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MB
  • 2021-11-06 发布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 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 学习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 3. 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内涵丰富、富有战斗性的语言。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回顾 2017—— 中国成就 走近作者 【鲁迅】 , 原名 周树人 ,字 豫才 ,浙江绍兴人,著名 文学 家、 思想 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 小说集 《呐喊》《彷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 杂文 集《热风》《坟》等。 背景介绍 文章写于 “ 九一八 ” 事变三周年之际,主要是为了反驳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错误论调,鼓舞当时的民族自信心。本文选自 《 且介亭杂文 》 ( 《 鲁迅全集 》 第 6 卷),属鲁迅后期杂文。 文体知识 议论文分类 立论文 驳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驳论: 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一般结构和形式: 1. 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2. 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 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杂文: 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 特点: 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字词积累 玄 虚 祈 祷 省 悟 搽 粉 慨 叹 诓 骗 诬 蔑 脊 梁 xuán dǎo xǐng chá kǎi kuāng miè jǐ 【玄虚】 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慨叹】 有所感触而叹息。 【怀古伤今】 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 指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去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整体感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阅读全文,说说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信“地” 信“物” 信“国联” 从来没相 信过自己 现在:求神拜佛 — 他信力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 自欺力 1.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失去自信”这个论点, 由真实的存在依据推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诵读课文 1—5 段,讨论探究 细读感悟 “求神拜佛”恐怕是反动派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作者 一针见血指出其危害,揭露他们投降卖国的本质,触到了他们的痛处。 2. 第 4 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反动派删掉它说明了什么? 3. 在文章前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误论点?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对方的谬误论点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是: 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 “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 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有何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失掉了他信力 …… 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找批驳的“突破口” 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 4. 这一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自欺力” 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是“他信” 是“自欺” 是事实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直接反驳 “他信力” 是信“地” 信“物” 品读 6—8 段,讨论探究 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 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 阅读最后一段,思考: 1.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要从本质上看问题,指出真正有自信力的是中国的革命人民) 作用: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那些。 论据 论点: 两年前: 不久: 现在: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 1—2 ) ( 3—5 ) 敌论据论点 偷换概念 课堂小结 间接反驳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己论据 古 今 结论 :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脊 梁 ( 6—8 ) ( 9 ) 以偏概全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有确信 , 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随堂练习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作业设计:(依据你自己的情况任意选做一道) A: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 《 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 。 B: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驳斥以下论点 读书不如经商  打麻将益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