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84 KB
  • 2022-04-01 发布

备战2021 中考科学 精讲精练 专题32 常见的化合物(一)(教师版)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32 常见的化合物(一)【知识点回顾】一、酸1.酸的定义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酸。2.几种常见的酸酸盐酸硫酸化学式HClH2SO4颜色、状态“纯净”:________液体;工业用盐酸:________________黏稠、油状液体气味有________气味无特性________挥发________挥发用途①金属除锈;②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化肥农药;③精炼石油1.酸的共性(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NaOH+HCl===________Cu(OH)2+H2SO4===________(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l===________ Fe2O3+3H2SO4===________(4)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Zn+2HCl===________Fe+H2SO4===________(5)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AgNO3+HCl===________(检验Cl-)Ba(NO3)2+H2SO4===________(检验SO)2.原因: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考点3 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指示剂只能粗略地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定性指示),而pH则能表示溶液的________(定量指示)。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1.范围:通常0—14之间。2.测定: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_______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对照。3.pH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的关系pH溶液的酸碱性石蕊试液颜色酚酞试液颜色pH=7中性溶液紫色无色pH<7酸性溶液,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________无色pH>7碱性溶液,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________红色1.浓盐酸是______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________。 2.浓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3.稀释浓硫酸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碱1.碱的定义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2.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________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________溶于水俗名________、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________、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1.碱的共性(1)可溶性碱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OH+SO2===________Ca(OH)2+SO2===________应用: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SO2气体Ca(OH)2+CO2===________ 应用: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气体(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4)与某些可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2NaOH+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产生蓝色絮状沉淀3NaOH+FeCl3===________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Na2CO3+Ca(OH)2===________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应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2.原因:碱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________。氢氧化钠有强烈的________,使用时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考点8 说出常见的酸、碱的用途与对人类的影响 1.酸的用途酸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除锈,制药物,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精炼石油等。2.碱的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皂、造纸、石油和纺织等行业。氢氧化钙也具有广泛的用途,除了用于建筑外,还可用于制造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三、酸碱反应考点9 认识酸和碱反应的实质,举例说明酸碱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酸碱反应: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如: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等。 2.酸碱反应的实质:________。考点1 1.H+ 2.无色 黄色(含Fe3+) 无色 刺激性 易 不易考点2 1.(1)红 (2)NaCl+H2O CuSO4+2H2O(3)CuCl2+H2O Fe2(SO4)3+3H2O (4)ZnCl2+H2↑ FeSO4+H2↑ (5)AgCl↓+HNO3 BaSO4↓+2HNO3 2.H+考点3 酸碱度 2.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3.红色蓝色考点4 1.无色 有刺激性 易挥发 3.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考点5 1.氢氧根离子 2.极易 微 烧碱 熟石灰考点6 1.(1)蓝色 红色 (2)Na2SO3+H2O CaSO3↓+H2O CaCO3↓+H2O (4)Na2SO4+Cu(OH)2↓ 3NaCl+Fe(OH)3↓ 2NaOH+CaCO3↓ 2.全部是OH-考点7 腐蚀性考点9 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H++OH-===H2O【例题精析】例1.(2020•衢州)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B.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C.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 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解答】解:A、由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稀盐酸与氯化钠混合后,溶液的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分子,混合后溶液酸碱性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分子,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例2.(2020•金华)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A.B.C.D.【解答】解:A、镁比铁活泼,分别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快的是镁,反应慢的是铁,现象明显,故A错;B、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慢慢停止,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现象明显,故B错;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很快,没有放二氧化锰的反应缓慢,现象明显,故C错;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现象,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现象,故D正确。故选:D。例3.(2020•杭州)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解答】解:A、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是因为①中的稀盐酸过量,过量的稀盐酸和②中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①中石灰水没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②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③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1号试管中的盐酸过量,和2号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固体溶解,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实验③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1号试管中的盐酸过量,和2号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例4.(2019•温州)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C.D.【解答】解:A、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故选项正确。B、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选项错误。D、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故选项错误。故选:A。例5.(2019•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质量相等,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则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所得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则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例6.(2019•常州)“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A.B.C.D.【解答】解:A、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镁、硫酸钠均不能与铜反应,故选项错误。B、铜能与氧气在加热条件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选项正确。C、氢氧化钙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水与氢氧化钠、铜均不反应,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与铜、氢氧化钠、硫酸均不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例7.(2019•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解答】解: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即没有反应的氯化铜、剩余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pH>7,该选项说法正确;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例8.(2019•随州)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解答】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比如中子,正确;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D、二氧化碳是无毒的气体,错误;故选:A。 例9.(2019•潍坊)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解答】解:A、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与油脂反应,来除油,可以做厨房清洁剂,正确;C、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减低清洁效果,错误;D、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能和铁制品发生化学反应,正确。故选:C。例10.(2020•宁波)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C.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gD.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3.4g 【解答】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100g=40g,故A说法正确;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故B说法正确;C、设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由图象可知,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0g﹣40g=160g。CuCl2+2NaOH═Cu(OH)2↓+2NaCl8098117160g×10%xy80160g×10%=98x=117y解得:x=19.6gy=23.4g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100g+200g﹣19.6g=280.4g,故C说法正确。D、设40g10%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NaOH+HCl═NaCl+H2O4058.540g×10%z4058.5=40g×10%z解得:z=5.85g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5.85g+23.4g=29.25g。故D说法错误。故选:D。【习题巩固】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已知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以发生反应:HClO+H2SO3→HCl+H2SO4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H2SO3作还原剂C.该反应说明某些酸具有一定的碱性D.反应后溶液pH>7【解答】解:A、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该反应中H2SO3作还原剂,故选项说法正确。C、酸具有酸性,该反应不能说明说明某些酸具有一定的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后生成的盐酸、硫酸均属于强酸,反应后溶液pH<7,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2.小雅将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往甲、乙两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硫酸钠溶液至过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始终为红色B.甲烧杯中,氢离子的数量一直不变C.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始终为红色D.乙烧杯中,钠离子的数量一直不变【解答】解:A、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甲烧杯中,氢氧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至完全反应,溶液颜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烧杯中,氢氧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氢离子的数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乙烧杯中,氢氧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颜色始终为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烧杯中,氢氧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随着硫酸钠溶液的加入,钠离子的数量一直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该同学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并插入导电传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溶液导电性B.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C.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解答】解:A、A曲线中,M点时电导率是0,是因为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水几乎不导电,此时电导率是0,对应的是甲烧杯溶液导电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完全反应前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时,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溶液始终为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不是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4.电导率传感器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现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H2SO4,往另一份滴加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曲线上M点电导率几乎为零的原因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C.乙曲线上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只有Na+和OH﹣D.若将滴加Na2SO4溶液换成滴加NaCl溶液,其电导率变化与乙曲线相似【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甲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曲线,电导率几乎为零时,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和水,离子浓度最低,电导率接近于零,A正确;B、乙为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此时溶液溶质为碱性,所以红色不会消失,B错误;C、N点电导率在增加,说明离子浓度在增加,因此此时硫酸钠是过量的,溶液中除了氢氧化钠还有剩余的硫酸钠,因此离子为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错误。D、硫酸钠换为氯化钠,溶液中增加了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浓度增加,导电性增加,曲线一开始就会升高,与加入硫酸钠的曲线不同,D错误。故选:A。5.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2KMnO4+5SO2+2H2O═2MnSO4(无色)+K2SO4+2H2SO4B.2NaOH+H2SO4═Na2SO4+2H2OC.Ba(OH)2+H2SO4═BaSO4↓+2H2OD.Cu(OH)2+2HCl═CuCl2+2H2O 【解答】解:A、高锰酸钾溶液是浅紫色溶液,硫酸锰、硫酸钾和硫酸都是无色溶液,因此通过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不需要加入指示剂;B、反应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因此通过产生沉淀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不需要加入指示剂;D、过程中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因此通过颜色变化、固体溶解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不需要加入指示剂。故选:B。6.氢氧化铝[Al(OH)3]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可用作阻燃剂,神州飞船返回仓上就涂有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是药物“复方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往一定量Al(NO3)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有:第一步:Al(NO3)3+3NaOH═Al(OH)3↓+3NaNO3第二步: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读作偏铝酸钠,是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的沉淀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与b的比值为3:4B.图中A、B所对应的时刻中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之比为1:1C.氢氧化铝属于碱,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实验室一般不用NaOH溶液来制备Al(OH)3【解答】解:A、由Al(NO3)3+3NaOH═Al(OH)3↓+3NaNO3、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这两步中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3:1,所以图中a与b的比值为:(3+1)=3:4,故A正确; B、A是硝酸铝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中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而B点是一部分氢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中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图中A、B所对应的时刻中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之比为1:2,故B错误;C、氢氧化铝属于碱,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正确;D、氢氧化铝能被过量的氢氧化钠溶解,所以实验室一般不用NaOH溶液来制备Al(OH)3,而使用氨水,故D正确。故选:B。7.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速度降低一些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碳酸钠溶液【解答】解:A、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消耗硫酸中的氢,加入该试剂不会影响生成氢气的质量,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消耗了硫酸,会使本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C、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铜,消耗了镁粉,会使本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D、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消耗了硫酸,会使本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故选:A。8.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B.B点的溶质有3种C.BC段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因为生成了沉淀D.CD段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解答】解:A、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A正确;B、B点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硫酸铜还没参与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硫酸钠、硫酸铜,B错误;C、BC段表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质质量减少,C正确;D、CD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过量,D正确;故选:B。9.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B.加入试剂总体积大于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止是盐D.a点时溶液中有可能存在Cu2+【解答】解:A、b点时,沉淀质量在减小,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解沉淀,所以加入试剂为盐酸,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沉淀质量增加,而在V1时,质量最大,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全部反应,往后再加入液体,沉淀质量减少,说明加入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因此之后不含有氢氧化钠,选项B正确; C、c点时沉淀全部溶解,盐酸与氢氧化铜全部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质只有氯化铜,而硫酸铜是否过量,无法得知,但是硫酸铜也是盐,所以溶质都是盐,选项C错误;D、a点时沉淀质量最大,只能说明加入的氢氧化钠被全部消耗完毕,生成氢氧化铜,但是硫酸铜是否有剩余,无法判断,若硫酸铜过量,则此时含有硫酸铜,因此就含有铜离子,所以a点可能含有铜离子,选项D正确;故选:C。10.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B.Fe2O3C.CO2D.Fe【解答】解:A、镁为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A不符合题意;B、氧化铁为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C符合题意;D、铁为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A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小科发现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是他猜想变化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减小B.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增大C.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D.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增加,故A错;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增加,故B错;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不变,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不变,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 故选:C。12.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反应速度减慢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HCl═FeCl2+H2↑C.D点反应结束D.E点温度等于A点【解答】解:A、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气压减小,A不正确;B、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O3+6HCl=2FeCl3+3H2O,B不正确;C、C点压强达到最大值,是反应结束的点,C不正确;D、E点温度等于A点,都是室温,D正确。故选:D。1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下列哪种情形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SO42﹣的个数比为2:1C.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D.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解答】解:A、FeCl3溶液为黄色,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无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不一定没有硫酸,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知反应后溶液中Na+与SO42﹣的个数比为2:1,若其中一种物质剩余,Na+与SO42﹣的个数比不为2:1,B符合题意;C、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或者硫酸过量,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无论硫酸是否剩余,加入氯化钡和稀硝酸,一定有硫酸钡沉淀,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的是(  )A.醋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B.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大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解答】解:A、醋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可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故选项正确。B、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故选项错误。C、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大,不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故选项错误。D、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不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故选项错误。故选:A。15.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常温下,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溶液指示剂甲乙 A黄色蓝色B无色粉红色A.甲溶液的pH可能为5B.乙溶液一定呈碱性C.只用B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呈蓝色【解答】解:A.甲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A指示剂在pH小于6.2时显黄色,可能为5,故选项说法正确。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无色,大于10时显粉红色,乙能使B指示剂显粉红色,则乙溶液的pH大于10,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无色,大于10时显粉红色,无法检验甲溶液和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最后溶液不一定显绿色,也可能显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氢氧化钠的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甲所示,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若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液面溶液 高 于右侧的液面,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此时右瓶内的压强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方法二: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80g水中,而后匀速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丙所示(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1)为了确定M点的溶液成分,先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红色不消失,则可判断M点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2CO3、NaOH (填化学式)。(2)实验中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能观察到 析出固体 现象。【解答】解:方法一: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比水的吸收效果好,所以CO2与NaOH的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少,比水吸收二氧化碳气压减小的程度大,所以U型管左端的气压减小,从而导致U型管左端液面升高;二氧化碳也会与水反应,所以此时右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方法二:(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显碱性,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氯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但是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所以继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可以确定滴加酚酞溶液前锥形瓶中溶液含有碳酸钠,溶液红色不消失,说明可以确定滴加酚酞溶液前锥形瓶中溶液还含有氢氧化钠;(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说明烧杯中的物质转化为碳酸氢钠,又由于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则此时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达到饱和状态,烧杯中可观察到析出固体。故答案为:方法一:高;小于;方法二:(1)Na2CO3、NaOH;(2)析出固体。 17.小乐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写出验证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打开弹簧夹,装置甲中的液体进入装置乙,且乙装置内产生白色沉淀 。(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 。【解答】解:(1)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与加入的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装置甲的液体进入装置乙,甲装置溶液中的氯化钡与装置乙溶液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填:打开弹簧夹,装置甲中的液体进入装置乙,且乙装置内产生白色沉淀;(3)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水面溶液显碱性,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乙装置内中的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故填:不能,因为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18.小明和小天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小明的实验: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测出溶液温度为22℃.由此,小明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②小天的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省略)。向烧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红墨水在实验过程中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由此,小天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1)小明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转换 法,他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是在装置中增加了导管a,导管a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起到连通器的作用,使液体更好的流下 。【反思拓展】(3)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他的实验中NaOH与稀硫酸两者已恰好完全反应。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紫色石蕊试液 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解答】解:(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能放热,使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溶液温度升高,不能确定是溶解放热还是反应放热;故填: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2)小天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烧瓶上导管a的作用是起到连通器的作用,使液体更好的流下;故填:转换;起到连通器的作用,使液体更好的流下; (3)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他的实验中NaOH与稀硫酸两者已恰好完全反应。小天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于是他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故填:紫色石蕊试液。1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为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实验1:同学们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证明了稀H2SO4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他们作出这个结论所依据的理由是 加入碳酸钠无气泡产生,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2:同学们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你认为他们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实验3: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 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由图3分析,你认为他们判断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依据是 溶液的pH不断增大且能等于7,最终大于7 。【解答】解:实验1、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若不反应,再加入碳酸钠时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应该产生气泡,但加入碳酸钠后无气泡产生,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实验2、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说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了水,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试验3、通过观察图象可以看出:由pH曲线随着滴入的氢氧化钠的增多,酸性逐渐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时pH=7,之后碱过量,pH大于7,若硫酸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溶液的pH不会等于7,更不会大于7;故答案为:实验1:加入碳酸钠无气泡产生,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实验2: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实验3:溶液的pH不断增大且能等于7,最终大于7。三.解答题(共1小题)20.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向一定量的AlCl3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发现产生的沉淀随NaOH溶液的继续加入逐渐溶解,沉淀质量随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其中NaAlO2易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NaAlO2中的阴离子为偏铝酸根AlO2﹣,则偏铝酸根的化合价为 ﹣1 ;(2)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m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氯化铝、氯化钠 ;(3)若图中m2=3a,则m3= 4a (用字母a表示)。【解答】解:(1)NaAlO2 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偏铝酸根的化合价为﹣1,故填:﹣1。(2)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m1时氯化铝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过量的氯化铝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填:氯化铝、氯化钠。(3)由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生成氢氧化铝“分子”数是1个时,消耗3个氢氧化钠“分子”,溶解1个氢氧化铝“分子”需要1个氢氧化钠“分子”,若图中m2=3a,则m3=3a+a=4a。故填:4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