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6.0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圆中辅助线添加技巧
1. 辅助线方法:连半径、作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
说明:此方法多用于求半径或弦长,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
方法依据:(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2. 辅助线方法:连中点
说明:在圆中如果出现弦的中点或弧的中点,连接圆心和中点的线段。
方法依据:(垂径定理推论)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3. 与切线有关的辅助线作法:
(1)点已知,连半径,证垂直
说明:当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时,把圆心和这个公共点连接起来,则得到半径,然后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
(2)点未知,作垂直,证半径
说明: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时,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等于半径(r)。
(3)见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说明:有圆的切线时,常常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切线垂直半径。
方法依据: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例题1 ⊙O的弦AB、CD相交于点P,且AC=BD。求证:PO平分∠APD。
解析:由等弦AC=BD可得出弧AC等于弧BD,进一步得出弧AB等于弧CD
14
,从而可证等弦AB=CD,由同圆中等弦上的弦心距相等且分别垂直于它们所对应的弦,因此可作辅助线OE⊥AB,OF⊥CD,易证△OPE≌△OPF,得出PO平分∠APD。
答案:证明:作OE⊥AB于E,OF⊥CD于F
∵AC=BD
∴
∴
∴AB=CD
∴
∴∠OPE=∠OPF
∴ PO平分∠APD.
点拨:在解决与弦、弧有关的问题时,常常需要作出弦心距、半径等辅助线,以便应用于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例题2(鞍山一模)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以AC为直径作圆O,与BC交于点E,过点E作ED⊥AB,垂足为点D。
求证:DE为⊙O的切线。
解析:连接OE,根据等边对等角,由AB=AC得到∠B=∠C,再由半径OC与OE相等得到∠C=∠CEO,利用等量代换得到∠B=∠CEO,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与EO平行,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由角BDE为直角得到角DEO为直角,又OE为圆O的半径,根据切线的判断方法得到DE为⊙O的切线。
答案:证明:连接OE,
∵AB=AC,∴∠B=∠C
14
∵OC=OE,∴∠C=∠CEO,
∴∠B=∠CEO,∴AB∥EO,
∵DE⊥AB,∴EO⊥DE,
∵EO是圆O的半径,
∴D为⊙O的切线。
点拨:证明切线的方法有两种:有连接圆心与这点,证明夹角为直角;无点作垂线,证明垂线段长等于半径。此题属于前一种情况。
【思路点拨】
几何证明中添加辅助线,其作用主要在于沟通“条件”和“结论”。具体来说,就是把分散的条件集中。使隐蔽的条件显露。将复杂的问题化简,为推证创造条件,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圆中的辅助线的画法比较多,具体的题应该选用怎样的辅助线,关键还是要充分地顺推已知和逆推求证,配合恰当的辅助线找到已知和求证的衔接点。
例题 (合山市模拟)如图,大半圆O与小半圆O1相切于点C,大半圆的弦AB与小半圆相切于点F,且AB∥CD,AB=6cm,CD=12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A. B. C. D.
解析:将⊙O1移动到O1与O重合,则F和F′重合,连接OB,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π×OB2-π×OF′2)-(S扇形AOB-S三角形AOB),求出OF′⊥AB,由垂径定理求出AF′=BF′=3cm,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解:将⊙O1移动到O1与O重合,则F和F′重合,连接OB,AO,
∵AB∥CD,AB=6cm,CD=12cm,AB切⊙O1于F,
∴O1F⊥AB,
∴OF′⊥AB,
∴由垂径定理得:AF′=BF′=3cm,
在Rt△BOF′中,BF′=3cm,BO=CD=6cm,
即BF′=OB,
∵∠BOF′=30°,由勾股定理得:OF′= cm,
同理∠AOF′=30°,
∴∠AOB=60°,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π×OB2-π×OF′2)-(S扇形AOB-S△AOB)
14
=π×(OB2-OF′2)- +×6×
=π×BF′2-6π+9
=π×9-6π+9
=(9-π)cm2。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切线性质等知识点,解此题关键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S=(π×OB2-π×OF′2)-(S扇形AOB-S三角形AOB)=π×BF′2-(S扇形AOB-S三角形AOB),题目的综合性较强。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 (毕节地区)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3,弦AB长为24,则点O到AB的距离是( )
A. 6 B. 5 C. 4 D. 3
2. (娄底)如图,⊙O1、⊙O2相交于A、B两点,两圆半径分别为6cm和8cm,两圆的连心线O1O2的长为10cm,则弦AB的长为( )
A. 4.8cm B. 9.6cm C. 5.6cm D. 9.4cm
3. (内江)如图,半圆O的直径AB=10cm,弦AC=6cm,AD平分∠BAC,则AD的长为( )
A. cm B. cm C. cm D. 4cm
14
**4. 如图,在Rt△ABC中,∠ACB=90°,⊙O为△ABC的外接圆,AC=6cm,BC=8cm,P为BC的中点。动点Q从点P出发,沿射线PC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以P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圆。设点Q运动的时间为t s。若⊙P与⊙O相切,则t的值是( )
A. t=1 B. t=3 C. t=2或t=3 D. t=1或t=4
**5.(日照三模)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C是弧AB的中点,点E是弧AC的中点,连接EB,CA交于点F,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
6. (南京)如图,在⊙O中,CD是直径,弦AB⊥CD,垂足为E,连接BC,若AB=2cm,∠BCD=22°30′,则⊙O的半径为 cm。
7. (自贡)一个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与⊙O等高,如图放置,⊙O与BC相切于点C,⊙O与AC相交于点E,则CE的长为 cm。
*8. (高淳县一模)如图,半径为2的两个等圆⊙O1与⊙O2外切于点P,过O1作⊙O2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与⊙O1分别交于C、D,则弧APB与弧CPD的长度之和为 。
14
**9. (温州)如图,在矩形ABCD中,AD=8,E是边AB上一点,且AE= AB。⊙O经过点E,与边CD所在直线相切于点G(∠GEB为锐角),与边AB所在直线交于另一点F,且EG︰EF=︰2。当边AD或BC所在的直线与⊙O相切时,AB的长是 。
三、解答题
10. (宜宾)已知:在△ABC中,以AC边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在劣弧上取一点E使∠EBC=∠DEC,延长BE依次交AC于点G,交⊙O于H。
(1)求证:AC丄BH;
(2)若∠ABC=45°,⊙O的直径等于10,BD=8,求CE的长。
*11. (浦东新区二模)已知:如图,∠PAQ=30°,在边AP上顺次截取AB=3cm,BC=10cm,以BC为直径作⊙O交射线AQ于E、F两点,求:
(1)圆心O到AQ的距离;
(2)线段EF的长。
14
**12. (上海)如图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8,cosB= ,点P是边BC上的动点,以CP为半径的圆C与边AD交于点E、F(点F在点E的右侧),射线CE与射线BA交于点G。
(1)当圆C经过点A时,求CP的长;
(2)连接AP,当AP∥CG时,求弦EF的长;
(3)当△AG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圆C的半径长。
14
一、
1. B 解:过O作OC⊥AB于C,
∴AC=BC= AB=12,
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得:OC= =5。
故选B。
2. B 解:连接AO1,AO2。
∵⊙O1,⊙O2相交于A、B两点,两圆半径分别为6cm和8cm,两圆的连心线O1O2的长为10cm,
∴O1O2⊥AB,
∴AC= AB,
设O1C=x,则O2C=10-x,
∴62-x2=82-(10-x)2,
解得:x=3.6,
∴AC2=62-x2=36-3.62=23.04,
∴AC=4.8cm,
∴弦AB的长为9.6cm。
故选B。
3. A 解:连接OD,OC,作DE⊥AB于E,OF⊥AC于F,
∵∠CAD=∠BAD(角平分线的性质),
∴=,
∴∠DOB=∠OAC=2∠BAD,
∴△AOF≌△ODE,
∴OE=AF= AC=3(cm),
在Rt△DOE中,DE= =4(cm),
14
在Rt△ADE中,AD= =4(cm)。
故选A。
4. D 解:作直线OP交⊙O于M和N,
根据相切两圆的连心线过切点可得M、N为切点,
①如图1,
∵∠ACB=90°,AC=6cm,BC=8cm,由勾股定理得:AB=10cm,
即⊙O的半径是5cm,
∵O为AB中点,P为BC中点,
∴OP= AC=3cm,
∴PM=OM-OP=5cm-3cm=2cm,
即PQ=2;时间t=2÷2=1(s);
②如图2,
PN=ON+OP=5cm+3cm=8cm,
PQ=PN=8cm,
时间t=8÷2=4(s)。
故选D。
5. D 解:连接OE、BC,OE与AC交于点M。
∵E为弧AC的中点,
易证OE⊥AC,
∵∠C=90°,∠AOE=45°,
∴OE∥BC,
设OM=1,则AM=1,
∴AC=BC=2,OA=,
∴OE=,
∴EM=-1,
∵OE∥BC,
14
∴。
故选D。
二、
6. 2 解:连接OB,如图,
∵∠BCD=22°30′,
∴∠BOD=2∠BCD=45°,
∵AB⊥CD,
∴BE=AE= AB=×2 =,△BO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B=BE=2(cm)。
7. 3 解:连接OC,并过点O作OF⊥CE于F,
且△ABC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4,
故高为2,即OC=,
又∠ACB=60°,故有∠OCF=30°,
在Rt△OFC中,可得FC=OC•cos30°=,
OF过圆心,且OF⊥CE,根据垂径定理易知CE=2FC=3。
8. 2π 解:连接O1O2、O2A、O2B
∵O1A是切线,∴O2A⊥O1A,
又∵O1O2=2O2A,∴∠AO1O2=30°,
∴∠AO1B=60°,∠AO2B=120°,
CPD的弧长=,
14
APB的弧长=
∴APB与CPD的弧长之和为2π。
9. 12或4 边AB所在的直线不会与⊙O相切;边BC所在的直线与⊙O相切时,
如图,过点G作GN⊥AB,垂足为N,
∴EN=NF,
又∵EG︰EF=︰2,
∴EG︰EN=︰1,
又∵GN=AD=8,
∴设EN=x,则,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x=4,GE=,
设⊙O的半径为r,由OE2=EN2+ON2
得:r2=16+(8-r)2,
∴r=5。∴OK=NB=5,
∴EB=9,
又AE= AB,
∴AB=12。
同理,当边AD所在的直线与⊙O相切时,AB=4。
三、
10. (1)证明:连接AD,
∵∠DAC=∠DEC,∠EBC=∠DEC,
14
∴∠DAC=∠EBC,
∵AC是⊙O的直径,
∴∠ADC=90°,
∴∠DCA+∠DAC=90°,
∴∠EBC+∠DCA=90°,
∴∠BGC=180°-(∠EBC+∠DCA)=180°-90°=90°,
∴AC⊥BH。
(2)解:∵∠BDA=180°-∠ADC=90°,∠ABC=45°,
∴∠BAD=45°,
∴BD=AD,
∵BD=8,∴AD=8,
在直角三角形ADC中,AD=8,AC=10,
根据勾股定理得:DC=6,则BC=BD+DC=14,
∵∠EBC=∠DEC,∠BCE=∠ECD,
∴△BCE∽△ECD,
∴,即CE2=BC•CD=14×6=84,
∴CE= =2。
11. 解:(1)过点O作OH⊥EF,垂足为点H,
∵OH⊥EF,
∴∠AHO=90°,
在Rt△AOH中,∵∠AHO=90°,∠PAQ=30°,
∴OH= AO,
∵BC=10cm,
∴BO=5cm。
∵AO=AB+BO,AB=3cm,
∴AO=3+5=8cm,
∴OH=4cm,即圆心O到AQ的距离为4cm。
(2)连接OE,
在Rt△EOH中,
14
∵∠EHO=90°,∴EH2+HO2=EO2,
∵EO=5cm,OH=4cm,
∴EH= =3cm,
∵OH过圆心O,OH⊥EF,
∴EF=2EH=6cm。
12. 解:(1)如图1,设⊙O的半径为r,
当点A在⊙C上时,点E和点A重合,过点A作AH⊥BC于H,
∴BH=AB•cosB=4,
∴AH=3,CH=4,
∴AC= =5,
∴此时CP=r=5。
(2)如图2,若AP∥CE,APCE为平行四边形,
∵CE=CP,
∴四边形APCE是菱形,
连接AC、EP,则AC⊥EP,
∴AM=CM=,
由(1)知,AB=AC,则∠ACB=∠B,
∴CP=CE=,
∴EF=。
(3)如图3:过点C作CN⊥AD于点N,
14
∵cosB=,
∴∠B<45°,
∵∠BCG<90°,
∴∠BGC>45°,
∴∠BGC>∠B=∠GAE,即∠BGC≠∠GAE,
又∠AEG=∠BCG≥∠ACB=∠B=∠GAE,
∴当∠AEG=∠GAE时,A、E、G重合,则△AGE不存在。
即∠AEG≠∠GAE
∴只能∠AGE=∠AEG,
∵AD∥BC,
∴△GAE∽△GBC,
∴,即,
解得:AE=3,EN=AN-AE=1,
∴CE=。
∴圆C的半径为。
14