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50 KB
  • 2021-11-06 发布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说课稿全套(共55页)

  • 5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分子热运动》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 ‎《分子热运动》是人教社新课标九年级物理全册中第十六章《热和能》的第一节。从所在位置来看,它被直接安排在《机械能》之后,作为内能的基础知识,讲述了内能的本质,引出一种区别于机械能的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 ‎ 其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通过宏观的扩散现象验证物质微观世界的分子热运动本质,二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教材一开始复习了本册教材第十一章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接下来,以香皂的香味引出扩散现象,再由扩散现象引出分子的热运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接着用一个简单易懂的演示实验说明了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然后,用一句“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导出分子间的作用力。整节内容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 根据教材安排及新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同时参考初中生特别是我所在的农村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  1、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  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 ‎4、初步认识分子动理论。 ‎ ‎(二)过程与方法 ‎  1、培养学生从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验和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 教学重难点: ‎ 本节课重点是分子的热运动,因为他揭示了内能的本质,将是下一节内能学习的前提;教学难点:难点让学生明白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如何同时存在的。 ‎ 二 教学方法 ‎ 55‎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制定的三维目标,以及所针对的不同知识要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安排:对于“分子热运动”,主要以转换法为主;而在“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类比法。另外,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初中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还不是十分让人满意,大部分学生只对“有趣”的东西感兴趣,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实验探究法将做为一个常用方法贯穿始终,为每一个知识点铺路。‎ 三 说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兴趣,首先,我设计了一些学生实验及学生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一改课本上只有演示实验而无学生实验的现状。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状态的物质间也有扩散现象”,我在学习了气体、液体、固体间的扩散后安排了“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学生实验,该实验过程迅速、现象明显,学生乐于动手,也很容易看到效果,特别是纠正了学生在前面实验中得出的“扩散现象只能在相同状态的物质间进行”的错误观点;在“探究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时,也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讲述扩散现象的本质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在教室里传递不同颜色乒乓球的小游戏,即给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发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让他们在教室里任意传递。然后,在实验前设置一些悬念,如在进行二氧化氮扩散实验前,提出问题:“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他会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在教学中大量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感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来。 ‎ 为了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我在教学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子运动的模型;在教学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将课本上的弹簧模型加以改进,在弹簧中间穿一根紧绷的橡皮筋,这样就把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与距离有关的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便于学生理解。 ‎ 为了让各个内容衔接自然,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利用各个知识内在的联系,如从扩散现象至分子的热运动时,用一个“扩散现象是怎么发生的?”问题进行过渡;二是提出各种提示性的问题:如在讲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时,提出:“如果分子间没有间隙,扩散现象能发生吗?”;在讲解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时,提出:“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系吗?;三是利用教材本身的 一些过渡性语言,如在讲解到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可用“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进行自然过渡。 ‎ 四 教学过程安排 ‎ 55‎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具的水分子组成.   [生]我们肉眼看不到,分子体积很小.   [师]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师]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打开那盒香皂,有什么感觉?   [生]闻到香味.   [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   [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 (二)新课教学   [师]不是气味,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  1.扩散现象   [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   [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过一会儿,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看录像.   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天天过去,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师]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举出几个例子.   [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   [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   [师]从这些可以看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看投影.    ‎ 55‎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   [生]从投影看出固体也有扩散现象.   [师]固、液、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想想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蓝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蓝了.说明热水扩散得快,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想想议议   [生甲]从前面的几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生乙]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扩散进行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得快;扩散进行得慢,是由于分子运动得慢.   [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展示扩散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进行扩散的.蓝色小球代表一种分子,粉色小球代表另外一种分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图可以看到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有时两个分子会撞到一起.正是分子的无序运动的宏观效果,一种分子混入另一种分子中去,宏观上就是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  [生]分子之间有引力.  [师]请看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生]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投影.‎ 55‎ ‎3 课后小结 ‎ 在小结过程中,通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所说明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以及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通过总结得出分子动理论。 ‎ ‎4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3 习题4‎ 五 板书设计 分子热运动 一 扩散 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二 分子热运动 ‎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内能》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内能是热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教材通过对比、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等多种形式,从宏观的机械能拓展到内能,再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内能的改变,进而引出热量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还为下一章学习内能的利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三)教材的处理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材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体验等学生资源,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和实验出发,让学生深入浅出的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感性认识比较匮乏。因此,教学中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借助实验等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从学生的体验、经历和身边的事物来建立和强化内能的概念,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内能的存在、什么是内能、内能有什么特点、内能是怎样变化和量度的。 三、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 55‎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内能和热量。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2)通过分析事例,逐步形成用能量的观点看世界的意识。 四、教法学法 教法上主要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辅之以演示实验法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体验乐趣,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学法上综合运用自主学习、观察与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方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程序 我计划本节课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认识内能——分析类比,建立概念——深化提高,应用概念——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认识内能 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装有热水的暖水瓶,瓶塞弹起”的视频,再根据这一情景提出三个问题:(1)瓶塞弹起时是否做了功?(2)能够做功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那么推动瓶塞做功的能量来自哪里?(3)你还能举出哪些日常生活中 ,“热”具有能量、能做功的例子?(如烧开水时锅盖跳动等) 本环节的教学,主要通过观察和分析瓶内热空气推动瓶塞弹起做功的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里“热”对外做功的现象,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内能的存在,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环节:分析类比,建立概念 这个环节,我计划安排两个教学活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个教学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内能概念。 内能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分析两个对比情景“运动的瓶塞”、“热运动的水分子”和“发生形变的弹簧”、“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水分子”中的能量,再由学生自主总结并填写对比表格,建立与形成内能的概念。 运动的瓶塞有动能 热运动的水分子有分子动能 发生形变的弹簧有势能 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有分子势能 ‎ 在此突出过程与方法,延伸,观察生活,举例……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内能概念的理解,我把情景一和情景二加以拓展和延伸,‎ 55‎ ‎ 让学生根据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继续分析跳起的瓶塞掉在水平地面上后,弹簧恢复原状没有形变时,是否具有机械能和内能。分析得出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然后,再让学生分析冰是否具有内能,得出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再追问学生把冰熔化成水后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水的内能怎样变化?初步得出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通过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类比,细致、深入的分析展示出来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情景,顺理成章的推理并建立、形成内能的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教学活动是小组合作,归纳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先是小组合作,尽可能地想出各种办法让一段铁丝温度升高,方法最多的小组为获胜。我深入学生之中,积极的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根据需要给学生适时、适当的指导。然后组织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列举出来的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通过组内合作讨论,组间相互竞争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培养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说课中如何说,讲课中如何做? 第三环节: 深化提高,应用概念 首先让学生体验对手呵气和搓手时手的感觉,再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角度分析它们分别是通过什么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并通过能量流向图建立和形成热量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触发思维的兴奋点,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打开探究之门,我计划先组织学生做演示压缩空气做功的实验(这个实验在空气压缩仪里放入半颗火柴头,现象就会非常的明显和震撼),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得出外界对气体做功,筒内气体内能的变化。接着让学生猜想,如果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会怎样变化?并通过让学生感受篮球放气过程中球内气体温度的变化来验证猜想。(实验时,把气针插入篮球,让学生先感受一下篮球内气体的温度,再把气针对着风车的风叶,看到风叶转动,说明气体对外做功,再让学生继续感受篮球内气体温度的变化) 最后组织学生演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以及用“冰露”矿泉水瓶分组实验、观察、体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中通过做功使内能变化的两个过程。 知识的应用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借助了学生体验性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观察、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瓶瓶罐罐皆学问,物理来源于生活,深化和提高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并让他们通过亲历科学实践活动,体会到科学实践活动的魅力与乐趣,从而乐于参与各种科学实践活动。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谈一谈本节有什么收获或感想?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布置课外小实验:自制弹射器 找一段两端开口的小塑料管,从塑料管的一端塞进一个用水浸湿了的纸团(要塞紧),从另一端推进一个用橡皮塞制成的活塞,一个简易的弹射器就做成了。试试推进活塞,比比看谁能把纸团弹射得最远。 ‎ 55‎ 布置这一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制作,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并为后面热机的学习做个铺垫。 六、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功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以教学的逻辑线列出了课题“第二节 内能”及三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 一、内能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三、热量 七、教学设计反思 新课改提倡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本着新课改的思想,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本节教学设计能注重从学生已有的体验、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概念建立的过程,领悟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并对概念加以理解和应用。通过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知识与思维能力得以共同发展。使“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经历过程,体验方法,勇于探索。 教学方法上,本节教学设计能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交互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评价,多赏识、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简而言之,教学设计都是课前的设计,而教学过程是富有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会产生许多的信息和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机智的将有价值的学生生成性资源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保护创新火花、激发奇思妙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构想和设计,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指正和帮助。谢谢!‎ ‎《比热容》说课稿 一、说教材 ‎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容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容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 比热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在引导学生在解释一些生活和自然中的相关实例的过程中,获得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说教学目标 55‎ ‎ 1、知识与技能 ‎ ‎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 ‎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1)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教学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 ‎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 ‎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三、说学情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四、说教法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启发、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经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说学法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启发、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经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了解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提出新知识,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上的飞跃。‎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55‎ 师: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去大海边玩。同学们想去吗?听去过海边的人讲,海水很凉,砂石很热,你想知道原因吗?‎ ‎(创设物理情景,在自然导入新课的同时,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二、新知探究 ‎(一)、提出问题:生活经验检查 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与水温升高的多少有什么关系?请你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来说明。‎ ‎1、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烧一大锅水和一小杯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谁吸热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2、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更多的热?‎ ‎(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得出结论: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 学生得出: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_越多_____‎ 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砂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 ‎(二)、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 ‎2、实验器材:两支酒精灯、两个金属盘、两个铁架台(带铁夹)、两块石棉网、质量相同的____和____、两支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既然物质吸收热量可能与质量、温度变化、物质种类有关,那么该实验用什么探究方法。)‎ ‎3、怎样确定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学生经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反映物质吸热多少。‎ ‎(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体现转换思想)‎ 55‎ ‎4、动画播放实验过程 数据记录表 展示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5、分析论证 结论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结论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小 结 ‎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6、交流与合作: ‎ 提出问题:‎ ‎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观察表格 类比分析 表一:‎ 物质 体积 质量 水 ‎10cm‎3‎ ‎10kg 铁 ‎10cm‎3‎ ‎79kg ‎ ‎ 表二:‎ 物质 质量 升温 吸收 水 ‎70kg ‎ Δt Q1‎ 煤油 ‎70kg ‎ Δt Q2‎ 引导学生分析:‎ 表一采用“相同体积比较质量”,即用相同体积比质量,从而引入密度这一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表二应采用怎样的方法从热学角度比较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谈谈你对比热的理解:‎ 55‎ 物质 质量 升温 吸热 水 ‎1kg ‎10 ℃‎ ‎4.2x104J 水 ‎2kg ‎5 ℃‎ ‎4.2x104J 质量为m千克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t℃,吸收了Q的热量?质量为1千克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t℃,吸收了_____热量;‎ 质量为1千克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了热量________ 。‎ 三、钻研新知 ‎1、意义: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符号:C ‎3、公式:‎ ‎4、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5、物理意义: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反映的是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例如:水的比热容为4.2χ103 ‎ ‎ 它表示的物理含义:‎ 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在讨论中注意尊重学生意见,适当点拨,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发现真理。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比热容的含义,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学会查比热容表,通过读表,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6、练习巩固:主要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的应用事例,使物理走向社会,及时反馈矫正。‎ ‎ ‎ ‎ 《热机》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热机》,下面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说: ‎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55‎ ‎《热机》编排在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热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一个重要实例,是十三章内能知识的应用与深化。教材这样安排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计划用一个课时完成。 ‎ ‎2.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②知道四冲程热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图片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热机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 ‎4) 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过程。 ‎ ‎5) 教学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二、说教法 在处理本节课教学时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尝试以由学生自学发现、教师结合多媒体选讲、学生观察教师归纳三个环节为主的教学方法,力争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说学法 ‎  1.学情分析 ‎ ‎  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可以分析一些简单直观的现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引导和点拨,本节内容中的汽油机工作过程利用动画展示,这样比较直观形象,既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的不足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 ‎ 2.学法分析 ‎ 本节课采用学生观察图片、动画,听从教师讲解,通过对图片、动画的观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应用多媒体演示和汽油机模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联系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四、说教学过程 ‎ ‎1.新课导入 ‎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复习改变内能的2种方式,根据“内能对外做功,实现能量转化”的物理规律,引入热机的概念。 ‎ ‎2.新课教学 ‎ ‎1)用课件创设情景,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动态观察、探究分析而后教师讲授内燃机,讲明是根据气缸内燃料的不同将其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一个冲程的概念,目的是使学生在观察动画时能更清楚的了解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各部分构造的运动情况。 ‎ 这一环节的教法原则是,把握好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分析,师生共同探究讨论,适时调控时间,适时启发引导,形成既有学生自主学习、又有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 ‎ ‎2)多次动画演示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进气门、排气门的开关情况、活塞上下运动情况,演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描述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热机的工作原理,讨论以下问题:  ‎ ‎(1)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 ‎ ‎(2)在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能量转化? ‎ ‎(3)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了动力?                     ‎ 55‎ ‎ 结合这三个相关问题强调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了解汽油机的实际应用,以此强化学以致用的观点。 ‎ 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问题开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探究,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分析,提倡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在全班发表意见,老师点评归纳出“活塞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推动活塞作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知识要点。 ‎ ‎  在学生观察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图片后,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生活中大型载重汽车都用柴油机,这和汽油机工作过程和结构的大同小异之处,目的让学生体会用类比法的科学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破解问题。这一环节的教学要点是,讲清“压缩气体达到燃点,柴油雾状喷入燃烧”的过程,以便于学生理解比较。 ‎ ‎ 3) 练习 ‎ ‎  通过对概念和图片的认知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于内燃机知识的掌握。 ‎ ‎(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如右图 其中的__________冲程;它将__________能 转化成__________能。 ‎ ‎(2)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________。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有_______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 ‎_______次,曲轴转动_______周。‎ ‎ 4)小结 ‎ ‎  以提问形式,让学生自主归纳本节知识,老师引导梳理,共同归纳本节课知识,得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大同小异之处 ‎ ‎5) 作业 ‎ ‎(1)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构造、工作过程、用途来说) ‎ ‎(2) 完成本节课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 ‎ ‎(3) 完成配套练习。 ‎ 五、板书设计 ‎ 本节课由课件结合课本来上,在最后用一页幻灯片给出板书,结合教师讲解把学生在上课归纳得到的知识形成体系。 ‎ 热  机  ‎ ‎1.热机定义: ‎ ‎2.汽油机、柴油机的四冲程及工作原理   ‎ ‎1)吸气冲程  ‎ ‎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 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 4)排气冲程  ‎ 六、教学反思 ‎ 本节的知识要点是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中的能量转化,在探究中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更清晰的理清四冲程汽油机或柴油机的各冲程特点及能量转化情况。‎ ‎《热机的效率》说课稿 ‎1教学目标 55‎ ‎1:了解內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2:了解热机的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2重点难点 ‎ 热机效率及提高热机效效的途径.‎ ‎3教学过程 ‎ ‎3.1 一: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     ‎ 教学活动 活动1‎ ‎【活动】二:新课引入. ‎ ‎1:热机是冈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2活动2【活动】‎ 三:新课教学 ‎ ‎(1)热机的能量损失 教师:一辆汽车从身旁驶过,有时根据人的嗅觉就能知道它的发动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这是为什么?‎ 学生:因为它们排出的气体的味道不同。‎ 教师:说得很对。但你们想过没有,排出的气体中仍有汽油或柴油味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汽油或柴油并未完全燃烧。‎ 教师:既然燃料没有完全燃烧,就说明有一部分能量被白白地损失掉了。板书:‎ 一、热机的能量损失 ‎1.燃料未能完全燃烧 55‎ 教师:再想想,除此之外还有些什么损失?‎ 学生:排出的气体中还具有内能。‎ 教师:有人曾用汽车的尾气加热饭菜就说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气缸壁等也会传走一部分内能。‎ 板书:2.废气和散热带走一部分内能 教师:以上这些都是没有转化成机械能的内能。那么曲轴获得的机械能是不是全部做了有用功?‎ 学生:不是,有一部分要传给飞轮以维持其继续转动。‎ 教师:除此之外,由于各零部件之间有摩擦,曲轴还需克服摩擦做功。‎ 板书:3.克服摩擦做功 ‎(2)热机的效率 由于以上原因,真正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只占燃烧燃料所能提供能量的一部分。所占比例的大小,也就成了热机性能的标志。为此,我们再介绍一个新的概念:‎ 板书:二、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由于损失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热机的效率一般都较低。(参阅课本中的几种热机的效率,内燃机的能流图以及火电站的能流图)‎ 教师:热机是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机。尽管它的效率还不高。我们仍然离不了它。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改进和提高它的性能。经过上面的分析,谁能归纳一下改进热机的总体设想?‎ 板书:三、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 学生: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板书)‎ 55‎ 学生:减小各部分之间的摩擦。(板书)‎ 教师:让其尽可能完全燃烧,可通过改善燃烧环境,调节油、气比例等来实现。为了减小摩擦需要经常保养机器,适当调节各零部件间间隙,并注意保持润滑等。另外还应下决心关停一些冒黑烟、耗能大的热机,以提高热机的整体水平。‎ 提高热机的效率,并非易事,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甚至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能源的不断开发,热机的性能一定会得到较大提高。我们也期待着现在的青年中能涌现出更多瓦特式的人才,为人类研制出更新更好的热机。‎ 活动3【活动】四:小结 活动4【活动】五:布置作业 ‎ 通过阅读教材,巩固所学内容。‎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 ‎1一: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二:新课引入. ‎ ‎1:热机是冈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2‎ 活动2【活动】三:新课教学 ‎ ‎(1)热机的能量损失 教师:一辆汽车从身旁驶过,有时根据人的嗅觉就能知道它的发动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这是为什么?‎ 学生:因为它们排出的气体的味道不同。‎ 55‎ 教师:说得很对。但你们想过没有,排出的气体中仍有汽油或柴油味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汽油或柴油并未完全燃烧。‎ 教师:既然燃料没有完全燃烧,就说明有一部分能量被白白地损失掉了。板书:‎ 一、热机的能量损失 ‎1.燃料未能完全燃烧 教师:再想想,除此之外还有些什么损失?‎ 学生:排出的气体中还具有内能。‎ 教师:有人曾用汽车的尾气加热饭菜就说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气缸壁等也会传走一部分内能。‎ 板书:2.废气和散热带走一部分内能 教师:以上这些都是没有转化成机械能的内能。那么曲轴获得的机械能是不是全部做了有用功?‎ 学生:不是,有一部分要传给飞轮以维持其继续转动。‎ 教师:除此之外,由于各零部件之间有摩擦,曲轴还需克服摩擦做功。‎ 板书:3.克服摩擦做功 ‎(2)热机的效率 由于以上原因,真正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只占燃烧燃料所能提供能量的一部分。所占比例的大小,也就成了热机性能的标志。为此,我们再介绍一个新的概念:‎ 板书:二、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55‎ 由于损失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热机的效率一般都较低。(参阅课本中的几种热机的效率,内燃机的能流图以及火电站的能流图)‎ 教师:热机是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机。尽管它的效率还不高。我们仍然离不了它。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改进和提高它的性能。经过上面的分析,谁能归纳一下改进热机的总体设想?‎ 板书:三、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 学生: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板书)‎ 学生:减小各部分之间的摩擦。(板书)‎ 教师:让其尽可能完全燃烧,可通过改善燃烧环境,调节油、气比例等来实现。为了减小摩擦需要经常保养机器,适当调节各零部件间间隙,并注意保持润滑等。另外还应下决心关停一些冒黑烟、耗能大的热机,以提高热机的整体水平。‎ 提高热机的效率,并非易事,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甚至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能源的不断开发,热机的性能一定会得到较大提高。我们也期待着现在的青年中能涌现出更多瓦特式的人才,为人类研制出更新更好的热机。‎ 活动3【活动】四:小结 活动4【活动】五:布置作业 ‎ 通过阅读教材,巩固所学内容。‎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的作用 55‎ 本课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三节。能量是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一条主线,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熟悉。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 本节的学习重点是:能量转化与守恒。‎ 学习难点是: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理解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已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对声、光、电以及机械能的学习,对能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应该说是比较熟悉了,能量的转化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习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导学案、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启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四、教材处理 55‎ 本节教学可分两部分完成:第一,能及能量转化;第二,介绍能量守恒定律。‎ ‎1、能的转化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材“想想做做”中的几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找出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在这些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各种现象变化常常存在着能量的转化,对能量转化有一个具体的理解。‎ ‎2、能量守恒定律 在学生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基础上,讲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要突出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突出“转化”和“守恒”。要利用“想想议议”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能量守恒是指自然界所有能量总和守恒,而一种能量或几种能量在转移和转化时一般是不守恒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说明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区别,同时要向学生强调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五、学习程序 ‎(一)导入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中的一组小实验 ‎(二)新课教学 学习互动 互动1:讨论四个小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 ‎③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④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总结:说明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各种现象间常常存在着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反映这种联系。‎ 互动2:“想想议议”学生思考乒乓球弹起后为什么最终静止。‎ 教师实验:乒乓球在地上弹起来,最终会静止。通过讨论小球的运动过程,提示学生机械能减少了,是不是能量丢失了?实际上是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引出能量守恒定律。‎ 55‎ 互动3:能量守恒定律。‎ 讲解守恒定律的内容时,要突出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突出“转化”和“守恒”。‎ 互动6:动手动脑学物理 ‎(1)通过这道题可以锻炼学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人自身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问题。‎ ‎(2)通过讨论“永动机”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构思不能实现,因为要想使机器持续不断地做功,就要消耗能量把流到低处的水抽回到高处。显然,这种“永动机”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 ‎(三)课堂练习 写出下列10个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能量的转移关系。‎ ‎① 木炭燃烧发出光和热。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②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感觉暖和。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用钢锉锉工件,工件发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 水能转化为电能 ⑤点燃爆竹后,爆竹腾空而起。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⑥给蓄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⑦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冲起。 内能转化为动能 ⑧风吹动帆船前进。 风能转化为动能 ‎⑨人跑动时,身体发热出汗。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⑩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热传递 ‎(四)学习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它的内容是: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五)布置作业 ‎1、你尽可能多的说出发生在你身边的能量转化。‎ ‎(六)板书设计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能量的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 55‎ ‎《两种电荷》说课稿 ‎1教学目标 ‎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原理、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2学情分析 ‎ ‎[教材分析]‎ ‎   本节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 ‎[教学对象分析]‎ ‎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有两种电荷”。通过课本图15.1—3所示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关于元电荷及原子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即可。最后一部分“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用演示实验及画图讲解。‎ ‎3 ‎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两种电荷 ‎ 第一节两种电荷 ‎ ‎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 55‎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有两种电荷”。通过课本图15.1—3所示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关于元电荷及原子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即可。最后一部分“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用演示实验及画图讲解。‎ ‎[教学内容]‎ ‎1、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的规定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电荷及其单位。‎ ‎5、原子结构,电荷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原理、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教学器材]‎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塑料尺、梳子,验电器,带绝缘皮铜导线。‎ ‎[教学方法]‎ 讲授(1课时)‎ 55‎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设问: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用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将塑料尺接近碎纸屑,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动手做)。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呢?,通过设问引出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 ‎1、摩擦起电、电荷。‎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两种电荷 ‎(1)演示实验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排斥。演示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排斥。演示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提问:在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呢?用不同的带电体分别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看看他们之间是怎样互相作用的?通过实验进行推理得出:‎ A、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B、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C、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可以带电,那么,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3、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55‎ ‎5、原子及其结构 通常情况下,为什么物体不带电?(学生看书思考),教师讲解并解释摩擦起电的实质: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因为摩擦会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6、导体和绝缘体 ‎(1)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金属是导电的,像金属这样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叫自由电子。要求知道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等级。‎ ‎(2)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要求学生观察现象),老师解释:电荷不能通过塑料棒定向移动,说明塑料不善于导电。我们把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有: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三、小结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3、电荷相互作用。‎ ‎4、原子及其结构。‎ ‎5、导体和绝缘体。‎ 四、练习 ‎1、金属能导电靠的是(  )‎ A、原子核        B、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C、所有核外电子            D、自由电子 ‎2、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发现金属箔张开了,这说明(   )‎ 55‎ A、电荷从验电器移到橡胶棒 B、电荷从橡胶棒移到验电器。‎ C、电荷根本没移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3、A、B、C、D四个带电体,A排斥B,A吸引C,C排斥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则A带     电,B带     电,C带     电,D带     电。‎ 五、作业 书本P35:1、2、3‎ 第1节 两种电荷 ‎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 第1节 两种电荷 ‎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两种电荷 ‎ 第一节两种电荷 ‎ ‎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有两种电荷”。通过课本图15.1—3所示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关于元电荷及原子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即可。最后一部分“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用演示实验及画图讲解。‎ ‎[教学内容]‎ ‎1、摩擦起电现象。‎ 55‎ ‎2、两种电荷的规定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电荷及其单位。‎ ‎5、原子结构,电荷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原理、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教学器材]‎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塑料尺、梳子,验电器,带绝缘皮铜导线。‎ ‎[教学方法]‎ 讲授(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设问: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用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将塑料尺接近碎纸屑,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动手做)。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呢?,通过设问引出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 ‎1、摩擦起电、电荷。‎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55‎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两种电荷 ‎(1)演示实验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排斥。演示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排斥。演示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提问:在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呢?用不同的带电体分别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看看他们之间是怎样互相作用的?通过实验进行推理得出:‎ A、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B、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C、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可以带电,那么,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3、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5、原子及其结构 通常情况下,为什么物体不带电?(学生看书思考),教师讲解并解释摩擦起电的实质: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因为摩擦会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6、导体和绝缘体 55‎ ‎(1)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金属是导电的,像金属这样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叫自由电子。要求知道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等级。‎ ‎(2)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要求学生观察现象),老师解释:电荷不能通过塑料棒定向移动,说明塑料不善于导电。我们把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有: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三、小结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3、电荷相互作用。‎ ‎4、原子及其结构。‎ ‎5、导体和绝缘体。‎ 四、练习 ‎1、金属能导电靠的是(  )‎ A、原子核        B、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C、所有核外电子            D、自由电子 ‎2、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发现金属箔张开了,这说明(   )‎ A、电荷从验电器移到橡胶棒 B、电荷从橡胶棒移到验电器。‎ C、电荷根本没移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3、A、B、C、D四个带电体,A排斥B,A吸引C,C排斥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则A带     电,B带     电,C带     电,D带     电。‎ 五、作业 55‎ 书本P35:1、2、3‎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 ‎《电流和电路》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是学习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和前提。《电流和电路》无论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本节中的电流、电路、电路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电学内容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在本节教材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符号,第一次学习用电学符号表示电路图。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加强引导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教材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过程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2)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55‎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2.教学难点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 ‎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转换法、引导法、类比法等。‎ ‎2.说学法 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学实验习惯,提高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引入新课:利用上节的实验结论引入。‎ ‎(二)演示实验,突破难点 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实验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通过观察、教师类比、引导等方法得出电流的概念。‎ ‎1、利用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器材和要求让同学们连接电路。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教科书中的实验警示,并对他们示范:如果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很大,会将电源烧坏。在学生做实验时,要有科学的实验习惯,必须有正确的实验操作,先结合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操作,通过演示实验告诉学生什么是短路、断路和通路以及短路的危害。电流的方向以及形成条件的教学采用学生实验分析归纳、观察,教师类比、引导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出电流的方向和形成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2、在电路的构成的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容易分析归纳电路的组成:用电器、开关以及导线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根据平时的观察,列举知道的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并说出它们的作用。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 ‎(三)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55‎ 对初学电路的学生,正确画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本功,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 ‎1、让学生认识课本38页图5,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为画电路图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进行规范的画图示范,结合元件符号的特点,针对学生容易马虎的地方,提出画好元件符号的要求。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验,让同学们把实物连接电路画成电路图,学生经过训练,认识电路、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能力会有较快的提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四)布置作业 课本P4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了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电源正极     用电器     电源负极。‎ ‎3、形成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    (2)电路闭合 ‎4、电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等连成电流的路径。‎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等。‎ ‎5、电路图:用元件的符号表示出电路连接形成的图。‎ ‎[教学反思]‎ ‎ ‎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第五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重中之重,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5‎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根据上课实际情况确定规范画出并联电路、动手连接并联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市场上小彩灯一串,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特色,为了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入理解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以设疑、启发、科学探究相结合为主,以演示、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二)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同时展示示教电路板(一串小灯泡看不到导线)和一串市场中卖的小彩灯(只取红色)‎ 第一次合上开关两灯亮,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合上开关,小灯泡亮,小彩灯不亮,观看学生表情后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两种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疑惑。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即而进入主动思考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电流的特点探究 先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用电器都工作吗?有几种接法?‎ 55‎ 在连接电路前先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同时教给学生一个接线柱接两根线的方法,也是暗示学生采用并联这种方式(采用启发法),让学生带上问题去连接,实验过程有创造性也有竞争性,学生实验能否成功,只需由灯发光来表明,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完成连接后再展示实物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连接的实物画出电路图,这样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学生采用串联这种简单方法使灯泡发光,他就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采用并联的方法使灯发光说明他能力强,他的电路图就有一定难度。而不是采用先设计电路图再连接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训练了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通过电路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串并联连接特点,这样直观易懂。‎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上节知识标出图5.3-1和图5.3-2中电流的方向,同时请两位同学在 黑板上标出,师生共同分析电流流向,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再讲解干路和支路 ‎(三)串、并联用电器的关系的探究 学生对串、并联有了初步的理解,再不失时机的设置障碍,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展示:一块示教板,上面两个灯并列摆放,连接线看不到, ‎ 现在学生无法从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兴趣、疑虑。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这个过程引入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关系的探究,此时可利用刚才连接好的方式探究有利于节省时间,同时也让开始没有连接并联的这些学生尝试根据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结论,然后再利用探究的结论上台判别示教板上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使其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告诉学生仅凭元件摆放的位置是无法判别串并联的。‎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游戏: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头为用电器,以大小母指为导线,先组成两个用电器串联,再扩展到三个,然后组成两个用电器并联,再扩展到三个,这一游戏既巩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又把串并联得以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意思。‎ ‎(四)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探究 练习:生活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1)上课前展示的两串灯;(2)红绿灯;(3)大彩灯;(4)路灯;(5)教室灯 设问: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可老师有个疑问:路灯是并联的能同时亮和同时灭,进行整个控制,教室里的灯是并联的,可它又能分别控制,这是为什么呢?‎ 引入开关作用的探究,这个实验探究中串联相对简单一些,但并联就相对难一些了,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是给出电路图,让学生连接实物进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并联时,给予“先摆好器材再连接实物”的友情提示(采用启发法),进一步降低难度。这样学生实验操作中就能很快探究出串并联开关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的能力,近一步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 ‎(五)巩固练习 题目:判断家用电冰箱中照明指示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用两种方式)。‎ 此题体现了新课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同时把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关系和电流特点得以巩固,也告诉学生判断串并联的电路的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充分发表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使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梳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课后挑战 设计抢答器电路:要求每一组同学按开关相应组指示灯亮 ‎【教学设计思路】‎ 55‎ ‎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要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探究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让学生对常见的串并联电路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巩固本节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利用线路板进行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2、实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3、用游戏巩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并很好把串、并联电路得以扩展。‎ ‎4、采用先设疑、讨论,再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学难度。‎ ‎5、课堂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 ‎6、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商榷之处:‎ ‎ 1、本节课是采用集中探究优势大还是分散探究优势大 ‎2、能否减少探究点,将开关的作用学生动手探究转为教师的演示探究来进一步降低难度。‎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 下面根据我上过的一节《串联和并联电路》课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体会。‎ 原设计了一节课,通过学生设计电路,然后连接电路,由电路的不同引入串联和并联电路。在新课进行前提问: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由于部分学生参照了书,他们能够按照老师的意图设计出两种不同的电路图。我让学生先在图上标出电流的方向,观察他们的电流流经的路途有什么不同,然后分别给他们命名为串联和并联。接着学生试着连接电路,学生在第一次动手连接电路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小问题,例如:电池接反、线路连接松接触不良,灯不亮等,而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发现学生对电流的途径还是不清楚,没有理解分支点和汇合点的意思。‎ 后来参加市局组织的学习,我对本节课有以下想法:1、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认识,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并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与区别。2、教学中充分抓住教学的契机,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水流做为例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3、在学生动手实验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下,然后学生再动手。‎ 给学生一个自我创造的空间,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获取知识,增强求知欲。 ‎ ‎《串并联电路》教学反思 从内容上看,本节内容是学生们首次接触大型的电路实验,是对前面的电路图进行巩固的作用。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实验都已经分别进行了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兴趣,观察实验现象,初步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活动课的相互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领域、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有利于增强参与竞争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 55‎ ‎ 这种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尝试练习也就是说物理教学不是让学生去“读”科学而是“做”科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从提出问题、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直至获得结论的探索过程,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物理,培养学生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究,体现科学学科特点,突出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实验中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研讨,对本人各方面的教学技能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离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还差得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好好的总结、思考,不断改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评课稿 ‎ 10月22日学习了园区十中张老师的一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课,感觉张老师为了这节课精心做了课前准备。整节课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在学法指导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运用知识的迁移,巧妙的找到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并注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教育背景下,张老师这节课本身就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如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实验演示巧妙利用美术课堂的画板架等等。下面就本节课最有感触的几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串并联电路的概念教学,这个环节张老师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得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放”让我感觉很好,魏书生曾说过他上课三不讲:凡是学生能看会的,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不讲。这三个不讲其实从另个侧面体现了学习过程本质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张老师恰恰在这个环节上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在自己动手实验后,学生通过的自学,小组的讨论,体验了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2、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张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自主探究,巧妙铺设情境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时候就是新旧知识不平衡的时候。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学生认知的构建就是新认知对旧认知带来的冲击,并通过个体的整合加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在张老师的预设问题中,学生逐步达成新认知的平衡,完成知识的构建。如探究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作用的时候,学生的旧知会局限的认为开关断开就会是用电器停止工作,但并联电路一条支路开关断开其它支路用电器仍然工作,这就给学生的认知带来冲击。张老师这时候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并联电路中电流路径不唯一,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个规律。告诉学生的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而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体会则印象非常深刻。‎ 同样的一节课,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个人认为本节课如果能注意以下几点可能会更好一些:‎ ‎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候是现对独立的分析、归纳出结论的,如果能相互比较可能效果会更好。(渗透“比较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2、演示实验中操作的规范性再严谨一些。(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科学探究的习惯)‎ ‎ ‎ ‎ ‎ 55‎ ‎《电流的测量》说课稿 ‎1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流是有强弱的;2.知道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和微安;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 (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2.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 (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教学难点】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中。 ‎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一、情景引入;二、讲授新课;三、课后总结。     ‎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景引入 ‎ ‎[投影]:‎ ‎  ①黑夜闪电的亮度和街上彩灯的亮度对比。‎ ‎  ②汽车前灯的亮度和手电筒的亮度对比。‎ ‎  ③100W灯泡的亮度和25W灯泡的亮度对比。‎ ‎  [演示]:‎ ‎  接通自制教具“多功能初中电学演示实验板”。‎ ‎  教师:并联的两只灯泡都亮了,是因为电路中有电流。同学们看到电流了吗?提醒同学们观察:两只灯的亮度情况?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  学生:灯的亮度不同。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其实,电流就如同自来水中的水流,水流有强弱,电流也有强弱,那么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用什么仪器并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流的强弱。‎ 活动2【讲授】‎ 二、讲授新课 ‎ ‎(一)电流的强弱 ‎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电流的强弱”部分,了解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并完成下列问题:‎ 55‎ ‎  [投影]思考 ‎  (1)电流是表示              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电流这个物理量。‎ ‎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     和     。换算关系:1mA=__________A,1?A=_________A。‎ ‎  (3)手电筒电流大约为200m A=______A。雷电电流可达2╳105A=__   _?A=__   _mA。‎ ‎  教师:请学生解答以上3道题,教师讲评后由学生领悟学习。(渗透德育:注意防雷注意安全)。‎ ‎  教师:生活中常见的电流值还有哪些?学生间相互读、找数据,比较不同单位的电流值,体会日常电路中的电流值,并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 ‎  例题1:下列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合理的是(       )‎ ‎  A.电风扇约2A    B.电冰箱约1A    C.电视机约2A    D.台灯约1A    ‎ ‎  教师:大家通过阅读还有什么问题吗?‎ ‎  学生:电流为什么用安培作单位?‎ ‎  2.[投影]安培趣事 ‎  (抽一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思考:通过对安培的介绍,你有什么启示?)‎ ‎  安培,法国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775年生于法国里昂。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 ‎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他的父亲被斩首。这一打击不仅使年轻的安培精神痛苦,并导致家境贫穷,使他失学了.在彷徨中,他读了哲学家卢梭的一本关于植物学的著作,它像火炬一样重新燃起了他对科学的热情,从此他更加刻苦地投入到自学中去。在学习和研究问题时,思想高度集中,专心致志,简直达到了那种忘我的痴迷程度。‎ ‎  故事一:为了专心研究问题,怕别人来打扰他,安培就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了一张“安培先生不在家”‎ 55‎ 的字条。这样,来找他的人看到字条后就不会再敲门打扰他。有一天,他在家中思考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便走出家门,一边散步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他在马路上走着走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便转回身向家走去。他一边走一边还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问题。当他返回自己的家门口时,抬头看见门上贴着“安培先生不在家”的那张字条,自言自语地说:“噢!安培先生不在家,那我回去吧!”说完,回头就走了。‎ ‎  故事二:安培正慢慢地向学校走去,边走边思索着一个电学问题。经过塞纳河的时候,他随手捡起一块鹅卵石装进了口袋。过一会儿,又从口袋里掏出来扔到河里。到学校后,他走进教室,习惯地掏怀表看时间,掏出来的却是一块鹅卵石。原来,怀表已被当作鹅卵石扔进塞纳河里去了。‎ ‎  故事三:傍晚,安培在街头散步,突然想到一道物理题目,就向前面的一块“黑板”走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竟开始向前移动!全神贯注的安培,因为题目没有算完,就不知不觉地追在“黑板”后面继续计算。最后,“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只见路人都朝他哈哈大笑。安培定神一看:原来那面会走动的“黑板”,竟是一辆黑色马车的车厢的背面。‎ ‎  正是这种悉心钻研科学的精神使安培在物理学方面有着重要发现,如安培定律、安培定则和分子屯流等。安培将他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成为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为了纪念他在电磁学上的杰出贡献,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 ‎  学生:希望自己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 ‎  (二)电流表的使用 ‎  1.前面我们自学了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单位以及常见的电流值,那么我们用什么仪器以及怎样用这种仪器测量出电路中的电流?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叫电流表。同学们看大屏幕。‎ ‎  2.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电流表,认识电流表。看一看它上面的字母、数字、接线柱和它们的颜色下面的数字符号以及中间的一个小螺丝,它们各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交流讨论(着重注意表上的“一个字母”、“二个量程”、“三个接线柱”),一会儿各小组起来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  学生:字母A表示电流表的单位是安培。‎ ‎  学生:数字0-0.6和0-3表示不同的两个量程。‎ ‎  学生:0-0.6A量程的分度值是0.02A,0-3A量程的分度值是0.1A。‎ ‎  学生:三个接线柱中红色柱上标有“+”,表示正接线柱,黑色柱上标有“-”,表示负接线柱。接线柱旁的数值表示接入该接线柱时的量程(即满刻度时的电流数值)。‎ 55‎ ‎  学生:中间的小螺丝是用来调零的。‎ ‎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教师复述以上内容。‎ ‎  教师:要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应该怎样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注意什么?‎ ‎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怎样连接电流表”部分,讨论归纳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完成下列问题:‎ ‎  [投影]思考 ‎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      联。(否则会损坏电流表)‎ ‎  (2)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否则会反转甚至损坏电流表)‎ ‎  (3)任何情况下都        (选填“能”或“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  如果违反以上操作,会造成哪些影响?投影,同学们观察错误连接情况。‎ ‎  例题2:20XX年,垫江县包家学校将迎来XX周年华诞。母校将在X月X日隆重庆祝这一盛典。(同学们知道吗?垫江县包家学校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创新示范学校”,当然这离不开同学们的努力和学样老师以及领导班子的努力和付出,现在我们就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深深的感谢。同学们要懂得感恩。到时,不论你身处何处,母校都时时牵挂着您,盼望着能在校庆的那一天,看见您重返校园的身影,也希望同学们平时能多回母校看一看)。假若有28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做校庆盛典的彩灯用,使用中由于某一只小灯泡灯丝烧断而使全部小灯泡都熄灭。因为小彩灯都染着颜色,致使无法辨认是哪一只小灯泡的灯丝断了,现给你一只电流表,问如何将已损坏的小灯泡找出来?‎ ‎  分析:由于小灯泡是串联的,因此有一处灯丝断了,整个电路中将没有电流,所以灯都不亮。可用电流表逐个与灯泡两端并联,若发现其他的小灯泡都亮了,即被并联的灯泡是坏的,因为此时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把电路断开处连接起来了(渗透德育:懂得感恩,报答他人)。‎ ‎  4.分组实验。‎ ‎  例题3:在下图中,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灯L的电流,以下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并根据电路图小组内连接测量电路中通过灯L的电流的实物图 ‎ 55‎ ‎  教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在连接实物图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不知道电流表的量程是选择0-0.6A还是0-3A?‎ ‎  教师:在不知道被测电路中的电流有多大的情况下,我们应采用试触法,教师演示。‎ ‎  例题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测量下列图中通过灯泡L1的电流?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  教师:把连好的实物图拿来投影,正确吗?学生齐声回答,正确。‎ ‎  5.电流表怎样读数 ‎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2 “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部分。‎ ‎  小组讨论: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教师巡回观察小组讨论情况。‎ ‎  小组展示: ‎ ‎  (1)根据接线柱确定使用的量程;(2)根据使用的量程确定分度值;(3)接通电路后根据表针的位置读出几个大格、几个小格,从而确定电流表的读数。‎ ‎  [投影]‎ ‎  练习电流表的读数。‎ ‎  6.师生共同总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活动3【活动】三、课后总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请每一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教师归纳并投影本节内容)。‎ ‎《电压》说课稿 ‎1教学目标 ‎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2、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55‎ ‎2学情分析 ‎ ‎       本节内容由“电压”和“电压的测量”两部分构成。对于“电压”的认识,教材设置了“水果电池能够点亮发光二极管”这一出人意料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为二极管提供了“电压",从而引出本节的核心概念。不同电源提供不同电压,由此引出电压的高低和单位。”电压的测量“是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压表和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让学生总结得出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使用方法。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层面上进行实验探究,并凸显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移动实验室”来体验探究的愉悦,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 ‎3重点难点 ‎ ‎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 ‎【教具与学具】‎ 学生自己准备“移动实验室”:电池、电池组(三节)、小灯珠、导线若干等。电压表(老师提供)‎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感受 引入新课教师:‎ 生活中“电压”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学生(踊跃地交流着自己的生活感受):雷电很厉害,可以击死人和牲畜;高压危险,不能靠近;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秋冬的晚上脱毛衣时可摩擦生电;有些生物体内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生物电;自然课中,我们做了摩擦起电的实验……教师:非常不错。看来,学习“电压”之前,大家就具备了相关知识。其实,很多电现象,都是电压在起作用。‎ 二、探究灯珠发光 ‎ 分析原因教师:你们能猜猜,一节干电池和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一样吗?‎ 学生:肯定不一样,当然是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要亮。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家里有一手电筒,用三节干电池时,灯泡发光非常亮,只用2节时,灯泡要暗一些。我经常用,体会太深了。‎ 55‎ 教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电池越多,灯泡越亮。‎ 教师:搬出我们的“移动实验室”试一试。学生:进行不完全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教师:大家通过实验发现:连入2节干电池时比连入1节干电池时要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电压越高,灯泡越亮。教师: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1.电压:(板书)‎ ‎(1)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1kv=1×103v, 1v=1×103v(1A=1×103mA, 1mA=1×103mA)‎ 三、阅读说明用书 学用电压表教师:‎ ‎1、电压的大小如何测量呢?请同学们带着教材的4个问题去阅读的电压表说明书。并在“使用”中找出关键词:______。‎ ‎2. 怎样连接电压表。(板书)学生:①并联;②“-”接线柱、靠近、负极;③量程。(学生边叙述,老师边板书。)教师:与电流表的连接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呢?‎ ‎3.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板书)教师:大家回顾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学生:(学生叙述,老师板书)。①明确电流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②确定电流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教师: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呢?学生:基本一致。教师:如果教材上.1-6接“-”和“3”两个接线柱,请问表盘上的读数应是多少?学生:指针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1V,共6小格,所以应读成0.65V。教师:对。如果接“-”和“15”两个接线柱读数是多少呢?学生:指针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5V,共6小格,所以应读成3.25V。教师:不错。请大家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3题,分别把读数用铅笔写在书上。学生:交流答案。‎ 四、探究电池组 测量总电压教师:请大家拿出“移动实验室”探究电池组的电压规律。学生:实验得出,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55‎ ‎【交流、小结与延展】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学生1:在实验中我们探究到了串联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组的电压等于组成电池组的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学生2:我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连接导线过程中,应将线头顺时针方向绕在接线柱上,否则,越旋越松。教师:看来,你从实验探究中学到了书中学不到的实验操作技巧,你很有实践经验,不错。学生3: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与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先弄清楚所接量程,再看一小格表示多少,最后读数。学生4:电压越高,灯泡越亮。学生5:我觉得,有些知识其实可以通过自己阅读,然后对比电流表的操作方法去掌握,不需老师讲解。教师:是的,大家已经长大了,完全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学生6:在不知道被测电压值的情况下,先用大量程去试触,如果指针偏转较太小,就换用小量程。教师:大家的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把老师要说的都说了。现在完成教材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和第4题。教师结束语:导电的盐水溶液也是电池。教材上“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2题就是介绍的这种电池,大家可回家去试一试。西红柿等一些水果也可形成水果电池。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上网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电 压1.电压(1)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1kv=1×103v, 1v=1×103v2.怎样连接电压表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电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 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⒈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本节课的重点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而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55‎ 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分析计论,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一个调光灯,请大家注意观察,当转动旋转开关时,你看到有什么发生了变化?(亮度发生变化)‎ 提问: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电流)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呢?‎ ‎(二)讲授新课 展开探究活动一:‎ ‎1、同组同学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我们学过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试一试,你一共有多少种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1)明确实验目的。(2)确定研究方法。(3)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的讨论作简单的分析的评价的的基础上,投影电路图,介绍有关用电器以用两个带夹子的导线应接在什么位置上,有什么作用。‎ ‎2、实验: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接入桌面的任何一个器材 活动一: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1、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电灯、开关、不同材料的金属丝、电流表 ‎2、思路:当同学们在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体或电池的节数时,会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或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从而总结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方法。‎ ‎3、目的:通过实验得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方法。‎ ‎4、步骤: (1)、按图14-1连成电路,并尝试用各种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记录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5、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 师:我们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方法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两个因素:一是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是连在电路中的导体。‎ 师:我们从第二个因素知道,不同的导体接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不同的,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提问: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怎么样?(越大)电流就会怎么样呢?(越小)。‎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第80页,了解下电阻的单位、简称、符号等。‎ 总结:电阻用字母R表示,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由于欧姆是一个较小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两个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55‎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Ω=103Ω     1MΩ=106Ω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导体接入电路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也就是电阻一般不同,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呢?在大家进行猜想之前,先听我举几个例子:‎ ‎(1)某人要从A地到B地,一条是泥泞的小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问一下,哪一条路人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小?(平坦的水泥路)看来人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组成材料有关。‎ ‎(2)同样是这个人从A地到B地,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一条是直线到达,还有一条是要转一大圈子才能到达,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直线到达的比较轻松)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人所受到的阻碍跟人所通过的距离的长短有关。‎ ‎(3)电影散场了,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是打开大门还是打开旁边的小侧门让观众出去?(打开大门)为什么呢?(如果仅仅打开侧门,很多人就会被阻在门口不能很快的出去,而打开大门人们很快地就能通过了。)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人群通过门的快慢跟门的大小有关,也就是跟门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人群越容易通过,也就是受到的阻碍越小。‎ 师:跟据我刚才所举的事例,请你猜想一下,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活动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思路: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并由电流表的读数变化总结出电阻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2)目的:通过实验找出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3)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不同规格的金属丝 ‎(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5)设计电路图:‎ ‎(6)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7)实验并记录 表一 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表二 结论:(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表三 结论:(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还跟材料有关。)‎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此外,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因此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55‎ 小结:这堂课的重点是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可以从不同导体接入同一电路时,电流大小不同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还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再导出电阻的概念。‎ 五、作业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检测的设计应紧扣重点,难点,针对这个目的,就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单位换算以及利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了相关的题目。(见附页《课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1、 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 ‎(1)       电路两端的电压 ‎(2)       连接在电路中的导体的电阻 ‎2、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3、电阻的单位:欧姆 简称:欧   符号:Ω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4、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 ‎《变阻器》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 我说课的内容是《变阻器》,下面我分别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过程设计这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指导思想 ‎ 新课程特别强调物理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更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校对物理学科的定位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贯彻落实“改进探究教学,重视学生体验”,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以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设计让学生有体验的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步步为营的、有效的引导就可以促进学生的顿悟与理解,而不是造成学生机械背诵或一知半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在学生主体上的评价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思维参与,关注其情感体验。同时又要求教师能放能收,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 二、教学背景分析 ‎ ‎1、知识背景分析 ‎ ‎《变阻器》既是对上一节《电阻》的延伸,又是学习《欧姆定律》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学习后续知识影响很大。变阻器作为一种仪器在生产、生活中也有重要应用。所以,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很有价值。 ‎ ‎2、学生背景分析 ‎ ‎(1)经验方面——学生刚刚学习电阻的知识,可以分析如何去改变电阻的大小;有电学实验的操作经历,已习惯了必须把线接在接线柱上;学生对“变阻器”的感性认识比较少。 ‎ 55‎ ‎(2)心理方面——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探究未知问题。 ‎ ‎(3)能力方面——生产生活中与“变阻器”有关的事例大多比较复杂,学生还很难独立解释、解决。 ‎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定 ‎ ‎1、知识与技能: ‎ ‎(1)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 ‎(3)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 ‎2、过程与方法: ‎ ‎(1)在探究变阻器原理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 ‎(2)在学习滑动变阻器使用的过程中,用推理再实验验证的方法,体验物理实验意义。‎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关注生活中的物理,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2)体验通过实验验证推论正确性的乐趣。 ‎ 基于在从前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后续解题中的思维障碍是对变阻器的原理不够清晰,特别如果使用三个接线柱的情况更是无从下手。学生多半是盲目背诵滑动变阻器使用的规律是“滑片离下接线柱的距离”,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构造的足够认识。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滑动变阻器的原理,这既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难点为根据变阻器原理分析滑片移动对连入电路中电阻以及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 ‎ 四、 教学方法选择 ‎ 本节课主要采取教师演示、对比、设疑、启发、追问、引导、适时应用媒体等手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中,经历知识形成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学生通过两次探究学习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达到思路清晰,最终形成知识,获得方法,培养能力. ‎ 五、 教学过程设计 ‎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 在课题的引入时,我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实验创设一个干净的情景来直接切入主题,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因为之前学生做实验时已习惯了亮度不变的小灯泡,因此对小灯泡亮度能改变感觉有新鲜感,有对学习对象主动研究的求知欲。‎ ‎ (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 在处理滑动变阻器原理这个重点时,我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出发,选用最靠近问题本质的器材——“一根长电阻线+金属夹”来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正思考演示实验中小灯泡亮度改变是如何实现的,跃跃欲试之时马上就有机会自己动手实践,他会很有积极性去参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动手与思考相结合,他要应用刚学过的电阻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中间还伴随着观察、尝试、同伴合作、交流、再思考,有提升还有竞争,学生进入一种主动学习的境界,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不同层次的体验。因为物理情景清晰,在学生有探究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即时生成的追问引导学生得出变阻器的原理。‎ 教师补充“另一段电阻丝并没有接入电路”,在对比中帮助学生扫清认知障碍。在得出原理后,通过金属夹滑动初步建立分析问题的思维程序,这样为后面迁移到滑动变阻器的分析做铺垫。‎ ‎(三)即时追问,思维深入 ‎ 55‎ 在处理滑动变阻器的构造时,我采取以教材为学习资源,结合学生观察实物,将实验室用的滑动变阻器与前面已分析透彻的最简单的滑动变阻器作对比,如哪部分相当于金属夹?哪部分相当于电阻线?为什么把电阻线绕成圈?绕在什么上?为什么电阻线的表面刷一层绝缘漆?那与滑片又无法导通了,怎么办? ‎ 我们一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每接触一种新仪器都要关注铭牌上的信息。‎ 这样学生在自学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可对变阻器的结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是机械的记忆,明白每部分构造都是因需要而生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将“构造—结构示 意图—元件符号”整合起来说明,一一对应。用一个大的变阻器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学生猜想此变阻器与他们所用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的对比结果,并说出依据,训练铭牌意义的同时又突出变阻器的原理。‎ ‎  (四)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在变阻器的使用方面,传统的方法是让学生去做,做完后再找规律,结果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把原理丢在一旁,又重新从一个表象的角度去发现哪些方法有效,最后成了背诵滑动变阻器使用的规律,还得教师帮他拉回到原理的正轨,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高中阶段后续知识的学习。‎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始终抓住本质,紧紧围绕并应用原理去做探究和思考。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是使学生困惑的原因,当共同分析有几种接法后,根据分析滑动变阻器的程序进行练习,并进行小组交流。为了改变过去学生学习滑动变阻器只停留在能做题的层面,我又安排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过程,通过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作用的认识。整个过程以学案为支撑体现学习痕迹,注重落实。‎ ‎(五)联系生活,扩展思维 小结之后,将学生的视野扩展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举出应用变阻器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还可以向学生渗透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做到联系实际,放眼未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德 育渗透,落实三维目标。同时要求学生课下分析滑动变阻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进,将思维延伸到课外。‎ ‎(六)当堂检测,题目分层 及时反馈检测知识掌握,不要华而不实的课堂,提高实效性与时效性。精选典型题目,尊重学生的差异,不同层次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做不同的题目,并要求学生保留做题的思维痕迹。‎ 以上就是我对《变阻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要点 第一.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二.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探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定量关系的探究过程及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是本节课的难点.‎ ‎3.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55‎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后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探究电学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内容,那么对于下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解决电学中的很多问题,,所以本节课内容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而且本节课的学习又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的关键。‎ ‎4.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或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 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对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已有了一些了解,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初中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帮助学生逐步走向成熟和成功。‎ 三.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法、归纳法、对比法、讲授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充分体现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从而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以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以掌握知识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实验演示或分组实验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我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图,然后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先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分析,然后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引入课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并为下一步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连接电路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 实验比较直观、形象,便于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教材安排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它涵盖了探究的七个要素。‎ ‎(1)提出问题——根据课题的引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探究的内容和目的 ‎(2)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 根据课题引入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分析,学生不难作出“‎ 55‎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的定性猜测,然后让学生明白,要知道猜测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获取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总结出来。‎ ‎(3)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已有一定的基础(例:在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有哪些因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有哪些因素等实验中都曾用到“控制变量法”),因为影响电流变化的原因有两个:电压和电阻,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问题。本次探究内容分二次完成。‎ 第一: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求学生讨论分析,说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教师可作补充 ‎“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引导学生回答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要求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难易程度并作合理的选择,还提醒学生注意:考虑到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和科学性,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采用更换定值电阻进行反复实验。‎ B)学生进行实验 因本节内容综合要求较高,实验探究的难度较大,因此我把正确的实验电路图投影在屏幕上,要求学生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并作友情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位置上”在学生分组实验时,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纠正学生实验中所犯的错误,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方法同上,但在此实验中,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学生可能会考虑到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很难想到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压,同样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是一个难点,突破此难点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作尝试性调节,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 ‎(4)分析和论证 引导学生用用描点的方法,将记录的实验数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反映出来,让学生去发现图象所能提供的信息:从图象上不难发现U-I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用图象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使数据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观察研究,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用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明白各学科之间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5)评估和交流 ‎“你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你还有别的设计方法吗?”“你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你是如何克服或解决的?”“你的测量数据是否可靠?”“‎ 55‎ 你的实验结论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及时交流反馈、及时评讲、及时纠正错误,可以让学生从一团混沌中拨云见日、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巩固记忆。同时通过评估和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反馈和巩固-课堂检测 因本节课探究过程难度较大,学生能顺利得出探究的正确结论已不容易,所以课堂检测可以留到下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再做,而需要强调的是物理探究的基本步骤、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时用到的图象法,以及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 实验结论。‎ ‎4、板书设计(投影)‎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电路图(略)‎ ‎2.友情提醒:“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位置上”‎ ‎3.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略)‎ ‎4.U-I关系图象 ‎5.实验结论(略)‎ 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结论(略)‎ 三、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内容 ‎《欧姆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1. 本课时在初中物理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2.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  ‎ 55‎ ‎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力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为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所归纳简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而难点就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  复习: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1、既然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那么导线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与它本身的电阻有何关系呢?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   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深入研究实践    1、预备知识: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2、同桌同学讨论: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们学过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①明确研究目的。②确定研究的方法。③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强调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 ‎ 55‎ ‎ 4、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三)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识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学生的情感将在教师对学生参与分组实验,小组 论和各小组在班级中汇报情况中得到升华。   具体做法是: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却是指同一导体而言,即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和反馈,知识迁移训练  1、例题: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  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灯灯丝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强调电流、电压、电阻“同一段导体”,“同时性”等。  2、小结: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同一导体”   四、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   编制两类练习题目:一类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达到巩固欧姆定律内容和表达式;另一类是了解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作用,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  2、作业:(1)、作业本作业巩固性练习。  (2)、讨论题: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来测定一 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实验方案。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 新的求知欲望。‎ 5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