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2.34 KB
  • 2021-11-06 发布

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3关注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试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三) 关注民生福祉 实现共同富裕 专项提分训练 一、选择题 ‎1.读下图漫画《医养结合》,漫画中的举措有助于实现我国人口发展主要目标中的 (  )‎ A.人口总量适度 B.人口分布合理 C.人口结构优化    D.重点人群得到有效保障 ‎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要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表明 (  )‎ A.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D.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扶贫济困 ‎3.下图说明我国 (  )‎ ‎①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②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③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根本改变 ‎④五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某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成绩突出:乡村旅游渐成气候;农村基础设施配备基本到位;农村厕所改造全部完成;4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取得这些成就表明该地 (  )‎ 7‎ ‎①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②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实现 ‎③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注重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能够直接体现党和政府关注我国民生福祉的选项是 (  )‎ A.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B.世界银行推广“消除贫困计划”‎ C.我国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D.中国援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家和地区 ‎6.职工医保与生育险合并、改善医疗服务、大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放开放宽、出入境证件实现全国通办……2019年全国两会过后,各部委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新政。这些新政 (  )‎ A.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C.反映了我国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D.直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7.“扶贫先扶志,要引导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这句话强调要 (  )‎ A.加大对贫困地区资金投入  ‎ B.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 C.完善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  ‎ D.关注因病导致贫困的家庭 ‎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材料体现了 (  )‎ ‎①中国共产党致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2020年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被称之为“社会保护伞”,主要是因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能够 (  )‎ 7‎ ‎①使贫困人口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②使人们在遭遇失业、重大疾病时得到基本的经济保障 ‎③在短期内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独龙族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精准扶贫决策的指引下,独龙族群众同心奋斗,于2018年实现整族脱贫。这说明 (  )‎ ‎①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②脱贫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 ‎③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④独龙族自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11.“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秋分已至,稻谷飘香,蟹肥菊黄,提醒着人们又到了丰收的季节。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不仅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还特别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  )‎ A.彻底消除了城乡差距,实现公平正义 B.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C.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总体小康 D.解决了我国主要矛盾,提高农民地位 ‎12.70年栉风沐雨,70载春华秋实。201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七十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7‎ 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取得了辉煌成就,抒写着建设富强中国的雄伟画卷。对此你的感悟是 (  )‎ A.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B.党的领导是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全面小康 D.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才能实现复兴梦想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某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1%和60.7%;“造福工程”累计搬迁87.9万人,脱贫11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2%以上就地入学公办学校。今后,该省将继续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幸福生活高指数。‎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该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意义。‎ ‎14.材料 2018年5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未来3年,还有3 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再接再厉、精准施策,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 ‎(1)材料中画线部分说明了什么?‎ ‎(2)我们党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 7‎ ‎15.材料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如报告中提及的下调网络流量资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推动社区养老等内容,虽然细微,却是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大事。落实报告中民生方面的举措,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新期待。‎ 请对上述材料进行点评。‎ 7‎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漫画反映了我国出台制度,保障人们既能看病又能养老,这样做有利于对重点人群的有效保障。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知识。党和政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表明政府重视民生,尊重和保障人们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合法权益,A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C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表述有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故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脱贫工作的成就,同时考查学生分析图的能力。图中数据显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这些表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①④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有发生根本改变,③错误。故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乡村振兴战略、关注民生的内容。①②观点有误,排除;③④观点符合题意。故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政府关注民生的认识。题干强调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故C符合题意。A体现的是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B表达世界致力于消除贫困,与题意不符;D强调我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也与题意不符。故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民生问题的相关知识。题干材料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符合题意,B说法与题意不符;C、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7.B [解析]本题考查扶贫脱贫的相关知识。材料强调要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故选B。‎ ‎8.A [解析]本题考查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等知识。①②③观点正确;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④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 ‎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使贫困人口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基本的经济保障,有助于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①②④是对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确认识;③说法错误,消除贫富差距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故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繁荣相关知识。独龙族的整族脱贫并不是实现了共同繁荣,故①说法有误;④的说法不符合事实,独龙族自身发展基础并不好,排除。②③说法符合题意。故选C。‎ ‎11.B [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出国家关注农村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故选B。‎ ‎12.D ‎1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4.(1)说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7‎ 增进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5.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系群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政府关注民生,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