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0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图
中考复习
主要考点
课标解读
地图基
本要素
1
.能够熟练运用经纬线、指向标等工具在地
图上辨别方向。
2
.了解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法,能够在
地图上量算距离。
3
.能够认识地图中常见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
应用
1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
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
应用的实例
目标展示
主要考点
课标解读
地形图
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
.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含义和特
征
陆地基本
地形类型
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征
目标展示
1
.比例尺的含义
比例尺表示
__________
距离比
__________
距离缩小的程度。
2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图上
1
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
2
千米
1∶200000
或
1/200000
举例
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
形式
考点
1
:地图上的比例尺
实地
图上
考点精讲
3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_____
。
4
.比例尺的应用与选择
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
________
;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越
________
。
简略
小
详细
考点精讲
考点
2
: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
——
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
______
方;有经纬网的地图采用经纬网定向法
——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北
考点精讲
考点
3
:选择适用的地图
地图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考点精讲
考点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海拔的定义
海拔是指某个地点高出
______
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
_________________
。
2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在闭合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则中心为
________
;如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则为
________
。
3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越
________
,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密集
盆地
垂直距离
海平面
山顶
考点精讲
4
.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体部位
(1)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______
。
(2)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________
凸出。
(3)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________
凸出。
(4)
陡崖:等高线
________
。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
(
米
)
形态示意
降低
低处
高处
重叠
考点精讲
考点
5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1
.分层设色地形图
根据颜色的设置,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地形
等高线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
高
原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
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
起伏不大
山
地
等高线较密而数值较高,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
起伏很大
考点精讲
地形
等高线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
丘
陵
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较低
较低,一般在
500
米以下
起伏不大
盆
地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
无一定标准
起伏不大
平
原
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
很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起伏很小
2.
地形剖面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考点精讲
探究点一、在经纬网呈弧度的地图上判定方向
1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
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2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
(1)
从北极点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点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
要点探究
(2)
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3)
在极区判定方向,一般分两步:根据极点,判断南北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地球自转方向无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
要点探究
例
1
读图,
A
在
B
的
________
方向。
(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B
要点探究
【
解析
】
本题考查了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定点的方向。首先,确定这是以北极为中心,所以越靠近极点就越靠近北,那么首先判定
A
在
B
的偏北方向,排除了
A
和
C
项。然后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在本图中应该是逆时针旋转,也就是自西向东转,确定了
A
在
B
的偏东方向,这样最后确定
A
在
B
的东北方向。
【
答案
】
B
下列四幅图中,按顺序
A
位于
B
方向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正北、正西、西南、东北
B
.正南、正西、西北、东北
C
.西北、正西、西北、正东
D
.西北、西南、西北、东北
A
要点探究
【
解析
】
本题考查了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线是互相平行的,所以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而经线是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的,所以两条经线间的间隔赤道处最大,越往两极越小。由于北极点是地球最北的地点,所以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通过南北两极点有无数条经线。
【
答案
】A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和需要,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去某个景点旅游,需要导游图;想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需要交通图;想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需要世界政区图;想去山地越野,需要地形图。
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概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
要点探究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
.梅州市政区图
B
.广东省政区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世界政区图
【
解析
】
图幅相同的地图,表示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图中梅州市范围最小,因此内容最详细。
【
答案
】A
A
要点探究
小明对有关地图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绘制某公园线路图应当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B
.绘制较大地域的地图,不一定要选用较大的地图
C
.图幅大的地图一定比图幅小的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
D
.绘制地图选用的比例尺、图幅大小要根据不同需要而定
C
【
解析
】
本题考查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图幅大的地图不一定比图幅小的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因为这要看表示实际范围的大小。如果反映的是相同范围,则图幅大的一定比图幅小的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
【
答案
】C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
包括确定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
根据等高距来判断
)
、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
根据比例尺来判断
)
、确定方向
(
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法来判断
)
、计算温差
(
先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然后根据高度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约
0.6℃
来计算
)
。
2
.爬山
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因为是缓坡,爬山容易
(
但费时
)
。
要点探究
3
.修路
若是两地之间修公路,尽量避免穿过等高线
(
即最好选择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
;若是上山公路,则盘山而上;若是从山地中穿过,应选择两山之间的鞍部。
4
.修梯田
梯田一般修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因为地势较平缓。
要点探究
5
.修水库
水库大坝应建在地形为峡谷且有盆地的地方,因为盆地集水多,峡谷易修坝,成本低。若要在大坝上修水电站,则水轮发电机应安装在与下游水位平行的地方。
6
.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河流形成于山谷之中,并能通过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河流是由高向低流。
要点探究
读“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
~
(2)
题。
要点探究
(1)
图中山体的最高海拔
(
)
A.
低于
120
米
B
.低于
130
米
C
.高于
130
米
D
.高于
120
米,低于
130
米
(2)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是
(
)
A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B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C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D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无关
C
B
【
解析
】
图中等高距为
10
米,山顶海拔大于
130
米,小于
140
米;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
答案
】
(
1
)
C
(
2
)
B
要点探究
读“等值线分布模式图”,若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a
为
300
米,
b
为
100
米,则图示阴影地区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 )
A
.山谷
B
.山脊
C
.鞍部
D
.陡崖
A
要点探究
作业布置
1.
完成本节课的
《
同步练习
》
。
2.
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