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4 MB
- 2022-04-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955年5月14日,苏联等8国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1989年东欧事变发生后,华约解体。1991年12月,苏联宣布解体。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思维导图社会主义力量壮大赫鲁晓夫改革勃烈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多国,社会主义力量在发展壮大。
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古巴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东欧八国阅读课本83页,联系下图,说一说二战后欧亚诞生了哪些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大西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
VS冷战冷战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约组织军事:华约组织政治:共产党和情报局经济:经互会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经济上和政治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美.措施苏.措施请记录
经互会旗帜(1)成立的背景:(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经互会的成立(1949年)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请记录
经互会和“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的分布
影响:有助于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影响:各国经济被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3)经互会建立的影响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请记录
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请记录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中苏建交时间:地位:请记录
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思考:近现代化探索中,中国向外国学习的历程?学习日本---学习欧美---学习苏联---走自己的路意义:请记录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斯大林逝世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管得过死,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缺少民主,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191319401955谷物产量(人均/KG)540429524肉类产量(人均/KG)312432苏联农业发展状况《西望长安中的瘸子》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why?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赫鲁晓夫改革(1)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请记录
(2)经济上: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推广种植玉米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在50年代中期,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之后,变革之风吹到国家上空,人民振奋起来。”——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给社会一点儿自由,后来又拧紧了龙头……会不会因为解冻而出现冲向我们的洪水,这就很难处理!”——《赫鲁晓夫回忆录》课堂思考: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掘墓人: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守墓人:从根本上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我们该怎样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呢?请记录失败原因⒈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⒉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⒊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
赫鲁晓夫的命运赫鲁晓夫下台1964勃列日涅夫上台1964苏联向何去处?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里,苏联的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为6%,比美英等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同期的速度都快,仅次于日本。到1980年,苏联的石油、钢、生铁、化肥等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均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国民收入在1965年相当于美国的59%,十年后的1975年就达到了美国的67%。在这段时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职工工资提高了80%,城市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积从10平方米增加到了13平方米,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从32%上升到90%,拥有电冰箱的家庭从10%上升到99%,还有10%的家庭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并获得了成效。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美苏两国力量对比战略核武器军备上赶上美国常规武装力量
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但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苏联经济发展失衡跛脚的巨人影响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边是高耸的烟筒,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加加林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失败1、背景:2、主要内容措施:3、结果:4、评价影响:勃列日涅夫请记录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1、背景:2、主要内容措施:(1)经济改革:(2)政治改革:3、结果:4、评价影响: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失败请记录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社会危机加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引起了人们思想混乱②苏联的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③苏共领导地位丧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和公开化④民族矛盾爆发,分离活动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速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归纳启示1: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启示2: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请记录从苏联改革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发生政变。
推倒柏林墙,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波兰团结工会获胜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表现:政治: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实质:社会制度改变东欧剧变(1)A.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B.各国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3)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原因背景根本原因外因历史原因直接原因内因请记录
苏联解体的含义是什么?请分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3.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两层含义:原因:苏联解体最先宣布独立的国家立陶宛(1990年)请记录
(2)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苏联解体影响:标志着冷战(1947-1991)的结束和两极格局(1955-1991)的终结(1)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苏联(社)俄罗斯(资)苏联(1922--1991)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八一九政变”使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目的:为了挽救苏联;结果: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旷世奇功二战中,一朝解体两级终。请记录社会制度改变
国名时间中国1949年10月1日越南1945年9月2日朝鲜1948年9月9日古巴1959年1月1日老挝1975年12月2日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冲击斯大林模式—--体制更加僵化—直接导致解体---—加速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⒈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⒋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自身的失败。⒉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启示: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认识?
板书设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直接导致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949年,经互会成立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东欧剧变没有取得成效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以下是对经互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组织B.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C.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D.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A2、东欧剧变主要是指()A.国家名称变了B.国家的版图变了C.国家的首都变了D.国家的性质变了D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7课《君主立2022-04-0130页
- 【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word可以2022-04-017页
- 【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word可以2022-04-019页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习题2022-04-01149页
- 【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word可以2022-04-016页
- 【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word可再2022-04-017页
- 人教历史九上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2022-04-014页
- 部编版九上历史13-21课第五单元 步2022-04-01258页
- 部编版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中日关2022-04-0138页
- 【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word可以2022-04-0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