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23 KB
- 2022-04-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34 金属【知识点回顾】一、金属和非金属金属的普遍特性:固态(除汞外),有________,是良好的________,有________,密度和熔点高。非金属性质:固、液、气态,有多种颜色,不具金属特性,性质不一,应用不一。考点2 列举金属和非金属主要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光泽等);举例说出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铁: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制成各种铁合金,广泛用于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2.铜:具有紫红色金属光泽,纯铜质软、韧性好。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及导热器具,还可制成各种铜合金(黄铜、青铜、白铜)。3.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小。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铝箔包装等;铝合金外表美观,轻而坚韧,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可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汽车、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的材料。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3 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概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 1.金属活动性顺序2.金属活动性的应用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里就越容易________电子,活动性就________。(2)金属与酸反应时,排在_____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________。(3)金属与盐发生反应,只有活动性________的金属才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会与盐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三、金属的防腐1.外因:________等物质的相互作用。2.内因:金属的________。1.改变金属的________。如在普通钢中加入铬、镍等金属元素制成不锈钢。2.表面覆盖________。如刷油漆、涂机油、涂搪瓷、电镀、烤蓝等。四、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考点6 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由于垃圾填埋处理后,金属不会自行分解;并且铅、镉等金属被腐蚀后,会形成溶于水的有毒的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因此废弃金属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大部分金属应通过回收使其循环再利用。五、金属材料的发展合金: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________。考点1 金属光泽 导电、导热体 延展性考点3 2.(1)失去 越强 (2)氢 氢 (3)强考点4 1.水分、氧气 2.内部结构
考点5 1.内部结构 2.保护膜考点8 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例题精析】例1.(2020•台州)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 )A.金B.银C.铜D.锌【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为了防止铁在海水中被锈蚀,应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锌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在所给出的金属中锌比铁活泼,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锌。故选:D。例2.(2020•绍兴)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铜,在进行实验时,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了铁没有剩余。所以:
A、根据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故A说法正确;B、由于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故B说法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故C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可能含有CuCl2,说法不正确。故选:D。例3.(2020•金华)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A.B.C.D.【解答】解:A、铜与硫酸不反应,随着稀硫酸的加入铜片的质量不变,故错误;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稀硫酸的加入锌粒不断减少至0,故错误;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锌完全消耗,氢气的质量不变,故正确;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硫酸锌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锌完全消耗,硫酸锌的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C。例4.(2019•湘潭)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验纯的CO后再加热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验纯的CO后再加热,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变化,不能检验气体产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氧化铁、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例5.(2019•宁波)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说明不含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不含硝酸银溶液。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观察选择项B正确。故选:B。例6.(2020•鸡西)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及铁粉,加入足量的水过滤。下列描述的情形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Cu2+、Mg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Cu2+、Mg2+、Ag+C.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Fe2+、Cu2+、Mg2+、Ag+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Cu2+、Mg2+【解答】解:A、若滤纸上有Ag、Cu、Fe,说明铁粉过量,则滤液中不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滤液只含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即滤液中有Fe2+、Mg2+,故A不可能;B、若滤纸上有Ag、Cu,根据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滤液中就不会含有硝酸银,即滤液中没有Ag+,故B不可能;C、若滤纸上只有Ag,说明铁粉不足,可能没有完全反应硝酸银,因此滤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及硝酸亚铁,即滤液中有Fe2+、Cu2+、Mg2+、Ag+;故C可能;D、若滤纸上有Ag、Cu,说明铁粉已完全置换了硝酸银,开始与硝酸铜反应,因此滤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镁及硝酸亚铁,即滤液中有Fe2+、Cu2+、Mg2+;故D可能;故选:AB。例7.(2020•杭州)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 Fe2+ (填写离子符号)。
【解答】解:(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在反应前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含有离子是亚铁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离子的变化可知,表示铜离子,表示亚铁离子,表示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1)Fe+CuSO4═FeSO4+Cu;(2)Fe2+。例8.(2020•宁波)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 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气体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因为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2)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2)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例9.(2020•舟山)科学兴趣小组采用不同方案对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甲同学:将镁带和铜丝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乙同学:把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放在同一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表面的锈蚀情况。
……实验后,同学们进行汇报和评价交流。(1)甲同学根据 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 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2)乙同学观察到铁制容器表面有明显的锈蚀现象,而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据此他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铝强的结论。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 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解答】解:(1)甲同学根据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填: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2)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故填: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例10.(2020•杭州)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图: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HCOOH)与浓硫酸在80℃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加热浓H2SO4CO↑+H2O);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W型管右侧弯管处的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2分钟后熄灭酒精灯;
步骤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W型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物的检验。(1)进行气密性检査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 万用瓶中的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3)步骤3后,W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解答】解:(1)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所以当观察到万用瓶中的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3)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故答案为:(1)万用瓶中的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2)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3)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习题巩固】一.选择题(共14小题)1.某单质X在一定条件下能从含Y元素的化合物中置换出单质Y,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Y单质都是金属且在水溶液中进行,则X一定比Y活泼B.若单质都是金属且在水溶液中进行,则X越活泼,越容易置换出单质Y
C.若X是金属时,则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若X是非金属时,则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解答】解:A、若X、Y单质都是金属且在水溶液中进行,则X一定比Y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B、若单质都是金属且在水溶液中进行,X越活泼,不一定越容易置换出单质Y,例如,钠和氯化亚铁溶液混合时,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氯化亚铁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若X是金属时,则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例如X、Y分别是锌、铁时,锌能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X、Y分别是镁、碳时,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该选项说法正确;D、若X是非金属时,则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例如X、Y分别是碳、铁时,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X、Y分别是氯气、溴时,氯气能和溴化氢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溴,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2.某金属合金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0.2g氢气,则该合金不可能是( )A.Mg和ZnB.Al和CuC.Mg和AlD.Al和Zn【解答】解:镁、锌、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Mg+2HCl═MgCl2+H2↑,2422.4g0.2gZn+2HCl═ZnCl2+H2↑,6526.5g0.2g2Al+6HCl═2AlCl3+3H2↑,5461.8g0.2g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Mg和Zn的合金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可能是0.2g,Al和Cu的合金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可能是0.2g,Mg和Al的合金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大于0.2g,Al和Zn的合金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可能是0.2g,因此该合金不可能是Mg和Al。故选:C。3.“拟晶”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Al65Cu23Fe12是20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A.Al65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属Al、Cu、Fe都大B.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视作零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D.Al65Cu23Fe12不与稀硫酸反应【解答】解:A、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故正确;B、Al65Cu23Fe12中各组分仍为游离状态,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可以视为0,故正确;C、Al65Cu23Fe12中的三种金属在海水中都会锈蚀,故正确;D、Al65Cu23Fe12中铝和铁都可以与硫酸反应,故错误;故选:D。4.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Y加入到M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X>M>YB.X>Z>Y>MC.X>Z>M>YD.Y>M>Z>X【解答】解:由图象可知,X、Z能和稀盐酸反应,并且X和稀盐酸反应时间短,说明X比Z活泼,YM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YM不如XZ活泼。Y能和MNO3
反应,说明Y比M活泼,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M。故选:B。5.如图是CO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实验时先挤压软塑料滴瓶,再点燃酒精喷灯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解答】解:A.实验中所需CO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甲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不纯时加热或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为保证实验成功,应先挤压软塑料滴瓶,将HCOOH加入热浓硫酸中,使产生的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6.如图为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象: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B.反应后液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C.其反应微观的实质:2Al+3Cu2+═2Al3++3CuD.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铝活动性比铜强【解答】解:A、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所以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4份质量的铝置换192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少,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其反应微观的实质:2Al+3Cu2+═3Al3++4Cu,故正确;D、铝可以置换铜,说明铝活动性比铜强,故正确。故选:B。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段时间后,只有一个集气瓶中的铁丝生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瓶中的铁丝生锈B.通过对比甲瓶和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与水接触
C.通过对比甲瓶和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防止铁生锈的一个方法是隔绝氧气D.实验后向甲、乙、丙瓶中分别注入一定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相同【解答】解:A、甲瓶中的铁丝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甲瓶中的铁丝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B、通过甲、乙两组实验,其它条件相同,水是变量,可以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与水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C、通过甲、丙两组,其它条件相同,氧气是变量,可以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故隔绝氧气可以防止铁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丙未生锈,故加入稀盐酸后可以直接看到气泡,而甲生锈,加入稀盐酸后不会立即看到气泡,现象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8.往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Ag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Cu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和Cu2+D.bc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Ag+【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往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全后再与硝酸铜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反应的质量比:Zn+2AgNO3=Zn(NO3)2+2Ag65216
a﹣b是锌和硝酸银反应Zn+Cu(NO3)2=Zn(NO3)2+Cu,6564b﹣c是锌和硝酸铜反应。A、ab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Ag,故A说法正确;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Cu,故B说法正确;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和Cu2+,故C说法正确;D、bc段(不含两端点)硝酸银已完全反应,对应溶液中不含有Ag+,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9.等质量的锌与过量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实验数据如表。收集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是( )组别ABCD盐酸浓度/%2.52.54.04.0温度/℃25254040锌的状态块状粉末块状粉末A.AB.BC.CD.D【解答】解: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则由表格数据可知,D组反应速率最快,收集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时间最短。故选:D。10.某同学将未打磨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力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B段化学反应是Mg+HCl═MgCl2+H2↑B.CD段压强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C.A点盐酸浓度等于B点盐酸浓度D.B点溶液质量大于C点溶液质量【解答】解:A、AB段化学反应是MgO+2HCl═MgCl2+H2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CD段压强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即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C、A点盐酸浓度小于B点盐酸浓度,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氯化氢不断减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因此B点溶液质量小于C点溶液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1.小乐对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图示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渣中的物质为银、铜和铁B.滤液中的阳离子为Fe3+和Zn2+C.滤液的质量大于混合溶液的质量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
【解答】解: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加入铁粉,则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然后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滤渣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还有铁存在;A、滤渣中的物质为银、铜和铁,故A选项正确;B、滤液中的阳离子为Fe2+和Zn2+,故B选项错误;C、Fe+2AgNO3═Fe(NO3)2+2Ag342180Fe+Cu(NO3)2=Fe(NO3)2+Cu188180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溶质质量都减小,故溶液质量减小,滤液的质量小于混合溶液的质量,故B选项错误;D、滤液中含有的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不含有硝酸银,故加入盐酸不会产生沉淀,故D选项错误;故选:A。12.研究证明,某些金属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力,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些金属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其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解,将储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称为储氢合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存储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B.氢气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C.氢气在储存过程中部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储氢合金是一种化合物【解答】解:A、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是零,金属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金属氢化物中化合价不是零,故A正确;B、氢气在储存过程中与金属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B错;C、金属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说明氢气在储存过程中部分内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D、储氢合金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13.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某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面推理合理的是( )A.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B.曲线P、Q、M所表示的金属分别表示Mg、Zn、FeC.三种金属反应速率:Mg>Fe>ZnD.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解答】解:A、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则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正确;B、与等质量的稀硫酸反应,开始消耗的锌的质量大,镁的质量小,故P是镁,Q是铁,M是锌,错误;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Fe,错误;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Zn>Fe>Mg,错误;故选:A。14.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则有( )
A.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C.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g【解答】解:由于三种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所以甲中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乙中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铁又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所以:A、由于甲中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所以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一定含铁,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的固体一定不含铁,故B错误;C、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但是氯化铜的量不能确定,所以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中是否含铁,不能确定,故C错误;D、通过题中的分析可知,加入铁的质量是2a,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大于2a克,故D正确。故选:D。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5.为了从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提取并回收银,小浔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1)若溶液乙为无色溶液,则固体甲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铁、银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锌 。
(2)若溶液乙为浅绿色溶液,则溶液乙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Zn(NO3)2、Fe(NO3)2 或 Zn(NO3)2、Fe(NO3)2、AgNO3 (填化学式)。【解答】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氢>银,在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若硝酸银完全反应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乙为无色溶液,说明硝酸亚铁和硝酸银全部参加化学反应,锌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所以固体甲中含有铁和银,可能有剩余的锌;(2)若溶液乙为浅绿色溶液,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锌完全发生了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溶液乙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Zn(NO3)2、Fe(NO3)2或Zn(NO3)2、Fe(NO3)2、AgNO3。故答案为:(1)铁、银;锌;(2)Zn(NO3)2、Fe(NO3)2;Zn(NO3)2、Fe(NO3)2、AgNO3。16.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 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2)图1实验时应先点燃哪个酒精灯,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②,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3)图2与图1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 充分利用了能源 。【解答】解:(1)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为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2)因为要先通一氧化碳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而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去,所以要先点燃第②个酒精灯;故填:②,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3)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尾气中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充分利用了能源;故填:充分利用了能源。17.用如图装置完成CO还原Fe2O3的实验。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点燃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当粉末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通入CO,熄灭酒精喷灯。(1)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在冷却过程中,为防止管中黑色粉末表面因与空气接触而变为红色,应补充的操作是 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或用弹簧夹夹住气球 。(3)有同学提出黑色粉末中还可能含有Fe3O4.资料:Fe3O4不与CuSO4与溶液反应。为验证黑色粉末成分。该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过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Fe和Fe3O4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部分变红 。【解答】解:(1)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高温¯2Fe+3CO2;(2)为防止管中黑色粉末表面因与空气接触而变为红色,可以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或用弹簧夹夹住气球,故填: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或用弹簧夹夹住气球;(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而四氧化三铁不与硫酸铜反应,故会观察到黑色粉末部分变红,故填:黑色粉末部分变红。18.“食品蒸汽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反应放热而铁粉不能。②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进行实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时的室温为22.7℃;除B外,其余实验中镁粉的质量均为1.0g)实验序号ABCDEF固体成分MgFeMg+FeMg+NaClFe+NaClMg+Fe+NaCl乙中现象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① 无肥皂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无肥皂泡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混合物温度23.1℃22.8℃23.1℃24.2℃22.8℃27.2℃【获得结论】(1)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 Mg(OH)2+H2↑ 。(2)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 Fe和NaCl 。【反思改进】(1)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 固体药品用量少 。
(2)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的固液混合物中仍然含有NaCl和铁粉,通过补充实验证明了上述猜测。补充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液混合物, 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Fe,取滤液蒸发结晶 ,得到白色固体(经检验为NaCl)。【解答】解:【进行试验】①铁不会与水反应,所以铁和水反应时,无肥皂泡产生;【获得结论】(1)水和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2)通过分析表中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升高的温度可知,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Fe和NaCl;【反思改进】(1)固体较少、配比不合适等原因都会造成温度上升不明显,所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固体药品用量少;(2)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明显,所以补充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液混合物,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Fe,取少量固液混合物,经过过滤,取滤液蒸发结晶,得到白色固体(经检验为NaCl)。故答案为:【进行实验】①无肥皂泡;【获得结论】(1)Mg(OH)2+H2↑;(2)Fe和NaCl;【反思改进】(1)固体药品用量少(或水太多、反应物配比不合适、反应时间不足等(合理即可);(2)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Fe,取滤液蒸发结晶;三.解答题(共2小题)19.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可以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冶炼铁的过程,判断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克,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克。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酒精灯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 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 < b(填>或<、=)(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 乙 装置(填甲,乙或丙)。【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并且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故填: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中的质量减少是碳酸亚铁反应,最后变成铁,所以减少的质量是碳酸亚铁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和,而装置B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不但有碳酸亚铁中的,也有一氧化碳中的,所以装置B中增加的质量大于A中减少的质量,故填:<;(4)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能收集尾气的装置是乙;故选:乙。故答案为:(1)酒精灯;(2)C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3)<;(4)乙。20.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一段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 水蒸气 、氧气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B (填字母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类似现象。A.NaCl晶体B.NaOH固体(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解答】解:(1)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质量增加,故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氢氧化钠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质量增重,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故填:水蒸气;B;(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边的乒乓球上升,右边乒乓球下降。故填:下降。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