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00 KB
  • 2022-04-01 发布

2014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4•湖北)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木柴劈成块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的过程只是从西瓜中分离出西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014•湖北)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所以稀有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17 解答:解: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3.(2014•湖北)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因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质量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非吸烟者往往因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隙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与分子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2014•湖北)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态记忆合金制造的,如图为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所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17  A.钛的核电荷数为22B.钛的元素符号为Ti C.钛是一种金属元素D.钛的相对贩子质量为47.87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Ti,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中每格所含元素的有关知识,知识点简单,比较容易作答.5.(2014•湖北)以下是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C.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每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17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判断分子的变化;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判断原子的变化;C、根据应前后氯元素的存在分析化合价;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解答.解答:解:A、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B正确;C、由图中可知,该反应前氯元素的化合价是零,应前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故C错误;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每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答案: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充分理解“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2014•湖北)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B.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C.制取氧气实验中,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收集17  D.在烧杯中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物质的溶解;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故选项说法正确.C、制取氧气实验中,刚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以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净,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烧杯中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2014•湖北)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17 分析:显酸性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显酸性物质的pH小于7,显碱性物质的pH大于7解答:解: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pH小于7;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的pH等于7.答案: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pH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酸碱性覆盖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2014•湖北)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A.生石灰B.石灰石C.熟石灰D.苛性钠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石灰石难溶于水,再过滤除去石灰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熟石灰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17 、苛性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2014•湖北)完成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探究后,小江记录了以下四组数据,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H2SO4Na2SO4KNO3B.CuSO4H2SO4NaCl C.NaOHNaClHClD.H2SO4Na2CO3NaNO3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A、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没有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三者之间不反应,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C、HCl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H2SO4和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17 二、填空与解答10.(2014•湖北)生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写化学式).(2)在厨房把饭做好后,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火焰熄灭的原理是移走可燃物.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2)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2)关闭燃气阀门后,可燃物消失,灶具的火焰也随之熄灭,其原理是控制移走可燃物.答案:(1)CH4;(2)移走可燃物.点评:此题是一道生活实际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所学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1.(2014•湖北)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最清洁的燃料氢气可由电解水的方法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加热煮沸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根据电解水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自来水中含有水、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17 加热煮沸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故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除去水中的细菌;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答案为:混合物;加热煮沸;2H2O2H2↑+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纯净物混合物区分、硬水与软水的转化方法、电解水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2014•湖北)以铁为代表的金属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1)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热固性(填“热塑”或“热固”).(2)将铁粉投入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Ag.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塑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1)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料包括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1)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受热时应该不容易变形,所以应该使用热固性塑料.故填:导热;热固;(2)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以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滤液中只有硝酸亚铁,说明加入的铁已经把硝酸铜中的铜和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了,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17 故答案为:(1)导热;热固;(2)Cu和Ag.点评: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并且会灵活运用.13.(2014•湖北)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当x﹣y=10时,该粒子是原子(填写“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2)当y=8时,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S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1)若x﹣y=10,说明该粒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可知其种类.(2)根据题意,当y=8,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可以确定其核内质子数,进而写出阳离子的符号.解答:解:(1)若x﹣y=10,说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2)当y=8,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核内质子数是16,该粒子表示的是,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答案:(1)原子(2)S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2014•湖北)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含义是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7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判断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解答:解:(1)P点是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含有为: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解将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是A=B>C,所以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温度降温到t1℃时,A、B仍为饱和溶液,且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C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降温后质量分数不变,小于t1℃时A的质量分数,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故答案为:(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B>A>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15.(2014•湖北)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将一小块金属放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发生剧烈反应,溶液变成红色,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7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将一小块金属放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发生剧烈反应,溶液变成红色,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性气体为氢气,能溶液变成红色是因为生成的一种碱(氢氧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将一小块金属放入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发生剧烈反应,溶液变成红色,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性气体为氢气,能溶液变成红色是因为生成的一种碱(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6.(2014•湖北)A、B、C、D、E、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问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CaCO3.(2)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3)图示转化关系中涉及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17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是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故E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故F可能是氢氧化钠,据此解答.解答:解: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是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故E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故F可能是氢氧化钠,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D是碳酸钙,故填:CaCO3;(2)E是碳酸钠,F是氢氧化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3)D生成C是分解反应,C生成B是化合反应;B转化生成F是复分解反应;E生成F是复分解反应;F生成E不是基本反应类型;B和C的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A转化生成D的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E生成A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A生成E的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不涉及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依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三、实验与探究17.(2分)(2014•湖北)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玻璃仪器的洗涤.17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损坏试管.故答案为:(1)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2)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8.(6分)(2014•湖北)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边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提出问题】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Ⅰ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猜想一不成立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成立17 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丙装置(如图)在A、B中均加入实验Ⅱ所用试剂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如果看到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浓盐酸.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甲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猜想二成立,因为硝酸银溶液是检验氯化氢气体的;澄清的石灰水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丙装置(如图)在A、B中均加入实验Ⅱ所用的硝酸银溶液,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如果看到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解答:解:(1)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甲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故答案为: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实验探究】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猜想二成立,因为硝酸银溶液是检验氯化氢气体的;澄清的石灰水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丙装置(如图)在A、B中均加入实验Ⅱ所用的硝酸银溶液,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如果看到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故答案为: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317 )【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导致二氧化碳不纯,故答案为:浓盐酸点评: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四、分析与计算19.(2分)(2014•湖北)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计算:(1)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2)176g维生素C中含C元素的质量为72g.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化合物的质量进行分析计算.解答:解:(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6)=9:1:12.(2)176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72g.故答案为:(1)9:1:12;(2)72g.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及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17 20.(4分)(2014•湖北)小夏在实验室取10g锌粒和93.7g稀硫酸放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制取氢气,实验过程中,首级到的氢气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求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反应的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由图中数据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设反应的锌的质量、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分别为x、y,Zn+H2SO4═ZnSO4+H2↑,651612xy0.2gx=6.5gy=16.1g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5g+93.7g﹣0.2g=100g,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1%,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