除此以外,其他一切都不见了。‎ ‎(3)“顿失滔滔”的“顿”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顿”是“顿时”“立刻”。“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说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子失去了滚滚滔滔的气势。这个“顿”字,突出了天寒地冻,表达出结冰速度之快。‎ ‎(4)“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什么相承关系?‎ ‎“惟余莽莽”承应“万里雪飘”,“顿失滔滔”承应“千里冰封”。二者把“冰封”“雪飘”表达得更准确,描写得更具体。‎ 到处是严寒冰雪,但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生机活力。你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在诗人眼里,蜿蜒起伏的群山像一条条银色的巨蛇在舞动,秦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丘陵像一只只白蜡塑成的大象在奔跑,再远望天际,天地相连,群山高原好像有意要和老天比一比高低。诗人在这里是借景抒情,写出了祖国人民坚强不屈、敢于斗争的精神。前两句对偶工整,用词准确:“山”“原”写景物,“银”“蜡”写色彩,“蛇”“象”‎ 111‎ 写形状。‎ ‎(5)“舞”“驰”二字写什么?有何作用?进一步启发:“山”“原”是不是真的在“舞”、在“驰”?‎ 写动态。二字把本来是静的景色写成动的形象,使其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也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激动的情绪。“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概括“舞”和“驰”,赋予动的形象以人的性格特点,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昂扬情绪。‎ 学生齐读“望长城内外”7句,体会其“总”和“分”的关系。这7句“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承上面“雪飘”“冰封”而来,“欲与天公试比高”又是合写“山舞银蛇”和“原驰蜡象”,而这7句又都由“望”字所领起和贯串。‎ 提示:这是写的一片银色世界,银色的特点是洁白而又美丽。“冰”“雪”“银”“蜡”,都是白色,作者不写一个“白”字,却十分有力地展示了白色的画面。‎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等到雪过天晴,红艳艳的阳光映照在白皑皑的雪地上,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壮丽,特别好看。这使人想到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须晴日”,表达出对革命胜利坚定的信念;一个“看”字,正是对革命的光辉灿烂的前景的展望。这3句,既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又画出了美好的革命理想,写得情景交融。‎ 这里的“看”字和上面的“望”字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二者虽然都是用眼睛,但前者写登高远望辽阔的河山,是高瞻远瞩,后者写仔细观看艳丽的景色,是端详欣赏,“望”和“看”用得精确,不能互相调换。‎ 毛泽东的诗词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正因为诗人有拯救黎民之才、改造社会之志,有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豪放、不同凡响,足以雄视万代、辉映千秋。再次品味诗词,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魅力。‎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如此壮丽的祖国河山,应该由谁来主宰呢?谁才能使中华民族进入“分外妖娆”的理想境界呢?于是,词就进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江山”一句是承上,“如此”是指上阕中壮丽的风光。“无数英雄”是启下,概括了下阕所议论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几个代表人物。‎ ‎“引”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它把“江山”和“英雄”联系了起来,突出了“英雄”们对大好河山的崇敬之情,说明了“英雄竞折腰”的原因是江山“多娇”。竞,就是“争着”。‎ ‎2.“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 ‎(1)“惜”是什么意思?它贯穿到哪一句?有什么作用?‎ ‎“惜”是“可惜”,有美中不足的意思。它贯穿到“只识弯弓射大雕”,领起对下面历史人物的议论,概括了历代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的不足之处。‎ ‎(2)“输”“逊”是什么意思?‎ 都是做“差”讲。‎ ‎(3)为什么要在前面加“略”和“稍”?“只识”说明了什么?‎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汉武帝有雄才大略,给国家开拓了疆域,‎ 111‎ 创建了业绩;唐太宗和宋太祖也都是开国皇帝,武功昭著;而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的武功更是赫赫有名,他们对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作用。诗人把他们置于“无数英雄”之列,都有肯定的意思,但他们又毕竟是封建帝王,是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而且只懂“武功”,不大懂得“文治”(“文采”“风骚”)。因而用了“略输”“稍逊”,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杀;对他们的功绩,既不夸大,又不缩小,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评价,含蓄而又恰如其分。至于对成吉思汗,肯定得更少些,所以用了“只识”二字,也非常准确。对这五个封建帝王的评价,都用“惜”字领起和贯串,“略输”“稍逊”“只识”都有“惜”的意思。‎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数”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是“点算”“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他在评价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肯定了今天的“风流人物”。这3句是议论的中心。“俱往矣”三字,把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宣告了旧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才是创造历史、振兴中华的真正英雄。这3句又与上阕结束的3句相呼应,说明在今天只有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才能创造出崭新的历史,迎来“分外妖娆”的光辉的明天。‎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什么深刻含义?‎ 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风流人物,即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先写眼前的实景,再写想象的虚景,画面雄丽,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气魄豪迈。在写景中,作者融进了浓烈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词作纵横千万里,气势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浑然一体。整首词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想象,有静景、有动景。“情”由“景”生,“议”由“情”发,写景是议论、抒情的铺垫,议论、抒情是写景的升华。‎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代英雄,并由评论历史人物转而赞扬当代风流人物,表达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111‎ ‎(1)写景变化多端,特色鲜明。‎ ‎①虚实结合:上阕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 ‎②化静为动:山、原——舞、驰。‎ ‎③动静结合:静景——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动景——山舞、原驰。‎ ‎(2)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 ‎①比喻兼对偶: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②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③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 ‎④借喻:红装素裹。‎ ‎(3)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上阕写景,意境开阔,意象鲜明。下阕评论古代帝王与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情”由“景”生,“议”由“情”发,情景交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本节课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研究朗读技巧的同时就会不自觉地从诗词的字、词表现力及表现的情感入手来鉴赏诗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教学更是应该在朗读中进行。学生对伟人毛泽东有了一个认识,从诗词的语言中来赏析诗词这一点,本节课也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训练。这应该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2 我爱这土地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难点 111‎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当祖国遭受侵略者蹂躏的时候,人民奋起反抗,著名诗人艾青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艾青是继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值此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艾青用笔饱蘸深情地写下了《我爱这土地》。‎ ‎1.教师深情地范背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示例:‎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111‎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4.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着的爱。‎ ‎2.为什么小鸟喉咙嘶哑了还要歌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到写作这首诗的1938年,我国的华北、华南、华东也相继沦陷,可以说我们的祖国处在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此时的艾青在武汉目睹了这一切,他为小鸟都即将失去它的栖息地而悲愤。鸟儿唯有用声音不停地歌唱,为大地悲鸣;诗人只有不停地创作,为民族呐喊。鸟儿悲鸣到声音都嘶哑了,诗人历时七年的创作也让他疲倦不堪,但他仍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仍然不愿停止。‎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4.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5.评说诗中“鸟”的形象,用“这是一只________的鸟”句式说话。‎ ‎(1)这是一只歌唱得喉咙嘶哑的鸟。‎ ‎(2)这是一只在炮火连天的危机时刻仍奋发歌唱的鸟。‎ ‎(3)这是一只和祖国生死相依、对祖国忠贞不渝的鸟。‎ ‎“鸟”的形象正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鸟”的歌唱是诗人也是全民族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的表白。‎ 第一部分(第一节):以鸟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诗人以“假如 111‎ 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 第二部分(第二节):直抒胸臆,以“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诗在隔开一行,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之后,转换了角度,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这首抒情诗采用了象征手法表达情意。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其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1.意象丰富,构思精巧。‎ 诗人借助丰富的意象,用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向我们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他把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取得了绝佳的艺术效果。‎ ‎2.想象奇特,感情真挚。‎ 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达自己对土地深沉的爱。全诗感情深沉而浓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爱这土地 艾青 由单纯幼稚的孩童到多愁善感的少年,初中生多了些腼腆,多了一份深沉,但有时洒脱的外表下其实藏着追求独立、张扬个性的一颗不羁的心。的确,初中生成熟了许多,在课堂上很少举手,但不等于他们表现欲弱了,而是他们不屑于人云亦云,他们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我们的朗读绝不能只是让他们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机械活动,而是要鼓励他们在朗读中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当朗读成为一种审美活动,朗读者就是在扮演双重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朗读本是极富创造性的行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尽显他们的个性才华,我觉得要做到朗读的开放性。‎ 朗读活动的“开放性”是指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让学生自由地读、放开来读,不要限制得太死。朗读本是读者对文本理解的外化表现,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对文章各人有各自的理解,那么他们对朗读的处理自然会有所不同,老师不能要求他们按统一模式来读,而要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理解,抒发和张扬自己的情感个性。‎ ‎3 乡愁 111‎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 ‎2.感知诗歌内涵,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2.在分析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把握,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离开过爸爸妈妈吗?当离家三五天,或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海峡两隔,长期不能见到亲人们,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余光中(1928~2017),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代表作有《乡愁四韵》《乡愁》《春天,遂想起》《等你在雨中》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领域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浅易”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1.听录音,感受诗的感情基调、语速、节奏、重音。‎ 111‎ 忧郁深沉,稍慢且舒缓。“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一组词读得很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教师指导,指名逐段朗读。‎ ‎3.学生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板书)。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么多的乡愁?如果他不曾远离亲人和家乡,会不会有这么多的愁绪呢?‎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故土,所以,这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念情依依。‎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致,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思乡念亲推广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111‎ 小结:诗人从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浓浓夫妻情;坟墓虽矮,却是生死别离;海峡虽浅,更使游子乡愁无尽。看似平常、单纯的事物,却蕴涵着饱满的诗情。这就是诗人常用的技巧之一:托物寄情。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抽象的感情表达得形象、具体。‎ ‎5.这首诗诗人借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乡愁离绪。其实呢,除了这些形象的事物,还有很多物象能触动你心中的痛,触发你的情感,引起你的愁绪。请你以“乡愁是……”为乡愁打个比方。‎ 例:乡愁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乡愁是一封小小的Email;乡愁是一缕轻烟,缭绕在游子心头。‎ ‎6.“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都用了哪些修饰语来表现“乡愁”形象?它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种形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乡愁是苦涩的,也是醉人的,是一缕缕扯不断的情思,是对家的向往,是对根的企盼。不论漂泊多久,不论身在何处,当夕阳西下,当晚风吹拂,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愁绪萦绕在心头……如果你是这位凭栏而立的老者,站在海峡的彼岸,眺望大陆的方向,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大陆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是啊,山水也许能隔开一切,却隔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相信这深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浅浅的海峡,到那时,“月圆人也圆”!‎ 第一节:写小时候离家外出读书,小小邮票封封家书寄乡愁——思念母亲。‎ 第二节:写长大后奔走他乡谋生,窄窄船票趟趟归路连乡愁——思念爱人。‎ 第三节:写到后来时空隔离沟通,矮矮坟墓生死分离断乡愁——怀念母亲。‎ 第四节:写眼下两岸分离聚首艰难,浅浅海峡中华儿女凝乡愁——思乡思聚。‎ 这首诗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1.借物喻情,富有形象美。‎ 诗人从广泛时空中提取四个意象,借物喻情,用“邮票”代表小时候对母亲的思念,用“船票”表达对妻子的思念,用“坟墓”表现与母亲的死别,用“海峡”抒发家国之思。全诗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达抽象的“乡愁”,富有形象美。‎ ‎2.结构精巧,富有音韵美。‎ 全诗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对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形式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同时各节在同一位置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其中“乡愁是……”与“我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以及四节中“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词的运用,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111‎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2.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蕴,初步领会诗歌特有的内在美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和赏析,品味其语言特质和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点 体会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新的、富有情意的意象。‎ 难点 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林徽因的资料介绍、幻灯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 111‎ 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904~1955),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文学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方面,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以怀念挚友;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1.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练习自由朗诵。‎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意蕴,读出情感。‎ ‎4.讨论交流:‎ ‎(1)通过这首诗歌,你头脑中产生出哪些画面?‎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说一说诗歌描绘了哪些优美的画面。‎ 诗歌共分五节,声音可以点亮周围的风,而轻灵是由声音的脆质导向画面的光艳,在通感中,交舞着变的是春天的面相,这一组文字中,由对人的怀想引向声音,又借助声音引向春光,交舞着变是写场景,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开端。‎ 接着换了一个场面,其实是一个黄昏,但不是凄冷的黄昏,而是温暖微醺的黄昏,“风吹”“星闪”和“雨洒”是一种湿润的感觉,是早春的感觉。‎ 三、四两节转入对春天和人的双重赞美,这实际上是诗的主题的呈现,即歌颂心目中的你。把“你的喜悦”和春天的“轻”“娉婷”“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揉在一起,那春的特质便是你的面貌,于是你获得了“鲜妍”“天真,庄严”“柔嫩喜悦”的赞美,最关键的两组意象在这里出现“你是夜夜的月圆”和“你梦期待中白莲”。‎ 第五节的声音很清晰,很明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 111‎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一节中,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统一,“一树一树的花开”、“你”“四月天”统一在“爱”“暖”和“希望”这三个词中。‎ 四月是温暖的季节,诗歌中,出现了十二处“你”字,只出现了开始的一处“我”字。但是,“我”和“你”才是主题,这一主题在最后一节落在“爱”与“暖”上,这是这首诗的一层秘密。在表面的“鲜妍”“轻灵”和温醺的“四月天”里,说“爱”与“暖”的是“我”和“你”。‎ ‎2.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直接展示色彩的词语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这种色彩的温醺的鹅黄与柔软洁净的白莲要与诗人的声音共鸣,组成呢喃与笑声,才更加美好。‎ 诗人从不同角度描摹“人间的四月天”,充分表现出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诗人穷尽了自己所有的想象,把心中最高的理想比喻成美妙无比、精妙绝伦的“人间四月天”,诗情画意浓郁,柔情蜜意深厚。诗人眼中的“人间四月天”,就是爱的无上象征,就是希望的现实所在,就是温暖的心灵寓所,就是幸福的精神家园。‎ 诗人用了重重叠叠的比喻和意象,将四月的活泼与清丽完美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抒发了心中对儿子(或朋友)的喜爱和赞美。‎ ‎1.巧妙地意象捕捉。‎ 诗人善于巧妙地捕捉意象,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流露出轻柔灵秀、清丽雅致之美。人间的四月天,阳光明媚,清风吹拂,绿草如茵,清流澄碧,百花吐蕊,飞鸟啼鸣。毫不夸张地说,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呈现无遗。因此,用四月天来写爱,最为妥帖,也最为真挚感人。‎ ‎2.动静结合,风光自然。‎ 为了突出表现“四月天”特有的恬静,本诗的意象动静结合,风光自然。所谓“云烟”,柔和中带着些朦胧,呈现的是一种爱的静态之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呈现一种爱的动态之美。这种爱简直融合了所有的物态之美,说明爱的确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3.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1)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以及倒装、通感等表现手法将意象美丽和诗中的纯净意境描绘出来。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 ‎(2)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韵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11‎ 这是一篇极为优秀的诗歌,在这“人间的四月天”里,既有微风在融融春光里飞舞,也有繁星在悠悠夜空中闪烁,既有细雨洒落花瓣,也有春燕温柔呢喃。那鹅黄柔嫩的草,那嫩绿的新鲜的芽,那洁白的明净的莲,读来让我们倍感欣喜。好的诗是要读的,正如苏东坡云:“三分诗七分读。”教学本课时,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多读、多思、多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句反复诵读,深入到文本内部,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作者的丰富的情感。‎ ‎5 我看 知识与技能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诗歌内涵,初步掌握意象和意境。‎ ‎2.反复诵读,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2.在分析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 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意象。‎ 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式学习法。‎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春天来临,阳光明媚,虫鸟唧啾,树木抽芽,百花绽放……一切令人赏心悦目。春天,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被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就有一位诗人描绘了看中的景,表达出了心中的情。在诗人的笔下,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诗歌《我看》,一起去领会春天带给我们的感受。‎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出生于天津。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111‎ ‎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 ‎2.朗读指导。朗读提示:‎ ‎(1)字音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把握节奏和停顿,可在诗中用“/”标出。‎ ‎(3)注意重音,突出关键词。可用“·”标出。‎ ‎3.学生自由朗读。‎ ‎4.指名学生朗读。‎ ‎5.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要读懂一首诗歌,就得领会诗歌的意境,要领会诗歌的意境必须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解意象,品意境是解读诗的关键。‎ ‎1.诗歌前两节中,以“我看”领起的几句中,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描写的顺序是怎样的?‎ 春天的傍晚,一阵春风“揉过”草地,“荡起”远水,诗人放眼望去,看到了展翅的“飞鸟”,被夕阳染红的“流云”,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诗人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动静结合,意境深远。在这样的美景中,怎能不激起诗人的情思呢?‎ ‎2.“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中的“揉”用得好,好在哪里?‎ ‎“揉”用得好,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 ‎3.诗歌里的“你”指的是什么?‎ 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4.诗人由眼前的景物展开了怎样的想象呢?‎ 诗人想到了自己逝去的“欢乐和忧戚”,想到远古哲人的“热望”“叹息”,想到他们的咏叹再怎么伟大,在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 ‎5.“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认为,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我们还是要活出精彩。要飞奔吧,要漫游吧,要如鸟、如云、如树,活得自由自在。‎ ‎6.如何理解诗的最后三句?‎ 最后三句达到高潮,点出主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与大自然拥抱在一起,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7.作者在诗的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希望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愿望。‎ 第一部分(1~2节):我所看,看大自然的美。‎ 第二部分(3~5节):我所思,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由衷的咏赞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思索。‎ ‎1.描写细腻,动静结合。‎ 111‎ 为了突出表现春天的特征,诗人善于抓住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由眼前的“春风”揉过“青草”,又荡起“远水”,激起一片“绿潮”;再到远处的天空中,有展翅的“飞鸟”,有慢慢红晕的“流云”,沉醉的“大地”,还有一个伫立凝望的“我”。‎ ‎2.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诗歌中描写了春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中寄寓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 我看 学习这篇诗歌,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要抓住诗歌的意象,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要多读,在多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观察、去感悟、去思考。‎ 写作(一) 尝试创作诗歌 ‎1.借助诗歌精练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抒写生活感悟。‎ ‎2.学习借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的意境。‎ ‎3.通过诗歌创作,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如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4.通过创作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1.学会用想象与联想来创造意境,抒发真情实感、抒写感悟。‎ ‎2.注意诗歌节奏韵律的掌握,体现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习写诗歌。‎ 二、诗歌特点 ‎1.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特点。‎ ‎(1)内容上:丰富的意象,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形式上:要分行分节,可以依句分行分节,也可以依内容分行分节。大多还要讲求押韵,语言精练。‎ 111‎ ‎3.诗歌的美表现在: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情感美,构思美,结构美,音乐美,凝练美。‎ 三、写作指导 ‎(一)形式:音乐美,结构美(分行、押韵、排比、反复等)‎ ‎1.现代诗歌要分行分节,但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 ‎2.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押韵的不一定是诗。例如:‎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不押韵,是诗)‎ ‎(二)立意: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情感美,构思美 ‎1.千古文章意为高——深刻。例如:‎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千古文章意为高——内涵丰富。例如:‎ 站在那里叠罗汉时,‎ 你喜欢在哪一个位置 最上面的 会摔得很惨。‎ 最下面的 会被压得很痛。‎ 中间的 又似乎不够刺激。‎ 叠罗汉时,‎ 我总是后悔我选择的任何位置。‎ 111‎ ‎——困难总是存在的。‎ ‎(三)内容: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 ‎1.意象,指诗歌中承载了诗人情感的景或物。例如:余光中的《乡愁》。‎ ‎2.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四)语言:凝练美。例如:‎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四、写作文题 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作:‎ ‎1.假如好朋友的生日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 111‎ ‎,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 ‎2.模仿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 五、佳作欣赏 祝愿 ‎——写给朋友生日 因为你的降临 这一天 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 从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 而我记忆的画屏上 更添了许多美好的怀念 似锦如织 我亲爱的朋友 请接受我深深的祝愿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点评:这首诗把自己最想对朋友说的话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写出了对好朋友的生日祝福。感情真挚,直抒胸臆,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朋友由衷的祝愿。这首诗也采用了一些相同的句式,注重押韵,有了些许的音韵和意蕴之美。‎ ‎6 敬业与乐业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敬业乐业”“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3.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 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111‎ 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梁启超的画像与资料。‎ ‎2课时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启迪的不仅是当时的古希腊人,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态度”是一切事物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在感知先哲的思想风采中,对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并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1.这是一篇什么文章?属于什么文体?‎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3.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1.这是一篇演说词,属于议论文。‎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3.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第1~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11‎ ‎(1)演讲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古籍中的语句的原意混同,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2.这一节课,我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方法,了解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上节课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词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这堂课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大家能否谈得更真切、更精彩。‎ ‎1.学生自读课文第8~9自然段,并思考。‎ ‎(1)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在第8自然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接着,作者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2)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111‎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2.研读并理解:‎ ‎(1)这是一篇演说词,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业”在文中的意义?‎ 通过讨论,能够认识到:‎ ‎(1)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进行论述,结合演讲场所的情境,与听众进行交流,有时直抒胸臆。文中虽引用大量经典格言,但作者能用通俗口语进行解释。在论述过程中,语言轻松幽默,如话家常。‎ ‎(2)“业”在文中,不局限于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局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指学生的学习。‎ ‎3.探究并拓展:梁启超是几十年前的学者,他在这篇演说词中的观点,是针对那个时代的职业观展开的。你认为这些观点在现代社会中落伍吗?你赞同这些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言时注意内容的逻辑性、观点的鲜明性。其余同学注意倾听,可以在发言后及时补充,并加以恰当的点评。‎ 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们,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 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拿破仑的话当然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那么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大为可疑了。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了士兵,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忠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本文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指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111‎ ‎(1)道理论证的运用。‎ 这篇演讲稿引用了大量材料。儒家的《礼记》《论语》及朱熹、曾国藩等人的话,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的话,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多用口语,体现演讲的特色。‎ ‎①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主一无适便是敬”的解释是,“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②语言通俗。例如:“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③结合演讲时的具体情境,注意和现场听众交流。例如讲演最后,“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3)清晰的写作思路。‎ 开篇提出“敬业乐业”的主旨;然后分别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思路清晰、流畅,使人一目了然。‎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什么是“敬”业 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与如何做到敬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乐业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我在“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巩固理解”、“探究升华”这两个环节中,我在情境设置和问题提出方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组织课程资源,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和生成新知。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开发资源,通过启发和感染,实现了主流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感悟的统一,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水到渠成,完成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如果只是对议论文的知识点作单纯地讲解,学生必定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接受。因此我在梳理文章结构时,采取小组讨论、全班质疑的方式,逐渐把议论文的知识点融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采取寻找格言警句体会其作用,以及为文章再补事例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1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家及背景资料。‎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内容。‎ ‎2.品味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悲剧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雨果一起赞颂人类无与伦比的智慧,增强爱国情感,痛恨侵略者,树立保卫人类文明的责任感。‎ 重点 ‎1.感受文章中对东方智慧的高度赞美之情,增强对国家民族的爱,加深对侵略的恨。‎ ‎2.品味文章多姿多彩的语言,欣赏作者的讽刺艺术。‎ 难点 透过或赞或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1.雨果的相片。‎ ‎2.圆明园的焚后图片。‎ ‎1课时 同学们,我不知道你们中间有谁去过首都北京,更不清楚在去过北京的学生中有哪些人曾去过圆明园。圆明园是我国近代一座奇美无比的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可惜这座辉煌无比的名园,却被一伙入侵的强盗焚毁了,只留下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残垣断壁。对于这一破坏、践踏人类文明的罪行,当年在法国,有一位作家发出了抗议,这是对人类良知的愤怒谴责。‎ 雨果(1802~1885年),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他在这些作品里对人民的不幸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社会的黑暗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 这封信是在1861年11月25日写的,当时巴特勒率领法国远征军凯旋,红极一时,希望大文豪作诗文美言赞颂,雨果却毫不客气地复函,怒斥无知匹夫毁坏中国花费百年的工夫、巧夺天工建成的世间罕见的伟大建筑。‎ 111‎ ‎1.师生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 ‎3.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 ‎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学生可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同情受人尊敬)‎ ‎5.师生再次朗读课文,认真品味感情。‎ ‎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 ‎3.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露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4.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5.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6.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是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7.“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 ‎8.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9.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圆明园的被焚是世界文化不可挽回的惨重损失,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111‎ 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民族之耻,努力学习,为复兴民族和国家强盛而奋斗!‎ 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劫掠并焚毁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作为法国人,雨果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头脑清醒,立场公正,字里行间充满感情。‎ 一是以作比较的手法体现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如作者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当做幻想与理想的代表加以比较,使读者对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是语言中饱含感情。作者或直接表达感情,或在叙述中表达感情,或在讽刺中表达感情。如“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坏的万分痛惜的感情,也为下文谴责两个盗贼做好了铺垫。‎ 在课堂教学环节里,我把“品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将“读”与“品”紧密结合,用“读”启发“品”,用“品”指导“读”。雨果的这封信赞美圆明园与谴责英法联军两大部分思路清晰,文风反差鲜明,这些在阅读中学生并不难认识和体会到,但对本文的理解赏析仅仅到此为止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设计了一种能带动学生自主品味、细致探究的有效形式,从而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从语感的角度体味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反语,在读中感知文章语言与思考,在品中激起情感的波澜,与作品充溢的感情产生共鸣。‎ ‎8 论教养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111‎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中心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我提问,通过文本的解读,自我解答,提高问题探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的。‎ 难点 理解教养的本质,并从中懂得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作者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教养是表现在个人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谈教养》的文章,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教养”问题的?‎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 ‎3.作者认为“教养”的本质是什么?‎ 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111‎ ‎1.文章一开始就提出“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2.作者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一个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3.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赞同作者的看法。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就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 ‎4.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先从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谈起,再得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在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5.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错误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6.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优雅”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优雅”表现为: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展示自我修养。‎ ‎“优雅”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7.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8.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在公交车上,看到行动不方便者,应该主动让座,而不应假装没看见;与人发生冲突,不应“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而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人争论,不应“出口成脏”,而是“出口成章”……‎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论题——教养。‎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讨论有无教养的表现。‎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归结教养的本质——尊重。‎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希望我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1.由现象到本质,针对性强。‎ 111‎ ‎2.行文方式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3.论证严密,层层推进。‎ 谈教养 课文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告诉了我们教养的真谛,启发我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做学习的主人。‎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作者的三间小屋的具体内容。‎ ‎2.详细分析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们在饱含浓郁文采的字句中体会到:情感、事业、精神应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重点 理解这“精神的三间小屋”赋予的精神内涵及给予我们的生活启示。‎ 难点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内在联系。‎ 引导法、朗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课文音频朗读、作者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11‎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祖籍山东,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长篇小说《红处方》。‎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教师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huī)下 赘(zhuì)余 窗棂(líng) 坍(tān)塌 要诀(jué)‎ 困厄(è) 鸠(jiū)占鹊巢 襟(jīn)怀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驰骋: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居处。‎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广袤: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3.再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6自然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7自然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7~8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自然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1.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2.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1~3段是全文的引子,由两句名言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4~6段由身体的活动空间引出人心灵空间的思考。‎ ‎3.第1自然段“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三个短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它们对应上文的“大地”“海洋”“天空”。‎ 111‎ ‎4.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5.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6.作者认为第一间精神小屋应该怎样布置才是美的?是怎样的美?‎ 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这样,“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的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就会“祥和”,就会“充满希望”。‎ ‎7.在描绘第二间小屋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结合文章,文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鸠占鹊巢”指的是赘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8.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9.在写第三间精神小屋时,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 ‎10.作者又是怎样描述第三间精神小屋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精神小屋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11.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我们的精神,将会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12.你想拥有一套精神的别墅吗?如果你的精神大厦有10间小屋,你打算安放些什么呢?‎ 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出,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拥有了爱心、事业和自我,那么我们生活里就拥有了健康、庄严、努力和真诚,我们的精神小屋将会美观结实;如果我们扩大疆域,增修新舍,把诸如宽容、理想、希望、坚强、友爱、谦逊、勇敢、勤劳、善良、正义、无私、豁达、开朗、感恩、奉献、亲情、友情、爱情、友谊等都放进我们的精神大厦,那么我们精神的宇宙,该是多么的辽阔啊!‎ ‎1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14.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 ‎(1)修辞手法(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如:“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的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一句,用了比喻句,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的池塘,‎ 111‎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美好,幸福。‎ ‎(2)成语词语的运用(找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及句子)。‎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精神的三间小屋 爱和恨——打扫——让心中充满爱(健康的小屋)‎ 事业——自我寻找——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努力向上的小屋)‎ 自身——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庄严、真诚的小屋)‎ 课文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精神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自身实际出发,学会多关注自身心灵的健康,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写作(二) 观点要明确 ‎1.明确议论文观点明确的内涵。‎ ‎2.把握议论文观点明确的方法原则。‎ ‎3.通过实践使自己真正做到议论文观点明确。‎ ‎1.如何真正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将观点明确的理念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写议论文必须有观点,观点就是论点。提出论点,是写议论文的起码要求。一篇议论文,不可能没有观点,而且,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二、通过实例,明确概念 ‎1.我们先看下面的这段文字,你能判断哪一句是观点吗?‎ 111‎ 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在10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深夜。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后来的成功吗?‎ 这段文字会产生“勤能补拙”与“惜时如金”两派观点的情况。观点提出后的材料并不是来证明观点的。所以议论文的观点明确,首先必须要作者对观点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勤能补拙的关键是勤、拙二字,居里夫人是勤的,但她并不拙,对观点似是而非的认识,是导致观点模糊的原因之一。‎ ‎2.明确什么叫观点。‎ ‎(1)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将表达议论观点的不同方式的语句补充完整。‎ ‎①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________。‎ ‎②人应当敬业、乐业。‎ 人在困难面前必须________。‎ ‎③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给爸妈献一次爱心,将会________。‎ ‎(2)观点,是议论文中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我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通常用一个陈述性的判断语句,直接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观点。‎ 三、观点的提出要注意:‎ ‎1.观点必须正确。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应该符合人类进步发展的大趋势,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绝对,不片面,不偏激。观点还要有针对性,针对身边或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2.观点要努力求新。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可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类意义上的,即从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你说出来;另一层是自己生活圈子意义上的,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你首先提出来,这观点也应当是有新意的。‎ ‎3.观点必须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态度一定要明朗。所议的观点一定要集中,不要东拉西扯,贪多求全,要抓住一点讲深讲透。‎ ‎4.观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观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没有一定的限制,根据论述的需要放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都行。同学们初学写作,可开宗明义,把观点放在开头,这有益于避免或减少偏离中心的现象。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写法比较容易掌握。‎ 四、写作文题 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先实事求是地想一想电子游戏的好处和坏处;再想一想它是不是适合正在读书的学生玩;有玩过电子游戏的同学也可以想一想自己玩电子游戏的体会;想一想身边的同学玩游戏后的种种情况……然后明确自己的态度,说说自己的主张。‎ 五、佳作欣赏 游戏本无对错 电子游戏在现在的学生家长们眼中无疑是洪水猛兽,学生们往往为其绚丽的画面、奇趣的剧情和那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江湖情谊”而沉溺其中。为了帮助孩子戒掉网瘾,家长们无所不用其极,那些所谓的药物治疗法、电击治疗法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 显然,家长们这种忧患意识似乎只有在中国才如此剧烈,电脑与电子游戏的起源地——美国,却往往没有这样的问题。依我看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对电子娱乐产业向来不给予足够重视。要知道1994年暴雪娱 111‎ 乐就出台了风靡全球的《魔兽争霸》,而中国才于该年四月连入Internet。毋庸置疑,美国的电子娱乐产品一经引入中国市场,就迅速填充了这个空白产业。在那画面精致、剧情丰满的网络游戏面前,年轻人甚至没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就马上沉迷于那不曾想象的奇妙世界也不足为奇。他们不曾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编程,并不知道那绚烂画面背后是编程们精心编写的繁琐数据、源代码,他们同样不曾了解网游背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市场,每年那些人民币玩家带动的网络消费甚至抵得上一个小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二是一直被谈论的代沟问题。我们出生于一个举着“个性解放”标牌的时代,政策给了我们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和向往外界的心态。但我们的父母,更多地习惯于“红色的土地、红色的爱好”。标签着资本主义的腐朽事物的电子游戏无疑就是些魑魅魍魉,由此不难理解那些对游戏怀有偏见的想法。‎ 所以是时候为电子游戏平冤了,那些被人们怀有偏见的归于下九流爱好的“漫画、网游”可以变得很高雅,同样也能成为谋生的手段。‎ 现在电子游戏或可称为“电子竞技”——以竞技类电子游戏为基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道具,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对抗性娱乐活动。并且随着游戏对经济、社会不断加强的影响,电子竞技正式成为体育竞技的一种。今天电子竞技运动已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运动项目。由此我们更能发现这样一个现实,游戏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大众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能做的就是去适应这样一个变化的世界。我们又凭何把电子游戏排除在这些务必适应的变化之外呢?未来网络空间完全可以作为人类有限现实生存面积的补充,基于数字的网络世界更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 游戏本无对错,重要的是游戏心态。‎ 点评:本文用发展眼光、全球眼光对电子游戏进行了公正、客观的评论,指出游戏本无对错,重要的是游戏心态,指出我们要适应当今变化、发展的世界,就不能拒绝电子游戏,就应该让电子游戏成为我们生活的有益补充。本文针对性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有力,语言准确、严密。‎ ‎10 岳阳楼记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实词。‎ ‎2.学习文章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受本文语言的特点。‎ ‎2.揣摩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重点 学习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难点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11‎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朗读磁带、岳阳楼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镌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也因此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两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任知州。他在六十三年的人生旅程中,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文集》传世。‎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遭诬陷被贬官至岳州(今湖南岳阳)。庆历五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函请范仲淹作记。范仲淹趁作记之机 ,借题发挥,一方面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也含有劝慰滕子京与自己共勉的意思。‎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 111‎ ‎1.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2.一词多义 和 以 观 或 ‎3.词类活用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太守)‎ ‎(2)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语,荒废了的事业)‎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都是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或异二者之为(动词作名词,指心理活动)‎ ‎4.重要句子的翻译。‎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像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6.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提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旷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7.“谪守”与哪个词对应?‎ ‎“谪守”与“迁客”对应。‎ ‎8.第1自然段的叙述交代了什么内容?属详写还是略写?‎ 写作缘由,包括时间、滕子京的遭遇与政绩、重修盛况。由于不是重点,写得异常简洁,如写滕子京的政绩就只用了八个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壮观的景象,哪两个词能表现这层意思?‎ 111‎ 胜状、大观。‎ ‎10.这一自然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种效果的?‎ 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有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1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2.“前人之述备矣”怎样理解?与第1自然段哪里照应?‎ ‎“前人之述备矣”是说很多著名诗人已经写过许多咏岳阳楼的名篇佳作。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照应。‎ ‎13.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14.第2自然段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其中哪个词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过渡句引出了哪些文段?‎ 用设问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引出了第3、4自然段,其中“异”字可以作为理解本文的切入点。‎ ‎15.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字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作者以宏大的手笔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然后作者妙笔一转,由写景开始转向抒情,作者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宏伟的岳阳楼,将抒发内心怎样的感情呢?我们一起继续深入课文,感受范文正公的心情。‎ ‎1.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第3、4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由这不同的景色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这两段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111‎ 第3自然段由“淫雨霏霏”天气状况下萧条凄凉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悲;第4自然段由“春和景明”天气状况下明媚怡人的景色道出迁客骚人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喜;两段都是先写景,后抒情。‎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4.第5自然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地方是什么?‎ ‎“二者”指因“阴”而“悲”和因“晴”而“喜”这两种心情。而古仁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6.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忧”,又以什么为“乐”呢?‎ 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 ‎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8.“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即不在朝廷上做官。‎ ‎9.“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10.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11.第2自然段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线。“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 111‎ 文理绵密。‎ ‎12.赏析文中重要的字、词、句子。‎ ‎(1)锦鳞——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到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2)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3)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玉璧。与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4)其喜洋洋者矣——洋洋,众多或盛大,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13.另外,本文能做到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还得益于几个关键性词语的恰当配合使用,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 ‎1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首先是句式整齐,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变化。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交代文章的写作时间。‎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并借以劝勉滕子京。‎ ‎1.剪裁的繁简得宜。‎ 作者胸有全局,布置统一,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括,文词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是为了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详略得当,则中心突出,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湮没主旨,又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情景的相互交融。‎ 喜时则万物俱明,悲时则诸景皆黯,触景生情,缘物抒情。不仅因景生情,而 111‎ 且寓情于景,字字皆景而声声有情。写悲则用特征性的形象,虎啸令人战栗,猿啼催人泪下,不说悲而悲怆欲绝;写喜则择取轻捷的水鸟,闲适的游鱼,不言喜而喜不自禁。‎ ‎3.结构的层层深入。‎ 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湖景的彩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情中潜理,理中蕴情,逐层披露,迭进深入,如深山探宝,渐入胜境,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 ‎4.文字的整饬对称。‎ 本文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工于对仗,协和音律。“明”“惊”“顷”“青”“金”等,合辙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迁客骚人    谪    古仁人 以“阴”悲,以“晴”喜 “览物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景抒情)     (由情入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明显加大朗读的力度,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我毫不吝啬课堂上的时间。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以及手头资料讨论,然后再提问,完善后出示译文,译文是我结合教材、教参,还有其他资料精心整理出来的,比较准确。疏通完文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把这篇文章作为现代文分析,结合考点设计一些问题,如: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古仁人之心”是什么,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等等,把文言文当做现代文来讲,也是中考的一个趋势。‎ ‎11 醉翁亭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重点 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力求当堂成诵。‎ 难点 ‎1.“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太守之乐”乐什么?‎ 111‎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评鉴赏法。‎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教师:同学们,我说一个古代的年号,看看你们能联想起哪一宗历史事件。‎ 教师:“庆历四年”。‎ 学生: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教师:滕子京是因为什么事而“谪守巴陵郡”的呢?‎ 学生: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 教师:非常正确。实际上,这次改革,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至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朗读的语气。‎ ‎(1)课文中的21个“也”字:‎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连用21个“也”字煞句,是创造性地使用虚词的一个范例,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 111‎ ‎(2)课文中的25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 ‎3.理清课文的思路,找出本文的关键字。‎ ‎“醉”“乐”“也”是《醉翁亭记》的三个关键字。文章正是以“醉”为中心,以“乐”为线索,以“也”层层迭进,来布局谋篇,结构全文的。‎ ‎(1)为什么说“醉”字是中心?此字在文中出现过六次。中心人物是“醉翁”,这个中心人物游乐的中心场所是“醉翁亭”。作者政治上受排挤,贬为滁州太守。他明知自己“四十未为老”却偏要自号“醉翁”。“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一个“醉”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抑郁的情怀,蕴含着全章的主旨。‎ ‎(2)再说“乐”字。文中用了十个“乐”字。首段写山水,抒发“得之心”之乐;第2自然段写“四时之景”,是表现欣赏之乐;第3自然段写游人,是显示“宴饮之乐”;第4自然段的“乐”达到了高潮,既有禽鸟之乐,游人之乐,更有太守之乐。文章因乐生景,因乐而抒情。‎ ‎(3)后说“也”,全文共有21个“也”字。每一个“也”字,自成一个层次,表明一个意思,使文章脉络分明,条理清楚,同时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1.明确课文的重点词语,并掌握它们。‎ ‎(1)山行:沿着山走。‎ ‎(2)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自谓: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4)辄:就、则。‎ ‎(5)意:情趣。‎ ‎(6)得:领会。‎ ‎(7)寓:寄托。‎ ‎(8)开:散开。‎ ‎(9)归:聚拢。‎ ‎(10)暝:昏暗。‎ ‎(11)发:开。‎ ‎(12)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是指老人。‎ ‎(13)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4)杂然:杂乱的样子。‎ ‎(15)丝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这里合指乐器。‎ ‎(16)射:一种游戏。‎ ‎(17)苍颜:容颜苍老。‎ ‎(18)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19)上下:原指树的上部和下部,这里指到处。‎ ‎(20)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 ‎2.一词多义。‎ ‎(1)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居高面下)‎ 临溪而渔(到)‎ ‎(2)而:泉香而酒洌(顺接连词)‎ 111‎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连词)‎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必译出)‎ ‎(3)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4)乐: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趣,动词)‎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形容词)‎ ‎3.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名:本应为名词,名字,此处为命名,动词。名词作动词)‎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故自号曰醉翁也(号:本应为名词,称号,此处为动词,称呼。名词作动词)‎ ‎(4)伛偻提携(伛偻:本义为弯腰曲背,动词,此处指弯腰曲背的人,即老人。动词作名词)‎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醒:本义应该为动词〔形容词〕,此处为醉的时候、醒的时候,名词。动词作名词)‎ ‎4.学习第1自然段。‎ ‎(1)对照注释了解大意。‎ ‎(2)分层次(二层)。‎ 第一层:醉翁亭的自然环境。‎ 第二层:亭的得名并指出太守之乐。‎ ‎(3)讲析第一层的字词句。‎ ‎①环滁皆山也——表判断语气。‎ ‎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树林和山谷。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其:代滁州城。‎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表判断语气。而,表并列。‎ ‎④山行六七里——沿山路走,或在山上走。‎ ‎⑤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展翅欲飞的样子。‎ ‎(4)作者是怎样有层次地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的?‎ 不是和盘托出,而是曲折道来,采用逐步缩小范围的方法,步步取景,最后点出亭子的所在。‎ 景点:‎ 环滁皆山(鸟瞰,概写全貌)——西南诸峰——琅琊山——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远到近,逐步缩小。‎ ‎(5)作者先是引导读者远眺,后是近视,镜头逐步推进,景物愈来愈清晰,通过层层烘托,点明了它的位置,突出了它依山傍水的环境美,引人入胜。‎ ‎(6)分析第二层:醉翁亭是怎样得名的呢?‎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7)为什么要给自己起“醉翁”二字呢?‎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8)用“自号”命亭的用意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前句后来成为成语,比喻别有用心)‎ 111‎ ‎(9)在说明醉翁亭命名的原委后,接着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寓之酒也”,这就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一个“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思想感情,并以“乐”为主线,把全文贯穿起来。‎ ‎5.学习第2自然段(欣赏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之乐)‎ ‎(1)齐读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2)这一段作者是怎样写出山间景色的?分几层?‎ ‎(乐)山间朝暮之景和山间四时之景。‎ 直抒胸臆:乐亦无穷。分两层。‎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句话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怎样选取画面的?抒发了什么感情?‎ 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 四幅画面,选取了最富季节特点的景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写出了流连山中四时美景的无穷乐趣,直接抒发陶醉于其中的欢乐心情。‎ ‎(4)这一段写山水之乐,其“乐亦无穷”承上启下,既具体表明作者“山水之乐”的兴趣所在,又引起下文作者的更大乐趣所在。‎ 文章第1自然段写了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由来,突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第2自然段具体描写山水之乐,描绘了朝暮、四时的山间景色,突出“乐亦无穷也”。但作者的乐趣是不是仅仅停留在“山水之乐”呢?是不是还有更深的意思呢?学习第3、4自然段。‎ ‎1.分析第3自然段。‎ ‎(1)朗读本段的内容。‎ ‎(2)本段分几层?几个场面?‎ 第一层:滁人游 第二层:太守宴 第三层:众宾欢 第四层:太守醉 ‎(3)分析各场面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第一个场面——滁人游 ‎“歌”“休”“呼”“应”“往来而不绝”,表现滁州人和平生活之乐,表面写“游”而未写“乐”,但我们可以感受到欢乐的气氛。‎ 这一层暗含着作者被贬滁州励精图治的政绩,于失意中可引以自慰。‎ ‎②第二个场面——太守宴(鱼肥酒洌)‎ 临溪而渔 酿泉为酒 山肴野蔌 杂然前陈 就地取材,极其方便,充满超脱尘俗之乐。‎ 如果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宴客之乐就不在食。‎ 111‎ ‎③第三个场面——众宾欢(觥筹交错)‎ 众宾欢,虽无丝竹之乐,只是行酒令,投壶下棋而已,然而,觥筹交错,起坐喧哗,人们无拘无束,体现了太守与僚属平等、融洽的关系。‎ ‎④第四个场面——太守醉(颓然其间)‎ ‎“苍颜白发”刻画太守年长形象,“颓然”写出太守的醉态。太守居中,众宾团围,一片欢愉。醉中之乐,令人神往。‎ 这里体现了作者失意中求欢,愿与百姓同乐的复杂心情。太守与众宾客的宴游之乐就是“与民同乐”。‎ ‎(4)为什么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 这就应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岳阳楼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彩。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5)作者怎样由上文的景写到人?‎ 上段写山中佳景,其乐亦无穷,这段作者推进一层,写山中游人之多及亭中宴欢之乐。这比山中佳景更为可喜。所以写了滁州的各种游人,突出游人之多,在此基础上再写太守和宾客的宴欢之乐,这里包含着“与民同乐”的思想。‎ ‎2.分析第4自然段。‎ 写太守醉归之乐,点出“乐其乐”的题旨。‎ ‎(1)朗读本自然段的内容。‎ ‎(2)本自然段的写法。‎ ‎(3)这一段通过衬托层层推进,最后点出人所不知的太守之乐。为什么太守之乐是人所不知的呢?‎ 欧阳修被贬滁州政治失意,于是寄情山水,但并未沉沦,虽遭贬谪,却把滁州治理得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整篇文章贯穿一个“乐”字(游山之乐、滁人和平生活之乐、众宾游宴之乐,无一不统摄于太守之乐),表面上毫无烦恼,但是人们只是从外在情绪知道太守之乐,而不能透过外在情绪进一步理解太守之乐。‎ ‎(4)那么太守“乐其乐”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看到了自己的政绩之乐(游人安居乐业,正说明自己的政见正确,治理有方)。个中之乐,自然不是随从的“宾客”们所能理解的。‎ ‎3.本文描写的内容很丰富,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怎样?‎ 本文描写很有层次。写醉翁亭的环境采用由面到点、自远而近的顺序,把读者一步步引入佳境;写山间富于变化的景色,采用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顺序,让读者体会“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妙处;写游人、太守游山玩水,采用从外到内的顺序,让读者从头到尾领略到一幅欢乐升平的景象。这样不仅景物描写清晰,而且有利于一步步突出主题。全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因景美而乐,因乐而更觉景美,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4.“乐”字如何贯穿全文?‎ 文章开始写“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一个“乐”字,接着便借“山水之乐”道出全文的主线。下文承“山水之乐”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入佳境。接下来便描绘出一幅太守与民共享山水之乐的风俗画,至全文结尾处,用“‎ 111‎ 醉能同其乐”画龙点睛地点出全文的主旨。‎ ‎5.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6.这篇文章写三种乐: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太守之乐是重点。山水之乐、游人之乐的描写同太守之乐有什么关系?‎ 作者描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是对太守之乐的陪衬。写山水之乐,是表现他贬官谪居滁州后,寄情山水,排遣愁怀的生活态度;写游人之乐,为的是从众宾欢中反衬自己的乐,因为享受山水之乐是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这是非同寻常了;写太守之乐,此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写日暮醉归。‎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秀丽环境的描写和对宴游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1.写景层次分明,写景和抒情自然结合。‎ 文章先写亭的远景,因为亭之所在是琅琊山,就从这里落笔,用“蔚然深秀”表现它的外观,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它的丰姿,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释亭名由来直抒作者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抒情基调。以下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写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第二,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据此可见,本文写景层次分明,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2.语言简练,意蕴丰富。‎ 全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如第2自然段写山间朝暮及四时景物变化,言简意赅,片语传神。语句凝练,精警含蓄,是本文写作成功的一个方面。像“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而石出”等句子,多为后人沿用。苏轼的《后赤壁赋》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就是由此而来。‎ 111‎ ‎《醉翁亭记》一文将写景和抒情自然结合。文章先写亭的远景,从亭之所在琅琊山落笔,“蔚然深秀”是其外观,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它的丰姿,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亭的近景,用“翼然”一词使亭产生凌空欲飞之意。然后解释亭名的由来,直抒胸臆,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从而为全文奠定了抒情基调。‎ 文章极其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只要抓住“与民同乐”这四个字,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就能比较轻松地背诵了。‎ 很多的课文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主旨句,如果能够以此去理解文章脉络,就能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达到快速背诵课文的目的。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此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先理解课文,再去背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湖心亭看雪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风格。‎ ‎2.把握文章的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重点 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难点 了解白描手法的使用。‎ 诵读法、资料查阅法、类文对比法。‎ 上 111‎ 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可查阅的图书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明小品三百篇》《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明清性灵小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 ‎1课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说过,杭州西湖美景扬名天下,历代诗人写了大量诗词盛赞西湖景色。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而清代文人张岱就是这样一位领略山水之绝的人。下面让我们欣赏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写出的雪后西湖的奇景。‎ 张岱(1597~1689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官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他生于诗书礼仪之家,思想却自由散漫,淡泊功名。但他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抚今追昔,颇有“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之感。于是他以追忆的方式,记叙早年的见闻,写成《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及记录明代史事的《石匮书》,以寄托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1.请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学生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4.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1.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 111‎ 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2.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3.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4.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 写景并不仅仅为了写景,在名篇中,景与情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我们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寓情于景,于平淡处见真情。‎ 文章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独往赏雪;第二部分写雪后湖景;第三部分写雪中对饮。‎ 本文生动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美丽雪景,叙述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赏和避世、清高、脱俗的情怀。‎ ‎1.对话、写景、叙事、抒情相融合。‎ 这篇小品文有人物,有对话,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特别是变换视角所写“上下一白”的湖中雪景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简直如朦胧的画、梦幻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2.人与景相融合。‎ 人与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本文写景的一段,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 111‎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其准确的感受,体会到这隐藏在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赏雪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却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人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本来显得有些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全文不过160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莽,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衣炉火”、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课教学我着眼于个性化阅读和情感体验,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在过程和方法中融入了自主性学习探究、移情性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反复诵读、感悟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的写法。‎ ‎13 诗词三首 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2.在分析品味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阅读兴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111‎ ‎3课时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他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这组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3.理解字词。‎ ‎(1)金樽:金酒杯。樽,盛酒的器具。‎ ‎(2)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3)直:同“值”,价值。‎ ‎(4)箸:筷子。‎ ‎(5)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 ‎(6)会:一定,必然。‎ ‎(7)云帆:高悬的帆。‎ ‎(8)济:渡。‎ ‎(9)沧海:茫茫大海。‎ ‎4.探究赏析。‎ ‎(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开篇诗人描写了一个场景:丰盛的筵席,精美的食器:金樽、玉盘;珍奇的食物:清酒、珍羞。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夸张、对偶。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作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3)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停杯投箸不能食,‎ 111‎ 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4)“行路难”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挤,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5)但是诗人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的人,你们觉得他会这样消沉下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不会消沉下去。从“拔剑四顾”开始,诗人就表现了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的思想。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接下来诗人又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6)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因此有感而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用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 ‎(7)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和志向?‎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其一)》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既抒写了诗人出仕无路,被迫离开长安时的苦闷彷徨和抑郁悲愤之情,也体现出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1.用典精当。‎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吕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宗悫,可见其远大志向。‎ ‎2.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海,从上古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111‎ ‎1.背诵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2.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白居易并称为“刘白”。其代表作有《秋词》《陋室铭》《竹枝词》《浪淘沙》等。‎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3.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被朝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其间苦楚可以想见。‎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和“弃置身”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把诗人抑制已久的心酸愤懑之情表现了出来。‎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找(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怀旧空吟闻笛赋”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3.赏析颈联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诗句中“沉舟”“病树”比喻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 111‎ 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2)此联被后人赋予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怎样理解诗句中的“长精神”?‎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本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1.层层深入,言简意深。‎ 首联自叙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写对已故友人的悼念,以及诗人回到故乡竟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突然振起,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显示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而下,以自励自勉结束全诗。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 ‎2.用典恰当,寓理深刻。‎ 引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颔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遭贬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这两句用典,含义十分丰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之中,表明自己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1.背诵前两首古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3.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他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什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其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111‎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气、语调等问题。‎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注释弄清词作大意,初步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思考:本词以什么为线索?它在上、下阕各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回答)‎ 本词通篇咏月,明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和红线,它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尾。上阕写饮酒问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可以说是借明月自喻清高;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可以说是用圆月来衬托别离、升华为美好的祝愿。‎ ‎1.小序交代了什么?“欢饮达旦”,是真正欢饮呢,还是“借酒浇愁”?如果是后者,那么愁从何而来?‎ ‎(1)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 ‎(2)政治失意,怀念弟弟。‎ ‎2.作者把酒问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望?‎ 望月痛饮,向往飞升。‎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害怕那儿的寒冷,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的心情;“何似在人间”写词人通过比较,觉得还是人间好,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 ‎“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暗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朱阁”“绮户”与上阕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拟人、反问。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明月不应有什么感情缺憾,使它在人间离别相思之时,又亮又圆,使人更加愁情难遣,真是有“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抒发了词人怀念亲人的感情。‎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这是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慨叹悲伤了。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111‎ ‎8.怎样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 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祝福:只要人平安幸福,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犹如咫尺相依。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是对亲人的劝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宽慰,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水调歌头》这首词通过对中秋醉酒赏月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1.步步设问,情由景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作者开篇陡然发问,把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达了出来,显露出作者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抱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整首词围绕“月亮”步步发问,词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怀,便在对天上皎洁的明月的描述中抒发出来。‎ ‎2.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全词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层次结构跌宕起伏,感情抒发曲折变化。作者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自然界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 ‎3.借月抒怀,别具一格。‎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与社会契合的特点。上阕借明月自喻清高,下阕用圆月衬托离别,把“天”“月”人格化,亲切动人、朴实无华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极富浪漫色彩,给读者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在教学中,我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提供感性领悟的氛围;指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并采用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对文本的探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到文本内部,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写作(三) 议论要言之有据 ‎1.能提出正确、新颖、有个人见解和针对性的观点。‎ ‎2.学习选取准确、典型、新鲜、有说服力的论据。‎ 111‎ ‎1.学会围绕观点来筛选论据。‎ ‎2.学会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注意有理有据,说话如此,写作文也一样,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议论要言之有据。(板书课题)‎ ‎2.那么什么是“据”,我们今天的学习首先就要搞清这个问题。‎ 二、理解什么是论据 ‎1.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据应典型、确凿。‎ ‎2.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事实论据包括:①现实事例;②确凿的史实;③统计数字;④经典著作中的故事。‎ 道理论据包括:①经过实践和证明了的真理;②自然科学中的原理、定律、公式;③在历史或现实生活中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的言论;④流传于世的谚语格言。‎ 三、探究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方法 ‎1.论据的选择必须真实。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应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2.论据的选择必须与观点一致,做到典型、充分、具有概括性。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使用道理论据,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注意内在的逻辑性。‎ ‎3.论据的选择必须丰富多样。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今后我们在写简单的议论文时首先要确立一个鲜明正确的论点,然后要学会引用名言警句证明论点,更要学会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事实论据之后或者之前,不能缺少了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四、写作文题 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么看?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五、佳作欣赏 谈诚信 所谓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经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学者也有这样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就是说,‎ 111‎ 行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人共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时空变幻,可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许多伟人也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行者。宋庆龄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去了。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也感动地留下了眼泪,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逐步淡忘和遗失。‎ 君不见,为了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君不见,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毒大米,劣质奶粉,黑心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骗术,以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的人们无奈与无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诚实守信的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不要漠然地说这些与我无关,与同学约好时间却没有准时出现,在考场抄袭作弊,这些难道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与我无关?也许你还会说,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做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修养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种在小事中养成的惯性只会让我们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没有诚信的人间,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诚信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会更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多彩!‎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我们应该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多一份真诚,多一点信任,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 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诚信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诚信的人生散发出金子般的人格光芒,夯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点评:小作者首先阐述了“诚信”的内涵,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做到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4 故 乡 知识与技能 ‎1.理清小说线索,把握小说内容,提炼小说要素,感悟主题。‎ ‎2.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对比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比较鉴赏的方法,品读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要开拓进取才能创造美好未来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勇敢地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和新生活。‎ 重点 111‎ ‎1.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 ‎2.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3.运用对比以及多种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 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 ‎1.对比阅读法:如分析闰土这一形象时,应抓住其前后巨大的变化,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前后联系、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2.点面结合阅读法:如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一方面通过作者的故乡看当时的社会,一方面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作者的“故乡”,点面结合,学生就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题。‎ ‎1.鲁迅故乡绍兴的图片。‎ ‎2.鲁迅的相片。‎ ‎2课时 同学们,我在上这一节课前,先和你们一起欣赏一首诗,它是女诗人席慕蓉的作品,请用心地听老师念。‎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会老去。‎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上面的诗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说自己心中的故乡)‎ 故乡是落叶的根,是游子的梦。每到回乡时,我们心中总是难掩激动与期待:光阴流转,二十年转瞬即逝,故乡现在是何种模样?当年的鲁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曾经魂牵梦萦的地方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他的脚步一起回《故乡》。‎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新文化战线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111‎ ‎1.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学生速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号,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出生僻字词和容易混淆的字词,排除阅读障碍,掌握字音、字形,熟悉字义。‎ ‎1.分析课文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1)指定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①“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②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2)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败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3)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阿!……好得多了。”‎ ‎(4)怎样理解“阿!……好得多了。”‎ 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2.分析第二部分(第6~77自然段)。‎ ‎(1)“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自然段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2)分析景点:‎ ‎①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②第2自然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 充满生气和活力。‎ ‎③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3)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①“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 ‎“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②“我”回忆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邀“我”看瓜刺猹——朴素,热情勇敢,多知。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③作者是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用了许多省略号。‎ ‎④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 111‎ 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3.分析第三部分(第78~88自然段)。‎ ‎(1)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这几句对话反映出宏儿的天真和对水生友情的留恋。童年“我”为了出外谋食不得不离开闰土、离开故乡;而今天是卖掉老屋,永远离开故乡了,因此,宏儿“回来”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吗?“我”这次回故乡,已经感到与闰土的隔膜,那么宏儿与水生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情景?这就使“我”本来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思绪万千,从而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议论和企盼。‎ ‎(2)小说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三段议论的论题是什么?有什么关系?请你概括出来。‎ 小说中的“我”既对新的生活充满信心,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的含义,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和觉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识到,只要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于走向新生活之路,那么新的生活是能到来的,这又说明他比同一阶层的人眼光要敏锐,站得要高些。‎ ‎1.此次回乡虽只停留数日,但那些触目惊心的现实,却让“我”感慨颇多,思绪烦乱。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这篇课文,理清小说的思路。‎ 板书:回故乡(伤感)——在故乡(悲哀)——离故乡(希望)‎ ‎2.学生齐读小说最后四段,思考:当“我”离开故乡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呢?‎ 失望、迷惘、无奈,但更多的是希望。‎ ‎3.“我”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在哪里呢?这一愿望能够实现吗?‎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1)“我”心中有新的生活,虽然还不明确,但肯定不是辛苦麻木、辛苦辗转、辛苦恣睢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这代表了“我”生活的希望和方向。‎ ‎(2)“我”在水生和宏儿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和闰土的影子,也看到了希望。因为他们还小,一定有能力、有希望过上幸福的日子。‎ ‎(3)“我”的愿望能够实现,因为他找到了通向愿望的路,不是像闰土那样乞求神灵,而是勇敢地开拓进取。‎ ‎4.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自己的感悟。‎ ‎1.分析中年闰土形象。‎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 111‎ 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②称呼的变化:‎ ‎“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身份、地位的变化。‎ ‎③语言变化:‎ 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 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⑤思想变化:‎ 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把未来寄托于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表现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2.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 ‎“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3.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4.渐离故乡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先是气闷、悲哀,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继而害怕希望得不到实现,最后又振奋起来。‎ ‎5.画出文中表明“我”充满希望,精神振奋的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111‎ 语句即最后一节。特别是“我想:希望……成了路。”‎ 含义:希望的实现与否取决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6.“我”是一个有着怎样性格的形象?‎ 明确:“我”不等于作者自己。“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文中对“我”的形象刻画,着重运用心理描写。“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7.结合全文,讨论下列问题:‎ ‎(1)小说中共描绘了“三个故乡”,学生联系文章谈谈自己的认识。‎ 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承载着童年难忘的回忆;‎ 现实中的故乡是衰败的,乡景萧索,故人不再,“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被侵蚀的悲哀和无奈之中;‎ 理想中的故乡是美丽的,花好月圆,安居乐业,“我”憧憬在幸福快乐的新生活的蓝图之中。‎ ‎(2)作者笔下的闰土、杨二嫂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闰土是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他,写他的种种不幸,正是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改变农民命运,必须改变整个腐朽的社会制度。‎ 杨二嫂是个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通过这一形象,人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益贫困化的现实。‎ ‎(3)作者对闰土、对杨二嫂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对闰土,作者寄予的是深切的同情,而对杨二嫂,作者对她身上的种种自私和恶习是持批判态度的,但对她的处境也是同情的。‎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尤其是精神、内心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厌恶的畸形儿,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关心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一样的。而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我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阻隔。作者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既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情,交代“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6~77自然段):“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着重刻画了杨二嫂与闰土。‎ 111‎ 第三部分(第78~88自然段):“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执着追求。‎ 三个部分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作者的见闻和感受贯穿始终,以人物的命运为视角,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美好心愿。‎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要打破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隔膜、建立纯真的人际关系、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1)运用对比,表现主题。‎ 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奇异的图画,构成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豆腐西施”与“圆规”,构成人物今昔的对比;“我”和少年闰土的友谊与“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的对比;“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的对比。各方面的对比,把旧中国农村日趋贫困、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更深更广。‎ ‎(2)多种描写,刻画人物。‎ 对少年闰土肖像的刻画,勾勒出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少年的形象;而对中年闰土的刻画,则展现出一个受尽折磨和压榨的旧中国农民的形象。对杨二嫂素描式的勾勒及对其势利尖刻、咄咄逼人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泼辣粗俗、令人生厌的城镇小市民的形象。‎ ‎(3)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作为少年闰土活动背景的奇异图画,营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热爱;离乡时的景物描写渲染了静谧的气氛,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故 乡 鲁 迅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         ↓‎ 物是人非事事休    看到希望 闰土         路在脚下 杨二嫂        开拓进取 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点拨,教会学生学语文。分类掌握生字词,圈点批注赏析语言,多角度立体化鉴赏人物形象,让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定式,掌握方法与规律,有利于语文素养的积淀与发展。此外,探究性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拓展性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使学生受益匪浅。‎ ‎15 我的叔叔于勒 知识与技能 111‎ 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 重点 理解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及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 体会文章主题,认识社会现象。‎ ‎1.线索教学法:抓住“金钱”的变化——“称呼”的变化——“亲情”的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整理情节,自然地感悟主题。‎ ‎2.活动式教学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结合小说的体裁特点和本篇小说的内容,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小说的感悟能力。‎ 莫泊桑的画像。‎ ‎2课时 在法国的海港城市勒阿佛尔,生活着菲利普一家人。每逢星期日,他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而这时,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归航的大海船进港,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导入课题:这个于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为什么全家人那么热切地期盼他回来呢?‎ 莫泊桑(1850~1893年),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300多部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菲菲小姐》《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上的堕落。‎ ‎《我的叔叔于勒》的六个“两”。‎ ‎1.两条线索: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从海外发财归来是文章的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的多年经历是暗线。文中两线并行。在船上见到于勒的情节,使两线交织,达到高潮。‎ ‎2.两拨悬念:小说的开端部分,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菲利普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111‎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菲利普一家为什么要散步?于勒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这一家为什么这样盼望他?这一连串的问号,让读者心情迫切地急于看下文。小说的发展部分,重点写对于勒由恐怖变为希望。于勒在海外发了财,全家都称赞他是“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为什么于勒会成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这个希望之星究竟发了多大的财?究竟会给这一家带来多大的幸福?为什么一等10年不回来?他们的美梦能否实现?作者再次把读者的好奇心抓住了。‎ ‎3.两个对比:其一,前两部分竭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呼之而出;而到第三部分,当菲利普夫妇在海轮上真的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时,却视若毒蛇猛兽,躲之唯恐不及,避之唯恐不远。其二,第二部分中的插叙亦让人物言行前后对照,真假美丑,作者毋庸评述,读者已一目了然。‎ ‎4.两面描写:小说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而对于勒仅有几笔正面描写,多是侧面描写。‎ ‎5.两处映衬:当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尔赛岛旅行时,轮船是“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烘托出人物快乐而骄傲的心情。快到哲尔赛岛时,人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烘托人物的失望和沮丧的心情。‎ ‎6.两点争议:①主题存异:一说作品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一说这篇伦理小说是面“生活的镜子”,揭示了生活中某类人物极端势利的嘴脸,可以借来透视当代某些人的丑陋灵魂。②主人公存异:一是菲利普夫妇;一是于勒。‎ ‎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然后请一位同学叙述故事情节。‎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1)要求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同时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圈点出来。‎ 于勒 好心的于勒 有办法的人 贼 讨饭的 流氓 ‎(2)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从上面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盼望——赞美——厌恶、仇恨 ‎(3)学生根据上面的这条感情线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 盼——赞——见——躲 ‎(开始) (发展) (高潮) (结局)‎ 学生讨论问题:‎ ‎1.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4.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1.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靠在船上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111‎ ‎2.菲利普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3.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 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作者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菲利普一家,当然也认识了他的叔叔于勒。这一家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他们吧。‎ 提名学生作出回答。‎ 对菲利普夫人的认识:精明、刻薄、泼辣、有主意、富有心计、为儿女着想……‎ ‎(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对于勒的认识:糟蹋钱、自作自受、不知悔改、怀念亲人、令人同情……‎ ‎(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课文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它的中心词是“叔叔于勒”,那么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于勒呢?‎ 不是。‎ ‎2.于勒叔叔这个人物贯穿了课文的始终,他为什么不是主人公呢?‎ 判定作品中的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看这一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都是紧紧地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的,但是,于勒只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作者设置他是为了组织材料、构造故事、推动情节发展,并不是靠他来揭示主题。‎ ‎3.什么人物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最重要呢?是“我”么?‎ ‎“我”仅仅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虽然“我”从头到尾都有出现,整个故事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但那只是为了使作品有一个更客观的叙述角度。‎ ‎4.那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 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时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上,集中表现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全文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5.了解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以菲利普为例,如作品写他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很像于勒时,他“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是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心中充满了恐惧的感情。当他从船长处证实老水手确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见这打击是何等沉重。当他回到妻子身旁时,“神色张皇”,说话“结结巴巴”,最后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这表现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惧,仿佛大难即将临头,慌乱到了极点。‎ 111‎ ‎6.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中,可以看出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 ‎7.试举例谈谈,本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于勒在美洲发了财,过了十多年,富翁于勒竟一下子变成了穷水手。确实出人意料,可又在情理中。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尔虞我诈的社会,这个被哥哥“打发”“赚了点钱”的于勒,在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2)菲利普一家与于勒在一条船上相遇,也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于于勒穷困潦倒、年老而流落异乡,被船长带回却又无脸回家,只好栖身船上;二姐婚礼后全家到穷人最理想的哲尔赛岛去旅游,这就必须乘船。在船上,作者又设计了“吃牡蛎”的情节,这样,菲利普一家就合乎情理地与卖牡蛎的于勒在一条船上相遇了。‎ 菲利普夫妇是可怜的,可怜在他们生活的窘迫;也是可鄙的,可鄙在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这部世界名篇,没有把这些直接告诉我们,而要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作者留下的丰富的空间里进行再创造。因此,小说虽短,但它含蓄、隽永。‎ 这篇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的生动描写,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嘴脸,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 本文虽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但对于勒的直接描写却很少,文中着重写的是菲利普一家盼、赞、遇、躲于勒的过程。于勒出场前,全家日夜盼望他回来。但是,当贫困潦倒的于勒出现在菲利普夫妇面前时,他们却咒骂、怨恨、躲避于勒。文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有力地突出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完全着眼于金钱,深化了文章主题。‎ ‎(2)多种描写方法并用,人物性格鲜明。‎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写菲利普发现卖牡蛎的人很像于勒时,作者极力描画了他的脸色和眼神。“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写出了菲利普内心的紧张以及恐惧,这种恐惧已经表现在他的神情上了。‎ 111‎ 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层次地探究文本。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我设计了三个主问题和三个亮点探究活动:寻读——解决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品读——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进而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这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拓读——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美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 ‎16 孤独之旅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 着重分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成功的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文章结构。‎ 难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 ‎1.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并由此理解课文内容。‎ ‎2.体验法:在研读中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芦苇荡的图片。‎ ‎1课时 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在一天天地长大,不仅在身形上,也在心理上。但是,‎ 111‎ 你们是否长大到能够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呢?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去芦苇荡里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使他在经历磨难和痛苦中长大了。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你有过这样“长大”的体验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孤独之旅》。‎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1974年入北京大学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近作《细米》获第六届(2001~2003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草房子》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芒,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晰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调高雅,自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既讨孩子喜爱又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整体认知,概括故事内容。‎ ‎2.学生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语段,体味有关的细节描写。‎ ‎3.明确文章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1.结合课文,畅谈“成长”。‎ ‎(1)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感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时变得坚强。‎ ‎(2)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寂寞”、“已无一户人家”、“唯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等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 111‎ 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巨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放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组织学生畅谈自己“成长”的感受。‎ 联系杜小康的成长,和教师、同学交流成长的感受。‎ ‎(4)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①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时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②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③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2.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小组研讨后回答,教师点拨:‎ 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嬉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父亲显然也是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写鸭群“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和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文题叫“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两点:‎ ‎(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活的表现。‎ ‎(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在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 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成长为小小男子汉。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111‎ 我们会有欢乐,也会遇到痛苦;会成功,也会遇到失败……只有经历风雨和挫折,我们才能成长,才能迎来人生的新阶段。‎ 小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为“挽救家道”,他无奈地随父亲离开油麻地,开始了在芦苇荡里生活的日子。‎ 第二部分写他从此陷入孤独,在到芦苇荡的路上他开始感到了茫然、恐惧和无助,以及不堪忍受的孤独。‎ 第三部分具体描写芦荡生活。在芦荡的生活是艰辛、单调的,尤其是孤独的心理折磨着杜小康,他不得不一点一点承受着;就在这承受的过程中,他得到了锤炼,所以当那一场暴风雨到来时,他已能坦然面对,勇敢地挑战生活、享受生活。‎ 本文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苇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当今的少年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迅速成长。‎ 这篇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不刻意追求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写景状物准确细致,对环境、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并具有深层意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得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孤独之旅》以第三人称进行写作,且小说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障碍。在上课过程中,我让学生用“代入式”进行阅读,假设自己就是杜小康,设身处地地理解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对学生掌握小说主旨、理解题目含义都有很大的帮助。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在探究环境描写作用时,我出示相关的图片,阅读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调动联想与想象,充分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 写作(四) 学习缩写 ‎1.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111‎ ‎2.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3.思路清晰,畅通连贯,结构完整。‎ ‎1.掌握缩写的方法、原则,能简单地运用缩写进行作文。‎ ‎2.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进行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有句幽默的小品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华”,今天我们就来把这句话放在作文写作中来谈谈。大家知道,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写细致、写具体、多用修辞方法,尽可能写得生动形象,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长话短说、言简意赅吗?(例如:遇到紧急情况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 ‎2.的确,把事件叙述具体是一种表达能力,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必需的交际能力,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学习在作文写作中如何长话短说,言简意赅。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此内容——缩写作文。‎ 二、什么是缩写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通过压缩、删减、提炼,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把长文章改写成短文章的一种写作训练。‎ 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缩写方法指导 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具体的缩写方法有以下几种:‎ ‎1.摘录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2.删减法。‎ 原文叙述或说明具体而细致,缩写时将这些删除,剪掉枝叶,留下主干。缩写句子,保留强调的分句。段落缩写可以抓住段中主句,其余的字句适当保留。如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次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议论性的文字,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 ‎3.概括法。‎ 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原文的意思。记叙文,细致描写的部分可压缩成粗略的描写 111‎ ‎,详尽叙述的部分可压缩为概括叙述,详细的对话可以改为简略的对话等。说明文,可概括那些对特征、本质解释的文字。议论文,可将理论论据由具体引用压缩成概括引用,事实论据可由具体详细叙述变成概括略述,有的论据还可以一语带过。也可以把几段文字压缩成一段文字。还可以把段缩成句,长句缩成短句,以及把抒情性的句子缩成一般的陈述句。‎ 以上三种方法可能结合使用,务必使缩写后的文章尽量保留原文精彩的句子或中心句,做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特别要使保留的部分和变更的部分衔接自然吻合。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打乱原文的顺序,另起炉灶,重新组织材料,更不能随意发挥,添枝加叶。‎ 四、写作文题 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写一则故事梗概。300字左右。‎ 提示:(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列出缩写提纲。(2)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3)语言要简明扼要,流畅通顺。‎ ‎2.班上要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要求每位同学向全班介绍一本书。请以《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一本你读过的书。不少于600字。‎ 五、佳作欣赏 缩写《我的叔叔于勒》‎ 我家在勒阿佛尔。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勒阿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发了财就会回勒阿佛尔的。可以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后来,有一个公务员看上了我的二姐,并且在看过了于勒叔叔的来信后决定和我姐姐订婚。于是,父母决定在婚礼后,全家一起到哲尔赛岛去作一次小小的旅游。‎ 哲尔赛的旅行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父亲忽然看见在卖牡蛎的,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父亲向船长了解到,这就是于勒,船长在美洲把他带回国。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我看了看于勒叔叔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从此以后就再没见到过于勒叔叔了。‎ 点评:小作者在充分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保留了于勒叔叔的两次来信、我们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的原因、以及在船上偶遇于勒叔叔的情景。缩写后文章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连贯,中心突出。‎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11‎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2.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 ‎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评价鲁迅名言或学过的鲁迅作品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本文的论证特色,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语文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的能力。‎ ‎1.鲁迅的照片。‎ ‎2.《且介亭杂文》的封面。‎ ‎2课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是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有《而已集》。‎ 111‎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3.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直接反驳: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归谬)‎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1.诵读第1~5自然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自然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了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无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告,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自然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 111‎ 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从写作方法看,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再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鲁迅的杂文历来被喻为“匕首”、“投枪”。现在让我们看看这“匕首”、这“投枪”为什么会如此的锋利。‎ ‎1.鲜明的爱憎立场。‎ ‎(1)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在哪里?‎ ‎(2)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投影: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总之,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充满战斗力。‎ ‎2.饱满的讽刺性、战斗性。‎ 语言尖酸泼辣,富于讽刺,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 ‎1.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的?‎ 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111‎ 鲁迅先生有着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襟怀,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摆出对方论据,第2自然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 第3~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这是直接反驳。‎ 第6~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作者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举古今事例论证。‎ 第9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得出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指出有充满自信力的中国人存在,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展现了作者的爱国赤心。‎ ‎(1)语言极富感染力。‎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立驳结合,论证严密。‎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不能一概而论。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从驳论入手,又驳又立,紧密结合。课文第二部分直接反驳错误论点,是驳论。第三部分间接反驳错误论点,从正面立论,使对方论点不攻自破。‎ 我在课堂教学时围绕“学习巧妙的驳论技巧,感悟语言特色,品析重点语句深意”这一中心内容,从读、感悟开始,到自主探究文章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特点,进而“潜心涵思,细品深味”,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色。‎ ‎18 怀疑与学问 知识与技能 111‎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领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 ‎2.理解、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重点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难点 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朗读分析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1.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论据类型:‎ ‎①事实论据,可以是:a.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统计数字。‎ ‎②理论论据,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定理公式、规律等等。‎ ‎3.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111‎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话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文中的生字生词。‎ 颉(jié) 滞(zhì) 儒(rú) 塾(shú)‎ 启迪:开导;启发。‎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辨伪去妄: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归纳各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第2自然段:“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第3自然段:传说不一定可靠,但做学问有时只能靠它。‎ 第4自然段:论述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5自然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6自然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部分(3~6段)阐明总论点,这是本文的论证部分。这个部分分两层写:第一层是第3~5段,第二层是第6段。‎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那么本文围绕“怀疑与学问”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在3~5段中,为证明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111‎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事实论据),引用了哪些名言(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1)国难危急时的口头消息;(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3)听说“腐草为萤”。‎ 道理论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4.下面是对第3段中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的理解,哪种看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A.①│②③④(并列)  B.①②③│④(并列)‎ C.①│②③④(因果)  D.①②③│④(因果)‎ D是正确的。因为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②而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④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和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5.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6.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7.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8.第6段第一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这句在文章中起两个作用:(1)揭示第一个分论点,提出第二个分论点。(2)承上启下,而且使前后部分具有层进关系,论述深入一步。‎ ‎9.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第6段运用举例论证,举了清代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雄辩有力地论证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 ‎(2)对比论证:第6段2、3、4、5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正反两方面说理,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一切”和四处“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都不能删去,因为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的怀疑提问、评价、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1.分析本文中论据的种类。‎ 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体现在第4段和第6段。道理论据体现在第1、2、5、6各段中。‎ ‎2.分析本文的论证,各举一例。‎ 本文中为了突出论说的力度,‎ 111‎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三种论证方法。如作者从国难危急时各地的口头消息不一定可靠,不应当随随便便相信,推导出做学问也是如此,要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怀疑的精神。这样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采用类比论证,更容易让人信服。‎ ‎3.课文对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个中心论点阐述得十分精辟透彻,令人信服。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善于分析事理,有理有据。‎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证明中心论点。‎ 第一层(第3~5自然段):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二层(第6自然段):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1.文章分析事理透辟晓畅。‎ ‎2.本文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怀疑与学问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①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②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主要用道理论证的方法。‎ ‎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主要用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文提出了“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指明了敏于生疑、勇于质疑是创造的关键。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查找一些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这样教学也就为学生议论文的学习和写作做了一次很好的指导,学生对创造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指导、互动的学习,认真的讨论探究,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将文本的创造内涵做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诠释。‎ ‎19 谈创造性思维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11‎ ‎1.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3.理解体验设问句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真的不止一个,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着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重点 学习本文用举例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本文作者看问题的角度,敢于向固有的观念挑战的勇气。‎ 难点 论证方法;层递的结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 诵读法;对比法;举证法。‎ 罗迦·费·因格的相片。‎ ‎2课时 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原因,创新是一个国家屹立世界的前提。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那么怎么才能走一条独创的道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费·因格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斯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1.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先在课上各自诵读全文,同时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认真阅读书中注释并使用工具书。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2.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观点的论述,分析概括文章层次。‎ 让若干个学生依次诵读全文,同时复习生疏的字音和词义;然后让学生先在组内表达各自的理解情况,再统一意见,回答问题;最后经过老师指导和修正后,投影显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其所引发的创造力。‎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总结全文,‎ 111‎ 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号召大家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作者开头引述材料有何好处?‎ 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同时,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也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写法。‎ ‎2.作者从这个材料中提炼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意在表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同时也批驳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狭隘观点。‎ ‎3.作者用“可以说”一词承上启下,说明应“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一个答案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那么,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 ‎(1)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创新意识的素材。‎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4.作者在论述上面这个问题时,举了两个例子,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再举一些例子。‎ 举例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田忌赛马;飞机和船的结合产生了航空母舰,等等。‎ ‎5.第9自然段开头作者用“不过”一转,通过两个设问将问题引向深入,他是怎样分析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这一问题的?‎ 首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前者自我压制,从而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后者关注极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从而获得灵感。其次,作者摆出典型的创造型名人的事例来加以论证。‎ ‎6.作者由此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举例证明。‎ 见课文第12自然段。伽利略从教堂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得到的启示;瓦特看见水烧开时水壶盖震动而受到启示等。‎ ‎7.体会第11、12自然段中“大多数情况”“往往”“主要……之一”的作用。‎ 对内容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说明一般如此,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避免表意绝对化,用语准确。‎ ‎8.通过以上分析,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态度意识及三个关键,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9.课文在证明论点时采用的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摆事实,讲道理。‎ ‎1.名言(教师可以出示名言):‎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塞缪尔·约翰逊)‎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陆登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同学们交流各自查找的有关名言。‎ ‎2.聚焦论证方法。‎ 111‎ 问题设计:‎ 观点: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请选择一则格言作为论据,写一段文字来论证上述语段中的观点。然后小组交流。启迪学生,这就是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伙伴一起玩球,球掉进了树洞中,洞很深,司马光让伙伴们不停地往里面倒水,球终于浮了上来。‎ ‎(1)如果洞里是沙地,灌水行吗?‎ ‎(2)如果洞底恰好和人家的建筑相通,你认为最经济的方法是什么?‎ ‎2.砖头有什么用处?(不得少于三种)‎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由一个有趣的思考题作为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作者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用一个设问引出下文的阐述。“本论”部分作者分三个层次阐述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层次之间过渡自然。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得出全文的结论。引论——本论——结论,论证逐层展开,层层递进。‎ 本文从一个选择题入手,阐述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并锲而不舍地探索,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111‎ ‎1.逻辑严密,有理有据。‎ 作者从具体的例子入手阐述道理,先论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即明确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再进一步论述其实所有的人都能具备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具备创造性思维。这样层层递进,将道理说得透彻、明白。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有理有据。‎ ‎2.语言准确、严密。‎ 例如:“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在此强调数学问题,这种用语是非常准确、严密的。因为数学的答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思维的方式可以多样,但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 ‎3.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如第④、⑨段这些设问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接、过渡的作用,有利于逐层展开论述;在表达效果上更能迎合读者心理,更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一、尝试短文长教。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在阅读思考表达中进步。这种想法,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这篇文章不长,内容也不是很深奥,学生可以读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参与的状态,注意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东西,把握新的教学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完善。‎ 二、学习活动设计比较合理。“对话”环节的设置是一个不小的亮点,在活动中愉快合作,有兴致有热情地解决问题,攻克理清思路的难点。“对话”,是不会过时的活动,尤其初中学生较喜欢说话,在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里,尽量多地给学生彼此间对话的机会,师生间对话也在其间穿插。‎ 111‎ ‎20 创造宣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通过事例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 ‎1.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难点 理解驳论文“先破后立”的写法,把握文章主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法、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法。‎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有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都难免会丧失自信心。那么,如何重树自己的自信,如何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辉煌的人生?这是许多人,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陶行知,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这篇文章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1.解题。‎ 111‎ 这是一篇驳论文。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从而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文章虽然写于1943年,但在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用了大量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证据充分,论证深刻,透过作者充满激情的语言,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创造意识会大大增强。‎ ‎2.议论文的种类。‎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2)驳论: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1.快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5~11自然段):先驳后立,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 第三部分(12~15自然段):进一步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 第四部分(16自然段):发出创造宣言。‎ ‎2.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发出的宣言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1.本文作者的出发点和写作意图是什么?‎ 作者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是为了大大增强人们的创造意识。‎ ‎2.文章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本文是驳论文,所以以驳论为主,作者采用先破后立的写法结构文章。作者先通过宗教家、美术家、教育者的创造来说明什么是创造,然后通过事例分别批驳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最后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即中心论点。‎ ‎3.读4~10段,回答:本部分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主要用了例证法。‎ 借口     反驳论据 ‎4.作者所举的“不能创造”的五种借口是从哪些角度出发提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缺乏自信 它们的共同点是缺乏自信。‎ 111‎ ‎5.本文揭示主旨的是哪句话?‎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者通过大量的例证很自然地引出自己的观点,揭示出文章主旨。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 ‎6.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反驳的五种错误观点和作者的宣言,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精彩语言。‎ ‎1.本文有破有立,既摆出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又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主张。试加以分析。‎ 文章首先列举了“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因而不能创造的两个借口,针对性地提出了“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的主张;接着,作者又针对“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陷入绝境”这三个不能创造的原因,明确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 ‎2.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3.读了本文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如何创造的感受。‎ 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厚实的基础。‎ ‎4.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中的修辞及其作用。‎ 品味语言——排比 ‎(1)“有人说……”五个句子。‎ 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总结了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强调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11‎ 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强调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品味语言——比喻 ‎(8)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品味语言——反问 ‎(9)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犀利的反问,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文章论证思路清晰。开头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接着驳斥了几种错误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然后以东山樵夫为例,进一步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最后发出关于创造的宣言。‎ 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汗水,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宣言。‎ ‎1.运用例证法,逐一反驳。‎ 作者运用大量古今中外颇具影响的人物事例,反驳种种错误观点。人是创造活动的主宰,用人物创造成功的经历来证明观点也就最具有说服力,最能打动人。本文引例丰富,例证生动、感人,极具教育性。‎ ‎2.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论证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文中的系列排比句,或肯定人物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或赞叹人物经历的非凡,从不同角度反驳错误观点,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 ‎3.反驳之后,水到渠成地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人人能创造。使文章论证全面,观点鲜明,结论真实可信,极具感召力。‎ 教学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品读鉴赏课文,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及语言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自信,感悟自信,从而在生活中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总之,整堂课的构思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感悟,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111‎ ‎,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体现分层教学。‎ 写作(五) 论证要合理 ‎1.了解常用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学会灵活运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来说理。‎ ‎3.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1.学会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论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议论文写作学习中,能够在文章中确定一个明确的观点,并举出相应的事例对论点进行证明,但大家只会罗列事例,对事例的筛选不够,即使筛选好了事例,在运用论证方法的时候,对各种常用的论证方法的基本方式不清楚,也就达不到各种论证方法应有的效果,更不用说论证合理了。所以,本节课我们就准备围绕着论证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学习,来提升自我运用论证方法优化作文素材的组织表达能力。‎ 二、常用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是作者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式。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 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2.道理论证 概念: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3.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4.类比论证 拿具有共同属性的同类事物比较,由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论证方法。‎ 运用类比论证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2)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3)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 ‎5.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点(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111‎ 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常常也具有推理关系。‎ 三、“论证要合理”方法指导 ‎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同样,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2.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讲道理和摆事实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3.做到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为了使论证的结构合理,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四、写作文题 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2.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五、佳作欣赏 快乐,源自于知足 快乐,是人们常说的,且每个人的心境不同,看待快乐的方式也就不一样。刘禹锡陋室简陋,却能以苔痕草色为乐;欧阳修仕途坎坷,却能以百姓安乐为乐;女排姑娘训练艰苦,却能以为国争光而乐;生活虽贫困,但温馨的亲情能带来快乐……所以说,人世间,快乐无处不在。‎ 但我们却常常能够听到人们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社会黑暗,抱怨自己的不快乐。贫穷的人抱怨自己不够富有,富有的人却抱怨自己不够自由;平凡的人抱怨自己不能成为大众的焦点,引起人的注意;而明星却抱怨自己不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平凡地活着。人——总是不断抱怨自己不曾拥有的,却从未知足属于自己的。‎ 有人说,生病就是一个不断知足的过程。当你得了感冒时,才会发现健康的时候有多美好;后来,因为生病而坐轮椅时,才发现虽然感冒,但却能站着也是好的;而后,因每日坐着而生了褥疮时,才发现其实能安稳地坐着也很悠闲;到了最后病重,清醒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才会怀念生褥疮的日子……‎ 人——应学会知足,古人云:“知足者常乐。”只有知足,才会感受生活,感受生活带给你的快乐。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快乐的话,那么请想一想那些还不如你的人;当你抱怨鞋子样式老土时,请想想那些没有鞋子穿的人;当你抱怨饭菜不可口时,请想想那些没有饭吃的人;当你抱怨父母不理解你时,请想想那些没有父母的孤儿们……这样,你有没有知足呢?知足的你有没有快乐呢?‎ 人应知足,才能常乐,因为——快乐,源自于知足。‎ 点评:作者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个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快乐,源自于知足。接着从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快乐谈起,分析出人们之所以感觉到不快乐,是因为自己的不知足,从而得出“人应知足,才能快乐”的结论。文章恰当地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说服力强。‎ 111‎ ‎21 智取生辰纲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过程与方法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以设置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紧扣人物的语言、行动,分析讨论杨志与晁盖、吴用等英雄是如何斗智斗勇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方法,掌握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点 文章题目“智取生辰纲”与这篇课文从杨志等人的角度叙述故事之间的关系。‎ ‎1.问题导读法: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2.妙点寻踪法:在默读中圈点批注,让学生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获得审美享受。‎ ‎《水浒》有关知识和与杨志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宋江、林冲、吴用、武松、鲁智深……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民间盛传不衰,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并不相同,但最后他们却都上了梁山。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小说家。‎ ‎《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整个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塑造了起义英雄群像。‎ 111‎ ‎1.“生辰纲”是什么?‎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走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一枝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晁、吴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 ‎(1)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做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2)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 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做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 ‎(1)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2)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 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3)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一个不体察下情的领导,是不受欢迎的领导,杨志正是这样一个人。杨志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后代,他武艺高强,却屡遭颠仆,这与他暴躁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走近这位“青面兽”。‎ 111‎ ‎1.杨志之“智”。‎ 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1)他不多带兵。‎ ‎(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 ‎(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强人也不愿走。)‎ ‎(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的安全,煞费苦心。杨志采取的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汉、斥责虞候、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这说明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课件展示或板书:‎ 杨志之“智”‎ 智藏行踪——精明 智变时辰——谨慎 智选路径——多智 ‎2.综合比较: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课件展示或板书:‎ ‎    军健——骂、打——怨怅 杨志——虞候——嗔——搬口——无不怨怅 老都管——烦——恼他 ‎(军士、虞候、老都管,无不怨怅。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心理导致他欠理智、失人和。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失败埋下了隐患。)‎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的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杨志棋差一着。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 课件展示或板书:‎ 杨志失败的内因:急功近利,欠理智,人不和 杨志失败的外因:天外有天,棋差一着 ‎3.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课件展示或板书:‎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小说环境描写是怎样的,对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111‎ 学生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后回答。‎ 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写法也多变:有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的,有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的,有通过杨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来写的,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的。‎ 故事中的许多情节,都由炎热的气候条件所决定。因为“热似火”,所以众军汉肩挑重担,苦热难熬,一路惆怅不已。因为天热,所以不“趁早凉走”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抱怨。因为“红日当天”“热不可当”,所以行至黄泥冈,见到松林便要歇凉,死活不走,杨志与部下的冲突也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天热,所以口渴难耐,见到酒就要喝,最后杨志自己也喝了半瓢。因为天热,所以晁盖等人装作歇凉争先喝酒也毫无破绽。总而言之,吴用用蒙汗药智取的计策,就是根据炎热的气候条件设计的。写炎热,才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 课件展示或板书:‎ 自然环境:天气炎热 作用:铺垫和推动情节发展 ‎1.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 要求:(1)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然后以“六月初四,黄泥冈上……”为开头来叙述;(2)说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放飞想象,大显身手;(4)400字左右。‎ 示例:六月初四,黄泥冈上。天未及晌午,已十分炎热。晁盖一行七人潜伏在松林里歇凉。“来也!来也!”眼尖的,早见十五人沿一条僻路慢慢走上冈来。内中一个,手拿藤条,头戴凉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众人知道,此人便是“青面兽”杨志了。‎ 十五人刚刚上得冈,便有藤条声、怒骂声混杂着争吵声传来。吴用说:“定是杨志这厮不准在冈上停留。”便吩咐一人去林边探头探脑张望,却故意让杨志瞧见。杨志果然拿了朴刀,赶入松林。七人指着地上排开的江州车儿,称是濠州贩枣客商。杨志去疑,众军士得在冈上暂息。这时,白胜挑一担酒,唱着山歌上冈子来。晁盖一行料到天热难当,众军士要买酒止渴,杨志定会阻止,早掏出五贯钱,顷刻一桶酒喝光。刘唐从另一桶兜了一瓢,故意拿上便吃。白胜赶上制止,追入松林。吴用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便去桶中舀酒。却被回头的白胜劈手夺过,倾在桶里。眼见剩下的一桶酒已被吃过,杨志同意众军士买酒,自己也吃了半瓢。“倒也!倒也!”不一会儿,只见十五人一个个头重脚轻,软倒在地,动弹不得。晁盖一行推出江州车儿,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上车子,叫声“聒噪”,扬长而去。‎ ‎2.小组讨论,比较改写后与原文效果的不同。‎ 原文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暗写智取的计谋偷偷实施,最后全盘托出,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效果,更有悬念,更吸引人。这可以说是作者构思、叙事的“智慧”了。‎ 明线          暗线 杨志押送生辰纲   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 ‎   ↓           ↓‎ 上路          定计 中计  六月初四正午  施计 失纲  黄泥冈松树林  劫纲 111‎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生动地塑造了农民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大智大勇。‎ ‎(1)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简练传神。‎ 首先,环境描写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写天气酷热,着墨不多:“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只几句便把酷热难耐的天气写得非常真切。‎ 其次,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写军汉们“正在那里凑钱”,只几个字便描摹出一个细节来,不必再写军汉们个个垂涎欲滴的样子了。‎ ‎(2)通过行动和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杨志的精明警惕、粗暴蛮横,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无一不是在言行中展示出来的。卖酒人的言行更是妙笔。唱着歌挑酒上山,其轻松之举与众军汉的艰难形成对比。卖酒人的语言分量重:“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一句话含意丰富,真是妙人妙语。‎ ‎ 杨志押送生辰纲    好汉智取生辰纲 我在课堂教学时紧紧围绕“智取”这一文眼,从如何“智取”,到“智”在何处,再到以“智”斗“智”,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也因此步步深入、自然流畅,加深了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22 范进中举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文学常识。‎ ‎2.了解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2.理解可笑的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 ‎1.分析范进、胡屠户等艺术形象。‎ ‎2.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111‎ 难点 理解可笑的人物所反映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1.比较分析法:以对比的手法为突破口,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2.讨论论辩法:圈点批注,充分感知文本;小组讨论交流,分组辩论,共同探究:范进中举悲哉?喜哉?‎ 有关《儒林外史》的资料。‎ ‎2课时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曾在选拔人才等方面起过推动作用,但后来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腐朽没落,这一制度也蜕变为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精神枷锁。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作了无情的针砭。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段之一——《范进中举》。‎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中年移居南京秦淮河畔,在此创作了大量诗文与不朽著作,其中包括小说《儒林外史》。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儒林外史》是古代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 ‎1.快速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号。‎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范进中举,作者着意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 ‎3.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1.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1)家境 ‎(2)地位 ‎(3)别人的态度 ‎(4)典型:胡屠户 ‎(5)另有邻人 ‎(6)本人态度 ‎2.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当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又发疯了?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 111‎ ‎(1)范进从20岁起屡试不中,苦苦挣扎,直到54岁才得了个秀才。邻里的揶揄、胡屠户的责骂,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又相信命运憎人,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他时时热切盼望中举,又从没料想到那一天真的会到来。当他已完全习惯那种饥寒、屈辱、寄生的可怜地位,已麻木到在胡屠户那种难堪的辱骂面前点头称是的时候,突然看见“第七名亚元”的大红报帖,他那被失败和屈辱所窒息了的一切欲望和自尊心,以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他的神经无法承受,情不自禁地喜极发疯。精彩片段:第5自然段。齐读、品味描写的细腻、生动、传神——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2)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 ‎①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②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③噫——好了——好 ‎④众人慌乱,拉也拉不住。‎ ‎⑤既形象展现了范进的疯狂丑态,又将各色人等的趋炎附势的心态展露无遗。‎ 在科举制度下,无数个封建知识分子一朝金榜题名,人生的轨迹就发生了巨变。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范进是如何变化的。‎ ‎1.感知艺术形象。‎ ‎(1)范进形象。‎ ‎①根据范进的言行,说说范进对待科举的态度。概括范进这一形象的特点。‎ 范进形象: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到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成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地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这样的反常,充分表现了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②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地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 ‎(2)其他人物形象。‎ ‎①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范进中举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范进中举后)的市侩形象。‎ ‎②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的目的和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性格。‎ ‎③众乡邻:嫌贫攀富,前倨后恭,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本文讲述的“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是喜剧还是悲剧?‎ 范进中举,表面上看是“大喜”,实际上是范进悲剧人生的展现。中举前生活贫困,‎ 111‎ 没有营生能力,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只是苦读“圣贤之书”;一旦中举,便马上换了“贵人”的嘴脸,同张乡绅的攀谈更是充满虚伪。由此可见:范进如不中举,世上多了一个迂腐无能、贫病潦倒的书呆子;范进中了举,社会上也只不过多了一个虚伪腐败、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所以无论中举与否,对范进来说都是他人性的缺陷,灵魂的失落,人生的悲剧。而这种个人悲剧,又是封建科举制度一手造成的,无数知识分子在这种科举制度的毒害下,或终生不得志,悲惨地死去,或一朝得志,便成为朝廷压榨百姓的帮凶。总之,这已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民族、国家的悲剧。‎ ‎3.除对比外, 作者还用了哪些手法取得了深刻的讽刺效果?‎ ‎(1)夸张手法。‎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三十五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2)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例如,写范进的疯态:‎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表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世人宣布自己的夙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表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范进中举》的核心是“中举”。“中举”即考取举人的意思。明清时代规定,每隔三年,在京城北京和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试,叫做“乡试”,录取的称作举人。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一旦名列举人榜,就意味着爬上了统治阶级的行列,从此就可以升官发财,作威作福了。作者通过描写封建士子范进在穷愁潦倒的境遇中,醉心功名,因中举而痰迷心窍喜极发疯的丑态,和他在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的鲜明对照,对八股科举制度和封建末世的世态炎凉作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形象地说明了八股科举制度是套在封建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是戕害人心、败坏社会风俗道德的麻醉剂。‎ 前一部分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侧重描写范进穷困寒酸的生活。后一部分写范进中举后“发疯”、“治疯”和张静斋的拜访,在对比中表现整个社会各色人的形象。通过对比,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以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了范进中举时癫狂的丑态和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111‎ ‎1.精典的语言。‎ 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幅,通过语言描写,把这个市侩形象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范进的语言也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同。‎ ‎2.前后的对比。‎ 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自身言行的对照,揭露人物虚伪丑恶的嘴脸,是这篇小说讽刺艺术的一个显著特色。胡屠户这个形象,作者就是通过他在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嘴脸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的。‎ ‎3.侧面的烘托。‎ 侧面烘托的作用是很显然的。如果只作孤立的人物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了侧面烘托,那场景就够热闹,够可笑的了。侧面烘托又分两种,一种是零星地穿插在范进喜疯的每个过程之中,一种是集中地安排在正面描写之后。‎ ‎4.合理的夸张。‎ 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的巴掌再也弯不过来等情节,都因作者运用了合理的艺术夸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起了更有力的更深刻的批判作用。‎ 的市侩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了小说体裁的特点,先从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言行对比开始,既分析出胡屠户、乡邻、张乡绅的性格特点,又使学生对范进生活的社会环境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意识到范进的发疯有他的社会性和必然性。然后再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探究其发疯的原因。由可笑、可怜到可悲,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体会到小说的讽刺艺术。‎ ‎23 三顾茅庐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课文内容。‎ ‎2.把握本章节中刘备和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2.培养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 11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知文中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志存高远。‎ ‎2.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难点 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朗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三国演义》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人物。在任何时候提到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因为,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百分之百的中国的智多星。今天,我们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这一章节,不过是诸葛亮众多故事之一,但是,仅仅从这一个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我们就可见一斑。‎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1.三顾茅庐。‎ ‎“茅庐”即草庐。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次亲临拜访,邀请诸葛亮帮助打天下。后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 ‎2.刘备(161~223),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公元221年称帝,建都于成都,国号汉。‎ ‎3.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著作有《诸葛亮集》。‎ ‎4.《三国演义》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111‎ ‎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刘备、诸葛亮、张飞。‎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 ‎(一)探究刘备的人物形象。‎ ‎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 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宽宏气度、诚心诚意。‎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刘备的特点?‎ 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来体现刘备的特点。‎ ‎(1)语言描写:“汝若同往,不可失礼”“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且勿惊动”“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2)动作描写:“只在门首等着”“玄德拱立阶下”“又立了一个时辰”“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刘备闻言,顿首拜谢”……‎ ‎(3)侧面描写:通过张飞的语言描写,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衬托出刘备的谦虚、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特点。‎ 张飞的性格特点:鲁莽、急躁、讲义气。‎ ‎4.文中哪些事件或语句体现出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1)斥责张飞;‎ ‎(2)见面之前,刘备的言行;‎ ‎(3)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说的话:“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4)泣请孔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领悟刘备对诸葛亮态度认真,恭恭敬敬,体会他尊重人才、呵护人才、求贤若渴的品质。‎ ‎(二)探究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1.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淡泊名利、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门便知晓天下事、足智多谋。‎ ‎3.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 ‎(2)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不过虽逢其时、未逢其主之权宜之计。‎ ‎4.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诸葛亮的特点?‎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 ‎5.诸葛亮人称“卧龙”,课文是怎样写他的雄才大略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6.小说中多次出现诗词,有什么作用?‎ 小说中三次使用诗词:第一次是孔明醒后所吟的诗,表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质;后两首是后人的赞诗,‎ 111‎ 是对诸葛亮的才华与品质的赞誉。三首诗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 ‎(三)研读孔明对策。‎ ‎1.孔明为刘备献策包括哪几层意思?‎ ‎(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势力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 ‎(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 ‎(3)规划政治蓝图,打消刘备疑虑。‎ ‎2.孔明为刘备规划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汉室兴,大业成。‎ ‎3.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以人和为基础,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取中原。‎ 小说通过刘备“三顾茅庐”,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现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3.铺垫烘托突出形象。‎ 三顾茅庐 ‎“立足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我这节课教学理念的支撑。学生对课文内容较为感兴趣,但在学习中感受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及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志存高远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中重点抓住文中描写刘备、诸葛亮动作、语言、神态等词句细细品味,感受人物的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2.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 ‎3.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2.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走近《红楼梦》,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111‎ 重点 ‎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2.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1.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情景导入法、分析讨论法。‎ 有关《红楼梦》的资料、视频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投影显示:‎ 作者的图片、生平及《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视频片段)。‎ ‎2.同学们:通过幻灯片我们对作者及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疏通字词,概括出这篇小说的六要素。‎ 时间:吃早饭时;‎ 地点:大观园秋爽斋晓翠堂;‎ 人物:刘姥姥、贾母、鸳鸯、王熙凤等;‎ 故事的起因:鸳鸯和凤姐商议拿刘姥姥取笑;‎ 故事的经过:刘姥姥在鸳鸯和凤姐的导演下故意出洋相让众人取笑;‎ 故事的结尾:凤姐和鸳鸯分别向刘姥姥解释和赔不是,与开头相照应。‎ 111‎ ‎2.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3.除了刘姥姥,文中还写了哪些主要的人物,把他们的名字标记出来,按人物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一说都有谁。‎ 贾母、凤姐、王夫人、李纨、探春、鸳鸯、琥珀、薛姨妈、湘云、黛玉、宝玉、迎春、惜春等。‎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对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可想可知。‎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3.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1)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2)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3)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4)宝玉笑时滚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5)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6)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在曹雪芹笔下,每个人的笑绝不相同,各有各的笑法,个性鲜明,合情合理,非常合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理、年龄、体质。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我们来有感情地齐读这段语句,感受曹雪芹写群笑的高妙。‎ ‎4.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铁锨还沉,‎ 111‎ 哪里拿的动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红楼梦》是我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世界文学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深入阅读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感兴趣的也可以完整地读一读《红楼梦》!‎ 本文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被鸳鸯和凤姐取笑一事,体现了刘姥姥粗直、风趣、热情、淳朴的乡下人本色和非比寻常的亲和力。同时,也通过刘姥姥的活动,突出了贾府的极度奢华。‎ ‎1.借助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在贾府,刘姥姥可谓是众人的开心果,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展现的。文中刘姥姥有几句有代表性的话:“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铁锨还沉,哪里拿的动他”“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母猪不抬头”“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这些语言塑造了一个风趣、善良、淳朴的老妇人形象。‎ 刘姥姥的动作同样惹人发笑:“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站起身来,高声说道……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喜剧色彩浓厚。‎ ‎2.描绘众人笑态惟妙惟肖。‎ 刘姥姥的滑稽展现出她生命的力度和广度,泥沙俱下,浩浩荡荡,不纠缠细枝末节,奔向确定的主题,掀起众人狂笑的浪潮。作者细腻而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众人各不相同的笑态。‎ 这场笑,倾盆大雨一般,哗哗的就下起来了,让人想躲都来不及。黛玉多么忧郁,‎ 111‎ 王夫人多么矜持,探春没事的时候挺严肃的,惜春本来就孤僻,这回全被逗乐了。这可是真正的笑,欢笑,大笑,发自肺腑的笑,笑到喷饭,笑到弯腰曲背。这场欢乐不但空前,而且绝后。直到贾府败亡,一切灰飞烟灭,再也没有这样痛痛快快地大笑一回。‎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抓住“笑”,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笑中推测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引导学生抓关键字“撑”“伏”“滚”“喷”来反复推敲隐含着的黛玉、宝玉、湘云、刘姥姥、王熙凤等等人物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中描写人物的其他句子,从不同视角谈各自的看法。‎ 写作(六) 学习改写 ‎1.让学生初步了解改写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进行创造性描写。‎ ‎2.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改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品味。‎ ‎2.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改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发展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少学生对改写比较陌生。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改写写作训练的学习。‎ 二、什么是改写 ‎1.改写就是按一定的要求,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是一种创新作文。就像 111‎ ‎“插花艺术”,将自然界中现成的花朵、枝叶、果实,重新组合、加工,展现出美妙的观赏插花。‎ ‎2.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还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三、明确改写的基本要求 ‎1.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2.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3.保持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二是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4.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改写的实际需要,融入个人风格,展示独特魅力。同时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避免千人一面,要展示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 四、写作文题 从下面任选一题写作:‎ ‎1.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2.从本单元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3.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五、佳作欣赏 改写《智取生辰纲》(以吴用的角度)‎ 话说刘唐听说护送生辰纲之事,心念道:“俺何不劫富济贫?”于是广结好汉,有我、阮氏三兄弟、晁盖、公孙胜等人。‎ 有诗云:“刘唐广结众好汉,智取钱财势必行。”‎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朗无比,只酷热难熬,刘唐道:“众位兄弟有何妙计?”我灵机一动,转而大笑道:“此乃天赐良机。”众好汉听了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需这般……”我小声对众好汉说道,众人叹道:“好主意。”便开始分头行动。‎ 五七日后,晁盖、刘唐、阮小二、公孙胜装扮成卖枣商贩,阮小五、阮小七、我则装扮成卖酒人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却说刘唐每日派人侦察,探得护卫队长乃青面兽杨志,遂与众好汉商议对策,公孙策听后,又担忧道:“杨志武功高强,若硬取,我们几个都不是他的对手,这该如何是好呀?”“兵家有云:攻城者,攻心为上!杨志一路上一直鞭打痛骂士卒,早已失去民心,‎ 111‎ 犹如一盘散沙,不足为惧。”我缓缓说道。“好!”众好汉拍手称快,心中了无担忧。‎ 六月初四这天,刘唐等人正在丛林中探消息,忽然望见杨志一行人,便忙往回躲。‎ 却不料已被杨志发觉,杨志大喝:“你等何人,这般胆大,竟连俺的东西也敢偷?”那众好汉互相以目示意道:“俺是做小本生意的人家,欲过此冈到乡外做买卖,听这里人说这里多有强人出没,十分担心,刚才又听见脚步声,以为强人,竟不知是大官人,真吓死俺也!”一面说,一面不住地擦汗,杨志见他们如此,又不像是说假,遂离去,刘唐见他走远,忍不住笑道:“哥哥真不愧为智多星,量这厮再谨慎,亦逃不出哥哥的‘五行山’!怪把俺当时吓的……”晁盖道:“功已成半,不可半途而废。”刘唐道:“哥哥放心,不成功,便成仁。”‎ 又过了一个时辰,我等人提酒走来,众军饥渴难忍,遂自凑足了银两,想讨碗酒喝,这边杨志却道:“你们待要怎地,竟不听我的话,好大胆!须知多少好汉被麻翻了!”我心想:这厮果然与士卒不和,我却来个欲擒故纵之计,如何?便啐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我不曾卖酒与你,却说我酒中有蒙汗药,真是一派胡言,这酒,便是你出再高的价,我也不卖了。”便推着车走了,士卒们苦于杨志的威势,只是埋怨。‎ 却说这时,只见四个卖枣人家,不是别人,正是晁盖、刘唐、阮小二、公孙胜,假装问道:“你这酒多少一桶?给俺一桶。”我等道:“不卖,不卖!”晁盖怒道:“先前是官人说你酒坏,我却没说,来一桶又有何不可?”卖酒的听了这话,才让他们买一桶吃。‎ 吃完酒后,那晁盖道:“你这剩下的酒权当送俺吃罢!”卖酒的不答应,他人便抢了酒东跑西窜,见他实在不肯,才作罢,行路去。‎ 你道怎的:原来他们早已在抢酒中将蒙汗药下了。‎ 话说前面士卒不得喝酒,已是埋怨至极,后见卖枣人家喝酒后别无他样,便向老都管诉苦。老都管道:“杨提辖,众军汉已无力上路,皆因路高人渴,且这酒他人吃了没事,让他们讨碗酒又会怎样?”杨志无奈只好答应。我心中暗喜道:“量这些蠢人,终究要似那鱼,被俺一齐钓上。”便道:“看你们众人虔诚,先前之事,俺也不必追究,这酒便让于你吃罢。”‎ 众军汉一个个如恶狼扑食一般,一饮而尽。杨志亦喝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军汉个个都头重脚轻,纷纷倒下。众好汉大笑道:“倒也,倒也!”遂劫去生辰纲,捐与贫苦人民。‎ 又有诗云:众多好汉齐协心,劫去金银又济贫。杨志纵是多才智,机关算尽也枉然。‎ 点评:作者在课文《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的基础上,以吴用的口吻来叙述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改写时,对课文中前面的内容进行了取舍和概括,重点放在了黄泥冈上,吴用等人是如何骗过杨志喝下放有蒙汗药的酒,最终成功获取了“生辰纲”的。重现了课文中的精彩场面,保留了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同时也添加了自己合理的想象。‎ 1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