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46 KB
  • 2022-04-01 发布

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样卷(含答案解析)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样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讲台的长度约3.12 cmB.人脉搏1s跳动约70次C.人步行的速度约1.2 m/sD.100m跑步用时4s2.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D.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3.下列关于光的各种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B.C.D.4.体育课上,小明不小心把乒乓球踩了一个小坑,老师看后,告诉他可以拿到学校开水房用开水烫一下,乒乓球可以重新鼓起来,他马上去试了一下,果然一会儿乒乓球就重新鼓了起来而且大小基本没变,又能正常打了.则在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的过程中,球内气体的以下各个物理量减小的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5.甲、乙两车在高速公路上并驾齐驱,路边有连绵不断的树林和房屋,甲车里面的乘客说:“我们的车是静止的.”那么,该乘客是以(    )为参照物.A.房屋B.树林C.高速公路D.乙车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B.电磁波不能传递声音信息C.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用绝缘细线分别悬挂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使两个小球带电后(球上标注的是所带电荷种类),会出现的情形是(    )A.B.C.D.3.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雾绕群山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天雪地4.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    )A.用电熨斗熨衣服,电熨斗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热水袋暖手D.点燃的鞭炮冲天而起5.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A.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B.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6.固态、液态、气态所对应的分子状态如图所示。关于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状态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只有乙状态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C.丙状态分子间力的作用最弱D.任何状态下分子间的引力都大于斥力1.一位同学用2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重为50N平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但没能推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推力小于物重所以推不动B.此时物体受的合力小于零C.此时物体受的阻力大于20ND.此时物体受的阻力等于20N2.下列装置中,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制成的是(    )A.电动机B.电铃C.电饭煲D.发电机3.小吴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画了个头像如图甲.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它替代蜡烛.实验操作中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头像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成清晰像为止,如图乙所示.则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0分)4.由于黄河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黄河水的密度______了,在深度相同时,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从而使堤坝更容易损坏.(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滑轮实质上是变形的杠杆,系在旗杆的上端,升旗用的滑轮是______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装在起重机上,与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能______。6.一个质量45g,体积50cm3的物体,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7.如图所示,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两个乒乓球将_______(选填“靠近”或“分开”),这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_________。  1.(1)某一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7.2N,将其悬吊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此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为_____N,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2)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其质量为8 kg,若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 Pa.(3)如图所示,是一条小鱼在吐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浮力将变_____,压强将变_____。2.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电源的D端是______极。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3.完成下列实验: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①实验时应选______(“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②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或“虚”)像。4.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填序号).A.水蒸气   B.小水珠(4)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分钟.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未连接部分连接完成(连线不得交叉)。(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按照你连接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至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2.实验桌上现有音叉、扬声器、橡皮筋、钢尺、纸屑、烧杯、橡皮泥、水、白纸、空矿泉水瓶。请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两个实验,验证下列两个问题。分别写出选用的器材和简要的实验步骤。(1)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验证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1.若家用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完全燃烧0.04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若某新型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为40%,完全燃烧0.04m3天然气可使室温下5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2.用5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200N的物体沿着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5s,求:(1)物体运动的速度为多少m/s?(2)重力做了多少J的功?拉力做了多少J的功?(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W? 1.如图甲所示,两个电阻R1、R2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可以等效成电阻R12与R3串联,其中电阻R12的阻值大小就等于电阻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中的电阻R1=3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2Ω”字样。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3)请你分析:滑片p从A向B移动过程中,R1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 【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解:A、教室的宽度在7m左右,黑板讲台的长度接近教室宽度的一半,在3.12m=312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3km/h=4×13.6m/s≈1.2m/s左右.故C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所以一般人跑100m的时间不可能是4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答案:C解析:解:A、在噪声的产生处可以减弱噪声,但是噪声声源发出声音就需要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B、所有的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里不现实,故B不符合题意;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办法可行,故C符合题意;D、如果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可以从声音的接受处减弱噪声,但学生同样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3.答案:C 解析:解:A、水中倒影是空气中物体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即平面镜成像,这是一种典型的镜面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筷子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地上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镜子中看到物体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4.答案:C解析:解: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当受热膨胀时,球内的气体体积增大,但由于球没有破裂,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重力也没有发生变化,根据ρ=mV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故C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球被踩瘪,球内气体体积减小了,球的质量不变;受热膨胀,球的体积又变大,球内气体的质量仍然不会发生变化,结合密度公式进行判断.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密度概理解和掌握以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答案:D解析:解:甲、乙两车在高速公路上并驾齐驱,甲车里面的乘客相对于乙车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选择乙车为参照物,该乘客是静止的;甲车里面的乘客相对于房屋、树林、高速公路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选择房屋、树林、高速公路为参照物,该乘客是运动的. 故选:D.首先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再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6.答案:D解析:解:惯牲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均无关.故选D.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学生要牢固掌握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均无关.7.答案:C解析:解:A、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故A错误;B、电磁波能够传递声音信息,故B错误;C、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电视机遥控器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故C正确;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C.(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2)电磁波不仅能够传递声音信息,而且可以传递图象信息;(3)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4)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但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本题主要考查光的三基色、电磁波的传播以及红外线的作用,是一道基础题.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8.答案:B 解析:解:A、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均带正电荷,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而图中两球相互吸引。故A错误;B、C、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均带负电荷,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故B正确,C错误;D、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应该相互吸引,而图中两球相互排斥,D错误。故选: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根据两塑料小球所带电荷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并结合两球表现出的作用力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道基础题。9.答案:C解析:解:A、雾是液态小水滴,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雨是液体,它是由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霜是固态小冰晶,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符合题意。D、冰是固体,它是由液态的水放热凝固后形成的,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0.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解:A、用电熨斗熨衣服,电熨斗发热,消耗了电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通过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C、用热水袋暖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存在能量的转化,符合题意;D、点燃的鞭炮冲天而起,将火药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合题意。故选:C。发生能量转化时,必然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所减少的能量转化为所增加的能量。 明确做功与热传递的区别,知道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并能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11.答案:A解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据此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理解并用好:相同的m、△t,c大的Q多,可以通过Q=cm△t帮助记忆。A.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不符合题意;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D.灌注海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不符合题意;故选A。12.答案:C解析:解:AB.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AB错误;C.丙状态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弱,C正确;D.物质内分子的引力可能等于斥力,D错误。故选:C。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气态。(1)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2)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3)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物质的分子的状态通过图形判断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是一个考点,要注意掌握。13.答案:D解析:首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运动状态确定物体是否受力平衡,最后判断物体受力大小的比较。该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再判断力的大小。解:当这位同学沿水平方向推物体时,没能推动,说明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即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阻力为20N。故选:D。14.答案:A解析:解: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电饭煲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即通电能动,利用该原理可制成电动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人类根据这一原理制造了电动机,而电动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15.答案:A解析:解:(1)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2)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与物体的上下和左右都相反.选项A中的像倒立放大实像,且像与物体的上下和左右都相反,符合题意;选项B中像是倒立放大实像,但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C是正立缩小的像,不符合题意; 选项D是倒立缩小的像,也不符合题意.故选A.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同时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解,要知道像与物不仅上下相反,而且左右相反.16.答案:变大;变大。解析:解:泥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如果水中泥沙含量增加,则液体的密度会变大;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压强越大,所以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压强增加,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故答案为:变大;变大.泥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如果水中泥沙含量增加,则液体的密度会增大.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有关: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17.答案:定 省力解析:解:升旗用的滑轮固定在旗杆上,所以该滑轮是一个定滑轮;起重机上的滑轮,它的轴随重物一起运动,是动滑轮,能够省力。故答案为:定;省力。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加深对滑轮特点的记忆。18.答案:0.5 上浮解析:解: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50cm3=5×10-5m3,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5×10-5m3=0.5N;物体的重力:G=mg=0.045kg×10N/kg=0.45N;∵F浮>G,∴松手后物体会上浮。 故答案为:0.5;上浮。(1)已知物体的体积(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2)知道物体的质量利用G=mg求出重力,根据物重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了解与掌握,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将悬浮;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将下沉。19.答案:靠近 小解析:分析乒乓球中间的空气流速,根据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判断乒乓球在压力差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此题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对着两乒乓球的中间吹气,两乒乓球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两球压向中间。故答案为:靠近;小。20.答案:(1)1.2;液体;竖直向上;(2)4×104;(3)大;小。解析:(1)本题属于浮力的基本计算,利用好称重法F浮=G-F示是本题的关键。弹簧测力计两示数之差即为这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一浮力的产生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7.2N-6N=1.2N; 金属块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故答案为:1.2;液体;竖直向上。(2)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和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马踏飞燕”工艺品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又知道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根据p=FS求出对水平桌面的压强。“马踏飞燕”工艺品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mg=8kg×10N/kg=80N,受力面积:S=20cm2=2×10-3m2,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80N2×10-3m2=4×104Pa。故答案为:4×104。(3)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气泡的深度变化和体积变化情况是本题的关键。在水中上浮过程中,气泡所处的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气泡内压强的变化;气泡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气泡受到浮力的大小变化。气泡上升时,h变小,由p=ρgh可知气泡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会使气泡的体积变大;气泡的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F浮=ρ水V排g可知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变大。故答案为:大;小。21.答案:负解析:解: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通电螺线管的B端是N极,A端是S极。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所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进,从螺线管的左端出,所以电源的C端是电源正极,D端是电源的负极。故答案为:负。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小磁针的磁极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由磁极判断电流方向,由电流方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的磁极、通电螺线管的磁极、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中的任意两者,都能根据磁极间的作用或安培定值都能判断第三者。22.答案:较薄;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虚解析:解:①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②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可以看到前面物体在后面成的像,又可以看到后面的物体,这样就可以利用等效替代的办法准确确定像的位置;③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①较薄;②为了确定像的位置;③虚。①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②实验的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而选择玻璃板还是镜子作为实验中的平面镜主要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的需要;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23.答案:慢;秒表;B;15解析:解:(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3)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选B.(4)由图象知,萘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了25min-10min=15min.故答案为:(1)慢;(2)秒表;(3)B;(4)15.(1)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3)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4)根据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进行判断.(1)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特点在做题中经常用到.(2)通过实验中要记录的数据和要得到这些数据,直接或间接的记忆实验器材,而不是死记硬背.24.答案:断开;右;2.5;0.3;0.75解析:解:(1)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应选0~3V量程;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I=UR=2.5V10Ω=0.25A,电流表应选0~0.6A,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至最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量程是0~0.6A,由图2所示电流表可知,其分度值是0.02A,示数为0.3A,灯泡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所示;(2)断开;右;(3)2.5;0.3;0.75。(1)根据灯泡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选择电流表量程,把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2)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3)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由P=UI求出灯泡额定功率。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图、实验注意事项、电表读数、求功率等问题,连接实物电路图时要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25.答案:解:(1) 实验器材:扬声器,纸屑;实验步骤: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把纸屑放在扬声器上,我们会看到纸屑在跳动。(2)实验器材:钢尺实验步骤:保持钢尺伸长桌面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钢尺发出的声音越响。解析:(1)根据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进行设计实验;(2)通过改变物体的振幅,判断声音的响度的大小变化进行设计实验。本题主要考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响度与振幅关系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是否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是一道中档题。26.答案:解:(1)完全燃烧0.04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Vq=0.04m3×4.2×107J/m3=1.68×106J;(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40%=1.68×106J×40%=6.72×105J,由Q吸=cm△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t=Q吸cm=6.72×105J4.2×103J/(kg⋅∘C)×5kg=32℃。答:(1)完全燃烧0.04m3天然气放出1.68×106J的热量;(2)完全燃烧0.04m3天然气可使常温下5kg的水温度升高32℃。解析: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时,注意气体燃料和固液体燃料的热值单位不同:气体J/m3、固液体J/kg。(1)知道天然气的热值和体积,利用Q放=Vq求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知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40%被水吸收,即Q吸=Q放×4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比热容公式求水升高的温度值。27.答案:解:(1)物体运动的速度:v=st=10m5s=2m/s;(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水平方向运动,故重力不做功;拉力做功:W=Fs=50N×10m=500J;(3) 拉力做功的功率:P=Wt=500J5s=100W。答:(1)物体运动的速度为2m/s;(2)重力做功0J,拉力做了500J的功;(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解析: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功的公式和功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1)知道物体运动距离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st求物体运动的速度;(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水平方向运动,故重力不做功;知道拉力和物体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拉力做功;(3)再利用P=Wt求拉力做功的功率。28.答案:解:(1)由图乙知,P在B端时,R1与RAB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U1=I1R1=0.8A×30Ω=24V;(2)由图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中点时,R1与RAP并联再与RBP串联,R1与12RAB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并=R1×RAPR1+RAP=30Ω×12×12Ω30Ω+12×12Ω=5Ω,所以电路的总电阻:R=R并+RBP=5Ω+12×12Ω=11Ω,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U并R并=UBPRBP,即:U并UBP=R并12RAB=5Ω12×12Ω=56,所以:U1=U并=511U=511×24V=12011V,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即通过R1的电流:IA=U并R1=12011V30Ω≈0.364A;(3)由图知,当滑片在A点时,R1短路,所以其电压为0;P向B端滑动时,RAP部分阻值不断增大,R并逐渐增大,U并逐渐增大,当P滑到B端时,与R1与RAB并联,此时R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24V,即R1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24V。答:(1)电源电压为24V;(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64A;(3)滑片p从A向B移动过程中,R1 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0-24V。解析:(1)由图乙知,P在B端时,R1与RAB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中点时,R1与12RAB并联再与12RAB串联,先计算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R1电压,从而计算电流表的示数;(3)分析滑片在A、B两点时电路结构,从而分析得出R1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本题考查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