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MB
  • 2021-11-06 发布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 重点一 中华文化的力量(文化自信) 材料 2020年是中德建交48周年,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2020年1月16 日, “品艺中欧”2020中欧国际文化艺术节(德国站)在中国人民友好协会和 平宫隆重举行。艺术节以中外文化交流对话的方式,展示国内外优秀文化成 果,用文艺精品诠释中国精神和时代风貌,被国内外媒体誉为“最具专业度、 影响力、规模的艺术精品品牌活动”。 【点拨】本材料引导我们结合教材,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就在我们身边,引发我们对中华文化能够传承至今的原因的思考,进而坚定 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为什么“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 容力。 3.启动这一活动,旨在进一步传播和推广中华文化,你认为这一文化自 信来自哪里?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 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步入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 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 化新辉煌。 重点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 2019年9月4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办公室主办,北京电视台承办的“文明旅游 为中国加分——出行有礼”2019 年北京市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汭剧场隆 重启动。本次活动以“文明旅游 为中国加分——出行有礼”为主题,主要突 出“礼”的四个原则:“尊重”原则、“遵守”原则、“适度”原则和“自 律”原则。号召大家践行出行有礼要从观赏有礼、和谐有礼、文化有礼、守 护有礼做起。 【点拨】本材料旨在引导我们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与不断发展,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今天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就是要用蕴含其中的精髓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 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明确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1.开展这一宣传主题活动有利于弘扬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孝敬 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2.开展这一宣传主题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经过长期的历史积 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 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 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 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3)开展这一活动,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是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培育时代新风、引导公民树立文明形象 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文化强国。 3.围绕这一活动主题,你认为中学生应该落实哪些实际行动?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 辨是非,正确选择;举止文明,诚实守信;遵守秩序,自觉排队;入乡随俗, 尊重旅游地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喧哗; 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爱惜花草树木;崇尚节俭, 理性、适度、绿色消费;等等。 考点一 中华文化 【典例1】(广州中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从历 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 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 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段论述说明(  ) ①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②中华文明具有应对挑 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用先进文明改造其他文明是各国共同繁荣的必 经阶段 ④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题干中习近平主席的指出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 历久弥新,说明了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和应对挑战、 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启示我们要加强文明的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 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错 误,“改造其他文明”的说法不符合实际,要尊重不同文明。故选C。 【答案】C C D 考点二 文化自信 【典例2】(辽阳中考)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下列做法有助于增 强文化自信的有 (  ) ①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②举办“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赛 ③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 ④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 护,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 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题干中①②③④都有利于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都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符合题意。故 选D。 【答案】D 3.(望花区二模)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3 000多年来,一代代中 国学者用智慧、汗水和家国情怀破译了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码”让汉 字散发出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发挥了无 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今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硬磐石。可见,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 ①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③发 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坚信自身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考点三 中华传统美德 【典例3】(呼和浩特中考)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孝 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下列古诗词能体现这一规范的是(  ) ①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②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③国将兴, 心贵师而重傅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题干中要求古诗词要能体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其中②意思是不孝敬父母枉为人子,启示我们要孝敬父母;③意 思是国家要兴旺发达,需要尊师重教,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体现的是父母 对儿女的挂念,④意思是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老一辈的扶持,故①④不符合 题意。故选C。 【答案】C 4.33岁的杨洪是四川达州大竹县庙坝镇老场村村民,儿时因为意外落下 残疾,导致他个子矮小、背部隆起、腰杆无法挺直。虽然命运几经坎坷, 但他却始终没有退缩,开办淘宝服务站,用一双手、一台电脑,敲出了不 一样的人生。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哪项内容(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自尊互敬、助人为乐 D.诚信守法、见利思义 B 一、选择题 1.(遵化期末)我国中医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中央电视台将中国古 诗词与中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打造的优秀节目《经典咏流传》流行海 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阔步走向世界,这有利于(  ) ①展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加速文化交融,消除 文化差异 ③促进中华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 ④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2.2019年第12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 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中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阐释。下列举措直接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 是(  ) ①某校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②某市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程行动 ③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教育活动 ④某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3.近年来,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政策支持与指引下,经 典国学、书画、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纷纷现身全国中小学校园。这 有利于增强我们的(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D 4.(郴州期末)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民族自信,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 精神动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 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做到(  ) ①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②牢牢把握“以先进文化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③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5.(宜宾期末)2019年11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 边好人(四川·宜宾)现场交流活动在宜宾市举行。全国共有103人(组)荣登 11月中国好人榜。开展此项活动有利于(  ) ①深入持久地发挥榜样的力量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激发人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 ④传承中华一切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6.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世世发展,其中的价值 追求与道德智慧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下列内容符合这一结论的是(   ) A.古代社会伦理中,“三纲五常”作为人们为人处世的规则,如子女对 父母必须言听计从,不得有任何违背 B.古人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所谓“女子 无才便是德”,男女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 C.古代法律讲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实际操作是“刑不上大夫” D.古代文人常有悲悯天人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与“王师北定中 原日”中体现的忧民爱国思想一脉相承 D 二、简答题 7.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 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成语往往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且 给人以教育启发。 (1)请你分别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成语。 A:悬梁刺股;B:凿壁借光。 (2)请你站在今人的视角,从以上成语中任选一个并做出批判性评价与 富有新意的解读。 ①答案一:选择“悬梁刺股”,这个成语由“头悬梁”和“锥刺股”两个故 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个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 书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方法过于残酷,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不能一直努 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我们在学习古人读书精神 的同时应讲究科学合理的读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②答案二:选择“凿壁 借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这种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 与毅力固然值得肯定,但凿壁难免有破坏财物之嫌,借光读书也难免伤及视 力,我们在学习古人读书精神的同时应讲究科学合理的读书方法。 8.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晚期,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把文字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就 了穿越3 000多年而不朽的甲骨文。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 博物馆举办“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展厅中的甲骨文全息投影让细小 的甲骨文字更加清晰、立体地呈现出来,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全息展出的 甲骨就是著名的大版“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因卜辞完整、字口涂朱,这 片甲骨也被誉为“甲骨之王”。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中指出,殷 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 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 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 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 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 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 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 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上述材料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传承、发展甲骨文等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①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②公民:思想上,增强对甲骨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行动上, 学习和了解甲骨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宣传甲骨文等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保护和珍视甲骨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 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三、分析说明题 9.自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 校园的实施意见》后,“戏曲进校园”这一活动就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 笋一般开展起来。但也有不少民众和学生家长质疑:传统戏曲虽是文化 瑰宝,但毕竟和学生当前的学业没有任何关系,传统戏曲对学生成长能 起到什么作用呢? “戏曲进校园”到底有何价值呢?请你针对家长的疑问解答一下。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传统文化、涵养道德、 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独具作用。戏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戏曲 进校园”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有助于广大青少年亲近戏曲,增强他们对 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从而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涵养及升华,对青少年 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具有深远意义。“戏曲进校园”是对文 化自信的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 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这是中华民 族文化自信的底气。 “戏曲进校园”活动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 养、增进文学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非凡。“戏曲进校园”是对价值 观的践行。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戏曲与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戏曲 进校园”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戏曲中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增强了价值观 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