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3.79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训练(九)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夯实基础|
1.[2019·江西]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 )
A.碳 B.硅
C.磷 D.碘
2.[2019·赤峰]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
A.使用太阳能 B.乘公交出行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增大绿化面积
3.[2019·乐山]“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4.[2019·东营]图Z9-1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Z9-1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5.[2019·德州]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的导电、导热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6.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碳有难闻的气味
12
B.一氧化碳会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一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D.一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
C.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可使人窒息,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呈酸性
8.[2019·梧州]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灭火
D.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
9.[2019·永州]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O与CO2都会污染环境
B.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在一定条件下,CO与CO2可以互相转化
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10.[2019·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列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Z9-2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12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1.[2019·北京]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Z9-3
12.[2019·长春]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石墨具有优良的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3CO+Fe2O32Fe+3CO2,其中CO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写出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 。
13.[2019·嘉兴]非洲的尼奥斯湖是火山口湖,湖底溶有大量含二氧化碳的火山气体。1986年8月21日,大量的降水使上层湖水变凉而下沉,下层湖水上涌,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并沿着山谷向下扩散,导致山脚的大量居民窒息死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湖水上涌后,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 ,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减小。
(2)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山谷向下扩散,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14.[2019·株洲]在实验室我们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供选用的装置如图Z9-4所示。
图Z9-4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3)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探究CO2确实能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华雪同学选用了下列两种装置进行实验,都证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图Z9-5
①选择装置Ⅰ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图Z9-6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图Z9-6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序号)。
A.NH3 B.H2 C.O2 D.CH4
(5)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 气体;
②然后, (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拓展提升|
1.[2019·益阳]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
2.[2018·威海]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Z9-7为金刚石、石墨和石
12
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Z9-7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3.[2019·常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O能燃烧,而CO2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石墨可导电,而金刚石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
D.食盐水和金属铝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两者都能导电
4.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石蕊溶液 D.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5.[2019·咸宁]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O+CO↑+CO2↑+2H2O。通过如下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 ( )
图Z9-8
A.①中固体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
B.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C.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D.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6.[2019·台州]如图Z9-9,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
12
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Z9-9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7.[2019·青海]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1)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现有如图Z9-10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图Z9-10
A.b→c→a→b→d
B.a→c→b→a→d
C.a→b→c→b→d
D.b→a→c→a→d
8.[2019·临沂]某同学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如图Z9-11所示),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提示: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图Z9-11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
(2)实验开始时,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发生浑浊的现象不很明显,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3)实验结束时,甲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钙外,还可能有 (填化学式)。
(4)请写出乙装置中由浑浊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用途广泛,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如图Z9-12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图Z9-13所示A、B、C、D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图Z9-12装置相同的效果? (填序号)。
图Z9-12
图Z9-13
(2)某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图Z9-12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已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对石蕊变红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
B.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C.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溶液变红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Z9-14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
12
图Z9-14
①H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所以人们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②F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G处澄清石灰水变 。写出G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 A [解析]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墨”由煤烟或松烟等制成,其主要成分是碳,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稳定。
2.C 3.A
4.C [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区别在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5.B [解析]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6.B [解析]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一氧化碳会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
7.B [解析]二氧化硫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而不是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所以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可使人窒息,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没有毒;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
8.C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过程;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气化、焦化和
液化。
9.C
10.D [解析]实验Ⅰ中小花变红,Ⅱ中小花不变色,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Ⅲ中小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Ⅳ中小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上述实验说明醋酸具有酸性,二氧化碳气体本身没有酸性,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
11.A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择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实验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结论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2.(1)导电 (2)氧化 (3)C+CO22CO
12
[解析](1)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2)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在反应3CO+Fe2O32Fe+3CO2中,CO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发生氧化反应。(3)C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可以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13.(1)减小 (2)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1)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湖水上涌后,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减小,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减小。(2)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山谷向下扩散,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4.(1)长颈漏斗 (2)BEF
(3)①气球变大
②CO2与NaOH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③2NaOH+CO2Na2CO3+H2O
[解析](3)①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水,CO2气体被消耗掉,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气球,气球变大;②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水,CO2气体被消耗掉,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进锥形瓶。
15.(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BD
CaCO3+2HClCaCl2+H2O+CO2↑
(4)C
(5)①CO
②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适合固体加热型的反应,且试管口有棉花,所以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CO2是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属于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收集CO2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B、D,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NH3是碱性气体,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又因为干燥之后的气体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选择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5)①CO难溶于水,CO2是酸性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CO;②CO2
12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要想得到CO2气体,需要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故又可收集到CO2。
拓展提升
1.A [解析]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2.B [解析]①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②金刚石、石墨、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③金刚石和石墨烯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结构不同;石墨烯有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
3.D [解析]食盐水能导电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铝能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4.B
5.C [解析]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①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使③中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不能确定原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③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6.D [解析]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如果不将玻璃片拿下,集气瓶内外不能形成压强差,二氧化碳不会进入烧杯内,蜡烛不会熄灭;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由题干所给装置可知,二氧化碳从高处进入烧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1)CO+CuOCu+CO2 (2)C
[解析](1)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Cu+CO2。(2)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首先通过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的检验造成影响;再通过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c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再通过b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最后通过燃着的酒精灯燃烧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b→c→b→d。
8.(1)CaCO3+2HClCaCl2+CO2↑+H2O
(2)开始排出的气体主要是锥形瓶内的空气
(3)HCl
(4)CaCO3+CO2+H2OCa(HCO3)2
12
[解析](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据此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2)实验开始时,锥形瓶内的空气首先被排出,进入澄清的石灰水,由于二氧化碳含量低,故澄清的石灰水浑浊不明显。(3)甲装置内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CO2↑+H2O,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生成物氯化钙,同时可能有稀盐酸剩余,故溶质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氯化氢。(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的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石灰水由浑浊变澄清是因为难溶的碳酸钙又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故化学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
9.(1)BD
(2)CaCO3+2HClCaCl2+H2O+CO2↑ BC
(3)①下层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红 浑浊 CO2+Ca(OH)2CaCO3↓+ H2O
[解析](1)B中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出球形瓶并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球形瓶与大理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D中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使盐酸和大理石接触或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3)①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H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