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 MB
  • 2021-11-06 发布

山东省济南市各地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市中一模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共20分)‎ 棉花里的父亲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寒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二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莱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19.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以“棉花里的父亲”为题目的好处。(4分)‎ ‎20.按要求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0‎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3分)‎ 头上银臼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 ‎(2)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加点词语。(3分)‎ 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的理解。(5分)‎ 22.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⑩自然段的作用。(5分)‎ ‎19.文章以“棉花里的父亲”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父亲一生在棉花田里劳作;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同时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棉花里的父亲”是全文线索。‎ 评分意见:4 分。概括内容 2 分,线索 2 分。‎ ‎20.(4 分)(1)运用外貌描写的手法,对父亲的头发、脸、手进行细致地刻画,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突出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 评分意见:3 分。写法 1 分,作用分析 2 分。‎ ‎(2)跪拜一词体现出父亲侍弄棉花时一丝不苟(虔诚)的态度,突出棉花在父亲心中的神圣地位。‎ 评分意见:3 分。词语解释 1 分,作用分析 2 分。‎ ‎21. 描写出在烈日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照应前文父亲的衣服被汗水打湿泛着盐花,父亲苍老了但是坚毅,“一种说不出酸楚”是指我内心充满了对父亲怜惜、感恩的复杂感情(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由衷热爱之情)。‎ 评分意见:5 分。浅层意 2 分,深层意 3 分。‎ ‎22.结构上:点题,收束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写出了父亲的精神给我的影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由衷热爱之情。‎ 评分意见:5 分。结构 2 分,内容 3 分。‎ 市中二模 10‎ 10‎ ‎19.示例:②“我”冒充大学生到师范学院的阅览室写作。‎ ‎④“我”借用小徐老师办公室一直写到半夜。‎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占2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扎是“钻”的意思,生动地描写了 “我”冒充大学生到师范学院的阅览室写作,担心被别人发现,不敢抬头的样子,表现了我内心的紧张。‎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占2分。‎ ‎(2)示例:运用比喻,把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比作一支轻捷和快乐的歌,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表现了我内心的喜悦。‎ 评分意见:本题3分。修辞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1.示例:“我”在艰苦的环境里,克服种种困难,坚定地追求写作事业;最终获得到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学习的机会。从农场到城市,“我”的内心经历了创作之路的伤感与愉悦,“杨花和柳絮”是“我”艰辛心路历程的见证。表达了“我”对这段历程的感激与怀念。总结全文,深化主旨,首尾呼应。‎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内容理解句意2分,体会深刻内涵2分,结构作用1分。‎ ‎22.示例:第⒂段环境描写,写了哈尔滨冬天的景象,突出了哈尔滨冬天的寒冷,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为写作事业拼搏,衬托了“我”追求梦想的坚毅与执着。‎ 评分意见:本题5分。写作手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4分。‎ 槐荫二模 10‎ 10‎ ‎19.示例:①父亲带小伟到江边钓鱼;②父亲借蛤蟆鱼教育小伟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个要点概括占2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不安分指思想不稳定,运用拟人修辞,将江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波浪起伏,烘托出小伟对父亲带自己去江边钓鱼的疑惑。‎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占2分。‎ ‎ (2)示例:动作描写,运用一连串动词“挽”“探”“伸”“抓”,生动地写出父亲徒手抓蛤蟆鱼动作的娴熟,表现蛤蟆鱼的好逮,为下文父亲教育小伟做铺垫。‎ 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1.示例:“灯塔的光”指引人走向光明,是无私奉献的象征;“蛤蟆鱼的光”是为了诱捕食物,象征自私张扬。这句话是父亲对小伟的谆谆教导,做人应该无私奉献,不可自私张扬。本句照应标题“灯”,深化主题。‎ 评分意见:本题4分。结合内容理解句意占2分,体会深刻内涵占2分,意思对即可。‎ ‎22. 示例:第③段父亲为什么带小伟到江边钓鱼,用小伟心中一连串的问号形成悬念,第 ‎⑥段父亲钓鱼为什么没有鱼竿、鱼饵,又形成悬念。层层设疑,为下文父亲借“蛤 蟆鱼”教育小伟做铺垫,突出文章主题,做人应该像灯塔一样无私奉献,不可像蛤蟆鱼般自私张扬。悬念使文章跌宕起伏,且引人入胜。‎ 评分意见:本题6分。每处悬念各占1分(回答第⑨段也可),突出主题占2分,悬念的结构作用占2分。‎ 天桥一模 10‎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共 20 分)‎ 泰山魂 ‎①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的一所大学任教。仲夏时节,系里组织老师们赴泰山旅游。那一天,晴空透着迷人的蔚蓝,我和同事们背着大包小袋,开始了登山的旅程。‎ ‎②那时,我对爬山毫无经验,仗着年轻力强一路小跑,把同事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没几个回合下来,我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喘起来。回头时,发现后面跟上来一股奇异的人流,仔细打量才发现是一队换着担子上山的农民。他们大多赤裸着上身,驼弯的脊背显示出常年劳动的艰辛。他们头上缠着宽宽的白布带,肩上垫着棉制的脖套,把一条擦汗的毛巾搭在扁担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不一会儿,擦汗的毛巾就能大把大把地拧出水来,滴在石阶上,瞬间又被蒸发掉。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如此陡峭的山路,如此沉重的负荷,如此危险的爬登,他们要付出多少生命的能量和健康的代价?‎ ‎③刚到中天门,我的胸膛闷涨得仿佛要爆炸一般,双腿像灌了铅,一步也挪动不了了。刚刚被我落在后面的挑夫们都不紧不慢地赶了上来。走在最头里的在歇脚时跟我打了一个照面,这是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汉子,身板结实,目光有神,脸上凸凹的皱纹道出了他一生的沧桑,左肩上有一块明显的疤痕。不多久,又赶上来一位小伙子,轻声地喊了老汉一声“爹”。‎ ‎④老汉向我直摇头。“小伙儿,不能像你这样爬山。”我连回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步步有根。”‎ ‎⑤几句攀谈,我了解到挑夫们都是山下几个县的农户。因泰山上要修建缆车、扩建宾馆,急需各种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他们就借此机会集体外出打工。我好奇地问:“一天能挣多少钱?”他告诉我,不按天算,挑到山上论斤称,有多少算多少。“那称一斤给多少?”他似乎很不情愿回答这个问题。过了半天,他才支支吾吾道,就几分钱。我差一点吼出声来,这么重的活,这么一点报酬,你们也干?“养家糊口呗。”停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一句,“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⑥简直不可思议!‎ ‎⑦以蜗牛速度爬山的我,几乎是和老汉并行了。这时感觉自己带的物品和身上的每一个配件,都成了累赘。老汉向我招招手,示意我把背包水壶放到他的担子上。我告诉他,这可不行。你已经是千斤压顶了。“我付钱,行不?”他瞪了我一眼,没说一句话。他儿子过来把我的东西“抢”了过去。我太累了,半推半就地把行李交给他们。‎ ‎⑧我跟在他们后面艰难地爬着,心里一直在犯嘀咕。来前听说泰山上做小买卖的,心可黑了,漫天要价。我摸摸口袋里有限的一点"财富",真怕人家狮子大开口。好容易捱到了山顶上南天门的聚集地,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正当我操着钱四处寻找老汉的时候,他儿子气喘吁吁跑过来,把背包水壶交给我。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他人影就不见了。我又一次不可思议地站在原地。‎ ‎⑨大家刚刚安顿下来,突然传来同行的一位老师得急病的消息。只见这位老师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呼吸急促,我们匆匆请来山顶宾馆医务室的大夫。他告诉我们山上的医疗条件极为有限,必须尽快送往山下的医院。大夫支招,让我们赶紧去找泰山挑夫,或许他们有办法。‎ ‎⑩我急忙去找同行的老汉。很快就在啃着大饼的民工人群中发现了他,向他说明情况,请求援助。我话音未落,他噌地站了起来,约了三个同伴,说“带路,救人要紧!”。他们让患病的老师盖着被子躺在床板上,用头上的布带连成长绳,把人紧紧地捆绑在床板上,防止下山时床板倾斜人会滑落。四位民工每人把住一个角扛在肩上,出发了。‎ 我拿着一小叠钞票递给老汉,“大叔,这一趟要多少劳务费?”‎ 10‎ “什么劳务费?”‎ ‎⑬“就是工钱!”‎ 老汉严肃起来,紧绷着脸,说了四个字:救人要紧!我紧追他不放,把一沓钱塞在他手中。他瞪了我一眼,快速地抽出几张钱币,余下的一股脑儿塞在我上衣口袋里。“俺们留下一顿大饼钱,够了。”"迎着扑面的热浪,他们急匆匆出发了。‎ 咔嚓!我快速摁下相机的快门,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那是四位中年农民,他们肩扛着用床板临时搭就的担架,裸露的上半身发着黝黑的光,微微驼弯的背上淌着条条汗水……每当我翻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感觉心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那是我经受的一次灵魂的洗礼。‎ ‎(作者李复威,文章有则改)‎ 19. 通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并填空。(4分)‎ ‎(1)偶遇泰山挑夫,传授爬山技巧——(2)A ——(3)感谢泰山挑夫,帮我分担行李——(4)B ‎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分)‎ 他们头上缠着宽宽的白布带,肩上垫着棉制的脖套,把一条擦汗的毛巾搭在扁担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 ‎(2)结合语境,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简直不可思议!‎ ‎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⑮段画线句的理解。(5分)‎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理解(5分)‎ ‎19.A.了解泰山挑夫,知晓上山原因 B.求救泰山挑夫,只收几张纸币 ‎20.(1)外貌动作描写,通过描写泰山挑夫的外表,缠着白布带,垫着脖套等以及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挑山夫的朴实、憨厚实在的特点,表现了他们上山的艰难,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2)不可思议:不能想象,无法想象。文中指我得知泰山挑夫上山原因后十分惊讶,生动形象表现了我的惊讶,表现了我对泰山挑夫的敬佩和敬仰之情。‎ ‎21.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四位中年农民帮助我们的场景,另一方面是指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善良,朴实,即使他们生活一般,但是他们仍然有一颗淳朴善良之心,四位中年农民改变了我内心的想法。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敬佩和佩服,结尾深化主题,点明主旨。‎ ‎22.对比,将我爬山时,泰山挑夫帮我们分担行李,我担心他们会漫天要价和他儿子递给他们行李后不见人影,后来帮助我们只收了一顿大饼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泰山挑夫的淳朴,善良实在,表达我对他们的佩服和敬佩之情。‎ 天桥二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共 20 分)‎ 懂 你 ‎①我和父母是不大容易相见的,故乡也是不大回的,因为父母常年在长沙帮弟弟带孩子。 今年暑假,听说父母要回老家小住,我立即回到了家乡。‎ ‎②到家后,我和父母收拾院内的荒草,擦拭所有家具,清洗日常用品,暴晒床单被褥, ‎ 10‎ 经过近一天的收拾整理恢复了家的模样。父母感念我能回家和他们相聚,还帮忙一起收拾整 理家,嘴里也不住念叨:“家里的活也干不动了,多亏了华在家呀”。一直以为父母抗老, 可是岁月不饶人,父母头上的白发再不是躲躲藏藏了,而是肆无忌惮地占据至高领地,拿下 整个地盘。‎ ‎③我去城里办事,父亲用小电动车载我去坐大巴,我抬着脚提着裙子坐在后座上,穿过 乡野水泥路,穿过路旁默默守候的青纱帐,一切仿佛回到童年——记忆里有个扎着麻花辫的 小姑娘,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穿过乡野小土路,那时的她还小,父亲还未老……‎ ‎④父亲年轻时候高大魁梧,脸型稍方,脸色黑红,属于不怒自威型,一个略显愠怒的眼 神就足以让我们胆战心惊。和父亲相处总是惴惴地,能躲就躲,沟通并不多。‎ ‎⑤记得那次,我正在跟伙伴们满村疯跑,麻花辫早已散开。猛然间,我看见了父亲朝我 走来。“小华,你过来”,他用命令式的语气跟我说。我吓得大气不敢喘一下,乖乖地走到 他跟前,他一把把我拉过去,蹲下身子开始给我扎辫子。父亲粗大的手抓住我散落的头发, 分成三股,一下一下地编起来,每一下都那么用力,我不敢动,头皮被揪得生疼。父亲扎的 辫子虽然歪歪扭扭,但是一连几天不梳头都可以一丝不乱。‎ ‎⑥这是父爱吗?只是太粗犷,年小的我体会不到。‎ ‎⑦春节过后,到处喜气洋洋,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和弟弟走亲戚去。我和弟弟一前一后 坐在车上,父亲的身板宽大浑厚,前面护着年小的弟弟,后面为我遮挡冷风。乡野的风清冷 凛冽,但我不觉冷,反而感觉田野的风景新奇可爱。父亲喝了点酒,高兴,而且温和了。回 家路上,他秀起了车技,载着我和弟弟晃晃悠悠骑行在乡间小路上,忽地车把拧向左边,忽 又拧向右边。乡村的土路坑坑洼洼,我和弟弟左颠右晃吓得尖声呼叫,父亲却越发得意,潇 潇洒洒地一直骑到院子里。我和弟弟下车后争相和母亲告状,父亲笑嘻嘻的,却不恼。‎ ‎⑧这是父爱吧?我不清楚,但这一天感觉充满快乐和幸福。‎ ‎⑨偶然有一天,我真实地体会到了父爱。‎ ‎⑩那是冬天的夜晚,屋内炉火正旺,水壶里的水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父亲将脸盆架支在 火炉旁让我洗头。他帮我添水、倒水、试水温,直到水足够多,水温刚刚好,他才冷冰冰地甩出一句话——“可以了。”“洗洗脖子,脖子上有泡沫!” 他在旁边监督指导,语气生 硬没有温度,“洗两遍不行,洗干净才行,热水多得是!”我不敢出声,但在心里已经有一 百个不乐意了。可是就在这斥责声里,就在父亲生硬的举止里,我却一下子明白了:那温热 的水,那递过来的干毛巾,那听起来像斥责的话语不就是关怀,不就是父爱吗?只是父亲不 善于表达。那一刻,心头热.腾.腾.的!‎ ‎⑪尽管我体察到了包藏严实的父爱,但父亲在家的时间并不多,他要外出奔劳挣钱养家,‎ 所以父亲带给我的距离感一直存在。以致后来我长大离开家乡,每次打电话都是跟老妈聊天,‎ 有时候父亲接起电话父女俩竟无话可说。但是,父亲对我们的孩子分外有耐心和爱心。孩子 们总愿意跟着他玩,父亲骑上三轮车,带孩子们去掰玉米、摘花生,领着孩子们去捉蚂蚱、 钓鱼,孩子们一路上叽叽喳喳,无比兴奋。父亲会给外孙女买回花花绿绿的发卡,耐心地扎 个漂亮小辫,还会给孩子们偷偷地买雪糕吃。‎ ‎⑫有一次,父亲带我女儿从镇上回来,我发现女儿嘴角脏脏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神秘笑 意,天真无邪的孩子一脸认真地告诉我说:“姥爷没给我买雪糕。”“又给孩子吃雪糕了,‎ 是吗?”我装作不高兴的样子跟父亲说话。父亲当众被揭穿,露出孩子般的坏笑。我俨然是 个大人,而父亲成了孩子!‎ ‎⑬匆匆芳华留不住,毕竟消磨去。离开老家时,父亲送我去车站。坐上父亲的电动车,‎ 我抬着脚提着裙子坐在后座上,穿过乡野水泥路,穿过路旁默默守候的青纱帐……我已经不 再年轻,父亲也日渐苍老。‎ 10‎ ‎19.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4 分)‎ 10‎ ‎20. 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 6 分)‎ ‎(1)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10‎ 一直以为父母抗老,可是岁月不饶人,父母头上的白发再不是躲躲藏藏了,而是肆无 忌惮地占据至高领地,拿下整个地盘。‎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3 分)‎ 那一刻,心头热.腾.腾.的!‎ ‎21.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我俨然是个大人,而父亲成了孩子”的理解。(4 分)‎ 22.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写出两处)(6 分)‎ ‎19.示例:文章讲述了小时候父亲给我梳头发,载着我和弟弟走亲戚时秀车技,为我洗头以及 成年后父亲宠爱我们的孩子几件事,表现了父爱的包藏严实(深沉),浓郁,表达了我对父 亲的感激及对父亲日渐老去的惋惜。以“懂你”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 一体。‎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 ‎ ‎20.(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母头上大量白发的长势比作战争中占据至高领地, 拿下整个地盘的攻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变老了,表达了我对父母老去的惋惜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修辞方法 1 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 2 分。‎ ‎(2)示例:“热腾腾”是指热气蒸发,很热的样子。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为理解了父亲 对我的关怀后内心感动的样子,表现了我对包藏严实的父爱的感激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解释词语 1 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 2 分。 ‎ ‎21.示例:父亲偷偷带我女儿吃雪糕被揭穿,我装作不高兴的样子跟父亲说话,父亲露出孩子 般的欢笑,这一情景像我是大人,父亲是孩子;父亲日渐苍老,我已长大,我乐于成为苍父 亲的依靠,父亲像孩子般依赖我;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怜惜感激之情。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结合内容理解句意 2 分,思想感情 1 分,结构作用 1 分。‎ ‎22.示例 1:将小时候父亲为我扎辫子的粗鲁和为外孙女扎辫子时的耐心作对比,突出强调 了父亲已经老了,变得分外有耐心和爱心,表达了父亲对我们的爱以及我对包藏严实的父爱 的懂得。‎ 示例 2:将小时候的我和父亲的相处有距离感,沟通不多和我们的孩子愿意跟他玩作对比, 突出强调了父亲已经老了,变得分外有耐心和爱心,表达了父亲对我们的爱以及我对包藏严 实的父爱的懂得。‎ 示例 3:将小时候父亲要干活,外出奔劳挣钱养家和现在变老了家里的活也干不动了作对比, 突出强调了父亲已经老了,表达了父亲对我们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怜惜感恩,以及对父爱的懂得。‎ 示例 4:将记忆中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的我那时还小,父亲还未老和现在坐在父亲电动车上 的我不再年轻,父亲也日渐苍老作对比,突出强调了父亲已老,我也不再年轻,表达了父亲 对我们的爱以及我对父爱的懂得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评分意见:本题 6 分。每处对比占 3 分,其中结合内容占 1 分,分析表达作用占 2 分。‎ 天桥三模 32‎ ‎(二)记叙文阅读(20分)‎ 32‎ ‎19. 示例:文题“等着我”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指文中所写到的妈妈在弥留之际的最大愿望是通过《等着我》节目寻找到女孩的亲生母亲,表达妈妈对女儿深沉的爱;另一方面指女孩想通过《等着我》节目表达自己对养母的感恩之心。‎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层含义2分。‎ ‎20.(1)示例:这句话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了妈妈在我要卖掉小被时的强烈的反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对小被子的珍视,突出了妈妈对我深沉的爱。‎ 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方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2)示例:“掐”是用指甲使劲按的意思,这里巧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用指甲使劲按着自己的大腿,试图让自己清醒,突出了我不愿接受妈妈患病的现实以及当时痛苦的心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 ‎21.示例:假如“我”参加《等着我》节目,“我”希望养母等着我,来世与她做亲母女,且她做女儿,“我”做母亲;“我”要像养母疼爱“我”那样回报她,表达了“我”的感恩之心和深深的爱。这句话与题目相照应,深化文章主旨。‎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内容理解句意2分,体会深刻内涵2分,“与题目相照应,深化文章主旨”1分。‎ ‎22.示例一: 妈妈多次絮叨引被子时手被扎破的事(伏笔)与弥留之际说出“编造扎破手指的谎言诓你,我无非想装得更像你的亲妈”(照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情感。‎ 示例二:妈妈看《等着我》节目(伏笔)与弥留之际道出上《等着我》节目为女儿寻亲妈的愿望(照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情感。‎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文章举例3分,分析表达作用2分。‎ 历城一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共 20 分)‎ 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⑥‎ 32‎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⑨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⑩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4分)‎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3分)‎ 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3分)‎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的理解。(4分)‎ 作者在第③段写其他名松,在第⑥段写山下之松,各有什么用意?(6分)‎ ‎19.(1)内容上;交代了黄山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并且突出作者的震动。(2)结构上:①开门见山,开篇点出黄山松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写黄山松的品质作铺垫③总领下文,写出了作者的震动,奠定感情基调。‎ ‎【评分标准】4 分 (内容作用 1 分,结构作用 3 分)‎ ‎20.①穿入,穿透、深入的意思,文中形象地写出了黄山松的根日夜与石头搏斗,最终穿透、深入到坚如 钢铁的石体内部,突出了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松非凡精神的敬意和震撼。‎ ‎【评分标准】3 分 ‎②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黄山松生长环境的险恶,气候的多变,突出了黄山松的强、坚毅、生命力强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3 分 ‎21.“灵魂”是指绝壁之松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和非凡的精神——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 与自信。“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直接表达了“我”对绝壁之松的赞叹之情,同时升华主旨,收束全文。‎ ‎【评分标准】4 分 32‎ ‎22.第③段用其它名松衬托黄山绝壁松,突出重点,引人注意;第⑥段写山下之松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 绝壁松与恶劣环境斗争的坚强精神及顽强生命力。‎ ‎【评分标准】6 分 (第③段衬托作用 3 分,第⑥段对比作用 3 分)‎ ‎ 历城二模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 20分) 心远地自偏 ①我静静的看着他,他静静的看着书。 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莱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③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一为他增添了 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④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⑤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⑥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一一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 ‎⑦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道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祥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已的双眼! ⑧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一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⑨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 10. 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这说:“送给你! ” 11.‎ 32‎ 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19.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4 分) ‎ 情节内容 情感态度 ‎①‎ 嘲笑 我在广场上看见菜农写字 ‎②‎ ‎③‎ 歉意,敬佩 我收到了菜农的回馈的书法作品 ‎④‎ 20. 品味语言,问答下面问题。(6分)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画线句。(3 分 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 (3分)  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 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①段画线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4 分)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6分)‎ ‎19.①我看见菜农在菜市场读书 ②惊讶 ③我送给他珍藏的拓本 ④赞赏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 每点占 1 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运用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菜农在菜市场读书时的全神贯注的情态,表现了他对书本(知识)的虔敬(虔诚与敬意)和内心的宁静。‎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描写方法占 1 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 2 分。‎ ‎(2)“嗖嗖”是叠词(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菜农写字的速度之快(写字时挥洒自如的样子),表现了他写字技巧的娴熟。‎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解释词语占 1 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占 2 分。‎ ‎21. 示例:文中的真意指的是菜农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表达了“我”对菜农热爱生活;追求内心宁静的赞赏之情。升华主旨,收束全文。‎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 结合内容理解句意占 2 分,体会深刻内涵占 2 分。‎ ‎22.‎ 示例一:对比。其它摊主玩手机,拉家常,东张西望,而菜农自顾自地读书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菜农”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表现出我对菜农的赞赏之情。‎ 示例二:欲扬先抑。作者想表达对菜农的欣赏和敬佩之情,却先写第一次看到菜农在嘈杂的菜市场专心读书时,心中充满的对菜农的怀疑和不屑,认为菜农虚伪。随着对菜农的了解,直到最后赠送他珍藏拓本。先抑后扬,使上下文形成对比,达到出乎意料的感人效果。‎ 历城三模 ‎19.文章以“槐花”为线索,叙述了朋友请我吃槐花包子的事情,引发了我对槐花、槐花加 工的美食以及与槐花相关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我对槐花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一语双关,既指槐花的清香,又指对槐花的美好回忆,意蕴丰富,富有诗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 ‎20.(1)涌,冒出,翻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想起槐花猪肉馅包子味道时的感受,表达 了作者对槐花包子的喜爱之情。‎ 32‎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解词 1 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2 分。‎ ‎(2)景物描写。写出了槐花开花的过程及槐花的颜色和清香。表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和对 槐花的喜爱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景物描写 1 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2 分。‎ ‎21.这些年因为城市进化,拆迁改造伐树让道,使城市中的很多槐树被砍伐掉了。槐树只能 变为记忆,铭刻在人们脑海之中。城市中虽有可供欣赏的花木,但是看不到美丽的槐花,闻 不到槐花的清香,也吃不到槐花做的美味佳肴,令人遗憾。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和对槐 树变少的遗憾,深化了文章主题。评分意见:本题 4 分。结合内容理解句意占 2 分,体会深刻内涵占 2 分。‎ ‎22.不能删掉。这两段运用插叙,插叙了作者对槐花、槐花加工的美食的回忆,表达了作者 对槐花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写对槐花加工的美食的看法做铺垫。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文 章主旨,使文章波澜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 6 分。写作手法占 2 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占 4 分 历下区一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共 20 分)‎ 拥有共同记忆的幸福 张丽钧 ‎①听课的时候,我喜欢坐在教室前方的一侧,面朝全体学生。先前,教师用的是那种飘灰粉的粉笔,每当教师擦黑板的时候,我都会“沾光”——头发上和衣服上落满“霜雪”。即便如此,我也不肯挪到教室后面去。做了教师后,我喜欢看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喜欢看他们顿悟时眼里的“光”,也喜欢看他们犯傻时脸上的“锈”。最近一次听课,因为天热,我听课的班级敞开前门,对面班级门边坐着的女生一抬眼,瞄见了我,朝我摆手,做“勾引”状,脸上的表情分明在说:“唉!咋不来我们班听课呀?”我佯嗔地皱眉,指指她班的讲课教师,示意她专心听讲。‎ ‎②考试的时候,我担任“主考教师”,胸前挂着标识牌,穿着软底的鞋子,背着手,冷着脸巡视考场。当我路过一个考场时,门口坐着的一个男生看见了我,把手半藏在桌洞里,隐秘而亲热地向我摆动,同时嘴上无声地说了句“老师好”。我忍不住笑起来——这是多么不适宜问好的场合呀,但是,他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向我问好。‎ ‎③我出差回来,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告诉我,有个女生找了我好多趟,问她有什么事,她也不说。我问:“是不是眼睛会笑的那个小女孩?”隔壁办公室的同事蒙了:“眼睛会笑?可我……没注意她的眼睛会不会笑哇。”后来,找我的女孩来了,恰是眼睛会笑的那一个。我说:“听说你找了我好几趟。”她说:“是呀!是呀!我一下课就跑过来看看。您怎么出去这么久哇。”我说:“久吗?才三天哪!”她说:“如果您再不回来,就要过期了!”说着,她把一直背着的一只手举到我面前:“鲜花饼!我妈妈去云南旅游带回来的!味道跟咱们学校的鲜花一样一样的,我猜您一定喜欢吃!”我接过那个鲜花饼,小心翼翼地揭开印花油纸,当着她的面,吭哧就咬了一口。女孩欢呼着跑开了。‎ ‎④一次聚会,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您还记得吗?那一次我们班有十几个同学都没有交作业,您把我叫出去,眼里含着泪水说:‘别人不交作业可以,你不交作业不可以!因为,你在我眼里跟他们不一样……’现在,我发展得这么好,毫不夸张地说,全归功于您那一句‘你在我眼里跟他们不一样’啊!”我在心里偷笑了一下,暗道:“乖乖,那是我的小伎俩呢!我跟所有没交作业的同学都说了这句话呀。”……‎ ‎⑤我每天都在这些琐屑的快乐中穿行。我知道,就在我陶醉地咂摸这些“小确幸”的时候,有壮士登顶,有豪杰扬名,有巨贾签约,有新星陡升……而我,安静地守着一个个有温度的小故事,不怕被光阴偷走了华年,笑吟吟地听秋风吟诵:“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⑥我不相信这些故事会风过无痕,相反,我相信它们都具备着种子般的能量——落入心壤,萌蘖(niè 32‎ ‎)繁衍,生生不息。在遥迢的未来,当朔风窃走了我的记忆,我或许能凭借一片脉络别致的叶子,幸运地破解岁月的密码。‎ ‎⑦多年前,我给一位老者留名,写了“张立君”三个字。他览罢讶异地望向我,那意思明摆着——咋写个假名字诓我?我笑着解释说:“这是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哦!”他拊掌笑道:“这个名字好!这个名字好哇!这是个好教师的名字——立君立君,培立君子也!”我一直把老先生这番话看作是对我的策勉,不断提醒自己:我的名字里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和祝祷呢!命中注定了,我就应该在这菁菁校园里筑梦、圆梦,我就应该与一茬茬美妙的青春在此遇合、凝合。‎ ‎⑧我从不怀疑,拥有共同记忆的幸福,是幸福中的极品。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欣然嵌入爱者的生命时,我们的生命就有机缘借助爱者蓬勃、葳蕤(wēi ruí)、曼延。‎ ‎19.梳理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我”和学生共同记忆中有温度的四个幸福瞬间。(4 分)‎ 解析:(1)听课时,对面班女生朝我打招呼。‎ ‎(2)担任“主考教师”时,考场门口的男生向我问好。‎ ‎(3)出差回来,眼睛会笑的小女孩送我鲜花饼。‎ ‎(4)参加聚会时,毕业的学生感激我当年鼓励他。‎ ‎【 评分意见 】本题 4分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 6 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 分)‎ 当我路过一个考场时,门口坐着的一个男生看见了我,把手半藏在桌洞里,隐秘而亲热地向我摆动,同时嘴上无声地说了句“老师好”。‎ 解析:(1)这是对男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他把手“半藏在桌洞里,隐秘而亲热地向我摆 动”,并且向“我”无声地问好,传神地写出了男生看到“我”后表现出的热情、可爱 的样子,表达了他对“我”的亲近与热爱。‎ ‎【 评分意见 】本题3分。人物 描写方法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描写方法写出 一 种并分析正确即可得分 。‎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3 分)‎ 我知道,就在我陶醉地咂摸这些“小确幸”的时候,有壮士登顶,有豪杰扬名,有巨贾签约,‎ 有新星陡升……‎ 解析:咂摸,是揣摩、思考、体会、品味的意思。“我”经常揣摩着和学生共同度过的一 个个有温度的幸福瞬间而深深陶醉。表达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看到学生不断成长和取 得成功之后的幸福、快乐与自豪。‎ ‎【 评分意见 】本题3分。解词 1分结合句意分析 2分 。‎ ‎21.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欣然嵌入爱者的生命时,我们的生命就有机缘借助爱者蓬勃、葳蕤、曼延”的理解。(4 分)‎ 解析:当我们把自己的生命欣然融进所热爱的人的生命时,我们的生命就有机会通过所热 爱的人而更加热烈、繁盛。当作为教师的我们把对学生的热爱、培养、鼓励、祈愿无私 地给予学生时,我们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热情的回馈与对老师的尊敬感激。表达 了“我”作为教师的幸福、快乐与自豪。这句话卒章显志,深化中心。‎ ‎【 评分意见】 】本题 4分。结合句意分析2分,达情感 1分卒章显志 或深化中心 1分 。‎ ‎22.文章多处运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写出一处即可) )(6 分)‎ 示例一 :文章①--⑤段叙述了“我”和学生共同度过的一个个有温度的幸福瞬间,‎ 第⑥段发出了“我”相信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都具备着种子般的能量,能让学生得到更 好的成长与发展的议论。(2 分)更深刻地表达了“我”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与自豪感。(2‎ 分)叙事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深化了文意,使文章富有哲理,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2‎ 分)‎ 示例二 :文章第⑦段叙述了一位老者对“我”名字的夸赞,之后便发出了“我”对于教 32‎ 师生命价值的议论(2 分),更深刻地表达了“我”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与自豪感(2 分),‎ 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叙事基础上的议论,使文章富有哲理,深化了主旨。(2 分)‎ ‎【 评分意见 】 本题 6分 。 概括 叙和议的 内容 2分 , 分析情感主旨 2分 , 作用 2 分 。‎ 历下区二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0分)‎ 杜鹃随我到天涯 黄永玉 ‎①2月,在翡冷翠的菜颇里,半夜听到杜鹃叫,惊喜得从床上坐起。那是从菲埃索里山密林里传过来的声音。自从离开故乡以来,好久没听到杜鹃叫声了。‎ ‎②第二天,我跟女儿女婿去莱奥纳多·达·芬奇的故乡芬奇小城看房子,在山峦上走着的时候,又听到一声声杜鹃叫啼。万里之处,在天涯找寻归宿的时候,自有一种特别的浩叹。‎ ‎③为了找房子,我们走遍了翡冷翠邻近四周的古城。去过乔托的故乡,薄伽丘的故乡,弗兰西斯科的故乡……一次,两次,不同的地形山势,不同的格调,最后决定了莱奥纳多·达·芬奇故乡,离他旧居4公里的山丘上的一座合适的居处。‎ ‎④在此之前,莱奥纳多·达·芬奇的隔壁就有一座很好的石头平房要卖。房子讲究,有变化,古雅之至,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心忍痛割爱了,理由是——让参观、朝拜的人看见了,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看哪!一个中国画家,胆大包天,竟敢跟莱奥纳多·达·芬奇做邻居!”“嘿嘿!这个画不好画的中国画家,就算搬在莱奥纳多·达·芬奇隔壁,也救不了他的急!”“可怜哪!万里迢迢,挑选了这个顶儿尖的地方!”白天,游人如云,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画画的时候,背后总有个伟大的影子在微笑。这绝不是随便开玩笑的话。任何朋友该为我设身处地想一想,我挑选这座住处怎么能够安居?‎ ‎⑤幸好,我们找到一座既可以得到伟大的艺术泰斗在天之灵的庇护,又能安心生活工作的地方。‎ ‎⑥这是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镇。屋子石头结构,百余年的历史。三层。一层是酒客。二层有两个大客厅;烤面包和烤肉的大壁炉;另外是阳台,一间卧室,厨房和一间可以举行舞会的惊人宽大的洗手间。三层是三间卧室。屋外一座回环的花园,栽着一些松树、无花果和粗壮的樱桃树。山坡倾延下去有两个足球场大的橄榄林和葡萄园,据云一年能出产两吨多橄榄油和两吨多葡萄酒,滴酒不沾的我,不免想起众多嗷嗷待醉的酒鬼朋友……橄榄林和葡萄园尽头有一道清澈的山泉,以前有座磨坊,现有人在弄矿泉水。黄家地界至此为止。彼岸是浓密的山林。从阳台远远望去,茫茫一片深蓝色的影子。邻居说,天气好时,看得见海。芬奇小城在山脚下。莱奥纳多·达·芬奇故居,他的博物馆、教堂、市议会和沿山的居民和小街都清晰可见。邻居还说,这地方该冷的时候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因为有海风,没有蚊子:因为有山,风又不大。一年四季都有鸟叫。‎ ‎⑦若这些好听的话是“房串子”说的,就会引趣我的警惕和疑心;幸好是邻居的关照,看起来、每年的一半时间放在这里,大概能专心做出点创作来的。‎ ‎⑧我只是去过这地方两次,前后左右都粗约地看了一看。女儿和女婿倒是走得多了,不过他们说,也没有可能走遍所有的“领地”。他们也发愁,到秋天,怎么消受那些地上的收获?我告诉他们:“芬奇小城的莱奥纳多·达·芬奇博物馆,是一个长知识、促智慧的地方。多上那里走走,再经常到附近意大利酒店吃顿午饭或晚饭,自然会爆出些精彩的、解决困难的好主意来。”‎ ‎⑨从翡冷翠回到香港已经一个多月了。屋后克顿道山径白天晚上都响着杜鹃。去年,前年倒是一声也没有听过……‎ 32‎ ‎⑩人到了老年,游徙的身世翩浮于杜鹃声里,不由得想起文木山人①的那阕词:记得当时,我爱秦准,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嗷;杏花村里,几度徜徉。风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赏,沧南耆旧,写入残篇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选自《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文章略有改动)‎ ‎【注释】①黄永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生于1924年,多才多艺,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人称中因最借的“90后”。②期冷翠:现译为“佛罗伦萨”,意大利中部城市。③文木山人:指吴敬样。‎ ‎19.通读全文,谈谈题目“杜鹃随我到天涯”的好处。(4分)‎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 任何朋友该为我设身处地想一想,我挑选这座住处怎么能够安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3分)‎ 我们找到一座既可以得到伟大的艺术泰斗在天之灵的底护,又能安心生活工作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万里之外,在天涯找寻归宿的时候,自有一种特别的浩叹”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写了作者在异国他乡听到杜鹃叫声唤起思乡之情以及在意大利寻找居处时的所 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题目借助杜鹃这个意象,如诗句一般有文学气息, 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概括内容提炼主旨 2 分,题目特点 1 分(言之成理即可),吸 引读者阅读兴趣 1 分。 ‎ ‎20.(1)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反问句加强肯定语气,强调了作者对于选择达·芬奇隔 壁作为居所的惶恐之情,表达出作者对于艺术的尊敬,也可以看出作者身为艺术大家的 谦逊态度。 ‎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判断修辞方法 1 分,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2 分。 ‎ ‎(2)庇护是保护、保佑的意思。在文中是指身处艺术泰斗的故乡,希望能得到艺术上 的启发,看出作者对前辈艺术家的尊敬。 ‎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解释词语 1 分,结合句意分析表达效果 2 分。 ‎ ‎21.作者身处与故乡万里之遥的意大利,想寻找一个晚年能安心画画的居所作为心灵的 归宿,此时听到杜鹃的叫声,勾起思乡之情,自然感慨万千。这句话出现在文章开头部 分,既是点题,也引出下文写作者寻找居处的内容。 ‎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句意分析 2 分,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 ‎22.示例一:首尾呼应。文章开头写到听到杜鹃叫声,结尾又以杜鹃叫声收尾,表达了 作者身在异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更加完整和严谨。 ‎ 示例二:虚实结合。文章第四段写放弃达·芬奇隔壁居所的理由,这部分并不是实 际发生的,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情景,文笔诙谐幽默,表达出作者对艺术的敬畏之情; 这种写法,丰富了文章内容,强调了作者对艺术的敬重。 ‎ 示例三:插叙。第四段插入了作者之前看中达·芬奇隔壁居所又不得不放弃的一段, 运用插叙,丰富了文章内容和人物性格,看出作者对艺术的敬畏之情。 ‎ 32‎ ‎【评分意见】本题 6 分。提炼手法 2 分,阐述手法的使用 2 分,分析情感 2 分。‎ 历下区三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0分)‎ 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 铁凝 ‎①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她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的,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过,让我最好别告诉别人她的退休。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挤公共汽车了,你不是常说就怕挤车嘛,又累又乏又耗时间。我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②我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我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 ‎③有时候我和我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去。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试想,对于一位年过60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地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我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 ‎④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比方说,当她能够幸运地同时占住两个座位,而我又离她比较远时,她总是不顾近处站立的顾客的白眼,固执地叫着我的小名要我去坐:又比方说,有一次我因高烧几天不退乘公共汽车去医院时,我母亲在车上竟然还动员乘客给我让座。但那次她的“动员”没有奏效,坐着的乘客并没有因我母亲声明我是个病人就给我让座。那时我站着,脸更红了,心中恼火着我母亲的“多事”。当车子渐空,已有许多空位可供我坐时,我仍赌气似地站着,仿佛就因为我母亲太看重座位,我便愈要对空座位显出些不屑。‎ ‎⑤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坚定不移地使用地多年练就的上车法,每逢这时,我便有意离母亲远远的。我遥望着母亲,忽然觉得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在我的印象里,我母亲就总是拥挤在各种各样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月都是极其珍贵的,每支队伍都可能因那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我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了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 ‎⑥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的一部分。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且由此还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子的“庇护”。 ‎ ‎⑦挤公交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里,她曾为她的孩子她的家,无数次地排队、拥挤、等待一样。那是岁月留给她的印记,是艰难的生活留给母亲那一代人的生存本能,是深入骨髓的本能的爱。 ‎ ‎⑧‎ 32‎ 不久之后,我母亲同时受聘于两所大学继续教授声乐。她显得很兴奋,因为她又可以和学生们在一起了,她也可以继续她的挤车运动了。我不想再指责我母亲自造的这种惊险,我知道有句老话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⑨可是,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难道真能说是我母亲的秉性吗? ‎ ‎ (选自《铁凝散文》,文章有删改)‎ ‎19.通读全文,根据母亲在公交车上的表现,及“我”的态度变化,完成表格。(4分)‎ 母亲的表现 ‎“我”对母亲的情感态度 ‎(1)‎ 担心 母亲为我占座 ‎(2)‎ ‎(3)‎ 不屑 母亲继续挤车 ‎(4)‎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3分)‎ 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坚定不移地使月她多年练就的上车法。‎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可是,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难道真能说是我母亲的秉性吗”的理解。(4分)‎ ‎22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6分)‎ ‎19.(1)看到母亲挤车(2)恼火(3)母亲动员乘客给我让位(4)理解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0.(1)动作描写。描写了母亲挤公交时的一系列动作,看出母亲挤车动作的娴熟与危险。让我既担心母亲的安全,又对她的这种行为感到尴尬。‎ ‎【评分意见】本题3分。明确动作描写1分,分析动作1分,情感1分。‎ ‎(2)坚定不移,意思是毫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自己的想法。本文是指,即使交通状况好转了,母亲也不改变她乘车的习惯,大词小用。表现出母亲由于为了孩子为了家庭,长年排队拥挤,而改不了挤车的习惯,这是母亲对家深入骨髓的爱,同时也是岁月留给母亲的印记。‎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大意1分,结合语境理解1分,表达感情1分。其中“大词小用”“时代印记”不做采分点。‎ ‎21.示例一:挤公共汽车不是母亲秉性,而是岁月留给母亲及母亲这一代人的印记。由于物资的缺乏,才会排队、拥挤和等待。此句是反问句,突出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引起读者的深思。‎ 示例二:挤公共汽车不是母亲秉性,而是岁月留给母亲及母亲这一代人的印记。由于物资的缺乏,才会排队、拥挤和等待,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这句话照应文章开头母亲对挤车的留恋,使文章浑然一体,内容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谨。‎ ‎【评分意见】本题4分。句意理解2分,结合主旨理解深层内涵2分(建议含手法赋分1分)。‎ ‎2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叙写母亲在公交车上的表现,这是极其普通的生活小事,却折射出那个因物资匮乏而排队、拥挤的时代特点。母亲挤车是对我,对家的爱的表现,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关爱与理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给一代人的影响,与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评分意见】解释“以小见大”,得2分;表达情感2分,母亲层面1分,我的层面1分;表现社会对一代人的影响2分。‎ 长清一模 32‎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奖 杏林子 ‎①生病之后,我辍学在家,身体上的病痛固然难以忍受,而更让人难以面对的是那种有若被众人遗弃的感觉。原本为参加初中联考而忙得如拉紧的弓,集中全力蓄势待发,突然之间,你被取消了参赛资格,赶出了竞赛场,你只有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冷眼旁观,那些紧张、那些热闹、那些欢呼都已远去,那个世界完全将你摒弃在外。我就像一颗被推离正常轨道的星球,飘浮在茫然无垠的太空,没有重心,也没有方向,完全失去了得到褒奖的机会。‎ ‎②每天,我看着弟弟妹妹出门上学,我看着一批批年轻学子自门前走过,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甚至,连期望也没有,连等待也没有。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要期望什么,等待什么。 ‎ ‎③其实,我比父母更早了解自己的病已经“无药可救”,只可怜天下父母心犹自在那里作无无谓的挣扎,我只是每天无可无不可地赶着一场又一场与医生的“约会”。那条路好长,好孤单,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④绝望的生活让我看不到一点希望。‎ ‎⑤忘记是哪一天,父亲走到我房里,握着我的手,望着我说:“乖,你不要怕,爸爸会养你一辈子,等你长大了,爸爸会为你招一个女婿!”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父母所受的惊吓与慌乱甚于我,其中还掺杂负疚的成分。很多年后,父亲无意中透露,在我初病的那几年,他常常梦到祖母及外婆的指责。父亲用这样一种保证安慰我,毋宁是安慰他自己。 ‎ ‎⑥父亲一定没想到,他的话深深扎伤了我,莫非连父亲也对我不再抱任何的期望?5个小孩中,父亲爱我最深,我是属于“小时了了”的人物,智慧开悟得早,加上伶牙俐齿、反应灵敏,人前人后都带给父亲极大的喜悦和满足感。难道说,仅仅一场病,父亲就认定我这一生一无是处,需要他养一辈子,……这才是让我伤痛的真正原因。‎ ‎⑦我第一次结结实实地面对自己,不想父亲给我的刺激竟然成了突破困境的契机,蛹能脱困于茧,自有一番天地供它翩翩。‎ ‎⑧就这样,我为自己走出了一条路。1978年,第7届十大杰出女青年选拔时,一位曾经得过此奖的朋友立意要推荐我,我却执意不肯。原因是家中除父亲之外,无人看重这种事,母亲尤其讨厌我们没事炫耀、乱出风头,弟弟妹妹则拿我穷开心说:“怎么,你要去竟选十大女歌星吗?”因此,尽管朋友把我的推荐书寄了过去,无论如何我也不肯送上资料,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⑨原本我们是瞒着父亲的,终究还是不小心漏了口风,父亲起始大惊,虽然没有责怪我, 却明显地看出他的失望。父亲的反应也让我吃了一惊,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他是这样看重这个奖,可惜我轻易放弃了。我对父亲有说不出的愧疚。‎ ‎⑩没想到两年后,第8届十大杰出女青年开始选拔时,我突然收到选拔会寄来的一封公函,大意是说,上届有人推荐我,但我未曾寄资料,而他们仍为我保留候选人资格,希望我尽快补送……还给我保留着名额,是多么不寻常的事。正因为如此的不寻常,我开始正视这件事,莫非冥冥中自有上帝“旨意”?再加上父亲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殷殷期盼,若能得奖,对老父也是一种安慰。‎ 我就认真准备参加这次评奖。我和妹妹把所有的作品合力整理出来,父亲以他多年案牍的经验,亲自教导我一一分类、贴上标签、编排索引,整整装满一大纸箱。他甚至担心邮政失误,坚持亲自将资料送至选拔会。社区山路难行,箱子既重且大,无法背也无法提,只有捧在手上,而父亲已年届七十,但他一点也不以为苦,喜滋滋地说:“为女儿服务,是爸爸的光荣!”名单揭晓后,父亲简直可以用“欣喜若狂”‎ 32‎ 四个字形容,一大清早就跑到台北买报纸,他对报贩子说:“你把所有的报纸,每种都给我一份!”这以后,我又陆陆续续得了一些奖。每次,他都把报道我的新闻看了又看,把我得奖的照片压在他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举凡向他道贺的亲朋好友,他都要滔滔不绝地复述一遍我的“奋斗史”及得奖经过。‎ 糟糕的是得奖后遗症。在往后的十年间,父亲不论是到邮局寄信,商店买东西,或是到户政单位办事,回来后一定会对母亲津津乐道:“人家都说,我的女儿好了不起哟!” “奇怪,人家怎么知道你的女儿是刘侠?”母亲不解地问。父亲只笑不语,母亲恍然大悟:“一定是你自己到处张扬的,对不对?”“当然啰!”父亲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1990年底,我带领残障团体赴大陆访问,会后顺便陪母亲回西安省亲。行前当天,突然接到吴三连文教基金会的电话,主动甄选我为当届社会服务奖的得奖人,颁奖典礼正好在我预定回台的那一天。由于无法及时赶回,我特地要父亲代我领奖。事后,据朋友形容,当司仪叫到我的名字,只见父亲快步冲上台,兴奋难抑地“标榜”着自己的女儿,惹来台下一片笑声。‎ 只不过,这股兴奋的情绪只持续了短短几个月,父亲就匆匆走了。父亲过世之后,任何奖对我都已失去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我得奖与否那样在意期盼,并且能与我一起分享荣誉、分享快乐的人了。‎ 前些天,社区一位邻居告诉我,父亲曾对他说:“我这个女儿虽然只有小学毕业,可是比起其他得博士的儿女还要让我引以为傲!”我多么想大声告诉父亲:“爸爸,我所有的奖都是为您得的啊!”‎ ‎19.通读全文,根据已给提示,请从“父亲为我所做的事”的角度,概括详写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父亲帮助我整理、运送评奖材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 ‎(1)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3分)‎ 社区山路难行,箱子既重且大,无法背也无法提,只有捧在手上,而父亲已年届七十,但他一点也不以为苦,喜滋滋地说:“为女儿服务,是爸爸的光荣!”‎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的词语。(3分)‎ 当司仪叫到我的名字,只见父亲快步冲上台,兴奋难抑地“标榜”着自己的女儿,惹来台下一片笑声。‎ 21.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爸爸,我所有的奖都是为您得的啊!”的理解。(5分)‎ ‎22.本文以“奖”为线索,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5分)‎ ‎19.①父亲安慰生病绝望的我 ③父亲代我领社会服务奖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2分。概括较为准确,意思对即可。‎ 示例一: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一个“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因为箱子“既重且大”,父亲帮我运送材料的辛苦,表现了父亲得知女儿参加评奖的喜悦,对女儿获奖的期望以及浓浓的父爱。‎ 示例二: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为女儿搬着“既重且大”的箱子,父亲依然满脸喜悦,表现了对得知女儿参加评奖的喜悦,女儿获奖的期望以及浓浓的父爱。‎ 示例三: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引用了父亲为女儿甘愿运送材料的话语,表现了父亲得知女儿参加评奖的喜悦,对女儿获奖的期望以及浓浓的父爱。‎ ‎【评分意见】本题3分,描写手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标榜”,夸耀、称扬的意思。这里是指父亲上台领奖时,对着全场夸耀自己的女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自豪,以及难以抑制的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表达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 ‎21.示例:“我”努力获奖,是因为父亲一直在鼓励盼望“我”努力奋斗,他坚信女儿的才华,以女儿为傲,丝毫不掩饰对女儿的夸赞。“我”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坚信与鼓励。父亲去世了,这句“我”想对父亲说的话,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深爱、追思与感恩。‎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内容理解句意占3分,体会思想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 32‎ ‎22.示例:文章围绕“奖”字,写出父亲对我获奖的期望,帮我整理运送评奖材料的辛苦,以及替我领奖的自豪。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支持,对女儿浓浓的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热爱和怀念。文章以“奖”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更加完整。‎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文章分析3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长清二模 ‎ ‎ 32‎ ‎19.①清澈纯真 ②母亲心存天真,胸襟宽阔(母亲心灵的善良、纯洁和真诚)‎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2分。‎ ‎20.(1)示例:本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我”回家乡养病,在纯净优美的家乡自然环境中沉醉的情景,突出强调了家乡纯净的自然环境洁净了“我”的心灵,让“我”的生命领受到诗意。句式整齐,语气贯通。‎ ‎【评分意见】本题3分。修辞手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2)示例:“念念在兹”,念念不忘某件事情,在母亲的一生中,最念念不忘的是心灵的善良、纯洁和真诚,突出了母亲心灵的纯洁明净,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佩赞美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词语释义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表达情感1分。‎ ‎21. 母亲去世后,作者想念那双“清澈纯真”‎ 32‎ 的眼睛,还在想念母亲纯洁的心灵和宽广的胸怀,怀念母亲真诚而又善良的人。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对洁净善良心灵、对真诚澄明人生的赞美。同时收束全文,升华了文章主旨。‎ ‎【评分意见】本题5分。理解内容2分。情感及结构作用3分。‎ ‎22.答案示例:文章第⑨段通过好友对母亲眼睛的评价,以及写文怀念“母亲的眼睛”,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衬托)了母亲的纯净真诚善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手法作用3分。‎ 章丘一模 ‎12.(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一生安暖相伴 吴玉杰 ‎①近日在美篇上看到一组八十年代初东北农村的系列图片,配上由歌手汤潮演唱的那首《故乡黑龙江》,儿时的记忆如平静的湖面荡起微微涟漪,浮现于脑海。久远的记忆,遥远的村庄,童年的点滴,仿佛沿着时光隧道穿越到那个似曾熟悉却又模糊的时代。‎ ‎②逝去的那段岁月如今回想起来无比的亲切与难忘,条件虽然艰苦,但在那种环境下,长辈们乐观豁达的精神却影响了我的一生,仿佛什么困难都能抗得过去。‎ ‎③与现在相比,平素里吃得好些根本不可能,所以赶上过年过节吃得好些便是当时最幸福、最开心的一件事,而如今经济的提升,物质的富裕,让人们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这或许便是人们对传统节日逐渐淡漠的原因。‎ ‎④那段岁月,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春节了,从节前几天开始,那热火朝天的喜庆场面,便从村头一直绵延至村尾。家家户户糊上红色的纸灯笼,如那个可爱的孩子一般爬上房前 的树梢,只待年迈的村庄安静睡去,他们便迎风笑得村庄充满了勃勃生机。‎ ‎⑤这时,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和面、包饺子、包豆包,那时的人们基本都是老人与子女同住,人多力量大,在说说笑笑、比着谁包得快中就把几盖帘的饺子包好了,再放到外面冰天雪地里冻上,等过节时再随时拿来煮着吃。‎ ‎⑥年二十九那天,外公会张罗几个人把辛苦养了一年的猪杀了,用冒火的喷灯把猪头和猪蹄放在火上烤,去掉残余的绒毛,清理干净之后外公就开始烀猪肉、猪蹄,红红的炉膛里噼噼啪啪作响,飘香的杀猪菜伴着升腾的蒸汽弥漫在房前院落。‎ ‎⑦在外边玩耍的我被馋虫隐隐勾起,没等烀熟就跑进屋里吵着要吃,妈妈见状就在炖好的那一刻,挑些好吃的部位夹到碗里,再倒上点酱油,加入蒜末,喊我过去吃,那真是响当当的美食,时至今日,在任何地方吃的烀肉都与之无法相比。‎ ‎⑧节日那天的日里,外公带领孙男娣女将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大人们领着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燃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偶有几个年龄大点的孩子,会迫不及待地穿着新衣服,拿着摔炮在空地上放肆,驱散一年的晦气。‎ ‎⑨偶尔还会有秧歌队走街串巷地到各家院子里扭上一圈,送来新年的问候,外公自会拿出些烟酒犒劳一下人家,我们则凑热闹地跟着秧歌队在后面扭起来,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幸福的笑容伴着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也沸腾了寂静的村庄。‎ ‎⑩夜幕降临时,热闹欢腾过后,外公拿出珍藏的小烧酒,用热水烫上,将家人们召集在一起,将两两一组炕桌分别放在南炕和北炕,大人们一桌在南炕,孩子们一桌在北炕,美酒佳肴布满四个方桌,欢声笑语洒满了温馨的小屋,推杯换盏间就这样将一年的疲惫驱散,将新的一年开启。如今想来,这最美的年夜饭,还是当年在外婆家吃的那种滋味。外婆七个儿女,加上老老少少,三十来口人,在那两间简陋的土坯房里过节相当热闹,伴着红红的炉火,欢乐的笑声、飘香的佳肴充满了爱的小屋。‎ ‎⑪‎ 32‎ 春节过后的那几日的乡村,更是属于我们孩童的白色王国。冰封大地时,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玩雪爬犁,找一处坡状的雪地,拉着雪爬犁走到顶端,坐在雪爬犁上面,拉住绳子,借着惯性往下一滑,感觉自己瞬间飞起来了,欢呼着与其他小伙伴冲了下去,停下后没有歇息,再拉着雪爬犁爬到坡顶,就这样开心的反反复复滑来滑去,不知疲惫,直至太阳落山,脸蛋冻得通红,家人喊着回去,方肯罢休。‎ ‎⑫如今人到中年,时逢假期还曾与家人们一起开车回到那里,已物是人非,村庄比以往萧条了许多,大部分人都从农村向城里的迁移中远离了这里,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也越来越少,但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却丝毫没有减退。‎ ‎⑬岁月已然渐行渐远,那幅人人放鞭炮、家家挂灯笼的画面渐渐尘封,那股飘自外公外婆之手饭香也在鼻尖淡去,那片来自雪地里我们白色王国的欢声笑语也不再在耳边喧哗,但它们却伴随我走过漫漫长路,安暖相伴一生。‎ ‎(选自“乐享未来”微信公众号,内容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春节”展现了作者记忆中春节前后的哪些场景。‎ ‎①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挂灯笼,包饺子 →② 春节前一天(年二十九),外公杀猪烀肉,我吃肉 →春节白天(日里),我们贴对联放鞭炮,看秧歌表演→③ 春节晚上,全家围坐吃年夜饭 →④ 春节过后几天,我和伙伴们玩雪爬犁 ‎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 家家户户糊上红色的纸灯笼,如那个可爱的孩子一般爬上房前的树梢,只待年迈的村庄安静睡去,他们便迎风笑得村庄充满了勃勃生机。‎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⑧段中的加点词语。‎ 偶有几个年龄大点的孩子,会迫不及待地穿着新衣服,拿着摔炮在空地上放肆,驱散一年的晦气。‎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⑬段划线句“那幅人人放鞭炮、家家挂灯笼的画面渐渐尘封,那股飘自外公外婆之手饭香也在鼻尖淡去,那片来自雪地里我们白色王国的欢声笑语也不再在耳边喧哗,但它们却伴随我走过漫漫长路,安暖相伴一生。”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答案:‎ ‎(1)①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挂灯笼,包饺子;②春节前一天(年二十九),外公杀猪烀肉,我吃肉;③春节晚上,全家围坐吃年夜饭;④春节过后几天,我和伙伴们玩雪爬犁。‎ ‎(2)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红灯笼比作可爱的孩子,把村庄比作年迈的老人,并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节前挂满灯笼的村庄的喜庆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春节时光的怀念。‎ ‎②“放肆”是任意作为,不加拘束的意思。这里是反语,贬义褒用,突出了春节那天大孩子们玩摔炮的开心,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春节时光的怀念。‎ ‎(3)过年前家家户户挂灯笼的画面已经不见了,我再也无法吃到外公外婆的年夜饭,也不会再回到过去和小朋友们玩雪爬犁了,我成年了,那段温柔的岁月也早已离我而去,但是对这段童年时在故乡过年时光的回忆却始终陪伴我,让在钢筋丛林里的我时时感到慰藉;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佳节已氛围不再的惋惜,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长辈们乐观豁达精神的赞美;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标题,言有尽而意无穷。‎ ‎(4)例一:本文用对比手法,将物质生活优越但是却淡漠传统佳节的现代生活和物质生活虽不优越可是满载回忆的童年时光进行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佳节已氛围不再的惋惜,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长辈们乐观豁达精神的赞美。‎ 例二:本文运用插叙手法;通过回忆童年时在故乡过年时挂灯笼、吃年夜饭、玩雪爬犁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佳节已氛围不再的惋惜,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长辈们乐观豁达精神的赞美;突出文章中心,使行文起伏多变。‎ 例三:设置线索,文章以“春节”为线索,依次叙述了童年时在故乡过年时挂灯笼、吃年夜饭、玩雪爬犁等事情;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佳节已氛围不再的惋惜,对童年时光的 怀念,对长辈们乐观豁达精神的赞美;使文章浑然一体。‎ 平阴二模 32‎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小题。(20分)‎ ‎ 背π,还是背诗? ‎ ‎  ①刚记事的时候,爹决定让我背点东西,锻炼记忆力。他问我,背π还是背诗? ‎ ‎  ②我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派”,什么是诗。歪着头假装想了想,说,诗。 ‎ ‎  ③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爹念一句,我跟着念一句。这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我摇头晃脑地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背“春眠不觉晓”,背“蜂螂吃水清兮”,后来才知道那是“沧浪之水清兮”。 ‎ ‎④小学时,我常溜进爹的书房,最喜欢那一箱古典章回体小说,《隋唐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本接一本读下去。林冲夜雪山神庙那段,我独忘不了林教头“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有一次家里吃白切牛肉,我偷偷藏了一块,半夜在被窝里偷偷地啃,一边遥想林教头的风姿,不觉昏昏睡去。‎ ‎⑤初中时我上课偷偷看书。教数学的老孙头气急败坏地找到我爹:看看你儿子,一节课被我没收了两本。爹安慰了一番老孙头,回家把书扔给我,狄更斯的《双城记》、雨果的《九三年》,臭小子,品味还不错。 ‎ ‎  ⑥高一暑假,正逢法国世界杯。我用尽了一个十六岁少年所能想到的所有华丽辞藻,用深情押韵的句子写下了一篇观后感。我非常得意地寄给《新民晚报》,这是我第一次投稿。从邮局回家的路上我特别兴奋,觉得自己大概要出名了。 ‎ ‎  ⑦从那天起,每天下午三点一过,我就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好不容易盼到了邮递员的身影,我一把抢过报纸,先翻体育版,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专业资料;再翻副刊,心情便黯淡了下来。直到世界杯结束,还是没能在报纸上我到我的名字。我忘不了那种无望的等待。 ‎ ‎⑧高三要填志愿了,要填志愿了。语文老师劝我报复旦中文,物理老师要我考交大物理。我喜欢文学,但物理成绩好像也不错。复旦中文系的推荐分是5分,而交大物理系有10分。我失眠了,辗转了一整夜,最终决定接受交大的招安。几天后志愿表交上去,语文老师痛心疾首,一声叹息。我悲哀地想,是不是哪怕交大的推荐分只高半分,我也会义无反顾地跳进这座山神庙。理想、兴趣,说穿了就是这么不值钱。我知道我的文学梦算完了。‎ ‎⑨纪伯伦说,我的心曾悲伤七次——忘了是第几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 ‎  ⑩2007年夏天,我在陕北支教。没课的时候,我爬上高高的堀顶。天地苍茫,大风从鄂尔多斯高原浩荡南下,带着沙粒的质感。云朵在大地上投下影子,掠过千沟万壑,像一尾尾鱼。 ‎ ‎  ⑪此地贫瘠,然向学之风炽烈。单看窑口贴的春联,那字句,那笔画,足以令我这个博士生汗颜。放羊的老汉喜欢讲古。他饶有兴致地告诉我,这一带向来是兵家重地,小范老子(范仲淹)打西夏,不知死了多少人。1934年,老谢(陕北红军将领谢子长)的部队,也在无定河边打过几个大仗哩。 ‎ ‎  ⑫无定河,我脱口而出,是那“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无定河? ‎ ‎  ⑬是哩。 ‎ ‎  ⑭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好久好久不背诗了,没想到它们还在。 ‎ ‎  ⑮支教结束后,我背上行囊,一路西行,去追逐那些唐诗中的地名。搭货车,坐摩托,蹭拖拉机,跟着转场的牧人骑过马,夜晩,找个加油站搭帐蓬。大漠孤烟.废墟落日,我行走在日复一日的苍凉里。那些埋在心底的诗句,被一个个古老辉煌的名字唤醒:凉州、阳关、玉门关、居延、轮台、楼兰…… ‎ ‎  ⑯独自面对大块的空间和时间,除了笔墨,无以排遣。我买来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默写诗词,记录感想。写满了,又买第二本。最后竟是七本满满的行路笔记。 ‎ 32‎ ‎  ⑰想起了支教时,有个小男孩对我说“我将来要当作家”。他蓬头垢面,穿着一双好笑的红色塑料拖鞋,是他姐姐穿剩下的。我至今还记得那认真倔强的表情,多像曾经的自己。原来从未忘记。 ‎ ‎  ⑱我重新拿起了笔,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在独自醒来的清晨,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回自己。 ‎ 年少时的记忆,像相机的底片,只感光,不留影。随着光阴流逝,岁月沉淀,一张一张洗出来。我知道,我的第一张底片是这样的: ‎ ‎⑲——背π还是背诗? ‎ ‎——诗。  (作者:路明,文章有删改 )‎ ‎19.文章题目“背π,还是背诗?”含义丰富,语带双关。请分别写出“π”和“诗”的含义。(4分)‎ ‎(1)“π”的含义: (2)“诗”的含义: ‎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 6 分,每小题 3 分)‎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⑮段画线句。(3 分)‎ ‎(我)搭货车,坐摩托,蹭拖拉机,跟着转场的牧人骑过马,夜晩,找个加油站搭帐蓬。‎ ‎(2)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品析第⑧段中加点词语。(3 分)‎ 我失眠了,辗转了一整夜,最终决定接受交大的招安。‎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⑱段画线句“年少时的记忆,像相机的底片,只感光,不留影。随着光阴流逝,岁月沉淀,一张一张洗出来。”的理解。 (5 分)‎ ‎22. 文章伏笔与照应手法突出,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写出一处即可)。(5分)  ‎ ‎ 19.(1)示例:表层含义:代表圆周率的字母;深层含义:更容易更现实的道路。‎ ‎(2)示例:表层含义:诗歌;深层含义:理想、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4分。表层含义占2分,深层含义占2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我”追逐唐诗中的地名时旅途的艰苦和路途的漫长,表现了“我”追逐文学梦的执着劲头。‎ 评分意见:本题3分。指出描写手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 ‎(2)示例1:“招安”原意是归顺,顺从。文中指“我”经过反复的斟酌后,决定选择交大物理系。‎ 示例2:“招安”原意是归顺,顺从。文中指“我”决定选择交大物理系,表达了“我”的心有不甘(或自嘲)。‎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1.示例:年少时激发起来的文学梦一直都留在心底,虽然也曾经放弃过,但是经过了岁月的积淀后,“我”最终决定坚持追逐文学梦。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我”的心路历程,表达了“我”在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最终选择文学梦坚定的心情。‎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内容分析句意3分,感情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1: 文章题目(伏笔)与结尾段(照应)相呼应。题目用问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结尾段用设问,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示例2:文章写“我”十六岁时投稿失败(伏笔)与丰富 人生经历后“我”决定“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回自己”(照应),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或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情感)。‎ 评分意见:本题5分。结合文章举例3分,分析表达作用2分。‎ 前后照应的地方还有:小时候选择背诗,背过很多诗歌(伏笔),支教时听到“无定河”的地名就想起背过的诗(照应);小时候选择背诗,背过很多诗歌(伏笔),支教结束后去“追逐那些唐诗中的地名”(照应)……‎ 南山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0分)‎ ‎(二)爱,踩着云朵而来 32‎ 丁立梅 ‎①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②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却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③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④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是浓稠的想念。母亲不识字,让父亲念给她听,她竟一刻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去学校看我。‎ ‎⑤母亲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半辈子只圈在她那一亩三分地里。可她决心已下,任谁也阻拦不了。她去地里拔了我爱吃的萝卜,烙了我爱吃的糯米饼,用雪菜烧了小鱼……临了,母亲又去和邻居在婶借了做客的衣——一件鲜艳的碎花绿外套。母亲考虑得周到,她不想让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丢脸。‎ ‎⑥左挎右掮的,母亲上路了。那时去我的学校,需要在中途转两次车。到了终点站还要走十来里路。我入学报到时,是父亲一路陪着的。上车下车,穿街过巷,直转得我头晕,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路。‎ ‎ ⑦然而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我的学校。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秋末的一天,黄昏降临了。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最后一批菊花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我在教室里看完书,正要收拾东西回宿舍,一扭头,竟看见母亲站在窗外,冲着我笑。我以为是眼花了,揉了揉眼,千真万确是母亲啊!她穿着鲜艳的碎花绿外套,头上扎着的方格子三角巾,被风撩起。黄昏的余辉,在母亲身上镀一层橘粉,她像是踩着云朵而来。‎ ‎⑧那日,我们的宿舍,过节一般。女生们个个都有口福了,她们咬着母亲带来的大萝卜,吃着小鱼,还有糯米饼,不住地说,阿姨,好吃,太好吃了。而母亲,不大听得懂她们说的话,只是那么拘谨地坐着,拘谨地笑着。那会儿,一定有风吹过一片庄稼地,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 ‎⑨一路之上,母亲是如何上车下车,又是如何七弯八拐到达我们学校的,后来,她又是如何在诺大的校园里,在那么多的教室中,一眼找到了我的,这成了一个谜。‎ ‎⑩我曾问过母亲,她始终笑,不答。现在我想,这些问题根本无需答案,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 ‎19.文章以“爱,踩着云朵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5分)‎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结合语境,品味第④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字里行间都是浓稠的想念。‎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⑦段画线句。(3分)‎ 最后一批菊花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 ‎2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5分)‎ ‎19.本文主要写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我的学校的事情,表现浓浓的母爱,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2分)题目运用比拟,富有文采;标题新颖、温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文章标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1分)‎ 评分意见:本题5分。内容分析1分,主题作用1分,比拟的修辞及题目语言特色2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1分。意思对即可。‎ 32‎ ‎20. (1)浓稠,原义指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粘稠。(1分)这里运用比喻(化虚为实、比拟)生动形象写出了我的家书中渗透着对家、对家中亲人的至深想念。(2分) ‎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词1分,修辞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1分。‎ ‎(2)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秋末,(1分)渲染了温馨、美好、喜悦的氛围,(1分)为下午母亲的到来令我无比开心和意外做铺垫。(1分)‎ 评分意见:本题3分。环境描写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21.(1)从母亲带好多好吃的来给我宿舍的同学吃,以及虽然母亲不大听得懂她们说的话,拘谨地坐着、笑着,可以看出母亲的淳朴,善良。(2分)‎ ‎(2)写大字不识一个的的母亲,因为年老已经不再利索和能干,而且常常迷路,但她却准确无误地摸到百里外我上大学的学校,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深深牵挂、爱孩子的人。(2分)‎ 评分意见:本题4分。两条各2分。不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每条扣1分。‎ ‎ 22.(1)本文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原来的母亲利索能干,现在的母亲经常迷路,突出母亲老了,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对母亲老去的遗憾惋惜之情。‎ ‎(2)本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现在的母亲经常迷路,后回忆多年前,大字不识的母亲准确无误摸到百里外我上大学的学校,表现母亲对我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牵挂,以及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恩之情、以及对母亲老去的遗憾惋惜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5分。手法2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3分。可以有创新意见。‎ 3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