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淮安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分)(2015•淮安)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 )
A.
B.
C.
D.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标志的理解作答即可.
解答:
解:
A、此图表示汽车驶入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故A正确;
B、此图表示禁止拍照,故B错误;
C、此图表示禁止使用手机,故C错误;
D、此图表示禁止吸烟,故C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牌表示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属于基础题.要求我们多观察、留意生活,多思考.
2.(2分)(2015•淮安)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形影不离
B.
水中倒影
C.
投影仪
D.
皮影戏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A、形影不离中的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投影仪,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皮影戏中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3.(2分)(2015•淮安)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淮安市夏季平均气温约50℃
B.
微型电风扇额定功率约500W
C.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2s
D.
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m
考点:
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电功率..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淮安夏季高温,最高温度超过35℃,但平均气温不可能达到50℃.故A不符合实际;
B、节能灯的功率在10W左右,微型电风扇额定功率与节能灯差不多,在10W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4.(2分)(2015•淮安)荡秋千的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则他的( )
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高度,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荡秋千的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其动能变大;同时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少.
故选C.
点评:
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5.(2分)(2015•淮安)如图所示为最简单的电动机,下列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B.
C.
D.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
解:A、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制作原理,A错误;
B、闭合开关,电路中有电流,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B错误;
C、闭合开关,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C正确;
D、闭合开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和磁中的相关实验及其原理,要注意掌握,特别注意电动机、发电机的制作原理实验.
6.(2分)(2015•淮安)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
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
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
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
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考点:
物体带电现象..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使人感到花香四溢;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毛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电荷放电,发出啪啪声,属于摩擦起电;
梳子梳头发,梳子和头发摩擦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把头发吸引起来.
解答:
解: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摩擦起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放电产生的劈叭声,属于静电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季晴天,梳头时由于摩擦使梳子与头发间带有异种电荷,头发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属于摩擦起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现象,这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现象,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7.(2分)(2015•淮安)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
B.
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
图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D.
考点: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从能的转化方向、转化形式分析解答此题.
解答:
解: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
B、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
C、太阳能信号灯先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C错误;
D、太阳能飞机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能的转化的理解,熟知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提高对新能源的认识.
8.(2分)(2015•淮安)下列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
A.
B.
C.
D.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会发生安全事故;
(2)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杆,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3)水属于导体,用湿手拔插头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
(4)为了防止用电器的外壳漏电,所以应将其外壳接地.
解答:
解:
A、在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A错误;
B、使用测电笔时,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和带电体相连接,不能用手去接触,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B错误;
C、接在电路中的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拔插头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C错误.
D、为了防止用电器的外壳漏电,所以应将其外壳接地.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安全用电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9.(2分)(2015•淮安)汽车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航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导航
B.
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有较小的比热容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惯性;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对于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的信息传递一般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
水的比热容比其他物质大,常常用来做冷却剂.
解答:
解:A、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导航,故A错误;
B、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故B正确;
C、发动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有较大的比热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类题目考查知识了电磁波的传播、惯性、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和比热容的相关问题,要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重点.
10.(2分)(2015•淮安)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 )
A.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不变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应用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判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故D错误;
由R=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0的阻值,则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滑动变阻器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1.(2分)(2015•淮安)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原子核 和带负电的 核外电子 构成,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考点:
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根据原子的构成和构成原子的微粒所带电量和电性分析解答.
解答:
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两者所带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故答案为:原子核;核外电子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构成和带电性质即可解答.
12.(2分)(2015•淮安)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 船 、 榆堤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
解:
(1)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
(2)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或运动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船;榆堤.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
13.(3分)(2015•淮安)如图所示,小明用50N的力F将重为80N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提升1m,在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为 80 J,滑轮的机械效率 80%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0 W.
考点:
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①已知物重和上升高度,利用W有用=Gh得到有用功;
②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2,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长度;已知拉力和绳子拉下的长度,可以得到总功;已知总功和所用时间,可以得到拉力的功率;
③已知有用功和总功,两者之比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
①小明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80N×1m=80J;
②绳子拉下的长度为s=2h=2×1m=2m,
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50N×2m=100J,
拉力的功率为P===20W;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80%.
故答案为:80;80%;20.
点评:
这是一道较典型的关于滑轮组的计算题,主要用到了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机械效率的公式,虽然用到的公式较多,但只要搞清楚力与距离的对应关系,难度也并不大.
14.(3分)(2015•淮安)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升华 、后 凝华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3410 ℃.
考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点和凝固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解答:
解:
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造成的.
钨是晶体,凝固点与熔点相同,即它的凝固点为3410℃.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34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升华和凝华的认识以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灯泡的构造和使用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注意挖掘,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15.(2分)(2015•淮安)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和折断了,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明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解答:
解: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所以看起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
圆柱形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所以铅笔在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
故答案为:折射;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6.(2分)(2015•淮安)如图所示,以中点O作为支点,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在O点右侧第8格上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用弹簧测力计在O点左侧第4格上竖直向下拉,使杠杆水平平衡,该拉力大小为 2 N;将测力计由图示位置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1)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列出等式算出拉力大小;
(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对应力臂的变化,确定拉力的变化.
解答:
解:(1)设每一格长度为L,由题意有:G×8L=F×4L,
F===2N;
(2)将测力计由图示位置向左移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拉力对应的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右侧钩码和力臂不变情况下,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小.
故答案为:2;减小.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和分析力的变化,熟知平衡条件是解题关键.
17.(2分)(2015•淮安)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 明显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 平衡力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考点:
压强;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解答:
解:(1)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属于平衡力.
故答案为:明显;平衡力.
点评: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同时要弄清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18.(2分)(2015•淮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0Ω,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 3 V;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1的阻值为 15 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1)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R单独工作,根据电流表示数为0.3A和R的阻值,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
(2)再闭合开关S1,两电阻并联,根据电压相等和分流特点,运用欧姆定律求解电阻.
解答:
解: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R单独工作,则IR=0.3A,
由I=得:U=IRR=0.3A×10Ω=3V;
再闭合开关S1后,R与R1并联,则U=U1=3V通过R1的电流为I1=I﹣IR=0.5A﹣0.3A=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R1===15Ω
故答案为:3;15.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特点,熟知公式变形是解题关键.
19.(4分)(2015•淮安)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
(1)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说明了 大气压强 的存在.
(2)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 深度 有关.
(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 飞出瓶外 (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判断的理由是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大气能产生压强;
(2)越往下的孔流出的水喷得越急,说明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解答:
解:(1)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该现象说明了大气有压强;
(2)观察到水从小孔射出,小孔的位置越低,射出的水越急,液体压强越大.该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3)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此瓶口处压力变小,瓶内的大气压就会产生一个力把小纸团推出来.
故答案为:(1)大气压强;(2)深度;(3)飞出瓶外;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的压强特点、大气压存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平时学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多动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38分,解答24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0.(4分)(2015•淮安)(1)画出图甲中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画出图乙中细线对木块A拉力的示意图.
(3)小磁针静止在磁体旁,如图丙所示,标出小磁针的N极;
(4)如图丁所示,用螺丝刀撬钉子,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仔细观察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2)力的示意图要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木块受到的拉力是沿细线向上的;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据此判断;
(4)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解答:
解:
(1)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拉力作用点在细线与木块的接触点,方向沿细线方向.如图所示:
(3)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上端为N极,如图所示:
(4)过支点O作出动力F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动力臂L.如图所示:
点评:
(1)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力的示意图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所以找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画力的示意图的关键;
(3)考查了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属于基础题目;
(4)作力臂时重点是找出支点与力的作用线,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1.(5分)(2015•淮安)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O”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侧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4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筒内盐水的体积V= 30 mL.
(4)接着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m2= 71 g.
(5)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1.1 g/cm3.
考点: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观察两盘高度,根据左盘高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右盘高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3)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读出体积;
(4)物品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看清标尺分度值,求出质量;
(5)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解答:
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O”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
(3)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V=30ml;
(4)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测质量为m2=70g+1g=71g;
(5)盐水的密度为:ρ===1.1g/cm3.
故答案为:(1)水平;左;
(3)30;
(4)71;
(5)1.1.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调节、量筒的读数、天平的读数、密度的计算等,属于常规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2.(3分)(2015•淮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取完全一样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至某一位置时,B与A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相等 ,用光屏替换蜡烛B,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 虚 像.
(2)“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点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验证方案 ② (选填序号).
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
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不会在屏上成像的.
(2)通过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可以判断潜望镜成的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
解答:
解:
(1)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一样,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白纸板上没有蜡烛的像.
(2)通过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可以判断潜望镜成的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所以采用方法②能合理、简便的验证上述实验.
故答案为:(1)相等;虚;(2)②.
点评: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
23.(3分)(2015•淮安)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物体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与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和 液体的密度 有关.
(2)物体A浸没在水、盐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之比为 5:6 .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2)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测力计示数之差.
解答:
解:(1)由前三幅图示实验可知,当物体A浸入同种液体水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第1、第3、第4幅图示实验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10
(2)由图示实验可知,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F水=10N﹣7N=3N,
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盐水=G﹣F盐水=10N﹣6.4N=3.6N,
浮力之比:F浮水:F浮盐水=3N:3.6N=5:6;
故答案为:(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2)5: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即可解题,要掌握应用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
24.(9分)(2015•淮安)为提倡环保,促进节能减排,鼓励使用新能源,2015年5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出台相关免征车船税优惠政策,纯电动汽车也在免税之列.
一辆纯电动客车铭牌上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某次搭载乘客时车与人的总质量为15000kg,假设车在额定功率下以20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20min,所受阻力为车与人总重力的0.02倍,g取10N/kg,求:
最大允许总质量
18000kg
核定载客人数
57
电动机额定功率
90kW
电动机额定电压
600V
电池容量
600Ah
(1)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2)该过程客车消耗的电能;
(3)该过程客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4)该过程客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考点: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功的计算;电功的计算..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电动机上表明的是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解额定电流;
(2)已知输出功率和行驶时间,利用W=Pt求出消耗的电能;
(3)利用G=mg求出重力,即可根据求出客车所受阻力;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客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利用s=vt求出路程,利用W=Fs求出牵引力所做的功.
解答:
解:(1)由P=UI得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I===150A;
(2)时间t=20min=1200s,
则消耗的电能W电=P额t=90×1000W×1200s=1.08×108J;
(3)车与人总重力G=mg=15000kg×10N/kg=1.5×105N;
则阻力f=0.02G=0.02×1.5×105N=3×103N;
由于客车匀速行驶,则牵引力F=f=3×103N;
(4)由v=得通过的路程:
s=vt=20m/s×1200s=2.4×104m;
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3×103N×2.4×104m=7.2×107J.
答:(1)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150A;
(2)该过程客车消耗的电能为1.08×108J;
(3)该过程客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3×103N;
(4)该过程客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7.2×107J.
点评:
本题的综合性强,涉及到重力、牵引力、功和功率的有关计算,做题时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公式,找出题干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最后代入数值计算.
25.(5分)(2015•淮安)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20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0 cm/s.
(2)物块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②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144 cm.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v=计算;
(2)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猜想的结论,据结论中的关系式求出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答:
解:(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0cm/s.
(2)表格中数据所示物块的速度不同,所以物块做变速直线运动.
(3)表格中数据时间是1s的时候,路程是4cm,时间是2s的时候,路程是16cm,时间是3s的时候,路程是36cm,时间是4s的时候,路程是64cm,据此可得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4cm/s×(6s)2=144cm.
故答案为:
(1)20;
(2)变速;
(3)②;144.
点评: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信息.
26.(9分)(2015•淮安)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如下器材:2节干电池、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小于1W)、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灯泡不发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灯泡断路 .
(3)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正确操作,得到多组I、U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由图可知,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0.26 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5 W;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导致灯泡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是因为灯丝的温度发生变化而致 .
(4)根据(1)问中连接好的电路,排除(2)问中故障,移动变阻器滑片,能否实现灯泡两端电压从零连续变化到2.5V?答: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小灯泡有电阻 .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计算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确定量程;滑动变阻器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接入电路;
(2))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短路、或灯泡断路、或灯泡之外电路存在断路;电流表指针不动,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不存在断路;综合分析可知,电路故障是灯泡断路.
(3)由图可知,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6A,根据P=UI求得灯泡的额定功率;
从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电阻变化的原因;根据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4)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从灯泡有电阻这一角度分析.
解答:
解:(1)小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小于1W,由P=UI可知,I===0.4A,小灯泡正常放光的电流小于0.4A,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电路连接如下:
(2)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几乎为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泡断路.
(3)由图可知,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6A,则P=UI=2.5V×0.26A=0.65W.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是因为灯丝的温度发生变化而致.
(4)由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因为灯泡有电阻,所以不能实现灯泡两端电压从零连线变化到2.5V.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灯泡断路;(3)0.26;0.65;增大;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是因为灯丝的温度发生变化而致;(4)不能;小灯泡有电阻.
点评:
此题考查电功率的测量,涉及到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常见的故障分析,电功率的计算等,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
相关文档
- 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2021-11-0618页
-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地区中考物2021-11-0612页
- 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2021-11-0612页
- 2018年岳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2021-11-0613页
- 2018年江苏省南充中考物理试卷2021-11-067页
- 2019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考物理试2021-11-0624页
- 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2021-11-0635页
- 2016年四川省绵阳中考物理试卷2021-11-065页
- 2016年广西贵港市中考物理试卷2021-11-0626页
- 【2020年中考物理,含答案,word可编辑2021-11-06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